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的改编及评价 被引量:63
1
作者 杨漂羽 施姝澎 +5 位作者 张玉侠 顾莺 曹云 王来栓 胡晓静 陆春梅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通过改编现有指南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方法以指南改编方法为指导,结合我国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临床实践现况,系统检索现有的母乳喂养相关指南及系统评价,采用AGREEⅡ评价指南,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证据内... 目的通过改编现有指南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方法以指南改编方法为指导,结合我国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临床实践现况,系统检索现有的母乳喂养相关指南及系统评价,采用AGREEⅡ评价指南,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证据内容的遴选和整合;对改编后形成的指南进行可用性调研和专家外部评审。结果共纳入10份指南、3份证据总结和4份系统评价,改编形成的《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共包含83条证据,内容涉及母乳喂养的倡导、母乳筛选、采集、存储、运送、接收、相关操作、质量管理8个方面,可应用性好,专家评审一致推荐使用。结论指南改编形成的高质量的证据资源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婴儿 新生 指南
原文传递
初乳口腔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状况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1
2
作者 季福婷 张玉侠 +1 位作者 胡晓静 吕天婵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探究口腔滴注初乳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配到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2)。实验组使用生母冷藏初乳进行口腔滴注,1次/4h,0.2 ml/次,持续7 d。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滴注,其余干预措... 目的探究口腔滴注初乳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配到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2)。实验组使用生母冷藏初乳进行口腔滴注,1次/4h,0.2 ml/次,持续7 d。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滴注,其余干预措施一致。收集并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喂养状况,包括:每日预计完成奶量、实际摄入奶量、潴留次数及潴留总量;达到全胃肠道营养及完全不潴留时的胎龄;发生喂养中断的例数及原因。结果1出生后第10天、第11天、第13天两组患儿的潴留次数、潴留量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达全胃肠道营养以及完全不潴留时胎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3喂养中断发生人数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初乳口腔滴注可以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状况,减少胃潴留的发生,缩短患儿达到全胃肠道营养的胎龄,降低喂养中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初乳 口腔滴注 胃潴留
原文传递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血流感染控制质量改进效果评价 被引量:32
3
作者 欧阳夏 杨长仪 +4 位作者 修文龙 曹云 蒋思远 蔡文红 郑月英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18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评价加强手卫生、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严格按照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拔除指征拔管等质量改进措施在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 目的评价加强手卫生、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严格按照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拔除指征拔管等质量改进措施在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血流感染方面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福建省妇幼保健院NICU 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后收治的早产儿为干预组,将2016年4~9月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前收治的早产儿纳为对照组,应用χ2检验、t检验等对两组早产儿质量改进效果、医院血流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早产儿432例,其中干预组221例,对照组211例。干预组手卫生执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每1 000住院日抗生素使用天数和PICC平均留置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医院血流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9%比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且无创通气天数、肠外营养天数、平均住院天数、Ⅱ期及以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实践的质量改进措施对于降低早产儿NICU血流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交叉感染 血流感染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单中心新生儿肠造口伤口并发症及护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童玲 胡晓静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8期734-737,共4页
目的调查单中心的新生儿肠造口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的类型以及预防和照护方法,并与其他中心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单中心95例肠造口术后新生儿的造口和伤口并发症情况,并总结了相应的评估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 95... 目的调查单中心的新生儿肠造口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的类型以及预防和照护方法,并与其他中心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单中心95例肠造口术后新生儿的造口和伤口并发症情况,并总结了相应的评估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 95例行肠造口手术的新生儿中1例新生儿死亡,2例新生儿放弃治疗;发生肠造口并发症新生儿6例(6.5%),低于国外报道的18.2%;本研究2例患儿发生造口肠管脱垂(2.1%),4例患儿发生造口旁伤口裂开(4.2%),1例伴有严重感染;国外报道的并发症主要为伤口感染(4.5%)和伤口裂开(9.1%),其余4.6%合并有伤口感染和伤口裂开。结论新生儿行肠造口术有造口伤口的并发症风险,早期对并发症有预见性的精细化护理,针对并发症进行良好的预防和针对性的处理有助于减少其发生和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肠造口伤口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5
