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TLR4的表达与血清TNF-α、IL-6、IL-8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龚燕 施小梅 +4 位作者 顾洁 刘江霞 金美玲 蔡映云 刘宏炜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2和TLR4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2和TLR4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涉及的3组研究对象分别为:吸烟COPD组(n=68)、吸烟非COPD组(n=42)和不吸烟非COPD组(n=43)。将68例吸烟COPD患者进一步分为急性发作期亚组(n=32)和稳定期亚组(n=3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TLR4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吸烟COPD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TLR4的表达水平及血清TNF-α、IL-6、IL-8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吸烟非COPD组(TLR2:1.87±2.04比0.47±0.24;TLR4:4.08±3.84比0.41±0.18;TNF-α:68.20±56.26比26.20±5.43;IL-6:201.62±174.69比72.99±8.03;IL-8:235.42±158.22比77.50±8.38)。吸烟非COPD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TLR2、TLR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不吸烟非COPD组(TLR2:0.47±0.24比2.96±2.71;TLR4:0.41±0.18比2.67±1.74),而吸烟非COPD组血清TNF-α、IL-6、IL-8的浓度均显著高于不吸烟非COPD组(TNF-α:26.60±5.43比8.93±6.41;IL-6:72.99±8.03比25.61±8.63;IL-8:77.50±8.38比47.10±11.11)。COPD急性发作期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TLR4的表达水平及血清TNF-α、IL-6、IL-8的浓度均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TLR2:3.56±1.80比0.368±0.222;TLR4:6.97±3.76比1.51±0.943;TNF-α:106.17±61.94比90.01±19.66;IL-6:327.18±183.56比105.36±13.45;IL-8:381.74±108.51比34.44±10.45)。吸烟COPD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TLR4的表达水平与血清TNF-α、IL-6、IL-8的浓度成正相关。结论:COPD患者尤其是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TLR4的表达水平及血清TNF-α、IL-6、IL-8的浓度均显著升高;并且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TLR4的表达水平与血清TNF-α、IL-6、IL-8的浓度成正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TOLL样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儿童患者分离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及毒力因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江红 李光辉 +5 位作者 徐晓刚 朱德妹 瞿涤 王传清 张泓 黄卫春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91-397,共7页
目的了解儿童患者分离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特征。毒力因子和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12月上海市3家儿童医院98株MRSA和49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临床分离株,PCR法检测杀白细... 目的了解儿童患者分离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特征。毒力因子和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12月上海市3家儿童医院98株MRSA和49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临床分离株,PCR法检测杀白细胞素(PVL)基因阳性菌株,多重PCR法对MRSA菌株进行葡萄球菌7ytec盒式染色体(SCCmec)分型,多位点基因序列类型(MLST)测定MRSA菌株的序列类型(ST),eBURST软件分析各型在菌株克隆复合体(CC)内的相关性,琼脂稀释法测定MRSA和MSSA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98株MRSA临床分离株中有6株PVL基因阳性,阳性率为6.1%;49株MSSA临床分离株中有2株PVL基因阳性,阳性率为4.1%。98株MRSA临床分离株中,SCCmecⅡ型4株,占4.1%;SCCmecⅢ型23株,占23.5%;SCCmecIV型52株,占53.0%;SCCmecV型15株,占15.3%;4株未能分型,占4.1%。MLST分析表明SCCmec已分型的94株中,4株SCCrnecⅡ型为ST5;23株SCCmecⅢ型为ST239;52株SCCmecIV型中30株为ST59,ST5和STl各8株,ST8和ST88各2株,ST22和ST910各1株;15株SCCmecV型中6株为ST239,5株ST88,3株ST59,1株ST45。eBURST软件分析结果显示,ST8、ST239属于ST8CC,ST1属于ST15CC,ST910属于ST30CC,ST59、ST5、ST88、ST45、ST22、ST9、ST7均为各自CC的起源型别。SCCmecⅣ、V型MRSA较SCCmecⅡ、Ⅲ型MRSA对多种非8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更为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儿童患者分离的MRSA临床分离株的PVL基因阳性率相对较低,SCCmecIV型、V型可在院内传播,形成小范围内的流行,其基因表型存在多种ST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抗药性 葡萄球菌 金黄色 基因型 分子序列数据 毒力因子类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儿童
