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贸摩擦、组织韧性与企业财务绩效
1
作者 丁佐琴 千东必 汪小龙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9-25,共7页
针对经贸摩擦影响企业财务绩效问题,基于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142家半导体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依据波特假说理论和财务分析理论,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经贸摩擦、组织韧性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经贸摩擦显著提高了企业财... 针对经贸摩擦影响企业财务绩效问题,基于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142家半导体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依据波特假说理论和财务分析理论,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经贸摩擦、组织韧性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经贸摩擦显著提高了企业财务绩效;组织韧性在经贸摩擦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股权结构以及高管特征显著调节了组织韧性对经贸摩擦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即当企业为国有持股或高管为硕士及以上学历时,经贸摩擦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抑制作用减弱。研究揭示了经贸摩擦对企业微观财务绩效的影响路径以及经贸摩擦下组织韧性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治理作用,为制定双向所有制改革政策,构建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实现科技创新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贸摩擦 组织韧性 企业财务绩效 波特假说理论 财务分析理论
下载PDF
经贸摩擦、经济韧性与国家经济增长
2
作者 丁佐琴 千东必 汪小龙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5-70,共16页
经贸摩擦作为主要贸易环境规制手段,是影响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经贸摩擦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依据波特假说理论和熊彼特科技创新理论,以世界银行数据库1999—2022年199个经济体宏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将经贸摩擦政策... 经贸摩擦作为主要贸易环境规制手段,是影响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经贸摩擦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依据波特假说理论和熊彼特科技创新理论,以世界银行数据库1999—2022年199个经济体宏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将经贸摩擦政策事件经济体作为处理组,其他经济体作为控制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经贸摩擦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贸摩擦有利于国家经济增长,且通过内生性检验、替代指标检验以及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后仍然稳健;(2)经济韧性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间接地促进国家经济增长;(3)经贸摩擦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程度较低经济体、老龄化程度较低经济体、欠发达经济体、亚洲经济体和产业技术程度较低经济体在经贸摩擦环境下,经济韧性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更显著,表明经贸摩擦发生显著的贸易转移效应和价值创造效应,“后进经济体”具有后发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贸摩擦 经济韧性 国家经济增长
下载PDF
区域创新系统评测体系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2010—2019年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熊鹏 宋雨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76,共10页
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多维度审视有助于掌握影响其进化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提升策略。在回顾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采用具有前瞻性的“三螺旋”分析框架,构建了由创新空间、知识空间和协同空间3个维度、技术合同金额... 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多维度审视有助于掌握影响其进化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提升策略。在回顾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采用具有前瞻性的“三螺旋”分析框架,构建了由创新空间、知识空间和协同空间3个维度、技术合同金额和成果经济效益等29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区域创新系统评测体系。利用湖北省2010—2019年面板数据进行测评分析,显示其区域创新系统在10年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通过对上述三个空间演化特征的分析,指出其在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占比各不相同,且分别具有发展惯性、影响滞后性和双向因果特性。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各空间主要创新主体的特点、关键影响因素以及湖北区域创新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三螺旋模型 创新空间 湖北
下载PDF
中国技术创业领域研究的发展动态与焦点透视(1998~2018) 被引量:1
4
作者 祁宁 SON Jae—hak +1 位作者 蒲晓川 宋长松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7,共7页
