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航空瞬变电磁自适应正则化-阻尼最小二乘算法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杨聪 毛立峰 +2 位作者 毛鑫鑫 王成 郭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反演问题一直是地球物理的重点研究问题之一。本文以长导线源半航空瞬变电磁为例,对时间域半航空数据进行一维反演研究。将自适应正则化(ARIA)反演方法和阻尼最小二乘(LM)反演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改进的反演方法:自适应正则化-阻尼最小... 反演问题一直是地球物理的重点研究问题之一。本文以长导线源半航空瞬变电磁为例,对时间域半航空数据进行一维反演研究。将自适应正则化(ARIA)反演方法和阻尼最小二乘(LM)反演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改进的反演方法:自适应正则化-阻尼最小二乘(ARIA-LM)反演算法。本文选用三层理论模型对比阻尼最小二乘算法、自适应正则化反演算法与本文方法,并使用四层理论地层模型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对高阻分辨率增强,能有效提高反演的精度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演 自适应正则化算法 阻尼最小二乘算法 半航空瞬变电磁
下载PDF
基于二分法的中心回线式航空瞬变电磁电导率深度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聪 毛立峰 +2 位作者 李论 王成 毛鑫鑫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19年第5期647-652,共6页
由于在均匀半空间模型的垂直感应电动势与模型电导率之间存在“二值性”,这对进行视电导率求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中心回线式直升机航空瞬变电磁法为例研究电导率深度成像(CDI),利用分段二分法改进视电导率搜索从而找到一个更符合理... 由于在均匀半空间模型的垂直感应电动势与模型电导率之间存在“二值性”,这对进行视电导率求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中心回线式直升机航空瞬变电磁法为例研究电导率深度成像(CDI),利用分段二分法改进视电导率搜索从而找到一个更符合理论的视电导率值,然后根据扩散深度求得各层的视深度,最后对成像深度进行微校正后建立CDI成像结果。用层状模型进行验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低阻薄层,特别是浅部成像有很好的效果,该方法简单易行且成像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回线式航空瞬变电磁 二值性 电导率深度成像 二分法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应力状态与强震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123
3
作者 易桂喜 闻学泽 +3 位作者 辛华 乔慧珍 王思维 宫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2-1120,共9页
龙门山断裂带可分为南段、中段和北段,2008年汶川M8.0级地震发生在该断裂带中-北段.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是否存在发生强震的危险性倍受关注.利用1977—2012年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资料,获得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图像以及汶川... 龙门山断裂带可分为南段、中段和北段,2008年汶川M8.0级地震发生在该断裂带中-北段.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是否存在发生强震的危险性倍受关注.利用1977—2012年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资料,获得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图像以及汶川地震前、后b值的差值Δb图像.同时,根据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2007年以来南段及附近区域ML≥3.8级地震的视应力.结果表明,2008年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天全—芦山、泸定和宝兴北部等区域应力增强,而靠近汶川余震区南端的大邑地区应力水平降低.天全至宝兴段应力水平相对较高,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条件.鲜水河断裂带康定以南段应力水平低,短期内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 B值 地震视应力 相对应力水平 强震危险性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余震震源机制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88
4
作者 易桂喜 龙锋 张致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3-1227,共15页
