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区农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基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冯博 周皓 +2 位作者 徐阳 周俊哲 陈勇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矿区是农地重金属污染的高发地区,科学评价矿区农地重金属污染风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十分重要。针对现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隶属度函数选择和权重确定方面的不足,从重金属浓度与暴露危害之间关系出发,选用logistic函数分布替代常用的... 矿区是农地重金属污染的高发地区,科学评价矿区农地重金属污染风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十分重要。针对现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隶属度函数选择和权重确定方面的不足,从重金属浓度与暴露危害之间关系出发,选用logistic函数分布替代常用的梯形分布作为隶属度函数;考虑到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与土壤pH值有关,引入pH值变动系数,构建了pH值变动系数法与污染倍数法相结合的组合权重确定方法。大冶市典型矿区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内农地重金属元素As、Cd、Cu、Zn平均含量均高于湖北省土壤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3.28、4.35、3.71、1.86倍,As、Cd、Cu为主要污染物;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矿区农地21个采样点中,19个属于轻度污染,2个属于重度污染;该区域农地重金属污染率为100%,应当采取安全利用措施,加强农产品重金属检测。相比于现行模糊综合评价法,改进模糊综合评价在隶属度函数选择和权重确定上进行了改进,在评价分级上更具敏感性,并考虑农地理化性质改变可能带来的污染风险标准变化,为合理评价农地重金属污染风险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logistic函数 pH值变动系数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吹脱—离子交换耦合工艺处理页岩提钒高浓度氨氮废水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巧巧 张一敏 +1 位作者 黄晶 包申旭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71,共5页
利用吹脱法—离子交换耦合工艺处理钒页岩提钒高浓度氨氮废水,首先考察pH、温度、气液比体积比(L/L)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然后研究离子交换处理过程中废水pH、流速和串联级数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最后考察树脂循环稳定性能。结果表明... 利用吹脱法—离子交换耦合工艺处理钒页岩提钒高浓度氨氮废水,首先考察pH、温度、气液比体积比(L/L)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然后研究离子交换处理过程中废水pH、流速和串联级数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最后考察树脂循环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吹脱的最佳条件为pH=10.5、温度40℃、气液比3200,吹脱处理后氨氮浓度为1999.56mg/L。树脂合适的吸附pH为8,流速为9mL/min,两级串联吸附后氨氮去除率达99%以上。体积浓度18%的硫酸对氨氮的解吸率大于99%,经10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吸附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钒废水 氨氮 吹脱 离子交换
下载PDF
我国钒页岩提钒技术研究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10
3
作者 包申旭 陈波 张一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33,共14页
综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在钒页岩提钒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选矿预富集、焙烧、浸出、净化富集及沉钒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重点探讨了典型难处理云母型钒页岩焙烧、浸出、净化富集和沉钒技术的研究工作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介绍了... 综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在钒页岩提钒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选矿预富集、焙烧、浸出、净化富集及沉钒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重点探讨了典型难处理云母型钒页岩焙烧、浸出、净化富集和沉钒技术的研究工作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介绍了一些新兴强化钒高效提取的方法在钒页岩提钒领域的应用及机理。空白焙烧工艺适用于钒赋存形式简单且多赋存于氧化物中的钒页岩,而对于钒赋存形式复杂的钒页岩,钒的转价率较低;添加剂焙烧工艺能够有效破坏含钒矿物晶体结构,强化低价态钒的释放和氧化。