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能源集团燃煤电厂CCUS改造的成本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魏宁 姜大霖 +2 位作者 刘胜男 聂立功 李小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58-1265,1416,共9页
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CO2capture utilizationandstorage,CCUS)对燃煤电厂进行改造是煤电低碳化和绿色化的重要机遇。研究采用企业层面的CCUS系统评估方法对国家能源集团(原神华)下属燃煤电厂开展了分析。评估方法包括电厂... 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CO2capture utilizationandstorage,CCUS)对燃煤电厂进行改造是煤电低碳化和绿色化的重要机遇。研究采用企业层面的CCUS系统评估方法对国家能源集团(原神华)下属燃煤电厂开展了分析。评估方法包括电厂改造、场地适宜性评价、源汇匹配等。分析结果表明:原神华燃煤电厂72720 MW机组中超过60%的机组具有实施CCUS改造的基础条件;在捕集率为50%(450g/(k W?h)气电标准)、250 km距离匹配、全流程CCUS项目平准化净减排成本低于50 USD/t CO2的条件下,每年可减排CO2约0.51亿吨,煤电总的减排电价约为?10.74~92.03USD/(MW?h)。尽管CO2排放强度略有不同,但部分改造电厂相对于现有燃气发电与风能发电具有一定优势;若考虑技术进步、系统优化和激励政策等变化,CCUS改造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煤电综合减排电价将更具成本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O2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改造 技术经济评价 成本竞争力分析
下载PDF
中国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99
2
作者 朱法华 王玉山 +7 位作者 徐振 李军状 董月红 李辉 李小龙 胡芸 孙雪丽 丁力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1年第3期9-16,共8页
自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以后,电力行业的发展路径广受关注与热议,为结合中国能源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与安全需求,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路径,从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概念入手,明确指出碳达... 自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以后,电力行业的发展路径广受关注与热议,为结合中国能源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与安全需求,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路径,从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概念入手,明确指出碳达峰包括达峰时间与峰值,碳中和不是CO_(2)零排放。结合发达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分析,得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与发达国家的异同及难度,提出中国应以节能与掺烧为引领,保留火电机组不少于8亿kW;以低碳能源为关键,大力发展风电与太阳能发电;以储能与碳捕集为补充,保障电力系统稳定等3条重要举措。根据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化石能源现状、水电资源开发基本完毕、核电选址较为困难等实际情况,预测中国碳达峰时火电行业排放的CO_(2)约47亿t,碳中和时火电行业允许排放CO_(2)约13.5亿t,碳中和时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达64.3亿kW,其中风电与太阳能发电50亿kW,核电2亿kW,水电4.3亿kW,余热、余压、余气发电0.5亿kW,生物质发电1.2亿kW,气电1亿kW,煤电5.3亿kW,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90.2%,发电量占比85.3%。碳中和时中国电力行业排放CO_(2)约15.21亿t,其中火电行业排放13.18亿t,小于允许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资源禀赋 电力行业 发展路径
下载PDF
中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41
3
作者 朱法华 许月阳 +2 位作者 孙尊强 孙雪丽 王圣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共8页
与推行超低排放前的2013年相比,2019年中国火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分别增长36.7%和19.5%,但烟尘、SO_(2)、NO_(x)排放量却分别下降87.3%、88.6%、88.8%。同期,全国火力发电行业厂用电率维持在6.01%,供电煤耗从321 g/(kW·h)下降到306.... 与推行超低排放前的2013年相比,2019年中国火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分别增长36.7%和19.5%,但烟尘、SO_(2)、NO_(x)排放量却分别下降87.3%、88.6%、88.8%。同期,全国火力发电行业厂用电率维持在6.01%,供电煤耗从321 g/(kW·h)下降到306.4 g/(kW·h),相当于2019年减排CO_(2)约27015万t,是国内目前最大的15万t/年碳捕集工程的1801倍。