本文利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获取了汶川MS8.0地震序列中312个具有较高信噪比波形资料的4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基于震源深度空间分布与震源机制时空分布,分析了主震后余震区断层行为特征与应力场时空变化,并对龙门山断裂带中... 本文利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获取了汶川MS8.0地震序列中312个具有较高信噪比波形资料的4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基于震源深度空间分布与震源机制时空分布,分析了主震后余震区断层行为特征与应力场时空变化,并对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的发震断层面几何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余震震源深度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段差异.绵竹以西的余震区南段与平武以东的北段余震深度范围大于中段(绵竹—平武段),但深度小于5km的5级以上超浅源地震主要分布在明显偏离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理县NW向分支与余震区北端NNE向分支,而中段余震主要分布在7~19km深度.(2)余震机制类型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余震区中段逆冲型地震占绝对优势,理县NW向分支余震则以走滑型为主,机制类型随时间变化不显著.沿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余震区南段,早期(2008年8月底前)逆冲型地震比例高于走滑型、晚期走滑型地震比例显著升高并超过逆冲型;而余震区北段早期走滑型地震占绝对优势、晚期逆冲型地震比例大幅上升且超过走滑型.南、北两段余震机制类型比例的显著变化,可能是余震区两端断层调整性运动的表现.(3)节面走向及P轴方位优势方向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南段NWW向P轴方位与区域应力场一致,中段及理县NW向分支P轴优势方向NEE,而北段具NWW和NEE两个优势方向,这种差异反映了余震活动除了受区域应力场控制外,还受到主震引发的局部应力场的控制.节面走向的多方位分布则反映不同走向的构造参与了主震后的余震活动.(4)沿龙门山断裂带走向,余震区南段具深部缓倾角、浅部高倾角的铲形断面特征;中段深部倾角均值较稳定、浅部倾角均值随深度减小而增大;北段倾角均值相对稳定,显示其断面几何形态相对简单.上述不同区段倾角均值随深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余震 震源机制 时空变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逆冲构造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被引量:63
5
作者 王绪本 朱迎堂 +4 位作者 赵锡奎 余年 李坤 高树全 胡清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4-571,共8页
通过对汶川地震前观测的碌曲—若尔盖—北川—中江大地电磁剖面的数据处理和反演解释,揭示了沿剖面的松潘—甘孜地块、川西前陆盆地、龙门山构造带及秦岭构造带50 km深度的电性结构特征及相互关系,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向东挤压,迫使向东流... 通过对汶川地震前观测的碌曲—若尔盖—北川—中江大地电磁剖面的数据处理和反演解释,揭示了沿剖面的松潘—甘孜地块、川西前陆盆地、龙门山构造带及秦岭构造带50 km深度的电性结构特征及相互关系,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向东挤压,迫使向东流动的地壳物质沿高原东缘堆积,并向扬子陆块逆冲推覆.龙门山恰好位于松潘—甘孜地块与扬子陆块对挤部位,主要受松潘—甘孜地块壳内高导层滑脱和四川盆地基底高阻体阻挡的约束,地壳深部存在着西倾且连续展布的壳内低阻层,表明龙门山深部确实存在着逆冲推覆构造,其逆冲断裂系中的三条断裂不仅以不同的倾角向西北倾斜,并且向深部逐渐汇集,但茂县—汶川断裂可能在深部与北川—映秀断裂是分离的.龙门山两翼的四川盆地和松潘甘孜褶皱带的电性结构既具有明显差异性,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四川盆地显示巨厚的低阻沉积盖层和连续稳定的高阻基底的二元电性结构,而松潘—甘孜地块则表现为反向二元结构,即上部大套高阻褶皱带,下部整体为低阻的变化带,龙门山逆冲构造带本身又表现为松潘地块逆冲上覆在四川盆地之上,构成上部高阻褶皱带、中部低阻逆冲断裂带和底部盆地高阻基底的三层电性结构.对比龙门山逆冲构造断裂带的西倾延伸上下盘两侧的两个反对称的二元电性结构,松潘区块深部推断的结晶基底与龙门山断裂带下盘推断的下伏盆地结晶基底又存在某种内在对应关系,推断可能存在一个西延至若尔盖地块的泛扬子陆块.因此,龙门山构造带地壳电性结构研究对于揭示青藏高原东缘陆内造山动力过程,探索汶川大地震的深部生成机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构造 大地电磁测深 四川盆地 龙门山构造带 青藏高原 汶川地震
下载PDF
频变AVO含气性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6
6
作者 程冰洁 徐天吉 李曙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8-613,共6页
