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7
1
作者 张朝阳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2-365,共4页
我国乡镇卫生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卫生资源效率低、预防保健工作滑坡、对村级卫生机构监管弱化。乡镇卫生院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服务能力不高、卫生服务缺乏活力、基本工作经费得不到保证、农民基本卫生需要与有效需求相差甚大。制约乡... 我国乡镇卫生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卫生资源效率低、预防保健工作滑坡、对村级卫生机构监管弱化。乡镇卫生院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服务能力不高、卫生服务缺乏活力、基本工作经费得不到保证、农民基本卫生需要与有效需求相差甚大。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政府财政对农村卫生的投入总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适应,没有形成稳定可持续的补偿机制和有活力的运行机制。因此,乡镇卫生院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明确政府责任,加大改革与投入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加强监管和规范医疗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院发展 影响因素分析 乡镇卫生院 预防保健工作 村级卫生机构 规范医疗行为 卫生资源 主要问题 服务能力 缺乏活力 卫生服务 有效需求 农村卫生 政府财政 资源配置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补偿机制 政府责任 人才培养 加强监管
原文传递
公立医院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包江波 张勇 +2 位作者 张蕾 张挺 王云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年第11期649-651,共3页
目的 总结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探索适合医疗卫生系统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二级资料提取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比较公立医院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外部环境、内部结构、改革... 目的 总结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探索适合医疗卫生系统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二级资料提取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比较公立医院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外部环境、内部结构、改革历程及产权变动等方面的主要不同。结果由于医疗卫生行业自身的特点,导致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不同于国有企业,其竞争主体、要素市场建没、竞争规则及方式等均存在特殊性,需要慎重对待。结论 外部竞争环境建设应该成为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国有企业 产权制度 改革 竞争机制
原文传递
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勇 包江波 +2 位作者 张蕾 张挺 王云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年第11期653-655,共3页
无论产权理论本身,还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都表明,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产权改造、外部竞争环境建设和内部结构治理3项主要改革,这三者是决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效果的关键因素[1].公立医院在内部治理结构过程中存在两类问... 无论产权理论本身,还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都表明,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产权改造、外部竞争环境建设和内部结构治理3项主要改革,这三者是决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效果的关键因素[1].公立医院在内部治理结构过程中存在两类问题[2],一类是国有资产所有人同实际占用人之间关系问题,另一类是患者同医生之间关系问题.现就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重点进行分析,以求获得改革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产权制度 改革 竞争机制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评估 被引量:19
4
作者 邵建华 陈靖 +6 位作者 李海明 李屾森 尤莉 顾勇 郝传明 黄虹 吕军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14-517,共4页
本院血液透析中心于2008年引进血液透析实时监控软件和信息管理数据库软件,通过硬件建设和软件改良,建立血液透析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显示,血透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系统运行稳定,不仅改变了本中心以往的医疗流程,还... 本院血液透析中心于2008年引进血液透析实时监控软件和信息管理数据库软件,通过硬件建设和软件改良,建立血液透析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显示,血透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系统运行稳定,不仅改变了本中心以往的医疗流程,还有助于提高治疗安全性,保证医嘱及时准确地执行,同时确保所有医疗信息得到完整和准确的记录。研究结果提示,血液透析中心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有力保证了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和高质量,并有效节约人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信息电子智能化 医院管理
原文传递
上海市金山区在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现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楚英 吕军 +1 位作者 吴敏方 魏雪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4-739,共6页
