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dgehog信号通路与脂肪细胞发育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婧文 汤其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TGFβ、Wnt、FGF和Hedgehog(Hh)等信号通路是参与胚胎发育的关键信号通路.从果蝇到人类,Hh信号通路广泛存在并高度保守,在多种器官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脂肪细胞发育的过程包括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和脂肪细胞终末分化两... TGFβ、Wnt、FGF和Hedgehog(Hh)等信号通路是参与胚胎发育的关键信号通路.从果蝇到人类,Hh信号通路广泛存在并高度保守,在多种器官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脂肪细胞发育的过程包括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和脂肪细胞终末分化两个阶段.近年来,Hh信号通路在脂肪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h信号通路抑制脂肪细胞发育.本文将对Hh信号通路抑制脂肪细胞发育的作用以及其发挥作用的阶段进行综述,并分析将该信号通路作为靶点治疗肥胖症及相关疾病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DGEHOG 信号通路 脂肪细胞发育
下载PDF
棕色脂肪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琰 肖柳玲 +1 位作者 钱淑文 汤其群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8期510-513,共4页
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按功能主要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WAT主要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机体摄取的能量,当能量摄入超出脂肪细胞的存储能力时,机体就会产生肥胖。与WAT不同,BAT主要通过氧化脂肪酸消耗能量。... 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按功能主要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WAT主要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机体摄取的能量,当能量摄入超出脂肪细胞的存储能力时,机体就会产生肥胖。与WAT不同,BAT主要通过氧化脂肪酸消耗能量。BAT一方面通过非颤抖性产热维持动物体温,另一方面可以消耗机体过剩的能量,维持能量平衡。基于BAT在消耗能量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脂肪组织 能量摄入 白色脂肪组织 动物体内 氧化脂肪酸 BAT 甘油三酯 脂肪细胞
原文传递
人脂联素球状结构域的表达、纯化和功能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宏磊 李希 +1 位作者 宋后燕 汤其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表达和纯化人脂联素(adiponectin,APN)球状结构域并观察其生物学活性。方法用PCR方法复制人脂联素球状结构域(globular domain of adiponectin,gAPN)的cDNA,并克隆于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gAPN转化大... 目的表达和纯化人脂联素(adiponectin,APN)球状结构域并观察其生物学活性。方法用PCR方法复制人脂联素球状结构域(globular domain of adiponectin,gAPN)的cDNA,并克隆于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gAPN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37℃培养至A600达到0.6时,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细菌经超声破菌,得到粗提的包涵体洗涤变性后经镍柱亲和层析柱一步纯化,获得纯化的gAPN重组蛋白,复性后冻干保存。然后,用链佐星(streptozocin,STZ)诱导的小鼠高血糖模型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IPTG诱导后有Mr约为17 000大小的目的蛋白表达,免疫印迹结果进一步表明,其具有人gAPN的抗原性。表达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蛋白的30%以上,表达产物经变性、纯化、复性,可获得纯度90%以上的目的蛋白。该重组蛋白能够降低STZ诱导的小鼠高血糖模型的血糖水平。结论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了人gAPN蛋白,经变性、纯化、复性后得到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重组蛋白 表达与纯化 高血糖模型
下载PDF
叶酸缺乏对斑马鱼体轴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淑娜 桂永浩 +2 位作者 蒋璆 钱林溪 宋后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3-669,共7页