5
作者 胡晓静 李丽玲 +4 位作者 刘婵 陆春梅 钱葛平 Lee SK 曹云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26-1629,共4页
目的建立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并探讨其培训效果。方法组建三元整合教育团队,按照早产儿的发育发展特点构建教育课程,搭建教育平台,包括开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微课堂、视频引导、家长床旁照护操作培训等。采用NICU家长满意度调查... 目的建立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并探讨其培训效果。方法组建三元整合教育团队,按照早产儿的发育发展特点构建教育课程,搭建教育平台,包括开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微课堂、视频引导、家长床旁照护操作培训等。采用NICU家长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并比较培训前后家长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早产儿家长的满意度总分为(191.90±0.20)分,培训前满意度总分为(176.00±4.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8,P<0.001);培训前后家长的知识和信息维度、家长参与照护维度、医护人员专业态度维度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83,P1<0.001;t2=-27.30,P2<0.001;t3=-27.10,P3<0.001)。结论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能提升家长的照护知识和参与照护能力,提高家长对医护人员专业态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家长 健康教育 儿科护理学
原文传递
国外早产儿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14
6
作者 曾欣 李丽玲 胡晓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898-1903,共6页
父亲是早产儿的主要照护者之一,在母亲无法实施袋鼠式护理时,父亲是重要的替代人选。目前,国外已广泛开展由父亲实施的袋鼠式护理,相关研究较多,而国内则处于起步阶段。该文综述了国外早产儿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的意义、实践方法,分析了... 父亲是早产儿的主要照护者之一,在母亲无法实施袋鼠式护理时,父亲是重要的替代人选。目前,国外已广泛开展由父亲实施的袋鼠式护理,相关研究较多,而国内则处于起步阶段。该文综述了国外早产儿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的意义、实践方法,分析了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旨在为国内开展相关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 父亲 早产儿 综述 儿科护理学
原文传递
非营养性乳房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丽玲 王丽 +6 位作者 于玲 吴熹 严卫丽 曹云 窦亚兰 王胤 胡晓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2-1427,共6页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乳房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7月—2021年6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NICU收治的14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通过随机区组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74例。在机械辅助通气...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乳房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7月—2021年6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NICU收治的14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通过随机区组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74例。在机械辅助通气停止后,试验组每天进行1次非营养性乳房吸吮,每次5 min,且在每次管饲前吸吮安慰奶嘴5 min;对照组仅在每次管饲前吸吮安慰奶嘴5 min。比较两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早产儿母乳喂养行为量表评分、亲母母乳喂养天数及出院当日母乳喂养率。结果试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无脱落病例。试验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为(12.29±4.12)d,对照组为(16.87±7.42)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为(36.45±1.54)周,对照组为(36.13±4.59)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4)。出院时,试验组早产儿母乳喂养行为量表评分为[12.0(10.0,13.0)]分,对照组为[6.0(1.5,8.5)]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期间,试验组亲母母乳喂养天数为[47.0(33.8,62.8)]d,对照组为[37.5(19.0,56.3)]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试验组出院当日母乳喂养率为84.7%,对照组为6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实施非营养性乳房吸吮可以缩短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促进其母乳喂养行为成熟,增加住院期间亲母母乳喂养天数,提高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养性乳房吸吮 极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儿 完全经口喂养 母乳喂养 随机对照试验 新生儿护理
