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2019年西藏那曲市包虫病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艾佳佳 王莹 +5 位作者 贡桑曲珍 庞华胜 季笑遥 次多杰 白玛央金 索朗拉姆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了解和分析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包虫病流行现状和势态,评估2017-2019年综合防治效果,为制订包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那曲市辖区内各流行县(区)2017-2019年包虫病综合防治联合评估数据并与2012-2016年流调数据作比较,分析2... 目的了解和分析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包虫病流行现状和势态,评估2017-2019年综合防治效果,为制订包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那曲市辖区内各流行县(区)2017-2019年包虫病综合防治联合评估数据并与2012-2016年流调数据作比较,分析2017-2019年那曲市包虫病综合防治效果。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那曲市2019年人群包虫病患病率为0.54%(2533/466732),较2016年的3.37%(15565/462381)显著下降(χ^(2)=43.00,P<0.05);2019年犬棘球绦虫感染率为2.28%(67/2941),较2016年的11.36%(128/1127)显著下降(χ^(2)=208.00,P<0.05)。标化后犬感染率为1.72%,各县标化感染率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2019年家畜包虫病患病率为0.06%(26/43796),较2016年的5.74(21/366)明显下降(χ^(2)=63.00,P<0.05)。2019年人群包虫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8.64%(16322/16547),较2016年的31.01%(824/2657)显著升高(χ^(2)=1348.00,P<0.05)。结论那曲市2017-2019年包虫病综合防治效果显著,人群包虫病患病率、犬感染率、家畜患病率均显著下降,人群包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曲市 西藏 包虫病 综合防治 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西藏日喀则市棘球蚴病传染源控制措施及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立英 边巴 +4 位作者 贡桑曲珍 庞华胜 何伟 王莹 李景中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7-673,共7页
目的调查了解西藏日喀则市棘球蚴病传染源控制措施实施情况,评价防治效果。方法调查西藏日喀则市各流行县2017-2019年传染源犬的数量变化、登记管理和驱虫情况以及感染率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防治效果。结果2017-2019年日喀... 目的调查了解西藏日喀则市棘球蚴病传染源控制措施实施情况,评价防治效果。方法调查西藏日喀则市各流行县2017-2019年传染源犬的数量变化、登记管理和驱虫情况以及感染率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防治效果。结果2017-2019年日喀则市设立流浪犬收容中心6所,累计抓捕、收容流浪犬或处理染疫犬189992只次,年收容率分别为32.75%、66.13%和99.99%;家养犬分别为50067、42703和38074只,登记管理率分别为36.55%、74.18%和96.16%;犬年均驱虫次数分别为1、10、10次,目前基本实现"犬犬投药、月月驱虫"。2019年犬棘球绦虫感染率为2.27%(41/1803),较2016年棘球蚴病流行情况调查的犬感染率4.83%(94/1945)显著下降(P<0.05)。2019年标化犬感染率为0.70%,较2016年下降85.5%。结论2017-2019年日喀则市流浪犬数量显著减少,家养犬棘球绦虫感染率大幅下降,传染源犬控制效果良好,棘球蚴病传播风险显著降低,实现了日喀则市棘球蚴病3年综合防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包虫病 传染源 控制措施 防治效果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地区水质微生物现场检测与标准方法的应用比较
3
作者 普布卓玛 孙宗科 +3 位作者 马啸 朗杰卓嘎 张登城 彭措次仁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914-917,共4页
目的在青藏高原地区用水质微生物现场检测设备对水样进行采样检测,比较菌落总数现场纸片法与国家标准平板倾注法、总大肠菌群现场纸片酶底物法与国家标准酶底物法的检测结果。方法在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山南市和林芝市选取采样现场,采... 目的在青藏高原地区用水质微生物现场检测设备对水样进行采样检测,比较菌落总数现场纸片法与国家标准平板倾注法、总大肠菌群现场纸片酶底物法与国家标准酶底物法的检测结果。方法在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山南市和林芝市选取采样现场,采集生活饮用水进行菌落总数检测,采集水源水进行总大肠菌群检测,分别进行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对拉萨市、山南市和林芝市的106份、96份、101份生活饮用水进行菌落总数检测,对3个地市的51份、54份、48份水源水水样进行总大肠菌群检测,将现场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结果之间均有直线相关关系(P<0.01)。结论水质微生物现场检测设备和方法可用于青藏高原地区水质微生物检测的备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指标 现场检测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方式对肝囊型包虫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贾昌林 曹宏伟 张庆达 《西藏医药》 2022年第3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肝囊型包虫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方法选自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囊型包虫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研究组实施外囊摘除术,对照组实施内囊摘除术。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并发...