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学检测为非典型鳞状细胞且人乳头瘤病毒阴性妇女的宫颈癌患病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莉 冯瑞梅 +8 位作者 胡尚英 张倩 赵雪莲 热米拉·热扎克 陈凤 张询 潘秦镜 赵方辉 乔友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1-804,共4页
目的评估宫颈癌筛查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但人乳头瘤病毒(HPv)阴性的妇女罹患中度及以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的风险。方法汇总1999-2008年在我国开展的17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横断面研究,共30371名17~59岁妇... 目的评估宫颈癌筛查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但人乳头瘤病毒(HPv)阴性的妇女罹患中度及以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的风险。方法汇总1999-2008年在我国开展的17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横断面研究,共30371名17~59岁妇女参加筛查,所有妇女均进行了液基细胞学检查(LBC)、HPV检测(hybridcapture2,HC2)和醋酸染色肉眼观察法(VIA),任一结果阳性者转诊阴道镜。最终28810名具有完整细胞学、HPV、病理检测结果的妇女纳入分析,分别以细胞学正常且HPV阴性组(LBC-/HPV-)、细胞学正常组(LBC-)为参照,评估细胞学为ASC—US且HPV阴性组(ASC—US/HPV-)的CIN2+患病风险。结果LBC-/HPV-、LBC-和ASC.US/HPV-组分别有22003、24139和1834名妇女,C1N2+的患病率分别为0.05%、0.36%和0.16%。分别以LBC-/HPV-组、LBC-组为参照,ASC.US/HPV-组罹患CIN2+的风险分别为3.00(95%Ch0.85~10.65)和0.46(95%CI:0.15~1.45),其校正OR值分别为4.00(95%CI:1.08~14.87)、0.47(95%CI:0.15—1.49)。结论ASC.US/HPV-妇女CIN2+的患病风险介于LBC-和LBC-/HPV-妇女之间。依据“同等风险、同等管理”的原则,可采用对LBC-者的3年筛查间隔,而对于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地区可采用对LBC-/HPV-者的5年筛查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筛查 轻度异常 风险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模型研究的系统综述:体系分类、参数分析及推荐构建我国人群特异性模型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志芳 黄慧瑶 +8 位作者 石菊芳 郭春光 邹霜梅 刘成成 王洋 王乐 朱松林 吴寿岭 代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260,共8页
目的 系统了解全球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模型研究,为构建我国人群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模型及开展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 1995-2015年结直肠癌自然史模型研究,摘录汇总癌前病变及癌症分期的分类系统及对应转归概率,指标... 目的 系统了解全球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模型研究,为构建我国人群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模型及开展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 1995-2015年结直肠癌自然史模型研究,摘录汇总癌前病变及癌症分期的分类系统及对应转归概率,指标主要为1年进展或消退概率的中位数(M)值。结果 最终纳入24篇文献,其中多数(22篇)采用马尔可夫模型。腺瘤分类系统包括按风险高低(9篇)和腺瘤大小(13篇,细化为两种)。(1)基于风险分类系统的研究显示,从健康发展为低风险腺瘤其1年概率的M=0.016 0(0.002 2~0.020 0),低风险进展为高风险腺瘤和高风险进展为结直肠癌概率的M值分别为0.020(0.002~0.177)和0.044(0.005~0.063)。(2)7篇以腺瘤10 mm为界的模型文献提示,由“健康”发展为〈10 mm腺瘤的1年概率M=0.016 7(0.015 0~0.037 0),〈10 mm腺瘤发展为≥10 mm的概率M=0.020(0.015~0.035)。(3)6篇以腺瘤≤5、6~9及≥10 mm(微小、小及大)为分界的文献中,由“健康”发展为微小腺瘤概率的M=0.013(0.009~0.019),微小腺瘤成为小腺瘤和小腺瘤成为大腺瘤概率的M值分别为0.043(0.020~0.085)和0.044(0.020~0.125)。结直肠癌分期系统主要包括癌灶范围分类(LRD,10篇)和Dukes’分期(7篇),TNM分期研究仅3篇,其参数更有限。个别文献提供了“锯齿状腺瘤路径”及其参数。结论 目前全球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模型研究文献有限,且多将“腺瘤”设置为癌前病变类型,而按“腺瘤风险”的分类与我国临床及大型癌症筛查项目一致,文献常见的癌症分期系统较难与我国主要使用的TNM系统数据对接,后期参数确定还需结合结直肠癌其他分期系统进行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腺瘤 自然史 转移概率
原文传递
MLH3和MSH2遗传变异与直肠癌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敏感性和生存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洁 王鑫 +10 位作者 邹霜梅 李洪敏 肖琴 冯燕茹 黄莹 封婷 陈进娜 林东昕 李晔雄 金晶 谭文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3-440,共8页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MLH1、MLH3和MSH2遗传变异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equenom MassARRAY平台检测146例接受术前同步放化疗直肠癌患者MLH1、MLH3和MSH2基因14个标签SNP位点(htSNP)的...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MLH1、MLH3和MSH2遗传变异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equenom MassARRAY平台检测146例接受术前同步放化疗直肠癌患者MLH1、MLH3和MSH2基因14个标签SNP位点(htSNP)的基因型,并分析其与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敏感性和总生存时间的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影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46例患者均接受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双药的术前同步放化疗,其中敏感组64例,抵抗组82例。