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何谓“道场”?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刘震
-
机构
复旦大学甘地与印度研究中心
-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107,共12页
-
基金
2010年度香港政府大学研究资助局(UGC)优配研究基金(GRF)全额资助研究计划"汉译佛经梵汉对比分析语料库建设及其汉语历史语言学研究"(项目批准号:HKIEd844710)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道场"(bodhimanda)在汉语里面的意思是"修道或者成道之场所",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汉语词汇。其实,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对这个词有过不同的诠释和理解。在最终形成目前的含义之前,有一段漫长的演化过程。本文详细检索了梵语辞典、上座部的《本生经》、非大乘经典《大事》和《大庄严经》、大乘经典《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等,以及密宗经典,认为bodhima爟-d·a这个词问世以来,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本生经》的古老偈颂部份,仅出现manda,意为"中心"。2.犍陀罗语的bosimanda,意为"菩提树",可视为持业释复合词。3.《大事》和《大庄严经》中,bodhimanda不是指佛陀成道所坐的菩提树下,就是指被庄严、被崇拜的菩提树下。4.汉译的"道场"对应印度语言的bodhimanda,意为"长着那棵菩提树的地方",可视为多财释的复合词。竺法护就是这样理解的。但是以支谦为代表的译者将它理解为"成道之场",可视为依主释复合词。5.鸠摩罗什曾译作"菩提道场",僧肇将"道场"解释为"修道之处"。6.隋炀帝将寺院称作"道场"。7.玄奘将抽象化的bodhimanda译作"妙菩提",可视作持业释复合词;但对菩提伽耶的bodhimanda仍称作"道场",是一个金刚座。8.《本生经》的注疏,也将bodhimanda视作多财释复合词,并详细描述了作为宝座和坛城雏形的布置。9.密宗将mandala称作"道场",成规模地将bodhimanda译作"菩提道场"。10.藏语bodhimanda视作依主释复合词,译作byang chub kyi snying po,"菩提的精华",byang chub是否指菩提树,还不能确定;还有译作byang chub dkyil'khor的,将manda和mandala当成一回事。11.梵语中也出现bodhimandala的表述。
-
关键词
道场
bodhimanda
byang
CHUB
kyi
snying
PO
bodhimandala
-
Keywords
daochang
bodhimanda
byang chub kyi snying po
bodhimandala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泉州泰米尔文、汉文双语碑铭增补考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震
-
机构
复旦大学甘地与印度研究中心
-
出处
《海交史研究》
2020年第4期21-29,共9页
-
文摘
2019年,泉州发现了第二块泰米尔文、汉文双语碑铭。本文回顾了第一块双语碑铭的发现及解读历史,找到了它与第二块碑铭的联系。通过这两块碑铭的相互印证,本文释读了汉字部分,修订了前人对第一块碑铭中泰米尔文部分的解读。
-
关键词
泉州
泰米尔—汉文碑铭
爪哇
-
Keywords
Quanzhou
Tamil-Chinese inscriptions
Java
-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