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桥蛋白在不同胆汁体系中的成核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进宏 杨林 +2 位作者 蔡端 王丽颖 查锡良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不同胆汁体系中的成核作用,研究其与胆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成核时间实验检测OPN在模拟胆汁及人胆汁中的成核时间。胆固醇结晶生长实验检测OPN对模拟胆汁胆固醇结晶生长的影响,电镜观察OP...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不同胆汁体系中的成核作用,研究其与胆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成核时间实验检测OPN在模拟胆汁及人胆汁中的成核时间。胆固醇结晶生长实验检测OPN对模拟胆汁胆固醇结晶生长的影响,电镜观察OPN对模拟胆汁及人胆汁中胆汁泡的影响,并检测胆结石患者胆汁和正常胆汁中OPN和钙离子的浓度。结果OPN在模拟胆汁及人胆汁中均可延长胆固醇成核时间,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并和钙离子相关(P〈0.05)。50μg/ml和100μg/ml的OPN分别使结石胆汁的成核时间延长1.50倍和1.93倍(P〈0.01);使正常胆汁的成核时间延长1.17倍和1.33倍(P〈0.01);使模拟胆汁的成核时间延长1.29倍和1.48倍(P〈0.01)。在模拟胆汁中,OPN可抑制胆固醇结晶生长,延缓胆固醇结晶出现,使胆固醇成核时间指数和胆固醇结晶生长指数延长,并可抑制由钙离子诱导的促成核效应。电镜观察发现OPN可使胆固醇~磷脂泡更加稳定,抑制泡的动态变化及胆固醇析出。结石胆汁中OPN[(0.53±0.08)mg/ml比(0.65±0.14)mg/ml,P〈0.05]和钙离子浓度均低与对照组[(0.71±0.17)mmol/L比(0.84±0.08)mmol/L,P〈0.05]。结论OPN在不同胆汁体系中均可抑制胆固醇成核,从而抑制胆固醇结石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骨桥蛋白 成核作用 胆汁
原文传递
骨桥蛋白在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的表达及成核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林 陈进宏 +2 位作者 蔡端 王丽颖 查锡良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09-812,共4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在人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36例胆固醇结石患者为结石组,19例肝移植供体为正常组,分别测定骨桥蛋白、钙离子及脂质成分在胆囊胆汁中的含量,用成核时间法研究骨桥蛋白在胆汁中的成核作用。结果骨桥蛋白呈剂量...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在人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36例胆固醇结石患者为结石组,19例肝移植供体为正常组,分别测定骨桥蛋白、钙离子及脂质成分在胆囊胆汁中的含量,用成核时间法研究骨桥蛋白在胆汁中的成核作用。结果骨桥蛋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胆固醇自发成核。50yg/ml的骨桥蛋白可分别使结石组和正常组胆汁的成核时间延缓48.90%和17.07%,100pLg/ml的骨桥蛋白可使成核时间延缓91.51%和32.93%;并可抑制钙离子诱导的促成核作用。50tLg/ml骨桥蛋白+钙离子可分别使结石组和正常组胆汁成核时间延缓75.78%和33.96%,而100ug/ml骨桥蛋白+钙离子则使成核时间分别延缓125.90%和62.26%。结石组胆汁中胆固醇、磷脂、胆汁酸及胆固醇饱和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胆汁(P〈0.05),而骨桥蛋白和钙离子含量则明显低于正常组胆汁中的含量(P〈0.05)。结论骨桥蛋白可抑制胆固醇成核,并参与胆结石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胆固醇结石 胆汁 成核作用
原文传递
天然生物材料壳聚糖支架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生长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光 周平 +4 位作者 潘銮凤 梅娜 吴春根 陈新 邵正中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92-997,共6页
采用不同粒度的硅胶粒子作为致孔剂 ,按硅胶和壳聚糖重量比 9∶1,制备了三组不同孔径的壳聚糖多孔支架 .以无孔壳聚糖支架为参照 ,对多孔支架的有效孔径、吸水性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孔径大小由硅胶尺寸控制 ,吸水性随孔径增大而增大 ... 采用不同粒度的硅胶粒子作为致孔剂 ,按硅胶和壳聚糖重量比 9∶1,制备了三组不同孔径的壳聚糖多孔支架 .以无孔壳聚糖支架为参照 ,对多孔支架的有效孔径、吸水性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孔径大小由硅胶尺寸控制 ,吸水性随孔径增大而增大 .为研究支架孔径大小对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在系列支架上进行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培养 .细胞种植 1d后 ,多孔支架上的细胞粘附较多 ,而无孔支架上的细胞伸展情况较好 ;细胞培养 5d后 ,所有支架上细胞伸展情况良好 ,孔径越大的支架上细胞增殖越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生物材料 壳聚糖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PCR检测与细菌培养方法在细菌性痢疾监测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松梅 郝志勇 +2 位作者 马景臣 杜琳 汪萱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6-769,775,共5页
