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胫骨上端感染创面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5 位作者 郭翱 丁法明 王干生 荆浩 凌爱军 彭俊洋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总结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胫骨上端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胫骨上端感染创面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1~60岁,平均34岁。应用改进的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供区均选用同侧小腿。肌瓣表面行Ⅰ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 目的:总结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胫骨上端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胫骨上端感染创面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1~60岁,平均34岁。应用改进的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供区均选用同侧小腿。肌瓣表面行Ⅰ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仅1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换敷料逐渐愈合。所有患者肌瓣和其上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3个月~4年,平均21个月,供区愈合良好,未发现明显功能障碍。结论: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以腓肠内侧动脉为血供,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肌瓣较薄的优点,带蒂移植适宜修复胫骨上端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瓣 外科皮瓣 感染 胫骨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9
2
作者 花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27期96-97,共2页
围手术期是指手术患者从入院,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又称手术全期。可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手术后期三个阶段。此三个阶段对手术患者很是重要,尤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准备,可使患者顺利地通过手术... 围手术期是指手术患者从入院,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又称手术全期。可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手术后期三个阶段。此三个阶段对手术患者很是重要,尤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准备,可使患者顺利地通过手术及术后迅速地恢复,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手术是一种应激源,可导致患者较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如依赖性加重,焦虑恐惧程度加重,情绪不稳定。这些反应若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下载PDF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手术方法改进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5 位作者 郭翱 张灵芝 荆浩 凌爱军 何继华 彭俊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总结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髌前和胫骨上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介绍皮瓣切取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2003年5月-2005年8月,在利用腓肠内侧动脉的肌皮穿支带蒂皮瓣修复的基础上,改进穿支皮瓣切取方法治疗16例髌前或胫骨... 目的总结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髌前和胫骨上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介绍皮瓣切取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2003年5月-2005年8月,在利用腓肠内侧动脉的肌皮穿支带蒂皮瓣修复的基础上,改进穿支皮瓣切取方法治疗16例髌前或胫骨上端伴骨或肌腱外露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4~59岁。髌前区9例,合并骨折4例;胫骨上端7例,合并骨折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4.5cm×3.0cm~6.5cm×5.5cm。先从皮瓣近侧显露血管蒂,顺行向下分离至皮瓣的穿支血管,以其为中心切取皮瓣。皮瓣切取范围5.5cm×4.0cm~7.5cm×6.5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4例伤口Ⅰ期愈合,2例有小的皮缘表浅感染,经换敷料2周左右逐渐愈合。全部获随访11个月~3年半,平均2.1年。局部骨折均在14~18周愈合,皮瓣质地、厚薄及颜色均较好,功能恢复较满意,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供区愈合良好,未见明显功能障碍。结论采用顺行法先显露血管蒂再找穿支的方法,较逆行法先切开皮瓣找穿支再显露血管蒂的方法操作更为简便,避免了先切皮瓣对穿支血管的误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皮穿支 带蒂皮瓣 腓肠内侧动脉 手术改进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治疗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7期443-445,共3页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胸腰椎骨折 治疗进展 治疗方法 脊柱外科 手术方法 生理研究 神经损伤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前路治疗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5期318-320,共3页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治疗进展 生物力学研究 胸腰椎前路 脊柱骨折 脊柱外科 固定器械 治疗方法
下载PDF
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4期251-253,共3页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椎板成形术 后路手术治疗 颈椎退变性疾病 年龄增长 治疗技术 老年人 致压物 多平面 术式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33-235,共3页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术式 植骨融合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22例
8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4 位作者 张金福 郭翱 王干生 凌爱军 彭俊洋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553-554,共2页
