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脑性瘫痪诊疗指南探讨 被引量:48
1
作者 唐久来 李海华 +4 位作者 史惟 吴德 卜笑松 杨李 李树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914-1917,共4页
我国小儿脑性瘫痪(脑瘫)康复事业起步晚,缺乏规范化治疗方法。在临床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现结合美国神经科学协会和WHO等关于小儿脑瘫诊疗指导,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和一些国际会议的资料,从脑瘫的定义、病因、分型、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 我国小儿脑性瘫痪(脑瘫)康复事业起步晚,缺乏规范化治疗方法。在临床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现结合美国神经科学协会和WHO等关于小儿脑瘫诊疗指导,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和一些国际会议的资料,从脑瘫的定义、病因、分型、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的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指南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在婴幼儿评估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杨红 史惟 +3 位作者 王素娟 李惠 骆丹丹 王艺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确定中文版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 PDMS-2)在婴幼儿中的信度和效度,为PDMS评估在国内高危儿随访和早期康复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康复中心就诊并接受PDMS评估... 【目的】本文旨在确定中文版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 PDMS-2)在婴幼儿中的信度和效度,为PDMS评估在国内高危儿随访和早期康复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康复中心就诊并接受PDMS评估的100例儿童。研究对象中随机选取15~31例检测重测信度(间隔4~7d),研究对象中随机选取15~32例检测评分者间信度。59例接受PDMS测试的对象同时接受贝莉婴儿发育量表(BSID-Ⅱ)测试,分析BSID-Ⅱ的智力量表原始分和运动量表的原始分与PDMS各项原始分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平行效度。【结果】PDMS的各项原始分均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和评分者间信度(ICC值均>0.90),PDMS各项原始分与BSID-Ⅱ测试的各项原始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平行效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0.66~0.91)。【结论】本次研究确立了中文版PDMS的信度和效度,从而为在国内高危儿随访和早期康复领域内使用PDMS评价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信度 效度 评估 婴幼儿
原文传递
口腔运动干预对喂养困难早产儿进食能力的改善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朱晓芸 何敏斯 +3 位作者 陆春梅 尹欢欢 侍孝娟 朱默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观察口腔运动干预(OMI)对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进食能力的改善,探讨胎龄及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结果与OMI次数是否存在关联并确定影响OMI次数的高危因素。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2月选取89例完成GMs拍摄并接受OMI后自行经口进食的早产... 目的观察口腔运动干预(OMI)对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进食能力的改善,探讨胎龄及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结果与OMI次数是否存在关联并确定影响OMI次数的高危因素。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2月选取89例完成GMs拍摄并接受OMI后自行经口进食的早产儿,根据胎龄分为<34周和≥34周两组,同时将GMs评估结果归纳为三个类别,分别统计比较两组间、各类别间OMI次数。以OMI次数为应变量,胎龄、出生体重、治疗起始周龄、GMs结果、是否伴随消化、呼吸、血液、神经和其他系统障碍、以上伴随障碍的合计个数为自变量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OMI次数增多的高危因素。结果胎龄<34周组顺利完成新生儿科医生要求奶量前所需的OMI次数比≥34周组更多(P<0.05)。GMs表现越好的早产儿OMI次数越少,反之,GMs表现较差的早产儿OMI次数较多。结合临床表现分析,显示早产儿GMs评估结果越差、胎龄越小、伴有消化系统症状是导致OMI次数增多的高危因素,校正决定系数为0.34。结论胎龄是早产儿喂养困难的一个影响因素;早产儿GMs表现不佳提示可能同时存在喂养困难;伴有消化系统症状也是导致OMI次数增多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喂养困难 口腔运动干预 全身运动评估
原文传递
全身运动评估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鸣 杨红 +8 位作者 侯方华 史惟 邹婧 曹云 王艺 朱晓芸 骆丹丹 朱默 邵肖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67-1069,1073,共4页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评估对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6月66例在康复科随访的极低体重早产儿进行全身运动评估,在纠正月龄12月龄以后根据临床诊断和Peabody运动...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评估对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6月66例在康复科随访的极低体重早产儿进行全身运动评估,在纠正月龄12月龄以后根据临床诊断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确定其运动发育结局。计算全身运动评估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全身运动评估对于异常运动发育结局(脑瘫和运动发育迟缓)的预测效度为敏感性100%、特异性98.3%,阳性预测值87.5%,阴性预测值100%。全身运动评估对于脑瘫的预测效度为敏感性100%、特异性92.1%,阳性预测值37.5%,阴性预测值100%。【结论】GMs评估对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运动发育结局具有很好的预测效度,作为新型神经运动评估手段,对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随访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我国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评估 运动发育结局 脑性瘫痪 预测效度 极低出生体重