目的掌握金山区在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现状,为加强本区重性精神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重性精神疾病数据收集分析系统中导出截止2016年3月1日的相关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金山区累计登记在册的重性精... 目的掌握金山区在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现状,为加强本区重性精神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重性精神疾病数据收集分析系统中导出截止2016年3月1日的相关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金山区累计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4778例,以精神分裂症为主(54.40%),18~59岁劳动力人口占绝大多数(67.73%),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86.44%);40.46%未婚或离婚;仅少数患者(18.08%)能参与正常工作;治疗方式以门诊为主(76.50%),仍有部分患者(15.11%)未采取治疗措施。结论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已成为我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患者选择正确就医方式的比例偏低,仍有部分患者未采取治疗措施。需要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服务和管理力度,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疾病 管理 现状分析
下载PDF
公立医院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历程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勇 张蕾 +2 位作者 张挺 王云 包江波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年第11期651-653,共3页
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历程进行总结,并与公立医院加以比较,以形成适合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国有企业 产权制度 改革 历程 经营机制 成本利润率
原文传递
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初评满意度调查——基于需方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瑞 陈凯悦 +3 位作者 王佳韵 秦昊 陈政 李程跃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目的】分析接受服务的对象对上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价初评服务的满意度,为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6个区的110名接受过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服务的对象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 【目的】分析接受服务的对象对上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价初评服务的满意度,为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6个区的110名接受过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服务的对象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ordinal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区域对象对初评过程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存在差异,远郊满意度均较低(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评有关的时间满意度指标均与服务对象所在区域和个人主要经济来源有关;对评估人员服务态度和能力的满意度仅与所在区域有关;初评结果满意度则与对象的婚姻状况、学历和收入水平及具体评级结果有关。【结论】上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初评满意度较高。在评估过程中要基于个人各类信息对其需求状况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挖掘,才能确保最终提供的老年照护服务的适宜性,切实提高对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照护 统一需求评估 初评服务 满意度 上海
原文传递
新冠疫情前后中国内地重大疫情防控服务能力变化分析
8
作者 王兰 施培武 +13 位作者 沈群红 陈政 蒲川 徐凌忠 胡志 马安宁 龚朝晖 徐天强 王磐石 汪华 郝超 周庆誉 郝模 李程跃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分析新冠疫情前后中国内地重大疫情防控服务能力的变化情况,为促进防控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参考借鉴。方法系统检索中国内地31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官方网站,结合北大法宝网补充,纳入2002-2020年重大疫情防... 目的分析新冠疫情前后中国内地重大疫情防控服务能力的变化情况,为促进防控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参考借鉴。方法系统检索中国内地31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官方网站,结合北大法宝网补充,纳入2002-2020年重大疫情防控相关文件1756篇,摘录服务提供有关字段,计算服务覆盖和可考核程度以及防控服务能力,采用配对秩和检验分析东、中、西部等地区新冠前后服务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中国内地2019年重大疫情防控服务覆盖程度已达到100%,事前、事中和事后服务可考核程度在新冠疫情前后分别由50.54%、61.29%、37.10%提升至65.59%、72.04%和38.71%,提升幅度分别为29.78%、17.54%和4.34%。东部地区事前以及西部地区事中的服务能力在新冠疫情前后分别由78.79%、65.00%提升至89.39%、76.67%(P<0.05),事后阶段的服务能力提升不明显。重大疫情防控服务能力在新冠疫情前后由66.00%提升至73.78%(P<0.001)。结论中国内地重大疫情防控服务能力在新冠疫情前后有所提升,但中部和西部地区仍需持续加强,其中事后评估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疫情 服务能力 前后变化 事前-事中-事后
原文传递