为总结中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导其他行业的污染治理及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高效经济的实现,系统研究最严排放标准、企业需求、国家重视、技术创新、经济激励政策等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成功实践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工程、碳捕集工程等烟气治理工程不仅投资高,而且运行费用可观。烟气治理工程的顶层设计与持续推进是关键,技术突破和规范应用是保障,环保电价与激励政策是重点。就超低排放而言,超低电价等经济激励政策不能因为超低排放全面完成而取消,而应进一步优化,激励超低排放工程的高效运行。其他工业行业在推行超低排放过程中,应借鉴电力行业的成功经验,制定可行技术路线、工程技术规范、运行管理技术规范等国家环保标准,同时出台相关的经济激励政策,以确保超低排放工程建设好、运行好,真正实现减排效果。节能改造工程完成后,其运行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减排CO_(2)的能力较大,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约束条件下,燃煤电厂应优先实施节能改造工程。在碳捕集工程能耗、成本、风险不能大幅下降的前提下,碳捕集工程不宜盲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 超低排放 节能改造 碳达峰 碳中和
下载PDF
煤电在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35
4
作者 朱法华 徐静馨 +8 位作者 潘超 王圣 赵秀勇 田文鑫 孙雪丽 张西 李辉 柏源 董月红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2年第2期79-86,共8页
在碳中和目标愿景下,中国煤电行业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压力,亟待探寻既能满足能源系统需求又能兼顾碳减排政策的发展路径。围绕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地位、煤炭在中国化石能源中的地位和煤电在中国电力行业中的地位三个方面阐述... 在碳中和目标愿景下,中国煤电行业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压力,亟待探寻既能满足能源系统需求又能兼顾碳减排政策的发展路径。围绕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地位、煤炭在中国化石能源中的地位和煤电在中国电力行业中的地位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煤电在碳中和目标实现中所面临的机遇;从中国煤电清洁低碳化、深调灵活化,功能多元化和智慧能源化四个方面梳理了中国煤电在碳中和目标实现中所面临的挑战。主要结果表明:(1)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比高达80%以上,许多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化石能源均是主体能源。中国2030、2050年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预测分别为45%和不超过24%,在单一种类的能源中占比最高,在较长时期内煤炭仍是中国能源安全和稳定供应的“压舱石”。中国煤电在电力保供中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到2060年碳中和时可能仍需要保留5亿kW左右煤电装机量,以确保能源安全。(2)煤电机组实现清洁低碳化是中国实现碳中和面临的首要挑战,需要逐步示范和推广煤电机组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主要体现在:I)50.5%的亚临界及以下煤电机组的节能降耗升级改造、落后机组的淘汰关停,实现煤电机组的低碳减排;II)最先进的煤电机组掺烧30%的生物质燃料可实现单位供电量与燃气电厂一样的碳排放量,直至生物质燃料的全部替换,实现煤电机组的零碳排放;III)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BECCS)技术的示范应用,实现煤电机组的负碳排放。以上途径可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支撑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顺利实现碳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 能源 碳中和 机遇 挑战
下载PDF
基于碳减排目标与排放标准约束情景的火电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辉 孙雪丽 +3 位作者 庞博 朱法华 王圣 晏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563-5573,共11页
从我国"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目标经济发展预测出发,结合碳减排战略目标下的既有与强化政策情景,基于弹性系数法预测电力需求,测算在不同污染物排放标准约束情景下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政策和... 从我国"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目标经济发展预测出发,结合碳减排战略目标下的既有与强化政策情景,基于弹性系数法预测电力需求,测算在不同污染物排放标准约束情景下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政策和排放标准约束情景下,我国火电行业烟尘、SO_(2)和NO_(x)排放水平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到2035年,在2016年水平上的减排潜力分别在45.97%~85.37%、52.61%~84.90%和33.80%~71.08%之间,来自碳减排目标下政策因素带来的减排潜力,较不同污染物排放标准约束条件带来的减排潜力更为明显,在强化政策情景下,采取保持模式标准约束的污染物减排潜力已与超低模式基本相当,甚至超过或接近既有政策下采取收严模式标准约束的效果,通过强化实施能源和电力优化政策,加快实现火电发电量达峰,合理引导高污染排放水平火电机组优先退出生产,同样可使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还可避免环保改造投资的浪费和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标准 火电行业 减排潜力 碳达峰与碳中和 情景分析
