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PET/CT双时相显像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1
作者 吴冰 韩磊 +3 位作者 姜磊 陈曙光 顾宇参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59,共2页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8F—FDGPET/CT显像在肝恶性肿瘤的分期和再分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HCC的诊断方面价值有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8例接受^18F—FDGPET/CT双时相显像且经病理学确诊的HC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10...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8F—FDGPET/CT显像在肝恶性肿瘤的分期和再分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HCC的诊断方面价值有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8例接受^18F—FDGPET/CT双时相显像且经病理学确诊的HC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10例肝良性占位性病变进行比较,对双时相显像在HCC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 CT显像 双时相显像 肝癌诊断 价值 应用 肝细胞 良性占位性病变
原文传递
^99Tc^m-MIBI SPEC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2
作者 顾宇参 邬鹏跃 +8 位作者 张宏伟 修雁 李蓓蕾 胡鹏程 张洁 张一秋 顾涛颖 陈曙光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 探讨^99Tc^m-MIBI SPECT/CT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11月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55.4±12.4)岁)]临床疑似PHPT且获得手术病理结果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99 ... 目的 探讨^99Tc^m-MIBI SPECT/CT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11月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55.4±12.4)岁)]临床疑似PHPT且获得手术病理结果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99 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及SPECT/CT显像.以术中所见病理诊断及术后PTH水平为标准,分别计算^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及SPECT/CT显像对PHPT的诊断效能.每例患者按4个甲状旁腺计,40例共160个.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检查方法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共计切除40例患者的甲状旁腺病灶43个,病理诊断甲状旁腺腺瘤33例,甲状旁腺增生7例.^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和SPECT/CT显像对PHP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74.4%(32/43)和93.0% (40/43),97.4%(114/117)和100%(117/117),91.2%(114/125)和97.5%(117/120),91.4% (32/35)和100%(40/40),91.2%(146/160)和98.1%(157/160).2种检查方法准确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1).结论 SPECT/CT显像诊断PHPT较^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原发性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IBI
原文传递
SPECT/CT联合三相骨显像对骨骼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一秋 石洪成 +4 位作者 陈曙光 顾宇参 朱玮珉 修雁 李蓓蕾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对骨骼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较单纯三相骨显像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9月间临床怀疑骨肿瘤、并行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显像的45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1~82(44.1... 目的探讨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对骨骼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较单纯三相骨显像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9月间临床怀疑骨肿瘤、并行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显像的45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1~82(44.1±21.2)岁。病灶均经外科手术治疗或穿刺活组织检查获得病理诊断。2位核医学科医师先分析三相骨显像图,判断病变良恶性;在其基础上,结合SPECT/CT融合图像分析,再次判断病变良恶性。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分别对单纯三相骨显像和SPECT/CT联合三相骨显像对患者病灶良恶性诊断效能进行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以,检验比较2种方法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病理诊断恶性病变29例,良性病变16例。三相骨显像和SPECT/CT联合三相骨显像对骨骼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6.6%(28/29)和100%(29/29),特异性分别为37.5%(6/16)和81.2%(13/1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3.7%(28/38)和90.6%(29/3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和100%(13/13)。三相骨显像诊断准确性为75.6%(34/45),SPECT/CT联合三相骨显像诊断准确性提高至93.3%(42/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5,P〈0.05)。结论SPECT/CT联合三相骨显像对骨骼病灶良恶性病变判断的准确件辅三相骨显像明显根高.且有增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X线计算机 MDP
