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耐药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沈鑫 沈梅 +2 位作者 桂晓虹 高谦 梅建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耐药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流动人口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上海市各区县结核病定点医院2004年2月至2005年1月诊治的流动人口中所有新发及复治的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分... 目的了解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耐药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流动人口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上海市各区县结核病定点医院2004年2月至2005年1月诊治的流动人口中所有新发及复治的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分离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及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及乙胺丁醇敏感性测试,分析流动人口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共入选493例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最后获得431例(占87.4%)患者的菌型鉴定及药敏结果,其中结核分枝杆菌427例(占99.1%),非结核分枝杆菌4例(占0.9%)。肺结核患者的总耐药率为18.3%(78/427),耐多药率为5.9%(25/427);新发患者的耐药率为16.0%(62/387),耐多药率为4.1%(16/387);复治患者的耐药率为40.0%(16/40),耐多药率为22.5%(9/40)。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45~60岁年龄组及复治病例是耐药及耐多药结核病的相关因素。结论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结核病耐药率较高,今后要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加强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居住流动性 抗药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hCGβ在乳酸杆菌中的分泌性表达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红梅 李大金 +1 位作者 姜红 袁正宏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9-134,T001,共7页
目的 :探索乳酸杆菌携带表达 h CGβ避孕疫苗的抗生育作用。方法 :用 PCR从短小乳酸杆菌染色体中扩增得到 S-层蛋白的信号肽序列 ,将其与 h CGβ基因连接后克隆到乳酸杆菌整合型表达载体 p Ilac的 lac启动子下游 ,得到质粒 p Ilac h CG... 目的 :探索乳酸杆菌携带表达 h CGβ避孕疫苗的抗生育作用。方法 :用 PCR从短小乳酸杆菌染色体中扩增得到 S-层蛋白的信号肽序列 ,将其与 h CGβ基因连接后克隆到乳酸杆菌整合型表达载体 p Ilac的 lac启动子下游 ,得到质粒 p Ilac h CGβ,电穿孔转化干酪氏乳酸杆菌 Lb. caseiCECT5 2 76。挑选转化后的耐药菌落 ,在含红霉素培养基中培养 ,抽提其染色体 DNA,PCR及测序鉴定证实 h CGβ基因整合到 Lb.casei的基因组中。h CG放免检测上清及细胞裂解液中的 h CGβ。结果 :h CGβ基因已经整合到 Lb.casei的基因组中 ;细菌产生的目的蛋白约有 3/ 4分泌进入培养上清 ,而加入诱导剂乳糖 2 1 h后 ,上清中的蛋白浓度达到峰值 ,为 440 m IU/ m L。重组菌在无选择压力条件下培养 5 0代后仍可分泌 h CGβ。结论 :h CGβ在乳酸杆菌中得到了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HCGΒ 电穿孔转化
下载PDF
PCR检测与细菌培养方法在细菌性痢疾监测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松梅 郝志勇 +2 位作者 马景臣 杜琳 汪萱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6-769,775,共5页
目的通过与PCR检测比较,确定细菌培养方法对细菌性痢疾疾病负担的低估程度。方法从2002年细菌性痢疾监测研究获得的10105份腹泻标本中随机选取337份,采用针对ipa H基因的PCR方法检测其志贺菌感染,并同传统细菌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3... 目的通过与PCR检测比较,确定细菌培养方法对细菌性痢疾疾病负担的低估程度。方法从2002年细菌性痢疾监测研究获得的10105份腹泻标本中随机选取337份,采用针对ipa H基因的PCR方法检测其志贺菌感染,并同传统细菌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37份腹泻标本中检测到ipa H基因212份,检出率为62.9%;而粪便培养阳性为39份,检出率为11.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CR检出的因素依次为细菌培养结果(OR=15.5;95%CI:2.0-119.0),具有发热症状(OR=2.8;95%CI:1.2-6.2),菌痢流行季节的腹泻(OR=2.4;95%CI:1.4-4.3)及女性病例(OR=1.8;95%CI:1.1-3.0)。结论与PCR检测相比,传统细菌培养方法使得菌痢的发病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率 志贺菌 实时PCR IPAH基因 粪便培养
下载PDF