原文传递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昭颖 胡晓静 +1 位作者 李丽玲 曹云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1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回顾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病例资料,分析其换血疗法的原因和主要并发症总结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进行换血治疗患儿的基本资料、换血治疗的主要原因以及... 目的回顾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病例资料,分析其换血疗法的原因和主要并发症总结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进行换血治疗患儿的基本资料、换血治疗的主要原因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65例患儿接受了换血治疗,换血治疗的患儿中34例(52.3%)是不明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14例(21.5%)是ABO溶血,14例(21.5%)是Rh溶血,3例为G6PD缺陷症(4.6%);换血治疗前的总胆红素(TSB)水平为(433.6±48.1)μmol/L,换血治疗后的平均TSB为(223.2±15.8)μmol/L;并发症以血小板减少(18.5%)和低钙血症(12.3%)为主,没有发生呼吸暂停、败血症、低血糖等症,没有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新生儿换血疗法主要是不明原因的高胆红素血症,通过外周动静脉自动换血疗法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同时较安全、并发症少,但应严密观察且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外周动静脉 换血疗法 护理
下载PDF
非营养性乳房吸吮在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丽玲 胡晓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728-2732,共5页
早产儿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常因经口喂养不足而延迟出院。该文围绕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的重要性、非营养性乳房吸吮在促进其经口喂养中的作用、非营养性乳房吸吮的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综述,同时分析了国内开展非营养性乳房吸吮可能... 早产儿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常因经口喂养不足而延迟出院。该文围绕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的重要性、非营养性乳房吸吮在促进其经口喂养中的作用、非营养性乳房吸吮的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综述,同时分析了国内开展非营养性乳房吸吮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临床改进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非营养性乳房吸吮 经口喂养 综述 新生儿护理
原文传递
《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解读:院内管理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玉侠 杨漂羽 +1 位作者 胡晓静 陆春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30期3597-3602,共6页
目前中国住院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现况并不乐观,母乳喂养管理涉及众多方面,包括医院管理、医护人员、患儿家属。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开展与管理面临众多挑战,本研究针对2018年发布的《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中关于母乳接收、解冻... 目前中国住院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现况并不乐观,母乳喂养管理涉及众多方面,包括医院管理、医护人员、患儿家属。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开展与管理面临众多挑战,本研究针对2018年发布的《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中关于母乳接收、解冻、喂养、质量控制等院内管理内容加以解读,期待对我国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住院 母乳喂养 指南 院内管理
原文传递
NICU患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最佳循证实践方案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盼盼 陈劼 +3 位作者 胡晓静 李丽玲 吕天婵 杨童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5-48,79,共5页
目的探讨最佳循证实践方案在降低NICU患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8例使用医用粘胶的患儿按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构建“降低NICU患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最佳循证实践方... 目的探讨最佳循证实践方案在降低NICU患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8例使用医用粘胶的患儿按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构建“降低NICU患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最佳循证实践方案”并实施。比较两组患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移除粘胶产品后疼痛评分,循证实践前后医护人员的认知、行为改变。结果观察组患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粘胶产品移除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方案实施后医生、护士对相关知识及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最佳循证实践方案的应用,可降低NICU患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新生儿 早产儿 医用粘胶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疼痛 循证护理
下载PDF
住院足月新生儿按需喂养模式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童玲 李丽玲 +2 位作者 王丽 吕天婵 胡晓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56-60,75,共6页