原文传递
Tonnesen公式计算肾脏深度的准确性与BMI的关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曙光 石洪成 胡鹏程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Tonnesen公式计算肾脏深度的准确性与BMI的关系。方法利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接受^99TcmDTPA肾动态显像以测定GFR的患者123例,按照Tonnesen公式计算肾脏深度。计算BMI(kg/m^2),并根据WHO对亚洲成人的体质量标准分组:偏瘦... 目的探讨Tonnesen公式计算肾脏深度的准确性与BMI的关系。方法利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接受^99TcmDTPA肾动态显像以测定GFR的患者123例,按照Tonnesen公式计算肾脏深度。计算BMI(kg/m^2),并根据WHO对亚洲成人的体质量标准分组:偏瘦组(BMI〈18.50),正常组(18.50≤BMI〈22.99),超重组(22.99≤BMI〈27.50)和肥胖组(BMI≥27.50)。行肾脏局部CT扫描,并测量肾脏深度。利用配对t检验,分析在不同BMI范围内CT测量肾脏深度与Tonnesen公式计算结果间的差异。结果123例患者中,只有30例BMI正常的患者CT测量肾脏深度与Tonnesen公式计算值[CTd左肾:(5.20±0.29)cm,公式左肾:(5.06±0.29)cm,t=1.88,P〉0.05;CT=右肾:(5.22±0.28)cm,公式:右肾:(5.09±0.29)cm,t=1.69,P〉0.0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CT实测。肾脏深度与公式计算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偏瘦组29例,肾脏深度:CT艚为(5.38±0.58)cm,公式左肾为(4.43±0.26)cm,t=9.82,P〈0.001;CT=右肾为(5.32±0.32)cm,公式右肾为(4.43±0.47)cm,t=6.58,P〈0.001。超重组34例,肾脏深度:CT寿肾为(7.40±0.94)cm,公式左肾为(6.10±0.34)cm,t=7.89,P〈0.001;CT=占肾为(7.30±0.88)cm,公式右肾目为(6.10±0.35)cm,t=7.41,P〈0.001。肥胖组30例,肾脏深度:CT左肾为(8.06±1.14)elTl,公式左肾为(7.28±0.55)em,t=4.18,P〈0.001;CT右肾为(8.11±1.07)cm,公式右肾为(7.18±0.58)cm,t=4.76,P〈0.001。结论BMI在正常范围者,Wonnesen公式计算肾脏深度的准确性较好;不在此范围者用Wonnesen公式计算准确性降低,可借助CT图像测量肾脏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深度 Tonnesen公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体质量指数
原文传递
全身PET/CT临床研究的现况与展望 被引量:10
5
作者 蔡丹杰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3,共3页
全身PET/CT较常规PET/CT的优势体现在:长轴向视野使得其系统灵敏度提高约40倍, 得以实现快速显像、低剂量显像以及全身动态显像。全身PET/CT或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检查患者的数量, 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 以及实时且动态地观察药物体内... 全身PET/CT较常规PET/CT的优势体现在:长轴向视野使得其系统灵敏度提高约40倍, 得以实现快速显像、低剂量显像以及全身动态显像。全身PET/CT或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检查患者的数量, 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 以及实时且动态地观察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其高灵敏度也使长时间的延迟显像成为可能。除此之外, 其在新药研发以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SPECT/CT融合图像三维半定量分析诊断应力性骨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蔡良 曾贵刚 +5 位作者 陈曙光 张一秋 胡鹏程 李蓓蕾 张申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MDP骨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融合显像在应力性骨折(SF)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8只,进行跑跳训练6周;对照组4只,自由活动6周。全部兔均进行^99Tc^m-MDP... 目的探讨^99Tc^m-MDP骨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融合显像在应力性骨折(SF)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8只,进行跑跳训练6周;对照组4只,自由活动6周。全部兔均进行^99Tc^m-MDP骨平面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将胫骨均分为上、中、下3段,分别在平面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上勾画各段ROI和三维ROI体积,并计算各自单位面积和体积的平均放射性计数。以对照组兔胫骨总的平均放射性计数为正常均值,计算可疑SF病变骨段放射性计数与正常均值的比值(SF/N),SF/N〉1.46为显像阳性。对显像结果与对应胫骨的病理诊断进行一致性Kappa检验。结果12只兔共24根胫骨,骨平面显像半定量分析诊断SF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6.25%(9/16)、7/8和66.67%(16/24);骨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显像三维半定量分析诊断sF的相应指标分别为75.00%(12/16)、8/8和83.33%(20/24)。后者的诊断准确性较前者明显提高。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显像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667(P〈0.05),两者一致性较好。结论骨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显像诊断sF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应力性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DP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毛武剑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60-563,共4页