原文传递
脑性瘫痪儿童的早期干预 被引量:19
5
作者 史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7期396-398,共3页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早期干预 综述
下载PDF
全身运动评估在早产儿及小婴儿脑发育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尹欢欢 杨红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6-820,共5页
在早产儿和小婴儿的脑发育随访中,儿科专业人员需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方面应尽早识别出那些处于神经发育伤残高风险的早产儿及小婴儿,以及时开展康复干预;另一方面需要尽早识别出那些不会有神经发育后遗症的小婴儿,以避免不必要的过度诊... 在早产儿和小婴儿的脑发育随访中,儿科专业人员需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方面应尽早识别出那些处于神经发育伤残高风险的早产儿及小婴儿,以及时开展康复干预;另一方面需要尽早识别出那些不会有神经发育后遗症的小婴儿,以避免不必要的过度诊断和过度干预。全身运动评估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一种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评估方法,用于超早期预测新生小婴儿的神经发育结局(特别是脑瘫),适于在我国基层妇幼保健和各级儿科诊疗机构内应用。文章介绍了全身运动评估在国内外的临床研究成果,以及在我国的临床应用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评估 全身运动 早产 评估 脑性瘫痪
原文传递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神经发育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7
作者 翟倩 曹云 +5 位作者 王艺 张澜 杨红 邵肖梅 徐秀 陆春梅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神经发育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2005年10月至2009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神经发育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2005年10月至2009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并救治存活的VLBWI和ELBWI、校正胎龄18~42个月时完成贝利婴儿发育量表Ⅱ(Ba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Ⅱ,BayleyⅡ)测试的患儿共85例,除外在外院治疗时问较长(≥10d)的12例后,有73例患儿纳入研究。根据美国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对神经发育损害的定义,将73例患儿分为神经发育正常组和神经发育损害组,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73例患儿平均胎龄(30.4±2.3)周,胎龄〈28周13例,~32周42例,〉32周18例。出生体重平均(1208.0±208.5)g,〈1000g15例(20.6%),~1500g58例(79.4%)。运动发育落后4例(5.5%);发生神经发育损害者16例(21.9%),其中BayleyⅡ测试中单纯心理运动发育指数〈70分者6例(8.2%,其中1例合并脑性瘫痪),单纯智力发育指数〈70分者2例(2.7%),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及智力发育指数均〈70分者7例(9.6%,其中2例合并脑性瘫痪),单纯脑性瘫痪1例(1.4%)。无一例发生单眼或双眼失明或需要助听器的听力损害。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使用机械通气与VI。BWI和EI。BWI发生神经发育损害相关(OR=6.183.95%CI:1.664~22.983,P=0.003)。使用机械通气的患儿(n=27)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为(77.5±15.1)分.明显低于未使用机械通气的患儿[n=46,(87.3±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6,P=0.010)。结论VLBWI和ELBWI发生神经发育损害的比例较高,尤其是使用机械通气的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 超低出生体重 注意力 智力 脑性瘫痪 预后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足月脑损伤儿脑瘫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苏允鹏 杨红 +5 位作者 史惟 陈鸣 李惠 朱默 廖元贵 邵肖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0-682,695,共4页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技术在足月脑损伤儿脑瘫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足月脑损伤儿5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GMs评估并至少有一次不安运动阶段的评估,随访...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技术在足月脑损伤儿脑瘫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足月脑损伤儿5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GMs评估并至少有一次不安运动阶段的评估,随访至1周岁后根据临床神经学表现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明确其运动发育结局,分析GMs评估对脑性瘫痪发育结局的预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纳入研究的55例足月脑损伤儿的GMs评估中,20例为不安运动缺乏,35例为不安运动存在。随访结局:1周岁后19例临床诊断为脑性瘫痪,36例临床诊断为非脑性瘫痪。