直接酸浸工艺能有效浸取以吸附形式存在的钒页岩中钒,而对于钒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云母类矿物中的页岩适用性较差;助浸剂及新兴外场浸出工艺能进一步强化含钒矿物晶格破坏,显著提高钒的浸出率;新型净化富集技术能实现钒与杂质离子的高效分离富集,提高分离过程的适用性和环保性;新型无铵沉钒工艺可从源头消除传统铵盐沉钒工艺过程的氨氮及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并获得高附加值钒产品。后续应基于钒页岩工艺矿物学研究,进一步开发高效、低能耗的提钒技术;同时,探讨提钒技术基础理论,阐明提钒工艺过程控制因素,优化提钒工艺参数,降低生产成本,为我国钒页岩提钒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页岩 焙烧 浸出 净化富集 无铵沉钒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基于改进RSEI模型的矿业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黄锦 陈勇 +4 位作者 周皓 梁雅琪 杨金凤 刘艳中 杨梅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7-192,共6页
RSEI模型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研究,然而RSEI模型也存在一些不足,不同年份间绿度、湿度、干度、热度指标,以及耦合RSEI值并不一定具有可比性。针对这一问题,选取伪不变地物为基准对指标值进行年间修正,并将修正后的... RSEI模型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研究,然而RSEI模型也存在一些不足,不同年份间绿度、湿度、干度、热度指标,以及耦合RSEI值并不一定具有可比性。针对这一问题,选取伪不变地物为基准对指标值进行年间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指标值进行多期数据的综合主成分分析,建立不同年份间统一的RSEI评价模型。大冶市2013-2018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结果显示:(1)2013年、2018年大冶市RSEI均值分别为0.571,0.536,等级均为一般且呈下降趋势;(2)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区域分布在大冶市西北部矿区、北部旧城区和交通沿线,主要得益于矿区生态修复、旧城区绿化改造及交通用地的自然恢复;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区域包括大冶市城区和各乡镇的扩张部分,主要由于建设用地的增加;(3)矿区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范围为4 km左右,随着缓冲区半径的增加,生态环境质量逐渐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RSEI模型 线性修正 主成分分析 缓冲区分析 生态环境质量
原文传递
云南某中低品位磷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曹阳阳 李智力 +3 位作者 田承涛 刘学锋 唐远 何东升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6期191-194,共4页
为了开发利用云南某矿区低品位磷矿石,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和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对该磷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磷灰石粒度分布、单体解离与连生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磷矿石为... 为了开发利用云南某矿区低品位磷矿石,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和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对该磷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磷灰石粒度分布、单体解离与连生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磷矿石为硅钙质高倍半氧化物磷矿石,需要通过选矿的方法脱除部分石英、白云石、硅铝酸盐矿物和褐铁矿以富集磷灰石;磷灰石的单体解离、微细粒磷灰石和微细粒脉石矿物是影响磷灰石选别指标的主要不利因素;磷在各粒级分布较均匀,无法通过筛分的方法预先抛除部分尾矿;硅主要赋存在石英中,在细粒级(-0.038 mm)富集明显,浮选脱除具有较大难度。研究结果可为该磷矿选矿工艺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石 AMICS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单体解离
下载PDF
页岩提钒尾渣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6
作者 包申旭 黄慕洋 +1 位作者 张一敏 罗勇鹏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1-89,共9页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页岩提钒尾渣综合利用的重要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利用钒尾渣制备建筑材料、地聚合物、白炭黑、微晶玻璃、保温材料等产品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讨论了钒尾渣资源化利用中应关注的问题。后续应基于钒尾渣的原料特性进一步开...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页岩提钒尾渣综合利用的重要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利用钒尾渣制备建筑材料、地聚合物、白炭黑、微晶玻璃、保温材料等产品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讨论了钒尾渣资源化利用中应关注的问题。