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6篇文章
< 1 2 2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钦州湾-杭州湾构造结合带(南段)地质演化和找矿方向 被引量:99
1
作者 周永章 曾长育 +6 位作者 李红中 安燕飞 梁锦 吕文超 杨志军 何俊国 沈文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6-491,共6页
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是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中间的巨型构造结合带。根据内部结构不均一性和演化历史的差异,钦-杭结合带可划分为3段:北(东)段、中段和南(西)段,分界线大致为北纬24°和北纬27°。中段与南岭带大体一致;北... 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是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中间的巨型构造结合带。根据内部结构不均一性和演化历史的差异,钦-杭结合带可划分为3段:北(东)段、中段和南(西)段,分界线大致为北纬24°和北纬27°。中段与南岭带大体一致;北段指南岭以北地区,即绍兴-江山-萍乡一带;南段位于南岭以南区域,大致与云开-十万大山带相当。钦-杭结合带南段是华南大陆壳再造和矿产资源寻找的重要研究课题。它的地质演化与钦-杭结合带具有整体一致性,特别是具有一致的开-合历史。震旦系底部的粤西云浮大降坪块状硫化物矿床是海底喷流沉积的产物,它与信宜和陆川新元古代蛇绿岩等是南段洋壳存在的重要证据。在进一步的矿床勘查中,要重视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寻找。中酸性斑岩体来自于元古宙岛弧底部玄武质岩石(下地壳)在中生代时期的部分熔融,本质上该类矿床带有岛弧俯冲环境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结合带 华夏地块 华南大陆壳再造 洋壳部分熔融 岛弧玄武质岩石 斑岩型铜矿
下载PDF
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研究进展——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专题代序 被引量:90
2
作者 周永章 陈烁 +4 位作者 张旗 肖凡 王树功 刘艳鹏 焦守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5-263,共9页
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的核心应用技术包括高维数据降维、图像数据处理、无限数据流挖掘、机器学习、关联规则算法与推荐系统算法等。人工智能地质学,包括大数据-智能矿床成因模型与找矿模型的构建,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方向。高维数据... 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的核心应用技术包括高维数据降维、图像数据处理、无限数据流挖掘、机器学习、关联规则算法与推荐系统算法等。人工智能地质学,包括大数据-智能矿床成因模型与找矿模型的构建,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方向。高维数据降维旨在从初始高维特征集合中选出低维特征集合,有效地消除无关和冗余特征,增强学习结果的易理解性。哈希算法、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是较常用的数学降维工具。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各种基础问题的统一性观点正在形成。深度学习的训练模型往往需要海量数据作为支撑,因此迁移学习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图像模式识别是大数据挖掘的重要技术。网络中的社区结构识别对理解整个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价值,可帮助分析、预测网络各元素间的交互关系。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是实现大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方向,对具有多元、异构、时空性、非线性、多尺度地质矿产勘查数据的展示要求有特别的价值。引入VR技术进行矿产地质大数据的可视化,可实现大数据时代矿产勘查数据的新认知。无限数据流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监测中大量存在,甚至可以持续自动产生。对数据流数据的计算包括对点查询、范围查询、内积查询、分位数计算、频繁项计算等。关联规则和推荐系统算法是大数据挖掘中的重要算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贝叶斯原理在大数据时代有独特的价值,贝叶斯网络是成因建模的一个革命性工具。智能地质学研究刚刚起步,构建大数据-智能矿床成因模型与找矿模型是智能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矿床模型研究方式的变革,将出现于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环境下全球各地的矿床研究团队的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挖掘 高维数据降维 图像数据处理 无限数据流挖掘 机器学习 关联规则 人工智能地质学 智能矿床模型 贝叶斯网络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镜下矿石矿物的智能识别实验研究 被引量:69
3
