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设置的调整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斌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16-18,共3页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基层党组织设置提出了新要求 ,即基层党组织设置要突破区域限制 ,改变在每一个社会基层单位的建党模式。在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中 ,必须坚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基层党组织设置提出了新要求 ,即基层党组织设置要突破区域限制 ,改变在每一个社会基层单位的建党模式。在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中 ,必须坚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原则 ,坚持循序渐进、高效设置的原则。在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的方向选择上 ,要向经济领域倾斜 ,要向党的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倾斜 ,要向生产力合理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基层党组织 组织设置调整
下载PDF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
作者 殷勇 《江苏农村经济》 2010年第7期28-29,共2页
近年来,江苏省大丰市紧紧围绕“苏北争第一、融入大上海,奋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抢抓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机遇,全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主动地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 近年来,江苏省大丰市紧紧围绕“苏北争第一、融入大上海,奋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抢抓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机遇,全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主动地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农村 城乡一体化进程 全面小康社会 积极主动 切身利益 大丰市 江苏省
下载PDF
认真履行党管干部职责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冬青 《群众》 2015年第6期46-47,共2页
新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增设了动议环节,强化了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通过日常分析研判对干部选拔任用领导把关职能,取消了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的要求,将民主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 新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增设了动议环节,强化了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通过日常分析研判对干部选拔任用领导把关职能,取消了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的要求,将民主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因此,做好新时期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级党组织及组织人事部门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一)正确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管干部 干部工作 党的领导 推荐结果 领导干部 日常分析 选人 把关作用 干部选任 用人标准
下载PDF
心存感恩
4
作者 沈彬彬 《群众》 2014年第6期75-76,共2页
当我来到这个世界,从蹒跚学步到茁壮成长,从蒙昧无知到知书达理,我感恩父母的养育深情,感恩老师的谆谆教诲;当我走出家门,放眼花红草绿,莺飞燕舞,我感恩大地的博大宽广,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当我走上工作岗位,一个个计划得以实现,一个个梦... 当我来到这个世界,从蹒跚学步到茁壮成长,从蒙昧无知到知书达理,我感恩父母的养育深情,感恩老师的谆谆教诲;当我走出家门,放眼花红草绿,莺飞燕舞,我感恩大地的博大宽广,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当我走上工作岗位,一个个计划得以实现,一个个梦想变成现实,我感恩领导朋友的关心支持,感恩社会的包容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恩 工作岗位 大自然 朋友 领导 社会
下载PDF
强化党组织领导把关切实履行党管干部职责
5
作者 袁冬青 《党的生活(江苏)》 2015年第2期70-70,共1页
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正确认识,科学处理党管干部与发扬民主的关系。党管干部是体现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党的执... 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正确认识,科学处理党管干部与发扬民主的关系。党管干部是体现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是干部工作的前提和根本,必须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地予以坚持。发扬民主是干部工作的工具和手段,是走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防止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领导 干部职责 党管干部原则 《干部任用条例》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发扬民主 党的执政基础 干部工作
原文传递
“收支两条线”管理有关问题分析与思考
6
作者 高新东 丰才 《青海财会》 2002年第5期48-49,共2页
目前,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收缴双方对“收支两条线”管理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二是垂直管理单位与市(县)直单位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平衡;三是市(县)直部门在乡镇的派出机构和市(... 目前,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收缴双方对“收支两条线”管理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二是垂直管理单位与市(县)直单位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平衡;三是市(县)直部门在乡镇的派出机构和市(县)直管理的乡镇所在管理上断档,形成了管理上的“真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外资金 财经秩序 “收支两条线”管理 中国 财政监督 行政事业性收费 非税收入
原文传递
“收支两条线”管理有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7
作者 高新东 丰才 《贵州财政会计》 2002年第7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财政管理 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 “收支两条线”
下载PDF
企业家形成机制的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斌 《党政干部论坛》 1998年第12期37-38,共2页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才能(企业家素质)是除资本、土地、劳动以外的又一项经济资源,而且越来越显重要。熊彼得也曾经把“经济生活之循环的川流(circular flow)”或“恒常状态(stationary state)”的打破归之于那些“不墨守陈规、常常...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才能(企业家素质)是除资本、土地、劳动以外的又一项经济资源,而且越来越显重要。熊彼得也曾经把“经济生活之循环的川流(circular flow)”或“恒常状态(stationary state)”的打破归之于那些“不墨守陈规、常常创造性地变更其轨迹”、具有“创新(innovation)”能力的企业家。基于这一特征和属性,我们必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反观我国作为特殊社会群体之一的企业家阶层形成所需要的环境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阶层 形成机制 企业家才能 西方经济学 利润分享法 生产要素 经营者 企业家队伍 管理者 监督约束机制