目的构建无陪护病房的住院足月新生儿适宜的按需喂养模式,进行临床初步应用,为我国新生儿病房开展按需喂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来自临床实践指南、最佳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的证据,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无陪... 目的构建无陪护病房的住院足月新生儿适宜的按需喂养模式,进行临床初步应用,为我国新生儿病房开展按需喂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来自临床实践指南、最佳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的证据,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无陪护病房的住院足月新生儿适宜的按需喂养模式。纳入住院足月新生儿1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9例,观察组采用按需喂养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按时按量喂养模式。结果构建新生儿按需喂养模式包含喂养开始的指征,新生儿吃饱的指征,安全按需喂养评估3个维度共25条目,并绘制按需喂养流程图。观察组实施新生儿按需喂养模式后,平均每天心率大于160次/min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构建的住院足月新生儿按需喂养模式,有利于维持新生儿生理指标稳定,促进体质量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按需喂养 喂养指征 喂养评估 体质量 生长发育 新生儿护理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家庭参与式照护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13
作者 裘梦凡 张艺 +3 位作者 李丽玲 曹云 窦亚兰 胡晓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957-2965,共9页
目的构建全面、适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家庭参与式照护方案,并探讨该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文献回顾、专家论证法构建极低出生体重儿家庭参与式照护方案。采用非同期对照试验,便利选取2023年1月—5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 目的构建全面、适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家庭参与式照护方案,并探讨该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文献回顾、专家论证法构建极低出生体重儿家庭参与式照护方案。采用非同期对照试验,便利选取2023年1月—5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NICU收治的3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及其父母作为试验组,采用极低出生体重儿家庭参与式照护方案进行护理,保证父母每天参与照护的时间≥6 h,至少干预3 d。选取2022年1月—5月收治的3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及其父母作为对照组,采用NICU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度、母乳喂养天数、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发生率、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纠正胎龄37周时婴儿运动能力测试(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e,TIMP)评分<同胎龄早产儿TIMP评分第25百分位数的比例、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邀请8名新生儿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专家进行专家论证,其权威系数为0.925。方案终稿包括准备和实施2个阶段,团队组建与培训、环境支持、评估、父母培训、实施家庭参与式照护、同伴支持、充分沟通7个主题。方案应用过程中,无脱落病例。应用结果显示,试验组体重增长速度快于对照组、母乳喂养天数多于对照组、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该研究构建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家庭参与式照护方案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可行性。实施该方案可促进患儿体重增长及母乳喂养、降低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发生率,且未增加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家庭参与式照护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儿科护理学
原文传递
超未成熟儿伴自发性气腹的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丽玲 杨童玲 +1 位作者 王丽 胡晓静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24期2271-2274,共4页
目的总结1例超未成熟儿伴自发性气腹的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经验。方法患儿实施STABLE转运管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精细化护理。结果患儿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全肠道喂养居家护理,择期行造瘘关闭术。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围手术期... 目的总结1例超未成熟儿伴自发性气腹的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经验。方法患儿实施STABLE转运管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精细化护理。结果患儿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全肠道喂养居家护理,择期行造瘘关闭术。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管理,满足患儿疾病及发育所需的内外环境,可促进患儿疾病转归,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未成熟儿 自发性气腹 围手术期 精细化护理
下载PDF
基于证据的集束化改进措施在预防早产儿晚发败血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淑静 余增渊 +4 位作者 曹云 孙慧清 蒋思远 李明超 梅世月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467-473,共7页
目的评价基于证据的集束化策略在预防早产儿晚发败血症(Late-onset septicemia,LOS)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36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5月至2019年... 目的评价基于证据的集束化策略在预防早产儿晚发败血症(Late-onset septicemia,LOS)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36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实施集束化质量改进措施后收治的164例早产儿为干预组,以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改进措施前收治的200例早产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早产儿抗菌药物使用、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母乳喂养、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使用率和平均留置天数、感染事件调查分析比例及血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情况。