作者 徐述腾 周永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44-3252,共9页
矿石矿物鉴定的智能化是智能地质学和智能矿床学的基础技术之一。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理论使矿石矿物鉴定的智能化成为可能。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系统Tensor Flow,以吉林夹皮沟金矿和河北石湖金矿的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 矿石矿物鉴定的智能化是智能地质学和智能矿床学的基础技术之一。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理论使矿石矿物鉴定的智能化成为可能。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系统Tensor Flow,以吉林夹皮沟金矿和河北石湖金矿的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硫化物矿物为例,设计有针对性的U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有效自动提取矿相显微镜下矿石矿物的深层特征信息,实现镜下矿石矿物智能识别与分类。实验显示,模型在训练过程中,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模型精度在不断增大,损失函数不断减小;经过3000个批处理之后,模型精度和损失函数基本趋于稳定。训练出的模型对测试集中的显微镜镜下矿石矿物照片的识别成功率均高于90%,说明实验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很好的图像特征提取能力,能完成镜下矿石矿物智能识别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深度学习 矿物自动识别 地质大数据 智能地质学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大数据正在引发地球科学领域一场深刻的革命——《地质科学》2017年大数据专题代序 被引量:67
4
作者 张旗 周永章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7-648,共12页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大数据研究的现状,着重分析了在地球科学领域大数据研究落后的原因,指出大数据正在引发地球科学领域一场深刻的革命,大数据的关键不在于数据的大,而且在于思维的新;从数据出发,让数据说话,依靠人工智能方法...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大数据研究的现状,着重分析了在地球科学领域大数据研究落后的原因,指出大数据正在引发地球科学领域一场深刻的革命,大数据的关键不在于数据的大,而且在于思维的新;从数据出发,让数据说话,依靠人工智能方法,让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可视分析等大数据技术逐步成为必需。利用大数据方法研究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以及中新世岩浆事件的意义所取得的成果即是极佳的研究范例。文中指出,面向未来,大数据对于地球科学界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将创造奇迹。大数据作为第四科学范式的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它将改变地球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从逻辑思维方式转变为由数据驱动的关联思维方式,文中呼吁科学界对大数据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第四科学范式 玄武岩判别图 小数据 问题 前景 实例
下载PDF
地质领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及实现语言 被引量:67
5
作者 周永章 王俊 +3 位作者 左仁广 肖凡 沈文杰 王树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73-3178,共6页
地质大数据正在以指数形式增长。只有发展智能数据处理方法才有可能追上大数据的超常增长。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机器学习已成为地质大数据研究的前沿热点,它将让地质大数据插上翅膀,并因此改变地... 地质大数据正在以指数形式增长。只有发展智能数据处理方法才有可能追上大数据的超常增长。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机器学习已成为地质大数据研究的前沿热点,它将让地质大数据插上翅膀,并因此改变地质。机器学习是一个源于数据的模型的训练过程,最终给出一个面向某种性能度量的决策。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子类,它通过构建具有很多隐层的机器学习模型和海量的训练数据,来学习更有用的特征,从而最终提升分类或预测的准确性。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深度学习算法之一,它广泛用于图像识别和语音分析等。Python语言在科学领域的地位占据着越来越重要。其下的Scikit-Learn是一个机器学习相关的库,提供有数据预处理、分类、回归、聚类、预测、模型分析等算法。Keras是一个基于Theano/Tensorflow的深度学习库,可以应用来搭建简洁的人工神经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大数据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智能地质学 PYTHON