原文传递
碳减排背景下我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结构与模式对比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辉 庞博 +3 位作者 朱法华 孙雪丽 徐静馨 王圣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294-5304,共11页
选取2020年世界能源消费量累积占比达80%的前23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从一次能源清洁化率、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率和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率角度对其能源消费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从单位GDP能耗、人均能耗和单位国土面积能耗角度,结合产业结... 选取2020年世界能源消费量累积占比达80%的前23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从一次能源清洁化率、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率和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率角度对其能源消费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从单位GDP能耗、人均能耗和单位国土面积能耗角度,结合产业结构和分部门能源消费构成,对其能源消费强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各国在社会经济运行与生产生活中的能源消费模式,提出能源消费自然碳汇承载负荷比概念,指出我国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能源消费模式转型面临的优势与挑战.结果表明,我国一次能源清洁化率、发电用能占比、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率和电能占终端能耗比分别达到15.90%、 53.48%、 37.51%和26.54%,均在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家中处于前列,已经架构起良好的能源集约化和清洁化利用结构基础;非工农业能源消费占比尤其是仅为14.09%的交通能源占比在主要能源消费国中最低,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对优势的绿色低碳能源消费模式;基于产业结构优化潜在的总体能源生产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但相对较短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期对清洁能源发展速度与规模提出了巨大挑战,碳排放约束下的国际形势对我国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降碳目标也增加了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能源结构 能源消费模式 转型
原文传递
重力储能发电现状、技术构想及关键问题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云良 刘旻 +2 位作者 凡家异 王晓东 邹小林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5,共9页
目前,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的波动性电源快速增长,导致电力不平衡矛盾突出,亟需发展储能技术。抽水蓄能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的储能方式,已成为电网储能的主力军。国外相关资料报道,把储能介质“水体”换成其他固体重物的重力... 目前,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的波动性电源快速增长,导致电力不平衡矛盾突出,亟需发展储能技术。抽水蓄能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的储能方式,已成为电网储能的主力军。国外相关资料报道,把储能介质“水体”换成其他固体重物的重力储能发电可实现与抽水蓄能电站类似的功效,但国内还缺少系统研讨。本文分析了重力储能发电的现状,类比抽水蓄能技术提出构想方案,引入“重力轮机”“上仓”与“下仓”等概念;阐明了重力储能、发电基本过程及其原理,从理论上推导了重力发电的出力公式;通过科学构想、对比分析初估认为,重力储能发电净高差约100 m,单机容量最大达到10 MW级别,可采用“分布式”规划站点实现灵活的规模化储能;通过开展探讨性剖析,提出4个技术构想及关键问题:1)重物势能转化旋转机械能的重力轮机。研发与水轮机作用类似的重力轮机,最大运行规模按每秒投入约十多吨重物,目标效率可设定为80%。重力轮机是重力储能发电的核心设备,需要在机械工程应用领域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2)适宜的上下仓布置形式。结合实际地理条件,灵活布置上仓与下仓,利用上下仓之间的空间存放重物可减少占地。上下仓布置形式影响重力轮机及输送系统的研发方向,可以统筹研讨、论证。3)重物高效输送系统,包括下仓重物吊运至上仓和仓内输送。降低重物输送能耗,提高系统综合效率,直接关系到重力储能发电的商业价值,故需要开展广泛调研和技术攻关,探寻安全、高效、切实可行的输送方案。4)合理选用重物。采用混凝土为重物的主材较为合适,尽量利用建筑垃圾或就地取材等,以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宜采用规格相同的标准重物,并能长时间循环使用。重力储能发电具备环境友好、布置灵活、安全度高、寿命长、无自放电等显著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重力储能发电 重力轮机 上下仓 高效输送系统
下载PDF
SCR高脱硝效率燃煤发电机组逃逸氨分布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军状 杨勇平 +6 位作者 朱法华 杨希刚 李小龙 严俊波 陆强 张文杰 程志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47-3453,共7页