对两组早产儿LOS和临床转归进行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医师、护师和医技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所有人员手卫生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χ2=649.355、263.005和287.757,P值均<0.01)。干预组母乳喂养率、纯母乳养率、感染事件调查分析比例和血管一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χ^2=59.649、47.304、6.172和93.320,P值均<0.05)。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每1000住院日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均低于对照组(χ^2=7.277和1666.140,P值均<0.01)。干预组PICC使用率高于对照组(χ^2=23.326,P<0.01),但平均留置天数低于对照组(t=5.039,P<0.01)。干预组LO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250,P<0.05)。干预组Ⅱ期及以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全肠外营养使用天数均低于对照组(χ^2=299.253,Z=2.562和5.280,P<0.05或<0.01)。干预组感染相关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证据的集束化质量改进措施对于预防早产儿LOS有良好效果,且有利于患儿的病情恢复和临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疾病 败血症 晚发败血症 集束化策略
原文传递
PICC原位换管技术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晓静 姚莉莉 +2 位作者 沈国妹 张玉侠 曹云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2期-,共2页
目的 通过PICC原位换管技术解决早产儿PICC发生的导管渗漏、滑出、堵塞等功能性并发症问题.方法 通过评估患儿是否具备换管指征,做好换管前的准备,进行原位换管的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要求等方法进行原位换管.结果 成功为4例早产儿进... 目的 通过PICC原位换管技术解决早产儿PICC发生的导管渗漏、滑出、堵塞等功能性并发症问题.方法 通过评估患儿是否具备换管指征,做好换管前的准备,进行原位换管的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要求等方法进行原位换管.结果 成功为4例早产儿进行了原位更换PICC导管,PICC导管渗漏、滑出以及堵塞等问题得到了解决.结论 早产儿PICC原位换管技术进行了国内首次的介绍,为早产儿PICC临床护理技术开辟了新的解决问题途径,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婴儿 早产 原位换管
原文传递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实践指南(第三版)解读(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昭颖 唐熙 +3 位作者 蒋思远 曹云 李丽玲 胡晓静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15期1961-1966,共6页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解决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患儿长期静脉通路的需求,技术的应用中伴随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通过规范化的操作,为新生儿提供安全的高质量的血管通路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新生儿护士协会(NANN...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解决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患儿长期静脉通路的需求,技术的应用中伴随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通过规范化的操作,为新生儿提供安全的高质量的血管通路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新生儿护士协会(NANN)制定了《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实践指南》并于2015年修订为《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实践指南(第三版)》旨在支持床旁PICC护理实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新生儿安全。本文将对指南中新生儿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处理、预防推荐要点予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实践指南 并发症 解读
原文传递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实践指南(第三版)解读(一)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昭颖 王玥珏 +3 位作者 蒋思远 曹云 李丽玲 胡晓静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32期4437-4442,共6页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常用的技术,几乎是危重新生儿包括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人群必备的药物治疗及肠外营养通路,PICC安全管理与护士实践能力相关。美国新生儿护士协会(NANN)制定了《新生儿PIC...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常用的技术,几乎是危重新生儿包括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人群必备的药物治疗及肠外营养通路,PICC安全管理与护士实践能力相关。美国新生儿护士协会(NANN)制定了《新生儿PICC临床实践指南》并于2015年修订为《新生儿PICC临床实践指南(第三版)》,旨在指导新生儿PICC的床旁护理实践、促进新生儿安全。为便于临床护士依据本指南指导临床实践,故本研究对该指南的内容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实践指南 解读
原文传递
不同孕周宝宝的特点及护理方法(四)
19
作者 胡晓静 《科学生活》 2018年第7期44-45,共2页
您的宝宝出生的孕周是多少周呢?以下是不同孕周宝宝的特点和护理注意点,您可以根据宝宝的孕周对号入座,选择相应的孕周照护内容进行查看。
关键词 护理方法 宝宝 保健知识 健康
原文传递
用心呵护娇小的早产宝宝
20
作者 胡晓静 《科学生活》 2017年第3期29-31,共3页
当今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越来越小的婴儿有了存活的可能性,现在我们的世界中有了这样一群小小宝:早产儿。早产儿既不同于生活在子宫内的胎儿,又不同于足月儿。因此把早产儿想成是正常的胎儿或足月的婴儿都是不对的:早产儿是独特... 当今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越来越小的婴儿有了存活的可能性,现在我们的世界中有了这样一群小小宝:早产儿。早产儿既不同于生活在子宫内的胎儿,又不同于足月儿。因此把早产儿想成是正常的胎儿或足月的婴儿都是不对的:早产儿是独特的,应该受到独特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宝宝 呵护 医疗技术 可能性 婴儿 胎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