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实施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政策建议 被引量:7
1
作者 徐华清 朱松丽 +2 位作者 朱晓杰 刘强 于胜民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51,共4页
本文在中国能源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管理政策研究报告的基础上,针对“十一五”我国各种能源规划可能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探讨了不同类型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我国实施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政策建议。
关键词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能源规划 研究报告 管理政策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发展低碳经济:挑战和机遇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华清 《时事资料手册》 2009年第5期11-14,共4页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家根本利益。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型社会,是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全球正在经历的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方式 气候变化 人民群众 场经济 利益
原文传递
节能减排形势仍严峻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华清 《时事报告》 2012年第2期42-43,共2页
节能减排既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时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9.1%,二氧化硫、化学需... 节能减排既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时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9.1%,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4.29%和12.45%,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一五”时期 “十一五”规划 经济结构调整 转变增长方式 国内生产总值
原文传递
如何认识减排40%-45%
4
作者 徐华清 《时事报告》 2010年第2期54-55,共2页
“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去年年底,我国政府公布了这一减排量化指标,立即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国际社会普遍对中国这一负责任的做法表示欢迎。也有部分国家怀疑“45%的数字是否具有国... “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去年年底,我国政府公布了这一减排量化指标,立即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国际社会普遍对中国这一负责任的做法表示欢迎。也有部分国家怀疑“45%的数字是否具有国际约束力’:还要求中国接受国际监督、测量等。国内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有人把我国自主减排指标等同于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有入怀疑“这个目标能实现吗”?对这个指标,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二氧化碳排放 国际社会 量化指标 部分国家 认识误区 发达国家 国内外
原文传递
能为应对气候变化预留足够的提升空间,巴黎大会就可以说是成功的
5
作者 朱松丽 《中国经济周刊》 2015年第47期30-31,共2页
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方大会(COP21)正在法国巴黎召开。缔约方大会年年召开,由于种种原因,巴黎会议被寄予厚望。相比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国际低碳发展大环境日益改善,历经4年密集磋商的气候谈判... 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方大会(COP21)正在法国巴黎召开。缔约方大会年年召开,由于种种原因,巴黎会议被寄予厚望。相比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国际低碳发展大环境日益改善,历经4年密集磋商的气候谈判为巴黎会议奠定了不错的基础,各国政府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政治诚意,因此巴黎会议不会让国际社会过于失望。但是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这项持久艰难的工作而言,巴黎会议一定是不够的。如果能够为这项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并预留足够的提升空间,巴黎会议就可以说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法国巴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空间 成功 国际社会 2009年 哥本哈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