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3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住院心力衰竭患者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289
1
作者 王华 李莹莹 +6 位作者 柴坷 张嵬 李新立 董吁钢 周京敏 霍勇 杨杰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5-874,共10页
目的 调查并总结我国住院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病因、合并症、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心衰中心注册研究,该研究前瞻性入选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169家医院的心衰患者.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入选中国心衰中心注册... 目的 调查并总结我国住院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病因、合并症、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心衰中心注册研究,该研究前瞻性入选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169家医院的心衰患者.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入选中国心衰中心注册研究中的住院心衰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分组,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组(LVEF<40%)、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组(40%≤LVEF<50%)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组(LVEF≥50%).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诊断、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指标和治疗等.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住院心衰患者31 356例,其中男性19072例(60.8%),年龄(67.9±13.6)岁.住院心衰患者的常见病因为冠心病(54.6%)、高血压(57.2%)、扩张型心肌病(14.7%)、瓣膜性心脏病(9.2%),常见合并症为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34.1%)、糖尿病(29.2%)、贫血(26.7%).心衰患者近1年内因心衰住院的比例为32.8%.HFrEF组患者共11 034例(35.2%),HFmrEF组患者共6 825例(21.8%),HFpEF组患者共13 497例(43.0%).与HFpEF组比较,HFrEF组患者收缩压较低、心率较快(P均<0.05),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Ⅳ级、吸烟、饮酒、左束支传导阻滞及QRS时限≥130 ms的比例较高(P均<0.05),血尿酸、B型利钠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较高(P均<0.05).与HFmrEF组和HFrEF组比较,HFpEF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较多,合并高血压、房颤/房扑、贫血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比例较高(P均<0.05).HFmrEF患者的年龄、女性比例、心率、收缩压以及合并高血压、房颤/房扑、贫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比例均介于HFrEF与HFpEF之间.HFmrEF患者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和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比例均较其他两组高(P均<0.05).住院期间,襻利尿剂的使用率为90.2%,静脉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率为20.4%.出院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 治疗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二) 被引量:269
2
作者 黄从新 马长生 +11 位作者 杨延宗 黄德嘉 张澍 江洪 杨新春 吴书林 马坚 刘少稳 李莉 曹克将 王方正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67-197,共31页
前言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 前言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因此,加强对房颤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建议 临床意义 60岁以上 发病率 心律失常 研究报告 年龄增长 人类健康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中国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概况 被引量:259
3
作者 周京敏 崔晓通 葛均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8-1021,共4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是全球慢性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欧美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成人心衰患病率为1%~2%,并随年龄增加而增长,7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超过10%。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心力衰竭 慢性心血管疾病 中国 数据显示 患病率 老年人 心衰
原文传递
正常人心肌应变及应变率定量分析 被引量:110
4
作者 舒先红 黄国倩 +1 位作者 潘翠珍 陈灏珠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1期805-807,共3页
 目的 定量研究我国成年人心肌应变及应变率的正常值范围、心肌各节段之间的差异,以及 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 应用GEVivid7超声仪及Q analyze软件对50例健康者左右心室心肌各节 段进行应变和应变率定量分析。结果 左室基底段、...  目的 定量研究我国成年人心肌应变及应变率的正常值范围、心肌各节段之间的差异,以及 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 应用GEVivid7超声仪及Q analyze软件对50例健康者左右心室心肌各节 段进行应变和应变率定量分析。结果 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应变和应变率依次递减,基底段最 大,心尖段最小。左室基底段室间隔、前壁、后壁、下壁和侧壁的应变和应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右室中 间段的应变和应变率最大,右室基底段的应变大于左室,右室中间段和心尖段的应变和应变率测量值均明 显大于左室,性别和年龄对左右心室肌应变和应变率的影响不大。结论 应变或应变率成像能够定量分 析局部心肌的变形,为临床评价心功能提供了又一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应变 应变率 定量分析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原文传递
