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迟发型超敏反应及Th细胞因子分泌的玉屏风散不同分离部分筛选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亮 洪敏 +3 位作者 卞慧敏 郑劼 匡烨 段金廒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以典型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及脾淋巴细胞IFN-γ、IL-4的分泌,筛选玉屏风散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效应部分。方法:用二硝基氯苯来诱导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观察玉屏风散不同分离部分的干预作用;用MTT法检测玉... 目的:以典型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及脾淋巴细胞IFN-γ、IL-4的分泌,筛选玉屏风散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效应部分。方法:用二硝基氯苯来诱导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观察玉屏风散不同分离部分的干预作用;用MTT法检测玉屏风散不同分离部分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IFN-γ、IL-4的水平。结果:玉屏风散的醇提浓缩液能减轻小鼠耳廓的肿胀程度、显著抑制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及IFN-γ、IL-4的分泌;乙酸乙酯萃取物能减轻小鼠耳廓的肿胀程度,显著抑制ConA诱导的IFN-γ分泌,促进IL-4分泌;石油醚萃取物能抑制ConA诱导的IFN-γ、IL-4的分泌,整体模型未显示作用。三种提取物都不同程度地降低IFN-γ/IL-4比值,抑制Th1反应。结论:玉屏风散中抗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效应成分主要在醇提液和乙酸乙酯部分,其作用与调节Th1/Th2的平衡有关;同时也提示以散剂为应用剂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迟发型超敏反应 T细胞 IFN-Γ IL-4
下载PDF
人参炔醇抑制实验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被引量:4
2
作者 洪敏 郑劼 +3 位作者 王亮 匡烨 文红梅 王欣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考察人参炔醇(PAN)对实验性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及可能作用途径。方法:应用2,4-二硝基氯苯(DNCB)造成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考察PAN诱导相给药对耳廓肿胀的影响,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MTT法检测PAN对ConA诱导的T淋... 目的:考察人参炔醇(PAN)对实验性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及可能作用途径。方法:应用2,4-二硝基氯苯(DNCB)造成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考察PAN诱导相给药对耳廓肿胀的影响,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MTT法检测PAN对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方法检测ConA刺激的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水平。结果:PAN10 mg.kg-1诱导相给药可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PAN可减轻模型小鼠局部水肿及血管扩张,减少淋巴细胞浸润;PAN对ConA诱导的T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静息状态的脾细胞未观察到显著影响;PAN10μmol.L-1起明显抑制体外ConA刺激脾细胞的IFN-γ分泌,且作用在早期(6 h)即已呈现。结论:PAN对实验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T细胞增殖和IFN-γ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炔醇 迟发型超敏反应 诱导相 IFN-Γ
原文传递
癃闭通颗粒对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兆云 桂黎黎 +3 位作者 魏筱 王慧珠 沈丹丹 洪敏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0-153,共4页
目的:研究癃闭通颗粒对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正常大鼠的利尿作用。方法:采用消痔灵致雄性Wistar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观察癃闭通颗粒对前列腺液内白细胞数、卵磷脂小体密度、前列腺组织匀浆中IL-8、TNF-α、IL-1β等... 目的:研究癃闭通颗粒对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正常大鼠的利尿作用。方法:采用消痔灵致雄性Wistar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观察癃闭通颗粒对前列腺液内白细胞数、卵磷脂小体密度、前列腺组织匀浆中IL-8、TNF-α、IL-1β等的影响。采用给予一定水负荷方法,观察癃闭通颗粒对正常大鼠的利尿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结果:癃闭通颗粒0.27g/kg~2.40g/kg均可降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0.80g/kg起能升高卵磷脂小体密度;0.80g/kg起能降低前列腺组织匀浆中IL-8、TNF-α、IL-1β的水平。癃闭通颗粒0.80g/kg起对正常大鼠具有利尿作用。癃闭通颗粒2.40g/kg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廓肿胀;0.27g/kg起抑制模型大鼠的棉球肉芽肿肿胀度。提示癃闭通颗粒主要的效应剂量范围为0.80~2.40g/kg。结论:癃闭通颗粒能抑制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的炎细胞浸润,提高卵磷脂小体密度,降低前列腺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同时具有利尿作用和抗炎作用,有利于前列腺炎的症状缓解和炎症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癃闭通颗粒 慢性前列腺炎 抗炎
原文传递
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4
作者 华永庆 洪敏 朱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2-64,共3页
