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熊雄 熊双宝 周德祥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8期3443-3444,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预防及诊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大冶市人民医院行手术麻醉的10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体温进行监测,对主要的手术并发症进行统计。... 目的分析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预防及诊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大冶市人民医院行手术麻醉的10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体温进行监测,对主要的手术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患者麻醉诱导后以及插管1、3、5 min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麻醉诱导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发生低血压31例,高血压7例,术后并发低氧血症17例。结论老年手术患者麻醉风险大,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为了保证患者的稳定恢复,应对患者的身体状态进行全面了解,评估心血管相关疾病对麻醉的影响,以使增强患者对麻醉的耐受性,保证患者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麻醉 并发症
下载PDF
童趣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景春 《黑龙江科学》 2020年第22期76-77,共2页
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开展童趣化护理,缓解儿童对手术的紧张恐惧情绪,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患者家长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选择2014年9月—2018年9月300例0~6岁小儿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实验组实行童... 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开展童趣化护理,缓解儿童对手术的紧张恐惧情绪,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患者家长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选择2014年9月—2018年9月300例0~6岁小儿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实验组实行童趣化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6%,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开展童趣化护理,可有效缓解小儿的紧张恐惧情绪,减少手术麻醉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家长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趣化护理 小儿疝气手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纳络酮催醒不同用药方式对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邓绍英 张咸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68-269,共2页
纳络酮催醒不同用药方式对循环的影响邓绍英1张咸伟2纳络酮的应用领域日见广泛,对其影响循环功能的副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观察纳络酮催醒期间的循环变化,藉以寻找对循环影响最轻的用药方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60例,... 纳络酮催醒不同用药方式对循环的影响邓绍英1张咸伟2纳络酮的应用领域日见广泛,对其影响循环功能的副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观察纳络酮催醒期间的循环变化,藉以寻找对循环影响最轻的用药方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络酮 催醒 用药方式 循环
下载PDF
乳化依托咪酯复合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熊雄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乳化依托咪酯复合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芬太尼+异丙酚组(A组)、芬太尼+乳化依托咪酯组(B组)、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合剂组(C组),每组100例,观察患者的术中诱导时间、检... 目的探讨乳化依托咪酯复合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芬太尼+异丙酚组(A组)、芬太尼+乳化依托咪酯组(B组)、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合剂组(C组),每组100例,观察患者的术中诱导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C组患者诱导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1),B组、C组患者苏醒时间较A组显著延长(P<0.01),C组患者苏醒时间较B组显著延长(P<0.01)。B组、C组患者的呼吸暂停、低血压、注射痛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1),B组、C组患者肌痉挛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P<0.05),C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C组患者肌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B组、C组患者术后头晕、注射痛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1),C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B组(P<0.01),C组患者注射痛发生率低于B组(P<0.01)。结论乳化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咪达唑仑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依托咪酯 麻醉 无痛胃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特点及方法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卢冀京 张媛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8期63-64,共2页
目的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特点及方法探讨,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内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全麻气管插管的麻醉方式,实验组采用硬膜... 目的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特点及方法探讨,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内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全麻气管插管的麻醉方式,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分析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手术过程中生命指征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在填充骨水泥时和切口缝合时心率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实验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可以稳定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指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麻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双管喉罩在混合痔环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幼春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446-447,共2页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在肛肠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腰椎有不同程度病变,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混合痔环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双管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各30例。记录麻醉前、诱导时、置入喉罩或插管时、拔除喉罩...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在肛肠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腰椎有不同程度病变,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混合痔环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双管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各30例。记录麻醉前、诱导时、置入喉罩或插管时、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并记录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气管插管组插管和拔管时较麻醉前、诱导时以及双管喉罩组同期心率明显增快,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P<0.05)。双管喉罩组并发症少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相比,双管喉罩全身麻醉用于混合痔环切术,心血管应激反应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喉罩 气管插管 混合痔环切术
下载PDF
浅谈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麻醉
7
作者 刘幼春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3期322-323,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我院2013年01月~12月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全组低氧血症患者缺氧、休克得到纠正,高颅内压得到改善,围麻醉期死亡2例。结论针对不同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正确评估病...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我院2013年01月~12月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全组低氧血症患者缺氧、休克得到纠正,高颅内压得到改善,围麻醉期死亡2例。结论针对不同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正确评估病情,及早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控颅内压、选择合适的呼吸方式、掌握合理的麻醉用药、及时处理合并症,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麻醉
