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沙利铂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9
1
作者 姚智东 吴洪斌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67-569,共3页
奥沙利铂作为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 ,具有特异的细胞毒性。其与 5 氟尿嘧啶和亚叶酸联合应用作为一线治疗转移性结肠癌。其抗癌作用明确 ,具有较顺铂和卡铂疗效好、毒性低等特点 ,在抗肿瘤治疗上应用比较广泛。奥沙利铂主要不良反应为感... 奥沙利铂作为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 ,具有特异的细胞毒性。其与 5 氟尿嘧啶和亚叶酸联合应用作为一线治疗转移性结肠癌。其抗癌作用明确 ,具有较顺铂和卡铂疗效好、毒性低等特点 ,在抗肿瘤治疗上应用比较广泛。奥沙利铂主要不良反应为感觉神经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等。本文就奥沙利铂临床使用的安全性问题与顺铂、卡铂、伊立替康进行对比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药物不良反应 神经毒性
下载PDF
紫杉醇注射液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被引量:44
2
作者 吴洪斌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紫杉醇注射液 药物不良反应 预防 处理
下载PDF
成年人非阿片类镇痛药围手术期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国林 仓静 +14 位作者 邓小明 朱涛 严敏 李文志 余波 闵苏 张加强 陈万生 罗艳 袁红斌 徐仲煌 黄文起 戚思华 曾因明 董海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围手术期使用的非阿片类药物种类繁多,不同药物对患者疼痛管理和预后产生哪些影响,成为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共识介绍了目前围手术期常用的非阿片类镇痛药、各种药物的应用方案、药物间相互作用以及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围手术期使用的非阿片类药物种类繁多,不同药物对患者疼痛管理和预后产生哪些影响,成为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共识介绍了目前围手术期常用的非阿片类镇痛药、各种药物的应用方案、药物间相互作用以及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注意事项,旨在规范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时非阿片类镇痛药的选择和应用。临床医师围手术期安全、合理、有效地应用非阿片类镇痛药,有助于完善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非阿片类药物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贝伐单抗及其联用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27
4
作者 裘雁冰 陆益 +1 位作者 吴洪斌 凌云华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6年第6期431-433,共3页
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是一种重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是首个批准上市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通过抑制能够刺激新血管形成的VEGF,使肿瘤组织无法获得所需的血液、氧和其他养分而最终″饿死″,达到抑制肿瘤... 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是一种重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是首个批准上市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通过抑制能够刺激新血管形成的VEGF,使肿瘤组织无法获得所需的血液、氧和其他养分而最终″饿死″,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功效。于2004年2月26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贝伐单抗联合5-Fu化疗方案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药物,贝伐单抗单药治疗的有效率为15%-20%,与化疗联合应用的有效率为30%-50%。贝伐单抗及与化疗方案联用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出血、血栓形成、蛋白尿、心脏毒性等,严重罕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穿孔、伤口愈合并发症等。贝伐单抗单药使用的不良反应程度轻微,联用后贝伐单抗并不增加化疗方案的毒副作用,多数患者耐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卡培他滨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春敏 吴洪斌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卡培他滨 抗肿瘤药 不良反应 预防 处理
下载PDF
动脉及静脉注射化疗药物的血浆及组织药物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玉勤 葛勇前 +1 位作者 蔡树模 陆国椿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药物经动脉及静脉途径注射后血浆及组织内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10只成年新西兰雌兔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动脉组和静脉组 )。一组经髂内动脉、另一组经耳缘静脉注射顺铂 (DDP)、5 氟脲嘧啶 (5 Fu)和依托泊甙 (V...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药物经动脉及静脉途径注射后血浆及组织内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10只成年新西兰雌兔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动脉组和静脉组 )。一组经髂内动脉、另一组经耳缘静脉注射顺铂 (DDP)、5 氟脲嘧啶 (5 Fu)和依托泊甙 (Vp 16 )。注射后于不同时间采血样及子宫组织标本 ,以HPLC法测定血浆及子宫组织中药物浓度。所得数据用 3P97软件处理 ,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动脉及静脉注射 3种药物后 ,在血浆及靶组织中的浓度均呈现了规律性的变化 ,其变化过程均可以两室模型来描述。动脉注射 3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不同 ,动脉组注射药物后 ,血浆药物峰浓度均低于静脉组 ,而靶组织内药物峰浓度均高于静脉组 ,靶组织内药物AUC(药时曲线下面积 )值均明显高于静脉组。