下载PDF
关于钦-杭成矿带的若干认识 被引量:66
6
作者 周永章 郑义 +1 位作者 曾长育 梁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钦-杭成矿带作为一个新的成矿带,人们对它作为独立成矿单元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本研究认为,钦-杭成矿带是一条与扬子—华夏古老板块结合带对应的成矿带,并可分北、中、南3段。其中,中段与南岭带大体一致,主要分布在北纬24°~27°... 钦-杭成矿带作为一个新的成矿带,人们对它作为独立成矿单元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本研究认为,钦-杭成矿带是一条与扬子—华夏古老板块结合带对应的成矿带,并可分北、中、南3段。其中,中段与南岭带大体一致,主要分布在北纬24°~27°。钦-杭成矿带同时是一条古海洋喷流热水沉积矿床密集分布带,在认定的喷流热水沉积矿床和岩浆/热液矿床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两期复式成矿:在元古宙或古生代,首先出现喷流热水沉积矿床,然后在燕山期叠加了岩浆/热液成矿作用。钦-杭成矿带是一条重要的斑岩矿床带,斑岩型矿床具有重要的找矿潜力。古老俯冲带改造成矿作用是其重要的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 喷流热水沉积矿床 斑岩型矿床 古老俯冲带改造成矿作用
下载PDF
钦杭结合带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60
7
作者 周永章 李兴远 +5 位作者 郑义 沈文杰 何俊国 虞鹏鹏 牛佳 曾长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7-681,共15页
钦杭成矿带是钦州湾-杭州湾成矿带的简称,具有矿床规模大、矿床分布密集、矿床类型齐全、伴生组分多样的显著特点,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规划的全国重点成矿区带。钦杭成矿带又称为钦杭(构造)结合带,大地构造位置对应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 钦杭成矿带是钦州湾-杭州湾成矿带的简称,具有矿床规模大、矿床分布密集、矿床类型齐全、伴生组分多样的显著特点,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规划的全国重点成矿区带。钦杭成矿带又称为钦杭(构造)结合带,大地构造位置对应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接合带。研究显示,钦杭带是一条古老俯冲带。它在古生代仍存在洋壳,属于洋陆俯冲体系。中生代构造转换是一个重要的地质事件,它使钦杭带由特提斯构造域卷入到西太平洋构造域中,大地构造性质从华夏和扬子板块之间的板块构造机制为主,转为陆内岩石圈拉张伸展构造环境,并产生巨大的地质效应,最突出的是燕山期岩浆的大规模活动以及成矿作用的大爆发。燕山期花岗岩存在确切的幔源端元信息,幔源物质参与了许多矿床的形成,并为最近钨多金属矿床北拓找矿所验证。钦杭结合带是重要的斑岩铜(钼)矿带,斑岩铜(钼)矿在钦杭结合带北、中、南三段均有产出,它们的主成岩成矿年龄是燕山期,但带有古老俯冲带岛弧体系的基因。钦杭带也是一条古海洋喷流热水沉积矿床密集分布带,VMS型铜多金属矿床和SEDEX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发育。钦杭带是一条古老俯冲带改造成矿带,古老俯冲带经燕山期改造/叠加成矿是钦杭成矿带的重要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结合带(成矿带) 华夏板块 古老俯冲带 中生带构造转换地质事件 燕山期成矿大爆 斑岩铜(钼)矿 喷流热水沉积矿床 改造/叠加成矿作用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及其在矿床找矿预测中的应用——以安徽省兆吉口铅锌矿床为例 被引量:43
8
作者 刘艳鹏 朱立新 周永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17-3224,共8页
大数据人工智能地质学刚刚起步,基于大数据智能算法的地质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性实验。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解决矿产预测问题,有助于人们克服不能全面考虑地质变量的困难及评估当前模型在已有数据中的可靠性。元素地表分布特征量主... 大数据人工智能地质学刚刚起步,基于大数据智能算法的地质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性实验。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解决矿产预测问题,有助于人们克服不能全面考虑地质变量的困难及评估当前模型在已有数据中的可靠性。元素地表分布特征量主要受原岩成分、成矿作用影响和地表过程的影响,它们携带某些指示矿体就位的信息,即矿体在地下空间就位时在地表的响应,且未在地表过程中消失。以往的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仅仅识别异常,但未能发现矿体在地表响应的成矿特征量。本文以安徽省兆吉口铅锌矿床为例,通过机器学习,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不断挖掘元素Pb分布特征与矿体地下就位空间的耦合相关性。经过1000次训练后,可以得到准确率0. 93,损失率0. 28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这种神经网络模型就是矿体在地下就位时元素在地表分布的响应,可以用来进行矿产资源预测。应用该模型对未知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第53号区域具有很大概率存在尚未发现的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成矿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地球化学 兆吉口铅锌矿床