目的构建叶酸缺乏斑马鱼模型,观察叶酸缺乏斑马鱼胚胎的体轴发育情况,初步探讨叶酸缺乏导致胚胎体轴发育异常的机制。方法分别应用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抑制剂甲氨蝶呤(MTX)以及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阻抑技术,通过下调二氢叶酸还原... 目的构建叶酸缺乏斑马鱼模型,观察叶酸缺乏斑马鱼胚胎的体轴发育情况,初步探讨叶酸缺乏导致胚胎体轴发育异常的机制。方法分别应用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抑制剂甲氨蝶呤(MTX)以及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阻抑技术,通过下调二氢叶酸还原酶功能构建叶酸缺乏斑马鱼模型。在胚胎发育至17 hpf时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体轴偏移情况。利用特异性探针通过胚胎整体原位杂交的方法标记肝脏、胰脏以及心脏,以观察其位于中线两侧的位置。利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和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与体轴发育密切相关的Nodal信号通路下游因子ntl和gsc的表达情况。结果叶酸缺乏组一定比例胚胎存在体轴偏移以及肝脏、胰脏和心脏左右轴异位。叶酸缺乏组Nodal信号通路下游因子ntl以及gsc的表达强度无明显变化,但表达的空间模式发生改变,提示轴中胚层发育紊乱。结论叶酸缺乏可导致斑马鱼胚胎体轴发育异常以及轴中胚层发育紊乱,但对Nodal信号通路无明显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二氢叶酸还原酶 体轴 Nodal信号通路
下载PDF
原钙黏附蛋白18b基因抑制对斑马鱼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贡月波 蒋缪 +2 位作者 胡晶莹 王跃祥 宋后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97-903,共7页
原钙黏附蛋白18b(Protocadherin18b,Pcdh18b)属于钙黏附蛋白家族成员.为了研究pcdh18b基因抑制对斑马鱼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针对pcdh18b的翻译起始位点设计一个吗啡啉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其表达,在斑马鱼受精卵一到二细胞期注射并且... 原钙黏附蛋白18b(Protocadherin18b,Pcdh18b)属于钙黏附蛋白家族成员.为了研究pcdh18b基因抑制对斑马鱼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针对pcdh18b的翻译起始位点设计一个吗啡啉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其表达,在斑马鱼受精卵一到二细胞期注射并且验证其有效性.注射后用原位杂交和吖啶橙染色检测神经系统的表型和标志基因的表达.pcdh18b下调使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基因neurog1、神经元标志基因elavl3和神经胶质细胞标志基因gfap的表达均出现下调,中后脑边界的标志基因pax2a和wnt1表达减弱并出现神经管分叉现象,同时与后脑分节相关的基因krox20表达减少.吖啶橙染色显示pcdh18b下调后斑马鱼中脑、后脑及中后脑边界细胞凋亡增多.这些结果表明pcdh18b抑制导致了斑马鱼神经系统发育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钙黏附蛋白18b 斑马鱼 神经系统发育 整体原位杂交
下载PDF
诱导性产热脂肪的性质、诱导因素及潜在临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海艳 钱淑文 汤其群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59-1271,共13页
当机体能量摄入长期超过能量消耗时,就会产生肥胖。人们通常把脂肪视为肥胖的"罪魁祸首",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哺乳动物体内一般存在两种类型脂肪组织,分别是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 当机体能量摄入长期超过能量消耗时,就会产生肥胖。人们通常把脂肪视为肥胖的"罪魁祸首",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哺乳动物体内一般存在两种类型脂肪组织,分别是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两者的解剖位置和形态特征各不相同,最重要的是在能量代谢方面的作用也相反。白色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为储存能量,白色脂肪含量显著增多是肥胖病人的主要特征之一;棕色脂肪组织主要是消耗能量,是产热组织。最新研究显示,有第三种脂肪"诱导性产热脂肪即米色脂肪"的存在。米色脂肪具有有别于白色和棕色脂肪细胞的来源、基因表达谱、诱导因素等,该文将对此进行综述,并就诱导性产热脂肪对治疗肥胖的潜在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产热脂肪 米色脂肪 肥胖 UCP1 适应性产热
原文传递
Connexin43基因抑制对斑马鱼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东 王跃祥 +2 位作者 胡晶莹 孙淑娜 宋后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66-771,共6页
为了研究cx43基因抑制对斑马鱼胚胎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针对cx43的翻译起始位点设计两个吗啉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其表达,在斑马鱼受精卵一到两细胞期混合注射并且验证其有效性.注射后用原位杂交和原位免疫荧光检测心脏标志基因的... 为了研究cx43基因抑制对斑马鱼胚胎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针对cx43的翻译起始位点设计两个吗啉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其表达,在斑马鱼受精卵一到两细胞期混合注射并且验证其有效性.注射后用原位杂交和原位免疫荧光检测心脏标志基因的表达以及心脏的表型,同时利用显微荧光造影和原位杂交检测血管的发育情况.用心室心房的标志基因vmhc和amhc反义RNA探针进行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vmhc表达抑制,而amhc表达上调.原位免疫荧光显示与原位杂交一致的结果表明:心房扩张心室缩小,并且心脏环化不全.用血管标志基因flk-1的RNA探针原位杂交和显微荧光造影表明,cx43基因抑制的斑马鱼胚胎血管无明显缺陷.此外,cx43基因抑制的斑马鱼胚胎心脏功能也有明显改变,包括心脏搏动无力,有血液回流现象.抑制cx43的表达可能通过影响两个细胞群的迁移导致斑马鱼胚胎心脏的发育缺陷,从而影响了心脏的功能,但是未发现胚胎血管系统发育的明显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NEXIN43 斑马鱼 心脏发育 整体原位杂交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构建内皮化血管支架 被引量:1
