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行星探测发展综述 被引量:37
1
作者 张荣桥 黄江川 +2 位作者 赫荣伟 耿言 孟林智 《深空探测学报》 2019年第5期417-423,455,共8页
小天体上保存着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成分,同时可能蕴含着地球生命与水起源的重要线索,是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历史的活化石。近年来,小行星探测已成为主要航天国家深空探索领域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简要总结了国际上小天体探测历程,对... 小天体上保存着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成分,同时可能蕴含着地球生命与水起源的重要线索,是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历史的活化石。近年来,小行星探测已成为主要航天国家深空探索领域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简要总结了国际上小天体探测历程,对小行星探测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未来小行星探测任务面临的主要关键技术,并对中国后续开展小行星探测活动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探测 关键技术 发展综述
下载PDF
太阳系边际探测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吴伟仁 于登云 +10 位作者 黄江川 宗秋刚 王赤 于国斌 赫荣伟 王倩 康焱 孟林智 吴克 何建森 李晖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共16页
本文在综述太阳系边际探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基础上,基于太阳系边际探测的发展趋势,阐释了太阳系边际探测的4类科学目标,提出了我国太阳系边际探测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及近期探测任务设想,给出了应重点研究和突破的6类关键技术,为我国... 本文在综述太阳系边际探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基础上,基于太阳系边际探测的发展趋势,阐释了太阳系边际探测的4类科学目标,提出了我国太阳系边际探测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及近期探测任务设想,给出了应重点研究和突破的6类关键技术,为我国太阳系边际探测的论证与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边际 日球层 恒星际 探测器 太阳风 星际介质 发展路线
原文传递
航天工程多态全息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继忠 裴照宇 +5 位作者 于国斌 康焱 王倩 庞涪川 卢亮亮 杨瑞洪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5-542,共8页
以我国航天工程研制特点和数字化需求为出发点,构建涵盖航天工程全周期、全系统的数据体系,提出航天工程多态全息模型的概念及具体组成,实现了包含全要素信息的完整产品数字化定义;构建航天工程全生命周期模型体系,体系化地表达了多态... 以我国航天工程研制特点和数字化需求为出发点,构建涵盖航天工程全周期、全系统的数据体系,提出航天工程多态全息模型的概念及具体组成,实现了包含全要素信息的完整产品数字化定义;构建航天工程全生命周期模型体系,体系化地表达了多态全息模型在任务层、系统层和功能层随时间的动态演化过程,以及相互耦合关系;开发了多态全息模型集成系统,并在典型的航天型号中开展了实践,初步形成了架构驱动的协同研制模式和数据驱动的产品状态管理模式,提升了研制效率效益,为其他领域复杂系统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工程 系统生命周期 产品模型 模型体系 总体设计 数据管理
下载PDF
月球科研站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4
作者 裴照宇 彭兢 +6 位作者 张明 杜红 刘治钢 王琼 赵春阳 胡古 马季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8689-8700,共12页
该文调研国外月球科研站能源系统研究现状,在未来月球科研站总体框架下,对我国未来月球科研站能源系统能力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能源系统总体目标、建设阶段和总体思路,按照局部能力提升、全面任务能力提升、长期维护和功能拓展3个... 该文调研国外月球科研站能源系统研究现状,在未来月球科研站总体框架下,对我国未来月球科研站能源系统能力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能源系统总体目标、建设阶段和总体思路,按照局部能力提升、全面任务能力提升、长期维护和功能拓展3个阶段开展需求分析,提出“集成化设计、模块化构建、智能化运行、数字化研制”的研制理念;按照“工程验证、技术突破、创新引领”的标准对能源技术进行划分,针对性的分类提出解决途径和发展策略;对近场/远场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高效轻质热电转换技术、核反应堆发电与防护技术、大规模储能阵列技术、空间燃料电池技术、月面电网系统构建与管理技术等,分析应用场景,提出应用指标,并给出实施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型、中型和小型3种规格的能源系统概念设想,并对其进行简要比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科研站 能源系统 任务分析 关键技术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航天器电缆网快速协同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康焱 刘刚 +3 位作者 张柏楠 王倩 谷巍 王威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14-222,共9页
以航天器电缆网传统研制模式的局限性为出发点,提出了电缆网全息模型的概念及其通用模型体系,实现了包含全要素设计信息的完整产品数字化定义;基于先"修路"后布线的设计理念,系统地提出了导航式电缆网快速协同设计方法及其相... 以航天器电缆网传统研制模式的局限性为出发点,提出了电缆网全息模型的概念及其通用模型体系,实现了包含全要素设计信息的完整产品数字化定义;基于先"修路"后布线的设计理念,系统地提出了导航式电缆网快速协同设计方法及其相关算法,建立了航天器整器级统一的电缆网络通道"地图",有效增强了电缆网的顶层设计,减少了每束电缆并行设计时路径统筹规划不够和走向不优化的问题;构建了电缆网机电一体化协同模式和面向研制全周期的一体化业务流程,建立了跨型号跨专业的通用模型库、参数库、算法与规则库,完善了电缆网系统级设计和底层数据模型,实现了不同专业间的并行协同;开发了导航式电缆网快速协同设计系统,实现了基于参数驱动的复杂电缆网快速三维布线,提升了设计效率效益,并在以空间站为代表的载人航天型号中开展了应用,为复杂电缆网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网 快速协同设计 总体设计 三维数字化 数字化定义 航天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