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的发展思路与主要任务 被引量:231
1
作者 张于喆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5-91,共7页
数字经济是融合型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我国作为后发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追赶超越"的发展诉求没有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需... 数字经济是融合型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我国作为后发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追赶超越"的发展诉求没有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需要以数字经济为驱动。因此,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为切入点,有步骤、有层次地对所有实体经济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全面重塑产业核心竞争力。具体看,传统存量领域应突出问题导向,以融合发展为主线,推动创新应用;新兴增量领域应突出目标导向,瞄准前沿、把握趋势。同时,还要突出基础保障,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注入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产业结构 存量领域
原文传递
日本的“六次产业化”与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被引量:208
2
作者 姜长云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5年第3期5-10,共6页
以分析日本发展"第六产业"、推进农业"六次产业化"为背景,揭示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的重点与特色,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日本推进"六次产业化"的异同点。认为我国与... 以分析日本发展"第六产业"、推进农业"六次产业化"为背景,揭示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的重点与特色,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日本推进"六次产业化"的异同点。认为我国与日本同属东亚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的资源禀赋多有共同之处,日本发展"第六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但两国在农村居住结构、农产品"地产地消"传统等方面仍有诸多不同之处。因此,应本着客观、谨慎的态度借鉴日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产业 六次产业化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下载PDF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目标导向、重点领域与关键举措 被引量:203
3
作者 涂圣伟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2,共11页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三农"工作的两大重要战略部署,具有理念相通性和阶段递进性,提高二者的政策匹配度和实践融合度,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的质量和乡村振兴的实效。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应以促进包...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三农"工作的两大重要战略部署,具有理念相通性和阶段递进性,提高二者的政策匹配度和实践融合度,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的质量和乡村振兴的实效。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应以促进包括脱贫人口在内的全体农村居民的生计改善和全面发展为根本导向,聚焦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现代化、扶贫资产管理和高效利用、绿色减贫长效机制构建等重点领域,加快政策深化调整、工作体系转变、资源配置方式转型,提升脱贫效果可持续性,促进减贫治理长效化,实现乡村内生性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战略 有机衔接 减贫治理
原文传递
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 被引量:177
4
作者 王岳平 葛岳静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8,共8页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和全国最新投入产出表数据,从实证的角度,通过计算和分析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程度和影响力系数、感应程度和感应度系数、各项最终需求的诱发额和诱发系数、各部门对最终需求的依存度、...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和全国最新投入产出表数据,从实证的角度,通过计算和分析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程度和影响力系数、感应程度和感应度系数、各项最终需求的诱发额和诱发系数、各部门对最终需求的依存度、总体联系等指标,分析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揭示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理,并从需求管理的角度,提出各项需求政策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原文传递
重点领域改革节点研判:供给侧与需求侧 被引量:187
5
作者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选题研究中心 王佳宁 盛朝迅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51,共17页
改革开放以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政策演进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2年,以供给侧改革为主,包括土地改革、国企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第二阶段为1992-2012年,以需求侧改革为主,包括“宏观调控”、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 改革开放以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政策演进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2年,以供给侧改革为主,包括土地改革、国企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第二阶段为1992-2012年,以需求侧改革为主,包括“宏观调控”、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政策;第三阶段为2012年至今,供给侧改革再次得到重视,并逐渐形成新供给改革政策。解决中国经济当下面临的问题,必须供需双侧并举,实施“五个发力”,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需求侧改革 改革开放 40 周年
下载PDF
工商资本下乡的适宜领域及其困境摆脱 被引量:148
6
作者 涂圣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3-82,共10页
工商资本大量下乡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农村生产要素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是市场利润、政策红利、圈地诱惑等共同引致的现象,是一个长期趋势而非短期热潮。工商资本下乡务农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社... 工商资本大量下乡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农村生产要素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是市场利润、政策红利、圈地诱惑等共同引致的现象,是一个长期趋势而非短期热潮。工商资本下乡务农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社会组织效应等三大正面效应,但也可能带来小农挤出效应、公共利益损害和产业安全挑战等问题。现阶段工商资本下乡务农存在"资本潮涌"过程中盲目投资、土地流转契约关系不稳定等隐患。对待工商资本下乡,应在土地流转"三个不得"的前提下,加强引导、严格准入、强化监管、搞好服务,赋予工商资本进入和退出农业的自由选择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资本 现代农业 “三农”问题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来自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证据 被引量:136
