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俄罗斯浪漫曲的声乐教学价值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愔然
《当代音乐》
2022年第2期17-19,共3页
俄罗斯浪漫曲在音乐与文化内涵方面均体现出浓厚的地域风格,同时对演唱人员与钢琴伴奏的配合度要求越来越高,俄罗斯浪漫曲演唱过程中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演唱技巧与流露的情感,而且还需要充分了解俄罗斯的文化风格与语言特色。所以,俄罗斯...
俄罗斯浪漫曲在音乐与文化内涵方面均体现出浓厚的地域风格,同时对演唱人员与钢琴伴奏的配合度要求越来越高,俄罗斯浪漫曲演唱过程中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演唱技巧与流露的情感,而且还需要充分了解俄罗斯的文化风格与语言特色。所以,俄罗斯浪漫曲对于声乐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俄罗斯浪漫曲中流露出作曲者浓厚的民族情感与民族思想,歌词富有俄罗斯民族诗歌的特征,旋律包含着俄罗斯音乐特征,伴奏和声使用时非常有特点,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俄罗斯浪漫曲不仅要求演唱人员拥有较强的歌唱能力与歌唱技巧,而且还要求演唱人员对歌曲创作背后的民族精神与背景进行透彻了解,根据自己内心的情感与钢琴伴奏的音乐进行演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教学
俄罗斯浪漫曲
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山西戏曲到现代声乐:传统声腔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2
作者
张磊
《黄河之声》
2024年第20期48-51,共4页
本文探讨了从山西戏曲到现代声乐的演变过程中,传统声腔艺术的融合与发展。分析了山西戏曲声腔的历史、特点及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进而阐述了现代声乐对山西戏曲声腔的借鉴与融合实践,以及传统声腔艺术面临的挑战、创新路径与现代科...
本文探讨了从山西戏曲到现代声乐的演变过程中,传统声腔艺术的融合与发展。分析了山西戏曲声腔的历史、特点及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进而阐述了现代声乐对山西戏曲声腔的借鉴与融合实践,以及传统声腔艺术面临的挑战、创新路径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趋势。总结了传统声腔艺术融合与发展的成果,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戏曲
现代声乐
声腔艺术
融合
发展
创新
科技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对配器的对立态度
被引量:
3
3
作者
阿·亚·卡拉廖夫
王愫怡(译)
郭伟国(校)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31,115,共15页
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两位非常伟大的作曲家,他们在很多方面持对立态度,其中包含有关音乐语言结构的问题,对古典音乐遗产的看法问题,以及乐队的应用问题。他们之间的个人关系也是非常冷漠的,这种情况在有声望的艺术...
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两位非常伟大的作曲家,他们在很多方面持对立态度,其中包含有关音乐语言结构的问题,对古典音乐遗产的看法问题,以及乐队的应用问题。他们之间的个人关系也是非常冷漠的,这种情况在有声望的艺术家之间是很常见的,例子也有很多:如柴科夫斯基与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瓦格纳与勃拉姆斯,斯特拉文斯基与勋伯格等。在分析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之前(甚至彼此无法理解对方的音乐),有必要先了解两位作曲家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形成了各自的创作思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斯塔科维奇
普罗科菲耶夫
态度
配器
音乐遗产
斯特拉文斯基
柴科夫斯基
20世纪
原文传递
斯特拉文斯基的风格真的如此多变吗?
被引量:
3
4
作者
阿·亚·卡拉廖夫
王愫怡
郭伟国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3,共12页
每当艺术领域产生新的学派并在风格上发生巨大转变时,总是对之前的音乐风格产生质疑,或索性全盘否定。然而在20世纪下半叶却有一个例外,几乎所有的先锋派作曲家对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特别是他晚期的作品...