原发性痛经是发病率较高的妇科常见疾病 ,近年来国内外对其研究不断深入 。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前列腺素 综述 病机 治疗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被引量:65
5
作者 樊宏伟 肖大伟 +1 位作者 余黎 朱荃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观察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作用强度。方法:应用比浊法测定金银花及其单体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通过系列浓度,用Logit法计算50%聚集抑制浓度(IC50)。结果:金银花水提物有抗... 目的:观察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作用强度。方法:应用比浊法测定金银花及其单体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通过系列浓度,用Logit法计算50%聚集抑制浓度(IC50)。结果:金银花水提物有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其IC50值为0.028g.mL-1,其含有的有机酸类化合物绿原酸的同分异构体(2个)、咖啡酸、异绿原酸类(3个)IC50分别为0.028 6,1.707,2.411,0.026,0.328,0.539g.L-1。结论: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绿原酸的同分异构体、咖啡酸、异绿原酸类均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咖啡酸 异绿原酸 抗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生化汤提取物对离体及产后子宫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57
6
作者 洪敏 余黎 +3 位作者 马骋 孙小玉 李晓冬 朱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 观察生化汤提取物对小鼠离体及产后家兔子宫收缩的影响 ,探讨其效应及效应特征。方法 用PowerLab 8s生命信号记录仪采集离体及产后在位子宫的收缩幅度及频率。结果 生化汤提取物 6× 10 - 6 ~ 6× 10 - 1 mg mL可收缩... 目的 观察生化汤提取物对小鼠离体及产后家兔子宫收缩的影响 ,探讨其效应及效应特征。方法 用PowerLab 8s生命信号记录仪采集离体及产后在位子宫的收缩幅度及频率。结果 生化汤提取物 6× 10 - 6 ~ 6× 10 - 1 mg mL可收缩小鼠离体子宫 ,ED50 =0 .4 4mg mL ;增加产后麻醉家兔子宫的张力 (P <0 .0 5 ,P <0 .0 1)。给药后 6 0~ 80min达到效应高峰 ,而对产后子宫收缩频率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 提示生化汤提取物具有增加宫缩作用 ,药效温和持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汤 中药 产后出血 子宫收缩 止血机制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变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3
7
作者 许惠琴 朱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42-344,F002,共4页
目的 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 (HXMTZG)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肾病变 (DN)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ipSTZ 6 0mg/kg ,1周后血糖值高于 16 .7mol/L者则纳为糖尿病大鼠。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氨基胍 (AG)组 (0 .1g/kg ,... 目的 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 (HXMTZG)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肾病变 (DN)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ipSTZ 6 0mg/kg ,1周后血糖值高于 16 .7mol/L者则纳为糖尿病大鼠。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氨基胍 (AG)组 (0 .1g/kg ,ig)和HXMTZG组 (0 .5、1.0g/kg ,ig) ,同期另设正常组 ,各组连续灌胃给药 12周。实验结束后测定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 (UMA) ,取肾脏经HE和PAS糖原染色后进行光镜检查。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糖、UMA排出量均高于正常组 ,HXMTZG及AG对血糖基本无降低作用 ,但两者均能显著降低UMA的排出 (P <0 .0 1) ;光镜检查显示模型组呈现早 -中期糖尿病肾病变 ,而HXMTZG及AG组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肾小球系膜增生、GBM增厚、糖原沉积及AE透明变等。结论HXMTZG能延缓实验性DN大鼠的发生与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变 尿微量白蛋白 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
下载PDF
桑枝、桑白皮体外降糖作用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汪宁 朱荃 +1 位作者 周义维 童黄锦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桑枝、桑白皮体外降糖作用,初步探讨其降糖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与人肝细胞表型相似的HepG2细胞,检测24h后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量,用MTT法监测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桑枝、桑白皮在高糖状态下可使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加,对... 目的研究桑枝、桑白皮体外降糖作用,初步探讨其降糖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与人肝细胞表型相似的HepG2细胞,检测24h后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量,用MTT法监测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桑枝、桑白皮在高糖状态下可使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加,对胰岛素刺激的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加有协同作用。结论促进外周组织的葡萄糖代谢、提高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是桑枝、桑白皮防治2型糖尿病作用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桑枝 桑白皮 葡萄糖消耗
