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及其规范化专题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33
1
作者 秦世炳 宋言峥 董伟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81-84,共4页
骨关节结核尤其是脊柱结核在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持续关注,如此古老的疾病面对诸多的现代诊疗技术与理念,生发出许多新的问题。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镇化建设与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持续推进,使得人口平均寿命得到大... 骨关节结核尤其是脊柱结核在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持续关注,如此古老的疾病面对诸多的现代诊疗技术与理念,生发出许多新的问题。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镇化建设与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持续推进,使得人口平均寿命得到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结核 专题研讨会 临床诊断 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治疗 人口平均寿命 脊柱结核 诊疗技术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化疗对HIV合并肺癌患者骨髓抑制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琳 温子禄 +4 位作者 朱益军 陈辉 张仁芳 沈银忠 宋言峥 《西部医学》 2018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联合化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肺癌患者的骨髓抑制及生存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筛选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1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HIV合并肺癌... 目的探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联合化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肺癌患者的骨髓抑制及生存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筛选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1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HIV合并肺癌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择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化疗组患者15例和单纯化疗组患者15例。治疗周期结束后对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与统计;按照骨髓抑制程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评价;对病人进行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评分,KPS评分)。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HAART联合化疗组患者骨髓抑制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患者(P<0.05)。结论对于HIV合并肺癌患者,HAART联合化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但也是骨髓抑制的高危因素,故应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可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化疗
下载PDF
HIV感染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转归的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琳 温子禄 +4 位作者 陈辉 朱益军 张仁芳 沈银忠 宋言峥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观察HIV感染合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特征、病理学类型、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为HIV感染合并NSCLC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处理方案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6年5月上... 目的观察HIV感染合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特征、病理学类型、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为HIV感染合并NSCLC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处理方案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6年5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胸外科18例HIV感染合并NSCLCⅠ-Ⅲa期患者手术治疗的资料。根据18例患者术前HIV病毒载量、肺癌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进行术前评价,选择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同时、和早期积极的根治手术治疗方案,收集并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日、术后(1月)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并随访术后生存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18例手术患者中11例明确诊断前接受过HAART治疗,7例未接受HAART治疗,术后给予积极的HAART治疗。术前病毒载量>40comy/mL组平均胸腔引流量较病毒载量≤40comy/mL组明显增多(P=0.0085),术后肺部感染与患者术前病毒载量呈负相关(P=0.023),近期疗效较明显,患者生存期还需进一步观察。结论 HIV感染合并NSCLC患者伴随采取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同时,在身体条件耐受手术的情况下,积极的根治手术治疗可以使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临床疗效 手术治疗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下载PDF
肺结核外科的微创伤疗法(附39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宋言峥 朱益军 +5 位作者 陈辉 李洪伟 王琳 石磊 万来忆 李蕾蕾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伤疗法治疗肺结核病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微创伤疗法的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小切口或者电视胸腔镜下的肺结核肺切除术及脓胸廓清术患者10例(A组),小切口开胸下的肺结核空洞、结核球、曲... 目的探讨微创伤疗法治疗肺结核病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微创伤疗法的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小切口或者电视胸腔镜下的肺结核肺切除术及脓胸廓清术患者10例(A组),小切口开胸下的肺结核空洞、结核球、曲菌球病灶清除术和不经胸局限性脓胸病灶清除术患者29例(B组)。结果A组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8例,其中1例术后肺膨胀不良,造成上胸腔残腔积液,其余7例肺复张满意;拔管时间最短3 d,最长10 d;术后第2天患者均可下床活动。电视胸腔镜下结核性脓胸廓清术2例,其中1例肺完全复张,1例复张不完全。B组29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支气管胸膜瘘、结核播散、窦道形成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病例;住院时间较常规术式明显缩短;术后下床早,呼吸循环系统的恢复明显较肺切除患者快;术后引流量少,拔管时间平均2~4 d;术前局限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合并痰菌阳性的6例患者,术后5例转阴、空洞消失;其中1例痰菌量明显减少;2例合并曲菌球的患者术后咯血停止。6例不经胸局限性脓胸病灶清除术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患者随访4个月~12年,平均6.2年,未见复发及播散。结论微创伤疗法就切口而言,是介于传统开胸切口与微创切口之间的一种切口;就手术而言,比传统手术方式和微创手术方式损伤更小。肺结核病的外科治疗应择机选择微创伤疗法,其方法可行且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病 外科 微创伤疗法
原文传递
