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背大黄鱼去脏用鱼体仿形料槽设计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军文 陈庆余 +2 位作者 沈建 张敬峰 倪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3-67,共5页
为机械化去除大黄鱼的内脏,需要研制将其开背鱼体和脏腔定位的仿形料槽。通过测量大黄鱼外形尺寸得到体长和体质量的拟合关系式;根据拟合关系式,对其胸腔关键参数进行测量,利用Proe软件对其中的关键部件仿形槽体进行曲面造型设计,并利... 为机械化去除大黄鱼的内脏,需要研制将其开背鱼体和脏腔定位的仿形料槽。通过测量大黄鱼外形尺寸得到体长和体质量的拟合关系式;根据拟合关系式,对其胸腔关键参数进行测量,利用Proe软件对其中的关键部件仿形槽体进行曲面造型设计,并利用激光加工技术,将其三维模型实体制作出来;最后再利用开背大黄鱼鱼体放入(或置入)仿形料槽进行比对和误差分析验证,验证该建模料槽的精准度和实用性。试验研究表明:该建模仿形料槽使用效果优良,这对于大黄鱼前处理和去脏加工技术推广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背大黄鱼 PROE 去脏 仿形料槽 激光加工
下载PDF
典型海产小杂鱼机械去头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庆余 沈建 +2 位作者 傅润泽 谈佳玉 张敬峰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2,共5页
针对海产小杂鱼前处理机械化程度低、设备短缺的现状,进行小杂鱼机械去头方法的研究。测量与统计分析深水红娘鱼(Lepidotrigla abyssalis)、叉斑狗母鱼(Synodus macrops)和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3种典型小杂鱼的体型特征参数,构... 针对海产小杂鱼前处理机械化程度低、设备短缺的现状,进行小杂鱼机械去头方法的研究。测量与统计分析深水红娘鱼(Lepidotrigla abyssalis)、叉斑狗母鱼(Synodus macrops)和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3种典型小杂鱼的体型特征参数,构建试验平台,对3种小杂鱼分别进行3种加工方式、两种刀具构型、两种刀具旋向以及两种放置形式的鱼身得率和切断面质量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上述3种小杂鱼去头皆以匹配无齿圆盘刀、直切加工和顺向切割方式的加工方法比较合适;竹筴鱼的去头加工以选择鱼体平放形式更合适;机械去头的生产率是手工方法的6~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杂鱼 机械去头 直切加工 圆盘刀 顺向切割
下载PDF
南极磷虾等径滚轴挤压剥壳工艺优化 被引量:17
3
作者 郑晓伟 沈建 +1 位作者 蔡淑君 张拥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86-293,共8页
该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南极磷虾滚轴挤压剥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剥壳得肉率为试验指标,以滚轴转速、滚轴间隙、旋转圈数为自变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滚轴转速1.6r/s、滚轴间隙0.5mm、旋转圈数1.... 该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南极磷虾滚轴挤压剥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剥壳得肉率为试验指标,以滚轴转速、滚轴间隙、旋转圈数为自变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滚轴转速1.6r/s、滚轴间隙0.5mm、旋转圈数1.7r,预测的得肉率为36.44%,此参数条件下的实测平均得肉率为35.17%。在最佳工艺参数下,试验放置时间与剥壳得肉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剥壳得肉率逐渐降低;手工剥壳得肉率从35.29%降至29.73%,机器剥壳得肉率从34.71%降至21.08%。机器剥壳得肉率较手工剥壳相对较低,且降幅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南极磷虾剥壳装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加工 优化 南极磷虾 剥壳 滚轴挤压
下载PDF
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文其 沈建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6-80,共5页
贝类清洗、分级、净化等前处理加工是贝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工艺可以大幅提升贝类品质与食用安全性。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的现状,回顾了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目前中国贝类加工产业链上所存... 贝类清洗、分级、净化等前处理加工是贝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工艺可以大幅提升贝类品质与食用安全性。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的现状,回顾了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目前中国贝类加工产业链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前处理 清洗 分级 净化
下载PDF
南极磷虾捕捞初期适宜挤压脱壳工艺参数 被引量:15
5
作者 郑晓伟 沈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2-257,共6页
为了验证南极磷虾挤压脱壳设备的生产效果、完善并优化船上挤压脱壳生产工艺,该文开展了不同进料速度、原料放置时间和预冷时间对得肉率和虾壳残留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刚捕捞后未经处理的磷虾,试验设备脱壳效果理想,得肉率约为... 为了验证南极磷虾挤压脱壳设备的生产效果、完善并优化船上挤压脱壳生产工艺,该文开展了不同进料速度、原料放置时间和预冷时间对得肉率和虾壳残留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刚捕捞后未经处理的磷虾,试验设备脱壳效果理想,得肉率约为25%、虾壳残留约为5%;放置时间在120 min以内的磷虾均可用作脱壳磷虾肉的生产,越新鲜的磷虾脱壳后得到的磷虾肉品质越好;对原料进行预冷来延长品质保持时间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冷冻后磷虾得肉率明显降低,实际生产中不建议采用。研究结果可为南极磷虾脱壳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品质控制 渔业 南极磷虾 脱壳 得肉率
