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森林调控空气颗粒物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91
1
作者 王晓磊 王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10-1921,共12页
受城市扩张、工业发展、汽车保有量增加的影响,空气颗粒物目前已成为诸多城市空气的首要污染物。而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建设中最大的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生态系统,不仅为城市高污染环境下的居民提供了相对洁净的休闲游憩空间,还对净化... 受城市扩张、工业发展、汽车保有量增加的影响,空气颗粒物目前已成为诸多城市空气的首要污染物。而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建设中最大的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生态系统,不仅为城市高污染环境下的居民提供了相对洁净的休闲游憩空间,还对净化空气颗粒物起重要作用。从城市森林调控空气颗粒物的机理、分析方法、植物个体、群落及不同类型城市森林调控空气颗粒物的功能差异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表明:目前有关物理降尘的研究较多,涉及化学除尘的研究尚缺;应用重量法测定植物滞尘量的研究较多,质量浓度法测定城市森林净化空气颗粒物功能的研究较少。在未来一段时间,森林植被化学除尘的过程与机理,城市森林调控空气颗粒物的多方面、系统性研究及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实际应用将会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空气颗粒物 调控功能
下载PDF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共同体与城市森林建设策略 被引量:63
2
作者 王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文中从城市连片发展、污染跨区域传播、生态系统破碎、休闲空间不足、外来景观入侵、伪生态行为泛滥等6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突出问题,提... 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文中从城市连片发展、污染跨区域传播、生态系统破碎、休闲空间不足、外来景观入侵、伪生态行为泛滥等6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突出问题,提出要树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城乡生态景观一体、城市群环境共同体、地域乡愁生态景观、城市森林百年大计的森林城市建设观念,改正破坏河岸自然植被、全面硬化河道、净化城市林地落叶等伪生态行为。最后,针对城市森林建设的5个方向提出了14条具体建设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础设施 城市森林 城市群 生态环境共同体 乡愁生态景观
下载PDF
关于中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53
3
作者 王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森林城市群是我国在市域尺度上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基础上,适应我国城市群发展趋势和需求,在区域尺度上开展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的创新实践。文中从研究城市群的特点入手,把以森林湿地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保障城市群健康可持续... 森林城市群是我国在市域尺度上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基础上,适应我国城市群发展趋势和需求,在区域尺度上开展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的创新实践。文中从研究城市群的特点入手,把以森林湿地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保障城市群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础设施,提出了森林城市群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森林城市群建设必要性和主要内容,提出了面向大尺度、找准大问题、构建大系统、实施大战略和创新大机制5项建设战略和10项具体措施,并从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保障措施方面探讨了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群 森林城市 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共同体 景观生态
下载PDF
北方地区典型天气对城市森林内大气颗粒物的影响 被引量:48
4
作者 郭二果 王成 +1 位作者 郄光发 蔡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85-1198,共14页