每当艺术领域产生新的学派并在风格上发生巨大转变时,总是对之前的音乐风格产生质疑,或索性全盘否定。然而在20世纪下半叶却有一个例外,几乎所有的先锋派作曲家对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特别是他晚期的作品。斯特拉文斯基仿佛是同时代作曲家中的"白乌鸦"(1),他的风格处于戏剧音乐与自由音乐创作时代的夹层,虽然时常被"古老"的外表所掩盖,但却完全属于"新"音乐。像斯特拉文斯基这样的风格演变自然也存在于任何一位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中,尤其是比较长寿的艺术家。这种演变的过程是循序渐进并合情合理的,甚至是延续了戏剧与音乐情感内容的发展规律,在符合逻辑发展的前提下,伴随着的一系列新技术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拉文斯基
风格演变
原文传递
论琵琶的产生及其发展
被引量:
6
5
作者
张静远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8-100,共3页
琵琶,在古代是所有弹弦乐器的总称。到秦代,专指一种音箱类鼓,两面蒙皮,直项的弹弦乐器,俗称“秦琵琶”,又名“秦汉子”。其初为圆形音箱,后来发展出梨形音箱。到汉代,又出现一种纯木质结构的圆形大音箱,也是直项的弹弦乐器,较“秦琵琶...
琵琶,在古代是所有弹弦乐器的总称。到秦代,专指一种音箱类鼓,两面蒙皮,直项的弹弦乐器,俗称“秦琵琶”,又名“秦汉子”。其初为圆形音箱,后来发展出梨形音箱。到汉代,又出现一种纯木质结构的圆形大音箱,也是直项的弹弦乐器,较“秦琵琶”大很多,俗称“汉琵琶”,又名“阮咸”。到晋代,由西域(中亚新疆一带)经甘肃又传入一种曲项的,用拨子横弹的琵琶。到唐代,集上述琵琶之大成,发展出曲项的、梨形音箱的、用手竖弹的琵琶,即今日琵琶之雏形。在演奏上也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乐舞的主要伴奏及领奏乐器。到二十世纪,经过杨荫浏及刘德海等诸位前辈的创新改造,琵琶的发展出现了极其光明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
产生
发展
前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西地方戏曲声乐体系的建构与保护研究
6
作者
张磊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5期37-39,共3页
山西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摇篮之一,其地方戏曲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在传承与发展中保持山西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结合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
山西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摇篮之一,其地方戏曲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在传承与发展中保持山西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结合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如《关于实施山西省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的意见》这类指导性文件,以及中国戏剧家协会等权威机构的专业指导,系统分析山西地方戏曲声乐体系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戏曲艺术
山西地方戏曲
声乐体系
指导性文件
传承与发展
亟待解决的问题
时代的变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歌唱发声训练过程中的四个关键环节
7
作者
芦琬茹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4年第6期78-81,共4页
歌唱发声训练是一个系统的发声训练方法,是所有高校声乐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歌唱发声训练是提高专业学生驾驭音乐思想表达和处理发声技巧的发声能力,这种能力是持久的、反复训练的结果,是歌唱者在演唱音乐作品时发...
歌唱发声训练是一个系统的发声训练方法,是所有高校声乐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歌唱发声训练是提高专业学生驾驭音乐思想表达和处理发声技巧的发声能力,这种能力是持久的、反复训练的结果,是歌唱者在演唱音乐作品时发声的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这也是人本身潜在的和后天培养出来的,潜在的为天赋,后天的是培养的结果,尤为重要。歌唱发声的状态、心理、共鸣和呼吸是歌唱者发声训练必须掌握的四个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发声
训练过程
关键环节
能力训练
原文传递
光山花鼓戏唱腔音乐之美探赜
8
作者
叶兰馨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86,共2页
“戏以曲兴,曲随戏传”,于地方戏而言,唱腔音乐是最能体现剧种特色的重要标志,蕴含着地方戏的独特魅力。光山花鼓戏,是盛传于豫南光山县境内,远及鄂北、皖西、赣北等地的地方剧种。它在当地民歌小调和花会舞蹈的基础上,融合了地方小戏...
“戏以曲兴,曲随戏传”,于地方戏而言,唱腔音乐是最能体现剧种特色的重要标志,蕴含着地方戏的独特魅力。光山花鼓戏,是盛传于豫南光山县境内,远及鄂北、皖西、赣北等地的地方剧种。它在当地民歌小调和花会舞蹈的基础上,融合了地方小戏、楚剧、黄梅戏、汉剧、曲剧等剧种优长,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唱腔曲牌丰富,行当齐全,剧目多样,乡土气息浓郁,深受百姓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小调
地方小戏
地方剧种
地方戏
唱腔音乐
黄梅戏
唱腔曲牌
汉剧
原文传递
咏叹调《人们已入睡》演唱分析
9
作者
杜振溶
《黄河之声》
2021年第22期91-94,共4页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继承了俄罗斯音乐的民族风格,也融合了浪漫主义风格。咏叹调《人们已入睡》选自拉赫玛尼诺夫的独幕歌剧《阿列科》,本文旨在通过对咏叹调《人们已入睡》的简析,为这首作品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阿列科
人们已入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声教学中几个基本问题探讨
被引量:
22
10
作者
张妮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40-142,共3页
美声唱法又称"西洋唱法"或"西欧传统唱法",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专业的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美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能对美声唱法的某些具体内容做出阐述,从而更好更完备地...