后续应基于钒尾渣的原料特性进一步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扩大其应用领域,同时基于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的进步,不断降低其综合利用成本,加快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实现钒尾渣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为我国页岩提钒尾渣的综合利用及页岩提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钒页岩 提钒尾渣 综合利用 资源化 研究现状 展望
下载PDF
污泥-稻壳生物炭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永亮 王玲 +2 位作者 石磊 李慧敏 王学东 《印染助剂》 CAS 2023年第4期33-41,共9页
以给水污泥与稻壳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聚乙烯醇、磷酸和海泡石,通过真空热解方式制备一种可悬浮的颗粒状吸附材料,并将其用于去除模拟印染废水中的亚甲基蓝(MB)。通过批量吸附实验考察吸附剂用量、溶液pH、污染物初始质量浓度以及吸附... 以给水污泥与稻壳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聚乙烯醇、磷酸和海泡石,通过真空热解方式制备一种可悬浮的颗粒状吸附材料,并将其用于去除模拟印染废水中的亚甲基蓝(MB)。通过批量吸附实验考察吸附剂用量、溶液pH、污染物初始质量浓度以及吸附时间等参数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等温吸附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研究其吸附行为,并利用BET、XRD、SEM-EDS以及FTIR探索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MB初始质量浓度为61 mg/L、颗粒吸附材料用量为8 g/L、pH为8、吸附时间为90 min、吸附温度为25℃的条件下,溶液中的MB达到最大去除率81.66%。等温吸附曲线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度较好,表明吸附材料对MB的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66.67 mg/g。微观分析表明,吸附材料主要是通过中孔及纤维吸附、羟基取代和π-π相互作用吸附废水中的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污泥 稻壳 亚甲基蓝 吸附 印染废水
下载PDF
Mg(OH)_(2)@粉煤灰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志学 王彩丽 +4 位作者 王斌 姚国鑫 秋颖 杨润全 王怀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713-5724,共12页
根据“粒子设计”思想,以粉煤灰为载体,采用非均匀形核法制备了一种核壳结构粉煤灰负载纳米氢氧化镁复合材料,并对其吸附废水中Cu(Ⅱ)、Ni(Ⅱ)和Pb(Ⅱ)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能谱、比表面积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 根据“粒子设计”思想,以粉煤灰为载体,采用非均匀形核法制备了一种核壳结构粉煤灰负载纳米氢氧化镁复合材料,并对其吸附废水中Cu(Ⅱ)、Ni(Ⅱ)和Pb(Ⅱ)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能谱、比表面积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包覆前后的复合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粉体表面均匀包覆了大量纳米氢氧化镁和少量水合碳酸镁,比表面积增大到原来(粉煤灰1.79m^(2)/g)的30多倍,平均孔径由11nm增加至14.7nm.平均孔隙宽度从12.8nm增加至15.4nm.粉煤灰表面的Si-O-Si、Si-O-C与氢氧化镁之间形成Si-O-C-O-Mg和Si-O-Mg-OH.复合粉体材料去除重金属的效率明显高于原粉煤灰和氢氧化镁,其单位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了216.30、116.50、160.96mg/g.根据Zeta电位、FTIR及模拟方程分析了复合粉体吸附重金属离子机理,结果表明复合粉体材料对重金属离子通过沉淀反应、静电吸引、离子交换等方式进行吸附,吸附过程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动力学符合颗粒内扩散模型,热力学符合自发吸热反应.通过解吸再生试验发现,经过5次循环再生利用后,复合粉体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这说明复合粉体在吸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氢氧化镁 复合材料 重金属离子 吸附剂
下载PDF
矿业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研究--一种双层复杂网络分析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周俊哲 陈勇 +5 位作者 周皓 曾向阳 徐阳 刘艳中 冯博 王巧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817-5826,共10页