下载PDF
钦-杭结合带斑岩型铜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7
9
作者 梁锦 周永章 +4 位作者 李红中 尹缀缀 周留煜 曾长育 虞鹏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61-3372,共12页
钦-杭结合带是重要的斑岩铜矿带。斑岩铜矿在北、中、南三段均有产出,主成岩成矿年龄主要集中燕山期。钦-杭结合带与成矿有关的斑岩主要为钙碱性岩浆系列的中酸性岩,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和次英安斑岩等,具有与新元古... 钦-杭结合带是重要的斑岩铜矿带。斑岩铜矿在北、中、南三段均有产出,主成岩成矿年龄主要集中燕山期。钦-杭结合带与成矿有关的斑岩主要为钙碱性岩浆系列的中酸性岩,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和次英安斑岩等,具有与新元古代岛弧火成岩类似微量元素特征。它们来源于软流圈的岩浆与中下地壳物质混合后部分熔融的结果,与受到过早期俯冲作用影响的岩石圈地幔有关,存在壳幔混染现象。钦-杭结合带燕山期的斑岩铜矿成岩成矿的动力学背景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关系密切,但斑岩和铜矿体在地球化学特征上显示出的具有弧岩浆作用特点,这与华南地区中生代构造转折事件发生以前的地质演化有关。钦-杭结合带的中酸性斑岩体来自于元古代岛弧底部玄武质岩石(下地壳)在中生代时期的部分熔融,本质上该类矿床带有岛弧俯冲环境的特征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古岛弧岩浆 板块构造 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
下载PDF
流域化学风化与河流水化学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35
10
作者 解晨骥 高全洲 陶贞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1-337,356,共8页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2浓度不断上升,其源汇机制和时空变化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岩石特别是硅酸盐类岩石的化学风化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碳汇。控制化学风化速率的因素较为复杂,各因素作用的机理和重要性还不完全明确。源于人类...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2浓度不断上升,其源汇机制和时空变化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岩石特别是硅酸盐类岩石的化学风化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碳汇。控制化学风化速率的因素较为复杂,各因素作用的机理和重要性还不完全明确。源于人类排放的H2SO4普遍参与到化学风化过程中,这加快了流域化学风化的速率,但这一过程对碳汇效应的影响机理尚缺乏足够的研究。当前河流水化学研究中用来判断河水化学类型及离子来源的方法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前者有Gibbs图法、三角图法和端元图法等;后者包括质量平衡法和同位素示踪法等。目前对影响流域化学风化速率因素的研究多侧重于对单一环境要素与风化速率之间响应关系的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介入更为严谨的数理统计方法;有关硫酸参与流域化学风化过程的研究成果还较少,随着酸雨现象日趋严重,这一课题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在短时间尺度上碳酸盐岩化学风化的碳汇效应不可忽视,今后应加强对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化学风化 水化学 碳汇
下载PDF
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及其污染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马玉 李团结 +3 位作者 高全洲 蒋俊杰 史华明 王爱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2-719,共8页
采用珠江口348个表层和2个柱状沉积物样品的重金属数据,结合数理统计方法,估算了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同时,利用柱状样品结果对背景值进行检验,并与其他研究成果对比.研究区Cu、Pb、Zn、Cr和Ni的背景值分别为16.1、21.9、94.3、69.... 采用珠江口348个表层和2个柱状沉积物样品的重金属数据,结合数理统计方法,估算了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同时,利用柱状样品结果对背景值进行检验,并与其他研究成果对比.研究区Cu、Pb、Zn、Cr和Ni的背景值分别为16.1、21.9、94.3、69.3和30.3μg·g-1,且本文获得的重金属背景值更具有代表性.最后,采用获得的重金属背景值对珠江口区域污染状况进行研究,发现珠江口大部分区域的表层沉积物中单个重金属元素及总体污染程度属于中、低水平,重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珠江八大口门附近区域,特别是东四门的西滩.ZY1柱状样品结果显示,1997—2003年间各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程度均快速上升,2003—2005年间增速虽减缓,但2005年以后又呈现增大现象,重金属污染历史记录较好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流域社会经济和人类活动对重金属输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沉积物 重金属 背景值 污染