下载PDF
盐酸氢吗啡酮伍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在老年患者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熊雄 熊双宝 周德祥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氢吗啡酮伍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在老年患者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老年胆石症患者分为盐酸氢吗啡酮组(H组)、盐酸氢吗啡酮伍用酮咯酸氨丁三醇组(HT组)和酮咯酸氨... 目的:观察盐酸氢吗啡酮伍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在老年患者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老年胆石症患者分为盐酸氢吗啡酮组(H组)、盐酸氢吗啡酮伍用酮咯酸氨丁三醇组(HT组)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组(T组),每组60例。镇痛泵配方:H组为6 mg盐酸氢吗啡酮,HT组为3 mg盐酸氢吗啡酮及120 mg酮咯酸氨丁三醇,T组为240 mg酮咯酸氨丁三醇,均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手术结束前15 min,患者均给予负荷量盐酸氢吗啡酮0.2 mg静脉注射,背景输注速度为2.0 ml/h,患者自控镇痛(PCA)剂量为1.0 ml,锁定时间为15 min。记录术后4、8、16、24、36、48 h镇痛(VAS)和镇静(Ramsay)评分及PCAR按压次数,以及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2、7 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T组各时间点VAS评分、PCA按压次数均高于H组和HT组(P<0.05);H组各时间点Ramsay评分和术后1、2 d MMSE评分均高于T组和HT组,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更高(P<0.05);各组术后7 d MMSE评分均与术前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伍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PCIA中能够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氢吗啡酮 酮咯酸氨丁三醇 老年 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
下载PDF
甲氧明联合阿托品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德祥 熊双宝 熊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291-1293,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甲氧明联合阿托品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Ⅰ组作为对照组常规诱导,其余两组分别在全麻诱导时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甲氧...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甲氧明联合阿托品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Ⅰ组作为对照组常规诱导,其余两组分别在全麻诱导时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甲氧明2mg(Ⅱ组)和阿托品0.5mg+甲氧明2mg(Ⅲ组)。三组中当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20%时追加麻黄素10mg。记录诱导前基础值和诱导后1min,3min,5min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值及麻黄素追加的例数。结果:与基础值比较,Ⅰ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有明显变化(P<0.05),麻黄素的追加次数明显超过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心率有明显变化(P<0.05);Ⅲ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氧明能有效地降低低血压的发生,阿托品能够预防心率减慢,甲氧明与阿托品联合应用使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明 阿托品 全麻 低血压
下载PDF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熊雄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4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心肺功能较差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28例择期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高龄患者,夹杂心、脑、肺等多器官疾病,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对术中患者收缩压(SPB)、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氧(SPO2)... 目的:观察心肺功能较差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28例择期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高龄患者,夹杂心、脑、肺等多器官疾病,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对术中患者收缩压(SPB)、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氧(SPO2)等进行监测统计,术后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等。结果:患者麻醉注药后5min,SPB、DBP较注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面罩吸氧SPO2均大于96%。术后VAS评分均低于4分,无头痛、低氧血症、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合并心脑肺等多器官疾病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心肺功能差 股骨颈骨折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B超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效果与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凌志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1期83-84,共2页
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 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神经阻滞维持时间、疼痛评分及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过程中,开展B超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更好保证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麻醉效果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幼春 熊雄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3年第6期734-735,共2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例择期扁桃体摘除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吸入七氟醚气管内麻醉,B组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麻醉,记录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停药后苏醒时间、拔...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例择期扁桃体摘除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吸入七氟醚气管内麻醉,B组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麻醉,记录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停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①血流动力学变化B组比A组病人平稳;②B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较A组提前有显著差异且术后躁动情况少。结论:与吸入七氟醚麻醉行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麻醉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苏醒质量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七氟醚 小儿 扁桃体摘除术
下载PDF
长托宁与阿托品用于高龄手术患者术前用药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熊双宝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观察长托宁作为术前用药对高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血糖和腺体分泌三个方面是否优于阿托品。方法:选择50例拟行手术的高龄患者分为阿托品组和长托宁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给予阿托品和长托宁,观察围术期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 目的:观察长托宁作为术前用药对高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血糖和腺体分泌三个方面是否优于阿托品。方法:选择50例拟行手术的高龄患者分为阿托品组和长托宁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给予阿托品和长托宁,观察围术期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浓度和腺体分泌量。结果:围手术期长托宁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腺体分泌量明显低于阿托品组。结论:长托宁作为术前用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腺体分泌少的特点.对于高龄手术患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前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托宁 术前用药 高龄 血流动力学应激腺体分泌
下载PDF
评价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在麻醉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熊双宝 周德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8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手术室于2017年1月—2019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麻醉前均需进行动脉置管,以计算机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组)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手术室于2017年1月—2019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麻醉前均需进行动脉置管,以计算机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组)和参照组(触摸法置管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效果(包括一次穿刺成功率、穿透法置管率、穿刺失败率、血肿发生率)。结果相比参照组,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更高,穿刺失败率、穿透法置管率及血肿发生率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手术患者临床麻醉时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能提高置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 成功率 应用 效果 临床