GMs评估(不安运动阶段)对足月脑损伤儿是否发展成为脑性瘫痪的预测效度为:敏感性89%、特异性92%、阳性预测值85%、阴性预测值94%。结论 GMs评估对于足月脑损伤儿的远期运动发育结局(是否发育为脑性瘫痪)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非干扰性的新型神经运动评估工具,GMs评估适合在足月脑损伤儿随访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足月脑损伤 脑瘫 运动发育结局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全身运动细化评估在高危儿运动发育中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尹欢欢 杨红 +3 位作者 曹佳燕 臧菲菲 史惟 朱晓芸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34-236,241,共4页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细化评估的信度,为其应用于高危儿运动发育随访的临床工作建立相应的基础。方法纳入接受全身运动评估的87例高危儿的90个录像,周龄在34~58周之间。由评估者采用"早产儿和足月儿全身运动细化评分表"和"3~...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细化评估的信度,为其应用于高危儿运动发育随访的临床工作建立相应的基础。方法纳入接受全身运动评估的87例高危儿的90个录像,周龄在34~58周之间。由评估者采用"早产儿和足月儿全身运动细化评分表"和"3~5月龄婴儿细化评分表"进行评分,获得全身运动评估的最优性评分。计算不同评估者间和同一评估者两次评估间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值)。结果扭动阶段全身运动细化评估评估者间总项目分的信度ICC值为0.941,各亚类分的信度ICC值为0.881~0.933;两位评估者总项目分的重测信度ICC值分别为0.983和0.879,各亚类分的重测信度ICC值为0.876~0.943。不安阶段全身运动细化评估评估者间总项目分的ICC值为0.976,各亚类分的信度ICC值为0.819~0.909;两位评估者总项目分的重测信度ICC值分别为0.955和0.959,各亚类分的重测信度ICC值为0.588~0.905。结论全身运动细化评估具有良好的评估者间信度和重测信度,可以应用于高危儿运动发育随访的临床工作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 细化评估 高危儿 信度 录像分析
原文传递
医教结合健康管理对学龄期脑瘫患儿精细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冯高起 徐灵敏 +5 位作者 史惟 朱中亮 曹伟苹 王利红 陈建军 钱慧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9期102-106,共5页
目的研究医教结合健康管理对学龄期脑瘫患儿精细运动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48例学龄脑瘫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医教结合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康复手段进行训练,医教结合组在采用教育康复基础上增加医学康复手段进行训练。... 目的研究医教结合健康管理对学龄期脑瘫患儿精细运动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48例学龄脑瘫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医教结合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康复手段进行训练,医教结合组在采用教育康复基础上增加医学康复手段进行训练。康复疗效评价采用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测量表(FMFM),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6个月后对两组脑瘫儿童进行评估。结果训练6个月后,医教结合组精细运动能力训练后FMFM得分高于训练前,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FMFM中精细运动能力训练后得分高于训练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训练前医教结合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训练后医教结合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针对视觉追踪、上肢关节运动、抓握、操作及手眼协调等5项能力的FMFM测评结果显示,医教结合组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α=0.05)。结论与常规教育康复手段相比,医教结合健康管理更有利于改善学龄前脑瘫儿童的精细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结合 健康管理 学龄期儿童 脑性瘫痪 精细运动发育
下载PDF
单次不安运动质量评估对高危儿运动发育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侯方华 杨红 +5 位作者 王艺 史惟 邵肖梅 王卫平 Christa Einspieler 曹云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846-848,861,共4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a single qualitive assessment of general movements(GMs) in fidgety period(fidgety movements) for high risk infants’ abnormal motor developmental outcome. 【Methods】 18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a single qualitive assessment of general movements(GMs) in fidgety period(fidgety movements) for high risk infants’ abnormal motor developmental outcome. 【Methods】 183 high risk infants were accepted a single or multiple GMs assessment in fidgety movements period.Motor developmental outcome was defined by clinical diagnosis and Peabody Motor Develoment Scale assessment after 12-month-age(corrected age of premature infants).The predictive validiti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single assessment group and the multiple assessment group. 