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志留系上倾尖灭圈闭油气成藏 被引量:14
1
作者 郭倩 蒲仁海 +3 位作者 杨林 孙国峰 朱李 楚宪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0-123,128,共5页
塔河地区S112-2井于2005年在古生界碎屑岩中获得了高产油流,但由于其位于石炭系与志留系之间的不整合面附近,上下岩性接近,所以油层属于石炭系、东河砂岩还是志留系一直存有争议。该文通过对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综合研究,确认了S112-2... 塔河地区S112-2井于2005年在古生界碎屑岩中获得了高产油流,但由于其位于石炭系与志留系之间的不整合面附近,上下岩性接近,所以油层属于石炭系、东河砂岩还是志留系一直存有争议。该文通过对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综合研究,确认了S112-2井油藏的时代、构造与圈闭特征,认为该区志留系存在2种砂岩上倾尖灭圈闭:一种是舌状上倾尖灭圈闭,即砂体顶面为单斜,但尖灭线朝北上倾方向呈舌状突出;另一种是鼻凸上倾尖灭圈闭,即尖灭线平直,没有出现向北突出的舌头,但砂体顶面为一个鼻凸构造。后者是在该区发现的可能具有类似含油特征的一种新的圈闭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圈闭 志留系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子北油田毛家河区长6储层特征与物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2
作者 唐建云 任战利 +2 位作者 宋红霞 于建青 陈玉宝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7,共6页
通过铸体薄片、压汞、扫描电镜等多项测试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子北油田毛家河区长6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成岩作用、储集类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及各类溶蚀孔... 通过铸体薄片、压汞、扫描电镜等多项测试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子北油田毛家河区长6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成岩作用、储集类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及各类溶蚀孔为主,孔隙结构以中孔微细喉型、小孔微细喉型为主.研究区长6储层物性受沉积微相、孔隙结构、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不同沉积微相储层的物性差异较大,孔隙结构的各项参数与渗透率间具一定的相关性,机械压实与胶结作用是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解作用是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影响因素 长6储层 子北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南蒙古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岩浆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妍蓉 周海 +9 位作者 赵国春 韩以贵 张东海 王盟 赵少伟 裴先治 赵千 Narantsetseg Tserendash 耿红燕 Enkh-Orshikh Orsoo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8,共18页
中亚造山带作为显生宙以来全球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记录了古亚洲洋俯冲、增生、闭合的全过程。南蒙古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其晚古生代先后发育弧岩浆活动以及与伸展活动相关的岩石组合,是研究陆壳增生和改造的热点区域。笔者结... 中亚造山带作为显生宙以来全球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记录了古亚洲洋俯冲、增生、闭合的全过程。南蒙古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其晚古生代先后发育弧岩浆活动以及与伸展活动相关的岩石组合,是研究陆壳增生和改造的热点区域。笔者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及前人研究对南蒙古地区石炭纪--二叠纪这一关键时期的岩石组合做出系统梳理和总结,研究区石炭纪--二叠纪岩浆活动大致可以分为早石炭世(350~325 Ma),晚石炭世(320~305 Ma)和早二叠世(300~280Ma)3个阶段。早石炭世(350~325Ma)发育典型的弧岩浆岩且具有向南变年轻的趋势。此外,全岩Nd和锆石Hf同位素显示其主体具有显著的地幔贡献。综合前人认识,笔者认为这是古亚洲洋主洋盆以北多个次生的弧后洋盆俯冲后撤的结果。晚石炭世(320~305Ma)以高硅花岗岩为主,尤其315~310Ma的碱长花岗岩、碱长正长岩等是年轻弧地体重熔的产物,是俯冲大洋板片显著消耗的结束。早二叠世(300~280Ma)发育伸展相关的岩石组合(如A型花岗岩、双峰式火山岩和基性岩墙),这些岩浆活动显示高温特征,且具有显著的地幔物质贡献。结合前人工作,特别是笔者的前期工作,上述岩浆活动是由石炭纪板片后撤之后高角度俯冲诱发的俯冲板片断离所造成,且前人研究成果表明南蒙古东西两侧均有类似的岩石、构造和沉积记录。因此,笔者提出,古亚洲洋主洋盆泥盆纪--二叠纪多期次的俯冲后撤导致了其北侧一系列次生的弧后洋盆的开启、俯冲至闭合,上述过程伴随了中亚造山带南缘最后一次大规模侧向增生及其结束后板片断离诱发的垂向地壳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石炭纪—二叠纪 岩浆活动 构造演化 南蒙古地区