8
作者 钟贞 杨健 +3 位作者 李平 谭理 应其龙 宋后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索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用于构建内皮化血管支架,为临床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改良后单层分化体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独立诱导因子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用RT-PCR法检测... 目的探索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用于构建内皮化血管支架,为临床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改良后单层分化体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独立诱导因子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用RT-PCR法检测分化时程各时间点内皮特异性标志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分化体系中的内皮细胞蛋白标志。将分化成熟的内皮细胞种植于支架表面,构建内皮化血管支架。结果胚胎干细胞全能性分子标志Oct3/4,早期内皮标志Flk-1,Tie-2,PECAM-1,以及成熟内皮标志VE-cadherin在胚胎干细胞分化体系中呈现一定的转录时序性;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分化细胞Flk-1,VE-cadheiin阳性,血管支架被表达VE-cadherin的内皮细胞覆盖。结论我们改良了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并用于探索内皮化血管支架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分化 内皮化血管支架
下载PDF
脾内微量注射免疫法制备抗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2
9
作者 蔡旭 彭卓醇 +4 位作者 孔德升 郭泓珅 白浩 宋后燕 马端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制备抗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r-sTF)单克隆抗体并建立检测组织因子(TF)含量的夹心ELISA法,以期为TF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微量TF对Balb/c小鼠直接进行脾内注射免疫,分离小鼠脾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对杂交瘤... 目的制备抗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r-sTF)单克隆抗体并建立检测组织因子(TF)含量的夹心ELISA法,以期为TF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微量TF对Balb/c小鼠直接进行脾内注射免疫,分离小鼠脾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克隆化培养;建立了3株稳定分泌TF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C3、2-G9、3-H9;进而在小鼠体内诱生腹水,并用rprotein A亲合层析法纯化;经鉴定后用过碘酸钠法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于其中一株单抗上,建立夹心ELISA法测定正常人血浆中的TF含量。结果纯化的单抗用SDS-PAGE测定纯度,在Mr为150 000左右呈现一条带;Western blot测定显示1-C3、2-G9、3-H9分泌的单抗可特异地识别Mr为47 000的TF,经免疫球蛋白(Ig)类和亚类鉴定实验证实3株单抗均为IgG1;用夹心ELISA法检测正常人血浆中的TF含量为(130±80)pg/mL。结论用脾内微量注射法成功制备抗TF单克隆抗体及ELISA测定TF含量方法的建立,为TF的制备纯化和检测奠定了基础,也使TF的临床深入化研究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 免疫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在斑马鱼咽弓发育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淑娜 桂永浩 +2 位作者 蒋璆 钱林溪 宋后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53,共9页
叶酸缺乏可导致胚胎先天性发育异常,二氢叶酸还原酶是叶酸生物学作用通路中的关键因子,其功能阻抑将抑制叶酸生物学作用的发挥.咽弓是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头面部结构、心脏流出道等的共同前体.在模式生物斑马鱼中,利用基因表达阻抑以及... 叶酸缺乏可导致胚胎先天性发育异常,二氢叶酸还原酶是叶酸生物学作用通路中的关键因子,其功能阻抑将抑制叶酸生物学作用的发挥.咽弓是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头面部结构、心脏流出道等的共同前体.在模式生物斑马鱼中,利用基因表达阻抑以及过表达技术,探讨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在斑马鱼咽弓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石蜡切片以及软骨染色结果显示,DHFR表达阻抑导致斑马鱼咽弓以及腭发育明显异常,而DHFR过表达可部分挽救上述发育异常表型.TBX1和HAND2在咽弓发育中有重要作用.通过胚胎整体原位杂交以及Real-timePCR技术检测TBX1和HAND2表达水平.DHFR表达阻抑后TBX1和HAND2的表达降低,DHFR过表达可使TBX1和HAND2的表达增加.上述结果表明,DHFR在斑马鱼咽弓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DHFR通过影响TBX1和HAND2的表达而调控咽弓的形成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咽弓 斑马鱼 TBX1 HAND2
下载PDF
干扰素调节因子-3的分子结构和磷酸化
11