原文传递
桂江主要离子及溶解无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被引量:31
12
作者 唐文魁 陶贞 +6 位作者 高全洲 毛海若 姜光辉 焦树林 郑雄波 张乾柱 马赞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99-2107,共9页
河流水体的化学组成记录了流域内各种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的信息.对西江一级支流桂江化学径流的分析结果表明,桂江水体的离子组成主要受碳酸盐岩化学风化过程的控制,CO2是这一过程的主要侵蚀介质;H2SO4对碳酸盐岩的风化影响桂江河水的化... 河流水体的化学组成记录了流域内各种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的信息.对西江一级支流桂江化学径流的分析结果表明,桂江水体的离子组成主要受碳酸盐岩化学风化过程的控制,CO2是这一过程的主要侵蚀介质;H2SO4对碳酸盐岩的风化影响桂江河水的化学组成.大气沉降、人类活动、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化学风化对桂江水体贡献的溶解物质分别占总溶解物质的2.7%、6.3%、72.8%和18.2%.河流溶解无机碳(DIC)的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DIC)揭示桂江河水中的DIC明显被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对桂江颗粒有机碳(POC)的贡献达22.3%~30.9%,这表明岩石风化来源的DIC经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碳,并在迁移过程中部分沉积水体底部,进而形成埋藏有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径流 溶解无机碳 颗粒有机碳 碳稳定同位素 桂江
原文传递
基于GEOROC数据库的全球辉长岩大数据的大地构造环境智能判别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焦守涛 周永章 +3 位作者 张旗 金维浚 刘艳鹏 王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89-3194,共6页
辉长岩是化学成分与玄武岩类似的侵入岩,前人认为它的形成过程太复杂,对应的岩浆可能经过了分离结晶作用、混染作用等,不能用Pearce判别图来判断岩浆岩形成的构造环境。本文利用GEOROC数据库的资料对辉长岩进行大数据挖掘。首先根据前... 辉长岩是化学成分与玄武岩类似的侵入岩,前人认为它的形成过程太复杂,对应的岩浆可能经过了分离结晶作用、混染作用等,不能用Pearce判别图来判断岩浆岩形成的构造环境。本文利用GEOROC数据库的资料对辉长岩进行大数据挖掘。首先根据前人成果,将GEOROC数据库的辉长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分为大陆玄武岩环境、汇聚边界环境、板内火山岩环境和大洋岛弧玄武岩环境等4类;然后在数据清洗基础上,利用Python语言,依托sklearn库,实现支持向量机、K近邻和随机森林等3种机器学习算法,获得3种对应的分类器结果输出。对辉长岩的构造环境进行智能判别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方法效果最好,判断准确率可达97%,利用辉长岩的地球化学大数据来判断岩浆岩的构造环境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机器学习 大数据挖掘 支持向量机 随机森林 GEOROC PYTHON
下载PDF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粒间联结作用与脆弹塑性胶结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汤连生 桑海涛 +3 位作者 宋晶 刘锋涛 颜波 张鹏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77-2888,共12页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主要为铁质胶结,遇水后强度急剧降低,结构性强,显示出脆弹塑性损伤破坏特点,其粒间联结作用正是其结构性和脆弹塑性损伤破坏的核心问题。论述了非饱和土的粒间联结作用,将其分为接触联结和非接触联结两类,这两种联结...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主要为铁质胶结,遇水后强度急剧降低,结构性强,显示出脆弹塑性损伤破坏特点,其粒间联结作用正是其结构性和脆弹塑性损伤破坏的核心问题。论述了非饱和土的粒间联结作用,将其分为接触联结和非接触联结两类,这两种联结在粒间相互作用上都表现为吸力的作用,即由湿吸力、可变结构吸力组成的粒间吸力。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铁质胶结为主的接触联结作用,加上其砂粒、黏粒等各级粒度成分混合,致使粒间联结作用遇水或扰动后变化大,导致力学性质上的脆性显著。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可变结构吸力与土体堆积方式、干密度、孔隙比、含水率/饱和度的定量计算公式,并由试验验证了计算公式的合理性。进而从游离氧化铁胶结是非饱和花岗岩风化残积土显示脆弹塑性的根本原因出发,基于堆砌体模型思想,采用孔隙比与结构脆性参数构建损伤过程函数,建立了可反映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脆弹塑性胶结损伤的理论模型,通过试验验证表明,所建模型能很好地反映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特有的应力-应变关系,从理论上较好地解释了花岗岩残积土遇水或扰动后易破坏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 花岗岩残积土 粒间联结作用 脆弹塑性 损伤
