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腐蚀大数据技术背景下Mn含量对新型高强度免涂装3Ni结构钢腐蚀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刚 贾静焕 +2 位作者 李众 刘超 程学群 《鞍钢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针对目前3Ni钢强度不高、在滨海环境中耐蚀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提高3Ni钢中Mn含量,研究Mn元素对3Ni钢强韧性及其在高温、高湿、高盐海洋大气环境耐蚀性的影响和机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室内周浸试验,使用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评价了Mn元素... 针对目前3Ni钢强度不高、在滨海环境中耐蚀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提高3Ni钢中Mn含量,研究Mn元素对3Ni钢强韧性及其在高温、高湿、高盐海洋大气环境耐蚀性的影响和机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室内周浸试验,使用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评价了Mn元素对新型免涂装3Ni结构钢力学性能及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腐蚀大数据技术,并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快速评价了新型免涂装3Ni结构钢在有无应力状态下的腐蚀规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提高Mn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3Ni钢的强度,但会使钢的低温冲击韧性变差。同时Mn元素升高不利于3Ni钢耐均匀腐蚀性能,腐蚀速率随着Mn含量的升高而增大,但Mn含量的升高并不改变新型免涂装3Ni结构钢的腐蚀形式,不同Mn含量的3Ni钢在滨海大气模拟液中均表现为不全面的均匀腐蚀特征。与此同时,腐蚀大数据技术能快速有效甄别在模拟滨海区域大气环境有无应力以及Mn元素含量对新型免涂装3Ni钢腐蚀造成的影响。无应力的新型免涂装3Ni结构钢在模拟环境的平均瞬时电流值随Mn元素含量的增高而增高,而有应力的新型免涂装3Ni结构钢平均瞬时电流值随着Mn元素含量的增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环境 免涂装3Ni结构钢 MN元素 应力腐蚀 腐蚀大数据技术
下载PDF
杀菌剂THPS对X80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影响及机理研究
2
作者 杨吉可 李众 +2 位作者 王军磊 娄云天 李晓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9-81,共13页
目的 研究杀菌剂THPS对X80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37℃下,将X80钢U弯和10 mm×10 mm平片浸泡在接种了硫酸弧菌(Desulfovibrio vulgaris)的150 mL ATCC 1249培养基(添加杀菌剂THPS质量浓度为0、15、30、45、60 mg/L)... 目的 研究杀菌剂THPS对X80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37℃下,将X80钢U弯和10 mm×10 mm平片浸泡在接种了硫酸弧菌(Desulfovibrio vulgaris)的150 mL ATCC 1249培养基(添加杀菌剂THPS质量浓度为0、15、30、45、60 mg/L)中培养14 d。通过细胞计数实验、失重测试、H2S和H2测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CLSM)测试、开路电位(OCP)、电化学阻抗(EIS)、线性极化电阻(LPR)、动电位极化测试、热力学计算和光电子能谱仪XPS,分别对X80钢在不同浓度杀菌剂含量的D.vulgaris中的腐蚀活动、应力腐蚀开裂裂纹生长情况、杀菌剂对生物膜的影响以及腐蚀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失重、固着细胞计数和浮游细胞计数3项数据均呈现随着THPS浓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同时,SEM也可以观察到X80钢U弯在不同浓度下的THPS中形成的裂纹长度随着THPS的浓度增大呈减小趋势。OCP、EIS、LPR和动电位极化结果证实了杀菌剂THPS浓度增加导致微生物腐蚀活动下降,而较慢的微生物腐蚀活动减缓了X80钢的应力腐蚀开裂。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THPS对X80钢U弯的吸附类型。结论 杀菌剂THPS对SRB具有有效杀灭和驱散作用,从而减缓了X80钢的应力腐蚀开裂,THPS对X80钢U弯的吸附类型为静电导致的物理吸附和电荷交换导致的化学吸附二者兼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腐蚀 硫酸盐还原菌 应力腐蚀开裂 杀菌剂
下载PDF