在常规AVO理论的基础上,频变AVO属性计算方法利用多尺度裂缝介质模型中物性参数具有频变特征的优势,基于Zoeppritz方程建立反射系数与频率之间的数学关系,推导出截距、梯度、碳氢检测因子、流体检测因子、拟泊松比等AVO属性与频率之间... 在常规AVO理论的基础上,频变AVO属性计算方法利用多尺度裂缝介质模型中物性参数具有频变特征的优势,基于Zoeppritz方程建立反射系数与频率之间的数学关系,推导出截距、梯度、碳氢检测因子、流体检测因子、拟泊松比等AVO属性与频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应用地震反演方法,综合地质、地震、测井等数据,反演出高精度的频变AVO属性,在天然气敏感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频变AVO含气性识别技术.将该技术应用到川西新场陆相深层须家河组碎屑岩储层的含气性识别中,在孔隙度通常在1%~4%,渗透率普遍低于0.06×10-3μm2的致密背景下,较准确地预测了孔隙度大于4%、渗透性偏高的富气优质储层分布带,为该区含气性识别难题的解决和钻井成功率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变AVO 属性反演 深层气藏 致密储层 含气性识别
下载PDF
基于Cesium的三维WebGIS研究及开发 被引量:41
7
作者 朱栩逸 苗放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34期9-11,16,共4页
由于传统二维GIS不能完整地反映三维世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Web3D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三维Web GIS也成为了GIS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该文在分析基于Web服务的GIS框架设计的基础上,引入并分析了Cesium开源框架与其地形数据... 由于传统二维GIS不能完整地反映三维世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Web3D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三维Web GIS也成为了GIS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该文在分析基于Web服务的GIS框架设计的基础上,引入并分析了Cesium开源框架与其地形数据处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esium的三维Web GIS开发方案,并通过开发实现了标注、量测、查询等部分GIS基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3D技术 WEB服务 CESIUM 地形数据 三维WebGIS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余年 庞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5-138,共4页
从介绍和分析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出发,通过介绍音频大地电磁(AMT)法工作布置、资料采集和处理流程,说明了该方法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对自主开发的二维大地电磁处理与反演解释及成像软件系统(MTSoft2D2.0)的功能特点进行了介绍... 从介绍和分析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出发,通过介绍音频大地电磁(AMT)法工作布置、资料采集和处理流程,说明了该方法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对自主开发的二维大地电磁处理与反演解释及成像软件系统(MTSoft2D2.0)的功能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将系统中改进的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方法应用于资料反演解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成果确定了研究区的热储地层的深度与厚度,以及地质构造分布的基本情况。结果证明,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探测含水层及地热资源方面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地热勘查 OCCAM反演 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
下载PDF
氡气测量法-高密度电法在断层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9
作者 王诗东 庹先国 +1 位作者 李怀良 葛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5-320,共6页
主要论述了氡气测量法与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在断层定位中的应用。通过已知断层在同一岩性、不同岩性的试验结果,同地质剖面对比分析,说明两种物探方法对断层定位是可行的。最后,将试验结果应用到工程地质推断断层,取得了较... 主要论述了氡气测量法与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在断层定位中的应用。通过已知断层在同一岩性、不同岩性的试验结果,同地质剖面对比分析,说明两种物探方法对断层定位是可行的。最后,将试验结果应用到工程地质推断断层,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气测量法 高密度电法 断层定位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流及动力过程 被引量:37
10
作者 朱介寿 王绪本 +2 位作者 杨宜海 范军 程先琼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38-2057,共20页