下载PDF
南极磷虾虾肉制取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郑晓伟 沈建 蔡淑君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以虾肉制取为目的,对南极磷虾进行了体长、体重、肉重及含肉量等生物学特性测定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处理方式下南极磷虾脱壳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1)南极磷虾样本体长范围25.41~54.65 mm,其中优势体长范围35.01~45.00 mm,占总数... 以虾肉制取为目的,对南极磷虾进行了体长、体重、肉重及含肉量等生物学特性测定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处理方式下南极磷虾脱壳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1)南极磷虾样本体长范围25.41~54.65 mm,其中优势体长范围35.01~45.00 mm,占总数的54.98%;(2)南极磷虾体样本重范围0.15~1.58 g,优势体重范围0.61~0.80 g,占总数的30.76%;(3)南极磷虾样本含肉率范围25.42%~49.28%,不同体长磷虾的含肉率差别不明显,优势体长的磷虾平均含肉率为38.08%。其中体长30 mm左右的磷虾平均含肉率相对较高,为40.23%。体长在25 mm左右的磷虾平均含肉率相对较低,为33.33%;(4)新鲜的南极磷虾剥壳较容易,随着浸泡时间增加,虾肉的品质逐渐下降。蒸煮后磷虾更易于手工剥壳,但机器剥壳的效果却变差。冷冻后的磷虾品质有一定的下降,且壳肉分离的难度增加。总体剥壳得肉率较鲜虾有一定下降,其中机器剥壳得肉率下降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虾肉制取 生物学特性 含肉率 得肉率
下载PDF
鲍鱼保活运输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徐文其 沈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6-150,共5页
消费市场与养殖环节的双重需求使鲍鱼保活运输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简要介绍鲍鱼保活运输的机理与方法,综述目前鲍鱼保活运输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分析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 鲍鱼 保活运输 存活率
下载PDF
蛤类滚筒式分级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郑晓伟 欧阳杰 沈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0-182,239,共4页
对蛤类滚筒式分级工艺参数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处理量、网板孔径增量、滚筒转速和滚筒直径对分级准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网板孔径增量是影响分级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滚筒直径,再次是处理量,影响最小的是滚筒转... 对蛤类滚筒式分级工艺参数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处理量、网板孔径增量、滚筒转速和滚筒直径对分级准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网板孔径增量是影响分级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滚筒直径,再次是处理量,影响最小的是滚筒转速。最佳工艺参数为处理量6t/h,网板孔径增量2mm,滚筒转速12r/min,滚筒直径60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蛤类 滚筒 分级 网板孔径 准确率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下脚料生产加工鱼糜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欧阳杰 郑晓伟 沈建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1年第11期1336-1339,共4页
以斑点叉尾鮰鱼片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加工鱼糜,分析其组成和肌肉成分,研究采肉与精滤工艺及其设备参数,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鱼片加工下脚料的肌肉特性适合鱼糜加工,总含肉率为39.6%;轴辊挤压结合采肉机是最适合斑点叉尾鮰下脚料的采肉方法... 以斑点叉尾鮰鱼片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加工鱼糜,分析其组成和肌肉成分,研究采肉与精滤工艺及其设备参数,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鱼片加工下脚料的肌肉特性适合鱼糜加工,总含肉率为39.6%;轴辊挤压结合采肉机是最适合斑点叉尾鮰下脚料的采肉方法,采肉得率可达35.7%,能有效地减少鱼骨和鱼刺混入鱼糜;网孔直径1.8 mm结合螺杆转速600 r/min的精滤效果最好,温升也最小,最适宜斑点叉尾鮰下脚料鱼糜的精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下脚料 鱼糜 采肉 精滤
下载PDF
船舶摇摆和工艺参数对南极磷虾挤压脱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晓伟 张军文 周春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278,共6页