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应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顺爱 徐道振 +5 位作者 张剑平 黄克林 姚均 许丽锋 袁正宏 闻玉梅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治疗性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重组乙肝表面抗原和高效价抗乙肝免疫球蛋白组成的免疫复合物,简称乙肝疫苗)Ⅰ期临床研究中诱生的免疫应答作用。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乙肝疫苗诱生的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 目的观察治疗性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重组乙肝表面抗原和高效价抗乙肝免疫球蛋白组成的免疫复合物,简称乙肝疫苗)Ⅰ期临床研究中诱生的免疫应答作用。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乙肝疫苗诱生的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体免疫球蛋白亚类;用。HTdR掺入法进行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因子,使用BD-CBA试剂盒。结果所有志愿者中,乙肝疫苗诱导产生抗HBSAg抗体,其IgG免疫球蛋白亚类结果显示,所有受试者(20/20)为IgG1、IgG3双阳性和IgG2和IgG4双阴性,IgG1、IgG3双阳性者中IgG1均强于IgG3,但每个受试者之间强弱程度有所不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显示,80%(4/5)的志愿者重组HBSAg特异性淋转刺激指数(SI)大于2.0,植物血凝素非特异性淋转刺激指数和重组HBSAg特异性淋转刺激指数无相关性。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第一次注射乙肝疫苗后42d,干扰素v,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和注射前相比,没有显著变化,而在71d时所有志愿者(8/8)干扰素γ和7名志愿者(7/8)IL-2高于注射前(P值〈0.01或P〈0.05);而其他4种细胞因子在注射后71d没有显著性变化(P值均〉0.05)。结论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在健康受试者中有效地诱导出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炎疫苗 乙型 治疗性 临床试验 Ⅰ期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宏基因组学--研究微生物的新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高谦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5年第5期43-44,共2页
2004年7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牙科与颌面研究中心(NIDCR)专门征集"利用宏基因组学研究口腔微生物"的研究申请书,征集通知中明确其目的是利用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的技术,研究口腔中微生物群落,以阐明微生物在人类口腔健康... 2004年7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牙科与颌面研究中心(NIDCR)专门征集"利用宏基因组学研究口腔微生物"的研究申请书,征集通知中明确其目的是利用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的技术,研究口腔中微生物群落,以阐明微生物在人类口腔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学研究 口腔微生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微生物群落 研究中心 口腔健康 征集
下载PDF
AI-2,一种新的细菌自体诱导分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华林 闻玉梅 《生命科学》 CSCD 2004年第3期138-143,共6页
细菌通过数量阈值感应系统调节群体内个体的基因表达而使整个群体步调一致。细菌通过感应自体诱导分子(autoinducer, AI)浓度而感知周围环境中同类存在的密度,并据此调节自身特定性状的表达。AI-2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介导细菌种间信号... 细菌通过数量阈值感应系统调节群体内个体的基因表达而使整个群体步调一致。细菌通过感应自体诱导分子(autoinducer, AI)浓度而感知周围环境中同类存在的密度,并据此调节自身特定性状的表达。AI-2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介导细菌种间信号传导的自体诱导分子,其分子结构、功能均不同于传统的AI分子。AI-2对细菌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但目前也有人认为AI-2可能只是一种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阈值感应 自体诱导分子 自体诱导分子2(AI-2)
下载PDF
HIV-1潜伏感染人Jurkat T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琳 仇超 +6 位作者 李亮助 刘爱平 邱趁丽 周明哲 张晓燕 徐建青 朱焕章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1年第4期387-390,394,共5页
目的建立Ⅰ型艾滋病病毒(HIV-1)潜伏感染人Jurkat T细胞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HIV-1潜伏感染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一种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HIV-1假病毒感染人Jurkat 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GFP-细胞群,之后经激活剂曲古... 目的建立Ⅰ型艾滋病病毒(HIV-1)潜伏感染人Jurkat T细胞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HIV-1潜伏感染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一种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HIV-1假病毒感染人Jurkat 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GFP-细胞群,之后经激活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刺激后,再次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GFP+细胞,并通过有限稀释法制备获得单克隆细胞系。利用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单克隆细胞系在TSA刺激前后的GFP+细胞比例及HIV-1病毒抗原p24;并用Alu-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检测单克隆细胞系中HIV-1基因组的整合情况。结果获得了5株HIV-1潜伏感染的Jurkat单克隆细胞系,对这5株单克隆细胞系分别进行激活剂处理,发现无论是GFP表达细胞比例或HIV-1病毒蛋白p24抗原的表达,皆显著高于激活剂处理前的背景表达水平(P<0.05);并能从这5个单克隆细胞系基因组中扩增出针对HIV-1基因组的特异条带。结论已获得的5株单克隆细胞系具有HIV-1潜伏细胞的生物学特点,表明已成功地建立了HIV-1潜伏感染细胞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各种药物或激活剂的筛选和检测,也为进一步研究HIV-1潜伏感染机制奠定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Ⅰ型 JURKAT T细胞系 绿色荧光蛋白 潜伏感染模型