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肝囊型包虫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方法选自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囊型包虫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研究组实施外囊摘除术,对照组实施内囊摘除术。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随访1年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未发生过敏性休克,对照组3例(3.33%),差异有意义(P<0.05);术后并发胆瘘、残腔感染、复发等并发症情况:研究组3例(3.33%),对照组24例(2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外囊切除切除术,可以有效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型包虫 外囊切除 内囊切除 并发症
下载PDF
阿苯达唑联合药物治疗棘球蚴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秦敏 王立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7-655,共9页
棘球蚴病是严重危害农牧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治疗药物以阿苯达唑为主。但阿苯达唑的生物利用度低,需要患者加大药量且长期服用,这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并可能出现耐药性。为了提高阿苯达唑的疗效,减少药物对机体... 棘球蚴病是严重危害农牧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治疗药物以阿苯达唑为主。但阿苯达唑的生物利用度低,需要患者加大药量且长期服用,这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并可能出现耐药性。为了提高阿苯达唑的疗效,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关注阿苯达唑联合用药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重点对其他药物联合阿苯达唑治疗棘球蚴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棘球蚴病患者药物治疗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阿苯达唑 药物治疗 联合治疗
原文传递
棘球蚴病患者生命质量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泽航 张争艳 王立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35-1240,F0003,共7页
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棘球蚴病的症状以及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情况,使患者的日常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带来创伤,影响患者健康质量。生命质量作为新一代健康指标和预后研究指... 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棘球蚴病的症状以及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情况,使患者的日常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带来创伤,影响患者健康质量。生命质量作为新一代健康指标和预后研究指标,可以更为全面地评价棘球蚴病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本文对生命质量概念、棘球蚴病患者生命质量测量工具的内容和应用、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以后开展棘球蚴病患者生命质量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生命质量 测量工具 影响因素 综述
原文传递
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棘球蚴病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罗钊辉 肖丹 +5 位作者 艾佳佳 庞华胜 李景中 秋尼措姆 张颋 陈家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棘球蚴病流行状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6-11月采取普查的方式,对改则县所辖7个乡镇的2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腹部B超检查,对疑似病例进行血清中棘球蚴IgG抗体检测,计算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并在改则镇、麻...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棘球蚴病流行状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6-11月采取普查的方式,对改则县所辖7个乡镇的2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腹部B超检查,对疑似病例进行血清中棘球蚴IgG抗体检测,计算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并在改则镇、麻米乡和物玛乡采集犬粪,采用ELISA检测棘球绦虫抗原。结果B超共检查21376人,发现棘球蚴病患者353例,改则县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为1.65%(353/21376)。改则县7个乡(镇)均有棘球蚴病流行,其中,以古姆乡人群患病率最高,为2.28%(54/2369);最低的先遣乡为0.76%(13/1716),各乡之间的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χ^(2)=25.891,P<0.05)。女性患病率为1.97%(205/10410)高于男性的1.35%(148/10966)(χ^(2)=12.625,P<0.05)。不同年龄组间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χ^(2)=346.854,P<0.05),70岁以上人群最高为6.85%(49/715),10岁以下儿童最低为0.24%(12/4908)。各民族中,藏族患病率(1.67%,353/21084)高于汉族和回族总和(0,0/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不同职业人群间患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4,P=0.035),其中牧民患病率最高,为1.78%(296/16614);所发现病例中,处于活跃及过渡期(CE1-3)的病灶占52.69%(186/353),处于钙化期的(CE4-5)占45.04%(159/353)。调查发现家犬和无主犬棘球绦虫粪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0.00%(9/45)和17.65%(6/3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0,P=0.792)。结论改则县7个乡均存在较高程度的棘球蚴病流行,以古姆乡最高。女性、藏族、牧民和60岁以上人群是重点防治对象。家犬和野犬均需纳入传染源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流行病学调查 西藏自治区 改则县