下载PDF
桑寄生对培养的人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3
9
作者 汪宁 朱荃 +1 位作者 周义维 童黄锦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3期442-443,共2页
目的:研究桑寄生对培养人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作用,初步探讨桑寄生的降糖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人的培养的HepG2细胞,检测24h后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量,用MTT法监测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桑寄生在高糖状态下可使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 目的:研究桑寄生对培养人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作用,初步探讨桑寄生的降糖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人的培养的HepG2细胞,检测24h后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量,用MTT法监测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桑寄生在高糖状态下可使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加,对胰岛素刺激的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加有协同作用。结论:促进外周组织的葡萄糖代谢、提高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是桑寄生防治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桑寄生 葡萄糖消耗 培养
下载PDF
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在脉络宁注射液效应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樊宏伟 朱荃 +1 位作者 洪敏 余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应用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分析脉络宁注射液的活性血小板作用成分。方法应用血小板细胞膜作为固定相选择性地结合脉络宁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排除未与血小板靶点结合的非活性成分后,使细胞膜靶点失活,被结合的活性成分从血小板膜... 目的应用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分析脉络宁注射液的活性血小板作用成分。方法应用血小板细胞膜作为固定相选择性地结合脉络宁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排除未与血小板靶点结合的非活性成分后,使细胞膜靶点失活,被结合的活性成分从血小板膜上释放出来,样品经固相萃取处理后用HPLC对这些成分进行分析,利用制备色谱得到筛选出的活性成分。结果脉络宁注射液的效应成分初步确定为8个。结论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可以进行抗血栓栓塞性疾病血管内给药制剂活性成分的筛选,同时反映了化合物与细胞膜生物靶点(受体、通道、酶等)的作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细胞生物色谱法 脉络宁
下载PDF
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的建立及其对丹参效应物质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樊宏伟 余黎 +1 位作者 洪敏 朱荃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5-378,共4页
目的 建立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并应用其分析丹参对血小板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 应用血小板细胞膜作为固定相选择性地结合中药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洗去未结合的其他成分后,使细胞膜靶点失活,被结合的活性成分从血小板细胞膜中释放出... 目的 建立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并应用其分析丹参对血小板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 应用血小板细胞膜作为固定相选择性地结合中药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洗去未结合的其他成分后,使细胞膜靶点失活,被结合的活性成分从血小板细胞膜中释放出来,样品经固相萃取后用HPLC对这些成分进行解析。结果 丹参水提液的效应成分初步确定为6个,其中之一为原儿茶醛。结论 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基本可以反映化合物与细胞膜生物靶点(受体、通道、酶等)的相互作用;该体系中的保留成分和其药理作用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 丹参 活性成分 中药 药理学
下载PDF
金银花中有机酸类成分抗血栓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樊宏伟 李英斌 +1 位作者 孙敏 朱荃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金银花中绿原酸、异绿原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从金银花水提醇沉液中提取制备绿原酸及其同分异构体、咖啡酸、异绿原酸等单体,研究其体外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和... 目的:研究金银花中绿原酸、异绿原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从金银花水提醇沉液中提取制备绿原酸及其同分异构体、咖啡酸、异绿原酸等单体,研究其体外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和对H2O2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金银花中有机酸类化合物有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绿原酸的2个同分异构体(2个)、咖啡酸、异绿原酸类(3个)IC50分别为0.0286、1.707、2.411、0.026、0.328、0.539mg/ml;对H2O2损伤咖啡酸和异绿原酸类成分均具有明显抗损伤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绿原酸虽然未观察到直接对抗作用,但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结论:细胞膜固相色谱法研究体系中的保留成分和其药理作用有显著的相关性;金银花有机酸类成分在血栓性血管病治疗中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内皮细胞 金银花 有机酸