区块链与机密计算技术在材料数据库平台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龚海燕 麻付强 +1 位作者 张达威 李晓刚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年第2期241-252,共12页
随着人工智能和材料科学数据驱动的材料设计热潮的兴起,材料科学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国家战略资源和国际竞争的焦点。然而,随着材料数据共享的增加,数据安全问题变得不可忽视。数据泄露、滥用、篡改等问题威胁着企业竞争力。本文综述了... 随着人工智能和材料科学数据驱动的材料设计热潮的兴起,材料科学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国家战略资源和国际竞争的焦点。然而,随着材料数据共享的增加,数据安全问题变得不可忽视。数据泄露、滥用、篡改等问题威胁着企业竞争力。本文综述了目前主流的数据安全保护技术,包括访问控制、加密技术,构成了传统的数据安全防护模型,实现数据传输、存储时的安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存储时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但是这些机制仍无法解决数据使用时的隐私问题,无法保护使用中的数据机密性、完整性等问题。利用机密计算技术的优势,在硬件可信执行环境中执行计算,最小化计算环境的可信基,提供全方位的数据保护,践行“数据可用不可见”理念,实现对使用中的数据保护,进而构建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本文结合区块链和机密计算技术的优势,提出基于区块链和机密计算的材料数据可信基础设施方案,以实现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安全,为材料数据的安全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密计算 区块链 材料数据 数据安全 数据共享
下载PDF
《粉末冶金技术》2025年“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腐蚀与模拟计算”专刊征稿启示
4
作者 董超芳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5-546,共2页
金属增材制造(Met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MAM)因其高度的工艺灵活性、广泛的材料适用性和充分的材料利用率,自20世纪80年代增材制造的概念化开始,便受到了国内外各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相较常规金属零部件制备方法,增材制造在产... 金属增材制造(Met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MAM)因其高度的工艺灵活性、广泛的材料适用性和充分的材料利用率,自20世纪80年代增材制造的概念化开始,便受到了国内外各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相较常规金属零部件制备方法,增材制造在产品研发、复杂结构制造和多材料集成制造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优势,使其成为现代工业也必将是未来工业中的关键战略技术。历经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MAM技术逐渐成熟,国内外已形成相关的标准,且已具备较大的市场规模。金属增材制造过程中,熔池内的瞬间温升快、冷却快、成分过冷度大,导致增材制造组织结构上存在非均匀的物理、化学特性,并且不可避免地存在微孔隙与裂纹,这些使得增材制造金属面临着局部腐蚀风险,极大降低成形件的安全等级及服役寿命。因此,系统深入研究增材制造金属的粉材/丝材特性、打印工艺、组织特征和腐蚀行为之间的关联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对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粉末冶金技术 材料利用率 征稿启示 集成制造 金属材料 服役寿命 安全等级
下载PDF
腐蚀大数据驱动的高原地区低合金耐蚀钢筋研发
5
作者 陈天奇 刘涛 +3 位作者 郝联君 刘超 程学群 李晓刚 《鞍钢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30-137,共8页
以传统的HRB400钢筋为基材,通过微合金化技术引入Cr和RE元素,设计并制备了两种新型低合金钢筋,通过户外暴晒试验获取了连续实时的腐蚀数据和环境数据,利用腐蚀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了温、湿度对三种钢筋材料腐蚀规律的影响,并定量评价了... 以传统的HRB400钢筋为基材,通过微合金化技术引入Cr和RE元素,设计并制备了两种新型低合金钢筋,通过户外暴晒试验获取了连续实时的腐蚀数据和环境数据,利用腐蚀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了温、湿度对三种钢筋材料腐蚀规律的影响,并定量评价了它们的耐蚀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腐蚀电流密度与相对湿度密切相关。瞬态电流时钟图揭示了三种钢筋的腐蚀主要发生在傍晚至早晨的时间段。累计腐蚀电量的分析表明三种钢筋的耐蚀性的顺序为:HRB400-Cr-RE>HRB400-Cr>HRB400,说明Cr和RE的添加显著提高了HRB400钢筋的耐蚀性,尤其是Cr和RE的联合使用,其耐蚀性提升效果明显优于单独添加Cr元素。此外,对比两个试验站点的累计腐蚀电量数据,发现三种钢筋在波密达到稳定腐蚀状态的时间晚于八宿,这表明波密的环境条件更为苛刻,钢筋的腐蚀程度更为严重。本研究利用腐蚀大数据技术,不仅准确揭示了钢筋耐蚀性的演变规律,而且为在复杂苛刻环境下研发低合金耐蚀钢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低合金钢筋 耐蚀性能 腐蚀大数据