美声唱法又称"西洋唱法"或"西欧传统唱法",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专业的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美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能对美声唱法的某些具体内容做出阐述,从而更好更完备地丰富美声唱法的教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声教学
声乐技巧
非技术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征印迹”全国大学生篆刻主题创作(上)
11
作者
于振海
万嘉乐
+41 位作者
于佩
王珑融
王宇航
王炳淇
毛阳
王洪志
尤婷程
文莲心
方尹琳
史宇飞
仝昊
朱烁
任培之
任来贺
熊兵
刘开任
刘诗怡
刘定杰
刘春怀
刘梦真
刘湖江
左承祎
杨浩林
杜安康
孙海洋
任欣钰
孙迈
杜家航
李明
李海宁
王浩印
吴家宇
吴文斌
肖朝庆
吴蕖
宋荣斐
张子瑞
佟怡昆
张松禄
张涛
张富城
陈彤亮
《大学书法》
2024年第5期144-153,共10页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为了缅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大学书法》杂志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开展了“长征印迹”篆刻主题创作海选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海内外115所高校268位同学的来稿,经专家评审遴...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为了缅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大学书法》杂志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开展了“长征印迹”篆刻主题创作海选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海内外115所高校268位同学的来稿,经专家评审遴选出91名同学进行命题创作。本次创作分为“伟大远征”和“革命豪情高于天”两大板块,内容涉及红军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有关长征的诗词选句。作品主题鲜明,风格多样,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创作
大学书法
长征精神
专家评审
青年学子
印迹
传承和弘扬
篆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歌剧《黑桃皇后》民族文化和艺术风格探索
12
作者
管佩天
《艺术评鉴》
2022年第8期163-166,共4页
《黑桃皇后》是由俄罗斯联邦19世纪伟人的词曲家柴可夫斯基依据沙俄著名诗人普希金所写作的同名长篇小说改写的同名悲歌剧,更是柴可夫斯基创造的最具标志性的歌剧,对后来的歌剧写作具有重要的深远影响。就《黑桃皇后》而言,无论是长篇...
《黑桃皇后》是由俄罗斯联邦19世纪伟人的词曲家柴可夫斯基依据沙俄著名诗人普希金所写作的同名长篇小说改写的同名悲歌剧,更是柴可夫斯基创造的最具标志性的歌剧,对后来的歌剧写作具有重要的深远影响。就《黑桃皇后》而言,无论是长篇小说的写作手段或者乐曲特点,又或者是对其内容的思想情感,都具有其所独有的美学特色。从作品出版至歌剧公演六零年,俄罗斯联邦的社会形态和传统文学艺术在维持着较为平衡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当明显的转变。本文试图从《黑桃皇后》的创作背景开始剖析,透过分析该国社会转型与风格的转变对《黑桃皇后》的深远影响,阐述了19世纪初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发展流变之道,并探讨了整体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桃皇后》
民族文化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声演唱中的情感研究
13
作者
陈曦
《北方音乐》
2017年第24期61-61,共1页
美声作为一种对声音和情感要求较高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如何在演唱中构建声音和情感的有机统一不仅关乎演唱者的技巧,更影响着歌唱艺术表现的结果。本文从美声歌唱情感的内涵出发,结合情感在美声演唱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提升美声演唱情感...