目的通过与PCR检测比较,确定细菌培养方法对细菌性痢疾疾病负担的低估程度。方法从2002年细菌性痢疾监测研究获得的10105份腹泻标本中随机选取337份,采用针对ipa H基因的PCR方法检测其志贺菌感染,并同传统细菌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3... 目的通过与PCR检测比较,确定细菌培养方法对细菌性痢疾疾病负担的低估程度。方法从2002年细菌性痢疾监测研究获得的10105份腹泻标本中随机选取337份,采用针对ipa H基因的PCR方法检测其志贺菌感染,并同传统细菌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37份腹泻标本中检测到ipa H基因212份,检出率为62.9%;而粪便培养阳性为39份,检出率为11.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CR检出的因素依次为细菌培养结果(OR=15.5;95%CI:2.0-119.0),具有发热症状(OR=2.8;95%CI:1.2-6.2),菌痢流行季节的腹泻(OR=2.4;95%CI:1.4-4.3)及女性病例(OR=1.8;95%CI:1.1-3.0)。结论与PCR检测相比,传统细菌培养方法使得菌痢的发病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率 志贺菌 实时PCR IPAH基因 粪便培养
下载PDF
人脐动脉脱细胞支架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春根 方宁涛 潘銮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5082-5085,共4页
目的:制备脱细胞人脐动脉支架并检测其与内皮细胞的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12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健康新生儿的新鲜脐带(产妇知情同意并自愿捐献)。实验方法:①脱细胞脐动脉支架的制备:分离... 目的:制备脱细胞人脐动脉支架并检测其与内皮细胞的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12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健康新生儿的新鲜脐带(产妇知情同意并自愿捐献)。实验方法:①脱细胞脐动脉支架的制备:分离脐动脉放于离心管中,先用低渗后用等渗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处理,再用核酸酶消化。脱细胞脐动脉支架作苏木精-伊红染色、Movat五色法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②支架与内皮细胞共培养:将脱细胞脐动脉支架切成小块,移入24孔培养板中。实验组每孔接种1.5mL的脐静脉内皮细胞悬液,对照组未种细胞,只加1.5mL的培养液,1周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实验评估:①脱细胞脐动脉支架的形态。②血管内皮细胞在脱细胞脐动脉支架上黏附生长情况。结果:①脱细胞脐动脉支架的形态:光镜下对照组样品中观察到深蓝色的细胞核,实验组细胞结构被完全破坏,核破碎后被彻底清除,未见核碎片,血管壁纤维组织染成红色,呈整齐排列,组织结构未见明显的疏松;Movat五色法染色显示,脱细胞血管无红色的细胞质和黑色的细胞核,只见呈现整齐排列的波浪状黑色的弹性纤维,其间散布着蓝色的糖蛋白和网状纤维;透射电镜下观察到交错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有少量碎片存在,未见细胞样结构。②血管内皮细胞在脱细胞脐动脉支架上黏附生长情况:脐静脉内皮细胞种植于脱细胞脐动脉支架后,扫描电镜观察到可黏附生长并形成完整内膜层。结论: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核酸酶联合消化人脐动脉能够制备良好的脱细胞血管支架,并且对内皮细胞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组织工程 脱细胞血管支架 十二烷基硫酸钠 人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沈云婕 王松梅 +1 位作者 朱珺 潘銮凤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2332-2335,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体外抗肿瘤的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细胞、B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4种肿瘤...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体外抗肿瘤的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细胞、B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4种肿瘤细胞株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及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吉姆萨染色及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SMMC-7721、SPC-A-1、Raji、HL-60细胞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可诱导SMMC-7721细胞阻滞于S期继而发生细胞凋亡;可观察到细胞逐渐凋亡形态。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作用于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发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多酚酸盐 抗肿瘤作用
原文传递
咖啡因促受照射肝癌细胞株MHCC97H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树民 曾昭冲 +4 位作者 汤钊猷 潘銮凤 薛琼 陈杰 孙瑞霞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观察咖啡因促受照射MHCC97H细胞株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条件下细胞凋亡比例和周期分布,应用Western Blotting动态观察磷酸化CDC2 Tyr15的表达量,利用细胞克隆集落试验证明咖啡因的放疗增敏效果。结果MHCC97... 目的观察咖啡因促受照射MHCC97H细胞株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条件下细胞凋亡比例和周期分布,应用Western Blotting动态观察磷酸化CDC2 Tyr15的表达量,利用细胞克隆集落试验证明咖啡因的放疗增敏效果。结果MHCC97H细胞照射后48小时,0、8、16、24 Gy组的凋亡率分别为5.7%、12.0%、19.4%、21.7%;咖啡因促进凋亡,2.5 mmol/L咖啡因组的凋亡比例在照射16 Gy 48小时左右由对照组的19.4%升至32.3%,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凋亡比例逐渐增加。