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还能发现肝外病灶,为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18F-FDG PET/CT还能通过判断肿瘤细胞代谢来早期评估肝内转移灶对治疗的反应,并预... 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还能发现肝外病灶,为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18F-FDG PET/CT还能通过判断肿瘤细胞代谢来早期评估肝内转移灶对治疗的反应,并预测患者生存期。然而18F-FDG PET/CT对于直径小于10 mm的病灶或化疗后活性受到明显抑制的病灶诊断价值有限。PET/增强CT等技术或许有提高肝内病灶诊断灵敏度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SPECT/CT的临床应用:在优势互补中寻求亮点 被引量:9
8
作者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85-387,共3页
SPECT/CT仪自1999年投入临床应用至今,其整体性能得到不断提升,并逐渐成为核医学科的主流设备,在临床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SPECT/CT仪所配备的CT分2种,即定位CT和诊断CT,前者主要提供解剖定位影像,而后者提供更加充分的解剖信息和更为... SPECT/CT仪自1999年投入临床应用至今,其整体性能得到不断提升,并逐渐成为核医学科的主流设备,在临床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SPECT/CT仪所配备的CT分2种,即定位CT和诊断CT,前者主要提供解剖定位影像,而后者提供更加充分的解剖信息和更为重要的诊断CT影像.因此,配备有诊断CT的SPECT/CT仪在临床工作中更受青睐,可对患者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检查.借助于核医学影像高灵敏度的特点,可在平面影像上发现疑似病变所在位置,有的放矢地进行局部SPECT/CT检查;通过分别对SPECT、CT和SPECT/CT融合影像的分析,可进一步确认平面显像中显像剂聚集灶的位置,排除假阳性;通过核医学功能影像与CT解剖影像诊断信息的相互印证、互相补充,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发现尚无形态学改变、而核医学平面显像显示欠清晰的早期病变,以及由于局部组织坏死等原因所导致的没有显像剂聚集的病灶.因此,SPECT/CT仪中SPECT和CT二者间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可获得"1+1〉2"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优势互补 临床应用 诊断信息 CT影像 核医学科 局部组织坏死 临床工作
原文传递
全身PET/CT 1 min采集图像与常规PET/CT图像质量比较:自身对照研究
9
作者 杨润君 陈雪琪 +2 位作者 余浩军 胡鹏程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PET/CT(TB PET/CT)1 min采集图像质量能否满足临床诊断需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9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证实的90例肿瘤患者(男60例、女30例, 年龄31~86岁)PET/CT影像资料。注射18F-FDG后, 患者按照顺... 目的探讨全身PET/CT(TB PET/CT)1 min采集图像质量能否满足临床诊断需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9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证实的90例肿瘤患者(男60例、女30例, 年龄31~86岁)PET/CT影像资料。注射18F-FDG后, 患者按照顺序随机原则先后完成TB PET/CT 1 min采集及常规PET/CT(C PET/CT)常规图像采集, 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不同PET/CT采集所获得的图像质量。结果 C PET/CT 1 min采集与TB PET/CT 1 min采集的病灶SUVmax分别为12.5(5.8, 16.6)和15.9(7.9, 24.6)(z=8.14, P<0.001), 纵隔血池、肝脏、肌肉的信噪比(SNR)分别为6.2±1.7、9.4(7.7, 11.8)、6.0(4.9, 7.1)与9.3±3.0、11.4(9.5, 14.2)、8.3(7.3, 10.1), 肿瘤-血池比(TBR)、肿瘤-肝脏比(TLR)、肿瘤-肌肉比(TMR)分别为8.5(4.3, 11.1)、6.1(2.9, 7.7)、18.3(9.6, 26.6)和9.3(4.3, 14.8)、6.7(3.0, 10.4)、23.2(11.5, 38.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6, z值:4.44~7.40, 均P<0.001)。结论 TB PET/CT 1 min采集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需求, 且优于C PET/CT常规采集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时间因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原文传递
血糖及糖代谢相关因素对肝脏摄取^18F-FDG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呼岩 刘国兵 +2 位作者 李艳丽 肖杰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70-47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糖及糖代谢相关因素对肝脏摄取^18F-FDG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44例(男384例,女160例,年龄24~73岁)PET/CT受检者资料,测量肝右叶SUVmean,探讨SUVmean与年龄、注射剂量、血糖、血清T3、T4、FT3、FT4、BMR和BMI间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糖及糖代谢相关因素对肝脏摄取^18F-FDG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44例(男384例,女160例,年龄24~73岁)PET/CT受检者资料,测量肝右叶SUVmean,探讨SUVmean与年龄、注射剂量、血糖、血清T3、T4、FT3、FT4、BMR和BMI间的相关性.采用两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男、女受检者肝脏SUVmean分别为1.89±0.42和1.92±0.38(t=0.693,P〉0.05);SUVmean在不同BMI组患者间差异显著(F=3.056,P〈0.05).