美声作为一种对声音和情感要求较高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如何在演唱中构建声音和情感的有机统一不仅关乎演唱者的技巧,更影响着歌唱艺术表现的结果。本文从美声歌唱情感的内涵出发,结合情感在美声演唱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提升美声演唱情感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声演唱
情感
途径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俄罗斯浪漫曲的声乐教学价值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愔然
机构
圣彼得堡
音乐学院
出处
《当代音乐》
2022年第2期17-19,共3页
文摘
俄罗斯浪漫曲在音乐与文化内涵方面均体现出浓厚的地域风格,同时对演唱人员与钢琴伴奏的配合度要求越来越高,俄罗斯浪漫曲演唱过程中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演唱技巧与流露的情感,而且还需要充分了解俄罗斯的文化风格与语言特色。所以,俄罗斯浪漫曲对于声乐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俄罗斯浪漫曲中流露出作曲者浓厚的民族情感与民族思想,歌词富有俄罗斯民族诗歌的特征,旋律包含着俄罗斯音乐特征,伴奏和声使用时非常有特点,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俄罗斯浪漫曲不仅要求演唱人员拥有较强的歌唱能力与歌唱技巧,而且还要求演唱人员对歌曲创作背后的民族精神与背景进行透彻了解,根据自己内心的情感与钢琴伴奏的音乐进行演唱。
关键词
声乐教学
俄罗斯浪漫曲
价值
分类号
G642.4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山西戏曲到现代声乐:传统声腔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2
作者
张磊
机构
圣彼得堡
音乐学院
出处
《黄河之声》
2024年第20期48-51,共4页
文摘
本文探讨了从山西戏曲到现代声乐的演变过程中,传统声腔艺术的融合与发展。分析了山西戏曲声腔的历史、特点及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进而阐述了现代声乐对山西戏曲声腔的借鉴与融合实践,以及传统声腔艺术面临的挑战、创新路径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趋势。总结了传统声腔艺术融合与发展的成果,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山西戏曲
现代声乐
声腔艺术
融合
发展
创新
科技结合
分类号
J617.5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对配器的对立态度
被引量:
3
3
作者
阿·亚·卡拉廖夫
王愫怡(译)
郭伟国(校)
机构
圣彼得堡
音乐学院
不详
出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31,115,共15页
文摘
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两位非常伟大的作曲家,他们在很多方面持对立态度,其中包含有关音乐语言结构的问题,对古典音乐遗产的看法问题,以及乐队的应用问题。他们之间的个人关系也是非常冷漠的,这种情况在有声望的艺术家之间是很常见的,例子也有很多:如柴科夫斯基与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瓦格纳与勃拉姆斯,斯特拉文斯基与勋伯格等。在分析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之前(甚至彼此无法理解对方的音乐),有必要先了解两位作曲家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形成了各自的创作思想的。
关键词
肖斯塔科维奇
普罗科菲耶夫
态度
配器
音乐遗产
斯特拉文斯基
柴科夫斯基
20世纪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斯特拉文斯基的风格真的如此多变吗?
被引量:
3
4
作者
阿·亚·卡拉廖夫
王愫怡
郭伟国
机构
圣彼得堡
音乐学院
中央
音乐学院
作曲系
不详
出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3,共12页
文摘
每当艺术领域产生新的学派并在风格上发生巨大转变时,总是对之前的音乐风格产生质疑,或索性全盘否定。然而在20世纪下半叶却有一个例外,几乎所有的先锋派作曲家对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特别是他晚期的作品。斯特拉文斯基仿佛是同时代作曲家中的"白乌鸦"(1),他的风格处于戏剧音乐与自由音乐创作时代的夹层,虽然时常被"古老"的外表所掩盖,但却完全属于"新"音乐。像斯特拉文斯基这样的风格演变自然也存在于任何一位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中,尤其是比较长寿的艺术家。这种演变的过程是循序渐进并合情合理的,甚至是延续了戏剧与音乐情感内容的发展规律,在符合逻辑发展的前提下,伴随着的一系列新技术产生的。
关键词
斯特拉文斯基
风格演变
分类号
J61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论琵琶的产生及其发展
被引量:
6
5
作者
张静远
机构
俄罗斯
圣彼得堡
音乐学院
出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8-100,共3页
文摘
琵琶,在古代是所有弹弦乐器的总称。到秦代,专指一种音箱类鼓,两面蒙皮,直项的弹弦乐器,俗称“秦琵琶”,又名“秦汉子”。其初为圆形音箱,后来发展出梨形音箱。到汉代,又出现一种纯木质结构的圆形大音箱,也是直项的弹弦乐器,较“秦琵琶”大很多,俗称“汉琵琶”,又名“阮咸”。到晋代,由西域(中亚新疆一带)经甘肃又传入一种曲项的,用拨子横弹的琵琶。到唐代,集上述琵琶之大成,发展出曲项的、梨形音箱的、用手竖弹的琵琶,即今日琵琶之雏形。在演奏上也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乐舞的主要伴奏及领奏乐器。到二十世纪,经过杨荫浏及刘德海等诸位前辈的创新改造,琵琶的发展出现了极其光明的前景。