黏滞性地壳流对地壳及上地幔变形作用及动力机制,是大陆新生代造山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青藏高原中下地壳存在部分熔融或含水物质的黏滞性流体,已为一系列地球物理及岩石学研究所证实.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壳流的动力作用,本文用密集... 黏滞性地壳流对地壳及上地幔变形作用及动力机制,是大陆新生代造山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青藏高原中下地壳存在部分熔融或含水物质的黏滞性流体,已为一系列地球物理及岩石学研究所证实.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壳流的动力作用,本文用密集的被动源宽频带地震台的观测数据,反演了地壳上地幔精细速度结构和泊松比.研究表明,川西及滇西北高原的中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速层,而高泊松比的地壳只分布在川西北地区.位于中地壳的黏滞性地壳流从青藏高原腹地羌塘高原流出,自北西向南东流入青藏高原东缘.这些黏滞性地壳流带动了上地壳块体水平移动,当它们受到刚强的四川盆地及华南地块阻挡时将发生分层作用,地壳流将分为二或更多分支不同方向的分流,向上的一支地壳流将对上地壳产生挤压,引起地面隆升,向下的一支地壳流将使莫霍面下沉加厚下地壳·黏滞性地壳流的运动在地壳中产生应变破裂发生强烈地震活动,地震的空间分布与震源机制也受到地壳流动力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地壳速度结构和泊松比 中地壳黏滞性地壳流 地壳异常隆升及增厚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多极子随钻声波测井波场模拟与采集模式分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华 陶果 +2 位作者 王兵 李卫 张绪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02-2409,共8页
应用三维非均匀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程序模拟了多极子随钻声波测井的波场,考察了硬地层中单极子随钻声波测井响应及软地层中声源频率对多极子随钻声波测井的影响;计算了接收阵列波形的时域相干谱及频散特征,结果表明随钻测井仪器居中时,在... 应用三维非均匀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程序模拟了多极子随钻声波测井的波场,考察了硬地层中单极子随钻声波测井响应及软地层中声源频率对多极子随钻声波测井的影响;计算了接收阵列波形的时域相干谱及频散特征,结果表明随钻测井仪器居中时,在硬地层中可以直接利用单极子声系得到地层横波速度,但地层纵波受到钻铤波的极大干扰.而在软地层中可以利用单极子声系直接测得地层纵波速度,但地层横波速度则需要使用工作在较低频率下的四极子随钻声波仪来测得,此时测井频段又会落入钻井噪声频带而受到影响.为此本文提出数值模拟手段结合物理实验的方法得到钻铤波的影响,在实际测井中通过信号处理方法而不是用在仪器本体上刻槽的方式来更完全地消除钻铤的影响.为了避免钻井噪声的影响,本文提出六极子随钻声波仪更适合软地层的横波测量.本文用数值实验结果来说明这些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非均匀交错网格 钻铤波 有限差分 频散分析 地层横波 六极子
下载PDF
基于地震物理模拟的采集脚印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熊金良 狄帮让 +3 位作者 岳英 魏建新 薛广建 顾培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3-497,共5页
采集脚印是描述三维地震勘探中的一种地震噪声的新概念,采集脚印的形成机理为:①地面炮点和检波点几何图形离散化分布可造成地下水平层照明强度分布不均匀,并导致CMP面元水平叠加、偏移振幅和相位不均匀;②三维观测模板规律性的纵、横... 采集脚印是描述三维地震勘探中的一种地震噪声的新概念,采集脚印的形成机理为:①地面炮点和检波点几何图形离散化分布可造成地下水平层照明强度分布不均匀,并导致CMP面元水平叠加、偏移振幅和相位不均匀;②三维观测模板规律性的纵、横向滚动可造成地下CMP面元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从而导致CMP面元水平叠加振幅和相位也呈现周期性变化。文中借助地震物理模拟技术,在三维偏移数据体的时间切片上,观察到了各种特征的采集脚印图像,验证了采集脚印对中、深层地质目标地震成像的影响,并得出以下初步认识:①在微震扰动背景下,采集脚印的振幅水平与背景振幅属于同一数量级,因而可以观测到与理论分析相吻合的各种特征的采集脚印图像;②采集脚印噪声水平对强反射信号影响不大,但它足以影响中、弱反射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从而影响中、深层地质目标的地震成像质量;③在地震物理模拟中,由于地质模型是已知的,所有与地质目标相关的信息都可以正确演示出来,而采集脚印是一种周期性的规则噪声,也可以进行预测、识别,因此地震物理模拟技术是研究采集脚印问题的优势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脚印 三维观测系统 地震成像 地震物理模拟 面元属性
下载PDF
青海省石炭纪—三叠纪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29
13