关联分析结果显示,MLH3基因的rs175057 C〉T和MSH2基因的rs13019654 G〉T变异与术前同步放化疗敏感性明显相关。与携带rs175057 CC基因型患者比较,携带CT和TT基因型患者对同步放化疗的敏感性增加,治疗抵抗风险降低(OR=0.42,95% CI为0.19~0.91,P=0.029)。与携带rs13019654 GG基因型患者比较,携带GT和TT基因型患者对同步放化疗的敏感性增加,治疗抵抗风险降低(OR=0.49,95%CI为0.24~0.98,P=0.047)。rs1540354、rs4026175、rs1981929、rs2042649、rs2303428、rs3771273、rs4608577、rs4952887、rs6544991、rs6544997、rs10188090和rs10191478与术前同步放化疗的敏感性未见明显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LH3基因的rs175057 C〉T变异延长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降低患者死亡风险(HR=0.44,95%CI为0.20~0.96,P=0.038);MSH2基因的rs3771273 T〉A、rs10188090 A〉G、rs10191478 T〉G变异缩短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增高患者死亡风险(HR=1.74,95%CI为1.06~2.84,P=0.028;HR=1.64,95%CI为1.01~2.66,P=0.046;HR=1.71,95%CI为1.01~2.91,P=0.047)。rs1540354、rs4026175、rs1981929、rs2042649、rs2303428、rs4608577、rs4952887、rs6544991、rs6544997和rs13019654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未见明显相关。结论MLH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MLH3 MSH2 术前同步放化疗 敏感性 预后
原文传递
DLK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异常表达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素素 谭金晶 +6 位作者 李琳 陈文挺 韩迺琚 郭素萍 郑闪 刘宇 高燕宁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0-514,共5页
目的 探讨DLK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DLK1蛋白在20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DLK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检测18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 目的 探讨DLK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DLK1蛋白在20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DLK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检测18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DLK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DNA甲基化状态,结合相应组织中DLK1蛋白的表达情况,配对分析DNA甲基化状态与DLK1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 结果 在102例肺鳞癌及癌旁支气管上皮组织中,DLK1呈阳性表达分别72例和3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102例肺腺癌及癌旁肺泡组织中,DLK1呈阳性表达分别77例和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LK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和肿瘤大小均有关(均P〈0.05),DLK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 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LK1蛋白异常高表达,而DLK1基因启动子区的低甲基化是导致其异常高表达的调控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DNA甲基化 基因表达调控 DLK1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结肠镜筛查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4
5
作者 陈宏达 李霓 +6 位作者 任建松 石菊芳 张月明 邹霜梅 郑朝旭 张凯 代敏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1-237,共7页
目的评价中国城市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结肠镜筛查依从性并探索其相关因素。方法以2012--2014中国12个省份开展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所获取的97445例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资料用于数据分析。所有符合研究条件的参与者均接受高危因素问卷... 目的评价中国城市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结肠镜筛查依从性并探索其相关因素。方法以2012--2014中国12个省份开展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所获取的97445例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资料用于数据分析。所有符合研究条件的参与者均接受高危因素问卷调查以评估患癌风险,并推荐评估结果为结直肠癌高危的人群在项目的指定医院进行随后的结肠镜检查。采用x。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结肠镜筛查参与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结肠镜筛查参与率相关的因素。结果97445例结直肠癌高危人群中,14949例接受了结肠镜检查,参与率为15.3%。不同省份高危人群进行结肠镜筛查的参与率存在一定差异,黑龙江参与率最高,为25.2%(2785/1l071),辽宁参与率最低,为9.7%(1698/17515)。2013-2014年度的总体筛查参与率高于2012--2013年度『17.1%(9766/57280)比12.9%(5183/40165),x。=57.67,P〈0.