高血压人群基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及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144
5
作者 赵锋 李建平 +6 位作者 王淑玉 关德明 葛均波 胡健 王燕妮 张馥敏 霍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2期2957-2961,共5页
目的评价高血压人群基线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片)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方法在7个研究中心入选456例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到3个治疗组中,分别接受依那普利(10mg)、依叶片10/0... 目的评价高血压人群基线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片)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方法在7个研究中心入选456例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到3个治疗组中,分别接受依那普利(10mg)、依叶片10/0.4(依那普利10mg/叶酸0.4mg)和依叶片10/0.8(依那普利10mg/叶酸0.8mg),每日1次,连续双盲治疗8周。结果本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达75%。3组治疗均可显著降低血压(均P〈0.01)。降压疗效在3组间以及各组内不同Hcy水平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依叶片(10/0.4和10/0.8)对于高Hcy患者降压或降低Hcy水平均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组[OR(95%凹):3.0(1.7~5.5),P=0.000和3.3(1.8~5.9),P:0.000],对于低Hcy患者依叶片(10/0.4和10/0.8)与依那普利比较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95%CI):1.0(0.3—2.9),P=0.997和1.7(0.5—5.2),P=0.372];同时依叶片(10/0.4和10/0.8)在高Hcy患者组降压或降低Hcy疗效均显著优于低Hcy患者组[OR(95%CI):7.5(2.6~21.2),P=0.000和3.5(1.4—8.7),P=0.0071。依叶片(10/0.4和10/0.8)对于高Hcy患者降低血压及Hcy疗效均显著优于单用依那普利(均P〈0.01),对于低Hcy患者依叶片(10/0.8)降Hcy疗效仍显著优于单用依那普利(P=0.016)。结论中国高血压患者高Hcy血症发生率较高,依叶片对Hcy升高的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控制血压和降低Hcy。在Hcy较低患者,依叶片总体疗效和依那普利片无显著区别,但在控制Hcy方面仍优于依那普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高血压 叶酸 依那普利叶酸片
原文传递
心肌桥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形态和粥样硬化的作用 被引量:112
6
作者 张国辉 葛均波 +2 位作者 王克强 张红旗 贾建国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 观察壁冠状动脉及其近段内皮细胞形态和内皮下组织特征 ,探讨心肌桥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用肝素 -生理盐水和 4%戊二醛溶液冲洗 4例有心肌桥的新鲜人尸左冠状动脉 ,取壁冠状动脉近段、壁冠状动... 目的 观察壁冠状动脉及其近段内皮细胞形态和内皮下组织特征 ,探讨心肌桥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用肝素 -生理盐水和 4%戊二醛溶液冲洗 4例有心肌桥的新鲜人尸左冠状动脉 ,取壁冠状动脉近段、壁冠状动脉段、壁冠状动脉远段 ,扫描电镜观察其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膜特征。结果 冠状动脉近段内皮细胞多呈扁平状或卵圆形 ,表面粗糙 ,有“虫啄样”缺损 ,细胞容易脱落。壁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呈细长梭形 ,表面可有微绒毛和桥样结构 ,壁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形态指数低于其近段和远段的形态指数。结论 壁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受到心肌桥压迫导致血流切变力增高产生适应性反应 ,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而其近段内皮细胞由于切变力较低容易被损伤 ,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 内皮细胞形态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8
7
作者 朱蕾 戎卫海 +1 位作者 钮善福 蔡映云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 研究经面罩机械通气(FMMV)对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34例肺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给予FMMV,观察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FMMV后... 目的 研究经面罩机械通气(FMMV)对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34例肺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给予FMMV,观察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FMMV后30min内,91%的患者能较好耐受,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皆明显改善,呼吸频率由(37±7)次/min降至(26±5)次/min(P<0.05),心率由(122±21)次/min降至(94±27)次/min(P<0.05),4例(18%)低血压患者血压迅速回升。77%的患者24h内咳嗽、咳痰和肺部湿啰音基本缓解。临床症状的总体好转速度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吸氧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1h后PaO_2由(62±10)mm Hg升至(78±18)mm Hg(P<0.05),2~6h后升至(96±22)mm Hg(P<0.05),PaO_2升高的速度和幅度皆较对照组显著;脱机时,治疗组在吸空气条件下PaO_2维持在(79±8)mm Hg(P<0.05),PaCO_2和pH也逐渐恢复正常。95%的患者在24~48h内脱离呼吸机。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FMMV可迅速改善心功能,并更快改善肺水肿和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治疗组 常规治疗 PAO2 对照组 经面罩机械通气 急性肺水肿 疗效观察 咳痰 胸部X线片