原文传递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与ica操纵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勇翔 李华林 +2 位作者 李平洋 倪语星 闻玉梅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 研究表皮葡萄球菌 (表葡 )生物膜形成与ica操纵子存在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 3种检测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方法。方法 通过PCR法扩增icaA基因以检测ica操纵子的存在。用半定量粘附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和光学显微镜法检测自... 目的 研究表皮葡萄球菌 (表葡 )生物膜形成与ica操纵子存在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 3种检测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方法。方法 通过PCR法扩增icaA基因以检测ica操纵子的存在。用半定量粘附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和光学显微镜法检测自临床分离到的 19株表葡的粘附能力。结果 在 19株表葡中 ,通过PCR法测得 7株为icaA阳性 ,通过半定量粘附实验测得 5株icaA(+)菌株为粘附株 ;大多数菌株在含糖培养基中所测得的吸光度 (A)值大于不含糖培养基中所测得的A值。结论 ica操纵子的存在与表葡生物膜形成在统计学上显著相关 (P <0 .0 2 5 )。培养基中补充葡萄糖有利于大多数表葡的粘附。半定量粘附实验和光镜检测法适用于细菌粘附的初步测定和筛选 ,而扫描电镜检测法有更高的灵敏度以区分粘附菌株和非粘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细菌生物膜 ICA操纵子 半定量粘附实验 扫描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国内外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策略的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军 赵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9-661,共3页
乙型肝炎仍是我国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是控制乙型肝炎传播最有效的方法。比较并综述国内外主要权威来源资料关于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异同,针对暴露高度危险、特殊和免疫失败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问题以及其他涉及... 乙型肝炎仍是我国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是控制乙型肝炎传播最有效的方法。比较并综述国内外主要权威来源资料关于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异同,针对暴露高度危险、特殊和免疫失败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问题以及其他涉及我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儿童 接种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预防治疗及面临的问题 被引量:17
5
作者 田际云 梅建 高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2,共5页
结核病是由MTB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3年,全球新发结核病例900万例,死亡病例数为150万例。中国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患者数仅次于印度,结核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潜伏感染 慢性传染性疾病 结核病例 治疗 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 人类健康
原文传递
组织细胞DNA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新 沈忆文 +3 位作者 顾云菊 刘志萍 孙淑惠 赵子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人死后各器官组织细胞DNA降解变化规律,探讨其在推断死亡时间方面的应用价值,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已知死亡时间人尸体的心、肝、脾、肾,按死后6,12,24和48h四个时间段取材,制成石蜡切片,经Feulgen染色并图像分析;... 目的研究人死后各器官组织细胞DNA降解变化规律,探讨其在推断死亡时间方面的应用价值,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已知死亡时间人尸体的心、肝、脾、肾,按死后6,12,24和48h四个时间段取材,制成石蜡切片,经Feulgen染色并图像分析;同时将各器官组织按不同时间段取材,制成单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结果(1)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经FCM检测,脾细胞核DNA随死亡时间延长呈现较好的下降梯度,而心、肝、肾,则由于自溶较快,死后6h细胞核DNA含量已很低,其变化情况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不佳;(2)各器官组织细胞核DNA染色强度指数均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结论(1)机体死亡后,各器官组织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逐渐减少,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中以脾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死亡时间最具相关性,肝、肾次之,而心最差;(2)方法学分析,图像分析技术(IAT)与流式细胞术(FCM)两种检测方法在研究组织细胞DNA含量变化方面,各有利弊,可互补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DNA 死亡时间 含量变化 相关性研究 细胞核DNA含量 流式细胞术(FCM) FEULGEN染色 流式细胞仪检测 图像分析技术 变化规律 时间延长 器官组织 DNA降解 单细胞悬液 FCM检测 DNA染色 方法学分析 应用价值 科学依据
