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介质中的抗生素及其微生物生态效应 被引量:71
1
作者 俞慎 王敏 洪有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437-4446,共10页
环境介质中的抗生素因存在浓度较低被称为微量污染物,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已逐步得到认知。长期以来,抗生素被用于人和畜禽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治疗。然而,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抗生素被添加于饲料中来预防畜禽和鱼虾的养殖疾... 环境介质中的抗生素因存在浓度较低被称为微量污染物,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已逐步得到认知。长期以来,抗生素被用于人和畜禽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治疗。然而,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抗生素被添加于饲料中来预防畜禽和鱼虾的养殖疾病。因此,环境介质中抗生素种类和含量随着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逐年增加。综述了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残留浓度及其环境微生物生态学效应。医用、兽用抗生素和人畜粪便的农用是抗生素进入环境的主要来源,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残留浓度不一:地表水含量为μg/L,土壤含量为μg/kg,沉积物含量为μg/kg—mg/kg之间。抗生素进入土壤、水和沉积物等环境介质,经吸附-解吸、迁移和降解等过程重新分配,其降解方式主要有水解、光解和生物降解。残留抗生素已证实可影响环境介质中微生物的生物量、活性和群落结构,并诱导产生抗性基因,但对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功能的干扰和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环境介质 微生物效应 微生物群落 抗性基因
下载PDF
厦门岛城市空间扩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9
2
作者 吝涛 李新虎 +2 位作者 张国钦 赵千钧 崔胜辉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5-726,共12页
海岸带是目前世界上城市化最集中的区域,海岛作为海岸带的一个特殊地理组成,其城市空间扩张过程可以理解为城市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晶。本文以中国东南沿海的厦门岛为例,结合厦门岛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城市规划、... 海岸带是目前世界上城市化最集中的区域,海岛作为海岸带的一个特殊地理组成,其城市空间扩张过程可以理解为城市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晶。本文以中国东南沿海的厦门岛为例,结合厦门岛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城市规划、人口、产业等历史与现状资料的文本分析,通过图片修整和遥感地理信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回顾厦门岛近100年的城市化历程,分析厦门岛海岸线、岛屿形状、建成区、交通、行政区划及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历史变化及城市空间扩张特征;然后从行政区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地形、围填海、交通和人口等方面分别探讨影响海岛城市空间扩张的潜在决定因素;总结各种因素对海岛城市空间扩张的作用;以期为中国甚至世界其它沿海城市合理开发海岛,促进海岸带可持续城市化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城市化 空间扩张 决定因素 厦门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雄安新区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被引量:49
3
作者 荣月静 严岩 +4 位作者 王辰星 章文 朱婕缘 卢慧婷 郑天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197-7206,共10页
城市生态网络构建是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有效发挥作用的保障,构建完善的生态网络对于城市生态格局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雄安新区总体规划,通过雄安新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需求两个层面识别生态源地。基于源地⁃缓冲区⁃廊道⁃节点框架,... 城市生态网络构建是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有效发挥作用的保障,构建完善的生态网络对于城市生态格局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雄安新区总体规划,通过雄安新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需求两个层面识别生态源地。基于源地⁃缓冲区⁃廊道⁃节点框架,构建新区生态网络。其中,基于生态源地与城镇用地驱动因子,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方法得到累积阻力差,构建新区三生空间布局。根据成本距离分析和路径分析,结合雄安新区规划绿带分布,生成生态廊道,并在廊道与廊道交汇点、重要生态功能与脆弱的关键点以及道路轨道交汇点识别生态节点。得出:(1)新区生态源地主要位于白洋淀、公园绿地与其他绿地,分为水域生态源和林地生态源两类生态源地,面积总共728 km2。城镇源地主要位于新区东部容城县与雄县城区以及一些零星的农村居民点区域,面积为166 km2。(2)在新区三生空间布局下,加强生态廊道的构建,提升生态源地之间、生态源地与城镇源地之间的连通性,新区生态廊道主要依赖河流廊道和林地廊道两种类型。(3)在新区未来生态网络的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河流廊道交汇点、河流廊道与城区的交汇处、交通道路与生态用地交汇处等的生态节点的建设及其生态功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生态网络 雄安新区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47
4
作者 汪凯 叶红 +3 位作者 陈峰 熊永柱 李祥余 唐立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9-1124,共6页