【Results】 In the single assessment group,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cerebral palsy was as follows: sensitivity 100%,specificity 93.8%,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87.8%,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100%;while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bormal motor developmental outcome(cerebral palsy and motor retardation) was as follows: sensitivity 74.0%,specificity 93.9%,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90.2%,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82.7%.In the multiple assessment group,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cerebral palsy was as follows: sensitivity 85.0%,specificity 89.4%,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77.3%,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93.3%;while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bormal motor developmental outcome was as follows: sensitivity 77.8%,specificity 97.5%,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95.5%,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86.7%. 【Conclusions】 The study found a high relationship between a single fidgety movements assessment and the infants’ motor developmental outcome(especially cerebral palsy).Further studies need to be done in general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 不安运动 运动发育结局 脑性瘫痪 预测效度 高危新生儿
原文传递
基于ICF-CY的脑性瘫痪上肢功能评估量表内容效度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静 史惟 +2 位作者 李建道 李惠 王舒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1-815,共5页
目的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及青少年版)》(ICF-CY)为框架,明确三种常用脑瘫儿童上肢功能评估量表的内容和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择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墨尔本单侧上肢功能评估量表2(MA2)和上肢技巧质量测... 目的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及青少年版)》(ICF-CY)为框架,明确三种常用脑瘫儿童上肢功能评估量表的内容和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择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墨尔本单侧上肢功能评估量表2(MA2)和上肢技巧质量测试量表(QUEST),由2名从事脑瘫儿童上肢功能评估3年以上的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独立确定每个条目所包含的概念,按相关联系法则将提取的概念ICF-CY类目建立关联,分析各量表提取的概念数、涉及ICF-CY类目数以及与之发生关联数的分布状况。结果三个量表共计提取62个概念,发生403次关联。FMFM关联的ICF-CY类目最多,"活动和参与"类目占关联总数近2/3(134/204)。QUEST主要与身体功能的下级类目"关节活动和手臂的支撑功能"发生关联。MA2与反映运动准确性的知觉功能类目关联7次,涉及运动流畅性的类目关联9次,合计占总关联数50%以上。结论 FMFM更多地评价脑瘫儿童上肢功能的活动和参与能力,也更为适合年幼脑瘫儿童;MA2更多地关注上肢运动的准确度和流畅性;而QUEST主要关注身体功能,尤其是上肢的关节活动和支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上肢 功能评定 内容效度
下载PDF
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评估对足月小样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3
作者 汪军 何敏斯 +6 位作者 杨红 史惟 王素娟 侍孝娟 朱晓芸 曹佳燕 高和荣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180-118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评估(GMs)对足月小样儿不良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以期为早期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足月小样儿61例,通过检索科室GMs儿科诊疗应用系统数据库或经电话、微... 目的探讨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评估(GMs)对足月小样儿不良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以期为早期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足月小样儿61例,通过检索科室GMs儿科诊疗应用系统数据库或经电话、微信等形式获取研究对象在其他医院已明确的12月龄以上的运动发育结局作为本研究所纳入的最终结局。分析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评估对脑性瘫痪、不良运动发育结局(脑性瘫痪和运动发育迟缓)的预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纳入研究的61例足月小样儿GMs评估结果中,18例为不安运动缺乏,43例为正常不安运动。运动发育随访结局中7例临床诊断为脑性瘫痪,11例临床诊断为运动发育迟缓,43例运动发育达到正常水平。GMs评估(不安运动阶段)对足月小样儿是否发展成为脑性瘫痪的预测效度为:敏感性100%、特异性97.67%、阳性预测值87.5%、阴性预测值100%;对足月小样儿是否发展成为不良运动的预测效度为:敏感性94.44%、特异性97.67%、阳性预测值94.44%、阴性预测值97.67%。结论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评估对足月小样儿运动发育结局(尤其是脑瘫)具良好的预测价值,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非干扰性的新型神经运动评估工具,可在足月小样儿脑发育随访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评估 足月小样儿 运动发育结局 预测效度