关键词 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 带蒂皮瓣 动脉穿支 腓肠内侧动脉 肌腱外露 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桥式交叉“T”形血管吻合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4 位作者 郭翱 郁辉 吴发林 丁法明 张文正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4-368,共5页
目的介绍改进桥式交叉游离皮瓣移植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分析。方法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应用桥式交叉“T”,形血管吻合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方法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1-48岁(平均32岁)。软组织缺损范围20cm&#... 目的介绍改进桥式交叉游离皮瓣移植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分析。方法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应用桥式交叉“T”,形血管吻合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方法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1-48岁(平均32岁)。软组织缺损范围20cm×9cm-32cm×11cm。皮瓣血管蒂切取时携带肩胛下与旋肩胛血管,使蒂呈“T”形,将其与健侧小腿胫后动脉两断端行端端吻合,血管蒂行中厚网状游离植皮包裹,未用皮管,小腿供区切口直接缝合。结果1例术后皮瓣远端发生小的表浅感染,换药2周后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过顺利,获得较满意的效果。随访6个月-4年(平均2.7年),未发现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供区与皮瓣外形较好,供区小腿经临床观察与多普勒检查证实胫后动脉通畅。结论利用“T”形血管与胫后血管吻合,降低对侧小腿供区的损伤,只要血管吻合质量好,对皮瓣血供无影响。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小腿软组织缺损须行血管吻合的皮瓣修复、但肢体仅有一根主要血管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移植 四肢
原文传递
混合式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杨德福 张功林 +3 位作者 章鸣 夏丽平 何继华 彭俊洋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3期219-220,共2页
胫骨平台骨折常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常规内固定治疗易发生术后并发症。自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选择混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方法,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外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膝和小腿上1/3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5 位作者 郭翱 张灵芝 荆浩 王干生 张金福 凌爱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6-248,I0004,共4页
目的报道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膝和小腿上1/3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膝和小腿上1/3软组织缺损16例。其中,髌前4例,前外侧2例,前内侧1例;小腿上1/39例。供区均选用同侧小腿... 目的报道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膝和小腿上1/3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膝和小腿上1/3软组织缺损16例。其中,髌前4例,前外侧2例,前内侧1例;小腿上1/39例。供区均选用同侧小腿。结果手术后经过顺利,1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更换敷料逐渐愈合,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0个月至3.5年,平均1.7年。供区愈合良好,未见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受区皮瓣质地、厚薄及颜色均较好,功能恢复较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以腓肠内侧动脉的肌皮穿支为血供,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皮瓣较薄的优点,带蒂移植适宜修复膝和小腿上1/3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腓肠内侧动脉 小腿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腓肠内侧动脉带蒂皮瓣与肌瓣移植治疗小腿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4 位作者 郭翱 张灵芝 荆浩 张金福 凌爱军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8年第1期58-60,共3页
对21例髌前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采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或肌瓣治疗,其中皮瓣10例,肌瓣11例。2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皮瓣和肌瓣全部成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提示带蒂移植适宜修复髌前或胫前软组织缺损。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组织移植
原文传递
桥式吻合血管游离背阔肌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6 位作者 郭翱 郁辉 张灵芝 吴发林 凌爱军 丁法明 王顺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89-290,共2页
Gustilo 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通常为高能量的损伤,骨折伴软组织缺损和有危及肢体存活的血管损伤,经血管修复虽肢体成活但遗留骨外露创面,难以行局部皮瓣修复,需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时,处理有一定的难度,应用显微外科技... Gustilo 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通常为高能量的损伤,骨折伴软组织缺损和有危及肢体存活的血管损伤,经血管修复虽肢体成活但遗留骨外露创面,难以行局部皮瓣修复,需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时,处理有一定的难度,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我们应用改进的桥式交叉吻合游离背阔肌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5例,均取得成功,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软组织缺损 桥式交叉吻合 移植修复 游离组织 背阔肌瓣 吻合血管 胫骨开放性骨折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功林 陈克明 +3 位作者 郁辉 王干生 赵来绪 杨军林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2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总结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修复6例手和足部软组织缺损。