基于8个站点1961年以来的长期太阳辐射及其它气象观测数据,通过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东南部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太阳辐射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地表总太阳辐射自196... 基于8个站点1961年以来的长期太阳辐射及其它气象观测数据,通过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东南部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太阳辐射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地表总太阳辐射自1961年以来呈下降趋势,变化率为-10.17MJ·m-2·a-1。太阳辐射下降主要集中在1961到1990年间,该时间段的下降趋势达到-39.43MJ·m-2·a-1,主要表现为直接辐射显著下降,散射辐射则变化不大;1990年代以后,地表总太阳辐射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变化率为13.21MJ·m-2·a-1。该地区太阳辐射变化与全球范围内太阳辐射"变暗"及"变亮"的变化是一致的。从云量对太阳辐射的作用来看,该地区太阳辐射的变化很有可能是受到低云量变化的影响;而太阳辐射的这种变化直接导致气温发生变化,使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出现不一致,日较差随之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日照时数 云量 气候变化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基于冗余分析的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预测 被引量:42
5
作者 尹锴 崔胜辉 +3 位作者 赵千钧 花利忠 石龙宇 吝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085-6094,共10页
以4类多样性指数作为衡量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差异的定量指标,并同时记录对应样方尺度的环境变量特征。以期应用冗余分析(RDA)手段提取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干扰控制因子,从而进一步揭示主要环境变量对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 以4类多样性指数作为衡量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差异的定量指标,并同时记录对应样方尺度的环境变量特征。以期应用冗余分析(RDA)手段提取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干扰控制因子,从而进一步揭示主要环境变量对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变异的贡献率。RDA分析结果表明枯落物盖度、距林缘距离、小路面积和垃圾数4变量为能够显著解释林下叶层植物多样性变化的最小变量组合,解释信息量百分比达61%,10变量共同解释的信息量为72.1%。在RDA分析的基础上,对10环境变量组合与植物多样性特征进行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发现草本密度与海拔、坡度、距林缘距离、枯落物盖度呈极显著相关;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海拔、坡度、郁闭度、枯落物盖度、岩石盖度呈极显著相关;草本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坡度、枯落物盖度、距林缘距离、岩石盖度、伐桩数呈极显著相关;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则与海拔、郁闭度、小路面积、岩石盖度呈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植物多样性 冗余分析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 林下叶层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雄安城市湿地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42
6
作者 徐烨 杨帆 颜昌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132-7142,共11页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度的城市化发展使城市湿地原有的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严重威胁到湿地生态系统的安全。为了维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如何维持和保护城市湿地的生态健康和可持续发...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度的城市化发展使城市湿地原有的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严重威胁到湿地生态系统的安全。为了维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如何维持和保护城市湿地的生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选择雄安城区(起步区、安新组团和容城组团)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平台对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地类的提取和划分,采用Fragstats软件对研究区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雄安城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和建设用地占地面积大,其完整性、聚合程度和连通性优于其他景观类型;水域、未利用地和林地占地面积小,受人为活动影响,破碎化程度高,连通性比较差。研究区整体景观破碎度、聚合度较高,连通性和均匀度不显著。研究区湿地类型主要为坑塘和沟渠,湿地分布不均匀,呈现南多北少的格局;沟渠占地面积较大,完整性和连通性较好;坑塘连通性较差,破碎化程度、聚合度高于沟渠。研究区湿地生态健康综合指数为0.262,处于不健康状态,人为活动和气候是影响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急需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本研究结果为雄安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城市湿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 景观格局 PSR模型 生态健康
下载PDF
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水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32
7
作者 黄硕 郭青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42-3150,共9页