原文传递
脑瘫儿童和青少年粗大运动功能、手功能、沟通功能分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新莹 徐伟健 +1 位作者 史惟 涂梦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69-272,276,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和年龄的脑瘫儿童和青少年的粗大运动功能、手功能及沟通功能受损情况及三大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制定康复干预目标和计划提供更多依据。方法2018年1月-2019年3月应用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扩展和修订版...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和年龄的脑瘫儿童和青少年的粗大运动功能、手功能及沟通功能受损情况及三大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制定康复干预目标和计划提供更多依据。方法2018年1月-2019年3月应用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扩展和修订版(GMFCS-ER)、中文版Mini手功能分级系统(Mini-MACS)及中文版MACS、中文版沟通功能分级系统(CFCS)对119例2~18岁脑瘫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手功能、沟通能力进行评定分级。结果63.9%的儿童和青少年GMFCS分级和54.7%儿童和青少年CFCS分级处于Ⅰ级和Ⅱ级,52.9%的MACS分级为Ⅱ级和Ⅲ级,偏瘫患儿的三种功能大多集中在Ⅰ~Ⅲ级;119名对象中有22名(18.5%)三种功能分级水平相同;三种功能分级间具有中等程度相关性(r=0.62~0.70,P<0.001)。结论三个分级系统是相互补充且相互影响,仅使用一个功能分级系统并不能十分贴切地描述脑瘫儿童和青少年的整体活动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粗大运动 手功能 沟通功能 分级
原文传递
脑瘫儿童康复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98-399,共2页
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与法规,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脑瘫康复系统管理体系和良好的预防与支持系统。我国每年新增脑瘫儿童约4万名,通过早期筛查、早期康复干预和科学系统的康复管理可以显著缓解脑瘫患儿的残障程度。国务院目前... 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与法规,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脑瘫康复系统管理体系和良好的预防与支持系统。我国每年新增脑瘫儿童约4万名,通过早期筛查、早期康复干预和科学系统的康复管理可以显著缓解脑瘫患儿的残障程度。国务院目前已将脑瘫等儿童康复工作纳入儿童保健常规工作中。为促使广大脑瘫儿童及其家庭获得有效、便捷和经济的康复服务,提高脑瘫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我国各地急需建设众多的脑瘫儿童康复机构。《上海市脑瘫儿童康复管理规范》的研制成功,聚焦于当前脑瘫儿童康复领域内的急需,将填补我国在此领域内的空白,适用于各类提供脑瘫康复服务的机构,将为全国范围内尽快普及并推动科学合理的脑瘫儿童专病康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儿童 康复管理 出生缺陷
原文传递
全身运动评估技术在上海市闵行区高危儿管理中的应用规范初探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云 杨红 +9 位作者 肖丽萍 史惟 黄俊 孙梅梅 凤玉英 蒋良华 张莺 侯方华 王艺 邵肖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在基层妇幼保健网络的高危儿保健中开展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 assessment,GMs)评估技术的应用规范,提高脑瘫等运动发育障碍的早期筛查能力。【方法】将应用GMs评估技术的经验加以总结并形成管理规范。【结果】应用GM... 【目的】探讨在基层妇幼保健网络的高危儿保健中开展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 assessment,GMs)评估技术的应用规范,提高脑瘫等运动发育障碍的早期筛查能力。【方法】将应用GMs评估技术的经验加以总结并形成管理规范。【结果】应用GMs评估技术的组织管理规范包括工作网络、各医疗机构的职责、GMs专业人员培训和工作保障措施四部分;临床操作规范包括工作目的、服务对象、评估时间、硬件设备、录像记录规范、录像读片规范、GMs评估的结果判断标准、疑难录像复核制度、转介康复和定期催访以及人员配备等十部分内容。【结论】通过初步制订全身运动(GMs)评估技术应用规范,可以提升区域性高危儿神经发育保健水平,促使脑瘫等运动发育障碍儿童获得早期康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评估 高危儿 脑瘫 筛查 管理
原文传递
扭动运动全身运动评估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运动发育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臧菲菲 杨红 +3 位作者 曹佳燕 韩倩 史惟 曹云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研究扭动运动全身运动整体和细化评估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运动发育随访中的应用,为全身运动在临床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和补充。方法 2009-2014年接受全身运动评估和定期随访至1周岁以上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共50例,以1周岁运动结局为... 目的研究扭动运动全身运动整体和细化评估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运动发育随访中的应用,为全身运动在临床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和补充。方法 2009-2014年接受全身运动评估和定期随访至1周岁以上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共50例,以1周岁运动结局为金标准计算全身运动整体评估对于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采用"早产儿和足月儿全身运动细化评分表"获得细化评估的最优性评分,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定1周岁的运动发育能力,计算两者之间相关性。结果扭动阶段全身运动整体评估对于异常运动发育结局(脑瘫和运动发育迟缓)的预测效度为敏感度100%、特异度33.3%,阳性预测值29.7%,阴性预测值100%。痉挛-同步性的全身运动对于脑瘫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为敏感度55.6%、特异度97.6%,阳性预测值83.3%,阴性预测值90.9%。50例研究对象的扭动运动细化评分的中位数为24,全身运动细化评分与婴儿1周岁运动发育评分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运动发育随访中,可以采用扭动阶段全身运动评估作为早期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 录像评估 极低出生体重 早产 运动发育
