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程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国家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为例 被引量:25
1
作者 轩红芹 刘臣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119,共5页
远程教育与新技术及"互联网+"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更乐于强化新媒体新技术运用,创新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在学习资源建设、学习方式建构及... 远程教育与新技术及"互联网+"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更乐于强化新媒体新技术运用,创新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在学习资源建设、学习方式建构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形成了远程教育思政课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学习资源 学习方式 实践教学
原文传递
信息化时代微课建设特质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9
2
作者 轩红芹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85,共4页
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微课在资源建设理念、教师角色定位、课程应用实践以及专业化建设团队等方面体现出新的特点,对其的分析将有助于理清微课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时提出应对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微课 教育信息化 课程资源
下载PDF
国家开放大学“四维一体”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体模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臣 孙红林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2年第11期32-38,共7页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做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是建设一流开放大学的重要抓手。国家开放大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加强和改进成人在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做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是建设一流开放大学的重要抓手。国家开放大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加强和改进成人在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出融合学校、家庭、单位和社会多方主体的“四维一体”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体模式。本研究围绕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其中所涉及各主体的作用与定位,尝试进一步厘清主体间所蕴含的关系,从内外结构、纵横关系、约束力等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最终从目标指引、工作理念、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网络平台建设五个方面论述了“四维一体”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体模式工作机制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成人教育 四维一体 思想政治工作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两个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层论坛·2023”综述
4
作者 陈鲲 贾一航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在由国家开放大学主办、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协办的第三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就“两个结合”的伟大意义、以创新精神坚持“两个结合”、... 在由国家开放大学主办、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协办的第三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就“两个结合”的伟大意义、以创新精神坚持“两个结合”、“两个结合”与思想解放、如何进一步推进“两个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阔的现实基础。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个结合” 思想解放
下载PDF
《中国建设》对新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1952—1956)
5
作者 贾一航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中国建设》杂志坚持实事求是的办刊原则,将宏大叙事与微小叙事相结合,广泛采用新旧对比的写作手法和借助外宾的表达方式,从政权、民生、文化三个层面构建出新中国的国家形象:政府与人民休戚与共、水乳交融的政权形象;百姓生活日益改... 《中国建设》杂志坚持实事求是的办刊原则,将宏大叙事与微小叙事相结合,广泛采用新旧对比的写作手法和借助外宾的表达方式,从政权、民生、文化三个层面构建出新中国的国家形象:政府与人民休戚与共、水乳交融的政权形象;百姓生活日益改善、妇女地位不断提升的民生形象;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文教事业不断发展的文化形象。其构建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外宣实践,为新时代对外宣传与国家形象构建工作提供了珍贵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设》 对外宣传 国家形象构建
下载PDF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的哲学基础——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志强 王怀超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03,共8页
从历史唯物主义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视角进一步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的哲学基础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和实践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本体论革命,将主体性原则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了科学的价值定向。历史唯物主... 从历史唯物主义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视角进一步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的哲学基础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和实践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本体论革命,将主体性原则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了科学的价值定向。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的真正贯彻,使我们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过程中不断深入现实,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重要启示,即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坚守文明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红林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45,共7页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党的主要创始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选择了通过社会主义道路追求中国现代化,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步骤,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华民族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党的主要创始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选择了通过社会主义道路追求中国现代化,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步骤,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新篇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武装斗争和建设根据地的伟大实践中,勇于探索,较为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党如何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意义十分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工业化 中国现代化 重要意义
原文传递
开放教育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以国家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红林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学生以成人在职学习为主。国家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立足自身优势,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强调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增强课程时代感、亲和力,形成了一种适合成人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课...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学生以成人在职学习为主。国家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立足自身优势,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强调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增强课程时代感、亲和力,形成了一种适合成人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课教育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五分钟课程 大数据
下载PDF
国家开放大学网络教学团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红林 孙福万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06-111,共6页
国家开放大学基于信息技术优势,立足“两级统筹、四级办学”的体制,在网络教学团队建设上已有多年探索。目前,国家开放大学正处于由“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转变的关键时期。总结网络教学团队建设经验、积极面向未来,是保证高质量教... 国家开放大学基于信息技术优势,立足“两级统筹、四级办学”的体制,在网络教学团队建设上已有多年探索。目前,国家开放大学正处于由“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转变的关键时期。总结网络教学团队建设经验、积极面向未来,是保证高质量教学的应有之举。以国家开放大学体系教师为主要力量的研究队伍,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教学团队产生的必然性、内涵、组织架构、人员选拔机制、沟通机制、监管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极具意义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中也存在认识不到位、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为深入推进网络教学团队建设,需要重新审视教学团队的职能定位,探索真正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更加重视对运行机制的研究,加强横向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团队 必然性 内涵 组织架构 运行机制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农民合作化运动的基本经验
10
作者 孙红林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18期289-290,共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始终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基本前提、以因地制宜为基本方针、以不断提升农民受教育水平为基本途径、以不断健全农民合作化组织制度机制为基本原则,推动农民合作化运动不断走向深入,...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始终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基本前提、以因地制宜为基本方针、以不断提升农民受教育水平为基本途径、以不断健全农民合作化组织制度机制为基本原则,推动农民合作化运动不断走向深入,为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乡村的面貌提供了强大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以来 农民合作化 党的领导 基本经验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理论创新——首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层论坛”述评
11
作者 孙红林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4-161,共8页
2021年10月16日,由国家开放大学主办、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首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层论坛"在国家开放大学五棵松总部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党校系统、高校系统、社会科学研究院系统和部队院校系统的30... 2021年10月16日,由国家开放大学主办、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首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层论坛"在国家开放大学五棵松总部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党校系统、高校系统、社会科学研究院系统和部队院校系统的30余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讨论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敢于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开放大学 全国党校系统 部队院校 高层论坛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内容综述 五棵松 实践创新
原文传递
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志强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5,M0006,共11页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掀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潮,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比较集中的研究热点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实践依据、历史进程、基本经验、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及其时代价值等方面。总体上看,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式...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掀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潮,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比较集中的研究热点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实践依据、历史进程、基本经验、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及其时代价值等方面。总体上看,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度持续升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化理论,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重复性研究多,原创性研究少;对世界现代化进程关注不够;中西现代化比较研究相对较少等。未来学术界要着力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南,致力于新的理论研究范式,将中国式现代化放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考察,加强中西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同时也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基准,以跨学科研究为平台,提高研究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