作者 朱迎堂 田景春 +4 位作者 白生海 余存莲 张翔 肖玲 曹桐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392,共9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由于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岩相古地理比较复杂,因此相对中国其他省份来说,岩相古地理研究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勘查工作。作者以近年来青藏高原地质工作获得的大量最新区域地质、煤炭勘查及石油地...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由于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岩相古地理比较复杂,因此相对中国其他省份来说,岩相古地理研究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勘查工作。作者以近年来青藏高原地质工作获得的大量最新区域地质、煤炭勘查及石油地质资料与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实地测量和收集青海省所有含煤地层剖面,首次编制了青海省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岩相古地理图,探讨了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煤炭资源沉积环境。石炭纪青海省北部为柴达木古陆及祁连古陆,自北而南有宗务隆海槽、祁漫塔格海槽、阿尼玛卿海槽及金沙江海槽。二叠纪至三叠纪,阿尼玛卿有限洋盆、西金乌兰有限洋盆及金沙江有限洋盆形成。该项工作为进一步编制青海省主要成煤期世一级岩相古地理图奠定了基础,对于青海省主要成煤区煤炭成矿预测及靶区优选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青海省 石炭纪-三叠纪 岩相古地理 沉积环境
下载PDF
龙门山逆冲构造带大地电磁测深初步成果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绪本 余年 +3 位作者 朱迎堂 徐权辉 黄文彬 高树全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8-403,共6页
通过对穿过龙门山逆冲构造带中段松潘-中江大地电磁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反演解释,揭示了松潘-甘孜褶皱带、龙门山及川西前陆盆地30 km深度的地壳电性结构,发现龙门山-松潘地壳15~20 km深部存在西倾连续的壳内高导层,大地电磁测深结果明显... 通过对穿过龙门山逆冲构造带中段松潘-中江大地电磁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反演解释,揭示了松潘-甘孜褶皱带、龙门山及川西前陆盆地30 km深度的地壳电性结构,发现龙门山-松潘地壳15~20 km深部存在西倾连续的壳内高导层,大地电磁测深结果明显显示龙门山深部逆冲推覆构造特征。龙门山深部电性结构初步研究,对于分析其与相邻构造单元的关系,研究青藏高原东缘陆内造山带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内高导层 逆冲构造 大地电磁 松潘-甘孜褶皱带 四川盆地 龙门山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一维大地电磁测深几种反演算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冯思臣 王绪本 阮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4-599,498-628,共6页
大地电磁反演算法主要分为线性与非线性两类。马奎特法、遗传算法以及模拟退火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算法。本文将三种方法的反演过程、结果及理论进行了对比研究 ,指出各自的优点与局限性 ,以及使用时应注意的相应条件。研究表明 ,马奎特... 大地电磁反演算法主要分为线性与非线性两类。马奎特法、遗传算法以及模拟退火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算法。本文将三种方法的反演过程、结果及理论进行了对比研究 ,指出各自的优点与局限性 ,以及使用时应注意的相应条件。研究表明 ,马奎特法寻找目标函数全局最优的能力较差 ,只能局部寻优 ,但运算速度快 ;模拟退火法和遗传算法寻找目标函数全局最优的能力较强 ,但运算速度较慢。当对地下地电参数预先有一定程度了解 ,又可以选取比较合理的初始解时 ,可选择马奎特法 ,否则宜选用其他非线性全局寻优能力强的反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反演算法 反演方法 模拟退火法 目标函数 代表性 电参数 一维 初始解 全局寻优能力
下载PDF
遥感影像的冰川信息提取方法对比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高峰 张廷斌 +3 位作者 张建平 吴华 杨秋玲 葛悉佑 《地理空间信息》 2010年第3期43-46,共4页
以林芝地区为例,首先利用2001年10-12月ETM+遥感数据、地质图和DEM数据,经过遥感图像预处理生成冰川信息提取的基础影像。在此基础上采用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光谱角制图法、非监督分类法、监督分类法等进行冰川信息的自动提取,... 以林芝地区为例,首先利用2001年10-12月ETM+遥感数据、地质图和DEM数据,经过遥感图像预处理生成冰川信息提取的基础影像。在此基础上采用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光谱角制图法、非监督分类法、监督分类法等进行冰川信息的自动提取,对各种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监督分类提取的冰川信息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分类边界清楚、满足冰川地貌解译的要求。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监督分类法在提取林芝地区冰川信息时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地区 ETM+ 冰川 信息提取 监督分类
下载PDF