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与40~49岁的人群相比,50.59岁(OR=1.17,95%C1:1.12-1.22)以及60~69岁(OR=1.13,95%CI:1.08~1.19)人群更易接受结肠镜检查;与未受教育的人群相比,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群(OR=I.29,95%CI:1.10~1.50)更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与既往未接受过粪便潜血检测(FOBT)的人群相比,接受过FOBT且结果为阳性(OR=1.40,95%CI:1.31~1.50)的人群更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与未患有炎症性肠病(IBD)的人群相比,患有IBD的人群(OR=I.63,95%C1:1.56~1.69)更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与无肠道息肉史的人群相比,有肠道息肉史的人群(OR=1.43,95%CI:1.37-1.50)更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与无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相比,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OR=1.60,95%CI:1.53~1.66)更愿意接受结肠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肠镜 筛查 依从性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回顾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8
6
作者 刘晓 窦利州 +10 位作者 薛丽燕 刘勇 贺舜 张月明 柯岩 刘旭东 于新颖 郭春光 赵东兵 田艳涛 王贵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43-548,共6页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生存质量。方法收集自2009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并接受内镜治疗或外科治疗的46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生存质量。方法收集自2009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并接受内镜治疗或外科治疗的46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评价早期胃癌ESD治疗与外科治疗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最终共43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ESD组208例(229个早期胃癌病灶),外科组226例。从短期临床效果来看,ESD组较外科组平均住院时间短[(7.85±3.18)d比(16.68±5.89)d,P〈0.001)]、平均住院费用少[(3782.30±1898.84)元比(9685.60±3643.97)元,P〈0.001)],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低[0(0/208)比6.2%(14/226),P〈0.001]。从长期临床效果来看,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1/229)比0.9%(2/226),P=0.622]。累积多原发风险概率对比曲线提示,相同随访时间内ESD组多原发风险高于外科组(P=0.004)。应用COX回归模型控制年龄等其他因素,两组多原发风险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3)。ESD组较外科组自我健康评分以及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早期胃癌术后短期临床效果ESD组优于外科组。对于长期临床效果,ESD组术后多原发风险高于外科组,但大多数多原发病例可行二次ESD成功治疗。ESD组患者术后自我健康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外科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研究 外科手术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复发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变化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风险的15年前瞻队列随访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倩 胡尚英 +8 位作者 冯瑞梅 董丽 陈凤 张询 潘秦镜 马缓飞 史少东 赵方辉 乔友林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2-797,共6页
目的评估筛查队列人群15年间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变化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风险。方法1999年建立的1997例35~45岁的山西省宫颈癌筛查队列(SPOCCS-I)人群分别在2005年、2010年和2014年进行细胞学和HR-HPV检测筛查... 目的评估筛查队列人群15年间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变化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风险。方法1999年建立的1997例35~45岁的山西省宫颈癌筛查队列(SPOCCS-I)人群分别在2005年、2010年和2014年进行细胞学和HR-HPV检测筛查随访,以新发中度及以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作为病变结局终点,计算HPV感染率和CIN2+发病率的变化以及CIN2+的发病风险。结果HPV的感染率为15.7%~22.3%.CIN2+的检出率为1.1%~4.3%。在15年随访时间内,基线HR—HPV阳性组CIN2+的累积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基线HR-HPV阴性组(P〈0.01)。4次HPV阳性者CIN2+的发病风险高达40.0%,4次HPV阴性者CIN2+的发病风险仅为0.6%(RR调整=55.0,95%CI为11.3~268.4)。结论随访15年间,山西襄垣县农村妇女的HR—HPV的感染率和CIN2+的发病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HR-HPV阳性者的15年发病风险一直高于HR-HPV阴性者,HR-HPV阴性者6年内进展为CIN2+的风险较低,且HPV阳性次数越多.新发CIN2+的发病风险越高。提示HPV感染及宫颈癌高发区的HPV筛查间隔可以延长至5~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肿瘤 队列研究 发病风险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治疗未分化型早期胃癌远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庆瑞 郭春光 +7 位作者 张月明 薛丽燕 贺舜 窦利州 刘勇 史磊 赵东兵 王贵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3-419,共7页