人类活动导致的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景观生态学上表现为城市景观类型的更替和城市景观格局的演变。我国城市景观格局中自然植被景观基质大幅被人工硬化地面所取代,自然景观斑块破碎化,城市道路和排水管网等人工廊道大量增加,造成&qu... 人类活动导致的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景观生态学上表现为城市景观类型的更替和城市景观格局的演变。我国城市景观格局中自然植被景观基质大幅被人工硬化地面所取代,自然景观斑块破碎化,城市道路和排水管网等人工廊道大量增加,造成"源""汇"景观的比例失衡和格局失调,从而产生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水环境负效应,如非点源污染、水生生态系统失衡和城市内涝等,且水环境负效应存在时间尺度差异和空间尺度响应多样性。对城市景观类型及其格局演变产生的城市水环境效应相关研究进行总结,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带来的生态过程变化研究较少、影响城市水环境的景观格局变化阈值不明确、研究结果推广难和重复性较差、人工廊道与城市水环境效应关系关注度较低和水环境负效应综合度研究欠缺等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研究的着力点,对实现可持续城市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水环境效应 城市规划
下载PDF
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变化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潘玲阳 叶红 +2 位作者 黄少鹏 李国学 张红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6-124,172,共10页
文章从城市垃圾处理与节能减排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北京市2001~2007年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发展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和物理组成的变化,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引起的温... 文章从城市垃圾处理与节能减排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北京市2001~2007年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发展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和物理组成的变化,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急剧增多,总排放量从2001年约363万tCO2当量增加到2007年1157万t左右。目前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每处理1t垃圾的单位排放量分别为2.1t、0.4t和2.0tCO2当量。虽然堆肥具有相对低的单位排放量,但由于市场等方面的原因,堆肥在北京生活垃圾处理中的比重并不大,2007年处理的垃圾量不到无害化总处理量的7%。2007年填埋产生CH4总量约48万t,若50%回收利用,其发热量相当于约40万t管道煤气,具有很大的节能减排潜力。焚烧垃圾进行供热或发电的技术在国内外正蓬勃发展,也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而加强垃圾回收与分类是从源头减少垃圾,实现节能减排的最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生活垃圾 填埋 堆肥 焚烧 温室气体 CO2排放当量
下载PDF
拉萨河流域生态系统类型和质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卢慧婷 黄琼中 +3 位作者 朱捷缘 郑天晨 严岩 吴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8911-8918,共8页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驱动下,地表生态系统的类型和质量都在发生复杂的变化,进而对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产生深远影响。青藏高原的生态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显著,其生态系统和生态服务的变化对区域和我国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驱动下,地表生态系统的类型和质量都在发生复杂的变化,进而对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产生深远影响。青藏高原的生态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显著,其生态系统和生态服务的变化对区域和我国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指示意义。为了揭示拉萨河流域近年来的生态系统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尤其是生态系统质量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选择NDVI作为生态系统质量变化的指示因子,通过对In VEST模型中与植被相关的各参数进行计算和修正,结合生态系统类型变化,评估了1990—2015年间拉萨河流域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固碳三项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进而分析了生态系统类型和质量变化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5年拉萨河流域生态系统类型变化整体相对较小,但是人工表面和湿地面积变化速率较快; 1990—2000年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有显著上升,2000年以后略有下降,其中2000—2015年草甸和草原NDVI分别下降了7.48%和5.44%,呈现明显退化趋势; 1990—2015年拉萨河流域土壤保持和固碳服务分别增加了3.98%和9.12%,而水源涵养服务降低了23.05%,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总体来看,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相对较小,而生态系统质量变化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显著,尤其是1990—2000年间;但2000年以后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贡献有所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质量 InVEST模型 NDVI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基于多风险源胁迫的西南地区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7
10
作者 王慧芳 饶恩明 +3 位作者 肖燚 严岩 卢慧婷 朱捷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8992-9000,共9页
