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被引量:790
1
作者 袁隆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6,共6页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0125)1超高产水稻的概念什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迄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定义,因此各家各派提出的产量指标并不相同。1980年日本制定的水稻超高产育种...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0125)1超高产水稻的概念什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迄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定义,因此各家各派提出的产量指标并不相同。1980年日本制定的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要求在15a内育成比原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高产 育种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被引量:290
2
作者 袁隆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共3页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SRI)是一种新的高产栽培方法 ,首先在马达加斯加提出和应用 ,取得了成倍的增产效果。近年来 ,在印尼、菲律宾等国以及我国都在进行试验 ,初步显示了较大的增产潜力。对SRI这一新的栽培体系的主要方面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体系 SRI 高产栽培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中国杂交粳稻研究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43
3
作者 邓华凤 何强 +5 位作者 舒服 张武汉 杨飞 荆彦辉 东丽 谢辉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系统回顾了中国杂交粳稻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综述了其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术策略,以促进中国杂交粳稻的发展。
关键词 杂交粳稻 育种 亚种间杂种优势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广适性水稻光温敏不育系Y58S的选育 被引量:138
4
作者 邓启云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8,共4页
以安农S -1为不育基因供体 ,通过杂交、复交导入常菲 2 2B和Lemont优质、多抗等优良性状 ,并累加培矮 64S优良株叶形态基因 ,经多年系谱选择和测交筛选 ,育成具有广泛生态适应性的水稻光温敏不育系Y5 8S。该不育系具有株叶形态好 ,不育... 以安农S -1为不育基因供体 ,通过杂交、复交导入常菲 2 2B和Lemont优质、多抗等优良性状 ,并累加培矮 64S优良株叶形态基因 ,经多年系谱选择和测交筛选 ,育成具有广泛生态适应性的水稻光温敏不育系Y5 8S。该不育系具有株叶形态好 ,不育起点温度低 ,开花习性好 ,异交结实率高 ,抗病、抗逆性强 ,一般配合力高 ,米质优良等优点 ,尤其是它的不育起点温度低且生理不育下限温度也较低 ,有利于安全制种和获得繁殖高产。Y5 8S适合用于配制广适性、优质、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光温敏不育系 Y58S 适应性 超高产育种
下载PDF
杂交水稻选育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2
5
作者 袁隆平 唐传道 《中国稻米》 1999年第4期3-6,共4页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选育 回顾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选育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策略 被引量:96
6
作者 袁隆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共3页
选育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策略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410125)选育高产亚种间杂交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应用育种艺术,克服各种障碍,将水稻亚种间强大的生物杂种优势协调地转化为经济产量优势,特别是要... 选育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策略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410125)选育高产亚种间杂交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应用育种艺术,克服各种障碍,将水稻亚种间强大的生物杂种优势协调地转化为经济产量优势,特别是要把解决杂种结实率低而不稳和籽粒充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亚种间杂交 杂交组合
下载PDF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98
7
作者 廖伏明 周绅炉 +2 位作者 盛孝邦 阳和华 徐秋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2-631,共10页
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6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分析1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除主茎剑叶长、结实率和千粒重三性状非加性效应不明显外,其他性状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有显著作用,且均以加性变异为主,但单株产... 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6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分析1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除主茎剑叶长、结实率和千粒重三性状非加性效应不明显外,其他性状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有显著作用,且均以加性变异为主,但单株产量、相对日产量及单株穗数三性状非加性变异较大.②主茎剑叶长、穗长和千粒重三性状受不育系的影响稍大,其他性状均受恢复系的影响更大,但不育系对相对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每穗总粒数等性状也有相当大的作用.③参试的不育系以金23A、V20A和优ⅠA较好,恢复系以207和644最好,明恢63在配制生育期较长的杂交中稻高产组合中是一个很好的亲本.④亲本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在各性状上均是相互独立的;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型值则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说明在育种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型 三系法 农艺性状 配合力 水稻