目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未分化型早期胃癌(UD-EGC)后水平及垂直切缘阳性率高,淋巴结转移风险较大,因此存在争议。本研究对比ESD与外科手术治疗UD-EGC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入组标准:(1)早期胃癌,行ESD手术或... 目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未分化型早期胃癌(UD-EGC)后水平及垂直切缘阳性率高,淋巴结转移风险较大,因此存在争议。本研究对比ESD与外科手术治疗UD-EGC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入组标准:(1)早期胃癌,行ESD手术或外科手术;(2)组织学类型包括低分化腺癌、低分化细胞癌伴印戒细胞癌和印戒细胞癌;(3)术前经CT和超声内镜证实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排除标准:(1)既往因胃癌行手术治疗;(2)合并其他肿瘤;(3)死亡原因不明;(4)ESD术后1个月内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根据上述标准,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ESD或者外科手术治疗的UD-EGC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进一步对比两组间的临床结果,ESD组和外科手术组各61例患者入组。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体生存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ESD组中位手术时间46.3(26.5,102.3)min,整块切除率100%(61/61),完全切除率93.4%(57/61)。ESD组有4例(6.6%)切缘阳性,其中2例为水平切缘阳性,2例为水平和垂直切缘均阳性。外科手术组有1例水平切缘阳性,无垂直切缘阳性。两组切缘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59.8(3.0~131.5)个月,ESD组和外科手术组的随访率分别为82.0%(50/61)和95.1%(58/61)。ESD组和外科手术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2%和96.7%(P=0.641),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8.2%和96.6%(P=0.68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SD组有1例(1/61,1.6%)发生淋巴结复发,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外科手术组中有1例(1/61,1.6%)发生局部复发,为吻合口复发;另有1例(1/61,1.6%)发生远处转移。结论ESD治疗UD-EGC的远期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 胃肿瘤 未分化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外科手术 疗效对比
原文传递
亚实性结节血管及支气管异常与肺腺癌类病变侵袭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莉 吴宁 +4 位作者 周丽娜 马佩卿 李琳 杨琳 梁锌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87-991,共5页
研究高分辨率CT(HRCT)上显示无或少量实性成分的亚实性结节内血管及支气管异常与肺腺癌类病变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的315个HRCT显示为纯磨玻璃结节或实性成分≤6 mm且手术证实为肺腺癌类病变的亚实性... 研究高分辨率CT(HRCT)上显示无或少量实性成分的亚实性结节内血管及支气管异常与肺腺癌类病变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的315个HRCT显示为纯磨玻璃结节或实性成分≤6 mm且手术证实为肺腺癌类病变的亚实性结节,其中226个为pGGN,89个为部分实性结节.腺癌浸润前病变(PIL)48个,微浸润性腺癌(MIA)29个;浸润性腺癌(IAC)238个.IAC中附壁为主型145个(附壁成分≥50%),非附壁为主型93个(附壁成分<50%).观察结节内血管及支气管形态改变,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节HRCT征象与病理类型及腺癌亚型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病理类型组中结节最大径差异.结果结节为纯磨玻璃密度或部分实性与结节的PIL、MIA、IAC分类无相关性(χ^2=3.759,P=0.153).IAC组中血管形态异常率及支气管异常率分别为59.24%(141/238)、18.49%(44/238),MIA中分别为13.79%(4/29)、3.45%(1/29);PIL中均为0%;结节内血管、支气管形态异常与结节PIL、MIA、IAC类型相关(χ^2=69.797,P<0.001;χ^2=14.213,P=0.001).在非附壁为主型腺癌中血管及支气管形态异常率分别为78.49%(73/93)、26.88%(25/93),显著高于附壁为主型腺癌[46.90%(68/145)、13.10%(19/145)],结节内血管、支气管形态异常与浸润性腺癌亚型相关(χ^2=22.139,P<0.001;χ^2=6.253,P=0.012).结论在HRCT上无或仅含少量实性成分的亚实性结节内肺血管及支气管异常与肺腺癌类病变侵袭性及腺癌亚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原文传递
肺纯磨玻璃结节体积和质量倍增时间在鉴别浸润腺癌与微浸润腺癌及浸润前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齐琳琳 王建卫 +4 位作者 杨琳 陆雯雯 吴宁 黄遥 唐威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3-499,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病理类型肺纯磨玻璃结节(pGGN)的体积倍增时间(VDT)和净瘤质量倍增时间(nMDT)在鉴别浸润腺癌与微浸润腺癌及浸润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行手术切除肺部病灶的46例患者的影像和... 目的探究不同病理类型肺纯磨玻璃结节(pGGN)的体积倍增时间(VDT)和净瘤质量倍增时间(nMDT)在鉴别浸润腺癌与微浸润腺癌及浸润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行手术切除肺部病灶的46例患者的影像和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复阅证实为肺腺癌或癌前病变,共51个pGGN,术前至少行2次CT扫描,中位随访次数3次(2~6次),中位随访时间为251 d(30~1 552 d)。根据术后病理切片复阅结果,将51个pGGN分为两大组:A组,浸润性腺癌(IAC)30例患者的30个病灶;B组,包括20例患者的21个微浸润腺癌(MIA)、原位腺癌(AIS)、非典型腺瘤性增生(AAH)病灶。利用Lung VCAR软件自动测量pGGN的体积并获得体积累积增长率和VDT,进而计算其质量、质量累积增长率和nMDT。