以土地利用变化(LUC)和景观生态安全指标(LESI)分别作为上、下层网络,通过确定LUC和LESI单层网络的节点、节点重要度和节点连接强度,以及LUC与LESI上下层网络之间的节点连接系数,形成LUC-LESI双层复杂网络模型,并构建度中心性、聚类相... 以土地利用变化(LUC)和景观生态安全指标(LESI)分别作为上、下层网络,通过确定LUC和LESI单层网络的节点、节点重要度和节点连接强度,以及LUC与LESI上下层网络之间的节点连接系数,形成LUC-LESI双层复杂网络模型,并构建度中心性、聚类相关性和节点影响强度等3个复杂网络指标,定量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生态安全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为土地利用调控提供指导.大冶市案例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大冶市景观生态安全状况相对稳定,7个乡镇景观生态安全状况得到提高,8个乡镇景观生态安全状况降低,景观生态安全总体处于第4等级;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在LUC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是整个网络的骨架,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在LESI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影响最大,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变化中起主导作用;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占用耕地,耕地-建设既有相对集中的大面积开发区,又存在工矿建设的遍地开花,且建设主要沿道路线性展开,导致耕地-建设的平均斑块面积大、斑块聚集度较低、斑块形状指数较高;耕地改种树木现象在各乡镇已较为普遍,单块面积较大且相对集中,而耕地抛荒主要发生在山丘区域,虽集中度高但单块面积较小,耕地改种树木和耕地抛荒多表现为成片进行,导致耕地-林地平均斑块面积较大而耕地-草地平均斑块面积小,两者斑块聚集度均较高,斑块形状指数均较低.LUC-LESI双层复杂网络实现了景观生态安全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关系的定量化表达,可以作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研究的一种有效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安全 双层复杂网络 节点影响强度 斑块聚集度 大冶市
下载PDF
矿粮复合区“三生”空间冲突诊断及演化特征分析——以大冶市陈贵镇为例
10
作者 宋复蓉 曾向阳 陈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1-412,421,共13页
[目的]促进乡镇级矿粮复合区空间结构协调稳定,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布局及实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矿粮复合区陈贵镇为例,基于生命周期法选取1986—2020年的5个研究时间节点,通过空间现状图和转移矩阵解释空间格局变化,构建改进的... [目的]促进乡镇级矿粮复合区空间结构协调稳定,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布局及实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矿粮复合区陈贵镇为例,基于生命周期法选取1986—2020年的5个研究时间节点,通过空间现状图和转移矩阵解释空间格局变化,构建改进的空间冲突测度模型,利用ArcGIS 10.2结合Fragstats 4.2软件分析空间冲突演化特征,使用Google Earth历史影像验证了冲突结果。[结果]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是转入和转出面积最大的两类空间类型,“耕地—林地”互转成为最显著的土地转换方式;1986—2020年,陈贵镇“三生”空间冲突整体有上升的趋势,在矿业衰退期,较弱、中等和强空间冲突空间单元占比分别减少3.2%,3.09%,0.22%,较强空间冲突占比增加6.51%;“三生”空间的冲突等级除了生活空间,均集中在较弱空间冲突和中等空间冲突等级,两者面积占比超过70%;借助Google Earth历史影像进行对比验证,发现“三生”空间冲突结果与空间现状较吻合。[结论]矿粮复合区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影响较大,空间冲突特征明显,参考空间冲突诊断结果,可针对性地实施空间冲突缓解措施,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粮复合区 空间冲突 改进的空间冲突测度模型 “三生”空间 陈贵镇
下载PDF
溶液配位环境对P204萃取钒(Ⅳ)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王忆平 薛楠楠 +2 位作者 张一敏 刘红 胡鹏程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研究了溶液配位环境对P204萃取钒(Ⅳ)的影响,考察了氯离子、氟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对钒萃取效果的影响及其与钒的配位情况。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为20%P204+5%TBP+75%磺化煤油、相比VO/VA=1/2、萃取时间8 min条件下,氯离子... 研究了溶液配位环境对P204萃取钒(Ⅳ)的影响,考察了氯离子、氟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对钒萃取效果的影响及其与钒的配位情况。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为20%P204+5%TBP+75%磺化煤油、相比VO/VA=1/2、萃取时间8 min条件下,氯离子可有效强化钒的萃取;在pH=1.0、[Cl^(-)]=5 mol/L条件下,钒萃取率达87.93%;pH=1.4~2.2时,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氟离子能促进萃取,[F^(-)]=0.05 mol/L时促进萃取效果最佳,[Cl^(-)]大于0.2 mol/L会抑制萃取;pH=1.8、2.2时,[SO_(4)^(2-)]对钒萃取效果影响不大,但pH=1.0、[SO_(4)^(2-)]=1.5 mol/L时,钒萃取率仅为52.22%,高浓度SO_(4)^(2-)会明显抑制钒的萃取;热力学研究表明,VOCl^(+)和VOF^(+)配位阳离子可强化钒萃取过程,[F^(-)]高于0.2 mol/L时,VO2+与多个F^(-)形成配位阴离子VOF3阻碍了P204阳离子交换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配位调控 P204 热力学