7
作者 周振 张琛 +1 位作者 彭超 孔祥智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82,共15页
研究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不仅有利于评价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效果,也可为农民增收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依据。但是,现有的实证研究大都忽略了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之间互为因果的内生性问题,导致研究结果存在着偏差。对... 研究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不仅有利于评价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效果,也可为农民增收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依据。但是,现有的实证研究大都忽略了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之间互为因果的内生性问题,导致研究结果存在着偏差。对此,本文基于2003~2008年中国全部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利用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在县级层面“先试点、再逐步推广的准自然实验特征,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与工具变量估计方法,衡量了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北对农民收入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倾向值匹配后的估计结果显示,农民收入关于农机总动力的弹性至少为0.4。此外,本文还进一步评估了农业机械化通过粮食产出和劳动力转移两条路径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效果,发现农业机械化.主要是通过影响粮食产出来提高农民收入,而通过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却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民收入 双重差分模型 倾向值匹配
原文传递
农业现代化视野的产业融合互动及其路径找寻 被引量:113
8
作者 张义博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7,共10页
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市场化改革、新兴技术的普及、农业多功能性需求崛起以及工商资本大量进入农业为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创造了条件。促进我国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应完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相关政策... 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市场化改革、新兴技术的普及、农业多功能性需求崛起以及工商资本大量进入农业为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创造了条件。促进我国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应完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相关政策,破除产业融合发展的要素制约,采取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财税支持,鼓励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普及,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和综合农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三产业融合 利农思维 “三农”问题
下载PDF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权威专家深度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被引量:101
9
作者 魏后凯 姜长云 +2 位作者 孔祥智 张天佐 李小云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4,共13页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为了进一步领会会议精神,本刊编辑部邀请"三...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为了进一步领会会议精神,本刊编辑部邀请"三农"领域权威专家对《建议》中有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深度解读 远景目标 战略部署 五年规划 权威专家 《建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原文传递
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农村消费研究 被引量:98
10
作者 方松海 王为农 黄汉权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80,共15页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总量提高、结构优化,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等特征突出,而城乡、地区、人群差距拉大以及消费贡献率下降等问题明显。教育费用、基础设施和信贷约束三大因素既制约农民增收,也限制农村消费扩张。同时,...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总量提高、结构优化,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等特征突出,而城乡、地区、人群差距拉大以及消费贡献率下降等问题明显。教育费用、基础设施和信贷约束三大因素既制约农民增收,也限制农村消费扩张。同时,农民增收面临着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验,农村消费也受到农村社会保障和人口结构问题的间接制约。"十二五"期间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农村消费的着眼点在于实现全面小康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村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是进一步增强其消费能力的根本着力点,为此建议:实施教育、金融和基础设施三大差别化支持方案,重点提升中西部落后地区,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能力和消费能力;推动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构建有利于农民的农业产业链模式,营造有利于现代农业和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环境;促进农村居民生活现代化,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消费 差别化支持方案 收入倍增计划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特征、机理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97
11