下载PDF
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10
8
作者 廖玉华 杨杰孚 +8 位作者 张健 程翔 谢明星 李新立 董吁钢 周京敏 伍伟锋 郭小梅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对心衰进行分类简便易行,但存在局限性。收缩性心衰(SHF)与舒张性心衰(DHF)病理生理机制不同,SHF应用神经激素拮抗剂治疗显著获益,DHF病理生理机制涉及系统性炎症、代...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对心衰进行分类简便易行,但存在局限性。收缩性心衰(SHF)与舒张性心衰(DHF)病理生理机制不同,SHF应用神经激素拮抗剂治疗显著获益,DHF病理生理机制涉及系统性炎症、代谢紊乱、心外膜脂肪组织堆积、心肌微血管功能障碍、心肌纤维化等,DHF的有效治疗尚未明确。DHF诊断建议采用超声心动图提出的心功能诊断标准。目前DHF治疗策略包括对症治疗、探索性抗炎症和抗代谢药物治疗。为了减少心衰再住院率,神经激素拮抗剂适用于大多数SHF合并DHF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性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和治疗现状 被引量:107
9
作者 钱俊峰 姜红 葛均波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5期700-703,共4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 治疗 美国心脏协会 CHF患者 风湿性心瓣膜病 临床综合征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90
10
作者 姜红 葛均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在全球范围的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疾病位列前三,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1,2]。而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作为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正在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心衰患者的数量已高达2250万,并... 在全球范围的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疾病位列前三,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1,2]。而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作为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正在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心衰患者的数量已高达2250万,并且仍以每年200万的速度递增,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随着流行病学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心衰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发达国家日益相近,如冠心病作为心衰的病因在我国显得越来越突出[3,4]。为了更好地推动和促进心衰的防治工作,本文对心衰的流行病学特点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患者 慢性心衰 高血压病 阻滞剂 森林阻火剂 Β受体 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年死亡率 流行病学特点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收缩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 心脏病 心脏疾病 心脏血管疾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被引量:85
11
作者 王伟民 霍勇 葛均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第5期251-259,共9页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更多涉及到更为复杂的病变,而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经常贯穿于各种复杂病变,增加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度,是心血管介入医师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更多涉及到更为复杂的病变,而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经常贯穿于各种复杂病变,增加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度,是心血管介入医师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尤其是严重钙化病变,或伴有扭曲、成角、弥漫的严重钙化病变,手术即刻的并发症以及早期和晚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正确地识别、评估钙化病变,选择恰当的介入治疗技术,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都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研究现状 被引量:78
12
作者 董敏 钱菊英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4-476,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 心肌纤维 管腔狭窄 病理生理机制 壁冠状动脉 影像学表现 心脏收缩 解剖特点 临床表现 治疗现状
原文传递
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片剂对单药控制不良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7
13
作者 柯元南 黄峻 诸骏仁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94-799,共6页
