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权力与领导力:社区建设协同机制的三维向度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欣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6,共6页
社区建设中存在多元主体协同行动动力不足的困境,从协同优势与惰性视角,沿目标、权力、领导力的逻辑进路分析,我国社区建设协同行动中存在着目标融合困境、权力调适困境和领导力催化困境,制约了协同优势的产生。基于此,可以尝试在社区... 社区建设中存在多元主体协同行动动力不足的困境,从协同优势与惰性视角,沿目标、权力、领导力的逻辑进路分析,我国社区建设协同行动中存在着目标融合困境、权力调适困境和领导力催化困境,制约了协同优势的产生。基于此,可以尝试在社区场域构建融合动力目标机制、动力引擎机制、动力维模机制的社区建设多元协同动力体系,推动多元主体融合性力量的生成,激发内生的、可持续的协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建设 协同优势 协同惰性 动力机制
原文传递
人观理论视角下的祭祀圈研究——由汉人人观的阶序性所进行的整体性解读 被引量:4
2
作者 聂家昕 黄波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9-94,共6页
关于祭祀圈理论的讨论,基本围绕在祭祀圈理论与其他汉人社会研究模式之关系、祭祀圈的识别条件两点展开。汉人人观中以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为内涵的微观阶序性与以人的等级划分为标志的宏观阶序性,说明祭祀圈所关涉的"圈"不是... 关于祭祀圈理论的讨论,基本围绕在祭祀圈理论与其他汉人社会研究模式之关系、祭祀圈的识别条件两点展开。汉人人观中以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为内涵的微观阶序性与以人的等级划分为标志的宏观阶序性,说明祭祀圈所关涉的"圈"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缘空间存在,而是一种被"人观"认识模式塑造的文化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圈 人观 汉人人观 阶序性
下载PDF
从“全球化”、“本土化”到“全球地域化”:课程教育研究的范式转型——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利敏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106,共6页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两大思潮的激荡下,教育界一方面在课程改革上做出了回应,另一方面,却也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摇摆不定而产生失衡现象,导致课程发展和改革主体性的失落。只有引入"...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两大思潮的激荡下,教育界一方面在课程改革上做出了回应,另一方面,却也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摇摆不定而产生失衡现象,导致课程发展和改革主体性的失落。只有引入"全球地域化"这一新范式,才能对中国内地与西方国家课程教育的互动关系做出更有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分析。本文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为例,以"全球地域化"的四个核心概念即"全球场域"、"特殊性空间"、"地域化"与"普遍主义—特殊主义"为切入点来探讨课程教育的发展问题。由于"全球地域化"范式包含"自上而下"、"由外及内"的"全球地域化"过程和"自下而上"、"由内及外"的"地域全球化"的双向过程,且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分析框架,从而在课程教育研究领域实现了对"全球化"与"本土化"两极化论争的真正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本土化 全球地域化 课程教育 范式
下载PDF
国家-社会良性互动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内蒙古乌兰牧骑的公共文化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武宁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1-159,共9页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中,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面对:一是正确处理国家与地方的关系,使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与民间社会相契合,以满足民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二是协调不同民族民间文化,通过公共文化政策培育各族人民对中华民...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中,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面对:一是正确处理国家与地方的关系,使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与民间社会相契合,以满足民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二是协调不同民族民间文化,通过公共文化政策培育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乌兰牧骑是内蒙古自治区有代表性的公共文化组织,其创立、发展的全过程都倾注了各族人民的心血。它能够根据牧区社会文化特征,在满足各民族新社会文化需求的同时,兼具社会服务和政策宣传的职能,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乌兰牧骑的实践过程中依托本土知识、行政知识与专业知识构成知识分工以及参与者之间的高度协同。这一模式为提升中国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公共文化 乌兰牧骑 知识分工
原文传递
试析牛王节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志芬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46,共5页