下载PDF
基于综合智能模型的碳钢大气腐蚀重要变量提取和依赖关系挖掘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明 付冬梅 +2 位作者 张达威 马菱薇 邵立珍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7-418,共12页
针对碳钢在大气腐蚀过程中影响变量多且作用机制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综合智能模型的重要变量挖掘框架,利用该框架可以挖掘影响碳钢早期大气腐蚀的重要环境变量及其对腐蚀电偶电流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大气腐蚀监测仪(ACM)收集了我国... 针对碳钢在大气腐蚀过程中影响变量多且作用机制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综合智能模型的重要变量挖掘框架,利用该框架可以挖掘影响碳钢早期大气腐蚀的重要环境变量及其对腐蚀电偶电流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大气腐蚀监测仪(ACM)收集了我国5个试验站点的大气腐蚀数据,首先,构建了随机森林(RF)、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和BP神经网络(BPNN)三种机器学习模型;其次,利用多模型集成重要变量选择算法(MEIVS)量化环境变量的重要性并提取影响碳钢早期大气腐蚀的重要环境变量;最后,绘制了环境变量与腐蚀电偶电流的局部依赖曲线(PDP).仿真结果显示,MEIVS算法挖掘出的重要环境变量更符合大气腐蚀的先验规律;PDP与MEIVS算法的结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重要环境变量对应的PDP的变化幅度大,且PDP的变化趋势能够反映环境变量对腐蚀电偶电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腐蚀 碳钢 模型集成 重要变量提取 局部依赖曲线
下载PDF
西南地区典型大气环境下耐候钢的腐蚀行为研究
7
作者 尹程辉 余强 +6 位作者 梁亮 陈俊航 胡智浩 李曌亮 肖葵 董超芳 李晓刚 《高速铁路新材料》 2023年第3期8-16,共9页
耐候钢目前在多个领域已得到应用,其在多个地区的腐蚀行为已得到较多的研究,但在西南地区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较少。通过大气环境暴露试验,讨论了Q345qENH耐候钢和Q345qD桥梁钢在成都、雅江、理塘、拉萨大气环境下1年自然暴晒试验后的... 耐候钢目前在多个领域已得到应用,其在多个地区的腐蚀行为已得到较多的研究,但在西南地区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较少。通过大气环境暴露试验,讨论了Q345qENH耐候钢和Q345qD桥梁钢在成都、雅江、理塘、拉萨大气环境下1年自然暴晒试验后的腐蚀行为,采用了腐蚀动力学、SEM/EDS、XRD等手段检测并分析了Cu、Cr、Ni等合金元素对钢的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较少合金元素含量可以提高钢的耐蚀性,并促成其生成有利的腐蚀产物保护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腐蚀 耐候钢 耐蚀性
下载PDF
材料大气环境腐蚀试验方法与评价技术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迪 杨小佳 +2 位作者 李清 程学群 李晓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7-457,共11页
从大气腐蚀加速试验方法、大气腐蚀电化学方法及大气腐蚀监检测技术对大气腐蚀试验方法进行了综述。大气腐蚀加速试验中,多因子循环复合腐蚀试验已经成为模拟大气腐蚀加速试验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随着电化学方法空间分辨率的提升,大气... 从大气腐蚀加速试验方法、大气腐蚀电化学方法及大气腐蚀监检测技术对大气腐蚀试验方法进行了综述。大气腐蚀加速试验中,多因子循环复合腐蚀试验已经成为模拟大气腐蚀加速试验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随着电化学方法空间分辨率的提升,大气腐蚀电化学方法也从宏观电化学技术向微区电化学技术延伸;另外,随着物联网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数据挖掘及机器学习等现代化的数据处理技术也在大气腐蚀监检测技术中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腐蚀试验 电化学方法 监测技术 大数据
原文传递
钢铁大气腐蚀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晓刚 李清 +1 位作者 裴梓博 程学群 《鞍钢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1-8,共8页
