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滇地轴元古代重大地质事件与拉拉IOCG矿床成矿响应 被引量:35
1
作者 王奖臻 李泽琴 黄从俊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74-1079,共6页
有关IOCG最新研究成果建议,将IOCG矿床限定于资源量大于1 Mt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对世界上已知的大型/超大型IOCG矿床的成矿背景和成矿作用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前寒纪大型/超大型IOCG矿床均位于前寒纪超大陆的边缘、形成于非造山期,与壳幔... 有关IOCG最新研究成果建议,将IOCG矿床限定于资源量大于1 Mt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对世界上已知的大型/超大型IOCG矿床的成矿背景和成矿作用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前寒纪大型/超大型IOCG矿床均位于前寒纪超大陆的边缘、形成于非造山期,与壳幔相互作用有关,与板底垫托、地幔柱等相关的重大地质事件关系密切。通过对康滇地轴元古代地质体岩石/矿物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分析研究,同时对拉拉IOCG矿床成矿特征及同位素测龄分析,认为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存在早元古代早期(2 486~1 884 Ma BP)古陆壳,是Kenorland超大陆的一部分。在中元古代发育了康滇陆缘裂谷(1 725~1 466 Ma BP),与Columbia超大陆非造山期同时。新元古代的晋宁运动使该裂谷产物变质,及形成康定杂岩,成为康滇地轴的上层结晶基底(1 100~721 Ma BP)。其是Rodinia超大陆的拼贴与裂解事件的响应。拉拉矿床具有2期成矿作用。第一期火山喷发成矿期(1 712~1 680 Ma BP),是康滇裂谷事件的产物。第二期变质热液成矿期主成矿阶段(1 000~900Ma BP),是Rodinia超大陆的拼贴作用的响应。康滇地轴元代地层中具有形成IOCG矿床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滇地轴 拉拉IOCG矿床 超大陆 康滇裂谷事件 同位素年龄
原文传递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 被引量:1156
2
作者 黄润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3-454,共22页
中国是一个滑坡灾害极为频繁的国家,其中大型和巨型滑坡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大型滑坡更是以其规模大、机制复杂、危害大等特点著称于世,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收集20世纪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典型... 中国是一个滑坡灾害极为频繁的国家,其中大型和巨型滑坡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大型滑坡更是以其规模大、机制复杂、危害大等特点著称于世,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收集20世纪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典型大型滑坡灾害实例,并重点对其中的11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这些大型滑坡涉及到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坡体地质结构,具有不同诱发机制和触发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大型滑坡发育最根本的原因是具有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约80%的大型滑坡发生在环青藏高原东侧的大陆地形第一个坡降带范围内。同时,该地区也是世界上板内构造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其地壳内、外动力条件强烈的交织与转化,促使高陡边坡发生强烈的动力过程,从而也促进大型滑坡灾害的发育。强震、极端气候条件和全球气候变化构成大型滑坡发生的主要触发和诱发因素:中国南方暴雨强度达到200~300mm/d时就易于触发大滑坡的发生;中国西北地区春季冻结层的融化,也是大规模黄土滑坡发生的诱因。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气温上升、雪线上移、冰川后退、冰湖溃决,也都成为特定地区大型滑坡灾害发生的诱发和触发因素。另外,70%以上大型滑坡发生与人类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滑坡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大型滑坡通常具有复杂的生成机制:总的来看,大型滑坡发生的岩土介质主要有以下3类,即岩质滑坡、土层滑坡和松散堆积层滑坡。除松散堆积层滑坡,前两者都涉及复杂的演化机制及过程,其典型的地质–力学模式包括:滑移–拉裂–剪断“三段式”模式、“挡墙溃决”模式、近水平岩层的“平推式”模式、反倾岩层大规模倾倒变形模式、顺倾岩层的蠕滑(弯曲)–剪断模式等。每一类模式都具有其对应的岩体结构条件和特定的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大型滑坡 实例研究 发育规律 形成机制
下载PDF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40
3
作者 黄润秋 李为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85-2592,共8页