原文传递
HIV相关的黏膜免疫及疫苗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亮助 万延民 +1 位作者 张晓燕 徐建青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39,共4页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12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虽然艾滋病的蔓延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2011年,全球新发感染人数仍然高达250万,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也高达170万,其中黏膜性途径传播成为HIV感染的重要方式[1]。
关键词 HIV感染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疫苗策略 黏膜免疫 疫情报告 感染人数 死亡人数
原文传递
siRNA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波斌 范华骅 +4 位作者 林果为 袁正宏 陆华中 高砾 刘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17-719,共3页
目的 构建抗bcr/ablmRNA的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enceRNA ,siRNA)表达载体 ,转染K5 6 2细胞 ,检测诱导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参照siRNA模板设计原则 ,设计并合成两条siRNA模板序列 ,将其插入质粒pSilencer1.0 U6中得到重组子pBCR6 ,... 目的 构建抗bcr/ablmRNA的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enceRNA ,siRNA)表达载体 ,转染K5 6 2细胞 ,检测诱导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参照siRNA模板设计原则 ,设计并合成两条siRNA模板序列 ,将其插入质粒pSilencer1.0 U6中得到重组子pBCR6 ,通过限制性酶切和测序鉴定 ,大量制备、纯化 ;以X tremeGENEQ2介导瞬时转染K5 6 2细胞 ,设置空载体作为对照。在转染后不同时间 ,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膜联蛋白Ⅴ +碘化丙锭染色法 (AnnexinⅤ /PI)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K5 6 2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针对bcr/ablmRNA融合区域设计的siRNA模板序列 ,经筛选合成寡核苷酸链后退火形成双链 ,再插入pSilencer1.0 U6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提示构建成功 ;大量制备、纯化后进行转染 ,在转染后 4 8,72hTUNEL法检测和AnnexinⅤ /PI染色法均显示抗bcr/ablmRNA的siRNA表达载体可有效诱导K5 6 2细胞凋亡 ,且随转染时间的延长凋亡率增高 [转染pBCR6 72h的K5 6 2细胞凋亡率为 (47.80± 1.6 3) % ],与对照组 [(6 .6 7± 0 .37) %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1)。结论抗bcr/ablmRNA的si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初步结果显示它可以有效地诱导K5 6 2细胞发生凋亡 ,预期siRNA有望成为慢性髓系白血病分子靶向治疗的一个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K562细胞凋亡 转染 BCR/ABL 诱导 抗B 染色法 表达载体 限制性酶切 重组子
原文传递
2007年Keystone结核病国际研讨会简介
10
作者 高谦 张宗德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8-480,共3页
两年一次的Keystone结核病国际研讨会(www.keystonesymposia.org)以其主题明确,方向集中,规模不大,科学家们有机会直接交流为特色而闻名,成为高水平的生物医学专题研讨会。结核病研究的研讨会每两年举行一次,2007年的会议于3... 两年一次的Keystone结核病国际研讨会(www.keystonesymposia.org)以其主题明确,方向集中,规模不大,科学家们有机会直接交流为特色而闻名,成为高水平的生物医学专题研讨会。结核病研究的研讨会每两年举行一次,2007年的会议于3月20~25日在加拿大著名的旅游胜地温哥华召开,吸引了来自全球近50个国家的600多名代表参加。这次研讨会由德国科学家Stefan Kaufmann等3位教授组织,具有重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等结核病控制中关键问题的特点,共有56位代表作大会主题发言,370多篇壁报在会上交流。代表们的工作涉及了目前结核病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热点,特别是新药和疫苗开发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控制 国际研讨会 临床应用 专题研讨会 生物医学 旅游胜地 疫苗开发 科学家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1b亚型E2区序列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关系
11