利用随钻正交偶极子声波测井评价地层各向异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瑞甲 乔文孝 鞠晓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870-3882,共13页
在随钻测井条件下,由于钻铤占据了井孔内的大部分空间,充液井孔中沿着井轴方向传播的模式波的特性与电缆测井非常不同.本文建立了随钻正交偶极子测井声学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了偶极子声源在随钻条件下各向异性地层井孔内激发... 在随钻测井条件下,由于钻铤占据了井孔内的大部分空间,充液井孔中沿着井轴方向传播的模式波的特性与电缆测井非常不同.本文建立了随钻正交偶极子测井声学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了偶极子声源在随钻条件下各向异性地层井孔内激发的声场,研究了地层的声学各向异性在随钻正交偶极子声波测井中的响应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随钻测井条件下,对于井轴同TI地层对称轴垂直的情况,弯曲波分裂现象仍然存在,通过正交偶极子测量方式和合适的反演算法能够准确有效地确定地层的快横波方位角,可以考虑采用同正演理论相结合的反演算法来获得地层的快、慢横波速度及声学各向异性信息;对于井轴同介质对称轴呈一定夹角的TI地层井孔,情况变得非常复杂,不同井斜倾角下弯曲波的速度的变化趋势并非同对应的地层横波速度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不过在一定的频段内,地层横波速度仍然是弯曲波的最主要控制因素.对于本文研究的模型,当井轴同介质对称轴的夹角大于大于60°时,此时获得的弯曲波的各向异性值基本能够反映对应角度下地层横波速度的各向异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声波测井 正交偶极子声源 横向各向同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随钻声波测井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华 陶果 张绪健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7-203,共7页
论述了随钻声波测井的纵波测量、横波测量及仪器的发展,分析了随钻声波测井面临的难题。随钻纵波测井仪器隔声体是实现随钻纵波测量的关键;利用漏能纵波求取极慢地层的纵波速度的方法也有所发展。对随钻横波测井进行了总结,快地层随钻... 论述了随钻声波测井的纵波测量、横波测量及仪器的发展,分析了随钻声波测井面临的难题。随钻纵波测井仪器隔声体是实现随钻纵波测量的关键;利用漏能纵波求取极慢地层的纵波速度的方法也有所发展。对随钻横波测井进行了总结,快地层随钻横波测井除了可以采用单极子测量,还可以采用四极子模式进行测量;慢地层随钻横波测井可以有偶极子或四极子等方式进行测量,存在争议的是慢地层随钻偶极子的横波测量是否可行。对仪器偏心的研究表明从随钻偶极子中提取地层横波是有可能的。随钻声波测井由于偏心的原因无论采用何种模式进行测量都会产生频散。总结了随钻测井噪声的研究现状,表明噪声均为低频噪声,对随钻横波测井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声波测井 纵波 横波 泄露P波 各向异性 测井仪器
下载PDF
地下氡气测量推断隐伏断层走向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春来 庹先国 +5 位作者 黄连美 严永平 宋茜茜 王磊 刘静 钟红梅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6-229,共4页
利用地下氡气、浅层地震和高密度电法三种方法在探测隐伏断层方面开展了对比研究,并结合地质工作现场验证,表明地下氡气测量异常值可判定隐伏断层初步位置;利用地下氡测量方法对另两条断层进行了地质走向判定,克服了其他物探方法费时、... 利用地下氡气、浅层地震和高密度电法三种方法在探测隐伏断层方面开展了对比研究,并结合地质工作现场验证,表明地下氡气测量异常值可判定隐伏断层初步位置;利用地下氡测量方法对另两条断层进行了地质走向判定,克服了其他物探方法费时、成本高等难题。在实际工作中地下氡测量将为其他物探方法、工程实施等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氡测量 隐伏断层 RAD7 断层走向
下载PDF
扇形边界条件下的龙门山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绪本 罗威 +3 位作者 张刚 蔡学林 覃庆炎 罗皓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18-2727,共10页
沿甘肃碌曲—四川龙门山—重庆合川布设了长周期大地电磁剖面,对龙门山及邻区进行了壳幔电性结构探测,采用更直观合理的扇形边界条件下的反演算法对长周期大地电磁资料进行二维反演.该剖面电性结果揭示了自北西向南东岩石圈深部的若尔... 沿甘肃碌曲—四川龙门山—重庆合川布设了长周期大地电磁剖面,对龙门山及邻区进行了壳幔电性结构探测,采用更直观合理的扇形边界条件下的反演算法对长周期大地电磁资料进行二维反演.该剖面电性结果揭示了自北西向南东岩石圈深部的若尔盖壳幔高阻块体、松潘壳幔低阻带、龙门山壳幔高阻块体和川中壳幔高阻块体电性结构特征;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下方的龙门山壳幔高阻体显示为向北西延伸的楔形构造,推断龙门山及松潘—甘孜地块由于受青藏高原东缘和上扬子地块双向挤压,松潘—甘孜地块地壳物质向龙门山逆冲推覆,中下地壳至上地幔向下向南东俯冲,呈现上扬子地块西缘壳幔高阻楔形体插入青藏高原东缘的态势;初步认为上扬子地块西缘深部以松潘壳幔韧性剪切带作为中新生代以来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长周期大地电磁 扇形边界 电性结构 楔形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