年龄、血糖和FT3与肝脏SUVmean相关(r′值:0.108、0.140和0.105,均P〈0.05),是预示肝脏SUVmean的独立因素(β=0.006,0.070和0.088,均P〈0.05),其中血糖的预测效能最大(β′=0.154,P〈0.001).结论 血糖及糖代谢相关因素可影响肝脏^18F-FDG摄取,年龄、FT3、血糖是影响肝脏SUVmean的独立因素,临床评估肝脏^18F-FDG摄取状况时需考虑糖代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18)F-FDG全身PET/CT 2小时显像探测大动脉炎病灶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丹杰 迪丽比热·阿迪力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全身PET/CT半剂量2 h显像在大动脉炎(TA)活动性病灶探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全身PET/CT半剂量2 h显像的55例TA患者[男13例、女42例,年龄(34.3±13.9)岁]的临... 目的探讨^(18)F-FDG全身PET/CT半剂量2 h显像在大动脉炎(TA)活动性病灶探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全身PET/CT半剂量2 h显像的55例TA患者[男13例、女42例,年龄(34.3±13.9)岁]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TA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诊断。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标准将患者分为活动期TA与非活动期TA组。病灶SUVmax≥(肝脏SUVmax-0.1)定义为活动性病灶。同一血管节段有多个病灶者,只选SUVmax最高者。病灶的靶本比为病灶SUVmax/血池SUVmax。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分析2组间肝脏、血池SUVmax以及病灶靶本比的差异。结果活动期与非活动期TA组分别有39和16例患者,活动性病灶数分别为363和137个。2组肝脏SUVmax分别为1.93±0.45与1.95±0.35,血池SUVmax分别为0.75(0.63,0.98)与0.90(0.77,1.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0,P=0.846;z=-1.45,P=0.148);病灶的靶本比分别为3.09(2.36,4.24)和2.57(2.24,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5,P<0.001)。结论全身PET/CT半剂量2 h显像在TA患者中有着较好的病灶靶本比,在活动期与非活动期TA患者中均能灵敏地检测到血管壁炎性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YASU动脉炎 全身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原文传递
CT衰减校正对脊柱病灶SPECT显像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浩军 张一秋 +3 位作者 李蓓蕾 蔡良 陈曙光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 探讨CTAC在提高脊柱病灶SPECT图像质量及对良恶性判断的诊断信心方面是否具有增益价值.方法 75例[男47例,女28例,年龄(56.6±12.8)岁]全身骨显像示脊柱放射性异常浓聚病灶的患者,因全身骨显像无法明确良恶性诊断行SPECT/CT显... 目的 探讨CTAC在提高脊柱病灶SPECT图像质量及对良恶性判断的诊断信心方面是否具有增益价值.方法 75例[男47例,女28例,年龄(56.6±12.8)岁]全身骨显像示脊柱放射性异常浓聚病灶的患者,因全身骨显像无法明确良恶性诊断行SPECT/CT显像.将脊柱病灶NACSPECT图像与CTAC SPECT图像按5分法(5分,优秀;4分,良好;3分,中等;2分,一般;1分,较差)评分,并对图像良恶性诊断信心按4分法(4分,肯定;3分,基本肯定;2分,可能;1分,无法判断良恶性)评分,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AC对脊柱病灶SPECT显像的增益价值.采用Wilcoxon 配对符号秩和检验比较评分差异.结果 有37.3%(28/75)的患者CTAC图像质量评分较NAC图像质量评分上升,60.0% (45/75)的患者评分不变,2.7%(2/75)的患者评分下降,CTAC对SPECT图像质量有显著改善(z=-4.747,P<0.001).CTAC对诊断信心评分无显著提高(z=-1.000,P>0.05).结论 CTAC可显著提高图像视觉质量较差的脊柱病灶SPECT图像质量,对视觉质量较好的SPECT图像意义不大;其对良恶性诊断信心无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DP
原文传递
^(18)F-FDG全身PET/CT动态采集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迪丽比热·阿迪力 蔡丹杰 +1 位作者 曹炎焱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24-728,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全身PET/CT动态采集获得的时间-活度曲线(TAC)及靶本比(TBR)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60 min全身PET/CT动态采集的109例肝细胞癌(HCC;27例)、... 目的探讨^(18)F-FDG全身PET/CT动态采集获得的时间-活度曲线(TAC)及靶本比(TBR)对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60 min全身PET/CT动态采集的109例肝细胞癌(HCC;27例)、肝内胆管癌(ICC;61例)和肠癌肝转移(CRLM;21例)患者[男65例,女44例,年龄(59.3±9.3)岁]的影像学资料。将动态采集获得的TAC分为灌注相和代谢相。动脉期定义为灌注相腹主动脉活度峰值后15 s。将代谢相肿瘤TAC形态分为A、B、C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TBR_(30/60)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估TBR_(30/60)的诊断效能。结果以快进作为HCC的诊断标准,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18/27)、75.6%(59/78)、48.6%(18/37)和86.8%(59/68);以B型曲线作为HCC的诊断标准,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4.4%(12/27)、85.4%(70/82)、50.0%(12/24)和82.4%(70/85)。HCC、ICC和CRLM的TBR_(30/60)分别为0.38±0.19、0.49±0.18和0.64±0.20(F=10.89,P<0.001)。