结论 动脉注射DDP、5 Fu和Vp 16较静脉注射有不同程度的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脲嘧啶 依托泊甙 顺铂 药代动力学 肿瘤化疗 药物浓度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119例口服卡培他滨片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凌云华 吴洪斌 +8 位作者 吴薇 徐红冰 奚菁颖 陈志东 温燕 陶静 陆国椿 陆益 沈敏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卡培他滨片的腹泻、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恶心、呕吐、口腔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同时探寻卡培他滨片致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以期全面评估卡培他滨片的安全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 目的:进一步研究卡培他滨片的腹泻、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恶心、呕吐、口腔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同时探寻卡培他滨片致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以期全面评估卡培他滨片的安全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收集10家医院共119例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片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按治疗方案归为化疗组(85例)和放化疗组(34例,并口服VitB6片,60mg,tid),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程度的影响。结果:卡培他滨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手足综合征、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炎,程度主要为Ⅰ级;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化疗组为18.82%,放化疗组为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4);恶心的发生率化疗组为31.76%,放化疗组为61.7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呕吐的发生率化疗组为0,放化疗组为14.7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腹泻的发生率化疗组为9.41%,放化疗组为20.5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炎的发生率化疗组为5.88%,放化疗组为2.9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片发生不良反应的程度总体较轻;联合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片能够预防口服卡培他滨片导致的手足综合征;口服卡培他滨片联合放疗的患者更需要考虑预防恶心与呕吐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不良反应 腹泻 手足综合征 恶心 呕吐 口腔炎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思维 被引量:16
8
作者 朱斌 蔡映云 +2 位作者 陆国平 余波 翟青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3期321-323,共3页
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除可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治疗高脂血症外,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用于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如何正确选择与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需以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除可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治疗高脂血症外,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用于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如何正确选择与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需以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为基础,全面掌握病情、患者和药物的情况,因病制宜,因人制宜,制定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 被引量:18
9
作者 吴洪斌 陆益 陆国椿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923-1925,1929,共4页
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Glivec,格列卫)是一种口服的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及恶性转移性或手术无法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疗效显著。其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和非血液学毒性,血... 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Glivec,格列卫)是一种口服的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及恶性转移性或手术无法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疗效显著。其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和非血液学毒性,血液学毒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非血液学毒性表现为水肿和水钠潴留、肌痛及肌痉挛、恶心、呕吐、腹泻等。现概述甲磺酸伊马替尼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上采取的预防措施和常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伊马替尼 药物不良反应 血液学毒性 水肿 肌痛及肌痉挛 腹泻 恶心 呕吐
下载PDF
