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肝细胞肝癌和肿块型肝内小胆管细胞癌的MRI表现特征
被引量:
16
1
作者
盛若凡
曾蒙苏
+2 位作者
饶圣祥
纪元
陈伶俐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8-293,共6页
目的 探讨小肝细胞癌(sHCC)及肿块型肝内小胆管细胞癌(sIMCC)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8例sHCC患者(351个病灶)及42例sIMCC患者(47个病灶)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肝脏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2组患者病灶...
目的 探讨小肝细胞癌(sHCC)及肿块型肝内小胆管细胞癌(sIMCC)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8例sHCC患者(351个病灶)及42例sIMCC患者(47个病灶)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肝脏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2组患者病灶T2WI及动态增强各期的MR信号特点、强化模式、伴随征象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对2组间MRI扫描特征比较,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指标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同时根据甲胎蛋白(AFP)值对sHCC进行亚组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AFP正常及升高组强化模式.结果 MR扫描特征中,强化模式及伴随征象中的肿瘤(假)包膜、肝包膜回缩是鉴别sHCC和sIMCC的主要指标,对比剂廓清(276/351)伴肿瘤(假)包膜的显现(275/351)高度提示sHCC,而填充进展的强化模式(27/47)伴肝包膜回缩(8/47)有助于sIMCC的诊断(P<0.01).相较于AFP正常组,填充进展(4例)及持续稳定(32例)强化模式多见于AFP升高组sHCC中,2组间动态增强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8.241,P<0.05).结论 动态增强模式及肿瘤(假)包膜、肝包膜回缩征象是鉴别sHCC及sIMCC最重要的影像指标;同时,AFP正常sHCC患者的病灶强化方式相对典型,有利于临床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Gd+-EOB-DTPA与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肝细胞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丁莺
陈财忠
+1 位作者
饶圣祥
曾蒙苏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82-685,共4页
目的 比较研究Gd+-EOB-DTPA与Gd+-DTPA两种增强磁共振对比剂对肝细胞癌检查的准确性.方法 21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分别进行Gd+-EOB-DTPA与Gd+-DTPA两种增强磁共振检查,以病灶显示质量指数、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
目的 比较研究Gd+-EOB-DTPA与Gd+-DTPA两种增强磁共振对比剂对肝细胞癌检查的准确性.方法 21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分别进行Gd+-EOB-DTPA与Gd+-DTPA两种增强磁共振检查,以病灶显示质量指数、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及对比噪声比为指标进行评价,重点比较两种对比剂的差异性.结果 21例肝细胞癌患者共25个病灶,其中<1.0cm病灶9个.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有24个病灶,仅1个病灶呈等信号.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门脉期呈低信号病灶15个、等高信号5个、高信号5个.Gd+-EOB-DTPA及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对于肝细胞癌(特别是<1.0cm)的病灶显示质量指数,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7分、89%、89%、89%、89%及12分、33%、33%、33%、67%,肝胆特异期的对比噪声比为:639.35,Gd+-DTPA动脉期及门脉期对比噪声比分别为:225.25及93.25,Gd+-EOB-DTPA均优于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结论 采用Gd+-EOB-DTPA对比剂能较Gd+-DTPA对比剂更好地显示肝小病灶,可明显提高微小肝细胞癌(<1.0 cm)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对比噪声比
原文传递
肾脏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孙海涛
王艳秋
+4 位作者
沈婷婷
郭英龙
严诚
侯君
周建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8-602,共5页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病理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PNET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6例肾脏PNET中,4例位于左肾,2例位于右肾;1例呈类圆形;2例呈椭圆形;1例呈葫芦形;2例呈不...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病理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PNET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6例肾脏PNET中,4例位于左肾,2例位于右肾;1例呈类圆形;2例呈椭圆形;1例呈葫芦形;2例呈不规则形;瘤体直径7.0~20.9cm。CT或MRI扫描6例均呈囊实性肿块,CT或MRI平扫6例呈混杂低密度或混杂高低不等信号。增强扫描皮髓质期6例均呈轻度强化,强化方式呈分隔状、条片状、絮状或不均质强化,实质期持续性强化或轻度延迟性强化;2例病灶边界较模糊,其余4例边界清晰。结论:肾脏原发PNET临床罕见,CT和MRI表现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确诊仍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肝细胞肝癌和肿块型肝内小胆管细胞癌的MRI表现特征
被引量:
16
1
作者
盛若凡
曾蒙苏
饶圣祥
纪元
陈伶俐
机构
复旦大学
附属
中山
医院
放射科
复旦大学
上海医学院
影像学
系
上海市
影像
医学
研究所
复旦大学
附属
中山
医院
病理
科