中国牛耕的起源很早,因此,各地都有崇牛敬牛的习俗。但把牛王节作为一个节日应该是唐宋以后的事。从牛王节的分布范围、来源传说、酬谢牛王的食品、对牛王节的称呼、牛王节时间安排和牛王节仪式内容等方面来看,牛王节是中国传统稻作文... 中国牛耕的起源很早,因此,各地都有崇牛敬牛的习俗。但把牛王节作为一个节日应该是唐宋以后的事。从牛王节的分布范围、来源传说、酬谢牛王的食品、对牛王节的称呼、牛王节时间安排和牛王节仪式内容等方面来看,牛王节是中国传统稻作文化的产物。牛王节的发源地虽然缺乏翔实的史料记载,但综合考察牛王节的传播情况,牛王节的最初发源地应在江浙一带。四月初八过牛王节、吃青精饭的习俗最初来源于中原和江浙一带的道教。南宋水稻种植的兴起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是牛王节在华南、岭南和西南地区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日 稻作文化 南宋
下载PDF
从牛王神话看中国牛耕的起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志芬 《民间文化论坛》 2013年第6期38-45,共8页
牛王神话中所描述的牛从住在"天宫的神物"转变为凡间精灵的过程,隐喻了现实生活中牛从沟通天子与神界的祭祀神物转变为寻常家畜的过程。而《列异传》中大梓树变牛的神话则是一则驯服牛的故事。根据神话中所包含的隐喻和所描... 牛王神话中所描述的牛从住在"天宫的神物"转变为凡间精灵的过程,隐喻了现实生活中牛从沟通天子与神界的祭祀神物转变为寻常家畜的过程。而《列异传》中大梓树变牛的神话则是一则驯服牛的故事。根据神话中所包含的隐喻和所描述的社会特征,结合考古发掘资料和历史记载综合考证,中国的牛耕应起源于春秋年代的秦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王神话 节日 牛耕起源
下载PDF
评陈霖《中国边疆治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志芬 谢翔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166-170,共5页
《中国边疆治理研究》一书,从政治学、经济学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边疆问题进行了宏观、系统的梳理,提出了对策、建议和自己独到的见解,是近年来一部对中国边疆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书籍,具有非常重要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国 边疆治理 研究 评介
原文传递
壮族牛王节中的多元文化因素——兼论及时调整制定边境少数民族政策的重要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芬 谢翔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110-117,共8页
牛王节是壮族的一个重要节日,是壮族稻作文化的重要载体。壮族牛王节仪式受中原道教文化的影响很深,有道教文化的痕迹;壮族牛王节传说与汉族的牛王节传说有很大的相似性;壮族地区的牛王形象和汉族地区牛王形象的一致性表明二者有相互关... 牛王节是壮族的一个重要节日,是壮族稻作文化的重要载体。壮族牛王节仪式受中原道教文化的影响很深,有道教文化的痕迹;壮族牛王节传说与汉族的牛王节传说有很大的相似性;壮族地区的牛王形象和汉族地区牛王形象的一致性表明二者有相互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牛王节 稻作文化 多元文化
原文传递
宗教行动、价值与社会整合——基于宗教社会学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石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08,共8页
宗教社会学的两大理论传统分别是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结构/制度范式和以韦伯为代表的诠释学范式。在这两种理论取向的导引下,又分别发展出了世俗化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但无论在哪种理论中,作为文化语境和社会结构中的宗教信仰"行动者... 宗教社会学的两大理论传统分别是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结构/制度范式和以韦伯为代表的诠释学范式。在这两种理论取向的导引下,又分别发展出了世俗化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但无论在哪种理论中,作为文化语境和社会结构中的宗教信仰"行动者"常常被忽视。事实上,作为信仰的主体和实体,宗教信仰者总是受到已有文化、权力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出于对社会关系的建构需要以及多重权威认同取向而采取相应的宗教信仰行动。而群体的信仰行动会直接导致一种规范和价值体系的生成,进而导致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如果这种价值体系和社会关系与社会一般性规范和秩序相适应则会产生新的社会整合,否则,则只能作为一种社会团结方式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行动者 理性选择 价值与规范 社会整合
下载PDF
从自然脆弱性到社会脆弱性:灾害研究的范式转型 被引量:35
10
作者 周利敏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5,共5页
社会脆弱性存在着四种典型的定义:分别是"冲击论"、"风险论"、"社会关系呈现论"和"暴露论"等。同时,社会脆弱性范式有三个基本理论假设即(1)脆弱性是一种灾前既存的条件;(2)脆弱性是灾害调适... 社会脆弱性存在着四种典型的定义:分别是"冲击论"、"风险论"、"社会关系呈现论"和"暴露论"等。同时,社会脆弱性范式有三个基本理论假设即(1)脆弱性是一种灾前既存的条件;(2)脆弱性是灾害调适与因应能力;(3)脆弱性是一个特定地点的灾害程度。这一范式还包括两个基本研究命题即"风险不平等"与"社会分化"命题。只有通过社会脆弱性分析才能真正确认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才能真正了解灾害中不同群体应对灾害风险能力的差异,才能真正为防灾与减灾规划提供有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脆弱性 自然脆弱性 社会脆弱性 灾害社会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