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蚯蚓与植物协同对沙壤土中铬移除的影响特征
1
作者
刘学方
韦杰
+6 位作者
张军
王浩羽
宋言
孙进宇
居静
赵海涛
封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59,共9页
采用控制试验探究蚯蚓(赤子爱胜蚓、威廉环毛蚓)与植物(黑麦草、玉米)协同对铬污染(15、50 mg·kg^(-1))土壤中铬的移除特征。结果表明:(1)蚯蚓吞食过腹后土壤中稳定态铬(残渣态、可氧化态)含量显著降低,活性态铬(酸可提取态、可还...
采用控制试验探究蚯蚓(赤子爱胜蚓、威廉环毛蚓)与植物(黑麦草、玉米)协同对铬污染(15、50 mg·kg^(-1))土壤中铬的移除特征。结果表明:(1)蚯蚓吞食过腹后土壤中稳定态铬(残渣态、可氧化态)含量显著降低,活性态铬(酸可提取态、可还原态)含量显著增加。(2)吞食铬污染土壤后蚯蚓肠道细菌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蚯蚓体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线粒体活性氧酶(ROS)活性显著降低;高铬浓度(50 mg·kg^(-1))土壤使蚯蚓体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量更大。(3)黑麦草移除土壤铬能力显著优于玉米,赤子爱胜蚓与黑麦草协同后低铬浓度(15 mg·kg^(-1))和高铬浓度土壤中铬的移除率分别达到88.4%和79.5%。综上,蚯蚓能有效提升土壤中铬生物有效性,赤子爱胜蚓与黑麦草协同最有利于移除土壤中的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黑麦草
玉米
土壤
铬移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状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
18
2
作者
马顺圣
毛伟
李文西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0-94,共5页
研究不同有机肥氮等量替代化肥中氮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为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在江苏省仪征市肥料长期试验监测点进行试验,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M0),有机肥中氮等量替代10%(M10)、...
研究不同有机肥氮等量替代化肥中氮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为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在江苏省仪征市肥料长期试验监测点进行试验,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M0),有机肥中氮等量替代10%(M10)、20%(M20)、30%(M30)、40%(M40)、50%(M50)化学肥料(尿素)中的氮,有机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土壤。水稻成熟期取样测定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有机肥不同等氮量替代化肥后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提高水稻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质量,降低穗粒数;增加水稻成熟期的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使酸性土壤更趋向中性,降低土壤全磷、有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后提高了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土壤的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菌门的丰度有所提高,绿弯菌门与酸杆菌门均呈下降趋势。随着替代比例的提高,土壤中酸杆菌门的梭菌科和变形菌门黄杆菌科丰度先下降后上升,与作物产量变化趋势相反。与当地常规施肥相比,有机肥不同等氮量替代化肥后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有机肥中氮替代10%和40%化肥中氮的增产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有机等氮量替代化肥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细菌群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合HJ-A数据和偏最小二乘法的小麦孕穗期生物量预估模型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顺圣
毛伟
+2 位作者
周欣兴
张鹏鹏
李文西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35,共7页
生物量是反映大田小麦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孕穗期是小麦关键生长时期。为准确获取小麦孕穗期生物量,利用HJ-A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分析(PCA)分别建立及评价小麦孕穗期生物量的多变量预估模型。结果表明:利用HJ-A数据获取...