辐射引起细胞G2期阻滞,0、8、16、24 Gy组的G2期比例分别为13.9%、25.6%、41.4%、51.6%,G2期阻滞的程度与剂量呈正相关;而咖啡因可去除由辐射引起的G2期阻滞,2.5 mmol/L咖啡因组的G2期细胞比例在照射12小时左右由对照组的37.6%降为29.6%。MHCC97H细胞照射后,G2期阻滞程度与磷酸化CDC2 Tyr15的表达量一致;咖啡因则抑制磷酸化CDC2 Tyr15的表达量。细胞克隆集落试验显示,咖啡因可降低放射后MHCC97H细胞的存活分数,放疗增敏比(SER)为1.28。结论咖啡因通过增加CDC2 Tyr15的脱磷酸化,去除由辐射引起的G2期阻滞,从而促进凋亡,达到放疗增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咖啡因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凋亡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在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琳 周丽诺 +5 位作者 沈稚舟 张夏英 尹淼 刘冠中 郭鹏 朱禧星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 研究成纤维细胞在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制备 10只糖尿病大鼠模型 ,饲养 12周后行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计数细胞观察其成长 ,并分别采用RT PCR及westernblot检测α1(Ⅰ )前胶原的mRNA、蛋... 目的 研究成纤维细胞在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制备 10只糖尿病大鼠模型 ,饲养 12周后行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计数细胞观察其成长 ,并分别采用RT PCR及westernblot检测α1(Ⅰ )前胶原的mRNA、蛋白表达。结果 糖尿病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速度快于正常大鼠 ,α1(Ⅰ )前胶原的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也高于正常大鼠。结论 糖尿病心肌成纤维细胞在糖尿病心肌病变中增殖加速、胶原合成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 α1(Ⅰ)前胶原
下载PDF
c-myc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宝春 单易非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研究c myc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针对c mycmRNA 5′端非翻译区的一个 18bp的反义寡核苷酸与HL6 0细胞、分离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白细胞共培养 10h ,用凋亡细胞计数、DNA凝胶电泳、ELISA、流式细胞仪等... 目的 研究c myc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针对c mycmRNA 5′端非翻译区的一个 18bp的反义寡核苷酸与HL6 0细胞、分离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白细胞共培养 10h ,用凋亡细胞计数、DNA凝胶电泳、ELISA、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结果 c myc反义寡核苷酸能够诱导HL6 0细胞凋亡 ,且此作用随着作用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此反义核酸只诱导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凋亡 ,对正常白细胞的凋亡无影响。结论 c myc反义核酸可以通过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来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基因 反义核酸 HL60细胞 白血病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瓣膜及其抗血栓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宁涛 张宇浩 +4 位作者 孙洪亮 谢尚喆 高红阳 裴鹏 潘銮凤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5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瓣膜的可行性,评价其抗血栓功能。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4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人骨髓来源为中山医院胸外科手术摘除的一段肋骨(患者知情同意);取健... 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瓣膜的可行性,评价其抗血栓功能。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4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人骨髓来源为中山医院胸外科手术摘除的一段肋骨(患者知情同意);取健康志愿者静脉血进行血小板黏附观察;新鲜猪心瓣膜取自上海复新屠宰场。②利用胰酶-乙二胺四乙酸、核酸酶处理猪心瓣膜制备脱细胞支架。将摘除的一段肋骨无菌条件下用含肝素的磷酸盐缓冲液充分冲洗骨髓腔,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体外诱导分化。③经体外诱导成的内皮细胞后,种植于瓣膜支架,构建组织工程瓣膜。体外培养1周后,取组织工程瓣膜及未种细胞的空支架做血小板黏附试验。以CD31、vWF对细胞进行鉴定,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及扫描电镜对组织工程瓣膜进行评价。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内皮细胞及其性质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内皮细胞后,CD31及vWF染色由阴性转为阳性,呈现出“铺路石”样形态。②瓣膜组织形态观察结果:猪心瓣膜的细胞成分完全去除,胞外基质保存良好,组织工程瓣膜表面形成一连续的内皮细胞单层。③血小板黏附情况:扫描电镜显示空支架表面有大量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而组织工程瓣膜表面无此现象,显示了良好的抗血栓性能。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可以用来构建具有良好的抗血栓性能组织工程瓣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组织工程 骨髓干细胞 间质干细胞 内皮细胞 血栓形成/治疗
