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静脉导管敷贴更换频率对敷贴下皮肤细菌定植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文超 沈伟杰 +5 位作者 顾莺 徐昱璐 张青青 王传清 何磊燕 窦亚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敷贴更换频率是否对敷贴下皮肤细菌定植率产生影响。方法对PICU和C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试验组(29例)在首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4 h后不更换敷贴,在留置导管的第7天更换敷贴;对照组(28例)在首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4 ...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敷贴更换频率是否对敷贴下皮肤细菌定植率产生影响。方法对PICU和C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试验组(29例)在首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4 h后不更换敷贴,在留置导管的第7天更换敷贴;对照组(28例)在首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4 h后更换敷贴,在留置导管的第8天再次更换敷贴。试验组在第7天、对照组在第8天更换敷贴时对敷贴下皮肤进行采样,比较两组皮肤细菌定植的差异性。结果两组皮肤细菌定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培养了228个采样点,其中61个采样点(26.75%)出现阳性结果;两组间各采样部位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结论在严格无菌屏障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24 h后不更换敷贴不会增加敷贴下皮肤细菌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心静脉导管 敷贴 更换频率 皮肤细菌定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静脉治疗
下载PDF
2016至2020年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及耐药监测的特点和变迁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慧丽 付盼 +5 位作者 刘静 陈伟明 王一雪 陆国平 王传清 闫钢风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508-514,共7页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2016至2020年儿童细菌感染及耐药监测的特点、变迁情况。方法菌株来源于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按照CHINET统一监测方案进行...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2016至2020年儿童细菌感染及耐药监测的特点、变迁情况。方法菌株来源于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按照CHINET统一监测方案进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或KB纸片扩散法,结果判读按照202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读。结果 (1)菌株分布:2016至2020年本中心共监测细菌2 551株,分布前3位均为革兰阴性菌,其中洋葱霍尔德菌呈现曲折下降趋势(13.45%降至1.18%),而肺炎克雷伯菌呈现上升趋势(6.05%升至10.61%)。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常见,但分布菌株数量逐年递减,血液系统分布菌株数量逐年递增。呼吸系统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血液系统感染2016及2017年最常见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2018至2020年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最为常见;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细菌为屎肠球菌。(2)耐药情况: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具有较高耐药率,历年变化不明显,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逐步降低,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耐药率呈现曲折上升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2020年均出现了高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仍有较高的耐药率,两者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屎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多肽类抗生素一直具有较高敏感率。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目前均无耐药性,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不断下降。结论 PICU细菌感染分布上呈现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的特点。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肠球菌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细菌耐药 变迁
原文传递
基于人工智能的儿童甲流和乙流辅助诊断模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葛小玲 尚于娟 +8 位作者 徐锦 曾玫 王传清 李静 施宇 王一 胡子欣 徐虹 张晓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0-818,共9页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甲流和乙流阳性感染患儿的智能辅助诊断模型研究,协助开展传染病门诊预诊。方法以2013年1月—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基本信息、鼻咽拭子及血常规检验...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甲流和乙流阳性感染患儿的智能辅助诊断模型研究,协助开展传染病门诊预诊。方法以2013年1月—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基本信息、鼻咽拭子及血常规检验数据,采用Python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基于Logistics回归和GBDT模型构建辅助诊断模型并计算特征值,以ROC曲线、AUC值和模型概率预测箱型图等指标作为模型性能判断标准。结果经鼻咽拭子确诊为单甲流阳性38094例,单乙流阳性24792例,甲乙流合并215例,共计63101例。共纳入25个指标作为模型特征值。基于Logistics模型和GBDT模型构建的甲流辅助诊断模型AUC值分别为0.877和0.884,前5位重要特征为年龄、单核细胞百分比、白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和C反应蛋白;乙流模型AUC值分别为0.895和0.902,前5位特征为年龄、单核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细胞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GBDT效果均好于Logistics模型,且在鉴别单乙流阳性病例时性能最佳(AUC=0.902)。结论本研究建立起基于血常规检验数据的儿童甲乙型流感AI辅助诊断模型,可在诊前较为准确地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人群中识别甲流和乙流感染阳性患儿,迁移性好,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诊前辅助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Flu) 儿童 人工智能(AI) 辅助诊断
下载PDF
儿童细菌和真菌性病原学检测技术应用
4
作者 付盼 王传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7期768-771,共4页
儿童易感染各种病原体,感染性疾病仍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1]。细菌、真菌感染可引起儿童一系列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败血症、脑膜炎、猩红热、骨髓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2-3]。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变异较快.
关键词 儿童 细菌 真菌 病原学 检测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