作者 胡芸文 唐美芳 +1 位作者 蒋伟伦 袁正宏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1b亚型感染者E2区的高变区1(HVR1)和高变区2(HVR2)、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真核翻译启动因子磷酸化同源区域(PePHD)及其邻近区域的基因序列与干扰素应答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地区24例HCV1b慢性感染...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1b亚型感染者E2区的高变区1(HVR1)和高变区2(HVR2)、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真核翻译启动因子磷酸化同源区域(PePHD)及其邻近区域的基因序列与干扰素应答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地区24例HCV1b慢性感染者在α干扰素治疗前后及随访过程中的血清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E2区的HVR1、HVR2、PePHD及其邻近区域的基因并进行测序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治疗前的HVR1区氨基酸序列高度变异,基于HVR1序列的种系发生树提示序列变化与干扰素应答类型无关。持续应答组(SR)、无应答组(NR)和复发组(TR)治疗前的HVR2区平均氨基酸变异数分别为2.0、1.0和1.5,统计学分析显示SR组与NR组差异有显著性(t=3.098,P<0.05)。治疗前的PePHD序列高度保守,无1例存在氨基酸变异。观察4例NR患者治疗过程中的PePHD序列,也未发现有任何氨基酸的突变。进一步比较PePHD邻近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发现存在个别位点的变异(平均氨基酸变异SR组6.67,NR组5.75,TR组7.43),但变异的多少与疗效无关(SR组∶NR组t=1.413,P=0.195;SR组∶TR组t=1.706,P=1.107;TR组∶NR组t=0.682,P=0.504)。结论与HCVE2基因的HVR1区、PePHD区及其邻近区域序列与患者对干扰素的应答无相关性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1b亚型 E2区序列 干扰素应答 治疗
原文传递
锑矿工结核病传播及危险因素调查
12
作者 陈开森 刘涛 +2 位作者 林瑞瑞 罗涛 杨崇广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2-555,共4页
目的了解锑矿工肺结核感染率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63例锑矿工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基因分型采用12位点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元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采用2检验评估结核传播... 目的了解锑矿工肺结核感染率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63例锑矿工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基因分型采用12位点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元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采用2检验评估结核传播的危险因素。结果锑矿工肺结核的感染率为9.8%(472/4 831);纳入研究的263例患者中,175例成簇,成簇率为66.5%,近期传播率最低估计值为53.2%。治疗失败、工龄大于10年、菌株多重耐药及痰涂片阳性的锑矿工肺结核传播率较高。结论锑矿工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成簇性,其菌株毒力更强、传播率高,治疗效果、矿龄、菌株耐药性及痰涂片结果是影响肺结核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结核 传播 结核分枝杆菌 串联重复序列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原发性耐药是耐药结核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被引量:103
13
作者 梅建 薛桢 +4 位作者 沈鑫 沈国妙 桂晓红 沈梅 高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耐药在产生耐药结核病中的作用。方法对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保存的1996年至2004年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进行分析统计,计算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的比例;并对16例复发耐药患者前后发病菌株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 目的研究原发性耐药在产生耐药结核病中的作用。方法对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保存的1996年至2004年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进行分析统计,计算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的比例;并对16例复发耐药患者前后发病菌株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mycobacterialinterspersedrepetitiveunits,MIRU)基因型比较分析。结果在保存的初治患者的8120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耐药菌株707株,耐药率为8.7%;复治患者的菌株610株,耐药菌株150株,耐药率为24.6%。初治和复治患者中耐药率均有上升趋势。以初治患者耐药代表原发性耐药,复治患者耐药代表获得性耐药,其原发性耐药占总耐药菌株的82.5%。在16例复发耐药患者中,13例患者在两次发病时分离的菌株基因型不一致,可能是由于重新感染了耐药菌株所致,属于原发性耐药。结论原发性耐药是目前耐药结核病产生的重要原因,该结果提示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染源是减少耐药结核病产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基因型
原文传递
异质性耐药对结核分枝杆菌表型和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6
14
作者 高旭 李静 +3 位作者 柳清云 沈鑫 梅建 高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0-265,共6页