下载PDF
丝素蛋白修饰改性的聚羟基脂肪酸酯支架上人体平滑肌细胞的生长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翼 周平 +3 位作者 潘銮凤 谢尚喆 孙敏 李文婷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935-2940,共6页
聚三羟基丁酸脂和聚三羟基己酸脂的共聚物(PHBHHx)是一种具有良好强度和韧性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的选择材料之一.但其生物相容性尚不甚理想.为此,本工作利用丝素蛋白修饰改性高分子多孔支架,以提高支架... 聚三羟基丁酸脂和聚三羟基己酸脂的共聚物(PHBHHx)是一种具有良好强度和韧性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的选择材料之一.但其生物相容性尚不甚理想.为此,本工作利用丝素蛋白修饰改性高分子多孔支架,以提高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并将人体平滑肌细胞接种在该复合支架上进行体外培养,以证实改性效果.其中,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方法测试细胞生长,评估复合支架的细胞相容性.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形态.结果显示,丝素蛋白修饰改性后的复合支架更有利于细胞的粘附与生长,平滑肌细胞在支架上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形态.这表明,丝素能够改善多孔支架的生物相容性,使PHBHHx/丝素蛋白复合物能更适宜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支架材料.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细胞外间质在复合支架上的生长以及体外培养的组织重建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多孔支架 丝素蛋白 聚羟基脂肪酸脂 人体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亲水性改性及其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敏 杨华啸 +2 位作者 周平 潘銮凤 刘水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30-1436,共7页
用丝素蛋白(SF)对微生物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己酸酯)(PHBHHx)进行亲水改性,以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水接触角测定和表面自由能分析表明,丝素蛋白在支架表面吸附,使PHBHHx材料表面的水接触角从90°降至51... 用丝素蛋白(SF)对微生物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己酸酯)(PHBHHx)进行亲水改性,以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水接触角测定和表面自由能分析表明,丝素蛋白在支架表面吸附,使PHBHHx材料表面的水接触角从90°降至51°,表面自由能从37.9 mJ/m2增至57.4 mJ/m2,因而增加了材料的亲水性.进一步对亲水性改性前后PHBHHx多孔支架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相容性进行了比较.MTT法细胞活力分析表明,细胞在支架上培养3,5,7天后,其在SF改性PHBHHx多孔支架上的活力显著高于在未改性的PHBHHx支架上的活力;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形貌表明,细胞在改性后多孔支架上黏附及生长5天后,形成了连续细胞单层,其生长状态优于在未改性的PHBHHx支架上的生长状态;胶原含量测定表明细胞在改性后支架上比在未改性支架上有更好的胶原分泌能力,即改性后支架更利于诱导HUVECs分泌细胞外基质(ECM)从而构建类似体内的生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SF) 聚(3-羟基丁酸脂-co-3-羟基已酸酯)(PHBHHx)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 生物相容性
原文传递
与胶原浮胶细胞共培养中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水 李晓聪 +2 位作者 方宁涛 谢尚喆 潘銮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2期8216-8220,共5页
背景: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相互调节是稳定血管壁结构的关键因素,两者共同培养能够分别影响各自的形态和功能。目的:利用Ⅰ型胶原浮胶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分析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 背景: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相互调节是稳定血管壁结构的关键因素,两者共同培养能够分别影响各自的形态和功能。目的:利用Ⅰ型胶原浮胶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分析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6-10/2008-01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材料:新鲜脐带取自国际第一妇婴保健医院,产妇知情同意。方法:取新鲜脐带,利用胶原酶灌注法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组织块培养法分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直接种植于培养板表面,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种植于鼠尾Ⅰ型胶原表面制成胶原浮胶,并与培养板上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独在浮胶底面培养,培养板表面无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①免疫荧光方法鉴定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光镜和电镜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原代培养的内皮细胞呈铺路石样形态,CD31染色阳性。原代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α-SMA呈阳性。胶原支架上内皮细胞伸展,胶原纤维重新排列,24h后出现管腔样结构。在共培养体系中,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金属蛋白酶1和金属蛋白酶9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表达量(P<0.05)。但层粘蛋白γ2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实验建立的共培养体系,可以观察到与平滑肌细胞共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成更加丰富的网络状管腔样结构,更易于血管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 内皮细胞 肌细胞 平滑肌 胶原Ⅰ型 基因表达 细胞培养 组织构建
