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被引量:1729
1
作者 傅勇 张晏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2,22,共10页
经济分权同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紧密结合是中国式分权的核心内涵,本文在此背景下讨论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偏向的激励根源,并通过构造财政分权指标和政府竞争指标、利用1994 ̄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们的推断进行实证检验。本文主要结论是... 经济分权同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紧密结合是中国式分权的核心内涵,本文在此背景下讨论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偏向的激励根源,并通过构造财政分权指标和政府竞争指标、利用1994 ̄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们的推断进行实证检验。本文主要结论是:中国的财政分权以及基于政绩考核下的政府竞争,造就了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重基本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明显扭曲;并且,政府竞争会加剧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结构的扭曲,竞争对支出结构的最终影响则取决于分权程度,而1994年之后包括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在内的现行重大政策并没有缓解这种状况。这意味着,中国式分权在推动市场化和激发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同时,与之伴随的成本可能正在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中国式分权 政府竞争
原文传递
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1708
2
作者 陆铭 陈钊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8,共9页
基于 1 987— 2 0 0 1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 ,城市化对降低统计上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而地区间人口户籍转换、经济开放、非国有化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都是拉开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也对城乡收... 基于 1 987— 2 0 0 1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 ,城市化对降低统计上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而地区间人口户籍转换、经济开放、非国有化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都是拉开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也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持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地方政府实施的带有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政策 收入分配 城乡差距 中国 面板数据 户籍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
原文传递
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被引量:1051
3
作者 张军 高远 +1 位作者 傅勇 张弘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9,共16页
本文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解释了改革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建设和改善物质基础设施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文章依据现有的文献和省级面板数据,不仅度量了改革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的存量变化和地区差距,而且运用GMM方... 本文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解释了改革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建设和改善物质基础设施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文章依据现有的文献和省级面板数据,不仅度量了改革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的存量变化和地区差距,而且运用GMM方法检验了可解释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变动模式的重要变量。本文发现,在控制了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深化改革以及其他因素之后,地方政府之间在"招商引资"上的标尺竞争和政府治理的转型是解释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决定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分权、Tiebout竞争、向发展式政府的转型对改进政府基础设施的投资激励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财政分权 政府治理
原文传递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937
4
作者 陈诗一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55,共15页
在金融海啸凸显实体经济重要性和工业反哺农业时代要求的背景下,本文讨论了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本文构造了中国工业38个二位数行业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利用超越对数分行业生产函数估算了中国工业... 在金融海啸凸显实体经济重要性和工业反哺农业时代要求的背景下,本文讨论了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本文构造了中国工业38个二位数行业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利用超越对数分行业生产函数估算了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进行绿色增长核算。本文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总体上已经实现了以技术驱动为特征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能源和资本是技术进步以外主要驱动中国工业增长的源泉,劳动和排放增长贡献较低甚至为负。但是,一些能耗和排放高的行业仍然表现为粗放型增长,必须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最终实现中国工业的完全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耗 二氧化碳排放 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增长方式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量:785
5
作者 张晏 龚六堂 《经济学(季刊)》 2005年第1期75-108,共34页