为了探究风浪造成的船只摇摆和工艺参数设置对南极磷虾挤压脱壳加工效果的影响,该文测量记录了不同横摇和纵摇状态下脱壳加工的得肉率和虾壳残留,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脱壳滚轴长度区域的脱壳完成率。结果表明:船舶摇摆会对脱壳加工得肉率... 为了探究风浪造成的船只摇摆和工艺参数设置对南极磷虾挤压脱壳加工效果的影响,该文测量记录了不同横摇和纵摇状态下脱壳加工的得肉率和虾壳残留,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脱壳滚轴长度区域的脱壳完成率。结果表明:船舶摇摆会对脱壳加工得肉率与虾壳残留率造成影响,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纵摇7?和横摇5?时虾壳残留率分别达到1.07%和1.64%。船舶的摇摆对脱壳完成率有一定影响,随着摇摆幅度的增加,同一区域内脱壳完成率呈下降趋势。增加滚轴的长度能有效防止由于摇摆幅度增加而造成脱壳完成率降低的问题,当滚轴长度为1 200 mm时,脱壳完成率大于95%。放置时间对脱壳效果的影响较大(P<0.05),放置2 h后的磷虾在区域Ⅳ的脱壳完成率降低至94%,虾壳残留率也相应增多。研究结果可为南极磷虾脱壳设备的应用和产业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加工 品质控制 南极磷虾 脱壳 得肉率 完成率 船舶摇摆
下载PDF
基于活鱼运输的二氧化碳去除装置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傅润泽 陈庆余 +2 位作者 何光喜 沈建 余剑雄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57,共5页
为降低高密度活鱼运输水体中CO2的积累对活鱼品质和运输存活率的影响,依据车载活鱼运输工况条件,设计了配置有CO2去除装置的活鱼运输装备系统,以鳙鱼为对象进行车下48 h静态试验,检测分析水体中的CO2浓度及pH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且与没有... 为降低高密度活鱼运输水体中CO2的积累对活鱼品质和运输存活率的影响,依据车载活鱼运输工况条件,设计了配置有CO2去除装置的活鱼运输装备系统,以鳙鱼为对象进行车下48 h静态试验,检测分析水体中的CO2浓度及pH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且与没有配置CO2去除装置的活鱼运输简易装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活鱼运输简易装备,7月测试组(运载量160 kg)经过6 h运输过程,CO2浓度持续上升最高达169mg/L,pH持续下降最低达5.3;活鱼运输装备系统,8月试验组(2 000 kg),历时48 h,渔箱水体CO2浓度在上升到峰值90 mg/L后逐渐下降,20 h后趋于安全值(50 mg/L),pH与CO2浓度呈现负相关的趋势关系,pH在短时间快速下降后逐渐回升终至6.9以上。CO2去除装置可以有效抑制活鱼运输水体中的CO2积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降低其浓度并到达安全值之下,能够有效提高远距离和长时间车载运输活鱼的品质和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鱼运输 CO2 CO2去除装置 PH
下载PDF
渔获物海上称重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展望
12
作者 葛枫晔 郑晓伟 郑本中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共8页
水产品加工是将水产原料转化为具有形态、品质和价值的产品过程,其中称重是关键的工序。随着海洋工程技术不断发展,船舶装备不断智能化和自动化,海上称重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海洋产业中越来越重要。国内由于缺少深入研究,现有的称重... 水产品加工是将水产原料转化为具有形态、品质和价值的产品过程,其中称重是关键的工序。随着海洋工程技术不断发展,船舶装备不断智能化和自动化,海上称重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海洋产业中越来越重要。国内由于缺少深入研究,现有的称重传感器在船载状态下的稳定性和精度都较差,还没有相应专业化船载称重设备出现。在海洋环境中对水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储存和质量控制,面临海洋环境和船舶晃动等诸多挑战。文章介绍了海上称重的背景、现有设备的种类及优缺点,分析了称重补偿算法技术特点及其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优势,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及现状进行总结。为解决在复杂海况下的动态称重,需要收集和分析不同海域、船型、载荷、工况下的称重数据,从而为称重补偿算法的优化和验证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专业化船载称重设备的研发及其标准规范的制定,不仅可以提高称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加工 船载水产品称重 称重补偿算法 海上称重数据库
下载PDF
鲐鱼鱼片水刀切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田田 肖哲非 沈建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3年第4期76-82,共7页
为提高鱼类切割加工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降低用工成本,探索了一种鲐鱼鱼片水刀切割工艺。以冷冻鲐鱼鱼片为原料,解冻后经水刀切割进行二等间距分割,以切割率、鱼肉损失率、切割面感官值为评价指标,以鱼片厚度、水刀压力、水刀作用时间为... 为提高鱼类切割加工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降低用工成本,探索了一种鲐鱼鱼片水刀切割工艺。以冷冻鲐鱼鱼片为原料,解冻后经水刀切割进行二等间距分割,以切割率、鱼肉损失率、切割面感官值为评价指标,以鱼片厚度、水刀压力、水刀作用时间为工艺参数,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评价切割效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鲐鱼鱼片水刀切割工艺。结果显示:随着鱼片厚度增加,切割率和切割面感官值减小,鱼肉损失率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水刀压力和水刀作用时间增加,切割率增大,鱼肉损失率减小,切割面感官值先增大后减小。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鲐鱼鱼片适宜的水刀切割工艺为鱼片厚度13 mm,水刀压力50 MPa,水刀作用时间2.0 s。在此工艺条件下鲐鱼鱼片的切割率99.8%,鱼肉损失率0.133 %,切割面感官值8.5分,切割效果综合评分为99.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刀切割 鲐鱼鱼片 鱼片厚度 水刀压力 水刀作用时间 水产品加工
下载PDF
南极磷虾热风干燥特性及干燥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田田 欧阳杰 +1 位作者 肖哲非 沈建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3年第6期93-102,共10页