下载PDF
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理论初探
9
作者 吴汉钧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民族独立 历史选择 中国人民 现代化 邓小平 方向选择 中国式 胜利 才能
原文传递
实施四大战略 推动转型升级 努力打造江苏沿海发展新高地
10
作者 殷勇 《港口经济》 2011年第5期44-45,共2页
近年来,大丰市认真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大丰港“三港”(港口、港区、港城)联动发展,突出抓好特色园区建设,沿海开发实现“倍速发展”,大丰逐步成为江苏沿海重要经济板块。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更... 近年来,大丰市认真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大丰港“三港”(港口、港区、港城)联动发展,突出抓好特色园区建设,沿海开发实现“倍速发展”,大丰逐步成为江苏沿海重要经济板块。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更是大丰沿海开发的突破之年。大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和江苏省推进沿海、苏北、长三角发展的利好政策,进一步放大政策叠加效应,组织实施“四大战略”,加快特色产业港建设步伐,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努力打造江苏沿海发展新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海 转型升级 地区发展规划 沿海开发 利好政策 “十二五” 科学发展观 联动发展
原文传递
党的制度建设的新思路——学习邓小平制度建党思想的体会
11
作者 吴汉钧 《淮海文汇》 2001年第3期4-6,共3页
关键词 制度建设 邓小平 制度建党思想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在新媒体环境下努力提升执政者形象
12
作者 殷勇 《群众》 2009年第5期63-64,共2页
执政者良好的形象必须经过内在素质的长期修炼和外在行为的自觉训练才能形成。现阶段我国的国情要求执政者既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政治修养,又要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政治风貌。随着网络媒体迅猛发展,国内媒体环境逐渐向娱乐方向倾斜... 执政者良好的形象必须经过内在素质的长期修炼和外在行为的自觉训练才能形成。现阶段我国的国情要求执政者既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政治修养,又要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政治风貌。随着网络媒体迅猛发展,国内媒体环境逐渐向娱乐方向倾斜,各种猎奇新异、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层出不穷.而执政者作为政界公众人物,不可避免地被置于媒体密集关注的视线中。执政者群体的日常言行、家庭成员情况、个人嗜好等,从多方面高频率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环境 执政者 形象 政治修养 公众人物 内在素质 文化素养 道德情操
下载PDF
用人失察失误责任为何难追究
13
作者 顾保荣 《唯实》 2004年第8期124-126,共3页
关键词 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领导干部 干部人事制度 干部素质 干部责任
下载PDF
提升干部素质 服务科学发展
14
作者 殷勇 《群众》 2010年第7期77-78,共2页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能不能抢抓发展机遇,集中精力加快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直接决定了我们党人心的向背和事业的兴衰。当前,江苏沿海开发已上升为国家...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能不能抢抓发展机遇,集中精力加快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直接决定了我们党人心的向背和事业的兴衰。当前,江苏沿海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大丰作为江苏沿海的重要节点和盐城沿海开发的前沿阵地,最大的优势在沿海,最佳的突破口在港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素质服务 社会的全面进步 干部 发展是硬道理 沿海开发 江苏沿海 第一要务
下载PDF
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外向型经济
15
作者 宣成凤 《江苏经济》 2000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大丰市 欠发达地区 外向型经济 指导思想
下载PDF
突出重点 建设新农村
16
作者 殷勇 《江苏农村经济》 2009年第2期27-28,共2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三农”工作,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江苏省大丰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在向农业强市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三农”工作,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江苏省大丰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在向农业强市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按照全市“一年进一位,两年全面达小康,三年跃进全省20强,争当苏北第一县(市)”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1000元”的要求,全面谋划大丰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农村党建工作,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大丰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三农”工作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村改革 农村党建工作 农业增效 农村经济社会 三中全会
下载PDF
党的制度建设的新思路——学习邓小平制度建党思想的体会
17
作者 吴汉钧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党的制度建设 党的建设 邓小平 伟大工程 制度建党 党建理论 领导制度 战略家 新思路 讲话
原文传递
“机关+农村”党组织联建的新探索
18
作者 李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1,共2页
江苏省大丰市积极探索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的新途径,推行“机关+农村”党组织联建的新模式,基本形成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的城乡党组织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党组织 农村 机关 一体化发展 资源共享 大丰市 江苏省 城乡
下载PDF
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试论“三个代表”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思想的一致性
19
作者 叶玉存 《党建论坛》 2002年第10期4-5,8,共3页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中国南方时,提出了我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中国南方时,提出了我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江泽民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迈向新世纪征途上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三个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标准 执政之基 中国先进生产力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有利于” 中国共产党 代表 改革开放 生活水平 现代化建设
下载PDF
避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高分低能考手入围刍议
20
作者 李从洋 《党建论坛》 2002年第1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用人制度 公开选拔 领导干部 高分低能 考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