目的 研究异质性耐药对MTB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9年收集的80株氧氟沙星临床耐药菌株,利用基因测序检测菌株在gyrA和gyrB耐药决定区的基因突变情况,再用分子克隆和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 目的 研究异质性耐药对MTB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9年收集的80株氧氟沙星临床耐药菌株,利用基因测序检测菌株在gyrA和gyrB耐药决定区的基因突变情况,再用分子克隆和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分析经基因测序未检测到耐药突变的菌株中是否存在异质性耐药现象.结果 基因测序报告显示,80株氧氟沙星耐药菌株中有15株未发现已知gyrA或gyrB耐药决定区的基因突变.测序图谱及分子克隆和探针熔解曲线法分析结果表明,其中14株菌株含有已知gyrA耐药突变,即存在异质性耐药现象.纳入异质性耐药的菌株后,基因型与表型耐药检测的符合率从81.3%(65/80)提高到98.8%(79/80).结论 异质性耐药是导致表型和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不符的重要原因.为排除异质性耐药对耐药基因检测的影响,提高基因型与表型耐药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需要开发应用更敏感的基因型耐药检测技术,以提高耐药结核病快速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遗传异质性 耐药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基因型分型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沈国妙 查佳 +5 位作者 徐琳 孙斌 桂晓红 王奕峰 梅建 高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2-296,共5页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mycobacterialinterspersedrepetitiveunits,MIRU)基因型分型法,评估该方法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简单数字表法随机抽取上海地区2000年至2002年保存的菌株,对其进行MIRU分型,并与间隔区寡...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mycobacterialinterspersedrepetitiveunits,MIRU)基因型分型法,评估该方法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简单数字表法随机抽取上海地区2000年至2002年保存的菌株,对其进行MIRU分型,并与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法(Spoligotyping)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用Spoligotyping方法对随机抽样的91株临床菌株进行基因型分型,得到20种基因型,其中81株(89%)属于北京基因型菌株,而用MIRU分型方法可将这些菌株分为46种基因型。81株北京基因型菌株可以分为39种不同的MIRU基因型。12个MIRU位点的多态性分析表明各位点有较大的区别,其中位点26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位点16、31、40显示了中等程度的多态性。结论MIRU分型方法简单快速,其数字化结果清晰可靠,是一种有效的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分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分型法 SPOLIGOTYPING 分布 分型方法 2002年 2000年 基因型分型 多态性分析 上海地区 寡核苷酸 临床菌株 随机抽样 位点 数字表 间隔区 数字化 北京 显示
原文传递
利用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分型技术研究外源性再感染在结核病复发中的作用 被引量:28
16
作者 沈国妙 薛桢 +6 位作者 沈鑫 桂晓红 王奕峰 孙斌 沈梅 梅建 高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再感染在结核病复发中的作用。方法以上海地区1999年1月至2004年3月复发肺结核患者为对象,通过比较复发肺结核患者前后两次发病时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mycobacterialinterspersedrepetitiveunits,MIRU)基因型的... 目的研究外源性再感染在结核病复发中的作用。方法以上海地区1999年1月至2004年3月复发肺结核患者为对象,通过比较复发肺结核患者前后两次发病时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mycobacterialinterspersedrepetitiveunits,MIRU)基因型的差异,判断结核病复发的原因。结果在37例符合要求的结核病复发患者中,25例患者两次发病时MIRU基因型发生了变化,提示68%的结核病患者复发是由于外源性再感染而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结核病复发患者中由外源性再感染所致的可能性逐步降低,≤30岁、31~60岁、≥61岁患者中外源性再感染的比例分别为3/3、73%(11/15)、58%(11/19)。随着复发间隔时间的延长,结核病复发患者中由外源性再感染所致的可能性逐步增加,6个月内复发的患者中58%(7/12)是由外源性再感染引起的,而1年以后这个比例达到79%(11/14)。结论外源性再感染是上海地区结核病复发的重要原因;MIRU分型方法是研究结核病复发原因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复发 内源性复燃 外源性再感染
原文传递
2009年上海市耐药肺结核患者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状况调查 被引量:28
17
作者 沈鑫 李静 +2 位作者 高谦 徐飚 梅建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耐药结核病患者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现状,为制定耐药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各区(县)结核病定点医院2009年1-12月诊治的肺结核患者4380例的痰培养阳性菌株,进行常规菌种鉴定和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耐药结核病患者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现状,为制定耐药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各区(县)结核病定点医院2009年1-12月诊治的肺结核患者4380例的痰培养阳性菌株,进行常规菌种鉴定和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对其中耐药肺结核患者431例进行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431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中120例(27.8%)对6种二线抗结核药物中任何一种具有耐药性,其中耐药率最高为氧氟沙星(68/431,15.8%),注射类药物中耐药率最高为卡那霉素(37/431,8.6%),其次为卷曲霉素(28/431,6.5%)和阿米卡星(23/431,5.3%),对氨基水杨酸钠的耐药率为8.1%(35/431),丙硫异烟胺的耐药率最低(8/431,1.9%)。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类型以单药耐药为主,耐利福平、耐异烟肼、其他耐药和耐多药组单药耐药例数分别为2/2、20/36、22/24和43/58例。结论上海地区耐药肺结核患者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提示在常规检测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的基础上,应开展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以早期发现耐药肺结核患者并给予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抗药性 多药