"5.12"汶川大地震具有震级高、震源浅、破坏性强、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特点。通过灾后对地震地质灾害的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共获得地质灾害点11308处,对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有了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地震地质... "5.12"汶川大地震具有震级高、震源浅、破坏性强、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特点。通过灾后对地震地质灾害的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共获得地质灾害点11308处,对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有了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与距发震断裂距离坡度、高程、岩性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得出:(1)地震地质灾害在区域上具有沿发震断裂带呈带状分布和沿河流水系成线状分布的特点;(2)地震地质灾害分布具有明显的上盘效应,发震断裂上盘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明显大于下盘,且上盘强发育带宽度约为10km;(3)地形坡度是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的控制性因素之一,绝大部分的灾害集中在坡度20°~50°的范围内;(4)地震地质灾害与高程和微地貌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大部分灾害发生在高程1500~2000m以下的河谷峡谷段,尤其是峡谷段的上部(即宽谷向峡谷的转折部位),单薄的山脊以及孤立或多面临空的山体对地震波最为敏感,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这些部位崩塌滑坡最为发育;(5)不同的岩性与地质灾害的发育虽然没有显著的对应关系,但却决定了地质灾害的类型,通常情况下,滑坡多发生在软岩中,而硬岩中多发生的是崩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5.12”汶川大地震 地震地质灾害 分布规律 上盘效应 GIS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 被引量:366
4
作者 许强 董秀军 李为乐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57-966,共10页
中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且大多地处高位并被植被覆盖,传统的人工调查排查在一些地区进行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已显得无能为力,这也是近年来绝大多数灾难性地质灾害事件都不在预案点范围内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三查... 中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且大多地处高位并被植被覆盖,传统的人工调查排查在一些地区进行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已显得无能为力,这也是近年来绝大多数灾难性地质灾害事件都不在预案点范围内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三查"体系进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早期识别,再通过专业监测,在掌握地质灾害动态发展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的实时预警预报,以此破解"隐患点在哪里""什么时候可能发生"这一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难题和国家急切需求。"三查"体系首先通过光学遥感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实现区域扫面性地质灾害隐患的普查,随后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light 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和无人机摄影测量实现高地质灾害风险区段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详查,最后采用现场调查、地面与坡体内部监(探)测等手段,实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复核确认和排除,即核查。监测预警则是通过InSAR和地面观测手段(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裂缝计等),在掌握滑坡崩塌的变形规律和阶段以及时间-空间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分级综合预警体系,并利用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实用化和业务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早期识别 监测预警 “三查”体系 INSAR LIDAR
原文传递
岩石高边坡发育的动力过程及其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294
5
作者 黄润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25-1544,共20页
受青藏高原挽近期以来持续隆升的影响,中国西南、西北地区,尤其是环青藏高原的东侧地带,河流深切,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自然以及人工开挖高边坡稳定性问题极为突出,构成中国最具特色的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问题之一。结合青藏高原隆升这一重... 受青藏高原挽近期以来持续隆升的影响,中国西南、西北地区,尤其是环青藏高原的东侧地带,河流深切,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自然以及人工开挖高边坡稳定性问题极为突出,构成中国最具特色的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问题之一。结合青藏高原隆升这一重大地学事件,较全面地分析总结了环青藏高原周边地带岩石高边坡发育的典型特征,指出边坡高陡、形成历史短、地应力高及变形破坏过程复杂是这一地区岩石高边坡发育的主要特征;不论天然或是人工高边坡,均可视为高地应力环境下快速卸荷过程的产物。以此为基础,在总结西南地区大量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卸荷条件下岩石高边坡发育的动力过程及三阶段演化模式,提出了其时间和空间演化的基本序列,以及不同演化阶段岩石边坡变形破坏的发育特征及稳定性意义。最后,从岩石高边坡发育演化的过程特性出发,提出岩石高边坡稳定性不仅是一个强度稳定性问题,更是一个变形稳定性问题;同时建立岩石高边坡变形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理论框架和技术途径,并从灾害控制的角度提出岩石高边坡变形控制的工程原理,探讨变形控制的时机及控制标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高边坡 高地应力 地球动力过程 稳定性控制