下载PDF
智能项圈在包虫病犬驱虫应用中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诗杰 马俊英 +11 位作者 张雪飞 王虎 马霄 多杰才仁 车光柱 贡桑曲珍 庞华胜 王威 刘玉芳 郭帅 马万里 司晓妹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16-1222,共7页
目的探讨智能项圈在包虫病源头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组,智能项圈驱虫组(干预组)的犬佩戴智能项圈,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远程管理控制,每月定时自动投放驱虫药饵1次;人工驱虫组(对照组)采用现有人工投放药饵驱虫模式... 目的探讨智能项圈在包虫病源头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组,智能项圈驱虫组(干预组)的犬佩戴智能项圈,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远程管理控制,每月定时自动投放驱虫药饵1次;人工驱虫组(对照组)采用现有人工投放药饵驱虫模式。采用ELISA方法检测犬粪棘球绦虫抗原,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广义估算方程(GEE)分析驱虫效果。结果智能项圈驱虫组在驱虫开始、驱虫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时项圈佩戴率分别为100.00%(421/421)、96.20%(405/421)、89.31%(376/421)、84.56%(356/421)和94.06%(396/421);累积投药完成率分别为74.36%(313/421)、91.37%(1154/1263)、84.76%(2141/2526)、80.15%(3037/3789)和74.43%(3760/5052)。12次驱虫后,智能项圈驱虫组和人工驱虫组均能显著降低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723,P=0.014;χ^(2)=26.145,P=0.002)。使用智能项圈驱虫对犬具有更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感染风险比人工驱虫组降低27%(95%置信区间0.556~0.959)。结论作为一种新的驱虫工具,智能项圈驱虫维持了较高的驱虫覆盖率和驱虫完成率,有效降低犬棘球绦虫感染风险,值得进一步应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智能项圈 犬驱虫 物联网
原文传递
棘球蚴病人群定居点周边犬科动物传染源驱虫效果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成玺 余晴 +3 位作者 陈木新 王旭 韩帅 艾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85-1289,共5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青海省玉树市围栏式定点投放驱虫药饵控制棘球蚴病犬科传染源感染效果,为当地野外犬科传染源控制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2017-2018年,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选择巴塘乡(干预组)和隆宝镇(对照组)2处人群定居点周边... 目的观察和评价青海省玉树市围栏式定点投放驱虫药饵控制棘球蚴病犬科传染源感染效果,为当地野外犬科传染源控制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2017-2018年,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选择巴塘乡(干预组)和隆宝镇(对照组)2处人群定居点周边犬科动物活动频繁区域,采用无人机定点定位功能,在巴塘乡按照半径为300 m划定内圈栏,600 m划定外圈栏(总面积为1.44km^(2)),内外栏内均以间隔20 m等距投放4~8粒驱虫药饵(吡喹酮含量50mg/粒);在隆宝镇选择同等面积的犬科传染源群频繁出没点,不实行投药干预。在两个区域内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沿直线收集所有视野范围内的野生动物粪便,通过形态辨析法初步辨别采集的粪便类型,ELISA检测棘球绦虫粪抗原。于2018年5-10月在两个区域设置50 m×50 m调查样方各2个,采用布夹法调查两个区域内小型啮齿动物数量,采取棘球绦虫线粒体cox1基因PCR扩增与测序方法了解感染虫种的状况。结果在干预组巴塘乡360个点共投放驱虫药饵23000余粒,采集犬粪227份,粪抗原阳性率3.08%;在对照组隆宝镇共采集犬粪245份,粪抗原阳性率7.35%,干预组和对照组犬粪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巴塘乡犬基线感染率14.00%(7/50)和隆宝镇感染率7.89%(3/38)相比,巴塘乡犬粪抗原阳性率显著下降(P<0.05),隆宝镇无显著变化(P>0.05)。巴塘乡小型啮齿动物带绦虫属(含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8.62%(15/174),隆宝镇5.31%(6/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海田鼠中未发现棘球蚴感染;高原鼠兔的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2.08%(3/144),为石渠棘球绦虫,其中巴塘乡感染率为1.75%(1/57),隆宝镇感染率为2.30%(2/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巴塘乡基线感染率7.29%(11/96)和隆宝镇感染率2.35%(4/85)相比,巴塘乡感染率显著下降(P<0.05),隆宝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采用围栏式定点投放驱虫药饵能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传播风险 围栏式投药干预措施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白黎芦醇体外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和微囊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海军 庞华胜 +9 位作者 张妍 霍乐乐 姜斌 莫筱瑾 雒艳萍 张颋 景涛 徐斌 马兴铭 胡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57-1063,共7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体外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Protoscoleces,PSCs)和微囊的作用效果,为多房棘球蚴病的临床用药提供新的依据。