下载PDF
缩宫素诱导的小鼠离体痛经模型的实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华永庆 段金廒 +1 位作者 朱荃 王秋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9-493,共5页
目的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离体子宫收缩的药理模型的实验条件进行选择和优化。方法使用不同雌激素增加小鼠子宫敏感性,获取小鼠离体子宫,用0.5~10U·L^-1缩宫素诱导离体子宫收缩,观察改变各种处理条件后子宫收缩的变化,对4种离体... 目的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离体子宫收缩的药理模型的实验条件进行选择和优化。方法使用不同雌激素增加小鼠子宫敏感性,获取小鼠离体子宫,用0.5~10U·L^-1缩宫素诱导离体子宫收缩,观察改变各种处理条件后子宫收缩的变化,对4种离体子宫收缩的描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缩宫素5U·^-1为最适剂量;腹腔注射3d10mg·kg^-1己烯雌酚或苯甲酸雌二醇均可使子宫产生较高的兴奋性;随着体重上升,离体子宫对缩宫素敏感性略有下降,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给予缩宫素后5~30min内子宫收缩较为恒定;在各项描述指标中平均收缩张力最为灵敏可靠;250μg·L^-1氯丙嗪、1mg·L^-1的维拉帕米及100μg·L^-1硝苯地平可完全抑制离体子宫的收缩。结论缩宫素诱发的离体小鼠子宫收缩模型快速、简便、灵敏,适合用于痛经治疗药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离体子宫 缩宫素 痛经模型
下载PDF
茵陈蒿汤合煎与分煎的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闵春艳 李晓东 +2 位作者 樊宏伟 洪敏 朱荃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3-55,共3页
为比较茵陈蒿汤合煎与分煎的成分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法分析茵陈蒿汤与茵陈蒿、栀子、大黄的指纹图谱 ,考察中药复方中其化学成分的来源 ,并进行方法学论证。结果显示 ,茵陈蒿汤出峰共 4 7个 ,其中 19个峰来源于茵陈蒿 ,31个峰来源于大黄... 为比较茵陈蒿汤合煎与分煎的成分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法分析茵陈蒿汤与茵陈蒿、栀子、大黄的指纹图谱 ,考察中药复方中其化学成分的来源 ,并进行方法学论证。结果显示 ,茵陈蒿汤出峰共 4 7个 ,其中 19个峰来源于茵陈蒿 ,31个峰来源于大黄 ,6个峰来源于栀子。提示 :茵陈蒿汤95 %醇提物所含化学成分可能是茵陈蒿、大黄、栀子三味药材所含成分的加合 ,尚未发现原成分的缺失和新成分的形成。故认为茵陈蒿汤合煎与分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 茵陈蒿 栀子 大黄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升麻素通过调节2型细胞因子抑制过敏性炎症 被引量:24
15
作者 江小燕 王慧珠 +4 位作者 桂黎黎 魏筱 沈丹丹 戴岳 洪敏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建立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诱导的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模型,观察升麻素是否具有抑制过敏性炎症的作用并探讨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在d1、d2天用FITC溶液腹部致敏皮肤2次,同时给药至d5... 目的:建立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诱导的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模型,观察升麻素是否具有抑制过敏性炎症的作用并探讨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在d1、d2天用FITC溶液腹部致敏皮肤2次,同时给药至d5天(诱导相),d6天用FITC溶液攻击小鼠右耳,24h后测定小鼠耳肿胀程度及小鼠两耳重量,取耳组织做耳病理学检查,同时部分耳组织制备匀浆,用ELISA方法检测IL-4、IL-9、IL-13及IFN-γ的水平。结果:升麻素25 mg/kg、50 mg/kg诱导相给药能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耳组织病理学显示,给予升麻素组小鼠局部组织液的渗出、充血、淋巴细胞浸润等炎症状态明显减轻;同时能显著降低小鼠耳组织匀浆中2型细胞因子IL-4、IL-9、IL-13水平,而对IFN-γ水平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升麻素诱导相给药对FITC诱导的小鼠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2型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麻素 异硫氰酸荧光素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TH1 TH2
原文传递
玉屏风散抑制小鼠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被引量:20
16
作者 邵建华 洪敏 +3 位作者 牛艳 禹良艳 廖湘君 沈丹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73-175,共3页
目的: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诱导的Th2(Ⅱ型辅助性T细胞)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模型,探讨玉屏风散对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方法:小鼠在第1,2天用1.5%的FITC溶液致敏腹部皮肤2次,同时给予玉屏风散至第5天(诱导相给药),第6... 目的: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诱导的Th2(Ⅱ型辅助性T细胞)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模型,探讨玉屏风散对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方法:小鼠在第1,2天用1.5%的FITC溶液致敏腹部皮肤2次,同时给予玉屏风散至第5天(诱导相给药),第6天用0.5%的FITC溶液攻击小鼠耳部皮肤,24 h后测定小鼠耳肿胀程度,并做耳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耳匀浆中白介素-4(IL-4)测定。结果:玉屏风散6.5 g.kg-1(临床等效量)和13 g.kg-1诱导相给药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度,光镜下测量的耳厚度也表明玉屏风散明显抑制模型小鼠耳肿胀程度;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给予玉屏风散小鼠的耳炎症反应减轻,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玉屏风散6.5 g.kg-1组耳组织匀浆中IL-4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玉屏风散诱导相给药对FITC诱导的小鼠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IL-4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异硫氰酸荧光素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耳肿胀 白介素-4