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人员对工作的认知和满意度状况分析
9
作者 陈凯悦 张艺凡 +5 位作者 赵瑞 王佳韵 秦昊 谢洪彬 陈政 李程跃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19-326,共8页
【目的】明确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人员对评估工作的认知状况和工作满意度状况,分析评估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优化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29家老年照护需求评估机构... 【目的】明确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人员对评估工作的认知状况和工作满意度状况,分析评估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优化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29家老年照护需求评估机构中93名评估人员开展结构式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区域间差异,基于双因素理论分析评估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工作认知方面,调查评估人员中有92.5%的人认为工作具有重要性。对评估工作感兴趣的评估人员占87.1%,认为自身对评估工作具有积极贡献的比例为84.9%,认为目前安排的评估岗位符合个人意愿的占84.9%。工作满意度方面,调查人群对评估工作感到满意的占83.9%,认为工作量适宜的占78.5%,认为工作时长适宜的占74.2%,对评估对象配合程度满意的占65.6%,对评估机构工作支持感到满意和对评估机构有归属感的人员分别占94.6%和91.4%,对工作补助感到满意的占65.6%。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保健因素包括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工资报酬、工作量、工作耗时和与外界协助相关的机构支持、岗位适配性、团队合作、需方配合情况(P<0.05),激励因素包括对工作意义的认知、工作成就感、工作兴趣、工作归属感、工作成长性(P<0.05)。【结论】上海老年照护需求评估人员对工作的认知情况和满意度评价总体较为积极。主要问题包括评估人员的工作负担较重、实际工作补助不及预期,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流程的规范性,建立专职的评估人员队伍,健全完善薪酬激励机制,不断提升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照护 需求评估 工作认知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上海
原文传递
新冠疫情前后中国内地重大疫情防控工作职责明确程度变化分析
10
作者 朱浩 施培武 +7 位作者 沈群红 蒲川 胡志 王磐石 汪华 李程跃 周庆誉 郝模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目的评价新冠疫情发生前后中国内地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的职责明确程度差异,探讨疫情对职责明确程度的影响。方法系统收集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的政策文件,从中提取相关信息,从... 目的评价新冠疫情发生前后中国内地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的职责明确程度差异,探讨疫情对职责明确程度的影响。方法系统收集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的政策文件,从中提取相关信息,从职责覆盖、清晰、可考核3个方面量化分析各地职责明确程度,并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对疫情前后的指标差异进行统计检验。结果共收集3864份文件。中国内地31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职责覆盖程度由2019年的80.93%(18.61/23.00)升至2020年的89.62%(20.61/23.00),职责可考核程度由26.16%(4.81/18.61)升至30.93%(6.39/20.61),职责明确程度从44.00%升至54.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责清晰程度无明显提升(P>0.05)。分部门看,业务条线部门职责明确程度升至87.10%,关键支撑部门升至20.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支撑部门无明显提升。结论我国重大疫情防控工作职责明确程度显著提升,但在部门职责可考核方面仍需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 重大疫情防控 职责明确
原文传递
上海市残疾人全额类辅助器具服务提供与利用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昕潆 孙梅 +6 位作者 万少华 吕军 金荣 黄晓静 杨喆 陈建安 宋毓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残疾人全额类辅具服务的提供与利用的情况。方法:对2011-2016年上海市全额类辅具服务相关政策文件、数据进行分析,对供需双方各4人进行访谈。结果:2011-2016年,上海市全额类辅具目录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全额类辅具受... 目的:了解上海市残疾人全额类辅具服务的提供与利用的情况。方法:对2011-2016年上海市全额类辅具服务相关政策文件、数据进行分析,对供需双方各4人进行访谈。结果:2011-2016年,上海市全额类辅具目录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全额类辅具受益总人数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残疾等级以轻度残疾为主,残疾类型的分布与辅具目录中辅具类型的分布基本保持一致。受益比例方面,除精神残疾外其余残疾类型均呈现负增长趋势。结论:上海市残疾人全额类辅具服务方式的不断完善为残疾人提供了便利,但目前全额类辅具目录、申领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在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下,应全面考虑不同类型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建立起辅具目录及时遴选和补充机制,同时进一步关注残疾人群体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全额类辅助器具 服务 提供 利用 上海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管理规范的制定与论证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佳韵 龚丹 +7 位作者 赵玉章 刘红联 周鹏 张一英 夏庆华 袁红 吕军 李程跃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13,共8页