掌握NO_(x)超低排放后、特别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高脱硝效率下的逃逸氨分布特性,对于厘清燃煤机组氨排放源强特征、提升锅炉安全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一台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机组为测试对象,在... 掌握NO_(x)超低排放后、特别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高脱硝效率下的逃逸氨分布特性,对于厘清燃煤机组氨排放源强特征、提升锅炉安全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一台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机组为测试对象,在320MW负荷、96.6%脱硝效率的工况下,对所有排放渠道的氨同时进行取样分析,以获得逃逸氨的分布特征,并进行氨质量平衡核算以验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机组SCR出口逃逸氨浓度为0.60mg/m^(3),符合HJ562—2010中氨逃逸控制要求;随着烟气深度治理,烟气中的氨被协同脱除至较低水平:烟囱排放氨浓度仅为0.06mg/m^(3)。除了11.7%的逃逸氨与SO_(3)反应形成NH_(4)HSO_(4)附着在空预器内,氨在粉煤灰、石膏、脱硫废水、排放烟气4个排放渠道中质量流量比例分别为25.6%、42.8%、17.9%和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氨 燃煤发电机组 分布特性 选择性催化还原高脱硝效率 质量平衡 超低排放
下载PDF
煤电机组深度调峰对锅炉受热面管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常伟 徐贤 +3 位作者 魏然 王斌 于佳宇 马彪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2年第6期458-466,共9页
燃煤火电机组参与电网深度调峰已成常态,机组低负荷运行会对锅炉受热面(如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为确保煤电机组在深度调峰低负荷时安全稳定运行及提高机组的调峰运行适应性,以西部地区某省34台燃煤火电机... 燃煤火电机组参与电网深度调峰已成常态,机组低负荷运行会对锅炉受热面(如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为确保煤电机组在深度调峰低负荷时安全稳定运行及提高机组的调峰运行适应性,以西部地区某省34台燃煤火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四起锅炉受热面管泄漏实例,即66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水冷壁管热疲劳开裂、66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高温过热器超温爆管、350 MW超临界机组高温过热器泄漏、300 MW亚临界机组低温再热器泄漏,分析了机组深度调峰对锅炉运行的影响,并从宏观形貌、金相组织、裂纹形成过程等方面探讨了实例机组受热管面泄漏的原因。结果表明:(1)34台燃煤火电机组在参与深度调峰过程中普遍存在受热面管超温、壁温波动大、氧化皮脱落情况,其中19台机组出现受热面管失效事故,占比55.9%。(2)66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水冷壁管疲劳开裂原因是当机组调峰50%负荷运行时,水冷壁金属壁温变化大(5~11℃/min),远超过标准要求(1.5℃/min)。(3)66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高温过热器爆管原因是锅炉低负荷运行时金属壁温偏高,长时间处在超温环境下引发泄漏,漏点金相组织老化等级4.5级。(4)350 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下限34%,高温过热器频繁超温运行导致氧化皮生成速度快,氧化皮脱落堵管过热引发爆管。(5)300 MW亚临界机组深度调峰下限36%,烟道挡板频繁调节,导致低温再热器管磨损减薄泄漏。为保证保煤电证机组在深度调峰时安全稳定运行,提出开展低负荷下稳燃试验及增设吹灰装置、水冷壁增加壁温没点、燃烧优化、升级材质、在尾部烟道加装防磨护板等锅炉精细化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机组 深度调峰 受热面管 失效
下载PDF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静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2年第4期103-105,共3页
近年来,业财融合已成为企业管理的热门话题,之所以能够引起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与现阶段业财融合在企业发展中的状况有着极大的关系。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部分国有企业开始积极地探索尝试,运用业务和财务融合的体系建设,特别是... 近年来,业财融合已成为企业管理的热门话题,之所以能够引起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与现阶段业财融合在企业发展中的状况有着极大的关系。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部分国有企业开始积极地探索尝试,运用业务和财务融合的体系建设,特别是互联网、ERP、RPA、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发展,来促进管理转型,以期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业财融合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着手,分析企业业财融合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业财融合 应对举措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趋势及低碳转型建议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圣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2年第8期36-41,共6页
