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以及耐药对治疗的影响—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518
1
作者 成虹 胡伏莲 +19 位作者 谢勇 胡品津 王吉耀 吕农华 张建中 张桂英 周曾芬 吴克利 张玲霞 彭孝伟 戴宁 唐国都 姜葵 李岩 侯晓华 白文元 王明春 叶红军 刘玉兰 许乐 《胃肠病学》 2007年第9期525-530,共6页
背景:随着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治疗的广泛开展,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并成为含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根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了解我国H.pylori对抗生素的总体耐药情况,对指导我国临床医师开展H.pylori根除治疗有... 背景:随着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治疗的广泛开展,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并成为含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根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了解我国H.pylori对抗生素的总体耐药情况,对指导我国临床医师开展H.pylori根除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这方面的资料尚少。目的:了解我国H.pylori对抗生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对三联7d疗法根除H.pylori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纳入910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的H.pylori感染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LCA组,兰索拉唑30 mg bid,克拉霉素500 mg bid,阿莫西林1000 mg bid;LCM组,兰索拉唑30 mg bid,克拉霉素500 mg bid,甲硝唑400 mg bid。疗程均为7 d,均行H.pylori培养。H.pylori分离菌株采用E-test法行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药敏实验,甲硝唑最低抑菌浓度(MIC)≥8 mg/L、克拉霉素MIC≥2 mg/L、阿莫西林MIC≥1 mg/L判断为耐药。结果:910例患者中,LCA组和LCM组的H.pylori按方案(PP)分析根除率分别为82.7%和68.6%(P<0.001)。340例H.pylori菌株培养阳性。H.pylori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75.6%、27.6%和2.7%。LCM组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均敏感和均耐药菌株的PP根除率分别为84.4%和42.1%(P<0.001)。LCA组对克拉霉素敏感和耐药菌株的PP根除率分别为91.6%和58.1%(P<0.001)。结论:中国H.pylori菌株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H.prlori对抗生素耐药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抗药性 治疗 临床研究性
下载PDF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07
2
作者 袁耀宗 许斌 +2 位作者 莫剑忠 王吉耀 李兆申 《胃肠病学》 2005年第3期143-147,共5页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曲美布汀是一种具有胃肠道运动调节作用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IBS的治疗。目的评估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将符合罗马Ⅱ标...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曲美布汀是一种具有胃肠道运动调节作用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IBS的治疗。目的评估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将符合罗马Ⅱ标准的79例便秘型IBS(C鄄IBS)患者和81例腹泻型IBS(D鄄IBS)患者分别随机分为马来酸曲美布汀组和匹维溴铵组。研究包括2周基线期、4周治疗期和随后的2周随访期。患者在治疗期内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tid)或匹维溴铵(50mgtid)。主要疗效指标为每周总体症状的评分,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每周便秘/腹泻的严重程度评分、腹部胀气和其他IBS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结果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后,C鄄IBS和D鄄IBS患者的总体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分别由基线期的1.9和1.8下降至治疗期结束时的1.1和0.6(P<0.01),次要疗效指标也均显著改善;各症状的改善程度与匹维溴铵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研究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IBS症状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曲美布汀 肠易激综合征 安全性 IBS 肠道功能性疾病
下载PDF
如何区分临床实践指南与专家共识 被引量:63
3
作者 陈耀龙 罗旭飞 +3 位作者 王吉耀 刘晓清 商洪才 杨克虎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4期403-408,共6页
临床实践指南与专家共识作为医学实践中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国内部分专家对指南和共识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本文分析和比较了临床实践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定义、现状和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区... 临床实践指南与专家共识作为医学实践中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国内部分专家对指南和共识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本文分析和比较了临床实践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定义、现状和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实例介绍了良好实践主张及其形成条件;最后,就如何提高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质量提出5条建议,供国内指南和共识的制订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专家共识 循证医学