下载PDF
别嘌呤醇对未成熟鼠脑白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勇 邵肖梅 +2 位作者 王莹 朱列伟 杨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对未成熟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1日龄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28)、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CAO)组(n=28)及别嘌呤醇干预组(ALLO)(n=28),BCAO制作脑白质损伤模型。观察BCAO后7d(P7,每组各6只)和14d...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对未成熟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1日龄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28)、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CAO)组(n=28)及别嘌呤醇干预组(ALLO)(n=28),BCAO制作脑白质损伤模型。观察BCAO后7d(P7,每组各6只)和14d(P14,每组8只)脑组织病理改变及MBP免疫组化变化;RT-PCR荧光定量法检测P7(每组6只)和P14(每组8只)脑组织MBP-mRNA的表达。结果BCAO组白质改变明显,ALLO组较之明显减轻;P14平均脑室大小指数,ALLO组较(2.44±0.71)%BCAO组(3.27±0.73)%明显减小(P<0.05)。P14MBP阳性染色光密度值,BCAO组(6.60±0.68)较Sham组(9.40±0.53)明显降低(P<0.01),而ALLO组(7.10±0.18)较BCAO组明显升高(P<0.05);P7、P14MBP-mRNA拷贝数(log10),BCAO组和ALLO组均明显低于Sham组(P<0.01),而ALLO组则较BCAO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利用1日龄大鼠行BCAO可较好地制作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模型。别嘌呤醇对缺血引起的未成熟大鼠脑白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呤醇 婴儿 早产 缺氧缺血 髓磷脂碱性蛋白类 大鼠
原文传递
TNF-α和IFN-γ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IgG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銮凤 吴春根 +1 位作者 裴鹏 朱运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3-686,共4页
目的:检测IgG受体(FcγR)在炎症细胞因子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上的表达。方法:采用ELISA、免疫组化染色法、免疫荧光法和RT-PCR等方法,检测FcγRII及其表达。结果:未经细胞因子刺激的正常HU-VEC可表达低水平的FcγRIIa;经2... 目的:检测IgG受体(FcγR)在炎症细胞因子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上的表达。方法:采用ELISA、免疫组化染色法、免疫荧光法和RT-PCR等方法,检测FcγRII及其表达。结果:未经细胞因子刺激的正常HU-VEC可表达低水平的FcγRIIa;经2×105U/L TNF-α和1×105U/L IFN-γ联合刺激3d后,FcγRIIa的表达提高16倍(P<0.01)。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TNF-α和IFN-γ诱导的FcγRIIa表达于HUVEC表面。RT-PCR结果显示,FcγRIIamRNA表达量在TNF-α和IFN-γ刺激24h后有明显提高。结论:TNF-α和IFN-γ可通过调节FcγRIIa的转录和翻译,增强其在HUVEC上的表达。FcγRIIa的表达可能与血管炎条件下,免疫复合物在血管上的特异性定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受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TNF—α IFN-Γ 表达
下载PDF
联合细胞培养在组织工程血管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水 潘銮凤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317-320,共4页
自从1987年正式提出组织工程这一概念来以来,培养具有生物学活性组织器官替代物始终是组织工程学的发展方向。目前,虽然一些工程化组织如皮肤、软骨等已被成功构建,并应用于临床,但其他工程化组织如心脏、骨骼肌、肝脏等体积大、功能复... 自从1987年正式提出组织工程这一概念来以来,培养具有生物学活性组织器官替代物始终是组织工程学的发展方向。目前,虽然一些工程化组织如皮肤、软骨等已被成功构建,并应用于临床,但其他工程化组织如心脏、骨骼肌、肝脏等体积大、功能复杂,移植后难以及时建立血液供应。而及时建立的血管网络对组织器官的存活与功能实现至关重要。为此,国内外一些实验室采用联合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不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细胞培养在血管的形成、稳定和成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细胞培养 血管化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的脱细胞血管支架的制备 被引量:3
17