新福菌素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洪伟 宋言峥 《肿瘤药学》 CAS 2017年第5期551-555,共5页
目的探讨新福菌素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G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GP方案的基... 目的探讨新福菌素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G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GP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新福菌素胸腔灌注,对比两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治疗疗效,生存率和血清Ig A、Ig G、Ig M水平。结果胸腔积液治疗疗效方面,观察组CR 10例、PR 12例、SD 14例、PD 4例,RR为55%,高于对照组的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0%、75%、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 A、Ig G、Ig M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福菌素胸腔灌注治疗可以提高肺癌胸腔积液缓解率及肺癌的化疗敏感性,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福菌素 胸腔积液 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HIV感染合并肺癌17例CT影像学分析
6
作者 朱益军 宋言峥 +1 位作者 陈辉 王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031-1032,共2页
目的探讨HIV感染合并肺癌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HIV感染合并肺癌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17例,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41~77岁,平均 54.8岁,抽烟者8例.发病部位:中央型7例、周围型10例.右侧... 目的探讨HIV感染合并肺癌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HIV感染合并肺癌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17例,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41~77岁,平均 54.8岁,抽烟者8例.发病部位:中央型7例、周围型10例.右侧9例、左侧8例.腺癌9例,小细胞肺癌2例,大细胞肺癌2例(其中1例合并肺结核),鳞癌4例.结论:HIV感染合并肺癌患者胸部CT影像无特征性,易误诊,胸部CT扫描是HIV感染合并肺癌的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肺癌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症化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凌云 林逸骁 +17 位作者 钱志平 黄丹 张丹丹 李涛 刘敏 宋树丽 王军 张宇一 徐水宝 陈军 张建良 朱同玉 胡必杰 王胜 毛恩强 朱蕾 张文宏 卢洪洲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93-198,共6页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10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292例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重症患者21例,轻症患者271例...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10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292例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重症患者21例,轻症患者271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流行病学史、基础疾病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患者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结果292例患者中,重症患者21例,重症率为7.2%,死亡1例,重症病死率为4.8%。21例重症患者年龄为(65.5±15.7)岁,其中男19例(90.5%),11例(52.4%)合并有基础疾病,7例(33.3%)亲属中存在确诊患者;271例轻症患者年龄为(48.7±15.7)岁,其中男135例(49.8%),74例(27.3%)有基础疾病,36例(13.3%)亲属中存在确诊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30,χ^2=12.930、5.938、4.744,均P<0.05)。与轻症患者比较,重症患者入院时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酐、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B型钠尿肽前体、肌红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较高(U=2091.5、1928.0、1215.5、729.0、1580.5、1375.5、947.5、789.5、1209.0、1434.0、638.0、964.5、1747.5、1258.0),而淋巴细胞绝对值、白蛋白、转铁蛋白、CD3^+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低(U=1263.5,t=4.716,U=1214.0、962.0、1167.5、98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入院时白蛋白[比值比(odds ratio,OR)=0.80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75~0.961]、肌红蛋白(OR=1.010,95%CI 1.004~1.016)、C反应蛋白(OR=1.016,95%CI 1.000~1.032)、CD3+T淋巴细胞计数(OR=0.996,95%CI 0.991~1.000)、CD8+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OR=1.006,95%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重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术后生存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琳 朱益军 +1 位作者 冯艳玲 宋言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028-1029,共2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术后生存情况.方法:收治10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 目的研究并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术后生存情况.方法:收治10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远期生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P〈0.05),其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3年生存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胸腔镜下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肺癌根治术治疗,具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疗效 术后生存率
下载PDF
重视肺结核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8
9
作者 宋言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3-326,共4页