本文从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变化、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二次能源(电力)装机容量、二次能源(电力)发电量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十三五”时期能源总的发展变化特征,并结合国际形势复杂化、国内能源系统多元化、能源产业智能化的背景... 本文从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变化、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二次能源(电力)装机容量、二次能源(电力)发电量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十三五”时期能源总的发展变化特征,并结合国际形势复杂化、国内能源系统多元化、能源产业智能化的背景,从能源安全保障、能源低碳转型、能源系统效率、能源技术水平四方面深入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一步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我国低碳转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 能源发展 生态环保 能源安全 低碳转型
下载PDF
600MW燃煤机组逃逸氨迁移规律与排放特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小龙 朱法华 +3 位作者 段玖祥 李军状 严俊波 郑成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560-6569,共10页
对某600MW超低排放燃煤机组逃逸氨的迁移规律及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denitrification, SCR)出口烟气中逃逸氨以气态氨为主,烟气经过空气预热器(airPreheater,AP)烟温下... 对某600MW超低排放燃煤机组逃逸氨的迁移规律及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denitrification, SCR)出口烟气中逃逸氨以气态氨为主,烟气经过空气预热器(airPreheater,AP)烟温下降,84.8%的逃逸氨转化为颗粒态氨。烟气经过电除尘器(electrostatic precipitor, ESP),小部分气态氨转化为颗粒态氨,85.2%的逃逸氨以颗粒态氨的形态随飞灰被脱除。烟气经过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limestone-gypsum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FGD),气态氨和颗粒态氨脱除效率分别为37.8%和11.3%,经过湿式电除尘器(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or, WESP),气态氨和颗粒态氨的脱除效率分别为12.3%和12.7%。这两个系统脱除的氨与石灰石浆液输入的氨以NH4+的形式进入循环浆液,然后随石膏和脱硫废水排出部分,石膏和脱硫废水排出的氨分别占SCR出口总逃逸氨量的1.2%和2.7%。最终排入大气的气态氨和颗粒态氨占总逃逸氨的比例分别为6.0%和3.0%。总之,超低排放燃煤机组仅有少量逃逸氨排入大气,大部分逃逸氨经迁移转化进入粉煤灰、石膏及脱硫废水被脱除。但粉煤灰及石膏二次利用过程中,其中的氨是否会再次释放进入大气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 逃逸氨 迁移 排放特性
下载PDF
电力行业减污降碳发展状况及目标展望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法华 徐静馨 潘超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2年第10期15-20,共6页
减污降碳是党中央在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电力行业是减污降碳的主力军,合理确定电力行业的减污降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从电力行业发电装机容量与发电量、污染物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三个方面总结了电力行业近10年减污降碳... 减污降碳是党中央在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电力行业是减污降碳的主力军,合理确定电力行业的减污降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从电力行业发电装机容量与发电量、污染物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三个方面总结了电力行业近10年减污降碳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12—2021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翻了一番多,发电量增长了58.2%,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从21.3%提高到34.5%;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均下降了90%及以上;2006—2020年,通过发展非化石能源、降低供电煤耗和线损率等措施,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5.3亿t。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展望了我国2025年与2030年的减污降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减污 降碳 发展目标 碳中和
下载PDF
一起500kV主变压器油色谱异常的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1
14
作者 单银忠 王胜龙 +1 位作者 谢竟成 王铭 《变压器》 2021年第7期79-82,共4页
本文中作者介绍了大型电力变压器油中总烃含量超标的综合分析和处理过程,通过对油中特征气体进行排序法、二比值法、三比值法分析,对变压器故障类型及故障位置进行了判断。
关键词 变压器 特征气体 三比值法