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配对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pGGN的VDT及nMDT在鉴别IAC与MIA、AIS、AAH的最佳界值,同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51个肺pGGN的中位VDT、nMDT分别为1 854.11 d(165.22~+∞ d)、1 138.45 d(95.92~+∞ d),nMDT较VDT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44, P=0.015)。A组和B组的中位VDT分别为847.07 d(165.22~+∞ d)、4 460.09 d(691.14~+∞ d),中位nMDT分别为769.93 d(95.92~+∞ d)、3 814.77 d(611.56~+∞ d),A组的VDT和nMDT均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443和-3.860,P值均〈0.01)。鉴别IAC与MIA、AIS、AAH时,VDT的界值为2 095.86 d,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80.0%;nMDT的界值为1 169.77 d,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76.7%。结论肺pGGN中,IAC的VDT及nMDT均显著短于MIA、AIS、AAH。当肺pGGN的VDT〈2 095.86 d或nMDT〈1 169.77 d时,提示其病理类型为IAC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磨玻璃结节 体积倍增时间 质量倍增时间
原文传递
从原位癌到微小浸润:乳腺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对外科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一澎 郭文青 +9 位作者 张丽华 马沛卿 张扬 王仲照 方仪 宣立学 高纪东 王靖 王翔 陈国际 《癌症进展》 2016年第5期423-428,共6页
背景对乳腺原位癌(CIS)是否应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目前仍处于争议中。临床诊疗中常遇到:一些在术前穿刺或术中活检被诊断为原位癌且未进行SLNB的患者,术后却经病理确诊为乳腺微小浸润性癌(MIBC)。此时,是否二次手术进行腋窝淋巴结... 背景对乳腺原位癌(CIS)是否应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目前仍处于争议中。临床诊疗中常遇到:一些在术前穿刺或术中活检被诊断为原位癌且未进行SLNB的患者,术后却经病理确诊为乳腺微小浸润性癌(MIBC)。此时,是否二次手术进行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对外科医师来说是一个困难的选择。一方面,MIBC淋巴结转移风险尚不明确;另一方面,再次手术时SLNB的准确性及可操作性往往受到质疑,多数情况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成为唯一的选择。目的识别原位癌伴发微小浸润的危险因素;比较CIS和MIBC腋窝淋巴结的转移风险;探索选择合适的病例直接进行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以避免二次手术的合理性。方法对接受手术且经病理确诊的乳腺原位癌(493例)及微小浸润癌(199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对;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识别原位癌伴发微小浸润的危险因素。结果原位癌组中出现4例小叶原位癌(LCIS),其余均为导管原位癌(DCIS),而MIBC所伴发的原位癌均以DCIS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X线片BI-RADS≥4级的钙化,肿瘤﹥2.5 cm,高级别DCIS,ER(-),PR(-),HER-2(+++)是原位癌伴微小浸润的危险因素(P均﹤0.05);Ki-67≥20%也可能与发生微小浸润有关(P=0.057)。使用Logistic回归将重要协变量(年龄)与上述危险因素一起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P=0.034),肿瘤﹥2.5 cm(P=0.033),高级别DCIS(P=0.011)等是原位癌伴微小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相对于2.0%的原位癌淋巴结转移概率,MIBC的淋巴结转移概率为5.5%,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MIBC淋巴结转移风险为5.5%,多伴发于患者年龄超过50岁的较大范围的高级别DCIS中。目前来说,对合并这些高风险因素的原位癌患者直接进行SLNB是一种合理和稳妥的诊治手段,可以有效避免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原位癌 导管原位癌 乳腺微小浸润癌 导管原位癌伴微小浸润 前哨淋巴结活检
下载PDF
我国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中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阳性女性的分流策略 被引量:13
12
作者 党乐 马俊飞 +9 位作者 郭董平 李八一 苏采峰 赵宇倩 冯瑞梅 张询 潘秦镜 胡尚英 赵方辉 乔友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适用于我国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女性的分流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0月间,在山西省襄垣县和阳城县招募35~64岁女性进行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采用宫颈癌快速筛查技术(care HPV检测法)进行初筛,... 目的探讨适用于我国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女性的分流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0月间,在山西省襄垣县和阳城县招募35~64岁女性进行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采用宫颈癌快速筛查技术(care HPV检测法)进行初筛,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初筛结果阳性女性(248例)分成三组:细胞学分流(82例)、醋酸或碘染色肉眼观察法(VIA/VILI)分流(83例)和不分流直接转诊阴道镜(83例)。细胞学和VIA/VILI检查阳性者转诊阴道镜。阴道镜异常者在病变处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结果共有1 503名女性参加筛查,HPV阳性检出率为16.5%(248/1503),中度及以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的检出率为0.7%(11/1503),248例中有237例完成分流检查,依从率为95.6%(237/248),细胞学分流组、VIA/VILI分流组和不分流直接阴道镜组检查的人数分别为81例、79例和77例。细胞学分流组中,分流结果阳性率、CIN2+检出率和阳性预测值依次为:19.8%、1.2%和11.1%;VIA/VILI分流组中上述指标依次为:17.5%、3.6%和21.4%;不分流直接阴道镜组中上述指标依次为:19.5%、8.4%和9.5%。上述阳性检出率和CIN2+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HPV阳性率趋于上升趋势,而直接阴道镜组阳性检出率趋于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学分流组和VIA/VILI分流组随年龄的增加未发现显著的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方法中,VIA/VILI较适用于我国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HPV阳性女性的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宫颈肿瘤 筛查 HPV检测 分流