下载PDF
胡尖山地区长9储层特征研究
4
作者 李长志 胡友清 +2 位作者 周创飞 丁强 郭郡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4年第11期48-52,共5页
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资料对胡尖山地区长9储层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研究区长9储层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沉积环境是影响储层物性的地质基础,成岩作用对储层既有破坏性... 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资料对胡尖山地区长9储层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研究区长9储层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沉积环境是影响储层物性的地质基础,成岩作用对储层既有破坏性又有建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石炭系低速异常碳酸盐岩的解释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倩 蒲仁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9-696,共8页
巴麦地区即塔西南巴楚隆起-麦盖提斜坡,具有台地边缘-斜坡的古构造和古地理背景,这种台地边缘和典型的浅滩沉积暗示了该区具有发育生物礁的环境特征。区内先巴扎(XBZ)600 km2三维地震探区石炭系发育了巴楚组(C1b)生屑灰岩及标准灰... 巴麦地区即塔西南巴楚隆起-麦盖提斜坡,具有台地边缘-斜坡的古构造和古地理背景,这种台地边缘和典型的浅滩沉积暗示了该区具有发育生物礁的环境特征。区内先巴扎(XBZ)600 km2三维地震探区石炭系发育了巴楚组(C1b)生屑灰岩及标准灰岩、小海子组(C2x)3套灰岩,其中小海子组发现特殊响应碳酸盐岩,主要表现为厚度增大、频率增高、多出一条波峰同相轴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差异厚度法、底面拉平法、地震属性法、正反演模型法,结合野外露头、岩心、镜下观察、录井、沉积相等综合分析,可初步推测该低速异常体为厚度增加、孔隙度增大的近东西向台地边缘障壁礁所致。礁体东西走向延伸超过25km,礁核区小海子组灰岩最厚62 m,礁外的小海子组50 m。台缘斜坡南倾,坡度陡,水平宽度1~2 km。礁后生屑滩北倾,坡度缓,水平宽度3~6 km。受色力布亚断裂带遮挡,该生物礁储层可以形成有利圈闭,面积约为42 km2,厚约4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异常体 碳酸盐岩 小海子组 石炭系 巴麦(巴楚隆起-麦盖提斜坡)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摆宴井油区断层封闭性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赛 王平平 +2 位作者 李超 丁强 汪洋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2期42-45,共4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摆宴井油田断层为例,采取地层静封闭压力法和断层总泥含量法对各主要断层的垂向及侧向封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摆宴井油田延长组各断层呈非均质封闭,同一时期,断层的封闭性受断层走向影响最为明显,近南北向断层封闭性优... 以鄂尔多斯盆地摆宴井油田断层为例,采取地层静封闭压力法和断层总泥含量法对各主要断层的垂向及侧向封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摆宴井油田延长组各断层呈非均质封闭,同一时期,断层的封闭性受断层走向影响最为明显,近南北向断层封闭性优于近东西向断层;不同时期,断层在长71小层侧向封闭性整体相对较差,断层在长72小层封闭性良好,断层在长7下段即长73小层封闭性呈非均质特征。摆宴井油田延长组地层B10断块断层封闭性较好,对油气成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B9断块断层封闭性较差,不利于控制油气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摆宴井油田 断层封闭性 静封闭压力 总泥质含量
下载PDF
水敏性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
7
作者 李良星 杨博 +2 位作者 王勇 胡刚 唐栋梁 《地下水》 201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利用真实砂岩模型设计单、双模型水驱油实验研究水敏性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并对水敏及速敏伤害进行评价。实验表明,有水敏时比无水敏时的水驱效果要差,水驱后孔道内有大量残余油膜存在,孔隙网络中水驱方式主要为非活塞式,残余油类型主... 利用真实砂岩模型设计单、双模型水驱油实验研究水敏性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并对水敏及速敏伤害进行评价。实验表明,有水敏时比无水敏时的水驱效果要差,水驱后孔道内有大量残余油膜存在,孔隙网络中水驱方式主要为非活塞式,残余油类型主要有簇状残余油、串珠状、孤立状残余油、膜状残余油及盲孔中的残余油。在油田开发中,建议通过控制注入水的水质标准,向地层中注入粘土稳定剂、铁离子稳定剂等方法,来减轻或预防储层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敏伤害 速敏伤害 驱油效率 残余油 渗流特征