结果除1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换药愈合外,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顺利。术后随... 目的总结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修复6例手和足部软组织缺损。结果除1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换药愈合外,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顺利。术后随访22~52个月(平均30个月),无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疗效满意。结论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以及皮瓣较薄的优点,适宜修复手和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下载PDF
甲床扩大术治疗指端损伤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功林 郭翱 +5 位作者 张灵芝 王干生 胡玉祥 陈剑峰 张文正 丁法明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8年第8期535-537,共3页
目的总结甲床扩大术在指端损伤治疗中的经验。方法自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对36例指端损伤伴指甲缺损患者行甲床扩大术,其中拇指15例、食指10例、中指8例、环指3例,年龄16~45岁(平均26岁)。在距甲根皮缘5~6mm处,去除长为2~3mm... 目的总结甲床扩大术在指端损伤治疗中的经验。方法自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对36例指端损伤伴指甲缺损患者行甲床扩大术,其中拇指15例、食指10例、中指8例、环指3例,年龄16~45岁(平均26岁)。在距甲根皮缘5~6mm处,去除长为2~3mm、宽与指甲相等的矩形皮肤,勿损伤皮下血管网,将“U”形皮瓣向近端轻柔推剥并缝合。结果术后经过均顺利,随访6个月~3年(平均19个月),指甲外形较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甲床扩大术能改善拇指等手指的外形,是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趾)甲疾病 修复外科手术 皮肤移植
原文传递
桥式血管吻合游离背阔肌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缺损五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5 位作者 郭翱 杨德福 张灵芝 吴发林 夏丽萍 丁法明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8年第9期639-640,共2页
应用桥式血管吻合游离背阔肌骨皮瓣移植对5例胫骨缺损患者(年龄24~46岁)进行修复治疗。骨皮瓣全部成活,胫骨缺损全部愈合。术后随访1.5~4.5年(平均2.6年),无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减轻了对供区的损伤。此技术适宜修复伤肢组... 应用桥式血管吻合游离背阔肌骨皮瓣移植对5例胫骨缺损患者(年龄24~46岁)进行修复治疗。骨皮瓣全部成活,胫骨缺损全部愈合。术后随访1.5~4.5年(平均2.6年),无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减轻了对供区的损伤。此技术适宜修复伤肢组织缺损仅有1条主要动脉者,且不损伤健侧小腿胫后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外科手术 胫骨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腰椎椎弓崩裂影像诊断与分析(附82例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玉权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9期169-170,共2页
椎弓崩裂是指椎骨一侧或两侧的上下关节突间骨质失去连续性,亦称峡部裂或峡部不连,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此病的发病病因基本有2种学说:即先天性及获得性,以第五腰椎最多见,约占90%[1~2]。普通X线只能确定腰椎峡部崩裂的骨性改... 椎弓崩裂是指椎骨一侧或两侧的上下关节突间骨质失去连续性,亦称峡部裂或峡部不连,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此病的发病病因基本有2种学说:即先天性及获得性,以第五腰椎最多见,约占90%[1~2]。普通X线只能确定腰椎峡部崩裂的骨性改变,CT和MRI不仅能确定其骨性改变,而且能发现并发的周围软组织异常,使诊断更加明确。现就82例腰椎椎弓崩裂患者影像学表现作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崩裂 诊断 影像分析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法选择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10期636-637,共2页
关键词 手术治疗方法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退变性疾病 进行性加重 年龄增长 治疗技术 老年人
下载PDF
应用胸背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前臂残端创面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6 位作者 丁法明 郭翱 杨德福 王干生 吴发林 张文正 凌爱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总结胸背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前臂残端创面临床应用结果。方法2001年9月至2006年5月,应用胸背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5例同侧前臂残端软组织缺损。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0~44岁(平均37岁)。右侧3例,左侧2例。皮瓣切取范围:3... 目的 总结胸背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前臂残端创面临床应用结果。方法2001年9月至2006年5月,应用胸背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5例同侧前臂残端软组织缺损。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0~44岁(平均37岁)。右侧3例,左侧2例。皮瓣切取范围:30em×9cm-40em×9cm,平均34cm×9cm。结果 1例术后发生小的受区切口表浅感染,经换药逐渐愈合,改良的穿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过顺利,随访1.5—5.0年,平均2.8年。受区外形满意,没有发现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 该皮瓣以胸背动脉穿支为血供,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皮瓣较薄等优点,带蒂移植适宜修复同侧前臂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移植物 前臂损伤
原文传递
下腰椎简易跪式手术床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4 位作者 蔡国荣 王学山 花红 陈巍 王永红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8期501-501,505,共2页
关键词 手术床 跪式 设计 下腰椎 腰椎后路手术 基层医院 临床实践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