原文传递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仲照 王年昌 +4 位作者 黄文婷 赵博慧 高纪东 王翔 宣立学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8-492,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与孤立肿瘤细胞转移的临床意义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97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与孤立肿瘤细胞转移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根据腋窝手术...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与孤立肿瘤细胞转移的临床意义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97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与孤立肿瘤细胞转移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根据腋窝手术方式分为腋窝淋巴结清扫组(41例)与腋窝淋巴结非清扫组(56例),比较两组间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差异。结果两组病例在年龄、原发灶大小、病理分级、激素受体状态、HER2基因表达、Ki-67水平、微转移灶大小、乳房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性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比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共96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腋窝淋巴结清扫组与非清扫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7.5%与96.6%;总生存率分别为100%与9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结非清扫组术后2例(3.6%)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复发,淋巴结清扫组无腋窝淋巴结复发。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与孤立肿瘤细胞转移患者可免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但应加强术后系统性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微小转移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原文传递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18~45岁社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型别分布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昕 赵骏 +9 位作者 崔雪莲 李晴 陶华 潘秦镜 张询 陈汶 李艳萍 李荣成 吴婷 黎明强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7-471,共5页
目的 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18~45岁女性HPV感染及型别分布特点,为宫颈癌筛查及疫苗研发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2013年3-7月在柳州市招募2 300名18~45岁社区女性,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和HPV DNA检测,并根据临床规... 目的 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18~45岁女性HPV感染及型别分布特点,为宫颈癌筛查及疫苗研发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2013年3-7月在柳州市招募2 300名18~45岁社区女性,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和HPV DNA检测,并根据临床规范进行阴道镜检查。结果 2 300名女性HPV总感染率为22.7%(95%CI:21.0%~24.4%),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7.3%(95%CI:16.0%~19.1%),在18~25岁和41~45岁呈双峰状态,且随细胞学和组织学病变严重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高危型HPV感染率前5位为HPV 52、16、51、58和39型。≥26岁女性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2+)患病率为1.7%(95%CI:1.0%~2.4%),与18~25岁人群(1.2%,95%CI:0.5%~1.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3,P=0.314)。HPV 16/18二价和HPV 6/11/16/18/31/33/45/52/58九价疫苗相关高危型别在CIN2+病例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4.1%和97.1%。结论 柳州地区18~45岁女性人群HPV感染率随年龄变化呈双峰态势,26~45岁人群的宫颈癌疾病负担不可忽视,急需推进九价HPV疫苗的研究,以期更为有效地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 高危型 宫颈癌
原文传递