作者 刘红光 王云平 季璐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从广义的产业转移内涵出发,借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2007—2010年省区间的产业转移,验证了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即低端产业正从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高端产业仍集中在东部地区。同时我们... 从广义的产业转移内涵出发,借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2007—2010年省区间的产业转移,验证了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即低端产业正从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高端产业仍集中在东部地区。同时我们还发现东部地区内部也存在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主要从长三角地区向京津冀鲁等地区转移。通过对不同类型产业区域间转移的机理分析,提出了原料指向型、成本驱动型、投资拉动型、集聚依赖型四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并总结出了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梯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产业转移 投入产出 机理 梯度模式
原文传递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综合测度 被引量:85
12
作者 邱灵 方创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10,共12页
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国际大都市主导产业和增长动力背景下,中国大城市正向服务经济迈进,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成为影响城市空间重构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力量。以北京市为案例区,基于基本单位普查和经济普查的大样... 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国际大都市主导产业和增长动力背景下,中国大城市正向服务经济迈进,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成为影响城市空间重构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力量。以北京市为案例区,基于基本单位普查和经济普查的大样本企业数据,运用Theil系数、空间基尼系数、赫芬代尔系数、EG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地理联系率进行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就业人数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差异更为明显且呈现扩大趋势,功能区间发展差异的贡献最大。②街区尺度生产性服务业区域集聚程度和企业集中程度均存在时间波动性和行业异质性,控制企业规模的产业集聚普遍存在,但空间集聚程度普遍较低。③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关联性,首都功能核心区是高密度区与高密度区邻近的集中区域。④流通、信息、商务和科技服务相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一致性较高,流通、商务和科技服务之间以及信息与科技服务之间的空间集聚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集聚 综合测度 北京市
原文传递
成本快速上升背景下的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被引量:73
13
作者 方松海 王为农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1-108,共18页
农业成本快速上升将对供需格局产生不利影响。供需双方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价格弹性将促成发散型蛛网效应风险,导致市场失灵,这是政府干预农产品市场的最基本理由,应对成本变化的补贴也是这个理由的延伸。根据对3省的典型调查以及14... 农业成本快速上升将对供需格局产生不利影响。供需双方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价格弹性将促成发散型蛛网效应风险,导致市场失灵,这是政府干预农产品市场的最基本理由,应对成本变化的补贴也是这个理由的延伸。根据对3省的典型调查以及14省(份)农户的偶遇调查分析,当前补贴政策有边际激励效果,但应对成本变化的作用未充分体现。此外,存在补贴目的认识不清、战略考虑不足等问题。对此,基于理论分析,本文明确了农业补贴思路,梳理了补给谁、补什么的问题,从战略层面尝试构建了生产补贴与成本变化的联动机制,以及生产补贴、价格支持与公共基础投入相互配合的灵活支持框架,并对近期农业补贴的调整方案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补贴 蛛网效应 边际激励 联动机制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历程、基本经验与深化路径 被引量:64
14
作者 孔祥智 周振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7-38,共12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历了赋予农民土地和劳动力自主配置权利、放宽要素流动限制与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三个阶段,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明显提升,既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又推进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构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历了赋予农民土地和劳动力自主配置权利、放宽要素流动限制与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三个阶段,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明显提升,既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又推进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针对当前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中存在的资源资产盘活不够、要素跨城乡和跨区域流动不畅、农村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等问题,建议持续做好资源要素盘活、流动与保护等工作,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要素市场化 要素配置 产权制度改革
下载PDF
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跑路烂尾”之谜:基于要素配置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62
15
作者 周振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46,共13页
对于工商资本下乡,市场有需求,企业有动力,但是大量工商资本下乡后却"跑路烂尾"。这种现象实质上是企业要素配置长期失衡的最终表现。本文从要素配置的视角建立了分析框架,并运用晋陕黔浙闽鲁鄂蒙8省(自治区)14县(市、区)的... 对于工商资本下乡,市场有需求,企业有动力,但是大量工商资本下乡后却"跑路烂尾"。这种现象实质上是企业要素配置长期失衡的最终表现。本文从要素配置的视角建立了分析框架,并运用晋陕黔浙闽鲁鄂蒙8省(自治区)14县(市、区)的案例调查和问卷调查的企业数据,对本文提出的解释命题进行验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企业管理能力的不适应、要素供求不匹配、市场环境不优化是工商资本下乡后企业经营困难的直接原因;第二,政府对农业领域的过度干预以及农村要素改革系统性、协同性与配套性不足,是工商资本下乡后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足且盲目下乡、要素错配、经营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围绕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资本 乡村振兴 要素配置
原文传递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政策导向与战略重点 被引量:61
16
