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羲之書迹在唐時期的傳播 被引量:3
1
作者 羅丰 《书法研究》 2019年第2期5-22,2,163-164,共20页
本文重點介紹王羲之書迹在唐代的收藏、複製和傳播情況。王羲之書迹自從生成之日起,就得到上層社會的寶藏。梁武帝蕭衍時代的廣泛搜集與王羲之書法地位確定密不可分。唐太宗時代再次大舉搜羅、編寫書目,拓模王羲之書帖,使王羲之書法獲... 本文重點介紹王羲之書迹在唐代的收藏、複製和傳播情況。王羲之書迹自從生成之日起,就得到上層社會的寶藏。梁武帝蕭衍時代的廣泛搜集與王羲之書法地位確定密不可分。唐太宗時代再次大舉搜羅、編寫書目,拓模王羲之書帖,使王羲之書法獲得傳播。唐代初年的一些書迹已經呈現出學習王羲之書法的面貌。不僅在中原地區,甚至在遥遠的西域、高麗、日本,人們也在學習《蘭亭序》等名迹,且有相當的水平。王字書帖的複製水準在唐代也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書迹 收藏 複製 傳播 唐代
原文传递
《集王聖教序碑》的拓本與題跋 被引量:1
2
作者 羅丰 《中国文化》 2019年第1期221-235,共15页
在傳衍至今的王羲之書法系統中,《集王聖教序碑》是僅次於《蘭亭序》的一件書法名品,它第一次因爲書法的原因而刻石,成爲所謂的'帖'。《集王聖教序碑》拓本的傳拓可以使人們更容易地學習王羲之的書法。該碑經現代金石學家整理... 在傳衍至今的王羲之書法系統中,《集王聖教序碑》是僅次於《蘭亭序》的一件書法名品,它第一次因爲書法的原因而刻石,成爲所謂的'帖'。《集王聖教序碑》拓本的傳拓可以使人們更容易地學習王羲之的書法。該碑經現代金石學家整理過的拓本,從宋代到明清的文字變化,是確定拓本時代的主要指標。明以前爲不斷本,之後缺損字較多。重要的拓本被藏家留下印記和題跋,往往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題跋中也不乏關於善拓經濟價值的記載和曲折的流傳經歷,崇恩的'墨皇本'是其中最爲著名的一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王聖教序碑》 拓本 題跋 斷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