下载PDF
河北省正定县农村地区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英林 马景臣 +9 位作者 张玉伟 郝志勇 汪萱怡 韩常全 罗飞 高兰锁 赵斌 陈吉朝 邢占春 徐志一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2-734,共3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正定县农村地区细菌性痢疾的疾病负担。方法于2002年对河北农村地区进行了以人群和医疗机构为基础的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监测。对同意参与研究的腹泻病例采集大便标本,分离、鉴定志贺菌并确诊菌痢病例。计算年龄别菌痢发病... 目的了解河北省正定县农村地区细菌性痢疾的疾病负担。方法于2002年对河北农村地区进行了以人群和医疗机构为基础的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监测。对同意参与研究的腹泻病例采集大便标本,分离、鉴定志贺菌并确诊菌痢病例。计算年龄别菌痢发病率。并对确诊菌痢病例进行90 d随访,监测菌痢相关的后遗症。结果全年共调查10105例腹泻病例,人群腹泻率为133/千人年。其中,0岁组腹泻率最高为1 388/千人年;其次为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618/千人年。共确诊菌痢331例。3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为32/千人年,其次为60岁以上老年人,为7/千人年。发热及脓血便为菌痢的重要临床特征。未发现与菌痢相关的后遗症与死亡。菌痢的发病率与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降雨量密切相关。结论细菌性痢疾在正定县农村地区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巨大,远远高于传染病报告的发病率。应考虑针对5岁以下儿童及60岁以上老年人实施疫苗免疫,以控制该地区志贺菌感染与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发病率 监测 农村地区
下载PDF
HIV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中不确定结果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谭卓 夏晓华 +5 位作者 倪崖 李忠辉 周富英 孟哲峰 李坤 黄云坚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67-370,共4页
目的收集HIV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中出现的不确定结果,统计分析各种带型的临床意义,为检验人员提供判定结果的方法和建议。方法采集187份不确定实验结果和随访复检结果,以随访最终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各种带型出现的频度和阳性预测... 目的收集HIV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中出现的不确定结果,统计分析各种带型的临床意义,为检验人员提供判定结果的方法和建议。方法采集187份不确定实验结果和随访复检结果,以随访最终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各种带型出现的频度和阳性预测值,分析非特异性条带出现的频度和复检结果。结果条带gp160、p24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2.1%和18.84%;两者同时出现时阳性预测值为100.00%,其他特异性条带的出现几乎不能提高阳性预测值,出现非特异性条带的样本最终均可确认为阴性。结论检验人员可以根据带型特征对不确定结果进行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抗体 免疫印迹法 不确定结果
原文传递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趋化因子水平与干扰素治疗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胡芸文 王健 +2 位作者 张继明 谢怡 袁正宏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7-462,共6页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趋化因子mRNA表达水平及与α干扰素(IFNα)治疗的关系。方法以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法动态观察3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前、治疗...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趋化因子mRNA表达水平及与α干扰素(IFNα)治疗的关系。方法以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法动态观察3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后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8(IL8)、T细胞活化蛋白3(TCA3/I309)、γ干扰素诱生的单核因子(MIG)、胸腺及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RAC)和巨噬细胞源性趋化因子(MDC)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L8、MIG、TARC和I309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n=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治疗过程中IL8、MIG、TARC的表达水平有显著下降。