目的:遴选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管理规范的要素及具体内容,为制定高危人群管理规范提供参考。方法:系统评阅国内外管理规范相关的文件和文献194篇,运用边界分析法、项目管理理论归纳管理规范的要素;围绕确定的要素,系统评阅国内外相关文献... 目的:遴选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管理规范的要素及具体内容,为制定高危人群管理规范提供参考。方法:系统评阅国内外管理规范相关的文件和文献194篇,运用边界分析法、项目管理理论归纳管理规范的要素;围绕确定的要素,系统评阅国内外相关文献121篇,结合偱证决策原则和专家咨询,从必要性、可操作性等角度遴选各要素的具体内容。结果: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管理规范应包括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方法和内容、管理时间和频次、管理评估、管理流程等7个要素。高危人群的管理目标是“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高血压相关知信行水平,降低高血压发生率”;管理机构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管理方法包括健康教育、同伴教育、自我管理、创造健康环境和随访管理5类,管理内容涵盖高血压相关知识和信念、血压的监测和管理、危险因素的监测和控制3类。各要素内容的必要性、社区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的认可度高,评分均在4分以上(满分5分)。结论: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管理规范具有良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一定程度弥补了高血压高危人群管理领域的不足;规范中明确的操作流程对有效管理社区高血压高危人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管理规范 高血压 高危人群 社区
下载PDF
缩小版伤残接受度量表(修订版)在慢性脊髓损伤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解海霞 王新宇 +6 位作者 魏燕 张凯琴 林佩佩 曾叙衡 吴爱荣 王惠芳 苌凤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24-930,共7页
目的:评估缩小版伤残接受度量表修订版(简称缩小版量表)的信效度并分析慢性脊髓损伤者的伤残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77例慢性脊髓损伤者。采用缩小版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EQ-VAS和一般资料调查表收... 目的:评估缩小版伤残接受度量表修订版(简称缩小版量表)的信效度并分析慢性脊髓损伤者的伤残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77例慢性脊髓损伤者。采用缩小版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EQ-VAS和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数据。应用描述性分析、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和信效度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缩小版量表不存在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复测信度的相关系数除了扩大维度外,其余均在0.6以上。各条目与维度的相关系数都在0.7以上;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缩小版量表包括两个因子:正向维度和负向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该模型可接受(CFI=0.96,RMSEA=0.07);效标效度良好;不同个人特征患者的伤残接受度得分差异符合预期。慢性脊髓损伤者伤残接受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正向维度得分好于负向维度。伤残接受度的正向影响因素包括没有焦虑或抑郁、有工作、教育水平更高、单身、受伤水平较低和完全性损伤,家庭收入和受伤年限的影响有限,性别和年龄不是影响因素。结论:缩小版量表在慢性脊髓损伤者中的信效度总体良好。慢性脊髓损伤者伤残接受度水平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焦虑抑郁情况、个人和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和受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脊髓损伤 缩小版伤残接受度量表(修订版) 信度 效度 现况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快速识别方法构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凯悦 蒋绮蕴 +4 位作者 王佳韵 张一英 李安乐 李俊 李程跃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8-1113,共6页
目的构建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快速识别方法,为社区识别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系统评阅截至2021年4月的国内外高血压并发症相关文献275篇、专业机构网条目36条、协会联盟官网条目89条、新闻舆情网站条目529条、指... 目的构建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快速识别方法,为社区识别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系统评阅截至2021年4月的国内外高血压并发症相关文献275篇、专业机构网条目36条、协会联盟官网条目89条、新闻舆情网站条目529条、指南规范10份和专业书籍7本,采用边界法梳理资料形成高血压并发症清单和主要并发症共性危险因素清单,邀请34名专家开展3轮专家咨询,确定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快速识别方法,并利用上海市闵行区2014年1月—2020年1月的62150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数据,对37483例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高血压并发症的13个关键危险因素分别为血压控制不佳、高盐饮食、超重/肥胖(体质指数≥24.0)、服药不规律、年龄≥60岁、吸烟、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中心性肥胖、病程长、血脂异常、缺乏体育锻炼(包括久坐的生活工作方式)、心理压力大和过量饮酒;3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100.0%和91.2%,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6和0.88,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均较好;第1轮咨询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281(P<0.05),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最终确定的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快速识别方法为“具备≥5个关键危险因素”,对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快速识别方法筛出的高风险人群占高血压患者的9.17%,数量适宜,有利于社区医生开展更精细化的管理。结论构建的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快速识别方法判断方式简单、可操作性强,能为社区发现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提供便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高风险人群 快速识别方法 构建 实证分析