作者 张宇清 朱运松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7-279,共3页
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是一种转录因子,它能对干扰素(IFN)的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它的激活是通过一系列位点的磷酸化来完成。近年来,人们对IRF-3的磷酸化调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以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IRF-3 IFN 磷酸化
下载PDF
肺癌细胞高、低转移株中uPA基因启动子的序列和活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丽石 李平 +1 位作者 谭理 朱运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 分析人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株中uPA基因启动子序列差异和这种差异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PCR分段扩增人肺巨细胞癌高 (95D)和低 (95C)转移细胞株中uPA基因启动子序列 ,将uPA启动子亚克隆到荧光素酶为报告基因的 pGL3 Basi... 目的 分析人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株中uPA基因启动子序列差异和这种差异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PCR分段扩增人肺巨细胞癌高 (95D)和低 (95C)转移细胞株中uPA基因启动子序列 ,将uPA启动子亚克隆到荧光素酶为报告基因的 pGL3 Basic载体上 ,转染 95D或 95C细胞 ,分析启动子活性。 结果  95D与 95C细胞uPA基因启动子序列中有 3个位点碱基的差别 ,95D分别是 - 1933bp为“T” ,- 4 2 4bp为“C” ,- 96bp为“G” ,而 95C分别为“C”、“T”、“T”。这些不同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未见差别。在 - 2 14 3/ - 182 4之间存在uPA基因启动子的增强子序列 ,在 - 182 4 / - 4 0 8之间存在uPA启动子的负性调控序列。结论 uPA在 95D与 95C细胞中表达的差别不是直接由于启动子序列差别引起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转移株 UPA基因 启动子 序列 活性 癌细胞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制备BSA包衣微丸及释药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菊香 马晓文 +1 位作者 莫炜 宋后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0-383,共4页
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CO2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CO2)包衣设备研究肠溶包衣参数,为开发蛋白质及多肽的口服制剂提供工艺基础。方法以载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albumin,BSA)颗粒为微丸核心,以EUDRAGIT L100-55作为p... 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CO2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CO2)包衣设备研究肠溶包衣参数,为开发蛋白质及多肽的口服制剂提供工艺基础。方法以载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albumin,BSA)颗粒为微丸核心,以EUDRAGIT L100-55作为pH敏感的肠溶包衣材料,采用正交表研究压力、温度、增塑剂和包衣持续时间等不同的工艺参数组合,并考察肠溶包衣微丸的形态学和体外释放特性,以选择最优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包衣工艺。结果压力为20MPa、温度为35℃、使用40%增塑剂的条件下包衣30min,所得BSA微丸在模拟胃液中释放量小于5%,在模拟肠液中迅速释放,符合肠溶包衣的要求。结论得到了通过ScCO2制备肠溶微丸的最优参数组合,为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包衣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超临界 蛋白质 肠溶包衣
下载PDF
C端谷氨酰胺富含结构域调节TIAR的细胞内定位
14
作者 谭理 李平 +1 位作者 童畅 朱运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阐明核糖核酸(RNA)结合蛋白T细胞内抗原相关蛋白(TIAR)的结构域与细胞内定位之间的关系。方法细胞免疫荧光检测SMCC-7721细胞内源性TIAR的细胞内分布,亚克隆构建TIAR全长及缺失体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质粒,脂质体法瞬时转... 目的阐明核糖核酸(RNA)结合蛋白T细胞内抗原相关蛋白(TIAR)的结构域与细胞内定位之间的关系。方法细胞免疫荧光检测SMCC-7721细胞内源性TIAR的细胞内分布,亚克隆构建TIAR全长及缺失体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质粒,脂质体法瞬时转染SMCC-7721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荧光分布情况,免疫印迹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SMCC-7721细胞中TIAR主要浓集于细胞核,细胞浆也有少量弥散分布。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显示TIAR全长及缺失体的pEGFP-C3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成功。EGFP-TIARFL(TIAR全长)主要分布于细胞核;而EGFP-TIARRRM123(TIAR的N端3个RNA结合结构域)弥散分布于整个细胞;EGFP-TIARQ-rich(TIAR的C端谷胺酰胺富含结构域)浓集于细胞核,但浓集程度要比TIARFL-EGFP弱。免疫印迹证实过表达的TIAR全长及缺失体的EGFP融合蛋白分子量大小符合预期。结论我们的结果提示C端谷氨酸富含结构域参与TIAR细胞内定位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内抗原相关蛋白 细胞内定位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敲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抑制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定向成脂