下载PDF
离心萃取分离钒页岩酸浸液中钒铁的研究
12
作者 王露瑶 张一敏 +2 位作者 薛楠楠 胡鹏程 陈亚宝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7,共7页
离心萃取法是通过高速转动提高两相间的传质,并利用离心力场来实现两相快速分离的萃取方法。为提高萃取剂对钒(V)的萃取效率,强化V(IV)与Fe(II)的分离效果,本研究将离心萃取法应用于钒页岩酸浸液中钒的净化富集工艺。结果表明,在萃原液... 离心萃取法是通过高速转动提高两相间的传质,并利用离心力场来实现两相快速分离的萃取方法。为提高萃取剂对钒(V)的萃取效率,强化V(IV)与Fe(II)的分离效果,本研究将离心萃取法应用于钒页岩酸浸液中钒的净化富集工艺。结果表明,在萃原液初始pH值2.0、有机相组成15 vol.%P204+85 vol.%磺化煤油、相比(O/A)1∶4、萃取时间4 min、萃取温度45℃、转速1 400 r/min的离心萃取条件下,V萃取率为87.67%。与常规萃取相比,离心萃取使V/Fe分离系数由41.78提升至127,钒的萃取饱和容量由52.63 g/L提升至70.45 g/L,表明离心萃取可有效强化钒铁分离效果,并提高钒的萃取饱和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页岩酸浸液 离心萃取 常规萃取 V/Fe分离
下载PDF
砖混建筑垃圾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及水化机理
13
作者 陈永亮 成亮 +3 位作者 陈铁军 陈君宝 张轶轲 夏加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以砖混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料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AAC),考察了废弃混凝土(WC)、废弃黏土砖(CB)及其复配掺量对蒸压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干体积密度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不同砖混配比加气混凝土样品的物... 以砖混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料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AAC),考察了废弃混凝土(WC)、废弃黏土砖(CB)及其复配掺量对蒸压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干体积密度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不同砖混配比加气混凝土样品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建筑垃圾的掺量为50%~60%(质量分数,下同)时,以废弃混凝土或废弃黏土砖为原料制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干体积密度均能达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2020)中A5.0 B07级别的要求。复配能进一步提升样品性能,随着废弃混凝土、废黏土砖质量比(m(WC)∶m(CB))的降低,所得样品的抗压强度不断升高,而干体积密度先降低后上升,当质量配比为2∶3~3∶2时,试样性能达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2020)中A5.0 B06级别的要求。蒸压养护过程中,坯体中的SiO_(2)、Al_(2)O_(3)、Ca(OH)2、长石、富钙型水化硅酸钙(α-C_(2)SH)共同作用,生成大量片状托贝莫来石、半结晶的CSH(I)、CSH凝胶和少量水化石榴石、硬石膏,与原料中残留的石英、方解石一起填充在孔壁中,相互交织成网状,提高样品强度的同时降低其密度。砖混复配的样品含有更多结晶完整的托贝莫来石、CSH(I)以及适量的CSH凝胶,形成良好的网状致密结构,使样品综合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废弃黏土砖 蒸压加气混凝土 抗压强度 干体积密度 水化产物
下载PDF
基于热力学模拟的碱激发材料物相演变与耐久性能研究进展
14
作者 左义兵 廖宜顺 +1 位作者 杨英姿 叶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5-736,共12页
热力学模拟是研究碱激发材料化学反应的有效方法,对于深入研究和探明碱激发材料物相演变规律与耐久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热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碱激发材料的热力学数据库以及热力学模拟方法,分析和总结了热力学模拟在碱... 热力学模拟是研究碱激发材料化学反应的有效方法,对于深入研究和探明碱激发材料物相演变规律与耐久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热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碱激发材料的热力学数据库以及热力学模拟方法,分析和总结了热力学模拟在碱激发材料反应机理、侵蚀性介质作用下物相演变规律、耐久性能和原材料组成设计等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指出了现阶段碱激发材料领域热力学模拟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展望,为基于热力学模拟的碱激发材料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材料 物相演变 耐久性能 热力学数据库 热力学模拟