下载PDF
瑞芬太尼配合麻醉苏醒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水容 皮水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0期124-125,共2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配合麻醉苏醒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采用常规麻醉方式,对照...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配合麻醉苏醒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采用常规麻醉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麻醉苏醒护理干预,比较2组麻醉恢复期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及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恢复期HR、DBP、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χ^2=5.005,P<0.05)。结论在瑞芬太尼麻醉过程中,配合有效的麻醉苏醒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影响较大,可有效降低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全身麻醉患者 瑞芬太尼 麻醉苏醒护理 苏醒质量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麻醉复苏期间患者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水容 纪晓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麻醉复苏期间患者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病例是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住院的84例麻醉复苏期患,随机平均分为2组,参照组4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VAS评分、并发症发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麻醉复苏期间患者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病例是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住院的84例麻醉复苏期患,随机平均分为2组,参照组4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显著比参照组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76%)显著比参照组(21.43%)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5.24%)显著比参照组(71.43%)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麻醉复苏期患者疼痛程度,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全麻手术 麻醉复苏期 疼痛程度 并发症 影响
下载PDF
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部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冀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7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部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需行腹部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仅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患者予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比较2组...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部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需行腹部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仅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患者予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后和拔管后的血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术后3 h、12 h和术后1 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部全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有效稳定患者在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腹部全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在预防鼻窦手术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熊双宝 周德祥 熊雄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3年第6期711-712,共2页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术后早期疼痛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60例择期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成年患者,随机分为酮咯酸组和芬太尼组,均采取全凭静脉麻醉,于雷米芬太尼停止泵入前15min分别静脉予以酮咯酸氨丁三醇30m...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术后早期疼痛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60例择期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成年患者,随机分为酮咯酸组和芬太尼组,均采取全凭静脉麻醉,于雷米芬太尼停止泵入前15min分别静脉予以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或芬太尼50μg,观察术后疼痛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30min 3.2±1.3vs 3.4±1.5,60min 2.0±1.1vs2.8±2)及出血情况(鼻出血VAS评分6.6±3.1VS 5.1±3.1,痰中带血VAS评分3.1±1.8vs 3.4±1.8,更换敷料VAS评分5.2±3.5vs 4.3±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可以较好的替代麻醉性镇痛药用于预防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成年患者术后镇痛而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氨丁三醇 术后镇痛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 术后出血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疼痛及躁动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德祥 熊双宝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962-963,966,共3页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疼痛及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60岁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10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对照组手术结束前30mi...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疼痛及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60岁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10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对照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滴0.9%氯化钠1mL,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问、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15、30min疼痛评分和烦躁程度评级。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15、30min疼痛评分及躁动程度评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可以预防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疼痛和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氨丁三醇 瑞芬太尼 疼痛 躁动
下载PDF
甲氧明对妊娠合并甲亢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双宝 周德祥 熊雄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3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索甲氧明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脊麻)后低血压的预防作用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妊娠合并甲亢择期剖宫产产妇30例,随机分为C组和M组各15例,脊麻后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M组静脉注射甲氧明2mg。... 目的:探索甲氧明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脊麻)后低血压的预防作用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妊娠合并甲亢择期剖宫产产妇30例,随机分为C组和M组各15例,脊麻后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M组静脉注射甲氧明2mg。连续测量两组产妇血压和心率,恶心呕吐情况,新生儿娩出时间和输液量,新生儿娩出后抽取脐动脉血测量pH,并在1min和5min进行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新生儿娩出时间和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1),但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脐动脉血pH,1min和5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氧明2mg可有效预防妊娠合并甲亢产妇剖宫产脊麻后低血压及心动过速,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明 蛛网膜下腔阻滞 低血压 妊娠 甲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