自1971年在普渡大学《技术创业论坛》初次提出技术创业概念以来,技术、创新、管理、创业经历了多年交错磨合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效应。当前,围绕技术进行匹配的创新创业已是推动全方位新旧动能转换以及新一轮经济发展转... 自1971年在普渡大学《技术创业论坛》初次提出技术创业概念以来,技术、创新、管理、创业经历了多年交错磨合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效应。当前,围绕技术进行匹配的创新创业已是推动全方位新旧动能转换以及新一轮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而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也成为产学研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将科研前沿数据库数据利用CiteSpace图谱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20年间我国技术创业领域研究的文献数量经历了倒“V”型的三段发展态势;技术创业过程中对产学研合作的认识和深度进一步加强;依据关键词突现,“技术创新”“技术创业者”“创业教育”等成为最新研究热点;而在新时期面对技术创业“百花齐放”的研究现状,“孵化链条”“创业管理”“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等成为了产学研等研究者对技术创业研究的最新前沿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业 技术管理 知识图谱 CITESPACE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阿经贸合作中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分析
5
作者 熊鹏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2-24,共3页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重任,维护和巩固好中阿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近几十年来,中阿双边经贸关系历经风雨考验,在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企业也暴露出缺乏风险识别意识、国际化经营理念欠缺和内部管理制度...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重任,维护和巩固好中阿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近几十年来,中阿双边经贸关系历经风雨考验,在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企业也暴露出缺乏风险识别意识、国际化经营理念欠缺和内部管理制度不足等问题。在日益复杂严峻的新形势下,我国企业亟须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完善风险综合评估和规避机制、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企业合规经营制度;在尊重和理解阿拉伯经商文化的基础上,力争在双方高层战略对接的框架内参与更多重点项目建设,以不断挖掘新的比较优势,推动中阿双边经贸关系走深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阿关系 经贸合作 企业国际化战略 风险评估和规避
下载PDF
中国区域企业创新能力评测及关键驱动因素研究
6
作者 熊鹏 吕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0-45,共6页
企业是创新活动中最具活力的主体,对区域企业创新活动能力进行多维度的整体性评测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在回顾中国情境下区域企业创新研究框架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由5个维度30个指标组成的区域企业创新能力评测体系,并对中国5... 企业是创新活动中最具活力的主体,对区域企业创新活动能力进行多维度的整体性评测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在回顾中国情境下区域企业创新研究框架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由5个维度30个指标组成的区域企业创新能力评测体系,并对中国55个不同类型城市进行了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分布呈现华南和华东强、华中和西南次之、北方(西北、华北和东北)偏弱的显著特点,而影响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高新区企业技术收入、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等因素。最后,根据上述城市在分项维度和总分值上的表现将其划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并根据三类城市特点分别提出了差异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企业创新能力 评测体系
下载PDF
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多维度分解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量测
7
作者 熊鹏 卿玲丽 马翔 《创新科技》 2021年第11期52-63,共12页
只有实现了经济价值的创新成果才能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回顾企业创新能力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构建了由技术、产品规划和市场营销三个维度组成的区域企业创新能力量测体系。基于中国省级统计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创新能... 只有实现了经济价值的创新成果才能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回顾企业创新能力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构建了由技术、产品规划和市场营销三个维度组成的区域企业创新能力量测体系。基于中国省级统计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创新能力呈现显著的省际差异,不可过度借鉴发达省份的政策经验;各维度发展越是均衡的省份,其总体表现也越好,且市场营销类指标的权重排名靠前,体现了创新成果商业化的重要性;技术类指标和非技术类指标的表现不会出现强弱并存的现象,但需要对产品和市场等非技术类创新给予更多的政策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 创新评测体系
下载PDF
中国情境下的创业活动:理论框架及测量体系
8
作者 熊鹏 马静 《创新与创业管理》 2021年第1期105-126,共22页
本文在系统回顾中国创业活动理论和测量方法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创业活动是由政府和企业在统一的文化规范影响下共同驱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文化的双发型创业系统"。通过归纳对比国内外多种创业活动测量体系,构建了... 本文在系统回顾中国创业活动理论和测量方法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创业活动是由政府和企业在统一的文化规范影响下共同驱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文化的双发型创业系统"。通过归纳对比国内外多种创业活动测量体系,构建了由政府、企业、文化和产出等维度构成的省级创业活动测量体系和评价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体系的实用性。结果表明:以政府为主导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提升创业活动质量的有效手段;大力弘扬创业文化、强化公众的创业意愿,是保证创业活动质量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情境 创业活动 理论框架 测量体系
原文传递
创业生态系统组态效应对乡村产业振兴质量的影响路径——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48
9