15
作者 陈婧文 郭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87-994,共8页
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成脂过程分为定向和分化两个阶段,骨形成蛋白4(BMP4)可以诱导其定向成前脂肪细胞.已有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特异性敲除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的小鼠体重减轻,脂肪组织含量减少,揭示此基因对成脂具有重要... 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成脂过程分为定向和分化两个阶段,骨形成蛋白4(BMP4)可以诱导其定向成前脂肪细胞.已有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特异性敲除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的小鼠体重减轻,脂肪组织含量减少,揭示此基因对成脂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Lrp1是否在成脂定向过程中发挥作用.采用小干扰RNA技术(RNAi),在体外水平研究低密度脂蛋白Lrp1对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成脂定向的作用.分别在C3H10T1/2成脂的定向期和脂滴成熟期敲低Lrp1,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油红O染色、Western blotting等实验证实,定向期而非脂滴成熟期敲低Lrp1显著抑制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成脂.BMP4通过激活下游Smad1/5/8信号通路发挥作用,而敲低Lrp1显著抑制BMP4诱导的Smad1/5/8磷酸化.这些结果说明:敲低Lrp1通过下调Smad信号通路,抑制BMP4诱导的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成脂定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 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 成脂定向
下载PDF
血清诱导95D细胞中Nm23H1从细胞质转位至细胞膜板状伪足
16
作者 谭理 李平 +4 位作者 孙兴会 李春阳 童畅 樊静 朱运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 探索Nm2 3H1(肿瘤转移抑制因子之一)在细胞内的定位与其功能关系。方法 以人肺巨细胞癌95D细胞为模型,在血清饥饿2 4h后加入血清,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Nm2 3H1在细胞内的分布变化。结果 血清刺激可以诱导95D细胞形成板状伪足,细... 目的 探索Nm2 3H1(肿瘤转移抑制因子之一)在细胞内的定位与其功能关系。方法 以人肺巨细胞癌95D细胞为模型,在血清饥饿2 4h后加入血清,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Nm2 3H1在细胞内的分布变化。结果 血清刺激可以诱导95D细胞形成板状伪足,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发现Nm2 3H1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但在血清诱导形成的细胞板状伪足部位出现显著的Nm2 3H1分布。亚细胞组分分离及免疫印迹的实验结果也证实Nm2 3H1在血清刺激下可以转位到细胞膜,并且这种诱导作用是迅速的,在30min左右达到高峰,8h后降至仍然略高于血清诱导前的水平。结论 Nm2 3H1这种特殊的定位可能涉及细胞的运动,为进一步研究Nm2 3H1的功能与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 血清诱导 细胞膜 细胞质 D细胞 伪足 转位 转移抑制因子 人肺巨细胞癌 细胞形态变化 免疫荧光实验 功能关系 血清饥饿 分布变化 细胞形成 诱导形成 免疫印迹 组分分离 诱导作用 作用机制 细胞内 24h 细胞板 亚细胞
下载PDF
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和生物活性鉴定
17
作者 窦金民 郭莉莉 +4 位作者 刘宏磊 陈接根 黄海燕 宋后燕 汤其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9-422,426,共5页
目的表达和纯化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并观察其生物学活性。方法用PCR方法构建人CNTF的结构基因,并克隆于pLy4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表达质粒pLy4-CNTF转化大肠埃希菌JF1125,30℃培养至A600(nm)达到0.6时,迅速升温至42℃诱导目的蛋... 目的表达和纯化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并观察其生物学活性。方法用PCR方法构建人CNTF的结构基因,并克隆于pLy4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表达质粒pLy4-CNTF转化大肠埃希菌JF1125,30℃培养至A600(nm)达到0.6时,迅速升温至42℃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细菌经超声破胞,包涵体经变性、复性、透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纯化的CNTF重组蛋白。然后,用鸡胚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存活实验观察其生物活性。结果42℃诱导后可以获得Mr≈22.9×103的目的蛋白,Western印迹结果进一步表明,其具有人CNTF的抗原性。表达蛋白主要以不溶形式存在,占菌体蛋白的35%以上,表达产物经变性、复性,纯化后可获得纯度90%以上的目的蛋白。该重组蛋白能够促进鸡胚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的存活。结论在大肠埃希菌JF1125中成功表达了人CNTF分子,经变性、复性,纯化后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生物活性鉴定 纯化 克隆 WESTERN印迹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大肠埃希菌 CNTF 原核表达载体 重组表达质粒 离子交换层析 重组蛋白 生物学活性 PCR方法 神经元细胞 结构基因 实验观察 细胞存活 菌体蛋白