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复杂、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系统面临着多种风险胁迫,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对区域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将生态风险分为自然灾害风险与人类活动风险,从风险源危险性、生态系统潜在... 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复杂、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系统面临着多种风险胁迫,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对区域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将生态风险分为自然灾害风险与人类活动风险,从风险源危险性、生态系统潜在损失度、生态系统易损性3个方面构建单一风险评价模型,将单一风险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西南地区综合生态风险结果。研究表明,西南高生态风险区面积为17.02万km2,占研究区总面积7.4%,主要分布在念青唐古拉山、邛崃山、哀牢山、无量山、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大渡河流域等地,以及成都、重庆、贵阳等人地作用强烈的大城市周边。这些地区环境复杂,灾害易发,应加强防控与监测,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推进生态保护工程,降低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 风险源 风险受体 环境脆弱性 西南地区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检测乳制品中19种抗生素 被引量:28
11
作者 张洁 严丽娟 +3 位作者 潘晨松 林立毅 张欣怡 申河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1-1036,共6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结合数据库建立了乳制品中19种抗生素的分析方法。样品依次经过乙腈和酸化乙腈处理后,冷冻离心浓缩,经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正离子扫描模式下,在10 min内对19种抗生素进行分离和检测,质量浓度在10...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结合数据库建立了乳制品中19种抗生素的分析方法。样品依次经过乙腈和酸化乙腈处理后,冷冻离心浓缩,经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正离子扫描模式下,在10 min内对19种抗生素进行分离和检测,质量浓度在10~500或15~1 0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5μg/L,平均回收率为68.4%~96.7%。加标样品的筛查结果表明,保留时间偏差不大于0.1 min,质量偏差小于5 mDa,同位素峰形匹配度不低于87.4%,19种加标抗生素被全部检测出来,且大部分抗生素获得很高的鉴定评分。对购自本地超市的40余份乳制品进行了筛查分析,未检出阳性样品。该分析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质量精确度高的特点,可应用于乳制品中抗生素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 抗生素 牛奶 乳制品 筛查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景观格局10年变化及驱动力 被引量:26
12
作者 胡冬雪 唐立娜 +2 位作者 邱全毅 石龙宇 邵国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6138-6147,共10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引领下的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分析其景观格局的变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2000、2005、2010年的土地覆被分类数据,采用空间分析、主成分分析、景观指数分析的方法,研究海峡西...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引领下的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分析其景观格局的变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2000、2005、2010年的土地覆被分类数据,采用空间分析、主成分分析、景观指数分析的方法,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城市用地面积的扩张,导致耕地、湿地、草地的面积下降,其中面积减少最多的为耕地,10年间减少了约14.0%,与此同时建设用地面积增长了38.6%。除建设用地外,各类景观的最大斑块指数(LPI)值均降低,建设用地的LPI值由0.1增至0.4,成为除林地外的优势景观。耕地的景观形状指数(LSI)由325.1下降到315.9,而其他各类景观的LSI值为上升趋势。林地的平均斑块面积(AREA_MN)急剧增加,由560.6增长到787.6,其他各类型景观AREA_MN值变化甚微。选取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景观格局的变化是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海峡西岸经济区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与该区域耕地缩减的情况相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结构 景观格局 驱动力 海峡两岸经济区
下载PDF
中国海峡西岸城市群冬季PM_(2.5)和PM_(10)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26
13
作者 于艳科 尹丽倩 +2 位作者 牛振川 陈进生 张福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46-1553,共8页
为了研究中国海峡西岸城市群冬季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采集该区域8个城市共14个采样点位(包含1个背景点)的PM2.5和PM2.5~10样品,采用离子色谱分析F-、Cl-、NO3-、SO42-、Na+、K+、NH4+、Ca2+和Mg2+9种水溶性离子的质... 为了研究中国海峡西岸城市群冬季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采集该区域8个城市共14个采样点位(包含1个背景点)的PM2.5和PM2.5~10样品,采用离子色谱分析F-、Cl-、NO3-、SO42-、Na+、K+、NH4+、Ca2+和Mg2+9种水溶性离子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海峡西岸城市群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PM2.5和PM10的日均值分别为89.65,135.65μg/m3,PM2.5占PM10的66.1%.城区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集中在PM2.5上,其浓度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温州地区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处于较高水平;SO42-、NO3-和NH4+是水溶性无机离子的主要贡献者,其占PM2.5中水溶性离子总量的79.6%~89.0%,占PM10的74.2%~83.4%.由于受冬季季风的影响,该区域非海盐离子对水溶性无机离子的贡献较大.NO3-/SO42-的质量浓度比显示,冬季海峡西岸城市群已处于机动车污染与燃煤污染并存的复合型污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 冬季 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下载PDF