为探究南极磷虾热风干燥特性并构建干燥模型,以冷冻南极磷虾为原料,研究不同温度和干燥量对南极磷虾干燥用时、干燥速率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干燥条件下南极磷虾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和干燥活化能。采用Lewis、Henderson and Pabis、Page、Modi... 为探究南极磷虾热风干燥特性并构建干燥模型,以冷冻南极磷虾为原料,研究不同温度和干燥量对南极磷虾干燥用时、干燥速率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干燥条件下南极磷虾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和干燥活化能。采用Lewis、Henderson and Pabis、Page、Modified Page和Wang and Singh五种干燥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以决定系数R^(2)、卡方检验值X^(2)、均方根误差M和误差平方和S为模型拟合效果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干燥模型,并对干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温度上升或干燥量减小,干燥用时缩短,干燥速率增大,且干燥量对干燥用时及干燥速率的影响小于温度;温度为50~100℃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为1.459×10^(-8)~6.310×10^(-8),干燥活化能为29.599 kJ/mol;干燥量为0.5~3.0 kg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为4.630×10^(-9)~3.533×10^(-8);对比5种模型的拟合效果评价指标发现Page模型具有高的R^(2)值,低的X 2、M和S值,能更好地拟合南极磷虾试验数据,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重合度高,可准确预测南极磷虾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比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升高温度或降低干燥量均能缩短干燥用时,提高干燥速率,Page模型能准确描述南极磷虾热风干燥过程,可为南极磷虾热风干燥过程的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热风干燥 干燥特性 干燥模型
下载PDF
冷冻大黄鱼通电加热解冻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欧阳杰 倪锦 +2 位作者 沈建 张军文 谈佳玉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59,共5页
为探索冷冻大黄鱼通电加热解冻的可行性,采用直接通电和浸泡通电两种方法对大黄鱼进行解冻,分别以空气解冻和流水解冻作为对照组,实时测定大黄鱼各部位的温度,综合解冻时间和均匀性作为解冻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直接通电加热可以... 为探索冷冻大黄鱼通电加热解冻的可行性,采用直接通电和浸泡通电两种方法对大黄鱼进行解冻,分别以空气解冻和流水解冻作为对照组,实时测定大黄鱼各部位的温度,综合解冻时间和均匀性作为解冻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直接通电加热可以有效缩短解冻时间,但解冻均匀性差,鱼体最高温差达30.2℃,不适合大黄鱼的解冻;与对照组相比,浸泡通电解冻速度提升近1倍,且均匀性较好,适合大黄鱼的解冻。为了掌握浸泡通电解冻工艺参数,研究了电源形式、电压、导电液浓度对解冻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电源形式(直流或交流)对解冻无显著影响,220 V最适合大黄鱼的解冻,导电液浓度为1%时解冻效果最好;重量为500 g左右的冷冻大黄鱼通电加热解冻工艺为:1%Na Cl浸泡,220 V交流电通电18 min,解冻终温为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通电加热 解冻 时间 均匀性
下载PDF
鱼体除鳞技术与除鳞装备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军文 郑晓伟 陈庆余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期130-131,共2页
除鳞是鱼类前处理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该文介绍了鱼体除鳞机的技术原理、装备结构形式,对比了国内外主要除鳞设备的原理特点与技术参数,总结分析了当前鱼类除鳞设备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为后续装备的研发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鱼体 除鳞机 装备研究 去鳞率
下载PDF
基于PLC的南极磷虾脱壳加工设备船载中央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17
作者 张军文 郑晓伟 倪锦 《科学养鱼》 2021年第6期75-76,共2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发南极海域,南极磷虾捕捞船只越来越多;传统的船载南极磷虾加工脱壳设备往往依靠人力操作,导致其加工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如今使用船载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的南极磷虾脱壳系统,可实时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故障...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发南极海域,南极磷虾捕捞船只越来越多;传统的船载南极磷虾加工脱壳设备往往依靠人力操作,导致其加工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如今使用船载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的南极磷虾脱壳系统,可实时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故障进行监督和安全控制;对电动机、水泵、压力机械等机械参数和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记录和打印,并且对南极磷虾脱壳加工设备的运行过程进行安全保护,以防止意外发生;可以为提高南极磷虾脱壳效率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控制系统 压力机械 机械参数 船载 加工设备 人力操作 脱壳 南极磷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