总结了当前大气腐蚀监测(ACM)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比与分析了电阻探针、交流阻抗、电偶电流、石英电子微天平、超声波与超声导波的技术优势和适用范围,旨在为探究环境因素对钢铁的影响以及新型耐蚀钢铁的快速评估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钢铁大气腐蚀 ACM 电阻探针 交流阻抗 电偶电流
下载PDF
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下不锈钢的腐蚀寿命评估 被引量:10
10
作者 尹程辉 潘吉林 +5 位作者 陈俊航 白子恒 李曌亮 余伟 冯利军 肖葵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3-193,246,共12页
目的给出一种模拟万宁海洋大气环境的室内加速环境谱并对典型不锈钢材料进行寿命预测。方法采用失重法对4种不锈钢的耐蚀性进行宏观分析。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对4种不锈钢的腐蚀产物类型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 目的给出一种模拟万宁海洋大气环境的室内加速环境谱并对典型不锈钢材料进行寿命预测。方法采用失重法对4种不锈钢的耐蚀性进行宏观分析。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对4种不锈钢的腐蚀产物类型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4种不锈钢的腐蚀产物进行微观分析。采用腐蚀电化学法对4种不锈钢进行宏观电化学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室内加速环境谱与万宁海洋大气环境下户外暴露试验的相关性。结果4种不锈钢的腐蚀失重速率都随着试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其中430不锈钢腐蚀速率的减小程度最明显。4种不锈钢均在室内加速腐蚀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耐蚀性,耐蚀性由好到差依次为2205、316L、304、430不锈钢。XPS结果显示,304不锈钢与316L不锈钢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_(2)O_(3)和Fe_(3)O_(4);2205不锈钢的腐蚀产物主要包括Fe_(2)O_(3)以及FeOOH或FeCr_(2)O_(4);430不锈钢的腐蚀产物属于典型不锈钢的腐蚀产物,主要由Fe_(2)O_(3)、Fe_(3)O_(4)和FeOOH组成。电化学分析表明,304、316L、2205不锈钢的容抗弧半径均在试验前期增大后期减小,430不锈钢的容抗弧半径随试验周期的增长不断减小。4种不锈钢的腐蚀电流密度和点蚀电位的变化趋势相同,腐蚀电流密度均为前期减小后期增大,点蚀电位不断升高,3周期后达到峰值随后降低。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表明,室内加速试验环境谱与万宁户外暴露试验符合腐蚀动力学一致原则,并建立了腐蚀预测模型,各种不锈钢的预测模型为T_(304)=1030.499t ^(0.761524)、T_(316L)=1323.981t ^(0.712401)、T_(2205)=3451.543t ^(0.858627)、T_(430)=2813.697t ^(0.632819)。结论该种模拟万宁海洋大气环境的室内加速谱能够有效地模拟万宁海洋大气环境,并有效推断和评估典型不锈钢材料在海洋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和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海洋大气环境 室内加速腐蚀 室内外相关性
下载PDF
管线钢土壤应力腐蚀开裂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余德远 刘智勇 +2 位作者 杜翠薇 黄辉 林楠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7-747,共11页
综述了埋地管线钢在管道外部环境中开裂机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材料因素(合金元素、显微组织、夹杂物)、环境因素(外加电位、pH、温度、侵蚀性离子)和应力因素(残余应力、载荷类型、应变速率)对管线钢SCC行为和机理的影响规律,梳理了两... 综述了埋地管线钢在管道外部环境中开裂机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材料因素(合金元素、显微组织、夹杂物)、环境因素(外加电位、pH、温度、侵蚀性离子)和应力因素(残余应力、载荷类型、应变速率)对管线钢SCC行为和机理的影响规律,梳理了两类典型pH SCC机理的形成过程,讨论了经典裂纹扩展速率预测模型的先进性和局限性,最后针对研究存在的不足展望了埋地管线钢SCC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应力腐蚀开裂 土壤环境
原文传递