出处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8-293,共6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小肝细胞癌(sHCC)及肿块型肝内小胆管细胞癌(sIMCC)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8例sHCC患者(351个病灶)及42例sIMCC患者(47个病灶)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肝脏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2组患者病灶T2WI及动态增强各期的MR信号特点、强化模式、伴随征象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对2组间MRI扫描特征比较,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指标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同时根据甲胎蛋白(AFP)值对sHCC进行亚组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AFP正常及升高组强化模式.结果 MR扫描特征中,强化模式及伴随征象中的肿瘤(假)包膜、肝包膜回缩是鉴别sHCC和sIMCC的主要指标,对比剂廓清(276/351)伴肿瘤(假)包膜的显现(275/351)高度提示sHCC,而填充进展的强化模式(27/47)伴肝包膜回缩(8/47)有助于sIMCC的诊断(P<0.01).相较于AFP正常组,填充进展(4例)及持续稳定(32例)强化模式多见于AFP升高组sHCC中,2组间动态增强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8.241,P<0.05).结论 动态增强模式及肿瘤(假)包膜、肝包膜回缩征象是鉴别sHCC及sIMCC最重要的影像指标;同时,AFP正常sHCC患者的病灶强化方式相对典型,有利于临床正确诊断.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对比分析
Keywords
Liver neoplasm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holangiocarcinom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parative study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Gd+-EOB-DTPA与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肝细胞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丁莺
陈财忠
饶圣祥
曾蒙苏
机构
复旦大学
附属
中山
医院
放射科
复旦大学
上海医学院
影像学
系
上海市
影像
医学
研究所
出处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82-685,共4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2012年医学引导类科技基金资助项目(124119a3100)
文摘
目的 比较研究Gd+-EOB-DTPA与Gd+-DTPA两种增强磁共振对比剂对肝细胞癌检查的准确性.方法 21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分别进行Gd+-EOB-DTPA与Gd+-DTPA两种增强磁共振检查,以病灶显示质量指数、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及对比噪声比为指标进行评价,重点比较两种对比剂的差异性.结果 21例肝细胞癌患者共25个病灶,其中<1.0cm病灶9个.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有24个病灶,仅1个病灶呈等信号.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门脉期呈低信号病灶15个、等高信号5个、高信号5个.Gd+-EOB-DTPA及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对于肝细胞癌(特别是<1.0cm)的病灶显示质量指数,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7分、89%、89%、89%、89%及12分、33%、33%、33%、67%,肝胆特异期的对比噪声比为:639.35,Gd+-DTPA动脉期及门脉期对比噪声比分别为:225.25及93.25,Gd+-EOB-DTPA均优于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结论 采用Gd+-EOB-DTPA对比剂能较Gd+-DTPA对比剂更好地显示肝小病灶,可明显提高微小肝细胞癌(<1.0 cm)诊断正确率.
关键词
癌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对比噪声比
Keywords
Carcinoma, hepatoce|lular
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
Contrast noise ratio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肾脏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孙海涛
王艳秋
沈婷婷
郭英龙
严诚
侯君
周建军
机构
复旦大学
附属
中山
医院
放射科
、
复旦大学
上海医学院
影像学
系
、
上海市
影像
医学
研究所
复旦大学
附属
中山
医院
病理
科
出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8-602,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病理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PNET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6例肾脏PNET中,4例位于左肾,2例位于右肾;1例呈类圆形;2例呈椭圆形;1例呈葫芦形;2例呈不规则形;瘤体直径7.0~20.9cm。CT或MRI扫描6例均呈囊实性肿块,CT或MRI平扫6例呈混杂低密度或混杂高低不等信号。增强扫描皮髓质期6例均呈轻度强化,强化方式呈分隔状、条片状、絮状或不均质强化,实质期持续性强化或轻度延迟性强化;2例病灶边界较模糊,其余4例边界清晰。结论:肾脏原发PNET临床罕见,CT和MRI表现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确诊仍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Kidney neoplasms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445.2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肝细胞肝癌和肿块型肝内小胆管细胞癌的MRI表现特征
盛若凡
曾蒙苏
饶圣祥
纪元
陈伶俐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6
原文传递
2
Gd+-EOB-DTPA与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肝细胞癌的对照研究
丁莺
陈财忠
饶圣祥
曾蒙苏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2
原文传递
3
肾脏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分析
孙海涛
王艳秋
沈婷婷
郭英龙
严诚
侯君
周建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