目的评价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复方片剂(复方片剂)治疗经氨氯地平5mg或缬沙坦80mg控制不良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活性药物对照、平行试验方法进行两项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复方片剂(复方片剂)治疗经氨氯地平5mg或缬沙坦80mg控制不良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活性药物对照、平行试验方法进行两项临床研究。在两项研究中对经1—4周洗脱期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坐位舒张压≥95mmHg(1mm Hg=0.133kPa)且〈110mmHg]分别采用单药氨氯地平5mg或缬沙坦80mg治疗4周,在单药导入结束后,坐位舒张压仍然≥90mm Hg且〈110mm Hg的患者随机进入复方片剂组或继续原有的单药治疗,共8周。其间,在治疗4周和试验结束时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治疗结束时,复方片剂组平均坐位收缩压/平均坐位舒张压下降幅度较氨氯地平单药治疗组多4.4mm Hg/3mm Hg(P〈0.0001);较缬沙坦80mg组多6.4mm Hg/4.2mm Hg(P〈0.0001)。两项研究中复方片剂组的血压控制率(血压〈140/90mmHg)分别为71.0%及71.2%,显著优于氨氯地平或缬沙坦单药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单药治疗组相当。结论复方片剂组的血压控制率显著优于其两种成分(氨氯地平5mg或缬沙坦80mg)单药的治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缬沙坦 氨氯地平 复方片剂
原文传递
表面健康人群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参考范围调查 被引量:66
14
作者 潘柏申 蔡乃绳 +5 位作者 李清 范维琥 李勇 郭玮 周琰 陶青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初步建立适合国人表面健康人群的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的参考范围。方法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表面健康人群共587名(男288名,女299名),按性别各分为<45岁、45~54岁、55~64岁、65~74岁和≥75岁5个年龄... 目的初步建立适合国人表面健康人群的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的参考范围。方法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表面健康人群共587名(男288名,女299名),按性别各分为<45岁、45~54岁、55~64岁、65~74岁和≥75岁5个年龄组。检测采用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相应的检测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以及检测参数检测血清NTproBNP值并评价检测方法。结果NTproBNP的批内和天间的检测精密性良好,符合临床使用要求。表面健康人群NTproBNP水平随年龄增高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NTproBNP的参考范围在<65岁的女性组为<107ng/L,男性组为<78ng/L,≥65岁的女性组为<220ng/L,男性组为<148ng/L;在75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0.01)。结论国人表面健康人群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国外(欧美)人群。建立一个适合于国人的NTproBNP参考范围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 参考范围 表面健康人群 健康人群 B型利钠肽 氨基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PROBNP 临床应用价值 检测试剂
原文传递
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68
15
作者 张文宏 +16 位作者 卢洪洲 皋源 胡必杰 李锋 李欣 李颖川 毛恩强 瞿洪平 石克华 王岚 王齐兵 王胜 俞康龙 曾玫 张炜 诸杜明 朱蕾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34-138,共5页
随着对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认识的深入,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病临床救治专家组遵循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同行救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细化救治方案,从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 随着对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认识的深入,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病临床救治专家组遵循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同行救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细化救治方案,从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与诊断、救治方案3个方面形成了专家共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2019冠状病毒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综合救治
原文传递
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6
作者 张召才 杨英珍 陈灏珠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心肌纤维化 细胞因子 细胞凋亡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原文传递
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影响 被引量:62
17
作者 张国辉 钱菊英 +7 位作者 樊冰 王齐冰 颜彦 严卫 王灏 路艳 冯琪 葛均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 对 1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有心肌桥者作冠状动脉内多普勒检查 ,观察并记录壁冠状动脉及其远近段血流图形及特点 ,壁冠状动脉远段、近段的基础平均峰值流速 (bAPV)和充血平均峰值流速 ... 目的 探讨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 对 1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有心肌桥者作冠状动脉内多普勒检查 ,观察并记录壁冠状动脉及其远近段血流图形及特点 ,壁冠状动脉远段、近段的基础平均峰值流速 (bAPV)和充血平均峰值流速 (hAPV) ,分别计算出壁冠状动脉远段、近段的血流储备 (CFR)并予比较 ,作配对t检验。CFR定义为冠状动脉相同节段hAPV和bAPV的比值。结果  16例患者的心肌桥均位于左前降支 ,其壁冠状动脉多普勒频谱血流图形呈特征性的舒张早期指尖样变化 ,壁冠状动脉近段和远段bAPV无明显差异 [(18 8± 9 2 )cm/s比 (17 5± 7 8)cm/s,P>0 0 5 ],而hAPV的增加明显高于其远段 [(5 5 5± 19 5 )cm/s比 (4 1 1± 17 9)cm/s,P <0 0 5 ]。壁冠状动脉近段CFR明显高于其远段 (3 13± 1 15比 2 38± 0 76 ,P <0 0 1)。结论 心肌桥使壁冠状动脉的多普勒血流图形呈特征性指尖样现象 ,其远段CFR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冠状动脉循环 冠心病 血流图 多普勒血流图