本文在Zhang和Zou(1998)与Lin和Liu(2000)的框架下实证检验了中国1986n2002年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效应存在显著的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我们认为,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之间政策协调能力的加强是促进财政... 本文在Zhang和Zou(1998)与Lin和Liu(2000)的框架下实证检验了中国1986n2002年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效应存在显著的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我们认为,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之间政策协调能力的加强是促进财政分权积极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体制变革的因素、转移支付的设计和政府财政支出的构成也影响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分税制改革
原文传递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 被引量:760
6
作者 王永钦 张晏 +2 位作者 章元 陈钊 陆铭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6,共13页
本文从分权式改革的视角提供了一个自洽的逻辑框架,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的发展道路。这个逻辑框架不仅能够分析中国前期改革的成功,也能够解释目前浮现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给地方政府提供了发展经济的动力,尤其是完... 本文从分权式改革的视角提供了一个自洽的逻辑框架,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的发展道路。这个逻辑框架不仅能够分析中国前期改革的成功,也能够解释目前浮现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给地方政府提供了发展经济的动力,尤其是完成了地方层面的市场化和竞争性领域的民营化。但是,内生于这种激励结构的相对绩效评估又造成了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和公共事业的公平缺失等问题。由于中国的渐进式分权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一个中央政府主导和控制下的机制设计问题,所以,在认清中国分权式改革的得失的基础上,正确地设计合理的改革方略,对于下一阶段改革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如此,中国就可能走出一条独特的大国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权式改革 收益 成本 机制设计
原文传递
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 被引量:587
7
作者 桂琦寒 陈敏 +1 位作者 陆铭 陈钊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0,共11页
在比较了研究有关区域间市场整合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985~2001年各地商品价格指数数据评价了中国相邻省份的商品市场整合程度及变化趋势。我们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国内市场的整合程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这一发现有力地反驳了... 在比较了研究有关区域间市场整合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985~2001年各地商品价格指数数据评价了中国相邻省份的商品市场整合程度及变化趋势。我们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国内市场的整合程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这一发现有力地反驳了对于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的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整合 价格 时间序列数据
原文传递
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测:1987—2001 被引量:557
8
作者 张军 金煜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4-45,共12页
金融中介和增长的关联问题在发展经济学文献中广受关注。金融中介的深化增加投资的流动性,提高金融资源的回报,从而提高生产率,所以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本文利用省份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各地区生产率变化如何受到金融深化过... 金融中介和增长的关联问题在发展经济学文献中广受关注。金融中介的深化增加投资的流动性,提高金融资源的回报,从而提高生产率,所以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本文利用省份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各地区生产率变化如何受到金融深化过程的影响。通过构建对金融深度的适当测度,本文发现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增长之间呈显著为正的关系。考虑到沿海和内地金融深化模式的差异,既然地区差距越来越被认为是与生产率差异相联的,这一发现同时解释了中国地区差距的扩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 金融发展 生产率 中国经济
原文传递
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 被引量:539
9
作者 张军 高远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103,共13页
1978年以来,官员治理制度中先后引入了高级官员的有限任期制度和鼓励异地交流的惯例。利用1978年至2004年间在各省(西藏除外)任职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委书记和省长(包括直辖市长、自治区主席)的详细信息以及省级经济增长的数据库,本文... 1978年以来,官员治理制度中先后引入了高级官员的有限任期制度和鼓励异地交流的惯例。利用1978年至2004年间在各省(西藏除外)任职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委书记和省长(包括直辖市长、自治区主席)的详细信息以及省级经济增长的数据库,本文考察了对省级高级官员的任期限制和异地交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了地方的经济业绩。文章从经验上证实,官员的任期限制和异地交流制度总体上对经济增长有相当正面的推动作用。研究进一步发现,官员任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倒U型的特征。研究还发现,官员的异地交流对经济增长也有积极的影响,但这个影响在地区之间(尤其是东西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东部的影响大于中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期限制 官员交流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 被引量:499
10
作者 陈诗一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34,58,共15页
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对改革以来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重新估算,发现正确考虑环境约束的实际全要素生产率比传统不(正确)考虑环境因素的估算值低了很多,与主要文献结果对比也佐证了这一发现。本文还发现,改革以来中国实行的一... 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对改革以来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重新估算,发现正确考虑环境约束的实际全要素生产率比传统不(正确)考虑环境因素的估算值低了很多,与主要文献结果对比也佐证了这一发现。本文还发现,改革以来中国实行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有效地推动了工业绿色生产率的持续改善,特别是从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中国工业绿色生产率增长最快并达到顶峰,且重工业生产率、效率和技术进步增长首次全面超过轻工业,初步彰显环境政策的绿色革命成效。虽然2002年以后重化工业膨胀暂时恶化了工业生产率,但是基于国家对节能减排与发展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的高度战略重视,中国新一轮绿色工业革命为期不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工业革命 方向性距离函数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原文传递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1978-2005 被引量:484