治疗前的IL8、MIG和MDC的表达水平在HCV高复制组(HCVRNA>106copies/ml,n=21)和HCV低复制组(HCVRNA<106copies/ml,n=14)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复制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复制组。然而上述5个趋化因子的治疗前表达水平在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组(n=24)和ALT正常组(n=1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干扰素疗效和病毒基因型也无相关性(P>0.05)。结论HCV慢性感染能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IL8、I309、MIG和TARC。IFN控制感染后,IL8、MIG和TARC的表达下降。治疗前的上述趋化因子表达水平与干扰素疗效和肝组织的炎症损伤程度无直接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丙型肝炎患者 趋化因子 干扰素治疗 水平 丙型肝炎病毒(HCV) mRNA表达 IL-8 聚合酶链反应 丙氨酸转氨酶 IFN-α 治疗前 自细胞介素 正常对照组 病毒基因型 统计学 Α干扰素 感染患者 利巴韦林 动态观察
原文传递
熔解曲线法在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田际云 武洁 +4 位作者 李静 江渊 王莉莉 沈鑫 高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 探讨熔解曲线法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质量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以2009年5月至2012年9月间上海市松江区和其他5个区县级结核病诊疗机构收集的2 204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为研究对象,比较熔解曲线法的耐药基因型检测结果与比例法... 目的 探讨熔解曲线法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质量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以2009年5月至2012年9月间上海市松江区和其他5个区县级结核病诊疗机构收集的2 204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为研究对象,比较熔解曲线法的耐药基因型检测结果与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的符合度.对松江区结果不一致的菌株进行盲法复检,并用基因测序方法确定耐药突变类型.结果 上海市松江区的评估结果显示,耐药基因型的分子诊断结果与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药敏试验结果高度一致(κ值分别为0.97和0.99),利福平耐药株的阳性符合度、阴性符合度及总符合度分别为97.6%(41/42)、100% (757/757)和99.9%(788/799),异烟肼分别为100% (72/72)、99.9%(726/727)和99.9%(798/799).盲法复检显示,熔解曲线法诊断的2次检测结果完全相同,具有很好的重复性.而在其他5个诊疗机构(A ~E),熔解曲线法与药敏试验结果的阳性符合度为87.5%(21/24)、80.8%(21/26)、87.5% (14/16)、82.9%(29/35)和60.9% (14/23),异烟肼耐药检测相关数据为88.2%(30/34)、65.6%(21/32)、85.0%(17/20)、68.3%(41/60)和62.5%(15/24),不同诊疗机构之间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部分诊疗机构可能存在漏检耐药病例的问题.结论 熔解曲线法操作简便,耗时短,且重复性好,能及时发现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适于药敏试验的质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熔解曲线法 药敏试验 质量评估
原文传递
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璐 刘爱平 +1 位作者 杨瑜 张晓燕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2-555,共4页
黏膜部位是诸多病原体入侵的门户,近些年来新发的传染病大部分都是通过黏膜部位传播,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uman immunodeficienc vvirus,HIV-1)、流感等。面对各种外来病原体的不断入侵,免疫系统在黏膜部位也采取了多样的抵御... 黏膜部位是诸多病原体入侵的门户,近些年来新发的传染病大部分都是通过黏膜部位传播,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uman immunodeficienc vvirus,HIV-1)、流感等。面对各种外来病原体的不断入侵,免疫系统在黏膜部位也采取了多样的抵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T细胞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 组织 免疫系统 病原体 膜部 传染病 入侵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静 闻玉梅 《肝脏》 2005年第4期306-308,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病毒基因分型 其意义 HBV感染者 公共卫生问题 碱基组成 HBV相关 HBV复制 全球性 肝脏疾病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T_H1/T_H2类细胞因子的特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涛 蔡映云 +1 位作者 金美玲 袁正宏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TH1/TH2类细胞因子 外周血单个核 肺结核患者 细胞表达 活动性 TH1类细胞因子 CD8^+T细胞 TH2型免疫反应 CD4^+T 流式细胞仪检测 细胞因子表达 结核病患者 IFN-γ 单细胞水平 免疫细胞 效应细胞 IL-4 感染患者 结核菌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汪萱怡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9年第6期321-327,共7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慢性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及社会带来巨额经济负担。