原文传递
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55
18
作者 柏瑾 诸骏仁 +7 位作者 蔡绳 唐斌 范维琥 郭冀珍 郭静萱 沈潞华 柯元南 陆再英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38-742,共5页
目的  (1 )比较替米沙坦 40mg或 80mg与氯沙坦 50mg或 1 0 0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2 )评价替米沙坦 40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 2 4h降压效果及谷 /峰比值。方法  (1 )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 目的  (1 )比较替米沙坦 40mg或 80mg与氯沙坦 50mg或 1 0 0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2 )评价替米沙坦 40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 2 4h降压效果及谷 /峰比值。方法  (1 )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分组试验。 330例轻中度高血压 (95mmHg≤舒张压 <1 1 0mmHg,收缩压 <1 80mmHg ,1mmHg =0 1 33kPa)患者被随机分入替米沙坦组(1 64例 )和氯沙坦组 (1 66例 ) ,分别每天一次口服替米沙坦 40mg或氯沙坦 50mg。 4周后如坐位舒张压≥ 90mmHg,则改为替米沙坦 80mg或氯沙坦 1 0 0mg每天一次口服。 (2 )开放试验。同样条件的2 0例患者服用替米沙坦 40mg共 6周 ,于替米沙坦治疗前后各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1 )治疗 8周末 ,替米沙坦组的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氯沙坦组 (1 2 5mmHgvs9 4mmHg,P=0 0 37及 1 0 9mmHgvs9 3mmHg ,P =0 0 30 ) ;(2 )替米沙坦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的总有效率高于氯沙坦 (70 1 %vs 58 7% ,P =0 0 2 0 ) ;(3)替米沙坦组与氯沙坦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 (2 3 2 %vs2 2 9% ,P =0 952 ) ;(4)替米沙坦 40mg每天一次口服 ,其收缩压的谷 /峰比值为 66 5 % ,舒张压的谷 /峰比值为 76 8% ;2 4h平均血压下降 1 0 2 /7 8mmHg ,用药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安全性 替米沙坦 氯沙坦 高血压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建议(2013年修订版) 被引量:54
19
作者 张澍 黄德嘉 +7 位作者 华伟 宿燕岗 吴立群 沈法荣 王景峰 黄从新 曹克将 王方正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47-261,共15页
背景 一、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严重疾患。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大约有500万人罹患心力衰竭,每年新增病例55万;全球心力衰竭患... 背景 一、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严重疾患。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大约有500万人罹患心力衰竭,每年新增病例55万;全球心力衰竭患病人数高达2250万,每年新增病例数约200万。我国2003年一项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在35~74岁人群中,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按此比率推算,我国35—74岁人群中约有心力衰竭患者400万例。心力衰竭的死亡率与临床严重程度相关。就中重度心力衰竭而言,5年死亡率可达30%-50%。与此同时,因慢性心力衰竭引发的医疗花费相当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流行病学资料 心力衰竭患者 中重度心力衰竭 新增病例数 修订 年死亡率
原文传递
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肾功能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46
20
作者 吉俊 丁小强 +5 位作者 许迅辉 邹建洲 何建强 林贻梅 柏瑾 钱菊英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88-392,共5页
目的了解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期间住院的315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的患者入选,所有患者均应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测定造影前3 d... 目的了解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期间住院的315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的患者入选,所有患者均应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测定造影前3 d内和术后第1、2、6天肾功能、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渗透浓度,分析造影剂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CI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315例患者中,男性231例,女性84例,平均年龄(63.5±11.6)岁,发生CIN 19例,发病率6.03%。在既有肾功能不全又有糖尿病组中,CIN发病达4/8,与无肾功能不全、有或无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19例CIN患者中,造影后第1、2天,尿NAG、Scr均显著高于造影前水平(P<0.05),但造影后第6天基本回复至基础水平。(3)CIN组中原有肾功能不全者达9/19,非CIN组为31/296(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造影剂剂量CIN组为(318.4±153.8)ml,非GIN组为(227.9±121.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造影剂剂量和合并肾功能不全是G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IN在原有肾功能不全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尿NAG可反映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造影剂剂量和合并肾功能不全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 肾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