下载PDF
污泥脱水研究现状与新认识 被引量:27
15
作者 汤连生 罗珍贵 +2 位作者 张龙舰 宋晶 邓立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7,共6页
从理论及技术2个方面总结了污泥脱水的发展过程及发展特点,着重介绍了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现状;并从多场联合作用的角度阐述了污泥脱水的本质、理论核心及技术核心。认为目前污泥脱水实践远落后于理论,现有研究多关注多技术的联... 从理论及技术2个方面总结了污泥脱水的发展过程及发展特点,着重介绍了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现状;并从多场联合作用的角度阐述了污泥脱水的本质、理论核心及技术核心。认为目前污泥脱水实践远落后于理论,现有研究多关注多技术的联合使用,缺乏对污泥脱水过程中作用场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对污泥脱水的微观机理分析还不够透彻,实际上,污泥脱水是水在外力驱动下克服淤堵从排水通道排出的过程,通过微观模型分析可以发现,随脱水进行,污泥固体颗粒和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排水通道会不断发生变化,相应的淤堵机制也会发生改变,所以污泥脱水的微观研究应该注重从排水通道的角度分析其淤堵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水 多场联合 排水通道 淤堵
下载PDF
麦饭石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被引量:26
16
作者 牛佳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3年第2期71-77,共7页
麦饭石是这种古老的药石在近年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文章总结了麦饭石的成分及结构特点,分析了麦饭石的吸附性、溶出性和矿化性、生物活性以及对水中元素和水质pH值的双向调节性以及可(易)改良性,阐明了其在医药、环境、工农业等领... 麦饭石是这种古老的药石在近年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文章总结了麦饭石的成分及结构特点,分析了麦饭石的吸附性、溶出性和矿化性、生物活性以及对水中元素和水质pH值的双向调节性以及可(易)改良性,阐明了其在医药、环境、工农业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在其应用领域及利用率方面提出了几点展望。但总体说来,麦饭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需更深入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饭石 理化特性 应用领域 利用率
下载PDF
论地质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大数据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旗 焦守涛 卢欣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5-280,共6页
我们对大数据两年多来的研究表明,大数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一直以来,人们都是通过因果关系来认识世界的;而大数据不是,大数据是从数据出发,挖掘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提升数据的价值。例如在矿床学研究中,人们往往过分关注矿床... 我们对大数据两年多来的研究表明,大数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一直以来,人们都是通过因果关系来认识世界的;而大数据不是,大数据是从数据出发,挖掘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提升数据的价值。例如在矿床学研究中,人们往往过分关注矿床的成因,关注成矿与岩浆、流体与岩体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上,流体与岩体、矿床与岩浆之间主要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早先的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几乎都是按照因果关系的思路设计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并不完美。我们采用大数据方法对全球全体玄武岩和安山岩的数据进行挖掘,取得了极佳的效果,主要依据的是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多少年来,人们在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中习惯于对因果关系的追求。现在,科学的发展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对因果关系的追求转变为对相关关系的追求。实践表明,追求因果关系不可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而大数据方法挖掘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大数据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因果关系 相关关系 矿床成因 玄武岩判别图