下载PDF
某330MW亚临界直接空冷燃煤机组汽轮机综合节能改造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史鹏飞 康朝斌 +2 位作者 张志强 张华锋 刘卓荦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3年第1期8-15,共8页
为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能源电力企业向着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对煤电机组进行节能提效改造已成为国家在能源电力领域的重要举措。以某330MW亚临界直接空冷燃煤机组为例,在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以投资小、收益大为原则,根据机... 为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能源电力企业向着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对煤电机组进行节能提效改造已成为国家在能源电力领域的重要举措。以某330MW亚临界直接空冷燃煤机组为例,在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以投资小、收益大为原则,根据机组的运行现状提出采用先进的汽轮机AIBT通流改造技术、空冷增容改造技术和抽真空系统改造技术对机组实施改造,将机组通流改造和冷端增容改造结合起来进行通流边界参数的确定和末级叶片的优化选型,同时对抽真空系统进行改造,并按照《汽轮机性能试验规程》(ASME PTC6-2004)对汽轮机组进行了性能考核试验,对比分析改造前后的热经济性指标。结果表明2号机组改造后,机组实际运行工况性能指标得以明显提高,额定工况汽轮机热耗率下降至8096.47kJ/(kW·h)。负荷率加权至年平均负荷率下,机组供电煤耗率下降19.66 g/(kW·h),年可节约标煤2.998万t,可减少CO_(2)排放8.82万t,减少SO2排放0.27万t,减少NOx排放0.13万t,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该节能改造方案,一方面可实现机组的节能降耗,另一方面可有效解决直接空冷机组抽真空能力不足和冬季防冻问题。该亚临界直接空冷燃煤机组汽轮机节能提效改造技术可为缺水地区煤电机组安全节能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流改造 空冷增容改造 热经济性指标 节能减排效果
下载PDF
某600MW机组空气预热器硫酸氢铵堵塞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兴 刘国祚 +2 位作者 张志强 王书超 贝国民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2-137,共6页
针对某600MW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后,空气预热器(空预器)出现严重堵塞现象,提出了空预器硫酸氢铵(ABS)堵塞综合治理技术。通过分区控制格栅式喷氨系统,解决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氨逃逸超标问题,将空预器传热元件三段改为两段,... 针对某600MW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后,空气预热器(空预器)出现严重堵塞现象,提出了空预器硫酸氢铵(ABS)堵塞综合治理技术。通过分区控制格栅式喷氨系统,解决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氨逃逸超标问题,将空预器传热元件三段改为两段,提高了空预器吹灰的通透性,空预器ABS堵塞现象得到了根治,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对同类型问题机组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预热器 SCR 喷氨系统 硫酸氢铵堵塞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小流量条件下低压缸末级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石红晖 张攀 +2 位作者 曹蓉秀 岳光溪 王兴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小流量条件下汽轮机低压缸末五级的气动性能及流动特性。分析了6种工况下低压缸末级气动参数和流场结构的变化规律,得到低压缸末五级的效率、焓降分配、子午面流线,以及末级流动结构、气流角和温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小流量条件下汽轮机低压缸末五级的气动性能及流动特性。分析了6种工况下低压缸末级气动参数和流场结构的变化规律,得到低压缸末五级的效率、焓降分配、子午面流线,以及末级流动结构、气流角和温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减小相对质量流量会导致低压缸末五级总-总等熵效率和输出功率降低,在5.6%相对质量流量时,末五级总-总等熵效率、输出功率相对于设计工况分别下降23.5%和89.9%;随着相对质量流量的减小,末级动叶进口相对气流角逐渐增大,压力面近前缘处因负攻角发生流动分离,吸力面近尾缘处因逆压梯度产生流动分离,末级叶片温度显著上升;在小流量条件下,低压缸出口出现回流,末级动叶叶顶出现环形涡流;在14.2%相对质量流量下,末级动叶回流区沿径向发展至60%相对叶高处;在5.6%相对质量流量下,回流区从末级扩展至次末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缸 末级 变工况 流动 汽轮机
下载PDF
负荷多变工况下燃煤电厂SCR脱硝系统喷氨优化调整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建豪 柏源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1年第5期46-52,共7页