下载PDF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00
8
作者 刘建丰 袁隆平 +2 位作者 邓启云 陈立云 蔡义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8-264,共7页
对7个冠层形态性状具有一定差异但又具有较高产量水平的杂交稻组合与对照组合汕优63的光合形态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比对照显著增产的4个组合具有以下光合作用优势:在每穗粒数增加、库容扩大的基础上,剑叶长度增加、叶角较... 对7个冠层形态性状具有一定差异但又具有较高产量水平的杂交稻组合与对照组合汕优63的光合形态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比对照显著增产的4个组合具有以下光合作用优势:在每穗粒数增加、库容扩大的基础上,剑叶长度增加、叶角较小,冠层各部光的分布比较均匀(消光系数小);在孕穗末期、抽穗后10d和抽穗后30d的光饱和光合速率及抽穗后10d的群体光合速率比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增加;抽穗前茎鞘中能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并能有效运转至籽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杂交稻 抽穗 冠层 光合特性 茎鞘 每穗粒数 群体光合速率 对照组 增加 比对
下载PDF
从育种角度展望我国水稻的增产潜力 被引量:77
9
作者 袁隆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共2页
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的历史表明,凡在育种上有所突破,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次飞跃。如杂交玉米和高粱、矮秆水稻和小麦的育成和应用,都在世界范围内大幅度地提高了这些作物的产量。我国的水稻育种,已有两次突破,第一次是60年代初... 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的历史表明,凡在育种上有所突破,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次飞跃。如杂交玉米和高粱、矮秆水稻和小麦的育成和应用,都在世界范围内大幅度地提高了这些作物的产量。我国的水稻育种,已有两次突破,第一次是60年代初矮化育种的成功,把水稻产量提高了20%~30%;第二次是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水稻产量又在矮秆良种的基础上增长了20%左右。当前,我国的水稻育种正在酝酿着第三次突破,即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预计在近期内,具有更强大杂种优势的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水稻就能培育成功,其产量潜力要比现行的杂交水稻高15%~20%。水稻育种更高层次的发展是通过生物技术利用远缘杂种优势,1995年我们在野生稻中发现了两个重要基因位点,每一基因位点可对杂交稻再贡献20%的产量,现在正开始进入这方面的研究,将常规育种手段与分子育种技术结合起来,利用水稻的远缘杂种优势,预期在下世纪初将会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种 增产潜力
下载PDF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88
10
作者 袁隆平 《中国稻米》 2008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回顾了我国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取得的成绩和进展,总结提出了形态改良、提高杂种优势水平、借助分子技术等提高水稻产量的技术路线,并对超级稻的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级稻 研究进展 技术路线 应用前景
下载PDF
基于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及机具 被引量:95
11
作者 王在满 罗锡文 +3 位作者 唐湘如 马国辉 张国忠 曾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5,共5页
对水稻直播存在的农艺技术难点,基于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理念,提出了同步开沟起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同步开沟起垄施肥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和同步开沟起垄喷施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研制成功2BD系列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采... 对水稻直播存在的农艺技术难点,基于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理念,提出了同步开沟起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同步开沟起垄施肥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和同步开沟起垄喷施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研制成功2BD系列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精量穴直播技术的水稻群体结构合理,减少了直播稻的倒伏现象,实现了水稻节水灌溉种植,产量可比人工撒播、人工抛秧和人工插秧分别增加10%、8%和6%以上;采用同步开沟起垄施肥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可节肥30%以上,产量提高10%以上;采用同步开沟起垄喷施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在直播时同步喷施液体地膜成苗率可提高18%以上,产量提高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与农艺 开沟起垄 水稻穴直播 施肥 喷施
下载PDF
水稻亲本遗传分化程度与籼粳杂种优势的关系 被引量:65
12
作者 李任华 徐才国 +2 位作者 何予卿 袁隆平 王象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64-576,共13页