外科技术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外科仍然是一种不能被替代的、和化疗相辅相成的结核病治疗手段。外科可以用引流术、清除术和切除术等方法将结核病变移出体外,用以减少患者身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负荷,切除传... 外科技术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外科仍然是一种不能被替代的、和化疗相辅相成的结核病治疗手段。外科可以用引流术、清除术和切除术等方法将结核病变移出体外,用以减少患者身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负荷,切除传染源.减少结核中毒症状,以使有效的结核化疗药物将术后残存的结核分枝杆菌杀灭,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这对结核病控制和个体治疗部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治疗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变 结核中毒症状 化疗药物 结核病控制 外科技术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化疗对HIV感染合并肺癌患者的CD_4^+计数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琳 李洪伟 +2 位作者 施裕新 冯艳玲 宋言峥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化疗对HIV感染合并肺癌患者的CD_4^+计数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筛选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AIDS/HIV感染合并肺癌的48例患者,受试者分为两组,HAART治疗联合化疗组(n=24... 目的探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化疗对HIV感染合并肺癌患者的CD_4^+计数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筛选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AIDS/HIV感染合并肺癌的48例患者,受试者分为两组,HAART治疗联合化疗组(n=24)、单纯化疗组(n=24)。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及免疫水平,而且分别实施相应治疗后检测CD_4^+T淋巴细胞计数并进行肿瘤病人功能状态评分,并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实施相应治疗后,HAART治疗联合化疗组患者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和KPS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水平间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化疗联合HARRT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化疗
下载PDF
术后标本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对结核病患者诊疗的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温子禄 王琳 +6 位作者 王军 陈辉 李洪伟 朱益军 蒋韶宁 张舒林 宋言峥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 初步探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结核病患者术后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临床资料齐全的170例结核病患者。170例患者中,男100例(58.82%)、女70例... 目的 初步探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结核病患者术后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临床资料齐全的170例结核病患者。170例患者中,男100例(58.82%)、女70例(41.18%); 1~18岁年龄组18例(10.59%)、19~65岁年龄组142例(83.53%)、66~82岁年龄组10例(5.88%);肺结核39例(22.94%)、肺外结核131例(77.06%)。取术后标本采用PCR膜条杂交及二代测序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相关基因检测。所有患者术前进行晨痰及穿刺活检,或者术中取样进行抗酸染色涂片检测。在进行痰涂片的同时,进行分枝杆菌改良罗氏固体培养、BACTEC MGIT 960快速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 (1)痰液抗酸染色阳性率为9.41%(16/170),其中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为23.08%(9/39), 而穿刺活检或者术中取样(脓液或分泌物等)的抗酸染色阳性率为51.76%(88/170)。(2)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为27.65%(47/170),其中耐药结核病检出率为14.12%(24/170)。(3)术后标本分子生物学菌种鉴定阳性率为51.76%(88/170);PCR膜条杂交显示,7例为NTM,4例培养联合MPB64抗原检测结果显示为NTM,但未鉴定到菌种;3例培养结果为阴性,无法进行MPB64抗原检测。7例标本进行了分子生物学菌种鉴定,1例为瘰疬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复合感染,3例为胞内分枝杆菌, 1例为海分枝杆菌, 1例为鸟分枝杆菌,1例为脓肿分枝杆菌。(4)除去7例NTM感染患者,剩余的163例进行了分子生物学耐药基因检测,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54.60%(89/163), 对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49.69%(81/163);与培养后药敏试验结果相比,药敏试验阳性的标本中有29.79%(14/47)在分子生物学耐药基因检测时的结果为阴性,而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外科手术 分子诊断技术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对比研究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不应忽视外科在控制结核病传染源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言峥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6-10,共5页
结核病的外科治疗已有百年历史,外科切除肺结核病灶后,痰结核分枝杆菌转阴率明显提高。当前,全球耐多药结核病的治愈率在50%左右,外科的干预可使耐多药结核病的治愈率提高到80oZ以上,外科干预可以适时有效地阻断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结核病的外科治疗已有百年历史,外科切除肺结核病灶后,痰结核分枝杆菌转阴率明显提高。当前,全球耐多药结核病的治愈率在50%左右,外科的干预可使耐多药结核病的治愈率提高到80oZ以上,外科干预可以适时有效地阻断肺结核的传播途径。精确选择手术对象进行外科干预,可以提高外科在控制肺结核传染性方面的地位,但应注意与化疗紧密结合,同时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外科手术 药物疗法 联合 干预性研究
下载PDF
浅论肺外结核病变外科干预的对象及时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琳 宋言峥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2017年第4期304-309,共6页
肺外结核病变部位多,各部位功能也各不相同,因此其外科干预的时机也不一样.笔者通过文献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及自身临床经验,同时根据各部位功能和结核病特点,探讨肺外结核病变外科干预的时机.一般来说,大的组织或者器官... 肺外结核病变部位多,各部位功能也各不相同,因此其外科干预的时机也不一样.笔者通过文献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及自身临床经验,同时根据各部位功能和结核病特点,探讨肺外结核病变外科干预的时机.一般来说,大的组织或者器官的不可逆损害(组织的结构性破坏和功能缺失等)是外科干预肺外结核病灶的依据,手术方式(病变引流术、清除术、切除术、融合术及功能重建术等)依据于不可逆病变的特点决定,除引流术外,手术时机多在病变(活动或者非活动性)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总之,肺外结核的外科适时介入可缩短疗程,减轻病变对组织或者器官的进一步损伤,同时能够获得足够的标本进行多种检测,有利于有效化疗方案的制定.而及时的手术介入则可避免产生较多的术后并发症和无效的药物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结核 结核 胃肠 结核 淋巴结 外科手术 选择性 临床方案 规范
下载PDF
基于外科关口前移的耐多药肺结核最佳手术时机评估方法的研究(附30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益军 李洪伟 +2 位作者 陈辉 王培 宋言峥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4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索建立早期外科干预耐多药肺结核最佳手术时机的评估方法,以降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以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结核病分册)为基礎,根据患者的病变特点、术前用药、身体状况... 目的探索建立早期外科干预耐多药肺结核最佳手术时机的评估方法,以降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以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结核病分册)为基礎,根据患者的病变特点、术前用药、身体状况及手术方式等建立一简单实用的LTB-S最佳手术时机判断方法;同时,按照LTB-S分类方法,将耐多药肺结核外科手术的病人分为Ⅰ、Ⅱ、Ⅱ类。随机选择已手术的30例耐多药肺结核手术病人进行验证分析。结果随机选择的30例耐多药结核病人无1例手术死亡。手术方式:肺叶切除15例,全肺切除5例,肺局限病灶清除8例,胸膜肺全切2例。并发症:支气管胸膜瘘2例,术后对侧播散3例,二次进胸止血1例,术后伤口裂开2例。按LTB-S分类方法,I类手术并发症1例,Ⅱ类手术并发症2例,Ⅲ类手术并发症5例。随访4个月-12年,未治愈2例,复发0例。结论 LTB-S可以作为耐多药肺结核最佳手术时机的判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手术时机 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