下载PDF
滑坡时空演化规律及预警预报研究 被引量:302
6
作者 许强 汤明高 +1 位作者 徐开祥 黄学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4-1112,共9页
滑坡预警预报是地质工程界研究的热点,也是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难点。结合近年来我国数十起重大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抢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总结并提出斜坡变形时间演化的三阶段规律和斜坡裂缝空间演化的分期配套特性,并对... 滑坡预警预报是地质工程界研究的热点,也是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难点。结合近年来我国数十起重大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抢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总结并提出斜坡变形时间演化的三阶段规律和斜坡裂缝空间演化的分期配套特性,并对外界因素对斜坡变形演化的影响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通过研究认为:时间上,斜坡变形一般要经历初始变形、等速变形、加速变形3个阶段,正确判断斜坡的变形演化阶段是滑坡准确预警的基础;空间上,滑坡的地表裂缝会随着变形的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完整配套的裂缝体系。将时间–空间演化规律有机结合、综合分析,是进行滑坡准确预警预报的重要保证;进行滑坡变形演化与外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和宏观变形破坏迹象分析,是处理阶跃型变形曲线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预警预报 变形-时间曲线 裂缝分期配套 时空综合分析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触发崩滑灾害机制及其地质力学模式 被引量:264
7
作者 黄润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9-1249,共11页
汶川8.0级地震由于地震震级高、持续时间长、震区地形地质环境复杂,因而所触发的崩塌、滑坡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成因机制也极为复杂,具有与通常重力环境下斜坡失稳机制迥异的特征,许多现象非常特殊并超越了人们过去的认识。通过现场调查,... 汶川8.0级地震由于地震震级高、持续时间长、震区地形地质环境复杂,因而所触发的崩塌、滑坡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成因机制也极为复杂,具有与通常重力环境下斜坡失稳机制迥异的特征,许多现象非常特殊并超越了人们过去的认识。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强震触发崩滑灾害具有以下特殊的动力过程,即独特的震动溃裂现象,特殊的溃滑失稳机制,超强的动力特性和大规模的高速抛射与远程运动,大量山体震裂松动等。为此,定义了若干新的词语,如震裂、溃滑、溃崩、抛射等来描述这些独特的动力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斜坡结构,提出了对汶川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成因机制的分类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五大类、14种类型。重点分析了一些典型类型斜坡失稳的发生过程,地质力学机制及相应的"概念模型",尤其是与大型滑坡发生最为密切的溃滑型滑坡的发生过程及动力机制,初步较为系统的揭示了汶川8.0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地质模式和动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汶川8.0级地震 地质灾害 形成机制 分类
下载PDF
地震边坡破坏机制及其破裂面的分析探讨 被引量:246
8
作者 郑颖人 叶海林 黄润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14-1723,共10页
地震作用下边坡破坏机制是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的前提,目前主要采用拟静力与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地震边坡破坏机制为剪切破坏,并以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到的剪切滑移面作为地震动力作用下的破裂面,而不考虑地震荷载作用下... 地震作用下边坡破坏机制是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的前提,目前主要采用拟静力与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地震边坡破坏机制为剪切破坏,并以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到的剪切滑移面作为地震动力作用下的破裂面,而不考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拉破坏,从而使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失真。汶川地震边坡调研发现,滑坡上部多数发生拉破坏,甚至有些岩土体被抛出,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为此,采用FLAC动力强度折减法,结合具有拉和剪切破坏分析功能的FLAC3D软件对地震边坡破坏机制进行数值分析。计算表明,地震边坡的破坏由边坡潜在破裂区上部拉破坏与下部剪切破坏共同组成,而不是剪切滑移破坏,通过多种途径给出地震边坡破裂面位置的确定方法,为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提供更加准确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地震 破坏机制 破裂面 动力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基于动态和整体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31