关键词
琵琶
产生
发展
前景
Keywords
lute
origin
development
future
分类号
J632.33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地方戏曲声乐体系的建构与保护研究
6
作者
张磊
机构
俄罗斯
圣彼得堡
音乐学院
出处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5期37-39,共3页
文摘
山西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摇篮之一,其地方戏曲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在传承与发展中保持山西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结合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如《关于实施山西省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的意见》这类指导性文件,以及中国戏剧家协会等权威机构的专业指导,系统分析山西地方戏曲声乐体系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戏曲艺术
山西地方戏曲
声乐体系
指导性文件
传承与发展
亟待解决的问题
时代的变迁
分类号
J61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歌唱发声训练过程中的四个关键环节
7
作者
芦琬茹
机构
俄罗斯
圣彼得堡
音乐学院
出处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4年第6期78-81,共4页
文摘
歌唱发声训练是一个系统的发声训练方法,是所有高校声乐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歌唱发声训练是提高专业学生驾驭音乐思想表达和处理发声技巧的发声能力,这种能力是持久的、反复训练的结果,是歌唱者在演唱音乐作品时发声的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这也是人本身潜在的和后天培养出来的,潜在的为天赋,后天的是培养的结果,尤为重要。歌唱发声的状态、心理、共鸣和呼吸是歌唱者发声训练必须掌握的四个关键要素。
关键词
歌唱发声
训练过程
关键环节
能力训练
分类号
J616.1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光山花鼓戏唱腔音乐之美探赜
8
作者
叶兰馨
机构
圣彼得堡
国立
音乐学院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86,共2页
文摘
“戏以曲兴,曲随戏传”,于地方戏而言,唱腔音乐是最能体现剧种特色的重要标志,蕴含着地方戏的独特魅力。光山花鼓戏,是盛传于豫南光山县境内,远及鄂北、皖西、赣北等地的地方剧种。它在当地民歌小调和花会舞蹈的基础上,融合了地方小戏、楚剧、黄梅戏、汉剧、曲剧等剧种优长,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唱腔曲牌丰富,行当齐全,剧目多样,乡土气息浓郁,深受百姓欢迎。
关键词
民歌小调
地方小戏
地方剧种
地方戏
唱腔音乐
黄梅戏
唱腔曲牌
汉剧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咏叹调《人们已入睡》演唱分析
9
作者
杜振溶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声歌系
圣彼得堡
国立
音乐学院
出处
《黄河之声》
2021年第22期91-94,共4页
文摘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继承了俄罗斯音乐的民族风格,也融合了浪漫主义风格。咏叹调《人们已入睡》选自拉赫玛尼诺夫的独幕歌剧《阿列科》,本文旨在通过对咏叹调《人们已入睡》的简析,为这首作品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阿列科
人们已入睡
分类号
J617.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声教学中几个基本问题探讨
被引量:
22
10
作者
张妮
机构
解放军艺术
学院
音乐
系
俄罗斯
圣彼得堡
国立
音乐学院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40-142,共3页
文摘
美声唱法又称"西洋唱法"或"西欧传统唱法",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专业的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美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能对美声唱法的某些具体内容做出阐述,从而更好更完备地丰富美声唱法的教学理论。
关键词
美声教学
声乐技巧
非技术性
分类号
J616.2-4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征印迹”全国大学生篆刻主题创作(上)
11
作者
于振海
万嘉乐
于佩
王珑融
王宇航
王炳淇
毛阳
王洪志
尤婷程
文莲心
方尹琳
史宇飞
仝昊
朱烁
任培之
任来贺
熊兵
刘开任
刘诗怡
刘定杰
刘春怀
刘梦真
刘湖江
左承祎
杨浩林
杜安康
孙海洋
任欣钰
孙迈
杜家航
李明
李海宁
王浩印
吴家宇
吴文斌
肖朝庆
吴蕖
宋荣斐
张子瑞
佟怡昆
张松禄
张涛
张富城
陈彤亮
机构
聊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
学院
山东艺术
学院
郑州大学
商丘师范
学院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
学院
渤海大学
泉州师范
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天津美术
学院
河北美术
学院
俄罗斯
圣彼得堡
国立
音乐学院
韩国新罗大学
暨南大学
韩国牧园大学
中国美术
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