作者 郝政 何刚 +1 位作者 王新媛 张勇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75,共19页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如何提升乡村的产业振兴质量日益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为合理匹配问题与方法,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和NCA必要性检验方法,以农业农村部2018年公布的首批全国100个典型双创示范县为样...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如何提升乡村的产业振兴质量日益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为合理匹配问题与方法,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和NCA必要性检验方法,以农业农村部2018年公布的首批全国100个典型双创示范县为样本,探析创业生态系统多因素组态效应对乡村产业振兴质量的影响路径及背后的复杂因果机制。结果发现:(1)市场规模、人力资源、金融资本、硬件设施、软件设施(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和政府规模均不是单独产生乡村高产业振兴质量的必要条件;(2)存在3条驱动乡村高产业振兴质量的路径:"融资+融智"双轮驱动的要素聚合型路径、高技术赋能高禀赋资源的科技驱动型路径、"智力—资金—政府"驱动的结构优化型路径;(3)存在4条驱动乡村非高产业振兴质量的路径,根据核心驱动因素将其归纳为资金抑制型和智力抑制型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生态系统 产业振兴质量 组态效应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原文传递
组态视角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联动效应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郝政 吕佳 +1 位作者 杨蕾 张勇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53,共14页
在数据成为现实生产要素,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创新融合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日益受到关注。为合理匹配问题与方法,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和NCA(necessary condition analysis)必要性检验方法,... 在数据成为现实生产要素,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创新融合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日益受到关注。为合理匹配问题与方法,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和NCA(necessary condition analysis)必要性检验方法,以29家上市银行为样本,根据国资委依据团体标准所确定的数字化转型六大新型能力及其所对应的创新生态要素,探析创新生态要素组态效应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质量的影响路径及背后的复杂因果机制。结果发现:(1)主体能力(数字人才)、载体能力(数字渠道)、过程能力(数字组织)、对象能力(数字市场)、合作能力(数字伙伴)、技术能力(数字技术)均不是单独产生商业银行高数字化转型质量的必要条件;(2)存在3条驱动商业银行高数字化转型质量的模式:“渠道+组织”双轮驱动的点轴发展模式“、市场+伙伴”要素聚合的多极网络模式“、人才+技术”双重挖潜的业务极核模式;(3)存在4条驱动商业银行非高数字化转型质量的路径,根据核心驱动因素将其归纳为“渠道+技术”抑制型和“渠道+伙伴”抑制型两种类型。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结合自身条件选取合适路径、重视数字渠道和数字市场之间的互补作用、中小银行可以通过数字渠道等软件设施的发展弥补市场不足、大型银行不可放弃渠道建设过度依赖合作平台,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路径参考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商业银行 数字化转型 组态效应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的效能提升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郝政 褚泽泰 +1 位作者 刘艳峰 张玉明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6,共9页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任务,如何通过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强国面对的时代问卷。基于复杂系统观和创新生态观,以31个主要经济体...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任务,如何通过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强国面对的时代问卷。基于复杂系统观和创新生态观,以31个主要经济体为研究样本,使用QCA组态分析方法,从多个层面发掘国家创新生态与效能之间的复杂关系:识别出3个促进国家创新体系(NIS)产生高创新效能的单一必要条件,分别是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及研发投入水平、产学研合作及知识吸收表现;识别出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4条路径:场景驱动式生态培育路径、跨界融合式组合创新路径、市场驱动式“资”“智”融合路径、合作吸收式开源开放路径;识别出制约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3种模式:路径锁定型模式、基础薄弱型模式和环境改善型模式。根据研究结果初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外部表现、现实起点和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及结论对立足新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要素禀赋,继而以效能提升为目标,以生态化、系统化措施逐步优化各条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效能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数字化平台经济的创新激励与垄断规制——基于技术生态系统共演的视角 被引量:5
12
作者 郝政 何刚 +1 位作者 朱文忠 苏树智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4-107,共14页
由于传统单向静态规制难以适应平台经济系统利益网络交织、传导路径复杂、范式涌现超前等特点,在平台经济领域监管失位、越位、缺位并存。为达到保护持续创新、避免市场失灵,推动平台经济生态系统格局由寡头垄断向共生共益演进,促进数... 由于传统单向静态规制难以适应平台经济系统利益网络交织、传导路径复杂、范式涌现超前等特点,在平台经济领域监管失位、越位、缺位并存。为达到保护持续创新、避免市场失灵,推动平台经济生态系统格局由寡头垄断向共生共益演进,促进数字化平台经济系统稳健发展,针对新兴业态与传统规制之间的突出矛盾,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及演进机理,从技术生态系统共演的视角,构建包含“内部生态系统”“外部生态系统”和“制度环境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的数字化平台经济生态系统,提出共益演进的治理范式,包括聚焦市场失灵领域的生态边界治理范式、鼓励竞争和包容创新的生态成员治理范式和以社会整体福利可持续最大化为目标的生态位势治理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生态系统 平台经济 激励 规制 共演
下载PDF