下载PDF
岩溶陷落柱的形成条件——以范各庄矿为例
8
作者 曹阳勃 《地下水》 2016年第5期171-172,共2页
岩溶陷落柱是华北石炭二叠煤系中发育的一种特殊地质构造,以其隐蔽性和突发性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长期以来,开滦范各庄矿深受陷落柱水害威胁,其中1984年范各庄煤矿陷落柱出水淹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范各庄矿井... 岩溶陷落柱是华北石炭二叠煤系中发育的一种特殊地质构造,以其隐蔽性和突发性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长期以来,开滦范各庄矿深受陷落柱水害威胁,其中1984年范各庄煤矿陷落柱出水淹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范各庄矿井地质资料、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以及对已发现的陷落柱资料进行分析,在前人理论基础上对范各庄矿陷落柱形成条件总结,认为该区在总体走向为北东向的开平复式向斜构造背景控制下,在奥灰岩溶发育,地下水不断交替,岩体自重应力和真空负压动力及地质构造条件下形成陷落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奥陶灰岩 地下水 岩溶陷落柱
下载PDF
江苏黄桥地区龙潭组沉积相与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建青 蒲仁海 +1 位作者 武岳 田媛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5-399,共5页
由于印支不整合褶皱抬升,下扬子局部地区龙潭组被剥蚀,钻井揭示残余的龙潭组砂岩横向变化明显。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解释等综合分析表明,江苏黄桥地区龙潭组为向上变粗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序列,砂岩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和分流河道沉积... 由于印支不整合褶皱抬升,下扬子局部地区龙潭组被剥蚀,钻井揭示残余的龙潭组砂岩横向变化明显。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解释等综合分析表明,江苏黄桥地区龙潭组为向上变粗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序列,砂岩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和分流河道沉积。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和孔隙度反演结果表明,较高波阻抗的砂岩平面上呈3个三角洲前缘朵状体展布。龙潭组砂岩平均孔隙度在4%~10%之间,平均孔隙度随现今埋深变浅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 三角洲前缘 储层预测 龙潭组 黄桥地区 江苏
下载PDF
WYB采油厂新庄区域注采对应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进博 薛鹏辉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10期294-294,共1页
本文通过前人对研究区长2储层小层的划分,并结合沉积微相、储层特征、射孔资料、油层连通栅状图及储层非均质性,对研究区长2储层注采井间注采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注采井间生产动态数据完成生产动态曲线,辅助描述注采井间的注采对... 本文通过前人对研究区长2储层小层的划分,并结合沉积微相、储层特征、射孔资料、油层连通栅状图及储层非均质性,对研究区长2储层注采井间注采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注采井间生产动态数据完成生产动态曲线,辅助描述注采井间的注采对应程度。研究中主要对导致研究区井间注采关系不对应的类型进行一一列举和深入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非均质性 连通性 注采对应
下载PDF
二连盆地阿拉达布斯凹陷烃源岩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江雨 薛鹏辉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10期274-274,共1页
在二连盆地阿拉达布斯凹陷延阿参1井白垩系泥岩进行一系列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测试分析的基础上,从有机碳、氯仿沥青"A"、生烃潜量、热解峰温、镜状体反射率、烃源岩可溶抽提物和饱和烃色质特征等方面着手,对该烃源岩的有机质丰... 在二连盆地阿拉达布斯凹陷延阿参1井白垩系泥岩进行一系列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测试分析的基础上,从有机碳、氯仿沥青"A"、生烃潜量、热解峰温、镜状体反射率、烃源岩可溶抽提物和饱和烃色质特征等方面着手,对该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及类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二连盆地 地化特征 阿拉达布斯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