备案制后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现状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尤玉芳 高菲菲 +1 位作者 许璇 叶璇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实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制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现状。方法通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平台和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对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数量和类型、地域分布、备案专业、主要研究者(PI)及承担临床... 目的了解我国实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制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现状。方法通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平台和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对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数量和类型、地域分布、备案专业、主要研究者(PI)及承担临床试验数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1日至2022年4月13日。结果截至2022年4月13日,已有1185家临床试验机构在备案平台完成备案,其中医疗机构1169家(98.65%),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家(1.35%)。较资格认定时期,机构增加了299家,增长率为33.74%。临床试验机构仍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以广东、江苏、山东省最多。备案机构数位于前三的专业分别为肿瘤(695家)、心血管内科(619家)和呼吸内科(571家),其中肿瘤专业拥有PI人数最多(3717人),其次为中医科(1881人)。结论备案制实行后,部分医疗资源供给增加,一定程度缓解了药物临床试验市场旺盛的需求;但仍存在机构数量地域分布差异、PI资源及承担临床试验数量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组织和管理 研究人员 机构备案
原文传递
维生素D3微囊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4
11
作者 胡晓文 裴元英 陆国椿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制备维生素D3微囊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D3含量。结果:所制微囊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103.9±26.2)μm,包封率(90.8±2.68)%;维生素D3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1.... 目的:制备维生素D3微囊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D3含量。结果:所制微囊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103.9±26.2)μm,包封率(90.8±2.68)%;维生素D3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1.0μg.mL-1(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65%,45min溶出度为75%以上。结论:该法成功制得维生素D3微囊,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微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制备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奥沙利铂不良反应336例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施剑鸣 薛嵋 +2 位作者 吴洪斌 陆箴琦 胡晓文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汇总分析我院奥沙利铂不良反应报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奥沙利铂不良反应报告33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疾病及不良反应信息。结果所收集的奥沙利铂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神经毒性和骨髓抑制为... 目的汇总分析我院奥沙利铂不良反应报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奥沙利铂不良反应报告33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疾病及不良反应信息。结果所收集的奥沙利铂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神经毒性和骨髓抑制为主,经处理后转归良好。不良反应报告率7.58%。结论奥沙利铂不良反应种类较多,需要临床及时监测和规范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不良反应 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DTP药房肿瘤药学服务能力现状调研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喆元 罗鑫 +4 位作者 叶真 叶璇 余波 翟青 杜琼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32-1138,共7页
目的:调研我国直销患者(DTP)药房的肿瘤药学服务能力与工作现状,为构建以药学服务为核心的DTP药房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9-12月期间,以电子问卷的形式调查我国全部126家挂牌DTP药房从事肿瘤相关工作的药师的背景、专业知... 目的:调研我国直销患者(DTP)药房的肿瘤药学服务能力与工作现状,为构建以药学服务为核心的DTP药房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9-12月期间,以电子问卷的形式调查我国全部126家挂牌DTP药房从事肿瘤相关工作的药师的背景、专业知识来源、药学服务能力(包括审方与调配、用药咨询与指导、药物治疗管理、随访等方面)、抗肿瘤药物药学专业知识等情况;对126家挂牌的DTP药房进行现场检查,对其药学服务管理现状进行评价,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描述现场检查印象,评价我国DTP药房肿瘤药学服务能力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2份,有效回收率为98.0%。DTP药房药师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以江西(73人,18.62%)、安徽(68人,17.35%)为主;学历主要为大专及以下(229人,58.42%),其次是本科(158人,40.31%);工作年限主要为>5年(241人,61.48%);专业方向以药剂学为最多(123人,31.38%),药学(含药理学)次之(81人,20.66%)。DTP药房药师常规知识来源包括培训课程的学习资料(302人次,77.04%)、教科书(250人次,63.78%)和微信推送(206人次,52.55%),前沿知识来源包括培训课程(347人次,88.52%)、微信推送(211人次,56.38%)和参加学术会议(162人次,41.33%);其期望的培训方式包括网络视频课程(344人次,87.76%)和线下课程(248人次,63.27%)。在审方与调配方面,主要存在医疗文书及资料尚未完全到位等问题,分别有82.91%、64.54%的药师审方时需要常规病历本、出院小结,91.58%的药师以医师手写处方作为调配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依据。药师在进行用药咨询与指导方面对过敏史、遗传史、不良反应关注较少,认为药物治疗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包括监测患者不良反应(239人次,60.97%)、评估用药的合理性(222人次,56.63%)、形成完整的用药记录(219人次,55.87%);药师期望的随访形式主要以电话(334人次,85.20%)、配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销患者药房 调查问卷 现场验收 药学服务能力