原文传递
荆芥内酯类提取物对大鼠足跖汗腺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卢金福 张丽 +2 位作者 冯有龙 丁安伟 杜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 观察荆芥内酯类提取物对汗腺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给药 1h后 ,自踝关节处迅速取下双后足 ,10 %甲醛溶液固定 ,对足跖部汗腺腺泡上皮细胞在光镜下作形态学观察。大鼠血 (肝素抗凝 )用于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 ... 目的 观察荆芥内酯类提取物对汗腺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给药 1h后 ,自踝关节处迅速取下双后足 ,10 %甲醛溶液固定 ,对足跖部汗腺腺泡上皮细胞在光镜下作形态学观察。大鼠血 (肝素抗凝 )用于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 荆芥内酯类提取物能明显提高汗腺腺泡上皮细胞的空泡发生率、数密度和面密度 ,显著降低全血比粘度和红细胞的聚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荆芥内酯类提取物 发汗 血液流变学 中药动物实验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华永庆 段金廒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9年第5期390-394,共5页
当归芍药散是我国用于治疗妇科疾病沿用千年的古方,本文就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当归芍药散可激活丘脑-垂体-性腺轴,促进卵巢的甾体激素释放及排卵;促进中枢胆碱能、儿茶酚胺能的系统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 当归芍药散是我国用于治疗妇科疾病沿用千年的古方,本文就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当归芍药散可激活丘脑-垂体-性腺轴,促进卵巢的甾体激素释放及排卵;促进中枢胆碱能、儿茶酚胺能的系统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可增强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细胞因子的释放。当归芍药散对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能够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多个环节,调控内环境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阿奇霉素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的研究状况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梦丹 李莎 +4 位作者 王伟 陈可塑 郭冰洁 王中越 陈龙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6-378,共3页
阿奇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良好的临床抗菌疗效。然而其心脏毒性逐渐增多,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等。201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警告阿奇霉素可能增加心血管死亡的风险,由此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阿奇霉... 阿奇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良好的临床抗菌疗效。然而其心脏毒性逐渐增多,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等。201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警告阿奇霉素可能增加心血管死亡的风险,由此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国内外有关心脏毒性观察性研究及个案的报道以及可能的心律失常机制和防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
原文传递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中血清处理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6
20
作者 余黎 王坚 朱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2-223,共2页
目的 以具有子宫兴奋作用的坤血安作为分析药物 ,观察不同方法处理的空白血清以及给予坤血安后采集的血清对小鼠离体子宫的影响。方法 坤血安含药血清的制备 :给小鼠灌服坤血安中间体 4 70mg/kg ,5 0min后小鼠摘眼球取血 ,分离血清 ,... 目的 以具有子宫兴奋作用的坤血安作为分析药物 ,观察不同方法处理的空白血清以及给予坤血安后采集的血清对小鼠离体子宫的影响。方法 坤血安含药血清的制备 :给小鼠灌服坤血安中间体 4 70mg/kg ,5 0min后小鼠摘眼球取血 ,分离血清 ,分别采用 5 6℃加热 30min处理 (加热处理 )、5 0 %乙醇沉淀 (醇沉 )、5 6℃加热 30min处理后再以 5 0 %乙醇沉淀 (加热后再醇沉 )、5 0 %乙醇沉淀后再 5 6℃加热 30min处理 (醇沉后再加热 )等方法处理血清 ;空白血清实验前灌服生理盐水 ,再如前法制备及处理血清。所得血清加入恒温浴槽中 ,以PowerLab/ 8S系统观察受试血清对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活动的影响。结果 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空白血清中 ,以加热后再醇沉及醇沉后再加热 2种方法所处理血清对离体子宫的干扰最小 ,且对药物作用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药理学 子宫兴奋药 坤血安 子宫收缩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