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比较遗传学介绍
- 1
-
-
作者
陆春明
张文驹
陈家宽
-
机构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
出处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5-288,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 9970 0 61)
-
文摘
随着遗传作图的不断发展 ,人们开始比较不同物种的基因组 ,并且揭示了一种从未被发现的基因组水平上基因排列顺序的保守性。随之 ,发展出比较遗传学概念 :研究基因的排列顺序和基因数量的学科。比较遗传学已经被应用于植物基因组的基因定位 ,并预示出进化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目前 ,比较遗传学和狭义的比较基因组学相互渗透和融合 ,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
-
关键词
比较遗传学
线性连锁图
研究进展
-
Keywords
comparative genetics
align map
-
分类号
Q349
[生物学—遗传学]
-
-
题名鳇亚科似鳇属鱼类的物种界定和系统发育关系
- 2
-
-
作者
曹恺
李玉火
何欢
李明月
傅萃长
-
机构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7-628,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1982)资助~~
-
文摘
逗亚科似逗属鱼类的物种界定保持争议,系统发育关系尚待解决。研究取样似逗属鱼类所有种,使用核基因多位点序列重建似逗属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运用分子的物种界定方法并结合形态特征分析厘定我国似逗属鱼类的分类。贝叶斯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桂林似逗与平江似逗是单系种;似逗与扁嘴似逗是多系种,前者包括五个谱系A至E,后者包括两个谱系A与B。POFAD距离分析和Structurama分析的结果表明似逗和扁嘴似逗的每个谱系是独立遗传种群,BP&P分析结果强烈支持它们是不同种。*Beast物种树结果揭示:扁嘴似逗谱系B位于似逗属鱼类的基部位置;似逗谱系A与B是姊妹群关系,似逗谱系C是扁嘴似逗谱系A的姊妹群,它们一起与桂林似逗形成姊妹群关系;似逗谱系D与E是姊妹群关系,它们一起是平江似逗的姊妹群。结合形态证据,对我国似逗属鱼类分类厘定如下:限定严格意义似逗包括似逗谱系A+B;恢复长吻似逗(Pseudogobio longirostris Mori,1934)给予似逗谱系C分类名;似逗谱系D与E是隐存种,桂林似逗与平江似逗是有效种。
-
关键词
鲤科
逗亚科
似逗属
物种界定
系统发育
-
Keywords
Cyprinidae
Gobioninae
Pseudogobio
Species delimitation
Phylogeny
-
分类号
Q959.46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鮈亚科棒花鱼属鱼类的分类与系统发育关系
- 3
-
-
作者
何欢
李玉火
曹恺
李明月
傅萃长
-
机构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3-852,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1982)资助~~
-
文摘
鮈亚科棒花鱼属鱼类的分类与系统发育关系尚未解决。研究选择线粒体Cyt b基因和核基因RAG1、MLH3及MSH6作为分子标记,重建了棒花鱼属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并结合形态证据对该属鱼类进行了分类厘定。结果表明:棒花鱼与钝吻棒花鱼是单系种。拉林棒花鱼与辽宁棒花鱼是并系种,一起形成单系群。拉林棒花鱼+辽宁棒花鱼一起嵌套在小鳔鮈属鱼类内部,钝吻棒花鱼嵌套在片唇鮈属鱼类内部。拉林棒花鱼+辽宁棒花鱼+钝吻棒花鱼+片唇鮈属+胡鮈属+小鳔鮈属+琵琶鮈属鱼类组成单系群,它们一起与棒花鱼形成姊妹群关系。可量性状与可数性状均不能区分拉林棒花鱼和辽宁棒花鱼。结合系统发育关系与形态证据,棒花鱼属鱼类的分类厘定如下:棒花鱼属鱼类包括棒花鱼和平江棒花鱼(未取样);辽宁棒花鱼是拉林棒花鱼的同物异名,后者的分类位置有待进一步校订;钝吻棒花鱼校订为钝吻片唇鮈。
-
关键词
鲤科
(鱼句)亚科
棒花鱼属
片唇(鱼句)属
小鳔(鱼句)属
系统发育
-
Keywords
Cyprinidae
Gobioninae
Abbottina
Platysmacheilus
Microphysogobio
Phylogeny
-
分类号
Q959.4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大花萱草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 4
-
-
作者
王晓娟
金樑
陈家宽
-
机构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科学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42-246,共5页
-
基金
兰州大学引进人才项目资助(800716)
-
文摘
选取4个萱草品种(H.hybrida Stella D'O ro,H.hybrida Pink Charm,H.hybrida BayleyHay,H.hybridaFrans Hal)进行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接种萱草叶片、根段、茎尖和子房花药几种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发现: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叶片取材方便但是诱导率相对较低;根段较难诱导愈伤组织;子房和花药受取材时间限制且污染率较高,但是愈伤组织诱导率较叶片和根段高.激素的筛选试验表明,M S+2mg/L6-B A+0.2mgL/N A A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良好.对不同萱草品种的相同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实验,发现其诱导效率也不同:萱草品种H.hybrida Stella DO'ro生长愈伤组织数量最多,80%以上的茎尖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再生出芽;H.hybrida Pink Charm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约50%的无菌苗获得愈伤组织;H.hybrida Bayley H ay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经过1个月的诱导,即可产生愈伤组织,其诱导成功率为30%~40%;H.hybrida Frans Hal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频率较低,为20%~30%.
-
关键词
萱草
外植体
愈伤组织
-
Keywords
Hemerocallis hybrida, explant
callus
-
分类号
Q813.1
[生物学—生物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