下载PDF
米曲菌胰酶片治疗消化不良症状的多中心、随机、安慰剂交叉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冉志华 +9 位作者 袁耀宗 李兆申 王吉耀 谢渭芬 宗春华 郑萍 陈胜良 陈世耀 湛先保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8年第12期713-718,共6页
背景:米曲菌胰酶片是含有米曲菌酶和胰酶的口服双层包膜复合消化酶制剂,在国外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已有数十年,然而目前国内尚无米曲菌胰酶片治疗消化不良症状疗效和安全性的资料。目的:评价米曲菌胰酶片对中国人群消化不良症状的疗效和安... 背景:米曲菌胰酶片是含有米曲菌酶和胰酶的口服双层包膜复合消化酶制剂,在国外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已有数十年,然而目前国内尚无米曲菌胰酶片治疗消化不良症状疗效和安全性的资料。目的:评价米曲菌胰酶片对中国人群消化不良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安慰剂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在上海地区7个临床中心,对有消化不良症状的门诊患者先予安慰剂治疗1周,症状积分改善<50%者中共有151例[男76例,女75例,年龄22~67岁,平均(44.67±6.46)岁]完成疗效观察研究,79例随机进入流程A(予米曲菌胰酶片2片tid,餐后立即服用,治疗2周;1周药物清洗期;再予安慰剂2片tid,餐后立即服用,治疗2周),72例进入流程B(予安慰剂2片tid,餐后立即服用,治疗2周;1周药物清洗期;再予米曲菌胰酶片2片tid,餐后立即服用,治疗2周)。分别于研究流程的第1、8、22、29和43d评估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结果:经米曲菌胰酶片治疗2周,患者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下降幅度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27.64±1.77降至9.72±1.33对从23.99±1.28降至22.03±1.40,P<0.01)。根据症状积分改善幅度,米曲菌胰酶片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的效果依次为腹胀、腹泻、嗳气、腹痛、食欲不振和上腹部烧灼感。米曲菌胰酶片治疗消化不良症状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安慰剂(89.6%对21.7%,P<0.01)。研究过程中无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曲菌胰酶片用于治疗中国人群的消化不良症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米曲菌胰酶片 酶类 治疗 临床研究性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1
5
作者 石虹 王吉耀 +1 位作者 刘天舒 汪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42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甲胎蛋白、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球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42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甲胎蛋白、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球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时间、前白蛋白、HBVDNA,同时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进行组织病理学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析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甲胎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与病理学炎症分级有关;透明质酸、Ⅳ型胶原、甲胎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与病理学纤维化分期有关。结论甲胎蛋白、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前白蛋白、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综合测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炎症 纤维化 病理学 血清学诊断指标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试验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文忠 萧树东 +7 位作者 王吉耀 赵志泉 钱家鸣 胡伏莲 胡品津 Many Vazquez Michael Boieraguel James R Leroy 《胃肠病学》 2002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评估幽门螺杆菌(H.pylori)粪便抗原(HpSA)试验诊断H.pylori感染的准确性。方法:应用酶免疫反应原理进行HpSA试验,在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中进行HpSA试验的评估。995例因消化不良症状接受胃镜检查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以HpSA试验... 目的:评估幽门螺杆菌(H.pylori)粪便抗原(HpSA)试验诊断H.pylori感染的准确性。方法:应用酶免疫反应原理进行HpSA试验,在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中进行HpSA试验的评估。995例因消化不良症状接受胃镜检查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以HpSA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组织学(或培养)方法检测H.pylori。以RUT和组织学(或培养)联合检测作为“金标准”,两项试验均阳性者定为H.pylori感染。结果:以光密度值≥0.16为阳性,HpSA检测诊断H.pylori感染的敏感性为93.5%(478/511),特异性为94.2%(456/484),阳性预测值为94.5%(478/506),阴性预测值为93.3%(456/489),总的检测准确性为93.9%(934/995)。结论:HpSA试验是一种简便、准确的非侵入性H.pylori感染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粪便抗原 多中心研究 酶联免疫反应
下载PDF