11
作者 陈诗一 张军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78,共14页
利用DEA非参数技术和受限Tobit模型,核算财政分权改革后中国省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相对效率,结果显示,中国大部分省级政府的支出都不是很有效率的,但比较而言,东中部地区的政府支出效率相对较高且相差不大,西部地区与之相比则低很多。... 利用DEA非参数技术和受限Tobit模型,核算财政分权改革后中国省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相对效率,结果显示,中国大部分省级政府的支出都不是很有效率的,但比较而言,东中部地区的政府支出效率相对较高且相差不大,西部地区与之相比则低很多。具体来看,20世纪80年代地方财政包干时期,东中部地区的支出效率呈现共同的下降趋势,西部地区变化不大,但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的支出效率总体上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主要是由东部和西部地区效率的较大提高所引起,而中部地区支出效率相对于此前几乎没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财政支出效率 DEA核算 Tobit面板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人力资本和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面板数据的估算 被引量:397
12
作者 陈钊 陆铭 金煜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5-31,共7页
本文基于已有的数据,估算了缺失年份的数据,从而形成了1987~2001年各地区完整的教育发展的面板数据,这项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区域经济的经验研究提供了基础。我们发现,中国各省的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仍然存... 本文基于已有的数据,估算了缺失年份的数据,从而形成了1987~2001年各地区完整的教育发展的面板数据,这项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区域经济的经验研究提供了基础。我们发现,中国各省的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年来各地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呈现收敛的趋势,高等教育的持续平衡发展将有助于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数据 中国 人力资本 区域差异 教育发展水平 人口素质 受教育年限
原文传递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09
13
作者 罗长远 张军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79,共15页
从产业角度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产业结构变化和不同产业劳动收入占比以正相关性同时变化,均加剧了劳动收入占比的波动。基于产业数据对劳动收入占比变化进行分解,可以发现:相对于1993年,1996年劳动收入占比... 从产业角度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产业结构变化和不同产业劳动收入占比以正相关性同时变化,均加剧了劳动收入占比的波动。基于产业数据对劳动收入占比变化进行分解,可以发现:相对于1993年,1996年劳动收入占比上升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劳动收入占比提高造成的;相对于1996年,2003年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主要与第一产业比重下降有关;2004年的情况比较特殊,这一年劳动收入占比剧烈下降主要源于统计口径变化,造成第二、三产业劳动收入占比大幅减少。劳动收入占比在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差异在逐渐缩小,这与产业结构和产业内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占比 结构转型 产业间效应 产业内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 被引量:415
14
作者 陈诗一 《经济学(季刊)》 2011年第2期735-776,共42页
为了使得对中国工业分行业在整个改革开放期间的增长核算分析成为可能,本文克服了该期间内工业行业分类标准前后不匹配、工业经济指标统计口径1997年前和1998年后不一致、20世纪80年代分行业数据较多缺失等困难,构造了38个工业两位数... 为了使得对中国工业分行业在整个改革开放期间的增长核算分析成为可能,本文克服了该期间内工业行业分类标准前后不匹配、工业经济指标统计口径1997年前和1998年后不一致、20世纪80年代分行业数据较多缺失等困难,构造了38个工业两位数行业1980-2008年间的投入产出面板统计数据库,包括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资本存量、职工人数、从业人员、能源消费总量、工业中间投入和二氧化碳排放变量。本文对这些变量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分行业 数据估算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制度、税负和资源禀赋 被引量:416
15
作者 王永钦 杜巨澜 王凯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6-142,共17页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ODI)输出国。东道国(或地区)的不同制度维度是如何影响中国ODI的区位选择的?本文以中国2002-2011年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842笔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样本,研究了东道国的话语权与问责制、政治稳定与...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ODI)输出国。东道国(或地区)的不同制度维度是如何影响中国ODI的区位选择的?本文以中国2002-2011年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842笔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样本,研究了东道国的话语权与问责制、政治稳定与杜绝暴力/恐怖主义、政府效率、监管质量、法治水平、腐败控制这六类制度性因素对中国ODI区位选择的影响。本文还讨论了税收(避税)因素和自然资源因素的作用,以及它们与制度因素的交互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与大部分跨国公司不同的是:中国的ODI不太关心对方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话语权与问责制)和政治稳定度,而更关心政府效率、监管质量和腐败控制,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同时,中国的ODI存在明显的避税和获取资源的动机;东道国的制度质量与避税功能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ODI的决定因素和国际间资本流动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ODI 制度 税收 资源
原文传递
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9 被引量:364
16
作者 陈诗一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9-143,共15页