以北京西山几种游憩型城市森林为例,在一年四季选择典型天气条件,对4种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浓度进行全天24h监测,研究北方地区不同季节典型天气因素白昼不同时段对不同结构的城市森林内不同粗细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 以北京西山几种游憩型城市森林为例,在一年四季选择典型天气条件,对4种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浓度进行全天24h监测,研究北方地区不同季节典型天气因素白昼不同时段对不同结构的城市森林内不同粗细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降雨使大气颗粒物浓度减少,尤其粗颗粒物(TSP只为连续晴天的0.58~0.68),所以雨后晴天粒径较小的颗粒物所占比例会增加.不过,有时在雨后的夜间由于空气湿度大大气颗粒物浓度也会增加.雪能够降低大气颗粒物浓度,"雪后晴天"4种粒径颗粒物浓度均只有连续晴天的0.2倍.多云和雾霾天气使大气颗粒物污染加重,尤其在夜间;雾霾和多云对小粒径颗粒物浓度的增加效果明显.夏季高温高湿静风、闷热的"桑拿天"能使郁闭度较大的林地内大气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浓度及其所占的比例显著增加,PM2.5的浓度是"连续晴天"的2.53倍.风在雨后能使大气颗粒物在一定程度上扩散减少,而在天气干燥时刮风会增加城市森林内大气颗粒物的浓度,且多云会加重干燥天气刮风后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程度.春、冬季林地裸露的落叶阔叶树在刮风时大气颗粒物浓度较四季常绿、地表覆盖物多的针叶林高,夏、秋季桑拿天和雾霾天郁闭度大的侧柏林大气颗粒物浓度较林地结构开阔的黄栌林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天气条件 城市森林 大气颗粒物 浓度
下载PDF
北京西山典型城市森林内PM_(2.5)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48
5
作者 王成 郭二果 郄光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650-5658,共9页
城市森林内PM2.5浓度的状况可以直接反映城市森林对PM2.5的净化效果,也是居民休闲游憩关心的森林环境问题。选择北京西山3种典型的游憩型城市森林,通过对林内PM2.5浓度一年四季昼夜24h内变化的同步观测,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森林内PM2.5... 城市森林内PM2.5浓度的状况可以直接反映城市森林对PM2.5的净化效果,也是居民休闲游憩关心的森林环境问题。选择北京西山3种典型的游憩型城市森林,通过对林内PM2.5浓度一年四季昼夜24h内变化的同步观测,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森林内PM2.5浓度的季节变化、日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北京西山3种游憩林内PM2.5浓度多数时候远低于城区对照值,在春、夏、秋三季都达到了国家城市化地区的标准,甚至在春季、秋季还达到了国家一类地区的标准。(2)城市森林在不同季节对PM2.5的净化效果存在差异,林内PM2.5浓度总体上呈现冬季>夏季>秋季>春季的规律。(3)林内PM2.5浓度在一天24h内有很大变化波动,夜间浓度总体上高于白天,日变化曲线近似呈"双峰双谷"型,两个高峰出现在夜晚和早上,两个低谷出现在凌晨和中午前后。一年四季白天低谷出现时间有所不同,春季15:00左右、夏季13:00—17:00、秋季13:00—15:00、冬季9:00—11:00。(4)PM2.5在不同类型游憩林内的变化趋势和浓度值存在一定差异。郁闭度较大的侧柏林夜间PM2.5浓度总体上高于其它两种林型,其高峰和低谷出现时间延迟,高峰值大,高峰期持续时间长,且这种规律在秋季表现得更明显。(5)基于上述研究认为,北京西山城市森林为居民在PM2.5污染比较突出的都市背景下提供了一个相对清洁、健康的森林游憩环境,春季、夏季、秋季全天以及冬季9:00—11:00均是森林中PM2.5状况健康而适宜外出游憩的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西山 城市森林 PM2.5 日变化 季节变化 森林游憩环境
下载PDF
北京市平原百万亩大造林工程降温效应及其价值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34
6
作者 贾宝全 仇宽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6-735,共10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大量的研究成果证明,以植被和水体为主导的冷岛效应是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最有效、最持久、最经济手段,但过往的研究成果主要以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样本数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大量的研究成果证明,以植被和水体为主导的冷岛效应是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最有效、最持久、最经济手段,但过往的研究成果主要以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样本数量少,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大,对于大范围人工林地的冷岛效应关注较少。北京市在2012—2014年间实施了"百万亩平原大造林"工程,累计形成10648个林地斑块,这为人工林地冷岛效应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绝好的研究样本。