不同组织的316L不锈钢在NH_(4)Cl环境下应力腐蚀行为与机理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宝壮 周霄骋 +5 位作者 李晓荣 孙玮潞 刘子瑞 王玉花 胡洋 刘智勇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1-818,共8页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以及U形弯试样浸泡实验研究了不同组织(原始组织、固溶组织与敏化组织)的316L不锈钢在NH_(4)Cl环境下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与机理,分析了NH_(4)Cl浓度对不同热处理状态的316L不锈钢应力腐蚀行为和...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以及U形弯试样浸泡实验研究了不同组织(原始组织、固溶组织与敏化组织)的316L不锈钢在NH_(4)Cl环境下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与机理,分析了NH_(4)Cl浓度对不同热处理状态的316L不锈钢应力腐蚀行为和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织的316L不锈钢在NH_(4)Cl环境中均具有明显的SCC敏感性,原始组织、固溶组织、敏化组织的SCC敏感性依次升高;随着NH_(4)Cl溶液浓度升高,316L不锈钢不同组织的钝化膜稳定性降低,原始组织、固溶组织及敏化组织在NH_(4)Cl环境下,破钝电位依次降低,维钝电流密度依次升高,阻抗值依次减小,钝化膜更加活泼易破坏,饱和NH_(4)Cl浓度下极易发生点蚀导致SCC的萌生。316L不锈钢在NH_(4)Cl环境中的SCC裂纹扩展机制主要为穿晶型阳极溶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NH_(4)Cl环境 热处理 应力腐蚀开裂
原文传递
低合金钢中夹杂物诱发局部腐蚀萌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超 陈天奇 李晓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6-754,共9页
夹杂物作为钢中不可避免的冶金缺陷,常会诱发局部腐蚀的萌生,进而对材料的耐蚀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针对近年来各类夹杂物诱发局部腐蚀萌生的机理争议,本文总结了夹杂物诱发局部腐蚀萌生和发展的作用机制,包括电偶腐蚀机制、化学溶解机... 夹杂物作为钢中不可避免的冶金缺陷,常会诱发局部腐蚀的萌生,进而对材料的耐蚀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针对近年来各类夹杂物诱发局部腐蚀萌生的机理争议,本文总结了夹杂物诱发局部腐蚀萌生和发展的作用机制,包括电偶腐蚀机制、化学溶解机制和电偶腐蚀-化学溶解机制。夹杂物的化学成分、尺寸以及形状等是诱发局部腐蚀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对夹杂物诱发局部腐蚀机理研究和耐蚀钢调控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杂物 低合金钢 局部腐蚀 腐蚀机制 耐蚀性调控
原文传递
金属结构材料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会会 奥妮 +5 位作者 吴圣川 吕昭 沈朝 吴伟 刘智勇 康国政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共33页
腐蚀疲劳是工业装备的主要失效模式之一.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设施等重大装备向着高可靠性、长寿命及智能化方向发展,亟需准确、高效的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论文对金属材料的腐蚀疲劳损伤机理进行了简要总结... 腐蚀疲劳是工业装备的主要失效模式之一.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设施等重大装备向着高可靠性、长寿命及智能化方向发展,亟需准确、高效的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论文对金属材料的腐蚀疲劳损伤机理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系统归纳与评述,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与方向.具体地,首先介绍了腐蚀坑的萌生和生长、裂纹萌生及扩展的机理;其次总结了预腐蚀疲劳的断裂力学及损伤力学寿命预测模型,再次归纳了腐蚀疲劳的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及数据驱动寿命预测模型;进一步地,综合概括了现有寿命预测模型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基于当前的研究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可以借助三维成像技术实现蚀坑向裂纹转变阶段和短裂纹扩展阶段的可视化研究,以改进现有的断裂力学模型;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新型的多尺度多阶段寿命预测模型或利用新兴的数据驱动-物理融合方法实现腐蚀疲劳寿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腐蚀环境 疲劳寿命 断裂力学 损伤力学 数据驱动
原文传递
锌铝镁镀层中合金相与耐蚀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邹建国 卢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34-1944,共11页