9
作者 陈国庆 黄润秋 +1 位作者 石豫川 许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3-256,共14页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只能获得静态单一的安全系数。为获得边坡渐进失稳过程中的稳定性状况,提出基于动态和整体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利用动态强度折减法搜索出渐进扩展的滑动面,并结合整体强度折减法计算安...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只能获得静态单一的安全系数。为获得边坡渐进失稳过程中的稳定性状况,提出基于动态和整体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利用动态强度折减法搜索出渐进扩展的滑动面,并结合整体强度折减法计算安全系数的优势,在边坡渐进失稳过程中计算动态安全系数,从而实现对边坡失稳全过程的分析和调控。首先,利用动态强度折减法确定出一系列扩展的滑动面,然后,在每一步折减中降低滑动面的强度参数,随后采用整体强度折减法计算此刻的安全系数。最后进行滑动面扩展–安全系数的对应分析,根据安全系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和支护。两实例计算表明,动态强度折减法获得的滑动面与实际监测数据相吻合,合理反映边坡(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利用动态和整体强度折减法的各自优势,获得边坡渐进失稳过程中的一系列动态安全系数,更利于边坡的稳定性判断及支护措施建议。相比于极限平衡法,动态强度折减法也更适合于非均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能搜索出正确的潜在滑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稳定性评价 滑动面扩展 强度折减法 动态安全系数
原文传递
汶川震区北川9.24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 被引量:214
10
作者 唐川 梁京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751-758,共8页
2008年9月24日汶川震区的北川县暴雨导致区域性泥石流发生,这次9.24暴雨泥石流灾害导致了42人死亡,对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毁。本研究采用地面调查和遥感解译方法分析地震与暴雨共同作用下的泥石流特征,获取的气象数据用于... 2008年9月24日汶川震区的北川县暴雨导致区域性泥石流发生,这次9.24暴雨泥石流灾害导致了42人死亡,对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毁。本研究采用地面调查和遥感解译方法分析地震与暴雨共同作用下的泥石流特征,获取的气象数据用于分析泥石流起动的临界雨量条件。本文探讨了研究区泥石流起动和输移过程,并根据野外调查,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降雨、岩石和断层作用,特别是强降雨过程与物源区对泥石流发生的作用。根据应急调查发现北川县境内暴雨诱发的泥石流72处,其分布受岩石类型、发震断层和河流等因素控制。根据对研究区震前和震后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雨量和雨强的初步分析,汶川地震后,该区域泥石流起动的前期累积雨量降低了14.8%-22.1%,小时雨强降低25.4%~31.6%。震区泥石流起动方式主要有二种,一是由于暴雨过程形成的斜坡表层径流导致悬挂于斜坡上的滑坡体表面和前缘松散物质向下输移,进入沟道后转为泥石流过程;二是“消防水管效应”使沟道水流快速集中,并强烈冲刷沟床中松散固体物质,导致沟床物质起动并形成泥石流过程。调查和分析发现沟内堆积的滑坡坝对泥石流的阻塞明显,溃决后可导致瞬时洪峰流量特别大。研究结果表明了汶川震区已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因此,应该开展对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风险评估和监测、早期预警,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暴雨 泥石流 分布规律 起动过程
下载PDF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大型崩滑灾害动力特征初探 被引量:203
11
作者 许强 黄润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721-729,共9页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地质环境条件异常脆弱的龙门山地区,加上地震震级高、释放能量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汶川地震不仅直接诱发了数以万计的崩滑地质灾害,且表现出非常独特的动力学特征。在对汶川地震灾区崩滑灾害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地质环境条件异常脆弱的龙门山地区,加上地震震级高、释放能量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汶川地震不仅直接诱发了数以万计的崩滑地质灾害,且表现出非常独特的动力学特征。在对汶川地震灾区崩滑灾害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建构筑物和斜坡岩体在地震过程中的变形破坏特点,本文从地震动力学和斜坡变形破坏成因机理的角度,揭示了汶川地震诱发的大型崩滑灾害具有震裂溃屈、临空抛射和碎屑流化等独特的动力学特征,为强震诱发地质灾害成因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震裂溃屈 临空抛射 碎屑流 流态化