利用2014年9月4日的landsat-8卫星影像数据,通过定量遥感手段反演了北京市平原区的地表亮温,并以造林地斑块的GIS数据为基础,对造林工程的降温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造林时间短,但由于采用了大苗造林措施、公司实施模式,这些造林地的平均降温幅度可达1.023℃,其冷岛效应的辐射范围可到达林地边缘外350m,其中0—100m距离范围内的降温效果最为显著,达到了0.392℃。从降温效应的区域差异来看,延庆盆地造林地块的降温效果最显著,达到了3.519℃,6环以内造林地块的降温效果最小,只有0.111℃。通过不同年份造林地块的降温效应分析发现,造林地块的景观格局和湿地保护与建设工程类型的规模对林地斑块的降温效果有显著影响。从全部林地斑块的大小看,其呈现了数量上以小斑块占优、面积上以中、小型斑块为主的数量特征,降温效果则呈现了斑块规模愈大降温效果愈显著的特点。初步的价值估算表明,平原区大造林工程的降温效益达到了4.8882×10~8元,其中林地本身的降温效应占到了53.73%,林地外围辐射降温的效益占到了46.38%。在今后的造林工程实践中,要注意造林地块大小的设计问题,应以超大斑块和巨斑块为主体,同时要注意将林地斑块的空间邻接距离保持在100—500m的范围内,以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工程 降温效应 LANDSAT-8 价值评估 平原区 北京市
下载PDF
城市森林生态保健功能表征因子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2
7
作者 郭二果 王成 +1 位作者 郄光发 蔡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93-2903,共11页
对北京西山3种典型游憩型城市森林4项生态保健功能表征因子(降低空气颗粒物浓度、减少空气微生物含量、增加空气负离子水平、增加生物活性有机挥发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含量)进行一年四季24 h昼夜观测,分析几... 对北京西山3种典型游憩型城市森林4项生态保健功能表征因子(降低空气颗粒物浓度、减少空气微生物含量、增加空气负离子水平、增加生物活性有机挥发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含量)进行一年四季24 h昼夜观测,分析几项生态保健功能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游憩林内与生态保健有关的几个因子相互间存在着密切关系:(1)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PM2.5与PM1.0的相关性最高,其次为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和PM10,粒径大小的差异越大,相关性越小。(2)空气细菌与空气颗粒物特别是TSP呈显著正相关。(3)空气负离子与空气颗粒物呈负相关,且颗粒物粒径越大二者负相关越显著。(4)空气负离子具有抑菌作用,对空气细菌的抑制效果较真菌明显。(5)侧柏林和黄栌林内的BVOCs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空气微生物、增加空气负离子,与空气颗粒物也存在一定关系,具体效应因不同挥发物成分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空气颗粒物 空气负离子 空气微生物 BVOCs 相互关系
原文传递
跨界与融合是森林康养发展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29
8
作者 叶智 郄光发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11,共5页
森林康养是我国林业创新发展的一个新引擎,具有业态丰富、产业多元、互融共生的鲜明特点。文章针对我国森林康养的发展形势和战略需求,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森林康养要坚持跨界与融合发展的理念,阐述了我国森林康养事业与森林城市建设、... 森林康养是我国林业创新发展的一个新引擎,具有业态丰富、产业多元、互融共生的鲜明特点。文章针对我国森林康养的发展形势和战略需求,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森林康养要坚持跨界与融合发展的理念,阐述了我国森林康养事业与森林城市建设、卫生健康事业、全民健身运动、养老产业、旅游产业和森林教育事业等六种业态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跨界 融合 森林城市 国家战略 产业发展
下载PDF
北京香山公园主要植被类型的夏季环境效应评价 被引量:25
9
作者 杜万光 王成 +5 位作者 王茜 包红光 贺然 徐晨 高飞 谢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5-164,共10页