当TBR_(30/60)截断值取0.43时,鉴别HCC与ICC和CRLM的AUC为0.72,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0.5%(55/78)和65.2%(15/23);当TBR_(30/60)截断值取0.64时,鉴别ICC和CRLM的AUC为0.71,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1.9%(13/21)和82.5%(47/57)。结论全身PET/CT动态显像获得的TAC结合TBR_(30/60)可以为肝肿瘤诊断提供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图像解释 计算机辅助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显像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冰 石洪成 +1 位作者 陈曙光 顾宇参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临床疑似胰腺肿瘤患者[男36例,女17例,年龄(60.3±8.9)岁]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及血清CA19-9结果,其中32例患者行双时相显像.以病理结果为“金...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临床疑似胰腺肿瘤患者[男36例,女17例,年龄(60.3±8.9)岁]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及血清CA19-9结果,其中32例患者行双时相显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18F-FDG PET/CT诊断胰腺肿瘤的价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ROC曲线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53例中,恶性39例,良性14例.ROC曲线示,常规显像以SUVmax3.13为判断肿瘤良恶性的界值时,诊断效能最高,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92.3% (36/39)及9/14.恶性肿瘤组SUVmax(6.16±2.89)较良性病变组高(3.37±1.58;t=4.46,P<0.01).常规显像结合血清CA19-9水平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69.2%(27/39)及13/14.双时相显像时,恶性肿瘤组(23例)早期及延迟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5±2.43和6.87±2.93;t=8.25,P<0.01),而良性病变组(9例)的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18±1.28和4.18±2.49;t=2.24,P>0.05).2组间早期相和延迟相的SU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相:t=3.43;延迟相:t=2.58;均P<0.05).早期相取SUVmax 3.3为界值时的诊断效能最高,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7.0% (20/23)、6/9及81.2% (26/32);延迟相取SUVmax 3.0为界值时的诊断效能最高,指标分别为95.7%(22/23)、5/9及84.4% (27/32).结论^ 18F-FDG PET/CT是一种较好的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低剂量显像剂PET显像:从梦想到现实
15
作者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05-706,共2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PET分子影像在疾病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影像设备性能和普及率的提升,以及新型显像剂的不断涌现,PET分子影像的临床应用领域还在持续扩展中。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是彰显PET分子影像内涵的关键因素。证据表明...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PET分子影像在疾病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影像设备性能和普及率的提升,以及新型显像剂的不断涌现,PET分子影像的临床应用领域还在持续扩展中。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是彰显PET分子影像内涵的关键因素。证据表明,应用于PET显像的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剂量对人体是安全的,但是显像剂的使用应始终秉承在满足显像质量的前提下能低则低的原则,尤其是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随着更多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的不断涌现,多种显像剂联合PET显像评价疾病的不同生物学行为成为一种新趋势,其临床应用在不断增多。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多种显像剂联合应用的辐射总量[1,2],成为新的需求和探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标记 PET显像 疾病诊疗 分子影像 显像剂 辐射剂量 特殊人群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多器官结外淋巴瘤PET/CT显像一例
16
作者 李蓓蕾 张一秋 +2 位作者 顾宇参 蔡良 石洪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0-312,共3页
患者女,21岁,因“腹痛伴低热1个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持续性,并伴有低热。既往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史和肿瘤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82次/min,血压112/70mmHg(1mmHg=0.133kPa)。皮肤、巩膜无... 患者女,21岁,因“腹痛伴低热1个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持续性,并伴有低热。既往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史和肿瘤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82次/min,血压112/70mmHg(1mmHg=0.133kPa)。皮肤、巩膜无黄染,体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稍隆起,有轻度肌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显像 结外淋巴瘤 器官 传染病史 肿大淋巴结 身体健康 体格检查 心肺听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