下载PDF
基于GIS的山洪灾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204
12
作者 唐川 朱静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4,共8页
通过探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编制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图的方法。以125万地理底图为基础,对影响山洪形成与泛滥的地形坡度、暴雨天数、河网缓冲区、标准面积洪峰流量、泥石流分布密度和洪灾历史统计六项因子进行了分析和叠合评价,完成了... 通过探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编制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图的方法。以125万地理底图为基础,对影响山洪形成与泛滥的地形坡度、暴雨天数、河网缓冲区、标准面积洪峰流量、泥石流分布密度和洪灾历史统计六项因子进行了分析和叠合评价,完成了红河流域的山洪灾害危险评价图。以人口密度、房屋资产、耕地百分比、单位面积工农业产值作为指标进行了易损性分析,并借助于GIS分析工具,将危险评价图与易损性图进行叠加分析,完成了红河流域的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GIS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影响山洪形成与泛滥的因子数据层进行空间集成分析。该风险区划图可通过对山洪易泛区的不同风险地带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决策而减轻山洪灾害;此外,也为山洪易泛区的居民提供有关山洪风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 GIS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地形坡度 暴雨天数 河网缓冲区 标准面积洪峰流量 泥石流分布密度
下载PDF
汶川特大地震中山岭隧道变形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0
13
作者 李天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742-750,共9页
汶川大地震造成位于震中附近的都江堰-汶川公路多座隧道严重受损。本文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收集与分析,将地震区山岭隧道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概括为洞口边坡崩塌与滑塌、洞门裂损、衬砌及围岩坍塌、衬砌开裂及错位、底板开裂及隆起、初期... 汶川大地震造成位于震中附近的都江堰-汶川公路多座隧道严重受损。本文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收集与分析,将地震区山岭隧道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概括为洞口边坡崩塌与滑塌、洞门裂损、衬砌及围岩坍塌、衬砌开裂及错位、底板开裂及隆起、初期支护变形及开裂等。分析其影响因素,认为发震断裂的次级断层、基覆界面、洞口不稳定斜坡、高地应力环境下的软弱围岩对隧道强烈震害具有控制作用。以汶川地震给予隧道抗震的启示,建议强震区的山岭隧道应将洞口边坡防护、洞口明洞和洞门结构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削竹式洞门结构;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的次级断层时在其两侧一定范围内二次衬砌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覆界面、围岩软岩与硬岩之间的过渡地带、围岩质量突变地带等应采用改善围岩力学性质且让其渐变的措施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山岭隧道 震害 影响因素 抗震启示
下载PDF
汶川地震触发大光包巨型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198
14
作者 黄润秋 裴向军 李天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730-741,共12页
大光包—红洞子沟巨型滑坡是汶川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其体积达7.42亿m3,堰塞坝高达690m,是我国已知的最大规模地震滑坡和最高的滑坡堰塞坝,也是目前全世界已知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方量在5亿m3以上的超大规模滑坡之一,其高达690m的滑坡... 大光包—红洞子沟巨型滑坡是汶川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其体积达7.42亿m3,堰塞坝高达690m,是我国已知的最大规模地震滑坡和最高的滑坡堰塞坝,也是目前全世界已知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方量在5亿m3以上的超大规模滑坡之一,其高达690m的滑坡堰塞坝为目前世界最高的滑坡坝。滑坡位于发震断层上盘,距发震断裂——映秀—北川断裂不足7km。震前斜坡为三面切割的孤立型山脊,相对高差达1500m;斜坡岩层走向与坡面近于垂直,层面延展性极好,构成滑动面形成的基础。调查和分析表明,斜坡的临空条件和贯通性好的灰岩层面是滑坡产生的基础;而高强度和长持时强震地面运动是导致滑坡产生的根本因素。滑坡产生的机理和过程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即坡体震裂、松弛和解体阶段、高速溃滑阶段、震动堆积阶段、二次抛射和碎屑流堆积阶段。失稳高速下滑的坡体,形成了沿主滑方向长4.2km,宽2.2km的堆积体,高速流动的碎屑流越过下游侧风波岩山脊,沿红洞子沟形成了长1km的碎屑流堆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光包滑坡 形成机制 溃滑 震动堆积
下载PDF