【目的】对香山公园典型植被生态环境效应相关影响因子分析评价,以期为游客选择香山公园最佳游览时间及公园绿地管理和景观设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夏季连续10天在北京香山公园5处不同植物类型的游憩点进行测定,选择园外广场为对照,... 【目的】对香山公园典型植被生态环境效应相关影响因子分析评价,以期为游客选择香山公园最佳游览时间及公园绿地管理和景观设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夏季连续10天在北京香山公园5处不同植物类型的游憩点进行测定,选择园外广场为对照,分析6处监测点微气候、PM_(10)和PM_(2.5)浓度、人体舒适度、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噪音情况,研究各因子日变化规律,并统计比较不同游憩点间差异和各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香山公园日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呈单峰型变化,平均降低空气温度1.7℃,增加空气相对湿度6%;人体舒适度达到Ⅱ级标准的时间最长可达8.5 h;PM_(10)和PM_(2.5)浓度均呈早晚高、午后低的双峰型变化特征,各游憩点对PM_(2.5)日均净化率达27.6%,对PM_(10)日均净化率达25.9%,2种颗粒物浓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2种颗粒物浓度与温度、湿度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0.05)和极显著正相关(P<0.01);负离子浓度呈波峰波谷交替变化,早、中、晚出现3个高峰,园内日均值为795个·cm^(-3),为园外的2.43倍,与PM_(10)和PM_(2.5)浓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温度显著负相关(P<0.05)、与湿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空气离子评价指数得出各游憩点均在6:00前后和20:00—21:00达到了轻度或中度污染;噪音呈现出早晚2个高峰,园内噪音平均值为40.3 d B,平均降噪率达21.8%,与植物郁闭度显著负相关(P<0.05);植物郁闭度与负离子浓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香山公园绿地内不同植被类型间增湿、降温、抗污染、降噪等能力存在差别,黄栌混交林的生态效应最高,草坪最低;香山公园夏季合理的游憩时段为7:00—11:00和17:00—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效应 大气颗粒物 人体舒适度 负离子浓度 噪音
下载PDF
北京市土壤和TSP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韩玉丽 邱尔发 +1 位作者 王亚飞 唐丽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城市土壤、大气作为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其重金属污染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受到的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其土壤、大气重金属分布不同。以北京市4个功能区(工业区、交通区、居... 城市土壤、大气作为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其重金属污染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受到的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其土壤、大气重金属分布不同。以北京市4个功能区(工业区、交通区、居民区和公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0-20、20-40、40-60 cm的土壤和TSP样品,使用电热板消解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样品中7种重金属元素Cd、Cr、Cu、Mn、Ni、Pb、Zn的质量分数,分析土壤和TSP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对城市土壤、大气环境的影响,为北京市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市土壤重金属Cd、Cr、Cu、Mn、Ni、Pb、Zn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62、61.34、11.87、533.82、23.45、24.36、116.42 mg·kg^-1。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来看,Cd、Zn的平均质量分数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限值,污染指数分别为13.1、1.16。(2)空间上,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总体表现为工业区、居民区、交通区的含量高于相对清洁的公园区。垂直剖面上,工业区、居民区及交通区的重金属总体上表现出弱的表聚性,公园区土壤表现为很好的原始性。(3)比较TSP中重金属质量浓度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比值,从大到小依次为:Ni(4.73)〉Pb(3.26)〉Mn(2.85)〉Cd(2.59)〉Cu(2.19)〉Cr(1.83)〉Zn(1.46)。(4)北京市土壤和大气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不强,说明大气干湿沉降未使北京市土壤重金属含量产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土壤 TSP 重金属 分布特征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径级国槐行道树重金属富集效能比较 被引量:25
11
作者 唐丽清 邱尓发 +1 位作者 韩玉丽 王荣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5353-5363,共11页