原文传递
危重症患儿早期循序渐进运动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戚少丹 顾莺 +4 位作者 胡静 沈伟杰 陆国平 王素娟 周昊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702-1708,共7页
目的 构建危重症患儿早期循序渐进运动方案并探讨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 以儿童重症监护后综合征框架为理论基础,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于2021年1月—2月开展2轮专家咨询,构建危重症患儿早期循序渐进运动方案。于2021年3月在上海市某三级... 目的 构建危重症患儿早期循序渐进运动方案并探讨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 以儿童重症监护后综合征框架为理论基础,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于2021年1月—2月开展2轮专家咨询,构建危重症患儿早期循序渐进运动方案。于2021年3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儿中进行初步应用,试验组、对照组各5例,评价方案的安全性及干预效果。结果 第2轮专家咨询中,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各条目的重要性评分及可行性评分均>3.5分,变异系数均<0.25,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12~0.330(均P<0.001)。危重症患儿早期循序渐进运动方案包括3个一级条目、10个二级条目和28个三级条目。初步应用结果显示,方案实施过程中未发生不良事件,试验组干预前后肱二头肌横截面积差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危重症患儿早期循序渐进运动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且安全可行,但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儿科 德尔菲技术 运动疗法 康复护理 儿科护理学
原文传递
全身运动评估对双胎多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梁树艺 臧菲菲 +6 位作者 杨红 史惟 甘明霞 朱晓芸 吴芙蓉 曹佳燕 侍孝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GMs)评估对双胎多胎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方法纳入2011年7月至2016年2月在厦门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接受GMs评估并定期随访至1周岁的双胎多胎早产儿53例,应用Peabod... 目的探讨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GMs)评估对双胎多胎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方法纳入2011年7月至2016年2月在厦门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接受GMs评估并定期随访至1周岁的双胎多胎早产儿53例,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定1周岁的运动发育能力并进行神经学体检,以1周岁运动发育结局为标准计算不安运动阶段GMs评估对于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结果对53例双胎多胎早产儿的研究录像进行GMs评估,有43例(81.1%)表现为正常不安运动(NF),10例(18.9%)为不安运动缺乏(F-)。53例研究对象中,1周岁时运动发育结局正常者43例(81.1%),运动发育结局异常者10例(18.9%),全部为脑瘫患儿,未见运动发育迟缓者。不安运动缺乏(F-)对于脑性瘫痪异常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为敏感度90.0%、特异度97.7%,阳性预测值90.0%,阴性预测值97.7%。结论双胎多胎早产儿的运动发育随访中,可以采用不安运动阶段GMs评估作为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评估 不安运动缺乏 双胎多胎 早产儿 脑性瘫痪
原文传递
国内脑性瘫痪早期预测工具综述 被引量:10
20
作者 龚春丹 杨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4期340-343,共4页
本文就国内开展的脑瘫早发现工作情况进行综述。目前临床常用检查方法包括神经学检查(Vojta姿势反射、婴儿运动里程碑、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影像学检查(头颅超声、CT、MRI)及电生理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图... 本文就国内开展的脑瘫早发现工作情况进行综述。目前临床常用检查方法包括神经学检查(Vojta姿势反射、婴儿运动里程碑、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影像学检查(头颅超声、CT、MRI)及电生理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其中神经学检查作为临床常用评估方法,异常评估结果能一定程度预测脑瘫结局。全身运动质量评估近3年被引进国内,在预测痉挛型脑瘫方面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可作为脑瘫诊断的参考,可发现器质性病变或并发其他功能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早期预测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电脑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头颅超声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脑电图 体感诱发电位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