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以来境内外汇市场发展质量:历程、成效与展望
1
作者 管涛 姜哲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基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和改革开放以来境内外汇市场发展历程,研究提出外汇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构建高水平的金融基础设施,其实践逻辑应坚持基于实需原则的汇率市场化改革,并与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 基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和改革开放以来境内外汇市场发展历程,研究提出外汇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构建高水平的金融基础设施,其实践逻辑应坚持基于实需原则的汇率市场化改革,并与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开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汇率制度、市场效率、市场开放、市场公平、市场风险和市场多样性六个维度的外汇市场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发现境内外汇市场发展水平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和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现状基本相称,但较英美等成熟外汇市场还存在较大差距。研究建议从深化汇率制度改革、丰富市场主体类型、发展场内外汇交易、深化资本项目开放、提升风险应对能力等方面稳步推动境内外汇市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市场 人民币汇率 高质量发展 外汇期货
下载PDF
互联互通推动“双循环”
2
作者 姜哲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74,共2页
2014年11月,连接上海和香港股票市场的“沪港通”启动,正式拉开境内依托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序幕。2022年1月,中国证监会将原“沪伦通”所涉境内交易场所拓展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境外交易场所由从伦敦股票市场延... 2014年11月,连接上海和香港股票市场的“沪港通”启动,正式拉开境内依托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序幕。2022年1月,中国证监会将原“沪伦通”所涉境内交易场所拓展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境外交易场所由从伦敦股票市场延伸到瑞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股票市场 深圳证券交易所 沪港通 交易场所 双循环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中国证监会 双向开放
原文传递
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的启示 被引量:5
3
作者 John Kiff Paul Mills 《新金融》 2007年第10期43-47,共5页
在一连串警示信号后,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成为近期的关注焦点。尽管有多家按揭公司倒闭、贷款拖欠率和被取消赎回权创历史纪录、次级贷款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对美国重要金融机构的影响还是有... 在一连串警示信号后,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成为近期的关注焦点。尽管有多家按揭公司倒闭、贷款拖欠率和被取消赎回权创历史纪录、次级贷款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对美国重要金融机构的影响还是有限的。本文回顾了次级债市场的历史和结构,并认为,尽管债券发行和融资技术似乎增加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却是以降低对客户保护的监管效力为代价。最后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金融 抵押担保证券 住宅市场
下载PDF
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热潮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莱明.雷 理查德.波德皮尔 《新金融》 2007年第3期10-13,共4页
近期外资对中国银行业的投资热潮以及在WTO承诺下中国进一步开放银行业的未来前景表明,外资银行将在中国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借鉴其他国家的经历分析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的情况。虽然在其他大多数国家,外资进入是以直接收购或者取... 近期外资对中国银行业的投资热潮以及在WTO承诺下中国进一步开放银行业的未来前景表明,外资银行将在中国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借鉴其他国家的经历分析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的情况。虽然在其他大多数国家,外资进入是以直接收购或者取得控股权的形式,但外资在中国银行业至今只占很小的股份,管理方面的参与也非常有限。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可以从进一步对外开放银行业中获得更多收益。国际经验显示:面对外资银行的更多参与和引发的更激烈竞争,东道国如果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和创造充分的机会,将从总体上带来重要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投资 中国 银行 WTO 银行改革
下载PDF
宏观审慎监管不限于监管体制重建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涛 《财经》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8-29,共2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宏观审慎监管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
关键词 审慎监管 监管体制 宏观 系统性风险
下载PDF
如何有效地实施宏观审慎政策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东 《新金融评论》 2020年第1期96-107,共12页
本文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宏观审慎政策的研究和对国际经验的总结,介绍有效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基本要素。有效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必须以一个良好的制度与机构安排为基础。当政策行动的收益有待确定而成本往往立刻显现时,决策者可能会... 本文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宏观审慎政策的研究和对国际经验的总结,介绍有效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基本要素。有效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必须以一个良好的制度与机构安排为基础。当政策行动的收益有待确定而成本往往立刻显现时,决策者可能会有无所作为或不及时行动的偏差。应该设计机构安排,来克服这些偏差,强化采取行动的意愿和能力。有效宏观审慎政策也需要细化专门的政策程序。该政策程序应涵盖以下几个关键步骤:评估系统脆弱性、根据风险评估采取政策行动、校准应对风险的政策响应、评估政策有效性以及与公众进行有效的政策行动的解释与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金融体系脆弱性 政策设计
原文传递
次级信贷:危机的触角
7
作者 伦德尔·多德 尹小健(译)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7-252,共6页
源自次级信贷市场的金融动荡对美国和世界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过去70年里,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今的住房抵押贷款的市场结构存在不足,需要采取措施来恢复住房金融的稳定,规范和加强对次级信贷市场的管理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 次级信贷 投资组合 抵押贷款 证券化 担保债务
下载PDF
交易商资产负债表如何影响债市流动性?
8
作者 托拜厄斯·阿德里安 妮娜·伯娅琴珂 +1 位作者 奥·沙哈尔 夏露(编译) 《金融市场研究》 2017年第7期91-93,共3页
危机后监管改革一直致力于是提高金融系统安全性,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多德.弗兰克法案》以及巴塞尔协议Ⅲ银行监管规则等通过限制监管机构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的途径会降低中介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也会降... 危机后监管改革一直致力于是提高金融系统安全性,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多德.弗兰克法案》以及巴塞尔协议Ⅲ银行监管规则等通过限制监管机构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的途径会降低中介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也会降低二级市场流动性。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述,四分之三的债券投资者认为债券交易商提供流动性的能力近年来处于下降趋势,然而经验统计数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流动性 资产负债表 交易商 《华尔街日报》 债券投资者 债市 金融危机 监管机构
原文传递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9
作者 孙涛 《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19期32-33,共2页
中国系统性风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高杠杆率和传导链条问题。我们需要尽可能减少金融机构、企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防范 系统性风险 金融机构 中央财政 金融体系 地方财政 杠杆率
原文传递
萧规曹随还是另辟蹊径——评中国经济超日赶美
10
作者 孙涛 《金融评论》 2011年第1期1-10,123,共10页
本文通过比较20国集团的GDP、储蓄、投资、货币供应量、信贷、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说明,凭借超过日本的增长方式,中国不能保证赶上美国并保持领先。只有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中国才可能稳健、扎实、持续地超日赶美。
关键词 超日赶美 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应密切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涛 《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 2010年第5期5-5,共1页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由一家金融机构的倒闭造成连锁反应,给其他金融机构带来巨大损失,并危及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系统性风险因时空、经济环境和金融结构的不同而变化,但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极强的外部性,一旦爆发,风险迅速扩张到整个...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由一家金融机构的倒闭造成连锁反应,给其他金融机构带来巨大损失,并危及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系统性风险因时空、经济环境和金融结构的不同而变化,但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极强的外部性,一旦爆发,风险迅速扩张到整个金融体系,金融服务几乎中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机构 外部性 审慎监管 风险监管 金融体系 监管有效性 抵押资产 中央银行 监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