采用ICP-OES测定北京市台基厂大街行道树国槐各器官中7种重金属(Cd、Cr、Ni、Cu、Mn、Pb、Zn)含量,比较不同径级国槐重金属富集效能。结果表明:国槐中重金属含量因胸径级、器官、元素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各径级国槐重金属含量大小总体... 采用ICP-OES测定北京市台基厂大街行道树国槐各器官中7种重金属(Cd、Cr、Ni、Cu、Mn、Pb、Zn)含量,比较不同径级国槐重金属富集效能。结果表明:国槐中重金属含量因胸径级、器官、元素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各径级国槐重金属含量大小总体趋势为Zn>Mn>Cu>Pb>Cr>Ni>Cd,各器官中树皮和根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最强,其次是叶和枝,树干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最弱。不同径级国槐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存在差异,表现为小径级>中径级>大径级。国槐各器官中重金属积累量大小顺序为根>干>枝>叶,重金属积累量随着胸径级扩大和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综合比较不同径级国槐重金属年均积累量、单位面积富集量和单位空间富集量,小径级(20≤DBH<30 cm)国槐富集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级 国槐 重金属 属行道树 富集效能
下载PDF
夏季典型天气下公园绿地小气候环境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杜万光 王成 +3 位作者 包红光 王茜 杨华 周波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9-356,共8页
为探讨公园绿地夏季典型天气下(晴天、多云和雨后)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情况,选择海淀公园8处游憩地为监测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园绿地能有效降低空气温度,增加湿度,减小风速,改善人体舒适度。夏季不同天气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达显著水... 为探讨公园绿地夏季典型天气下(晴天、多云和雨后)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情况,选择海淀公园8处游憩地为监测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园绿地能有效降低空气温度,增加湿度,减小风速,改善人体舒适度。夏季不同天气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晴天和多云时绿地内舒适时间达4~7 h,比对照延长1~4 h;雨后人体舒适时间达5~11 h。不同游憩点降温率、增湿率和减风率差异明显,3种天气人体综合舒适度指数降幅最明显的游憩点是旱柳-槐树林,为5.0%~5.4%,草坪最低,仅为0.4%~1.5%。晴天、多云和雨后日均降温分别为0.5~2.6、0.7~2.7和0.6~2.0℃;增湿率分别为2.2%~10%、2.6%~10.25%和1.1%~4.3%;风速分别降低16.7%~66.7%、16.7%~66.7%和22.2%~55.6%。典型天气下06:00—09:00适合晨练等户外活动,晴天和多云时10:00后人体会感到不舒适,雨后居民可在17:00以后到园内各游憩点进行户外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典型天气 夏季 小气候环境 人体舒适度
下载PDF
春季不同天气城市街头绿地内PM_(2.5)质量浓度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晓磊 王成 +2 位作者 古琳 王茜 王艳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2-978,共7页
于2012年春季,采用水平分布监测法监测了3种天气下距交通污染源不同距离的街头绿地中的PM2.5质量浓度,研究了不同天气下PM2.5的日变化、水平分布规律及绿地对PM2.5的净化效应,为城市街头绿地、城市公园建设及市民合理选择休闲锻炼时间... 于2012年春季,采用水平分布监测法监测了3种天气下距交通污染源不同距离的街头绿地中的PM2.5质量浓度,研究了不同天气下PM2.5的日变化、水平分布规律及绿地对PM2.5的净化效应,为城市街头绿地、城市公园建设及市民合理选择休闲锻炼时间和地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晴天和多云时,PM2.5质量浓度上午高于下午,7:00浓度最高,15:00最低;雨后阴天基本保持上升趋势。2)PM2.5日均质量浓度为晴天(61.67μg·m-3)〈多云(187.98μg·m-3)〈雨后阴天(291.48μg·m-3)。晴天除5:00和7:00外,其他时刻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且13:00—15:00达到国家一类功能区空气质量要求;多云和雨后阴天PM2.5质量浓度分别超过国家二级浓度限值150.6%和288.6%。3)观测时段内,无论哪种天气,5:00、7:00、11:00和15:00绿地的净化功能较强,19:00净化功能均最差,所有监测点无一例外的表现为负效应。4)3种天气下,PM2.5质量浓度在距离道路10~25 m最高,绿地的净化效应最差,55 m外基本可以形成稳定的森林内环境。5)在南方高湿环境下,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PM2.5质量浓度的主要因素,晴天和多云天气PM2.5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而雨后阴天二者呈负相关关系。6)在一定阈值内,街头绿地能够缓解PM2.5污染,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从游憩时间来看,市民可以选择晴天进入街头绿地休闲,多云和雨后阴天尽量减少外出;从活动最佳地段来看,距离污染源55 m以上适宜休闲锻炼;从街头绿地的规划面积来看,半径以不小于55 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水平分布 净化效应 典型天气 街头绿地