国家创新系统对经济赶超绩效影响的定性比较分析——基于QCA方法的联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郝政 Kiho Kwak +1 位作者 黄明浩 张勇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52,共20页
为评估和揭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NIS)要素之间的耦合联动效应及其对经济赶超的驱动机制,构建了NIS框架下“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创新要素对经济赶超绩效的联动效应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检验了NIS对于经济赶超... 为评估和揭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NIS)要素之间的耦合联动效应及其对经济赶超的驱动机制,构建了NIS框架下“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创新要素对经济赶超绩效的联动效应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检验了NIS对于经济赶超绩效的组态效应及其路径模式。研究发现:NIS中单一要素对经济赶超绩效的作用有限,存在多因素联动构成的多重等效路径;后发国家与传统高收入经济体的赶超路径存在明显差异,不可直接借鉴;识别出四类驱动经济赶超绩效的创新路径:即以短周期多样性技术为特色的技术跟随型路径、以本地化技术出口拉动的价值嵌入型路径、原始创新能力突出的极核创新路径、综合实力突出的多元对抗型路径;存在三条制约经济赶超绩效的路径,分别是资金抑制型、路径锁定型、价值依赖型三种类型,侧面说明科技自立自强对于技术持续追赶和经济不断增长的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可以为后发国家识别技术拐点,根据发展阶段调整优化国家创新系统结构,以实现可持续的技术赶超和经济跨越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系统 经济赶超 联动效应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慧玲 Dongphil Chun 许航 《商业经济》 2024年第4期1-5,21,共6页
运用熵权TOPSIS法综合测算201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效率情况,进而采用Tobit模型探究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7—2021... 运用熵权TOPSIS法综合测算201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效率情况,进而采用Tobit模型探究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7—2021年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效率值不高并且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度、人力资本水平、外资依存度对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具有显著影响,而过高的投资规模会抑制数字经济效率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教育投资,落实人才引进政策,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来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投入产出效率 熵权TOPSIS法 TOBIT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与流通产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15
作者 全盼 刘艳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72-175,共4页
本文以2012-2021年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数据为基础,对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分析显示,流通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二,通过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流通产业发... 本文以2012-2021年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数据为基础,对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分析显示,流通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二,通过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流通产业发展不仅在短期内无法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明显作用,还会在特定时期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第三,方差分解结果分析显示,流通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整体波动相对稳定。可见,流通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具有正向影响,因此可以通过优化流通产业发展环境、提供更多支持等方式来加快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区域经济增长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下载PDF
我国科技型企业“凭什么”实现高融资可得性——基于fsQCA分析视角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洪生 张玉明 郝政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3-183,192,共12页
科技型企业在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轻资产、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一直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效率低等问题。基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立足于fsQCA组态分析视角,使用科创板、新三板科技型企业样本... 科技型企业在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轻资产、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一直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效率低等问题。基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立足于fsQCA组态分析视角,使用科创板、新三板科技型企业样本,检验了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内部积累水平、研发水平5个宏观与微观条件对科技型企业高融资可得性的组态效应。通过研究发现:存在4种组态可引发科技型企业高融资可得性,进一步分析了针对于不同融资可得性水平的3种组态:利润驱动型、规模驱动型、科技驱动型。以期为我国科技型企业提高融资可得性提供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 组态视角 fsQCA 融资可得性
原文传递