节能减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复杂的。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动态行为分析模型来对中国工业从现在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节能减排的损失和收益进行模拟分析,找到了通向中国未来双赢发展的最优节能减排路径。在此路径下,... 节能减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复杂的。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动态行为分析模型来对中国工业从现在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节能减排的损失和收益进行模拟分析,找到了通向中国未来双赢发展的最优节能减排路径。在此路径下,节能减排一开始确实会造成较大潜在生产损失,但这种损失会逐年降低,最终将低于潜在产出增长,双赢可期;节能减排虽然在前期对技术进步有负面影响,但由于前期较高的技术效率以及后期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未来40年将会保持逐年平稳小幅增长的态势。本文的预测支持了环境治理可导致环境和经济双赢发展的环境波特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节能减排 环境治理 波特假说 双赢发展
原文传递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350
17
作者 罗长远 张军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35,共11页
本文运用1987~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事实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三阶段最小二乘分析,发现FDI、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营化都不利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改善。其中,FDI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双向的负相关关... 本文运用1987~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事实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三阶段最小二乘分析,发现FDI、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营化都不利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改善。其中,FDI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双向的负相关关系,是"谈判力量"机制在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的背景下发生效力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存在"U"型关系,但中国目前还处在曲线的下行区间上;民营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负效应与"工资侵蚀利润"的现象被扭转以及劳动力供给的正向冲击有关。对劳动收入占比起促进作用的因素包括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财政支出以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占比 全球化 经济发展水平 民营化
原文传递
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 被引量:275
18
作者 万广华 陆铭 陈钊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6,205,共11页
本文估计了一个包含贸易和FDI变量的收入决定函数,然后运用最新发展起来的夏普里值(Shapleyvalue)分解法衡量了全球化和其他变量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全球化对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贡献显著为正,并且随着时间而加强;(2)... 本文估计了一个包含贸易和FDI变量的收入决定函数,然后运用最新发展起来的夏普里值(Shapleyvalue)分解法衡量了全球化和其他变量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全球化对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贡献显著为正,并且随着时间而加强;(2)资本是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最为主要且日益重要的因素;(3)以非国有化为特征的经济改革对地区间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4)教育、地理位置、城市化和人口负担率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地区间 全球化 证据 中国 收入决定 最新发展 经济改革 非国有化 地理位置 FDI 分解法 负担率 城市化 变量 贸易 衡量 资本 人口
原文传递
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317
19
作者 刘瑞明 石磊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国有企业的效率损失应该包含两种:一是国有企业本身的效率损失,二是由这种效率损失进一步带来的其他效率损失。传统观点强调国有企业本身的效率损失而忽略了第二种效率损失。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的生存困境,提出国有企业的"增长拖累&q... 国有企业的效率损失应该包含两种:一是国有企业本身的效率损失,二是由这种效率损失进一步带来的其他效率损失。传统观点强调国有企业本身的效率损失而忽略了第二种效率损失。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的生存困境,提出国有企业的"增长拖累"这一概念,重新认识国有企业的效率损失。所发展的观点是,国有企业不仅本身存在效率损失,而且由于软预算约束的存在,拖累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进度,从而对整个经济体构成"增长拖累"。利用中国1985—2004年29个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验证了这一思想。因此,就效率层面而言,推进国企改革是一条必然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效率 生存困境 政府保护 软预算约束 增长拖累
原文传递
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 被引量:307
20
作者 张军 陈诗一 Gary H. Jefferson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20,共17页
1978年以来,中国工业在持续的结构改革中经历了强劲的增长和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估算了工业分行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发现1992年后,TFP增长超过了要素投入增长,但是TFP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在2001年后出现了下降。进一步对TFP增长分... 1978年以来,中国工业在持续的结构改革中经历了强劲的增长和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估算了工业分行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发现1992年后,TFP增长超过了要素投入增长,但是TFP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在2001年后出现了下降。进一步对TFP增长分解后发现,由工业结构改革引致的行业间要素重置显然对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工业生产率的提高乃至工业增长起到了实际推动作用,即结构红利是显著存在的,而2001年后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也成为同期TFP增长贡献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中国要素市场的改革和工业行业的结构调整主导了要素配置效率变化的总体走势,并造成了不同行业要素配置效率的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改革 要素配置效率 结构红利 生产率变化 工业增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