本文利用两套材料,即来自一个籼/粳交(圭630/02428)的双单倍体(DH)系和另—组由多种类型的籼、粳组成的对照组,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水稻亲本的遗传分化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亲本的遗传分化程度与籼粳杂种优势的关系。两套测交F_1群体... 本文利用两套材料,即来自一个籼/粳交(圭630/02428)的双单倍体(DH)系和另—组由多种类型的籼、粳组成的对照组,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水稻亲本的遗传分化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亲本的遗传分化程度与籼粳杂种优势的关系。两套测交F_1群体的结果一致表明,亲本遗传分化程度对穗数和千粒重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对每穗结实粒数和结实率这两项体现育性的指标影响较大。当亲本遗传分化综合指数TDj值为20~25时,育性指标有一个峰值,对应产量优势也有一个峰值。亲本遗传分化程度对杂种优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育性这一敏感也是主要因子上。另一方面,本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型亲本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遗传分化 杂种优势 基因频率 籼粳
下载PDF
籼型杂交水稻米质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被引量:55
13
作者 廖伏明 周坤炉 +2 位作者 阳和华 徐秋生 龙和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23-328,共6页
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 7个不育系和 9个恢复系为材料 ,采用 NC 交配设计研究了 11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的表现规律 ,以期为优质杂交稻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结果表明 :1)无论是亲本的一般配合力 ,还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 ,对杂种所有米... 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 7个不育系和 9个恢复系为材料 ,采用 NC 交配设计研究了 11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的表现规律 ,以期为优质杂交稻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结果表明 :1)无论是亲本的一般配合力 ,还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 ,对杂种所有米质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 ,但在不同米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作用大小不同 .整精米率、精米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大小、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而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等性状则以非加性效应更为重要 .2 ) 11个性状中 ,有 7个性状受母本影响比父本大得多 ,3个性状父、母本效应相当 ,仅 1个性状 (垩白粒率 )受父本影响较大 .3)对主要米质性状的综合评价表明 ,不育系中以金 2 3A ,优 IA和 - 32 A为优 ,恢复系中以 2 0 7和桂 99最好 ,明恢 6 3和 2 88次之 ,用上述亲本选配的优质杂交组合米质较好 .4)各米质性状狭义遗传力大小依次为 :长宽比、精米长、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粒率、垩白大小、整精米率、糙米率、蛋白质含量、精米率、胶稠度 .其中长宽比至垩白大小等性状由于狭义遗传力高 ,在亲本改良中 ,可在杂交早代选择 ,而胶稠度等其他性状因遗传力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质 配合力 遗传力 米质性状
下载PDF
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性状研究 被引量:60
14
作者 刘建丰 袁隆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3-456,共4页
为了给水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以 15个具有超高产 (单产超过汕优 63 )潜力的两系杂交稻组合和对照汕优 63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经济产量 (单株粒重 )、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等性状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 为了给水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以 15个具有超高产 (单产超过汕优 63 )潜力的两系杂交稻组合和对照汕优 63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经济产量 (单株粒重 )、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等性状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1)比对照增产极显著的组合在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两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 ,个别组合在生物产量不变的情况下 ,依赖经济系数的提高也可比对照显著增产 ;2 )超高产杂交稻产量的增加不是依赖单位面积上穗数的增加 ,而是必须在一定穗数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每穗粒数以扩大库容 ,并保证源的有效供给以提高籽粒充实系数 ;3 )每穗实粒数分别与经济系数、生物产量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每穗实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超高产 产量性状 产量构成因素 经济产量 生物产量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遗传纯化的策略探讨 被引量:56
15
作者 廖伏明 袁隆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4,共4页