下载PDF
PAI-2在细胞内的定位影响其抗凋亡的活性
18
作者 张宇清 侯敏 +3 位作者 王霞 孙兴会 李平 朱运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1-533,536,共4页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2型(PAI-2)在细胞内的定位对其抗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绿色荧光蛋白质(EGFP)与PAI-2入核突变体融合蛋白质的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下比较野生型PAI-2与PAI-2的入核突变体在HeL...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2型(PAI-2)在细胞内的定位对其抗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绿色荧光蛋白质(EGFP)与PAI-2入核突变体融合蛋白质的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下比较野生型PAI-2与PAI-2的入核突变体在HeLa细胞内分布的差异;用MTT法检测PAI-2入核突变体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细胞凋亡的活性。结果 在核定位序列的引导下,几乎所有的PAI-2都进入了细胞核,而野生型PAI-2则弥散分布于HeLa细胞内。MTT法检测发现,当PAI-2被定位于细胞核内时,丧失其抗凋亡的功能。结论 PAI-2在细胞内的定位能影响其抗凋亡的活性,并且当用TNF-α诱导HeLa细胞凋亡时,野生型PAI-2在细胞内的分布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I-2 抗凋亡活性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2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凋亡
下载PDF
PAI-2的两个突变体对TNF-α诱导细胞凋亡的抗性
19
作者 张宇清 侯敏 +3 位作者 王霞 孙兴会 李平 朱运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2型(PAI-2)的两种不同突变体抵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活性差异,探讨PAI-2CD螺旋间区的空间构象对其抗凋亡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构建突变体PAI-2D和PAI-2M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2型(PAI-2)的两种不同突变体抵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活性差异,探讨PAI-2CD螺旋间区的空间构象对其抗凋亡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构建突变体PAI-2D和PAI-2M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RT-PCR鉴定,筛选出能稳定表达PAI-2D和PAI-2M的阳性细胞株。用MTT法检测PAI-2的这两个突变体抗凋亡的活性,并利用计算机同源模建,比较PAI-2的这两个突变体空间构象的变化。结果 突变体PAI-2M能抑制TNF-α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而PAI-2D则不能。PAI-2M较好地保持了野生型PAI-2的空间构象,而PAI-2D CD螺旋间区的空间构象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结论 PAI-2抑制TNF-α诱导的细胞凋亡依赖于其CD螺旋间区空间构象的完整性,而与PENF结构域(PENF73~76)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I-2 突变体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凋亡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2型
下载PDF
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Mef2c的表达
20
作者 刘学飞 王跃祥 +5 位作者 蒋璆 钱林溪 高广文 董永新 钟涛 宋后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1,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Mef2c在斑马鱼胚胎骨骼肌和心肌中表达的时相变化。方法收集不同发育时期的AB野生型斑马鱼胚胎,采用整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ef2c在骨骼肌和心肌的转录情况。结果Mef2c在体节中的表达约在13hpf,而在心脏中的表达出现在13hpf以后,... 目的探讨Mef2c在斑马鱼胚胎骨骼肌和心肌中表达的时相变化。方法收集不同发育时期的AB野生型斑马鱼胚胎,采用整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ef2c在骨骼肌和心肌的转录情况。结果Mef2c在体节中的表达约在13hpf,而在心脏中的表达出现在13hpf以后,与体节中的表达时间基本平行。另外,Mef2c在体节和心脏中的表达一直维持到48hpf。结论明确了Mef2c在斑马鱼胚胎骨骼肌和心肌发育的表达时相变化,为研究斑马鱼早期骨骼肌和心肌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f2c 斑马鱼 反义RNA探针 整体原位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