下载PDF
城市化地区河岸带植被特征及其与河岸硬度的关系——以晋江市为例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昶 王成 +4 位作者 孙睿霖 郄光发 梁冰晶 金佳莉 李喆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03-3713,共11页
确立了滨河河道硬度与滨河土地硬度两个指标,用以研究城市化地区河岸带的植物构成、多样性与均匀度、优势植物等特征与河岸硬度的关系。选定晋江市都市区12条主要河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收集数据,并采用相应指数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确立了滨河河道硬度与滨河土地硬度两个指标,用以研究城市化地区河岸带的植物构成、多样性与均匀度、优势植物等特征与河岸硬度的关系。选定晋江市都市区12条主要河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收集数据,并采用相应指数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河流的河岸带植被物种共计70科143属159种,其中乔木20科30属41种,灌木15科15属20种,草本35科98属98种,草本居主导地位,河流间种类分布不均衡;(2)河岸带植物乔灌草区系均以广义热带性成分居多,其次为世界性成分、温带性成分,无中国特有分布类型,乔木中广义热带成分占绝对主导,直观反映地带性特征,灌木与草本中的温带成分多于乔木中的温带成分,类型趋于多元,种类更丰富;(3)从河岸植被优势植物构成来看,主要优势乔木与灌木基本为本土植物,而主要草本中外来植物入侵严重,对地带性植物景观的指示显然不及乔木与灌木;(4)从河岸植被的人工美学属性来看,灌木优势植物中园林观赏植物的种类数显著多于乔木、草本优势植物,反映出晋江人工审美主导的滨河景观空间主要改变与塑造了灌木层植被景观;(5)从河岸植物的人居需求属性来看,龙眼、杨桃等多见于庭院林、水岸林的水果树种也在河岸植被中频繁出现,反映出人口密集区由于对植物生产用途的重视而对河岸植被产生的影响;(6)滨河土地硬度与河道硬度对河岸带灌木植物的影响最强烈,二者均对河岸带植物多样性造成威胁,且前者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而后者直接影响了河岸植物的分布形态,出于生产与审美目的的人为干扰对河岸带植物优势种的影响力随滨河硬度的增加而加强,低滨河硬度有助留存原生植被群落;(7)天然弯曲的河流形态对河流植被特征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保留更多本土植被类型,并能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乔灌草的植物种类,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地区 河岸带 植物多样性 变化 河岸硬度
下载PDF
春季典型天气下城市街头绿地内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晓磊 王成 +2 位作者 古琳 王艳英 王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89-2896,共8页
以无锡市河埒口休闲广场街头绿地为对象,研究了典型天气条件(晴天、多云、雨后阴天)下绿地内4种粒径颗粒物(TSP、PM10、PM2.5和PM1)的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绿地内TSP、PM10、PM2.5和PM1质量浓度日均值均... 以无锡市河埒口休闲广场街头绿地为对象,研究了典型天气条件(晴天、多云、雨后阴天)下绿地内4种粒径颗粒物(TSP、PM10、PM2.5和PM1)的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绿地内TSP、PM10、PM2.5和PM1质量浓度日均值均为:晴天〈多云〈雨后阴天。雨后阴天的PM10、PM2.5和PM1浓度均极显著高于晴天和多云,多云天气的PM2.5和PM1浓度极显著高于晴天。多云和阴天天气下PM2.5和PM1质量浓度的增幅远高于TSP和PM10。(2)在观测时段内,晴天和多云4种粒径颗粒物的日变化曲线基本一致,上午浓度高于下午,7:00和13:00—15:00分别出现峰值和低谷;雨后阴天时,随时间推进颗粒物浓度呈递增趋势。晴天时小粒径颗粒物所占比例日变化与其浓度协同变化,多云和雨后阴天时则基本呈相悖状态。(3)3种天气条件下,街头绿地内仅晴天时PM2.5浓度达到国家二类功能区质量要求,其他均超出二级浓度限值。(4)晴天街头绿地内主要为粒径2.5~10μm的PM10污染,污染较轻;而多云和雨后阴天时TSP、PM10和PM2.5污染均较严重,TSP污染以粒径〈10μm的颗粒物为主,PM10以粒径〈2.5μm的为主,PM2.5主要为1~2.5μm范围内的颗粒物污染。(5)空气相对湿度是无锡高湿环境下影响颗粒物浓度的最主要因子。晴天,颗粒物浓度与风速、气温、光照强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车流量呈显著正相关;多云天气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因素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雨后阴天时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湿度呈负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天气条件 大气颗粒物 浓度 街头绿地