下载PDF
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药物选择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焕 刘洪悦 +2 位作者 张志圣 余波 翟青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67-47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升血小板药物治疗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的疗效,探讨CIT的治疗药物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化疗后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 目的比较不同升血小板药物治疗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的疗效,探讨CIT的治疗药物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化疗后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1)的实体瘤患者。按治疗方式分组,分析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组、两药联合组以及未治疗组血小板恢复率、恢复时间以及复发率的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81例患者。各等级CIT中,不同干预方式CIT恢复率未见显著性差异(组间两两比较,P值均大于0.05)。不同等级CIT中,各干预组的恢复时间相似,均为6~7 d(组间两两比较,P>0.05);仅在Ⅲ度CIT中,联用组恢复时间快于两个单药组(5.5 d vs 7 d),但差异无显著性(联用组vs rhIL-11组、rhTPO组,P值分别为0.609和0.605)。从CIT复发率上看,治疗组复发率高于未治疗组,rhTPO组复发率高于rhIL-11组。Ⅱ度CIT中,rhTPO组和rhIL-11组的复发率均显著高于未治疗组(35%,38%vs 0%,P=0.008,P=0.006);Ⅲ度CIT中,rhTPO组复发率显著高于rhIL-11组(55%vs 21%,P=0.017)。结论Ⅰ~Ⅱ度CIT不推荐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治疗;Ⅲ~Ⅳ度CIT,不同干预方式的疗效上未见显著差异,成本角度考虑,推荐单药rhIL-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瘤 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介素11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甲氨蝶呤浓度测定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科攀 王峰 +1 位作者 蒋新国 陆国椿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甲氨蝶呤(MTX)浓度的HPLC法,为脑内靶向制剂及其在动物体内药动学研究提供方法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用C18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甲醇- 0 . 0 5mol·L-1醋酸铵缓冲液(2 3∶77,pH =6...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甲氨蝶呤(MTX)浓度的HPLC法,为脑内靶向制剂及其在动物体内药动学研究提供方法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用C18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甲醇- 0 . 0 5mol·L-1醋酸铵缓冲液(2 3∶77,pH =6 ) ,检测波长313nm。血浆样品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进样,脑脊液样品离心后直接进样。本法应用于MTX纳米粒给药后大鼠血浆、脑脊液中药物浓度测定。结果 该法专属性好,最低检测浓度为16 μg·L-1,血浆和脑脊液样品检测线性、精密度、回收率等指标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标准,在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本法可用于测定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MTX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高效液相色谱法 脑脊液浓度
下载PDF
PD-1抑制剂致肌炎伴重症肌无力1例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郭凯 朱斌 汪丰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56-59,共4页
PD-1抑制剂的广泛临床使用在改善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其日渐增多的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也值得关注。本文对1例国产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在肺癌患者治疗两周期后出现全身酸痛,伴胸闷、气促的案例进行了讨论分析。该患者考虑为PD-1抑... PD-1抑制剂的广泛临床使用在改善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其日渐增多的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也值得关注。本文对1例国产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在肺癌患者治疗两周期后出现全身酸痛,伴胸闷、气促的案例进行了讨论分析。该患者考虑为PD-1抑制剂治疗后引起免疫相关性肌炎累及心肌、横纹肌溶解伴重症肌无力的重叠综合征。予以激素冲击联合免疫球蛋白抗炎治疗、溴吡斯的明对症治疗,期间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治疗结果好转。因此,及时、足量的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以及溴吡斯的明可以用于PD-1抑制剂引起的免疫相关性多发肌炎伴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 抑制剂 肌炎/心肌炎 重症肌无力 信迪利单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全程化药学服务对日间化疗患者合理用药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陶量 朱斌 +2 位作者 王喆元 余波 翟青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10期1729-1731,共3页