原文传递
2020—2021年新冠感染疫情下成年学生微信用户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叙衡 魏燕 +2 位作者 陈润迪 周君安 苌凤水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049-1054,共6页
目的分析新冠感染疫情控制早期和常态化防控期成年学生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焦虑/抑郁的变化。方法分别于2020年3月和2021年3月,在学生微信群中发放问卷,使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焦虑/抑郁,采用多元logi... 目的分析新冠感染疫情控制早期和常态化防控期成年学生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焦虑/抑郁的变化。方法分别于2020年3月和2021年3月,在学生微信群中发放问卷,使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焦虑/抑郁,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抑郁影响因素,使用1∶1匹配分析焦虑/抑郁的变化。结果两年中分别有941名和764名学生纳入研究。2020和2021年,学生焦虑的比例分别是34.9%和36.4%,抑郁的比例分别是43.0%和48.4%,匹配后发现焦虑(P=0.359)和抑郁(P=0.186)的比例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但2021年中重度焦虑(P=0.015)和重度抑郁(P=0.012)比例有一定下降。多因素分析发现,健康状况差、患有慢性病和医疗服务受到影响在两个年份均是学生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OR=1.708~6.415,P<0.050)。2020年研究生的焦虑/抑郁可能性均比大专/本科生高(OR=1.613~1.752,P<0.010),周围新冠感染疫情较重的学生焦虑可能性更高(OR=1.750,P=0.048),城市学生发生焦虑的可能性大于农村学生(OR=1.384,P=0.030)。2021年缺少物品的学生更容易焦虑/抑郁(OR=1.758~1.854,P<0.05),但2020年缺少物品只会增加焦虑的可能性(OR=1.507,P=0.010)。结论从疫情控制早期到常态化防控期,成年学生焦虑/抑郁情况有所减轻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建议持续关注我国成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情况,尤其是健康状况较差和医疗服务受到影响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感染疫情 成年学生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变化
原文传递
乡镇卫生院手术开展现状和变化势态 被引量:4
16
作者 华颖 傅鸿鹏 +1 位作者 刘颖 郝模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年第2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 手术开展现状 变化势态 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原文传递
2020—2021年疫情下居民焦虑抑郁情况及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润迪 曾叙衡 +3 位作者 黄晓伟 吴述银 魏燕 苌凤水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10期114-120,共7页
目的了解2020—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简称为“新冠疫情”)下居民焦虑/抑郁情况及其变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分别于2020年3月(疫情控制早期)和2021年3月(常态化防控期),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 目的了解2020—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简称为“新冠疫情”)下居民焦虑/抑郁情况及其变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分别于2020年3月(疫情控制早期)和2021年3月(常态化防控期),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对居民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0年和2021年居民有焦虑/抑郁的比例分别是44.1%/48.7%和41.6%/49.5%。匹配后分析发现,2021年只有居民焦虑、焦虑合并抑郁比例下降都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20年居民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包括较轻的年龄、单身、健康水平较差、有慢性病、缺2种及以上物品、医疗服务受到影响和周围疫情较严重。2021年居民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的主要变化如下:婚姻状况和疫情情况不再是影响因素,男性更易焦虑/抑郁。结论从疫情控制早期到常态化防控期,居民焦虑/抑郁情况有所减轻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建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持续追踪观察居民的焦虑/抑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居民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管理规范的研制与论证
18
作者 陈凯悦 蒋绮蕴 +5 位作者 王佳韵 张一英 李安乐 李俊 田丹 李程跃 《中国卫生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9-547,共9页