殊途同归不同效:后疫情时代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的前因组态及绩效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蒲小彤 王洪生 +1 位作者 张玉明 郝政 《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5期21-30,共10页
在复杂环境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基于TOE理论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以141家中小微企业作为样本,探究多因素动态演化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的驱... 在复杂环境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基于TOE理论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以141家中小微企业作为样本,探究多因素动态演化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的驱动路径以及高融资可得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战略差异度、银企关系、营商环境和减税降费均不是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的必要条件;(2)存在5条驱动中小微企业高融资可得性的路径:科技驱动型、战略驱动型、关系驱动型、环境驱动型和政策驱动型;(3)引发中小微企业高融资可得性的5种组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可得性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TOE框架 倾向得分匹配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研究——基于30个省市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郝政 刘艳峰 蒲小彤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7-100,共14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机制是建立“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支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前沿领域和重要基础。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机制是建立“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支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前沿领域和重要基础。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案例总结与理论探索,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讨生态基础、生态资金、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生态技术、生态服务6方面要素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组态效应以及不同要素之间的联动匹配关系,发现4条提高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率的路径以及3条抑制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路径,并提出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通过生态修复反向拓宽生态资金渠道、重视生态修复和生态产业化运营的独特作用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路径机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原文传递
从价值依附到自主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赶超的驱动因素和模式构建——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郝政 马静 张勇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105,共15页
关于后发企业技术赶超和创新生态的研究多关注大型企业及复杂产品系统,而对资源匮乏的中小企业缺乏探讨。本研究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研究了国内外新兴经济体4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赶超机制。结果表明:高赶超绩效企业... 关于后发企业技术赶超和创新生态的研究多关注大型企业及复杂产品系统,而对资源匮乏的中小企业缺乏探讨。本研究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研究了国内外新兴经济体4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赶超机制。结果表明:高赶超绩效企业的追赶过程普遍存在“两跨越一壁垒五阶段”的特征;存在驱动高赶超绩效的四条路径:壁垒保护型路径、迂回竞争型路径、细分立足型路径和合作研发型路径;存在技术锁定型、需求阻碍型、竞争阻碍型和渠道依附型四类抑制科技型企业赶超绩效的路径。本研究拓展了相关理论研究视角,为技术赶超绩效的研究提供了中小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对于从创新生态治理视角认识中小型科技企业赶超跨越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价值依附 自主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赶超绩效
原文传递
科技创新、政策稳定性与经济复杂度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小龙 千东毕 +1 位作者 石含雍 李美 《财经理论研究》 2022年第2期40-50,共11页
科技创新能够通过产业政策稳定性的变化对经济复杂度产生影响,基于科技创新理论,依据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Atlas数据库1995—2019年199个经济体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构建分析框架。理论上,科技创新可以通过提高政策稳定性促进经济... 科技创新能够通过产业政策稳定性的变化对经济复杂度产生影响,基于科技创新理论,依据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Atlas数据库1995—2019年199个经济体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构建分析框架。理论上,科技创新可以通过提高政策稳定性促进经济复杂度提升。实证上,测度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复杂度的综合水平,使用政策稳定性刻画了经济体的科技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中介效应计量。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显著提升了经济复杂度、促进了政策稳定性,政策稳定性在促进经济复杂度提升方面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占比为61.02%。以人均国民收入作为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然成立,中介效应量占比为57.42%。对作用机制的分析显示,促进经济复杂度提升存在“先发优势”“产业政策窗口期”和“机会窗口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政策稳定性 经济复杂度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