复合型环保试剂超声组织快速处理技术对肿瘤活检标本蛋白及分子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波 王鹏姣 +3 位作者 薛丽燕 刘秀云 郭蕾 应建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固定、脱水、透明三合一复合型环保试剂超声组织快速处理技术对肿瘤活检标本进行前处理,对后续靶标检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2—4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进行手术的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肝... 目的探讨使用固定、脱水、透明三合一复合型环保试剂超声组织快速处理技术对肿瘤活检标本进行前处理,对后续靶标检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2—4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进行手术的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肝脏肿物、膀胱肿物、子宫肿物等术后组织标本共56例,模拟术前活检标本进行取材,每例标本取材3块,直径为1~3 mm,分别归入对照组(传统活检组织处理方法)、实验1组(3.7%中性缓冲甲醛固定、复合型环保试剂超声组织快速处理技术建议方法)和实验2组(复合型环保试剂直接固定、较高组织处理温度和较长组织处理时间)。两位病理学家盲法复核实验1组、实验2组的共计43例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R2、Napsin A、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MLH1的细胞核、胞质、胞膜染色结果,4例HER2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20例DNA提取质量及4例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1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ER2 FISH、DNA提取质量、EGFR基因突变检测与对照组结果完全一致。实验2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ER2 FISH及DNA提取质量与对照组及实验1组结果无明显差异,但可能会引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背景增加。实验2组较高处理温度和较长处理时间未对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结论复合型环保试剂超声组织快速处理技术可以应用到肿瘤活检标本快速检测中,复合型环保试剂可以起到补充固定作用,较高处理温度和较长处理时间对免疫组织化学、FISH及基因突变检测准确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固定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荧光 DNA突变 分析
原文传递
紫杉醇联合铂类双周方案在食管鳞癌术前化疗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良泽 李伟伟 +4 位作者 崔成旭 张宏图 宋岩 毛友生 黄镜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铂类双周方案应用于食管鳞癌术前化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紫杉醇联合铂类双周方案术前化疗的2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0例患者在术前完成3-...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铂类双周方案应用于食管鳞癌术前化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紫杉醇联合铂类双周方案术前化疗的2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0例患者在术前完成3-8个周期全身化疗,平均化疗4个周期。紫杉醇联合铂类双周方案术前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下降(90.0%)、中性粒细胞下降(75.0%)、恶心呕吐(50.0%)等,其中Ⅲ、Ⅳ级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20.0%)和中性粒细胞下降(65.0%),经对症处理及调整化疗药物后均好转。20例患者化疗后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出现轻度病理反应13例,中度病理反应7例,无重度病理反应者,无治疗后进展患者。有5例(25.0%)患者化疗后出现了T分期的降期,其中4例为中度病理反应,1例为轻度病理反应。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0%(5/20),围手术期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全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紫杉醇联合铂类双周方案在食管鳞癌患者术前化疗中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研究以探索紫杉醇联合铂类双周方案在食管癌术前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药物疗法 紫杉醇 铂类
原文传递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仲照 黄文亭 +5 位作者 王年昌 郑闪 石素胜 高纪东 王翔 宣立学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15-620,共6页
目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浸润性癌,易发生淋巴管、血管侵犯,但对其预后的认识仍存在分歧。本研究拟探讨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 目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浸润性癌,易发生淋巴管、血管侵犯,但对其预后的认识仍存在分歧。本研究拟探讨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形态学观察并评估2006-06-19-2015-10-28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89例乳腺IMPC中微乳头状结构的比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PR、HER2及Ki-67的表达,并对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肿瘤内微乳头状癌比例>50%组ER阳性率为85.7%,高于微乳头状癌比例25%~50%组(57.1%)和<25%组(40%),P=0.013;单纯性IMPC组伴脉管瘤栓比率为58.8%,高于混合性IMPC组的32.4%,P=0.018。随访资料显示,微乳头状癌比例>50%组复发/转移率为9.1%,低于微乳头状癌比例25%~50%组(28.6%)和<25%组(40.0%),P=0.047。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微乳头状癌成分>50%组无瘤生存期长于微乳头状癌成分25%~50%组与<25%组,χ~2=4.296,P=0.038;ER阳性组无瘤生存期长于ER阴性组,χ~2=5.324,P=0.021;原发肿瘤T1组无瘤生存期长于T2组,χ~2=7.302,P=0.026。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未发现,影响乳腺IMPC无瘤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乳腺IMPC虽然易于发生脉管侵犯,但其侵袭性、转移能力及恶性度并不因而增高;原发肿瘤大小、ER状态、微乳头癌比例可能与其预后相关,但有待扩大样本及更长期随访数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与细胞形态相结合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诊断肺癌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卢珊珊 潘秦镜 +3 位作者 曹箭 徐昕 赵焕 沈丹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95-599,共5页