厦门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水汽来源探讨 被引量:26
14
作者 陈衍婷 杜文娇 +1 位作者 陈进生 徐玲玲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67-674,共8页
采集厦门地区6个站位春、夏和冬季的大气降水样品,并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分析降水样品中的氢氧同位素值(δD和δ18O).结果表明:厦门地区大气降水中δD和δ18O值春季最高(-7.86‰±8.07‰和-2.18‰±0.80‰),夏季最低(-61.1... 采集厦门地区6个站位春、夏和冬季的大气降水样品,并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分析降水样品中的氢氧同位素值(δD和δ18O).结果表明:厦门地区大气降水中δD和δ18O值春季最高(-7.86‰±8.07‰和-2.18‰±0.80‰),夏季最低(-61.17‰±4.85‰和-8.42‰±0.62‰).本文同时利用HYSPLIT模型对不同季节厦门地区水汽来源及输送路径进行追踪,发现厦门地区夏季降水主要受到来自南海及西太平洋气团的影响,期间降水量大,δD和δ18O值较低.厦门地区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8.35δ18O+12.52(R2=0.906),与全球降水线方程(δD=8.17δ18O+10.56)相比,截距及斜率略有偏高.厦门地区氘剩余值(d值)波动范围较大(-5.13‰~32.25‰),说明厦门地区降水的水汽来源较为多样,降雨条件较为复杂.厦门地区降水中d值表现为冬季高,春季次之,夏季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年尺度下,厦门地区氢氧同位素与降水量在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477和-0.369,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氢氧同位素 水汽来源 局地降水线方程
原文传递
海西城市群 PM2.5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陈衍婷 杜文娇 +1 位作者 陈进生 徐玲玲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9-437,共9页
采集2010~2011年海西城市群PM_(2.5)样品,用粒子激发-X射线发射技术(PIXE)方法测试样品中痕量重金属(Zn、Cu、Pb、Mn、Ni、Cr、As)的浓度,分析痕量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富集程度和来源,并进行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PM_(2.5... 采集2010~2011年海西城市群PM_(2.5)样品,用粒子激发-X射线发射技术(PIXE)方法测试样品中痕量重金属(Zn、Cu、Pb、Mn、Ni、Cr、As)的浓度,分析痕量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富集程度和来源,并进行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PM_(2.5)中重金属总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与PM_(2.5)的不一致,这与PM_(2.5)的某些主要贡献源(如建筑尘和扬尘等)并非痕量重金属的贡献源有关.PM_(2.5)中Zn、Cu、Pb、Mn、Ni、Cr、As等重金属的EF值均高于10,呈明显的人为源富集现象.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PCA-MLR)解析结果显示,PM_(2.5)中痕量重金属主要有3种来源,即燃煤和机动车尾气(70.59%)、混合源(燃煤、燃油和冶炼行业,17.55%)以及其他工业源(11.86%).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PM_(2.5)中致癌重金属(Ni、Cr、As)的风险值高于非致癌重金属(Zn、Cu、Pb、Mn)风险值,但均低于一般可接受风险水平(10-6),说明海西城市群大气环境PM_(2.5)中重金属未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城市群 痕量重金属元素 富集因子 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PCA—MLR)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滨海湿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毅杰 俞慎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9-135,共7页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研究区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研究了1990~2000年和2000~2005年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围海造地行为下滨海湿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围海造地在不同城市化发展时期分别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扩张所需。以...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研究区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研究了1990~2000年和2000~2005年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围海造地行为下滨海湿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围海造地在不同城市化发展时期分别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扩张所需。以海岸线为基准,通过分别向陆地和向海洋方向进行滨海湿地分区,每个方向设立7个缓冲带,靠近海岸线的前6个缓冲带宽1km,第7个缓冲带宽10km。结果表明,1990~2000年期间,围海造地以农业用地扩张为主,其平均年扩张速率为48.9km2/a,明显大于建设用地的平均年扩张速率(28.2km2/a);而2000~2005年期间,建设用地成为围海造地的主要目的,建设用地平均年扩张速率大幅增大至91.8km2/a,而农业用地平均年扩张率仅为4.2km2/a。在空间分布上,1990~2000年期间,农业用地平均年扩张百分率最大值出现在距海岸线5km的陆地缓冲区;但在2000~2005年期间,各陆地缓冲区农业用地面积在减少,其平均年扩张百分率为-1.3%/a;而建设用地在各缓冲区的平均年扩张百分率由1990~2000年期间的0.62%/a增大为2000~2005年期间的2.66%/a。对长江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地流转驱动力的分析表明,城市化是建设用地扩张的重要驱动力;一些天然滨海湿地直接转变为建设用地,两个时期建设用地净扩张区域相同,即距海岸线1~3km和>6km陆地缓冲带;还有一些天然滨海湿地,如滩涂,被用于水产养殖,而转变为人工湿地,在1990~2000年期间,农业用地的扩张区域是距海岸线4~6km的陆地缓冲带,在2000~2005年期间,农业用地的扩张区域是1~3km的近海缓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时空分布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 围海造地 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