原文传递
GeneXpert MTB/RIF技术在结核病早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8
作者 路丽苹 陆斌 +3 位作者 刘梅 洪建军 郭晓芹 高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评估GeneXpertMTB/RIF技术(简称Xpert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及其利福平耐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6月上海市松江区结核病定点医院结核科门诊连续纳入、初次就诊的疑似结核病患者,共556例。收集患者痰液标本,... 目的评估GeneXpertMTB/RIF技术(简称Xpert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及其利福平耐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6月上海市松江区结核病定点医院结核科门诊连续纳入、初次就诊的疑似结核病患者,共556例。收集患者痰液标本,分别进行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简称“涂片法”)、液体分枝杆菌培养管(MGIT)培养法(简称“液体培养法”)、传统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和XpertMTB/RIF检测,比较XpertMTB/RIF法和传统方法检测痰标本中MTB及其耐药性的效能。结果537例患者经涂片法、液体培养法和XpertMTB/RIF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7.32%(93/537)、28.31%(152/537)和28.12%(151/537)。以液体培养为金标准,XpertMTB/RIF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60%(135/149)和95.84%(369/385),且敏感度高于涂片法[涂片法的敏感度为60.53%(92/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1,P%0.01);XpertMTB/RIF检测涂阳标本的敏感度为96.63%(86/89),明显高于检测涂阴标本的敏感度ES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P〈0.01)。以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XpertMTB/RIF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为90.00%(9/10),特异度为99.07%(106/107),一致率为98.29%(115/117)。结论XpertMTB/RIF技术操作简便、快速、安全,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对基层实验室早期检测MTB及判定利福平耐药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核酸扩增技术 早期诊断 利福平 抗药性
下载PDF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在临床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霞 高谦 《微生物与感染》 2006年第3期184-186,共3页
20世纪70年代前,生物类群的区分主要是根据形态和结构、生理和生化特征、行为习性表现以及少量的化石资料来进行的。这种通过表型特征鉴定的方法对细菌之问的亲缘性判断有时不够准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生物大分子特... 20世纪70年代前,生物类群的区分主要是根据形态和结构、生理和生化特征、行为习性表现以及少量的化石资料来进行的。这种通过表型特征鉴定的方法对细菌之问的亲缘性判断有时不够准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特征,作为判断生物进化关系的主要特征。其中Woese等通过寡核苷酸编目的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发展出1种新的鉴定细菌的标准,即通过比较1段稳定的遗传编码——16S rRNA基因序列来分析和鉴定细菌的种系发生关系,判断其亲缘性,对细菌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NA基因序列 临床微生物学 基因序列分析 16S 应用 种系发生关系 生化特征 结构特征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在鸭原代肝细胞中抗鸭乙肝病毒(DHBV)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许斌 周双宬 +1 位作者 黄玉仙 瞿涤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9-374,共6页
通过建立鸭原代肝细胞-DHBV感染模型研究氧化苦参碱抗DHBV的作用。分别在DHBV感染前、感染同时以及感染后给药,利用打点杂交、Southern印迹核酸杂交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培养细胞上清及细胞内病毒核酸,观察氧化苦参碱在病毒感染... 通过建立鸭原代肝细胞-DHBV感染模型研究氧化苦参碱抗DHBV的作用。分别在DHBV感染前、感染同时以及感染后给药,利用打点杂交、Southern印迹核酸杂交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培养细胞上清及细胞内病毒核酸,观察氧化苦参碱在病毒感染的各个环节所起的抗病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1mg/mL氧化苦参碱处理细胞后,鸭原代肝细胞培养上清及细胞内的DHBV核酸明显低于病毒感染对照组,病毒抑制率达91.6%;在病毒感染同时加药对病毒的抑制率可达98.5%;感染后持续用药能使不同培养天数的鸭肝细胞内的DHBV核酸降低60.5%~96.6%;氧化苦参碱与DHBV共孵育后,可以使病毒感染力下降69.6%。结果说明氧化苦参碱可以在DHBV感染鸭原代肝细胞的多个环节,包括病毒吸附、进入细胞及细胞内复制等方面发挥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乙肝病毒 氧化苦参碱 鸭原代肝细胞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