原文传递
生态功能异质性视角下矿业城市生态网络识别及其鲁棒性研究——以大冶市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金凤 陈勇 +2 位作者 杨梅 黄锦 梁雅琪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3年第7期55-63,共9页
良好的生态网络能够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生态安全。以典型矿业城市大冶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功能的异质性,分别探讨了蓝色生态网络和绿色生态网络的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生态网络的拓扑... 良好的生态网络能够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生态安全。以典型矿业城市大冶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功能的异质性,分别探讨了蓝色生态网络和绿色生态网络的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生态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及其鲁棒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冶市生态网络由45处生态源地和60条生态廊道组成,其中蓝色生态源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平畈地区,绿色生态源地主要集中在南部丘陵山区,生态功能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生态网络初始连接鲁棒性、网络效率和最大连通子图相对大小分别为0.9111、0.3616和0.9111,表明生态网络的连接性较高,但有效性较低;生态源地4、7、9为生态网络的关键节点,生态源地8和26、12和26、12和29、29和33等4条生态廊道是生态网络的关键边,对这些节点或边进行攻击时,网络鲁棒性显著下降,且蓄意攻击模式比随机攻击模式对鲁棒性的影响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 矿业城市 生态网络 复杂网络理论 鲁棒性 大冶市 生态源地
下载PDF
基于模糊认知图的矿业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仿真研究——以大冶市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梅 陈勇 +2 位作者 黄锦 杨金凤 梁雅琪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3年第7期74-79,共6页
矿产资源开发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区域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对矿业城市生态开展安全评价有助于生态环境的科学治理。以典型矿业城市大冶市为例,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框架确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生态安全因... 矿产资源开发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区域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对矿业城市生态开展安全评价有助于生态环境的科学治理。以典型矿业城市大冶市为例,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框架确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生态安全因果关系认知图,结合高斯隶属函数和节点中心度概念,对大冶市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冶市生态安全目前处于Ⅱ级(较低)水平,生态安全的主要压力来自矿冶在GDP中所占比重较高,以及矿山开采遗留下来的大量固废和采空区,同时大冶市的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生态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认知图 矿业城市 生态安全评价 大冶市 指标体系 仿真模型 压力-状态-响应
下载PDF
T42树脂对沉钒废水中氨氮的吸附性能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巧巧 张一敏 +1 位作者 黄晶 包申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9-183,共5页
在铵盐沉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分别以T42、D001、001*8、D113为吸附剂,考察其对吹脱后铵盐沉钒废水中氨氮的吸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T42树脂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以T42树脂为吸附剂... 在铵盐沉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分别以T42、D001、001*8、D113为吸附剂,考察其对吹脱后铵盐沉钒废水中氨氮的吸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T42树脂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以T42树脂为吸附剂去除氨氮,在pH=8、温度为25℃、吸附平衡时间为9 min时,去除效果最佳。T42吸附剂吸附去除氨氮反应过程的焓变为3.38 kJ/mol、熵变为18.90 J/(mol·K),不同温度下吉布斯自由能均为负数,说明T42树脂吸附氨氮为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的进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吸附过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在沉钒废水流速为9 mL/min,柱高为14 cm,pH=8,沉钒废水体积为321 mL时,经过3级串联处理后,出水氨氮浓度为1.13 mg/L,达到《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T42树脂可有效去除沉钒废水中的残余氨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钒废水 离子交换 吸附 氨氮