学院
河北大学
新疆艺术
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西安美术
学院
四川文化艺术
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绍兴文理
学院
岭南师范
学院
淮阴师范
学院
齐鲁理工
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四川美术
学院
山东大学
出处
《大学书法》
2024年第5期144-153,共10页
文摘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为了缅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大学书法》杂志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开展了“长征印迹”篆刻主题创作海选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海内外115所高校268位同学的来稿,经专家评审遴选出91名同学进行命题创作。本次创作分为“伟大远征”和“革命豪情高于天”两大板块,内容涉及红军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有关长征的诗词选句。作品主题鲜明,风格多样,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关键词
主题创作
大学书法
长征精神
专家评审
青年学子
印迹
传承和弘扬
篆刻
分类号
J292.4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歌剧《黑桃皇后》民族文化和艺术风格探索
12
作者
管佩天
机构
俄罗斯
圣彼得堡
国立
音乐学院
出处
《艺术评鉴》
2022年第8期163-166,共4页
文摘
《黑桃皇后》是由俄罗斯联邦19世纪伟人的词曲家柴可夫斯基依据沙俄著名诗人普希金所写作的同名长篇小说改写的同名悲歌剧,更是柴可夫斯基创造的最具标志性的歌剧,对后来的歌剧写作具有重要的深远影响。就《黑桃皇后》而言,无论是长篇小说的写作手段或者乐曲特点,又或者是对其内容的思想情感,都具有其所独有的美学特色。从作品出版至歌剧公演六零年,俄罗斯联邦的社会形态和传统文学艺术在维持着较为平衡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当明显的转变。本文试图从《黑桃皇后》的创作背景开始剖析,透过分析该国社会转型与风格的转变对《黑桃皇后》的深远影响,阐述了19世纪初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发展流变之道,并探讨了整体风格。
关键词
《黑桃皇后》
民族文化
艺术风格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声演唱中的情感研究
13
作者
陈曦
机构
俄罗斯
圣彼得堡
国立
音乐学院
出处
《北方音乐》
2017年第24期61-61,共1页
文摘
美声作为一种对声音和情感要求较高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如何在演唱中构建声音和情感的有机统一不仅关乎演唱者的技巧,更影响着歌唱艺术表现的结果。本文从美声歌唱情感的内涵出发,结合情感在美声演唱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提升美声演唱情感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美声演唱
情感
途径研究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俄罗斯浪漫曲的声乐教学价值
张愔然
《当代音乐》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山西戏曲到现代声乐:传统声腔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张磊
《黄河之声》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对配器的对立态度
阿·亚·卡拉廖夫
王愫怡(译)
郭伟国(校)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3
原文传递
4
斯特拉文斯基的风格真的如此多变吗?
阿·亚·卡拉廖夫
王愫怡
郭伟国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原文传递
5
论琵琶的产生及其发展
张静远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山西地方戏曲声乐体系的建构与保护研究
张磊
《文学艺术周刊》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歌唱发声训练过程中的四个关键环节
芦琬茹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4
0
原文传递
8
光山花鼓戏唱腔音乐之美探赜
叶兰馨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9
咏叹调《人们已入睡》演唱分析
杜振溶
《黄河之声》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美声教学中几个基本问题探讨
张妮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长征印迹”全国大学生篆刻主题创作(上)
于振海
万嘉乐
于佩
王珑融
王宇航
王炳淇
毛阳
王洪志
尤婷程
文莲心
方尹琳
史宇飞
仝昊
朱烁
任培之
任来贺
熊兵
刘开任
刘诗怡
刘定杰
刘春怀
刘梦真
刘湖江
左承祎
杨浩林
杜安康
孙海洋
任欣钰
孙迈
杜家航
李明
李海宁
王浩印
吴家宇
吴文斌
肖朝庆
吴蕖
宋荣斐
张子瑞
佟怡昆
张松禄
张涛
张富城
陈彤亮
《大学书法》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歌剧《黑桃皇后》民族文化和艺术风格探索
管佩天
《艺术评鉴》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美声演唱中的情感研究
陈曦
《北方音乐》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