燃煤电厂机组负荷突变、SCR脱硝反应器烟气流场不均等因素,引起逃逸NH_(3)浓度超标、空预器堵塞等问题。通过气态污染物测试采样法,在不同负荷工况下,考察了SCR反应器进出口NO_(x)质量浓度、氨逃逸浓度、流速等指标分布;根据SCR反应器... 燃煤电厂机组负荷突变、SCR脱硝反应器烟气流场不均等因素,引起逃逸NH_(3)浓度超标、空预器堵塞等问题。通过气态污染物测试采样法,在不同负荷工况下,考察了SCR反应器进出口NO_(x)质量浓度、氨逃逸浓度、流速等指标分布;根据SCR反应器进、出口断面的NO_(x)及O_(2)浓度、流速及氨逃逸浓度分布,调节各喷氨调整手动阀门开度,最大限度提高反应器出口的NO_(x)浓度分布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喷氨优化调整后,在机组相同负荷工况下,SCR反应器出口NO_(x)浓度分布均匀性明显改善。当机组负荷分别为300、360、450MW时,反应器出口NO_(x)质量浓度分布相对标准偏差由优化调整前的25.7%、20.6%和27.9%分别下降至13.7%、9.0%和15.8%。出口氨逃逸浓度较优化调整前分别下降了27%、36%和26%。通过对比分析调整前、后不同负荷工况下的关键参数DCS历史数据,评估分析了喷氨优化调整前后的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当负荷为360MW时,喷氨量由调整前160kg/h下降至140kg/h,总排口NO_(x)排放浓度由50mg/m^(3)下降至40mg/m^(3);当负荷600MW时,总排口NO_(x)排放浓度为50mg/m^(3)的情况下,喷氨量由调整前400kg/h下降至340kg/h,SCR反应器出口NO_(x)浓度及喷氨量较调整前下降幅度明显,优化调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硝 负荷变化 SCR 喷氨优化 氨逃逸 浓度场
下载PDF
考虑需求响应的多能流系统两级协调优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瑞 王东 +3 位作者 李健 尚星宇 赵秀勇 安风霞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2年第6期500-508,共9页
针对一次能源危机与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引起的多能流系统成本增高和可再生能源出力消纳问题,提出一个日前-实时两级协调优化调度运行模型,以实现减少多能流系统运行成本和可再生能源出力平稳消纳的目的。首先,日前级引入需求响应机制,... 针对一次能源危机与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引起的多能流系统成本增高和可再生能源出力消纳问题,提出一个日前-实时两级协调优化调度运行模型,以实现减少多能流系统运行成本和可再生能源出力平稳消纳的目的。首先,日前级引入需求响应机制,设计合理的定价机制,利用价格信号引导用户参与电力削峰填谷,并以最小化系统运行成本为目标,建立日前调度优化模型。其次,实时级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以最小化有功出力修正偏差和有功出力调节量为目标函数,滚动优化。最后,设计算例进行对比仿真实验,得到由日前、实时调度计划方案组成的优化运行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参与需求响应机制后的日前优化调度方法能够节约系统运行成本5.42$/d;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实时优化调度模型在接收到日前调度计划后,能够快速的跟踪期望值,并且调度结果更加平滑,日前-实时两级协调优化方法实现了在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平稳消纳可再生能源出力,对于多能流系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流系统 需求响应 可再生能源 模型预测控制 优化调度
下载PDF
分区控制式喷氨格栅脱硝系统流场及喷氨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葛铭 姚宣 +7 位作者 刘柱 王鑫 郭逍 杨希刚 胡珺 火鸿宾 贲晶晶 王升佳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102,共8页
利用模拟和实验手段对某分区控制式喷氨格栅脱硝系统进行了研究,针对该脱硝系统优化后的流场结构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满负荷下催化剂层前的烟气流速分布不均匀度为6.75%,满足小于15%的要求,同时,催化剂前的烟气最大入射角度均小于10... 利用模拟和实验手段对某分区控制式喷氨格栅脱硝系统进行了研究,针对该脱硝系统优化后的流场结构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满负荷下催化剂层前的烟气流速分布不均匀度为6.75%,满足小于15%的要求,同时,催化剂前的烟气最大入射角度均小于10°;满负荷时省煤器出口A侧流速分布不均匀度为36.2%,B侧流速分布不均匀度为50.4%;脱硝出口A侧烟气流速分布不均匀度为12.0%,B侧流速分布不均匀度为11.1%,实验结果验证了模拟结果,流场优化后能够有效提高烟气流速分布的均匀度。对喷氨均匀性的模拟发现,在630 MW负荷下,该分区控制式喷氨格栅脱硝系统催化剂层前的氨氮物质的量比分布不均匀度能够降到5%以下;在630 MW负荷下,喷氨优化前脱硝出口A侧的NO_(x)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匀度为49.3%,B侧的NO_(x)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匀度为65.1%。喷氨优化后,脱硝出口A侧的NO_(x)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匀度为24.9%,B侧的NO_(x)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匀度为22.2%;470 MW负荷下,脱硝出口A侧的NO_(x)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匀度为25.2%,B侧的NO_(x)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匀度为23.8%。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区控制式喷氨格栅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喷氨均匀性,降低脱硝出口的NO_(x)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匀度;喷氨优化调整后,脱硝出口的氨逃逸浓度控制在1μL/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控制式 喷氨格栅 流场优化 喷氨均匀性 氨逃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