目的 遴选和确定社区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管理规范的要素及各要素的具体内容,研制全流程的高风险人群管理规范。方法 系统评阅国内外管理规范相关的文件和文献112篇,运用边界分析法、项目管理理论总结和归纳管理规范的要素;围绕确定... 目的 遴选和确定社区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管理规范的要素及各要素的具体内容,研制全流程的高风险人群管理规范。方法 系统评阅国内外管理规范相关的文件和文献112篇,运用边界分析法、项目管理理论总结和归纳管理规范的要素;围绕确定的要素,系统评阅国内外相关文献182篇,结合偱证决策原则和专家咨询,从可操作性、社区适宜性、系统性和认可度4个方面论证管理规范,从必要性、可操作性、社区适宜性3个方面论证管理规范各要素的具体内容。结果 社区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管理规范应包括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管理流程和效果评估7个要素。高风险人群的管理目标是控制血压水平、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管理主体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社区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管理内容包括并发症相关知识教育、危险因素控制与干预、并发症防治措施、并发症风险评估以及并发症诊断性检查;管理方式包括健康教育、自我管理、随访管理和同伴教育。管理规范各要素的具体内容认可度较高,评分均大于4分(满分5分)。结论 社区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管理规范具有良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一定程度弥补了该领域的不足;管理规范中明确的操作流程对有效管理高血压并发症高风险人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高风险人群 管理规范 健康管理
下载PDF
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并发症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佳韵 李俊 +6 位作者 梁彤彤 宣国 刘蒲 张金玲 奥宇宏 吕军 李程跃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895-900,共6页
【目的】明确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并发症疾病谱,为明确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干预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上海市闵行区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建卡管理的高血压人群电子健康档案数据,选取建卡时未出现并发临床症状的38 599名... 【目的】明确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并发症疾病谱,为明确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干预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上海市闵行区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建卡管理的高血压人群电子健康档案数据,选取建卡时未出现并发临床症状的38 599名高血压患者纳入分析。用SPSS 20.0软件进行χ^(2)检验、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结果】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率为10.77%,其中脑血管损害的发病比例最高(7.44%),其次为心脏损害(3.55%)、外周血管损害(0.81%)。18~59岁、60~69岁、≥70岁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病比例分别为5.53%、9.61%、16.19%,不同年龄组间并发症发病比例有统计学差异(χ^(2)=668.670,P<0.05)。60~69岁人群中,女性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比例低于男性(χ^(2)=5.937,P<0.05);但≥70岁人群中,女性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比例高于男性(χ^(2)=11.619,P<0.05)。【结论】该地区高血压人群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应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重点管理,年龄和性别也对并发症的发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并发症 发病比例 上海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对成年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燕 吴述银 +3 位作者 解海霞 曾叙衡 黄晓伟 苌凤水 《卫生软科学》 2022年第12期85-90,共6页
[目的]分析2020年、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早期和常态化疫情控制期对我国成年居民的健康影响。[方法]分别于2020年3月和2021年3月,在安徽、上海等地相同微信群中发放电子问卷,匿名收集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和疫情对健康的影响等。应... [目的]分析2020年、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早期和常态化疫情控制期对我国成年居民的健康影响。[方法]分别于2020年3月和2021年3月,在安徽、上海等地相同微信群中发放电子问卷,匿名收集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和疫情对健康的影响等。应用描述性统计、卡方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借助匹配方法分析健康影响的年度变化。[结果]2020年、2021年分别有1929名和2209名成年居民纳入研究。2020年疫情控制早期和2021年常态化疫情控制期中,样本居民健康变差的比例分别为19.1%和15.3%。多因素分析发现,2个年份居民健康变差的共同危险因素包括隔离中、医疗影响较大、有慢性病、焦虑合并抑郁、健康较差和周围疫情较重或曾经被列为高风险地区,而且慢性病越多、医疗影响越大、健康越差的成年居民健康变差的可能性越高。另外,2020年男性和离异/丧偶也是居民健康变差的影响因素,2021年的危险因素还包括教育背景是高中及以下学历。匹配分析发现,居民自报健康变差的比例有所下降。[结论]疫情对成年居民健康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但2021年该影响已明显降低。疫情的医疗影响、健康状况、焦虑抑郁情况、性别和婚姻等因素是成年居民健康变差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健康影响 成年居民 影响因素 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