下载PDF
南太行山中新生代隆升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庶波 王岳军 +3 位作者 张玉芝 张立敏 梁浩 邱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0-469,共10页
南太行山地区地处华北陆块中部,是研究华北岩石圈减薄、克拉通活化期间山脉隆升与剥露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对太行山南麓的中生代岩浆岩和元古宙变质岩开展了磷灰石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研究,获得了相关样品的磷灰石径迹年龄和径迹长度... 南太行山地区地处华北陆块中部,是研究华北岩石圈减薄、克拉通活化期间山脉隆升与剥露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对太行山南麓的中生代岩浆岩和元古宙变质岩开展了磷灰石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研究,获得了相关样品的磷灰石径迹年龄和径迹长度。研究表明,南太行山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集中在75~32 Ma之间,峰值径迹长度在11μm以上,为宽带单峰分布。综合考虑裂变径迹反演,南太行山地区初始隆升始于100 Ma前,晚白垩世以来的剥蚀去顶量在3 km以上。100~50 Ma的构造抬升相对平静,50~40 Ma及10 Ma左右以来隆升速度加快,是太行山地区的主要隆升期。南太行山区域上表现为北早南晚的倾伏式差异隆升格局,其新生代隆升与华北东部同期的快速沉降相耦合。以上资料有利于更好认知华北陆块中–新生代冷却史及岩石圈减薄地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裂变径迹 中–新生代隆升 构造热历史 南太行山
下载PDF
土体抗拉张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汤连生 桑海涛 +1 位作者 罗珍贵 孙银磊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7-309,共13页
在传统土力学的观念中,土体通常不主动作为抗拉材料使用,土的抗拉强度很小,因而土体的抗拉强度往往被忽略或几乎视为零,造成土体抗拉强度理论远落后于抗剪强度理论。实际上,土体的抗拉张力学特性在土体变形与破坏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 在传统土力学的观念中,土体通常不主动作为抗拉材料使用,土的抗拉强度很小,因而土体的抗拉强度往往被忽略或几乎视为零,造成土体抗拉强度理论远落后于抗剪强度理论。实际上,土体的抗拉张力学特性在土体变形与破坏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结了土体抗拉张力学特性试验的发展过程及发展特点,介绍了土体抗拉张力学试验的最新进展,并结合非饱和土力学及其抗拉强度理论的研究热点,认为对非饱和土合理统一的"吸力"认识仍然是非饱和土抗拉张特性研究的关键。然后,从岩土破坏模式角度,总结了岩土拉剪耦合破坏规律的8类破坏模式,分析了土体在此研究领域的现状,最后阐明了土体尤其是非饱和土的抗拉张力学特性研究现状的5个特点,展望了土体抗拉张力学特性新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拉强度 抗拉张特性 非饱和土 吸力 拉剪耦合
原文传递
基于局部Moran’s I和GIS的珠江三角洲肝癌高发区蔬菜土壤中Ni、Cr的空间热点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勇 周永章 +6 位作者 张澄博 窦磊 杜海燕 林小明 范瑞 杜敏 何翔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17-1623,共7页
局部Moran's I是一种鉴定土壤重金属空间热点、区分空间集聚和空间离散的有用工具.本研究在珠江三角洲肝癌高发区系统采集了208个蔬菜地表层土样,分析每个样品的Ni和Cr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蔬菜土壤中Ni、Cr的空间热点.结果... 局部Moran's I是一种鉴定土壤重金属空间热点、区分空间集聚和空间离散的有用工具.本研究在珠江三角洲肝癌高发区系统采集了208个蔬菜地表层土样,分析每个样品的Ni和Cr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蔬菜土壤中Ni、Cr的空间热点.结果表明,Ni、Cr的平均含量为33.2mg/kg、80.8mg/kg,比其相应的广东省土壤背景值分别高出130%、60%.总体上,土壤中的Ni有一定程度的积累,Cr的积累现象并不明显.本研究分别选取3000、6000、9000m作为距离尺度计算Ni、Cr的局部Moran'sI,基于6000m作为距离尺度的局部Moran's I鉴定了土壤Ni、Cr的空间热点;Ni、Cr的"个别热点"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区域化热点"分布在研究区的南部,主要受成土母质控制.研究区原发性肝癌死亡率最高的区域与Ni、Cr的"区域化热点"重叠,两者区域上分布的一致性有可能为排查其环境致病因子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空间热点 空间集聚 空间离散 局部Moran's I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