作者 涂圣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8-127,共10页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难度最大、工作链条最长的系统工程,涉及搬迁群众生计保障与后续发展全过程。随着工作重心转向做好后续扶持,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政策取向上实现三个维度的转型:基于人的动态发展要求,...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难度最大、工作链条最长的系统工程,涉及搬迁群众生计保障与后续发展全过程。随着工作重心转向做好后续扶持,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政策取向上实现三个维度的转型:基于人的动态发展要求,探索搬迁群体生计改善、社会融入以及人口市民化的整体诉求实现路径;着眼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将安置点融入县域经济发展范畴,健全县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化支持政策;按照迁出地、迁入地联动发展的思路,增强“人地钱”等要素匹配性,提高搬迁群体市场参与能力、安置社区集体行动能力、迁入地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文化建设引领能力,促进搬迁群体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后续扶持 脱贫攻坚
下载PDF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趋势的变化 被引量:59
17
作者 姜长云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12,共9页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趋势性变化,提出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农民农业收入稳定增长的难度将会明显加大,波动风险显著增加;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其增长幅度有可能明显扩大,或持续保持大幅增长的态势,但其增长幅度出现急剧...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趋势性变化,提出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农民农业收入稳定增长的难度将会明显加大,波动风险显著增加;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其增长幅度有可能明显扩大,或持续保持大幅增长的态势,但其增长幅度出现急剧萎缩的风险也在明显增加。因此,今后农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的难度将会显著加大,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在迅速增加;城乡收入差距仍将呈现扩大的态势。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应该继续给予高度重视;尤其要按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尽力防止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出现大幅波动,努力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增长 波动风险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银企距离与出口贸易转型升级 被引量:58
18
作者 许和连 金友森 王海成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4-190,共17页
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中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考察了银企距离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 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中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考察了银企距离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银企距离在2000—2010年总体呈下降趋势,银企距离缩短显著提高了企业一般贸易出口比重,有利于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影响机制检验表明,降低融资成本和强化风险控制是银企距离缩短促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传导渠道。异质性检验表明,缩短企业与中小银行之间的距离以及制度环境不完善、金融发展落后和交通基础设施欠发达地区的银企距离对一般贸易出口比重的提升作用更强。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多维分析发现,缩短银企距离还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出口技术复杂度、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创新能力。本文的发现为深化对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关系的理解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前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企距离 银行分支机构 一般贸易 出口贸易转型升级
原文传递
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外延的思考 被引量:54
19
作者 姜长云 李俊茹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23,共10页
讨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外延,要注意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从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中综合把握,注意后发型发展中大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特殊性,注意农业农村现代化概念的动态性、历史性和国际比较性。农业... 讨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外延,要注意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从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中综合把握,注意后发型发展中大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特殊性,注意农业农村现代化概念的动态性、历史性和国际比较性。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可以界定为“一锚两统四促一跨”“五位一体四培育三起来”,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之“根”,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之“本”,农民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之“魂”。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外延,可从两个维度来理解。第一个维度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化融动”,第二个维度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乡村居民高品质生活、“三农”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 农民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54
20
作者 姜长云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52,共12页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为服务业发展能够有效适应、创造和引领市场需求,凸显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应形成一批顺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企业和企业家,营造有...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为服务业发展能够有效适应、创造和引领市场需求,凸显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应形成一批顺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企业和企业家,营造有利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培育契合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产业生态,创新完善包容审慎的服务业监管框架和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发展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服务业监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