土三七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的全国多中心临床调研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任晓非 诸葛宇征 +7 位作者 陈世耀 杨玲 姜海行 张修礼 马雄 谢渭芬 刘玉兰 许建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23-529,共7页
目的明确土三七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诊疗状况。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于全国29家医院被诊断为HSOS的458例住院患者,其中239例与土三七相关。以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导致HSOS的西雅图标准,分析土三七相... 目的明确土三七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诊疗状况。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于全国29家医院被诊断为HSOS的458例住院患者,其中239例与土三七相关。以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导致HSOS的西雅图标准,分析土三七相关HSOS临床征象的诊断价值;以肝脏活组织穿刺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土三七相关HSOS影像学征象的诊断价值;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和Kappa值进行诊断价值评估。预后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在362例HSOS患者的药物相关性病因中,土三七239例(66.02%)。239例土三七相关HSOS患者中,腹水232例(97.07%)。腹水诊断HSO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07%和75.86%,Kappa值为0.751。斑片状和(或)地图样强化、CT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或MRI表现为不均匀信号的敏感度分别为100.0%、97.4%,特异度分别为88.9%、100.0%,Kappa值均≥0.75,一致性极好;斑片状和(或)地图样强化、CT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或MRI表现为不均匀信号与腹水诊断HSOS的准确度均〉90%。239例土三七相关HSOS患者中,229例(95.82%)采用保肝药和利尿剂治疗,105例(43.93%)采用抗凝治疗;病死率为8.37%(20/239),病情未好转或恶化占17.57%(42/239)。血清TBiI和LDH升高与HSOS的预后不良有关(相对危险度为1.012和1.009,P均〈0.05)。结论我国HSOS住院患者的主要病因是使用土三七,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水。斑片状和(或)地图样强化、cT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或MRI表现为不均匀信号是HSOS的主要影像学征象。对于土三七相关HSOS,缺乏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阻塞综合征 吡咯齐定生物碱 多中心研究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共识意见 被引量:19
8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谢渭芬 +4 位作者 唐承薇 王吉耀 林勇 曾欣 胡平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57-2073,共17页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异常再生、血管新生、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和假小叶形成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肝硬化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特征性表现,晚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为规范肝硬化的诊治,以指...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异常再生、血管新生、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和假小叶形成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肝硬化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特征性表现,晚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为规范肝硬化的诊治,以指导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考国内外最新指南和共识意见,总结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就肝硬化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主要并发症、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和慢病管理等方面形成共识。本共识意见包含了43项陈述条款。由于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已有多个指南和共识意见发表,本共识重点围绕肝硬化本身的研究进展进行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诊断 治疗 共识
下载PDF
重视肝纤维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吉耀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009-1010,共2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临床研究 分子生物学技术 研究领域 分子机制 基础研究 实验室 学者
原文传递
乳果糖对肝硬化大鼠细菌易位和内毒素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胡世红 郑岳 +2 位作者 张顺财 曹中伟 任卫英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4期407-409,共3页