随着材料服役环境的恶化,Zn-Al-Mg(ZAM)镀层因其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合金元素入手,探讨了其对ZAM中合金相的形成乃至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同时通过对ZAM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特征的归纳,从腐蚀产物的角... 随着材料服役环境的恶化,Zn-Al-Mg(ZAM)镀层因其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合金元素入手,探讨了其对ZAM中合金相的形成乃至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同时通过对ZAM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特征的归纳,从腐蚀产物的角度阐述了镀层的腐蚀机理。一般认为,MgZn_(2)作为阳极优先被腐蚀,从而产生Mg^(2+)和Zn^(2+)。Mg^(2+)可以抑制腐蚀环境pH值的升高,从而防止在高pH值条件下保护性腐蚀产物Zn_(5)(OH)_(8)Cl_(2)·H_(2)O向非保护性腐蚀产物ZnO转变。Zn^(2+)的产生更有利于形成保护性腐蚀产物LDH(双层氢氧化物)。但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特别是对高铝含量的ZAM镀层中复杂的相结构所带来的腐蚀机理仍不明晰。这些都是未来ZAM镀层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镁合金镀层 合金相 耐蚀性 大气腐蚀 腐蚀产物
下载PDF
Q690qE桥梁钢在模拟滨海工业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范益 杨文秀 +2 位作者 王军 蔡佳兴 马宏驰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9-674,共6页
采用周期浸润腐蚀实验方法,结合锈层形貌与成分分析、基体腐蚀形貌观察以及腐蚀速率分析,研究了Q690qE高强耐候桥梁钢在模拟滨海工业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与规律。结果表明,Q690qE钢在模拟滨海工业环境中易形成致密锈层,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采用周期浸润腐蚀实验方法,结合锈层形貌与成分分析、基体腐蚀形貌观察以及腐蚀速率分析,研究了Q690qE高强耐候桥梁钢在模拟滨海工业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与规律。结果表明,Q690qE钢在模拟滨海工业环境中易形成致密锈层,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但锈层中没有Ni、Cr等合金元素的富集,且锈层底部存在Cl^(-)的富集和FeSO_(4)的沉积,导致Q690qE钢存在较高的腐蚀速率,且基体表面出现明显的点蚀坑,通过幂指数拟合显示腐蚀深度与腐蚀时间呈现D=0.019·t^(0.7)的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qE桥梁钢 滨海工业环境 高强耐候钢 大气腐蚀
原文传递
纳米结构BCC-Al_(0.5)CoCrFeNi_(0.4)高熵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17
作者 张博威 张泽群 +4 位作者 董其娟 吴俊升 庄宁 左鹏程 李晓刚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908-1921,共14页
采用电化学测试并结合对合金表面膜的细致表征,研究Al_(0.5)CoCrFeNi_(0.4)高熵合金(HEA)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Al_(0.5)CoCrFeNi_(0.4) HEA主要由富含Al、Ni的B2相和富含Cr、Fe的A2相组成。在电化学... 采用电化学测试并结合对合金表面膜的细致表征,研究Al_(0.5)CoCrFeNi_(0.4)高熵合金(HEA)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Al_(0.5)CoCrFeNi_(0.4) HEA主要由富含Al、Ni的B2相和富含Cr、Fe的A2相组成。在电化学极化作用下,合金表面均匀地形成了一层富含Cr的超薄钝化膜。随着外加电位的增加,保护膜在两相界面处破裂,随后B2相优先溶解。最后,在HEA表面形成三层结构的表面膜:内层富集Cr、中间层富集Fe,外层富集Al和Ni。内层和中间层的形成可归因于Cr物种的高稳定性和Fe的选择性溶解,而腐蚀产物的沉积形成表面膜外层归因于B2相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电化学腐蚀行为 选择性腐蚀 过钝化 三层结构氧化膜
下载PDF
热基锌铝镁镀层钢切边初始腐蚀机理和保护性能研究
18
作者 庞晟 何鑫 +2 位作者 商婷 刘超 程学群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29-35,58,共8页