生物量是反映大田小麦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孕穗期是小麦关键生长时期。为准确获取小麦孕穗期生物量,利用HJ-A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分析(PCA)分别建立及评价小麦孕穗期生物量的多变量预估模型。结果表明:利用HJ-A数据获取小麦孕穗期生物量可行,且由HJ-A数据提取的植被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多重相关性。该PLS模型和PCA模型的最优主成分数分别为5和3个,并利用降维分析法可消除植被指数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利用3种样本数据进行评价,该PLS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70,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326.95、341.27和373.35 kg·hm^(-2);PCA模型的R^(2)均在0.60左右,RMSE分别为439.50、451.32和486.53 kg·hm^(-2)。PLS模型精度约为90%,比PCA模型和线性模型分别提高12%、22%以上。综上所述,综合HJ-A数据和PLS建立的小麦孕穗期生物量预估模型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物量
HJ-A数据
PLS
预估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蚯蚓与植物协同对沙壤土中铬移除的影响特征
1
作者
刘学方
韦杰
张军
王浩羽
宋言
孙进宇
居静
赵海涛
封克
机构
扬州市职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扬州大学农业农村
部
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地理信息
采集
加工
及
应用
教育部
协同
创新
中心
江苏省种植养殖业安全环境技术
及
装备工程研究
中心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5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00939)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18362)
+1 种基金
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苏教科(2021)1号)]
江苏省种植养殖业安全环境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JSZY-2022-08)。
文摘
采用控制试验探究蚯蚓(赤子爱胜蚓、威廉环毛蚓)与植物(黑麦草、玉米)协同对铬污染(15、50 mg·kg^(-1))土壤中铬的移除特征。结果表明:(1)蚯蚓吞食过腹后土壤中稳定态铬(残渣态、可氧化态)含量显著降低,活性态铬(酸可提取态、可还原态)含量显著增加。(2)吞食铬污染土壤后蚯蚓肠道细菌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蚯蚓体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线粒体活性氧酶(ROS)活性显著降低;高铬浓度(50 mg·kg^(-1))土壤使蚯蚓体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量更大。(3)黑麦草移除土壤铬能力显著优于玉米,赤子爱胜蚓与黑麦草协同后低铬浓度(15 mg·kg^(-1))和高铬浓度土壤中铬的移除率分别达到88.4%和79.5%。综上,蚯蚓能有效提升土壤中铬生物有效性,赤子爱胜蚓与黑麦草协同最有利于移除土壤中的铬。
关键词
蚯蚓
黑麦草
玉米
土壤
铬移除
Keywords
earthworm
ryegrass
corn
soil
chromium removal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状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
18
2
作者
马顺圣
毛伟
李文西
机构
扬州市职业大学/
地理信息
采集
加工
及
应用
教育部
协同
创新
中心
/江苏省种植养殖业安全环境技术
及
装备工程研究
中心
江苏省扬州市耕地质量保护站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0-94,共5页
基金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编号:BE2018362)
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编号:苏教科[2021]1号)。
文摘
研究不同有机肥氮等量替代化肥中氮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为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在江苏省仪征市肥料长期试验监测点进行试验,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M0),有机肥中氮等量替代10%(M10)、20%(M20)、30%(M30)、40%(M40)、50%(M50)化学肥料(尿素)中的氮,有机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土壤。水稻成熟期取样测定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有机肥不同等氮量替代化肥后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提高水稻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质量,降低穗粒数;增加水稻成熟期的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使酸性土壤更趋向中性,降低土壤全磷、有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后提高了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土壤的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菌门的丰度有所提高,绿弯菌门与酸杆菌门均呈下降趋势。随着替代比例的提高,土壤中酸杆菌门的梭菌科和变形菌门黄杆菌科丰度先下降后上升,与作物产量变化趋势相反。与当地常规施肥相比,有机肥不同等氮量替代化肥后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有机肥中氮替代10%和40%化肥中氮的增产效果较明显。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有机等氮量替代化肥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细菌群落
分类号
S511.06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5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合HJ-A数据和偏最小二乘法的小麦孕穗期生物量预估模型
被引量:
1
3
作者
马顺圣
毛伟
周欣兴
张鹏鹏
李文西
机构
扬州市职业大学
地理信息
采集
加工
及
应用
教育部
协同
创新
中心
/江苏省种植养殖业安全环境技术
及
装备工程研究
中心
扬州市耕地质量保护站
扬州大学农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35,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6YFD0201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071902)
+1 种基金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18362)
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苏教科(2021)1号]。
文摘
生物量是反映大田小麦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孕穗期是小麦关键生长时期。为准确获取小麦孕穗期生物量,利用HJ-A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分析(PCA)分别建立及评价小麦孕穗期生物量的多变量预估模型。结果表明:利用HJ-A数据获取小麦孕穗期生物量可行,且由HJ-A数据提取的植被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多重相关性。该PLS模型和PCA模型的最优主成分数分别为5和3个,并利用降维分析法可消除植被指数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利用3种样本数据进行评价,该PLS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70,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326.95、341.27和373.35 kg·hm^(-2);PCA模型的R^(2)均在0.60左右,RMSE分别为439.50、451.32和486.53 kg·hm^(-2)。PLS模型精度约为90%,比PCA模型和线性模型分别提高12%、22%以上。综上所述,综合HJ-A数据和PLS建立的小麦孕穗期生物量预估模型应用效果好。
关键词
小麦
生物量
HJ-A数据
PLS
预估模型
Keywords
wheat
biomass
HJ-A data
PLS
estimation model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蚯蚓与植物协同对沙壤土中铬移除的影响特征
刘学方
韦杰
张军
王浩羽
宋言
孙进宇
居静
赵海涛
封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有机肥等氮量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状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马顺圣
毛伟
李文西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综合HJ-A数据和偏最小二乘法的小麦孕穗期生物量预估模型
马顺圣
毛伟
周欣兴
张鹏鹏
李文西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