下载PDF
钒页岩全湿法绿色提取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一敏 薛楠楠 +1 位作者 刘涛 黄晶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0-531,共12页
我国页岩钒行业正面临技术转型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双重挑战.本文系统研究了钒矿物晶格驰豫释钒行为及钒原子在矿物晶格和溶液环境中的配位转化规律,揭示了含钒矿物表面调整活化增溶、单金属协萃分离、氢还原无铵沉钒等核心机制,在总结多... 我国页岩钒行业正面临技术转型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双重挑战.本文系统研究了钒矿物晶格驰豫释钒行为及钒原子在矿物晶格和溶液环境中的配位转化规律,揭示了含钒矿物表面调整活化增溶、单金属协萃分离、氢还原无铵沉钒等核心机制,在总结多年工程转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一代钒页岩全湿法绿色提取技术.结果表明:钒浸出率显著提升至90%以上,硫酸用量降低至180~240 kg/t矿石,钒产品纯度≥99.8%.研究成果解决了我国钒页岩的清洁生产关键问题,对当前行业低碳、清洁、高效生产主流发展和保障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页岩 云母晶格弛豫 全湿法提取 绿色工艺
原文传递
微波强化含钒页岩磨矿-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胜 张一敏 +2 位作者 袁益忠 胡鹏程 叶禹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3,共9页
微波介入含钒页岩磨矿和浸出环节对降低磨矿能耗和提高浸出效率和浸出率,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进行了常规磨矿-浸出和微波磨矿-浸出条件试验对比,并通过微观形貌分析技术和COMSOL电磁热应力模拟研究了微波强化机制。条件试验表明,微波... 微波介入含钒页岩磨矿和浸出环节对降低磨矿能耗和提高浸出效率和浸出率,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进行了常规磨矿-浸出和微波磨矿-浸出条件试验对比,并通过微观形貌分析技术和COMSOL电磁热应力模拟研究了微波强化机制。条件试验表明,微波介入磨矿和浸出后,磨矿时间可缩短33.33%,节省约31.06%的磨矿能耗,钒回收率提高6.18%并且浸出时间缩短79.17%。COMSOL模拟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下磨矿,当钒页岩颗粒彼此接触时,将发生电场极化,产生300-2 500℃的高温热点,高温热点破坏矿物结构;同时,由于矿物组分间介电性质不同,其升温速率也不同,这将会在云母-碳间产生74.2-792 MPa以及云母-黄铁矿间产生4.87-78.5 GPa的热应力,导致异相解离,从而增加钒页岩的可磨性。微波辅助浸出过程中同样存在高温热点,局部高温破坏了矿物结构,细化了矿物的粒度,随着含钒矿物暴露表面的增加,氢离子与活性位点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加快了钒的溶出。该研究可为微波辅助磨矿-浸出过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页岩 微波助磨 微波浸出 高温热点 应力裂解 COMSOL模拟
下载PDF
废FCC催化剂提钒及制备无危害地聚合物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若冰 张一敏 +2 位作者 刘涛 万骞 郭志杰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67,共8页
采用草酸作为浸出剂提取废FCC催化剂中的钒,主要考察了浸出条件对钒、硅和铝浸出率的影响,在浸出时间240 min,浸出温度95℃,草酸浓度2 mol/L条件下,钒浸出率大于70%。将浸出后的废FCC催化剂渣和钢渣混合作为原料制备地聚合物,并测试其... 采用草酸作为浸出剂提取废FCC催化剂中的钒,主要考察了浸出条件对钒、硅和铝浸出率的影响,在浸出时间240 min,浸出温度95℃,草酸浓度2 mol/L条件下,钒浸出率大于70%。将浸出后的废FCC催化剂渣和钢渣混合作为原料制备地聚合物,并测试其钒毒性浸出浓度。结果表明,将废FCC催化剂渣制备为地聚合物后,钒毒性浸出浓度升高,且固定率下降。通过XPS对废FCC催化剂中钒的存在形式和反应过程的变化进行分析,在制备地聚合物过程中废FCC催化剂中的V_(2)O_(5)转变为NaVO_(3),使地聚合物中的钒主要以VO_(3)^(-)-阴离子形式存在。因此,废FCC催化剂中的钒只能通过物理封装被地聚合物固定,且固定率与地聚合物的抗压强度呈正相关。在浸出过程中应同时控制减少硅、铝的浸出,使制备的地聚合物产品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从而提高地聚合物对钒的物理封装效果,使毒性浸出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FCC催化剂 草酸 浸出 地聚合物 毒性浸出 钒固定 物理封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