作者 方宁涛 潘銮凤 +1 位作者 谢尚喆 吴春根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7-551,共5页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的脱细胞血管支架材料,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奠定基础。方法用含有脱氧胆酸钠、SDS、EDTA的低渗液和等渗液以及核酸酶对猪的胸主动脉进行脱细胞处理,使用HE、Movat五色法、DAPI染色及电镜观察处理结果。以MTT...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的脱细胞血管支架材料,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奠定基础。方法用含有脱氧胆酸钠、SDS、EDTA的低渗液和等渗液以及核酸酶对猪的胸主动脉进行脱细胞处理,使用HE、Movat五色法、DAPI染色及电镜观察处理结果。以MTT法分析脱细胞溶液的细胞毒性,通过种植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分析支架的细胞相容性。结果上述方法使用的脱细胞溶液细胞毒性低;经该法处理后,血管的细胞成分完全去除,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糖蛋白等主要基质成分充分保留,组织结构完整,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可以在上面黏附生长,形成完整的细胞层。结论利用脱氧胆酸钠、SDS、EDTA和核酸酶联合消化的方法,可制备出基质成分充分保留、细胞相容性优良的脱细胞血管支架,适于构建组织工程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组织工程 脱细胞血管基质 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对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聪 刘水 +1 位作者 潘銮凤 吴国强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分析共培养时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s)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 VSMCs直接种植于培养板表面,VECs则种植于与VSMCs相对的浮胶底面。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和鉴定VECs和VSMCs,RT-PCR和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表型相关基... 目的分析共培养时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s)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 VSMCs直接种植于培养板表面,VECs则种植于与VSMCs相对的浮胶底面。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和鉴定VECs和VSMCs,RT-PCR和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表型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的大鼠VECs呈铺路石样形态,vWF染色阳性。原代培养的大鼠VSMCs免疫荧光染色α-SMA呈阳性。RT-PCR检测结果表明,48h共培养组VSMCs的合成表型相关基因CRBP-1、Smemb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分别为1.4倍、1.5倍;72h达到峰值,分别为1.7倍、2.1倍,96h开始下降;共培养组中收缩表型标记物Smoothelin-B和SM-MHC的基因表达水平在48h、72h显著低于单独培养组,96hSmoothelin-B却高于单独培养组。单独培养组上述各基因的变化趋势不变或保持稳定。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M-MHC蛋白表达在共培养组中96h后从下降转为升高(P<0.05)。结论在共培养体系中,血管内皮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表现为先促进向合成型转化,96h后促进向收缩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 细胞共培养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淋巴细胞趋化因子——独树一帜的趋化因子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春芳 欧周罗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淋巴细胞趋化因子 (Ltn)是C族趋化因子的唯一成员 ,其独特的结构和作用的选择性引人注目 ,研究表明其在调节免疫系统平衡、增强免疫、抗肿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并与肾炎等多种疾病相关 。
关键词 淋巴细胞趋化因子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皮肤损害及其诊断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红阳 邱丙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47-648,共2页
皮肤型和隐匿型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常可出现皮肤损害,可表现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或湿疹样、痒疹样、荨麻疹等皮肤病,亦可作为首发体征。经对症治疗后如皮损加剧或伴全身症状,需做外周血检查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包括印片检查;若... 皮肤型和隐匿型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常可出现皮肤损害,可表现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或湿疹样、痒疹样、荨麻疹等皮肤病,亦可作为首发体征。经对症治疗后如皮损加剧或伴全身症状,需做外周血检查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包括印片检查;若见异形淋巴细胞,需进一步做免疫组化检测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I型(HTLV-I)抗体,最终确诊需在外周血和(或)罹患组织内检测出HTLV-I前病毒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T细胞 淋巴瘤 T细胞 成人 皮肤损害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