四川省8·13特大泥石流灾害特点、成因与启示 被引量:206
15
作者 许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608,共13页
2010年8月12~14日,四川省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在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绵竹市清平乡、汶川县映秀镇和都江堰龙池镇诱发了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本次泥石流灾害表明:地震区和非地震区、震前和震后的泥石流在发育分布规律、启动条件... 2010年8月12~14日,四川省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在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绵竹市清平乡、汶川县映秀镇和都江堰龙池镇诱发了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本次泥石流灾害表明:地震区和非地震区、震前和震后的泥石流在发育分布规律、启动条件、暴发规模、活动形式及其成灾方式和危害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差别。通过对8.13清平乡泥石流、映秀红椿沟泥石流以及龙池泥石流的基本分析,表明8.13泥石流具有群发性、突发性、破坏性、灾害链效应等特点,同时还具有沿发震断裂呈带状分布、物源主要来自于汶川地震触发的崩滑堆积物、活动形式主要表现为"拉槽"侵蚀等显著特征。震区异常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和极端气候所造成的局地短时强降雨是泥石流暴发的根本原因。针对汶川地震区泥石流暴发的新特点,应进一步加强对震区泥石流的防治,尤其是针对具有重大泥石流隐患的沟谷,一方面应提高设防标准,强化工程治理和专业监测预警,另一方面更应引入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理念,注重"防""治"结合;"软""硬"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治理"与"管理"结合,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防范地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13泥石流灾害 成因机理 群发性 灾害链效应 汶川地震区
下载PDF
2018年10月和11月金沙江白格两次滑坡-堰塞堵江事件分析研究 被引量:200
16
作者 许强 郑光 +4 位作者 李为乐 何朝阳 董秀军 郭晨 冯文凯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34-1551,共18页
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在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与四川省白玉县绒盖乡则巴村交界处金沙江西藏岸(右岸)先后两次发生大规模高位滑坡,堵塞金沙江,形成堰塞湖。尤其是第二次滑坡-堰塞堵江,因坝体过高(堰塞湖水位可到50 m),堰塞... 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在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与四川省白玉县绒盖乡则巴村交界处金沙江西藏岸(右岸)先后两次发生大规模高位滑坡,堵塞金沙江,形成堰塞湖。尤其是第二次滑坡-堰塞堵江,因坝体过高(堰塞湖水位可到50 m),堰塞湖库容较大(超过5×108m3),不得不通过修建导流槽主动降低堰塞湖水位。经过人工干预,第二次堰塞体于11月13日被完全冲开,险情得以解除,但下泄的洪水在下游四川、云南境内仍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本文通过对两次滑坡的现场地质调查,结合历史遥感影像解译、In SAR监测、无人机航拍、地面变形监测等技术手段,查明了白格滑坡区斜坡的变形历史、两次滑坡及其堰塞堵江的基本特征及其动态演化特征,简述了第二次滑坡-堰塞体的应急处置以及为保证现场施工安全所开展的"实战性"监测预警工作。在同一部位先后两次发生大规模滑坡堵江事件并对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其案例非常典型,对类似地质灾害事件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格滑坡 堰塞堵江 监测预警 导流槽 应急处置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高陡边坡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86
17
作者 董秀军 黄润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3629-3635,共7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产生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可以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与物体三维测量相关的众多领域,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独特优势。目前,该项技术的应用在国外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应用还颇为鲜见,尤其是在地质和...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产生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可以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与物体三维测量相关的众多领域,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独特优势。目前,该项技术的应用在国外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应用还颇为鲜见,尤其是在地质和岩土工程领域。在对该项技术的总体情况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应用该项技术解决高陡边坡调查中,关于边坡快速编录和岩体结构面参数测量的原理与方法,由此可以看出该项技术在地质和岩土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三维激光扫描 高陡边坡 岩体结构 快速编录