目的探讨与细胞形态相结合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诊断肺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7、8及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CEPs),对69例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学标本进行与细胞学形态学相结合的FISH检测。结果FISH检测显示... 目的探讨与细胞形态相结合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诊断肺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7、8及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CEPs),对69例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学标本进行与细胞学形态学相结合的FISH检测。结果FISH检测显示,在细胞学诊断为癌细胞中,CEP7、CEP8和CEP17的阳性率分别为50.0%、80.8.%和65.4%,CEP8与CEP7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在细胞学诊断为可疑癌细胞中,CEP7、CEP8和CEP17的阳性率分别为46.6%、66.7%和58.8%。在细胞学诊断为非典型细胞中,CEP7、CEP8和CEP17的阳性率分别为20.0%、33.3%和25.0%。CEP7、CEP8、CEP17在可疑癌和非典型细胞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癌与可疑癌细胞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良性细胞均未见染色体异常改变。肺腺癌中CEP7、CEP8和CEP17的阳性率均高于肺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但仅肺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CEP8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以CEP7、CEP8、CEP17任一阳性为标准,其与细胞形态相结合的FISH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80.3%,特异度为100.0%。细胞学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54.1%,特异度为100.0%。结论与细胞形态相结合的FISH技术可以辅助诊断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中不能确诊的患者(可疑癌及非典型细胞),从而提高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且不降低其诊断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 荧光原位杂交 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
原文传递
缺氧相关的miRNA-210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曹铮 冯林 冯晓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7期500-504,共5页
肿瘤组织失控性增殖及其内部新生血管网的相对不足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低氧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特征,低氧环境可激活肿瘤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s,HIFs)的表达并诱导一系列miRNAs(micro RNAs,miRs)含量发生变化。miRN... 肿瘤组织失控性增殖及其内部新生血管网的相对不足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低氧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特征,低氧环境可激活肿瘤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s,HIFs)的表达并诱导一系列miRNAs(micro RNAs,miRs)含量发生变化。miRNA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可和m RNA3’端非编码区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miR-210作为最主要的HIFs诱导表达的miRNA,参与肿瘤细胞多种生命活动,如肿瘤细胞线粒体代谢、血管形成、细胞周期调节、DNA断裂修复等;miR-210在大部分肿瘤患者的血清及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且miR-210的表达水平与不良预后呈正相关,故miR-210可用于肿瘤的筛查、诊断和预测患者预后;随着对miR-210下游靶基因的深入研究,针对miR-210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靶向治疗可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低氧 HIF-1 MIR-210
下载PDF
胃癌骨髓转移的血液学特征和治疗方式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车轶群 罗扬 +3 位作者 王迪 沈迪 王爽 杨琳 《癌症进展》 2017年第6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胃癌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9例患者的年龄为18~68岁,中位年龄为51岁,病理均为低分化腺癌。患者均伴有其他部位转移,常... 目的探讨胃癌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胃癌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9例患者的年龄为18~68岁,中位年龄为51岁,病理均为低分化腺癌。患者均伴有其他部位转移,常见淋巴结和骨转移。骨痛、非感染性发热、红细胞和血小板二系下降、碱性磷酸酶和(或)乳酸脱氢酶不同程度升高、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稚细胞是胃癌骨髓转移的常见表现。胃癌骨髓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4 d(11~266 d)。结论胃癌骨髓转移患者的预后差,熟悉胃癌骨髓转移的临床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转移 胃癌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