慢性乙型肝炎的现行治疗主要依靠核苷(酸)类似物及干扰素,其存在高耐药、低耐受及不良反应等问题。新的、更为安全且有效的治疗药物及途径亟待...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慢性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及社会带来巨额经济负担。慢性乙型肝炎的现行治疗主要依靠核苷(酸)类似物及干扰素,其存在高耐药、低耐受及不良反应等问题。新的、更为安全且有效的治疗药物及途径亟待发展。治疗性疫苗极具开发前景,是当前国内外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热点。正在研究中的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包括蛋白类疫苗、肽类疫苗、DNA疫苗及自体树突状细胞疫苗。但目前尚未有疫苗进入注册阶段,国内有3个疫苗在临床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 慢性 治疗性疫苗
下载PDF
细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被引量:4
15
作者 秦智强 瞿涤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3年第5期16-17,37,共3页
细菌能感应外界环境各种不同信号,调控菌体内相关基因表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其中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种原核生物中,其基本结构为一个组氨酸蛋白激酶和一个反应调节蛋白。由于双组分系统在结构和作用机制上与人类细胞... 细菌能感应外界环境各种不同信号,调控菌体内相关基因表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其中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种原核生物中,其基本结构为一个组氨酸蛋白激酶和一个反应调节蛋白。由于双组分系统在结构和作用机制上与人类细胞的信号转导系统有本质的不同,因而在抗微生物感染方面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基因表达 枯草杆菌 细菌生物学活性 微生物
下载PDF
恒温扩增-防污染核酸试纸条在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武洁 沈鑫 +7 位作者 张阳奕 桂晓虹 李静 江渊 王莉莉 方仁东 高谦 梅建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的特性一直以来限制了临床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为了快速准确的鉴定结核分枝杆菌,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诊断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日常的检测工作中,核酸扩增试验(nucleicacid amplifica... 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的特性一直以来限制了临床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为了快速准确的鉴定结核分枝杆菌,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诊断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日常的检测工作中,核酸扩增试验(nucleicacid amplification tests,NAAT)自应用到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以来,就显示出其强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核酸扩增试验 快速检测 应用 试纸条 防污染 分子生物学技术 恒温
原文传递
耐受性疫苗预防哮喘小鼠变应性炎症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米海利 王宪政 +1 位作者 周小宇 王宾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37-645,共9页
目的:探讨免疫耐受疫苗技术是否可以通过调节T细胞抑制炎性T细胞引起的过敏性哮喘的发生。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各组用不同的策略免疫小鼠,具体为:第1组小鼠注射100μl磷酸盐缓冲液( PBS)为阴性对照组;第2组... 目的:探讨免疫耐受疫苗技术是否可以通过调节T细胞抑制炎性T细胞引起的过敏性哮喘的发生。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各组用不同的策略免疫小鼠,具体为:第1组小鼠注射100μl磷酸盐缓冲液( PBS)为阴性对照组;第2组小鼠注射10μg卵白蛋白;第3组小鼠注射10μg地塞米松;第4组小鼠将10μg卵白蛋白与10μg地塞米松共同注射;第5组小鼠将100μg卵白蛋白与100μg地塞米松共同注射。各组均于第1天、4天、7天和14天通过背部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免疫小鼠。在最后一次免疫后7 d,对各组小鼠同时诱导过敏性哮喘,24 h后,评价各组小鼠的哮喘发病情况,评价指标包括:肺部病理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的浸润、血清抗体的产生、过敏反应试验等。以此评价免疫耐受疫苗对小鼠哮喘发病的影响。结果免疫耐受性疫苗免疫的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血清中IgE和IgG1抗体水平、肺组织CD4^+T细胞的浸润程度等都有了显著降低,而CD4^+CD25^+Foxp3^+的调节性T 细胞所占CD4^+T细胞中的比例明显增高。同时,耐受性疫苗能够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耐受性疫苗免疫能够诱导调节性T细胞产生并影响炎性T细胞及其淋巴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小鼠哮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治疗 耐受性疫苗 调节性T细胞