下载PDF
中国西南岩石高边坡的主要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158
18
作者 黄润秋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2-297,共6页
岩石高边坡是山区工程建设的主要地质环境和工程承载体,尤其是在我国西南地区,高边坡问题几乎成了重大工程建设的首要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问题。结合西南地区地质环境的特点,分析和总结了该地区岩石高边坡发育的主要特征,认为边坡高陡、... 岩石高边坡是山区工程建设的主要地质环境和工程承载体,尤其是在我国西南地区,高边坡问题几乎成了重大工程建设的首要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问题。结合西南地区地质环境的特点,分析和总结了该地区岩石高边坡发育的主要特征,认为边坡高陡、地应力量级高、具有复杂的变形历史构成了这一地区高边坡有别于一般的特殊性。提出了描述工程高边坡环境的超高系数的概念、区域高地应力环境的形成机理、河谷高边坡应力场特征和发育模式。从河谷发育的动力学过程出发,提出了自然河谷高边坡发育的三阶段理论,即表生改造、时效变形和失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 岩石高边坡 应力场模式 变形破坏演化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 被引量:172
19
作者 黄润秋 李为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8,共10页
"5·12"汶川大地震(Ms=8.0)触发了数以万计的崩滑地质灾害,分布范围约10万km2。这些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固然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然而主要还是受到发震断层的控制,沿发震断裂呈带状分布。通过... "5·12"汶川大地震(Ms=8.0)触发了数以万计的崩滑地质灾害,分布范围约10万km2。这些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固然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然而主要还是受到发震断层的控制,沿发震断裂呈带状分布。通过都(江堰)—汶(川)路、北川—安县、马公—红光3个地质灾害集中发育区的研究,发现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具有以下断层效应:(1)由于属逆断型发震,地质灾害的分布表现出了明显的"上/下盘效应",发震断层上盘较下盘地质灾害分布密度高、范围广、规模大;(2)断层上盘0~7km范围为地质灾害强发育区,断层上盘7~11km范围和下盘0~5km范围为地质灾害中等发育区;绝大多数的大型滑坡都分布在距断层5km范围内;(3)断裂的转折和错列部位是地质灾害集中发育部位,大型地质灾害也往往发生在这些部位;(4)滑坡滑动的优势方向为NW-SE,与映秀—北川断裂的空间展布方向基本垂直,这与地震波垂直于断层方向传播有密切的关系;(5)地震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发育在Ⅸ度及其以上烈度的区域。其中,Ⅺ度区发育密度与Ⅹ度区的基本相当,Ⅸ度区灾害密度只有前两者的1/3,而Ⅷ度区发育密度只有Ⅺ度区或Ⅹ度区的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 地震地质灾害 断层效应 上盘效应 距离效应 方向效应
下载PDF
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滑坡特征与成因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173
20
作者 许强 李为乐 +3 位作者 董秀军 肖先煊 范宣梅 裴向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12-2628,共17页
2017年6月24日6时许,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新村组后山约450×104 m3的山体发生顺层高位滑动,导致10人死亡和73人失踪,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对灾害现场进行大量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地面合成孔径... 2017年6月24日6时许,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新村组后山约450×104 m3的山体发生顺层高位滑动,导致10人死亡和73人失踪,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对灾害现场进行大量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地面合成孔径雷达监测等技术手段,初步揭示滑坡的运动过程和成因机制,并对滑坡周边直接受主滑坡动力作用而产生的欠稳定岩土体特征和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初步结果认为,滑坡源区山体在1933年叠溪地震中被震裂产生拉张裂缝,之后在多次地震、长期重力以及降雨作用下,最终整体失稳破坏。滑坡从小规模垮塌到主滑体启动、失稳运动、到最终停积整个过程用时仅120 s,其中主滑坡仅60 s,运动距离约2.6 km,最大运动速度达74.6 m/s,属于典型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新磨村滑坡具有高位、高度隐蔽性等突出特点,仅靠传统的调查排查和群测群防手段,已很难对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和提前发现,必须尽快推广应用现代高精度对地观测技术(如In SAR,Li DAR,高清无人机航拍等),对我国西南山区类似隐蔽性高位崩滑灾害隐患进行排查和主动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新磨村滑坡 高位滑坡 隐蔽性 对地观测技术 地质灾害隐患 早期识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