提出了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遗传由两种不同类型基因控制的假说,对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漂变”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在遗传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世代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遗传纯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选育技术路... 提出了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遗传由两种不同类型基因控制的假说,对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漂变”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在遗传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世代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遗传纯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选育技术路线和方法,以解决现有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表达不稳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育性遗传 育性表达
下载PDF
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形势、任务和发展前景 被引量:60
16
作者 袁隆平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共3页
从育种上讲,杂交水稻育种可以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从利用杂种优势水平来看,杂交水稻育种可以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三个发展阶段。与三系法比较,两系法具有配组自由、种子生产成本低、无不育细... 从育种上讲,杂交水稻育种可以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从利用杂种优势水平来看,杂交水稻育种可以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三个发展阶段。与三系法比较,两系法具有配组自由、种子生产成本低、无不育细胞质负效应、易转育新不育系等优点。迄今为止,我国已育成20多个通过省级鉴定的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7个通过省级审定的两系法杂交稻组合,解决了低温敏不育系繁殖产量低而不稳的难题,实施了光温敏不育系提纯和原种生产的程序,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基本成熟配套,先锋组合在大面积示范中表现良好。预计本世纪末,全国可推广333.33万hm2两系杂交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系法 光温敏核不育系
下载PDF
野生稻高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被引量:46
17
作者 邓启云 袁隆平 +4 位作者 梁凤山 李继明 李新奇 王乐光 王斌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0,共5页
传统遗传育种方法在挖掘和利用水稻栽培品种的遗传资源方面日趋饱和 ,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产量潜力必须考虑利用水稻野生近缘种的有利基因库。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定向导入远缘有利基因方面的研究日益活跃。介... 传统遗传育种方法在挖掘和利用水稻栽培品种的遗传资源方面日趋饱和 ,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产量潜力必须考虑利用水稻野生近缘种的有利基因库。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定向导入远缘有利基因方面的研究日益活跃。介绍了马来西亚普通野生稻的 2个高产QTLs(即yld1.1和yld2 .1)的发现及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进展 ,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高产基因(QTL) 杂交水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
下载PDF
多倍体水稻及其潜在价值 被引量:51
18
作者 黄群策 孙梅元 邓启云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总结了多倍体水稻的主要特征特性 ,探讨了多倍体水稻在新种质创造中的意义和在固定水稻杂种优势中的特殊价值 ,认为多倍体水稻的潜在价值一旦被挖掘将会开创水稻育种和生产的新局面。
关键词 多倍体水稻 新种质 固定杂种优势 潜在价值 育种
下载PDF
籼型杂交水稻杂种与亲本的稻米品质比较 被引量:61
19
作者 廖伏明 周坤炉 +1 位作者 阳和华 徐秋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4-140,共7页
以具广泛代表性的 7个不育系和 9个恢复系及其配制的 6 3个组合为材料 ,对籼型杂交水稻 11个稻米品质性状的杂种与亲本的表现进行了比较研究。就全部杂交组合各品质性状相对优势而言 ,无论是超亲优势、完全显性还是部分显性 ,都表现为... 以具广泛代表性的 7个不育系和 9个恢复系及其配制的 6 3个组合为材料 ,对籼型杂交水稻 11个稻米品质性状的杂种与亲本的表现进行了比较研究。就全部杂交组合各品质性状相对优势而言 ,无论是超亲优势、完全显性还是部分显性 ,都表现为负向的几率远大于正向。组合间杂种品质表现的差异因性状而异 ,无论是中亲优势指数、超高亲优势指数 ,还是超低亲优势指数 ,均以垩白大小、垩白粒率、胶稠度和整精米率等性状组合间变异为大。全部性状杂种平均值都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高亲值。除精米长和直链淀粉含量杂种值极显著高于中亲值外 ,其余性状都与中亲值接近或极显著低于中亲值。除糙米率、精米率和胶稠度杂种值低于低亲值外 ,其余性状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亲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稻 品质 相对优势 优势指数
下载PDF
我国杂交粳稻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58
20
作者 褚庆全 齐成喜 +1 位作者 杨飞 刘学军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对中国杂交粳稻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分析表明,目前杂交粳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入不足、研究力量分散和精品杂交粳稻组合少。增加投入、组织杂交粳稻育种单位进行科研大协作,实现资源和材料共享是杂交粳稻快速发展的关键。还从育... 对中国杂交粳稻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分析表明,目前杂交粳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入不足、研究力量分散和精品杂交粳稻组合少。增加投入、组织杂交粳稻育种单位进行科研大协作,实现资源和材料共享是杂交粳稻快速发展的关键。还从育种、栽培、生产、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杂交粳稻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育种单位 栽培 推广 生产 中国 研究历史 中国 发展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