目的 :探讨乳果糖对肝硬化大鼠细菌易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6 0只SD大鼠 ,皮下注射 5 0 %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 ,制模 12周。分为乳果糖组 (12只 )、肝硬化组 (12只 )。另取 5只健康SD大鼠作为对照组。乳果糖组灌服乳果糖 (6 7% )5... 目的 :探讨乳果糖对肝硬化大鼠细菌易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6 0只SD大鼠 ,皮下注射 5 0 %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 ,制模 12周。分为乳果糖组 (12只 )、肝硬化组 (12只 )。另取 5只健康SD大鼠作为对照组。乳果糖组灌服乳果糖 (6 7% )5~ 10ml/kg ,每日 2次 ,并随时调整剂量 ,直至大鼠排稀便 ,共 10日 ;肝硬化对照组只灌服糖水。分别于干预治疗前后经眶后静脉丛采血测定内毒素。经 11d后处死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脾组织作匀浆后培养。取小肠和盲肠内容物作细菌培养。每块培养板菌株数 >5为阳性。淋巴结、肝、脾任何一个组织出现细菌培养阳性为细菌易位阳性。结果 :乳果糖治疗后 ,血浆内毒素水平由 (0 .4 4± 0 .2 1Eu/ml)下降至 (0 .2 8± 0 .2 4Eu/ml) ,明显低于肝硬化组 (0 .4 2± 0 .12Eu/ml) ,小肠细菌数 [(0 .97± 0 .35 )× 10 6CFU/ml]较肝硬化对照组 [(1.5 9± 0 .4 8)× 10 6CFU/ml]明显减少 (P <0 .0 1) ,细菌易位发生率 (2只出现细菌易位 )较肝硬化对照组 (5只大鼠发生细菌易位 )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口服乳果糖可减少小肠细菌生长 ,减少肝硬化大鼠的肠道细菌易位 ,减轻内毒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细菌易位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乳果糖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共识意见 被引量:15
11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谢渭芬 +4 位作者 唐承薇 王吉耀 林勇 曾欣 胡平方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7-247,共21页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异常再生、血管新生、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和假小叶形成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肝硬化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特征性表现,晚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为规范肝硬化的诊治,以指...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异常再生、血管新生、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和假小叶形成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肝硬化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特征性表现,晚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为规范肝硬化的诊治,以指导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考国内外最新指南和共识意见,总结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就肝硬化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主要并发症、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和慢病管理等方面形成共识。本共识意见包含了43项陈述条款。由于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已有多个指南和共识意见发表,本共识重点围绕肝硬化本身的研究进展进行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诊断 治疗 共识
原文传递
甘草甜素脂质体和甘草甜素的药动学比较 被引量:17
12
作者 袁琼英 刘厚钰 +1 位作者 周康 石碧坚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03-905,共3页
目的:比较健康志愿者口服甘草甜素脂质体(Glycyrrhizinliposome,GL-L)和甘草甜素药片(Glycyrrhizin,GL)后的药动学。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浆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acid,GA)的浓度,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三乙胺(87∶12·15∶0... 目的:比较健康志愿者口服甘草甜素脂质体(Glycyrrhizinliposome,GL-L)和甘草甜素药片(Glycyrrhizin,GL)后的药动学。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浆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acid,GA)的浓度,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三乙胺(87∶12·15∶0·3∶0·55),流速为1·0mL·min-1,用乙腈提取,在254nm下检测。用上述HPLC法测定8例健康志愿者口服GL-L和GL后的药动学。结果:血浆GA的出峰时间大约为12min,检测限为0·0625μg·mL-1。口服两种制剂后,血浆中未检测到GL,仅检测到GA,口服GL-L后血中GA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血药峰值(Cmax)较口服GL高。结论:口服GL很少被吸收,而口服GL-L后可促进GL转变为GA和GA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甜素脂质体 甘草甜素 甘草次酸 药动学
下载PDF
循证医学资源分布及其检索特点 被引量:18
13
作者 莫梅琦 王吉耀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0期1275-1277,共3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资源分布 检索特点 文献检索
原文传递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蒋晓渠 陈世耀 王慧 《胃肠病学》 2011年第2期90-93,共4页
背景: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再出血死亡率高.目的:分析EVB患者入院第1个月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0年1月101例EVB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背景: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再出血死亡率高.目的:分析EVB患者入院第1个月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0年1月101例EVB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死亡危险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以该模型预测患者的死亡风险并与实际情况行一致性检验.结果:EVB患者入院第1个月内的死亡率为38.6%.