原文传递
志贺菌属致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传玲 瞿涤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4年第6期22-24,共3页
致病岛是指细菌染色体上具有典型结构特征的基因片段,主要编码细菌毒力及代谢相关产物.志贺菌属基因组中已发现了多个致病岛,并广泛存在于该菌属的各群细菌中,与致病性和耐药性等密切相关.对志贺菌属致病岛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其致... 致病岛是指细菌染色体上具有典型结构特征的基因片段,主要编码细菌毒力及代谢相关产物.志贺菌属基因组中已发现了多个致病岛,并广泛存在于该菌属的各群细菌中,与致病性和耐药性等密切相关.对志贺菌属致病岛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其致病机制、开发防治细菌性痢疾的新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属 致病机制 细菌染色体 研究进展 细菌性痢疾 耐药性 基因片段 毒力 致病性 代谢
下载PDF
IL-15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对乙肝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19
作者 张炜 王文逸 +1 位作者 陈敏婕 瞿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的IL 15真核表达质粒对乙肝蛋白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构建IL 15真核表达质粒 (简称pIL 15 )和含有IL 12信号肽的IL 15真核表达质粒 (简称pIL 2s 15 ) ,CTLL 2细胞增殖实验验证两种质粒真核表达产物的生...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的IL 15真核表达质粒对乙肝蛋白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构建IL 15真核表达质粒 (简称pIL 15 )和含有IL 12信号肽的IL 15真核表达质粒 (简称pIL 2s 15 ) ,CTLL 2细胞增殖实验验证两种质粒真核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将这两种质粒分别与HBsAg共免疫BALB/C小鼠 ,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 HBsIgG及IgG1、IgG2a亚类的效价。结果 :与HBsAg蛋白疫苗共免疫时 ,pIL 15可使HBsAg诱导的抗 HBsIgG效价升高 ,显著高于载体pcDNA3 1与HB sAg共免疫对照组 ,pIL 2s 15对HBsAg诱导抗 HBsIgG效价没有明显影响。与HBsAg +pcDNA3 1组相比 ,HBsAg +pIL 2s 15组和HBsAg+pIL 15组诱生的抗HBsIgG2a亚类均升高 ,但前者IgG2a/IgG1比值最高 ,与HBsAg +pcDNA3 1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 ;HBsAg+pIL 15组IgG2a/IgG1比值与HBsAg +pcDNA3 1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pIL 15真核表达质粒可增强蛋白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pIL 2s 15真核表达质粒则主要使免疫应答趋向Th1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5 乙肝疫苗 抗体形成
下载PDF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DNA疫苗诱导小鼠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动态变化和动态分布
20
作者 张炜 董生福 +3 位作者 孙淑惠 汪垣 李光地 瞿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9-383,共5页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HBcAg)DNA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用表达乙肝病毒核心抗原N端1 4 4个氨基酸的重组质粒DNA(简称pHBc1 4 4 ) 1 0 0 μg免疫C5 7BL 6小鼠 ,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检测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CD8+ T细...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HBcAg)DNA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用表达乙肝病毒核心抗原N端1 4 4个氨基酸的重组质粒DNA(简称pHBc1 4 4 ) 1 0 0 μg免疫C5 7BL 6小鼠 ,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检测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 :pHBc1 4 4免疫后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逐渐增多 ,在初次免疫的第 1 4天出现第一个免疫应答高峰 ,此后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数量逐渐下降进入免疫记忆期并在 1年内维持在稳定水平。加强免疫后在第 1 0天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数量达到高峰 ,约是初次免疫应答高峰的 2倍 ,此后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数量逐渐下降 ,但下降的速度比初次免疫应答减缓。结论 :pHBc1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DNA疫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