以低铝低镁型Zn1.5Al1.1Mg热基锌铝镁镀层板为研究对象,采用SEM、EDS、XRD等方式,明确了低铝低镁锌铝镁镀层板其切边的初始腐蚀机制,并通过SEM、XRD对浸泡实验和循环腐蚀实验后的试样其切边处的腐蚀产物种类和形貌进行分析,研究锌铝镁... 以低铝低镁型Zn1.5Al1.1Mg热基锌铝镁镀层板为研究对象,采用SEM、EDS、XRD等方式,明确了低铝低镁锌铝镁镀层板其切边的初始腐蚀机制,并通过SEM、XRD对浸泡实验和循环腐蚀实验后的试样其切边处的腐蚀产物种类和形貌进行分析,研究锌铝镁镀层对其切边处的保护性能。结果表明:锌铝镁镀层其切边是由纯Zn相、Zn-MgZn_(2)二元共晶、Zn-MgZn_(2)-Al三元共晶3种组织构成;含有MgZn_(2)相的三元共晶和二元共晶在锌铝镁切边的腐蚀初期通常作为腐蚀萌生点,进而扩展到整个镀层;在锌铝镁镀层切边的长期腐蚀过程中,Zn元素起到主要保护作用,游离的Zn^(2+)通过形成碱式碳酸锌[Zn_(5)(OH)_(6)(CO_(3))_(2)]和碱式氯化锌[Zn_(5)(OH)_8Cl_(2)·H_(2)O]在镀层切边处堆积,阻碍腐蚀介质的纵向扩展,当其转变为多孔氧化锌时,镀层保护失效,切边受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基锌铝镁镀层 切边 腐蚀机理 微观组织 循环腐蚀试验
下载PDF
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模拟核电一回路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19
作者 李禅 王庆田 +4 位作者 杨承刚 张宪伟 韩冬傲 刘雨薇 刘智勇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6-724,共9页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以及U形弯浸泡实验,研究了原始、敏化和固溶等3种微观组织状态下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模拟核电一回路环境中的电化学和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904L不锈钢在模拟核电一回路中的...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以及U形弯浸泡实验,研究了原始、敏化和固溶等3种微观组织状态下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模拟核电一回路环境中的电化学和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904L不锈钢在模拟核电一回路中的腐蚀过程基本由电化学活化控制。温度对原始、敏化和固溶等组织状态下的904L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有很大影响,随温度升高,电化学反应极化电阻降低,钝化区变窄,腐蚀电位下降,3种组织状态的904L不锈钢耐蚀性均急剧降低。3种组织状态的904L不锈钢在模拟核电一回路环境中均存在一定SCC敏感性。表面腐蚀产物膜内层为均匀较薄的黑色腐蚀产物,外层为尺寸较大的颗粒状白色腐蚀产物。敏化组织的904L不锈钢SCC敏感性最高,固溶处理能降低其SCC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 应力腐蚀 电化学特性 一回路 核电
原文传递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历程与发展现状
20
作者 吴伟同 徐迪 +2 位作者 程学群 张达威 李晓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93-200,共8页
对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历程、特征以及现状进行了综述。在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等平台的领导下,以及国际上各行业的分布式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经验的支持下建设了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数据中心... 对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历程、特征以及现状进行了综述。在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等平台的领导下,以及国际上各行业的分布式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经验的支持下建设了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通过自主研发设计的适应不同环境下的腐蚀监测传感器获取实时连续的腐蚀大数据,通过数据中心建立的协作平台,研究人员从高通量的数据中挖掘有效的信息,对腐蚀过程进行计算、模拟与仿真建模,推动材料腐蚀领域的发展。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作为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在推动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进展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数据中心的项目经验也为科技驱动型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方向,并在全球材料腐蚀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据中心 分布式 联网观测 腐蚀传感器 大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