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胆固醇、血钠、血氯、血钾、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ALT、血尿素氮、血肌酐、Child-Pugh 评分、出血量、腹水和肝性脑病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钠、白细胞计数和Child-Pugh评分是EVB的独立死亡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2%和93.5%,一致性检验κ值为0.653.结论:低钠血症、白细胞计数和Child-Pugh评分是EVB患者入院第1个月内的独立死亡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用于EVB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且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早期胃癌473例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娄乔 练晶晶 +4 位作者 曾晓清 罗添成 陈世耀 沈振斌 孙益红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47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数量、大体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溃疡、有无神经侵犯、有无淋巴管癌栓...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47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数量、大体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溃疡、有无神经侵犯、有无淋巴管癌栓等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473例早期胃癌患者中77例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6.3%,其中女性转移率[24.6% (41/167)]高于男性[11.8%(36/306)],肿瘤最大径>2cm者转移率[22.0%(39/177)]高于最大径≤2 cm者[12.8%(38/296)],隆起型者转移率[26.1%(6/23)]高于平坦型和凹陷型者[9.0%(15/167)和19.8% (56/283)],低分化者转移率[20.4%(51/250)]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者[12.7%(23/181)和7.1%(3/42)],浸润至黏膜下层者转移率[22.9%(41/179)]高于浸润至黏膜层者[12.2%(36/294)],有淋巴管癌栓者转移率[40.7%(11/27)]高于无淋巴管癌栓者[14.8%(66/4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960、6.873、10.704、7.382、9.277、12.572,P均<0.05).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肿瘤最大径>2 cm、肿瘤低分化、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均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2.53、2.14、1.63、2.39,P均<0.01).结论 女性、肿瘤最大径>2 cm、肿瘤低分化、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均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 肿瘤转移 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从Virchow三要素分析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危险因素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玲 陈世耀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25-328,共4页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PV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门静脉血栓形成会影响患者预后。Virchow三要素(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血流速度减慢)是经典的血栓形成理论。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肝功能下降导致与出凝血相关的血液成分...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PV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门静脉血栓形成会影响患者预后。Virchow三要素(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血流速度减慢)是经典的血栓形成理论。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肝功能下降导致与出凝血相关的血液成分发生变化,肝纤维化压迫肝内血管,硬化剂治疗、腹部手术、感染、内毒素血症等损伤血管内皮,压迫或药物原因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等均可以是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本文主要从Virchow三要素角度入手,描述与肝硬化患者PVT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准确预测PVT发生的方法,预防和治疗PVT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Virchow三要素
下载PDF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厚钰 石虹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认为是胃粘膜攻击因子(主要是胃酸和胃蛋白酶)相对增强或防御因子(主要是胃粘液屏障、粘膜屏障和粘膜血流量等)相对减弱,二者失衡所引起。消化性溃疡可出现于各个年龄段,由于老年人存在许多高危因子...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认为是胃粘膜攻击因子(主要是胃酸和胃蛋白酶)相对增强或防御因子(主要是胃粘液屏障、粘膜屏障和粘膜血流量等)相对减弱,二者失衡所引起。消化性溃疡可出现于各个年龄段,由于老年人存在许多高危因子,尽管发病率并未增高,但老年消化性溃疡常较严重,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出血和穿孔比中青年患者多2~3倍,易被误诊、漏诊。因此,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应及时、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消化性溃疡 治疗 防御因子 胃粘液屏障 粘膜血流量 症状不典型 中青年患者 胃蛋白酶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逆转的病理定性评估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孙亚朦 周家玲 +22 位作者 王麟 吴晓宁 陈永鹏 朴红心 陆伦根 蒋伟 徐有青 封波 南月敏 谢雯 陈国凤 郑欢伟 李海 丁惠国 刘晖 吕福东 邵晨 王泰龄 欧晓娟 王冰琼 陈姝延 尤红 贾继东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9-826,共8页