原文传递
夜光遥感数据应用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24
17
作者 郑渊茂 何原荣 +1 位作者 王晓荣 高元衡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4,共14页
夜光遥感作为遥感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相比于普通遥感卫星影像,夜光遥感可更直接地反映人类活动的差异,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目前基于夜光遥感的应用研究成果不断积累,... 夜光遥感作为遥感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相比于普通遥感卫星影像,夜光遥感可更直接地反映人类活动的差异,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目前基于夜光遥感的应用研究成果不断积累,但对成果的系统性总结与归纳研究存在覆盖面不全、时效性不强等不足。针对此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夜光遥感的观测平台与传感器基本参数;其次,对人口空间化、GDP及电力消耗量等社会经济参数估算,城市建成区提取、城市化体系发展等城市化过程监测,以及重大事件评估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夜光遥感数据的应用现状和特点;最后,从新型数据、多源数据结合、知识深度挖掘及学科渗透融合4个方面提出了夜光遥感数据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遥感数据 DMSP/OLS NPP/VIIRS 应用述评 前景展望
下载PDF
pH对穗花狐尾藻吸附重金属镉的影响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国新 薛培英 +2 位作者 李庆召 高亚杰 颜昌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29-1333,共5页
运用沉水植物修复水体中低浓度重金属污染,研究不同pH条件下,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鲜样对重金属镉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pH对吸附结果影响较大,且在适宜的范围内,等温吸附均可用线性Langmuir模型和拓展Langmuir模型来描述.当初始pH为3.... 运用沉水植物修复水体中低浓度重金属污染,研究不同pH条件下,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鲜样对重金属镉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pH对吸附结果影响较大,且在适宜的范围内,等温吸附均可用线性Langmuir模型和拓展Langmuir模型来描述.当初始pH为3.0-7.0时,Langmuir模型的相关系数(R2)均可达0.954 7(n=21)以上,但当初始pH为2.0时,穗花狐尾藻对重金属镉的吸附不符合Langmuir模型.当初始pH为3.0-6.0,初始ρ(镉)(即C0)为16-72 mg/L时,分别有38%的Langmuir模型计算值,75%的拓展Langmuir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小于10%,这表明穗花狐尾藻吸附重金属镉时,拓展Langmuir模型比Langmuir模型有更好的拟合效果.总体来说,穗花狐尾藻对镉的吸附,最适宜的初始pH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生物吸附 穗花狐尾藻 LANGMUIR模型
下载PDF
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徐亚 赵金平 +1 位作者 陈进生 张福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6,60,共6页
为获得室内空气颗粒物污染特征,2009年8月18~24日在某单位工作及生活区选取4个室内点和1个室外点进行颗粒物采样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室内粗颗粒(PM10)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而细粒子(PM2.5)的浓度水平较高,表... 为获得室内空气颗粒物污染特征,2009年8月18~24日在某单位工作及生活区选取4个室内点和1个室外点进行颗粒物采样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室内粗颗粒(PM10)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而细粒子(PM2.5)的浓度水平较高,表明室内PM2.5的污染较重;室内与室外PM2.5比值显示,PM2.5污染没有明显的室内源;食堂和会议室PM2.5中的有机碳与元素碳(OC/EC)浓度较其他3个室内采样点要高,与厨房烹饪和室内装修有关,二次有机气溶胶对5个采样点颗粒物浓度都有较大的贡献;Cr、Mn、Cu、Zn、Ni、Pb、Mg、Fe、Al 9种重金属在室外颗粒物中的浓度基本高于室内,富集因子计算结果显示,室内外PM2.5中Cr、Cu、Ni 3种重金属元素均有显著富集。NO-3、SO24-、Na+、NH+4为PM2.5中主要的水溶性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质量 颗粒物 OC/EC 重金属 水溶性离子
下载PDF
中国铝生命周期能耗与碳排放的情景分析及减排对策 被引量:18
20
作者 卢浩洁 王婉君 +2 位作者 代敏 陈伟强 石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1-462,共12页
铝工业是高能耗高排放工业,探索铝工业的节能减排路径有助于我国实现《巴黎协定》中的温室气体减排承诺.采用物质流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基于存量水平、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设置了15种情景,研究了我国铝工业1990~2100年的能耗和碳排放... 铝工业是高能耗高排放工业,探索铝工业的节能减排路径有助于我国实现《巴黎协定》中的温室气体减排承诺.采用物质流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基于存量水平、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设置了15种情景,研究了我国铝工业1990~2100年的能耗和碳排放量,探索不同路径下的节能减排潜力.我国铝在用存量将在2040~2050年达到峰值(4.6~7.3亿t);原生铝产量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27~41百万t);再生铝产量在2050~2060年达到峰值(23~48百万t),在2035~2040年超过原生铝产量;在所有情景下,铝工业都可实现能耗和碳排放在2030前达峰的目标,但只有在存量水平最低、技术水平最高和能源结构最优的情景下才可实现减排目标;技术水平的节能减排潜力最大(>45%).为了完成铝工业低碳转型,首要任务是提高技术水平,尤其是提高报废产品的回收利用率,进而提高原料中再生铝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分析 物质流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 节能减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