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
张晓鹏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
2006 |
302
|
|
2
|
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
高国希
|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7
|
|
3
|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 |
刘凡丰
|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82
|
|
4
|
志趣: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
陆一
史静寰
|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5
|
|
5
|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及其中国特色之路 |
王留栓
|
《上海高教研究》
CSSCI
|
1998 |
63
|
|
6
|
我国高校资源使用效率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
蒋莱
虞乃而
|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5
|
|
7
|
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变异 |
熊庆年
代林利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1
|
|
8
|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对外贸易视角的分析 |
宋京
|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1
|
|
9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影响学术志趣的教育因素探析——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为例 |
陆一
史静寰
|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0
|
|
10
|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综述 |
张慧洁
孙中涛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9
|
|
11
|
从“通识教育在中国”到“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兼论中国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多种可能的结合 |
陆一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6
|
|
12
|
封闭与开放之间:中国特色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体系与特征研究 |
陆一
史静寰
何雪冰
|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4
|
|
13
|
“组织化嵌入”超越“结构化割裂”——现代城市基层开放式治理的结构性要素 |
韩福国
蔡樱华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2
|
|
14
|
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质量与倾向的研究——以全国30门获奖混合式课程为例 |
丁妍
范慧慧
苏永康
阿茹娜
刘翼婷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9
|
|
15
|
国际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
房欲飞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3
|
|
16
|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 |
张晓鹏
|
《复旦教育论坛》
|
2006 |
34
|
|
17
|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质量监测诊断:“高能课”与“吹水课”的成因分析与甄别 |
陆一
|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7
|
|
18
|
对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再认识 |
熊庆年
|
《复旦教育论坛》
|
2004 |
34
|
|
19
|
论高校内部权力 |
林荣日
|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
2005 |
32
|
|
20
|
独具特色的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 |
刘凡丰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2 |
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