目的:促进日间化疗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实时审方、规范配置、主动监护、处方点评等服务方式,建立全程化的药学服务模式。结果:全程化的药学服务模式能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优化用药结构,节约医疗费用支出,为临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目的:促进日间化疗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实时审方、规范配置、主动监护、处方点评等服务方式,建立全程化的药学服务模式。结果:全程化的药学服务模式能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优化用药结构,节约医疗费用支出,为临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结论:在日间化疗患者中开展全程化的药学服务是药师发挥专业技能的重要领域,可促进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通过医、护、药三者结合,共同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日间化疗 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
下载PDF
肿瘤体外药敏试验及其与临床用药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凌云华 葛勇前 陆国椿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67-569,共3页
的 :研究肿瘤体外药敏试验 (MTT法 )与临床用药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2 10例 5种肿瘤标本 (85例卵巢癌、30例宫颈癌、2 6例胃癌、4 1例结直肠癌、2 8例乳腺癌 )的体外药敏试验 (MTT法 )结果进行分析 :比较同一药品对同一种肿瘤标本不同... 的 :研究肿瘤体外药敏试验 (MTT法 )与临床用药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2 10例 5种肿瘤标本 (85例卵巢癌、30例宫颈癌、2 6例胃癌、4 1例结直肠癌、2 8例乳腺癌 )的体外药敏试验 (MTT法 )结果进行分析 :比较同一药品对同一种肿瘤标本不同病例的抑制率差异 ,计算每一种肿瘤标本相对于每一种药物的抑制率的平均值 ,筛选出平均抑制率较大的药物 ,与临床上常用于该肿瘤的药物进行比较。结果 :肿瘤体外药敏存在明显个体差异 ,其抑制率差异可达 0~ 6 0 %以上 ,而其平均抑制率结果与临床用药经验比较符合 ,体外试验较敏感同时临床较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卵巢癌 :用紫杉醇 (Taxol)、顺铂 (DDP)等 ;宫颈癌 :用DDP、表柔比星 (e ADM )、丝裂霉素 (MMC)等 ;胃癌 :用DDP、氟尿嘧啶 (5 FU)、博来霉素 (BLM )、MMC等 ;结直肠癌 :用DDP、MMC、BLM、5 FU等 ;乳腺癌 :用e ADM、多柔比星 (ADM )、长春瑞滨 (NVB)等。结论 :肿瘤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可以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 药敏 抑制率
下载PDF
奥沙利铂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特性及变化趋势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丁彩艳 薛嵋 +1 位作者 吴洪斌 陆箴琦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4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期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特性、变化趋势及非药物影响因素。方法对113例使用奥沙利铂肠癌患者,采用神经毒性患者自述问卷(PNQ)于累积剂量达200mg/m2、540mg/m2、850mg/m2时进行随访调查,评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期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特性、变化趋势及非药物影响因素。方法对113例使用奥沙利铂肠癌患者,采用神经毒性患者自述问卷(PNQ)于累积剂量达200mg/m2、540mg/m2、850mg/m2时进行随访调查,评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的严重度;Podo触觉测量笔及温度觉测量笔分别检测患者触觉及温度觉有无异常。结果首次使用奥沙利铂后88.5%患者出现肢体感觉异常,首发表现以手部麻木为主,其次为刺痛。不同累积剂量时外周神经毒性严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当累积剂量达200mg/m2、540mg/m2时,不同给药方式的患者外周神经毒性严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例患者触觉减弱。结论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期间感觉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于运动神经损伤,且程度较重;随着剂量的累积,外周神经毒性症状越严重。健康教育时应提供针对性指导,鼓励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给药,可有效避免化疗前期肢体感觉异常,延缓外周神经毒性症状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毒性 给药方式 神经毒性患者自述问卷 纵向研究
下载PDF
222例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章娟 吴洪斌 翟青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年第10期937-940,共4页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上报的222例抗肿瘤药发生的ADR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结果:ADR的发生女性多于男性...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上报的222例抗肿瘤药发生的ADR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结果:ADR的发生女性多于男性,41~60岁患者居多;消化系统肿瘤105例(47.3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59例(26.58%),乳腺癌36例(16.21%);222例报告涉及到14种药品,铂类药有146例(65.77%),紫杉醇类药有49例(22.07%),卡培他滨12例(5.41%);神经系统损伤84例(25.53%),循环系统损伤74例(22.50%),皮肤及其附件损伤66例(20.06%)。219例(98.65%)属一般性ADR,程度均为轻至中度,其中发生率居前3位的临床表现为胸闷、潮红和瘙痒;严重的ADR有3例,表现为过敏性休克2例(分别由紫杉醇注射液和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健择)引起)和心脏停搏、昏厥1例(由注射用奥沙利铂引起)。结论:应高度重视肿瘤患者的ADR监测工作,尤其要注意铂类药和紫杉醇类药引起的ADR,及时预防、上报和更新ADR,为抗肿瘤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降低其ADR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