原文传递
春季旗山福建柏林内外空气颗粒物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杜万光 王成 +3 位作者 王茜 董建文 包红光 姚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6-184,共9页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森林生态保健功能的研究也越来越关注,而林分内外空气颗粒物浓度的高低是评价其好坏的标准之一。该文以福州旗山森林公园福建柏为例,采用英国生产的Dustmate粉尘监测仪,对春季其林内和林缘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森林生态保健功能的研究也越来越关注,而林分内外空气颗粒物浓度的高低是评价其好坏的标准之一。该文以福州旗山森林公园福建柏为例,采用英国生产的Dustmate粉尘监测仪,对春季其林内和林缘空气颗粒物进行了30 d的观测,旨在为福建柏游憩林的选择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林内和林缘4种粒径颗粒物浓度整体日变化相似,白天呈"W"型,夜间呈"N"型。林内外在13:00-15:00、19:00-21:00和3:00-5:00时间段出现高峰期;低谷期出现在7:00-9:00、15:00-17:00和1:00-3:00。林内颗粒物以细颗粒为主,而林缘则以粗颗粒物为主。(2)对于福建柏林内和林缘,4种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日变化趋势大体相似,夜间平均质量浓度高于白天,TSP与PM10高峰期浓度值是低谷期浓度值的1.4倍和1.6倍;PM2.5与PM1.0高峰期浓度值分别是低谷期浓度值的1.6倍和1.9倍。(3)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小气候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湿度、光照均与其呈正相关,而温度、风速呈负相关,且林缘的颗粒物质量浓度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春季福建柏林内外空气质量良好,有利于生态保健功能的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福建柏 林内外 空气颗粒物 变化特征
下载PDF
基于动物行为表现的四种森林群落环境的康养效果 被引量:17
17
作者 宋阳 王成 +7 位作者 段文军 郝泽周 徐心慧 王子研 韩丹 徐珊珊 杜倩 王涵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56-3565,共10页
本研究对雁荡山毛竹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阔叶林4种典型森林环境中小白鼠的行为学表现进行分析,探究其环境因子对小白鼠自发行为的影响。采用旷场分析法对小白鼠行为表现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从运动总路程来看,4种林分小白鼠运动总... 本研究对雁荡山毛竹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阔叶林4种典型森林环境中小白鼠的行为学表现进行分析,探究其环境因子对小白鼠自发行为的影响。采用旷场分析法对小白鼠行为表现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从运动总路程来看,4种林分小白鼠运动总路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5%以上,但各林分间差异不显著;从中央格运动路程来看,各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0%以上;从中央格停留时间来看,各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3%以上。从进入次数来看,各林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从站立次数来看,各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以上;从体重来看,各组无显著差异;从粪便粒数来看,对照组最高(169.3粒),针阔混交林(112.3粒)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相对湿度与粪便粒数和体重呈正相关;气压与运动总路程呈正相关,与粪便粒数呈负相关;风速与粪便粒数和进入次数呈负相关;空气负离子与运动总路程呈正相关。4种森林环境对小白鼠的行为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针阔混交林对小白鼠的探索能力、缓解压力效果最好,杉木林对提升小白鼠的活力效果最强,建议根据人群需求选择森林环境进行康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旷场试验 自发行为 环境因子 森林康养
原文传递