目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逆转部分乙型肝炎纤维化和肝硬化,但既往有关肝纤维化逆转的研究多采用病理半定量方法,而非定性评估。本研究旨在建立反映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肝硬化动态变化的病理定性评估方法。方法入组CH... 目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逆转部分乙型肝炎纤维化和肝硬化,但既往有关肝纤维化逆转的研究多采用病理半定量方法,而非定性评估。本研究旨在建立反映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肝硬化动态变化的病理定性评估方法。方法入组CHB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初治患者,以恩替卡韦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前及治疗78周后行两次肝穿刺活组织学检查,每半年进行1次随访评估。根据不同纤维间隔所占比例,提出评估肝纤维化动态变化的定性新标准(P-I-R分类):进展为主型(predominantly Progressive),逆转为主型(predominantly Regressive)和不确定型(Indeterminate),分别使用此分类标准和Ishak纤维化分期评估治疗前后纤维化变化,使用Ishak炎症活动度评分评估治疗前后炎症活动度变化。结果共入组112例有治疗前后两次肝穿刺的CHB患者,其中71例Ishak≥3期且肝穿刺质量合格的患者纳入最终分析。根据P-I-R分类,治疗前,进展为主型、不确定型和逆转为主型患者比例分别为58%(41/71)、29%(21/71)和13%(9/71),三种类型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HBeAg阳性率、HBVDNA和肝脏硬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进展为主型、不确定型和逆转为主型患者比例变为11%(8/71)、11%(8/71)和78%(55/71)。在35例治疗前后Ishak分期无变化的患者中,72%(25/35)的患者治疗后P-I-R评分为逆转为主型,且这些患者的Laennec评分、胶原比例面积和肝脏硬度值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结论新的P-I-R分类可用于评估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抗病毒治疗 病理定性评估 Iahak评分
原文传递
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内镜特点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浩 田怡 +3 位作者 冯莉 赵娟 刘建生 陈世耀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年第11期609-611,共3页
目的提高缺血性结肠炎(IC)和与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的正确率。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的住院患者,确诊IC43例,UC36例,对其临床特征、内镜特点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和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提高缺血性结肠炎(IC)和与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的正确率。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的住院患者,确诊IC43例,UC36例,对其临床特征、内镜特点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和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要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组以老年女性多见,病程短,多伴发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29/43,67.O%)。IC组C反应蛋白高于UC组,血小板低于UC组(P〈0.05)。IC多累及乙状结肠,直肠少见;病变为区域局限性,溃疡为纵形或不规则形,病灶愈合迅速,病理以黏膜炎症为主。UC组病变多起源于直肠,一般累及肠壁全周,病变为倒灌连续性,以散在针尖样地图状溃疡为主,病理表现为隐窝炎和脓肿。结论年龄、病程、基础疾病、C反应蛋白、内镜及病理特征是鉴别诊断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结肠炎 溃疡性 诊断
原文传递
肝硬化大鼠小肠壁结构改变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细菌转位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任卫英 张顺财 +1 位作者 周昭彦 周康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大鼠小肠壁结构的变化、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肠道细菌转位的情况,并探讨其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肝硬化大鼠模型,分别取外周静脉和门静脉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并获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和近端... 目的:观察肝硬化大鼠小肠壁结构的变化、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肠道细菌转位的情况,并探讨其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肝硬化大鼠模型,分别取外周静脉和门静脉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并获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和近端空肠内容物做细菌培养。部分空肠组织作病理切片。结果:所有的肠道细菌转位(BT)均发生在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大鼠中,肝硬化大鼠的SIBO发生率为50%(10/20),BT的发生率为35%(7/20)。正常大鼠无一只出现SIBO。肝硬化大鼠的血清内毒素水平高于正常大鼠(P<0.01).在有SIBO的肝硬化大鼠的血清内毒素水平又高于其他的肝硬化大鼠,尤以发生BT的大鼠最高。病理检查发现发生BT的肝硬化大鼠空肠绒毛变短、破坏,炎症细胞浸润增多。结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肠道细菌转位是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肠内高内毒素浓度可能与肠黏膜结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大鼠 小肠壁结构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肠道细菌转位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