城市花粉、飞絮飞毛等植源性污染特征及其防治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近年来植物产生的花粉过敏、飞毛飞絮等植源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环境、居民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文章依据前期对北京、成都、合肥、广州等城市开展的调查,以及北京主要树木、草本植物花粉飘散规律的观测研究成果,对... 近年来植物产生的花粉过敏、飞毛飞絮等植源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环境、居民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文章依据前期对北京、成都、合肥、广州等城市开展的调查,以及北京主要树木、草本植物花粉飘散规律的观测研究成果,对花粉、飞毛飞絮、气味等几种常见的植源性污染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北京近年来飞絮污染问题突出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树种选择、群落配置、绿地管理、应急处理、预测预报、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20条植源性污染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源性污染 花粉 飞絮 飞毛 影响因素 防治对策
下载PDF
论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作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昶 王成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从解读文化的本质入手,在历史观层面上,阐明了生态文化转变为社会主导文化是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驱动性内因。围绕社会主体、社会实践、社会文明、社会文化,综合性地分析了生态文化建设是如何促使与实现这一转变的。在明确林业生态文化... 从解读文化的本质入手,在历史观层面上,阐明了生态文化转变为社会主导文化是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驱动性内因。围绕社会主体、社会实践、社会文明、社会文化,综合性地分析了生态文化建设是如何促使与实现这一转变的。在明确林业生态文化及其建设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从自身优势层面总结了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4个意义:(1)林业生态文化载体多样,内容丰富,影响范围广泛;(2)林业生态文化源于自然,亲和力强,传播效果显著;(3)林业生态文化形式多样,贴近生活,公众容易接受;(4)林业生态文化作用综合,辐射面广,间接效益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 建设 作用
下载PDF
基于EKC曲线的北京市绿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亚飞 邱尔发 韩玉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提出城市绿地生态服务价值社会属性概念,为其评估过程引入社会发展因素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为例,通过运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和Wolfram Alpha知识引擎,探究一定环境污染和社会发展水平条件下,城市绿地生态服务价值的... 【目的】提出城市绿地生态服务价值社会属性概念,为其评估过程引入社会发展因素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为例,通过运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和Wolfram Alpha知识引擎,探究一定环境污染和社会发展水平条件下,城市绿地生态服务价值的经济影响系数,从而对北京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结果】(1)人均碳排放量、区域环境噪音、二氧化硫(SO_2)排放量、氮氧化物(NO_x)排放量、烟尘排放量与人均GDP具有显著相关性,而废水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与人均GDP不具有显著相关性。人均碳排放量、区域环境噪音、SO_2排放量和NOX排放量与人均GDP模拟的方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决定系数R2均大于0.7。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呈倒"U"形,区域环境噪音和SO_2浓度与人均GDP的关系均呈倒"N"形,三者均有"y=0"的污染零值;(2)人均GDP对人均碳排放量、区域环境噪音和SO_2浓度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67、0.68、0.91;(3)2010年北京市城市绿地固定二氧化碳(CO_2)、释放氧(O_2)、减少噪音和吸收SO_2的生态服务价值依据传统的计算方法分别为806 415.74、628.73、119 349.13、1 669.01万元;基于经济因素核算下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540 298.55、421.25、81 157.41、1 518.80万元。【结论】北京市绿地生态价值中仅固碳释氧、降低噪音和吸收SO_2有明显的经济影响系数,受人均GDP影响较大,说明城市绿地生态服务价值具有社会属性,价值大小因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人均GDP 环境污染 生态服务价值 北京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