方法PSCs体外经不同浓度(5、10、20、40、80、100、200和400μmol/L)的RES作用7 d,采用台盼蓝...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体外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Protoscoleces,PSCs)和微囊的作用效果,为多房棘球蚴病的临床用药提供新的依据。方法PSCs体外经不同浓度(5、10、20、40、80、100、200和400μmol/L)的RES作用7 d,采用台盼蓝染色观察其活力与形态变化,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上清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微囊体外经RES(40μmol/L)作用14 d后于光镜下观察其活力和形态变化,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上清中ALP活性。结果不同浓度的RES体外持续作用7 d,PSCs死亡率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增高,并伴随大量小钩脱落。当40μmol/L RES作用至第6 d,PSCs死亡率达到100%,且虫体小钩、吸盘和外皮等超微结构被破坏;在同条件下,阿苯达唑亚砜(Albendazole sulfoxide,ABZ-SO)处理组中PSCs死亡率为13.25%±1.41%,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组PSCs死亡率仅为6%±0.71%。不同浓度的RES作用至第6 d,PSCs培养上清中ALP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升高(F=36.94,P<0.001),其中,RES浓度为20和40μmol/L时,上清中ALP活性分别为(2.72±0.24)U/L和(2.95±0.10)U/L,分别与DMSO组(1.97±0.18)U/L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94,P=0.0259和t=7.066,P=0.0004)。另外,RES作用至14 d,微囊透光性降低,生发层皱缩且与角质层分离,同时上清中ALP活性(2.74±0.15)U/L高于较DMSO组(2.08±0.09)U/L(t=3.83,P=0.019),但ABZ-SO组(2.29±0.14)U/L与DMSO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1,P=0.273)。结论白藜芦醇体外可抑制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和微囊的活性,有望成为治疗多房棘球蚴病的潜在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黎芦醇 多房棘球蚴 原头节 微囊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泡球蚴持续感染对小鼠肝脏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海军 庞华胜 +5 位作者 孙旭冬 张颋 景涛 王晓玲 莫筱瑾 胡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1,共8页
目的评价泡球蚴持续感染对小鼠肝脏纤维化的影响,为研究泡型棘球蚴病肝纤维化进展及其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泡球蚴感染长爪沙鼠血清(25、50、100μL)和泡球蚴及其生发层细胞、原头节分别对肝星状HSC-T6和LX-2细胞进行体外刺激48 h,... 目的评价泡球蚴持续感染对小鼠肝脏纤维化的影响,为研究泡型棘球蚴病肝纤维化进展及其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泡球蚴感染长爪沙鼠血清(25、50、100μL)和泡球蚴及其生发层细胞、原头节分别对肝星状HSC-T6和LX-2细胞进行体外刺激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HSC-T6细胞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1,Col1)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量。收集泡球蚴感染1、2、4、6、8个月小鼠血清和肝脏,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ol1和α-SMA含量,采用天狼猩红染色法动态观察肝脏胶原纤维沉积情况。结果泡球蚴感染沙鼠血清体外可诱导HSC-T6和LX-2细胞增殖,不同血清剂量组细胞增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HSC-T6=126.50、FLX-2=201.50,P均<0.05);其中100μL血清对HSC-T6和LX-2细胞促增殖率最高,HSC-T6和LX-2细胞增殖率分别为(573.36±206.34)%和(940.38±61.65)%。泡球蚴感染沙鼠血清体外刺激后,HSC-T6细胞培养上清中Col1和α-SMA蛋白含量均上升;且以100μL血清刺激后Col1和α-SMA含量最高,分别为(20.99±2.01)ng/m L和(305.52±16.67)pg/mL。泡球蚴及其生发层细胞、原头节均可体外诱导HSC-T6和LX-2细胞增殖,增殖率分别为(142.65±9.17)%和(189.99±7.75)%、(118.55±8.96)%和(122.54±0.21)%、(156.34±17.45)%和(160.59±31.41)%,不同刺激组细胞增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HSC-T6=11.24、FLX-2=47.72,P均<0.05);泡球蚴及其生发层细胞、原头节刺激后,HSC-T6细胞培养上清中Col1和α-SMA含量均增高;且以泡球蚴作用最为明显,Col1和α-SMA含量分别为(4.43±2.23)ng/mL和(285.20±90.67)pg/mL。泡球蚴感染后1~8个月,小鼠肝脏中胶原纤维沉积持续增加;小鼠血清中Col1水平在感染后6个月达最高,为(280.26±23.04)ng/mL;α-SMA水平在感染后8个月达最高,为(33.68±4.45)ng/mL。结论泡球蚴持续感染可促进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球蚴 肝星状细胞 胶原纤维 原头节 生发层细胞
原文传递
2023年青海省玉树市小型啮齿类动物棘球属绦虫感染调查
12
作者 贺耿城 吴树声 +12 位作者 秦香兰 马吉龙 余庭俊 宋成玺 莫筱瑾 马霄 巴建峰 郑贵荣 姜斌 田添 杨诗杰 张颋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 了解青海省玉树市人群聚居区周边小型啮齿类动物棘球属绦虫感染率,为进一步开展棘球蚴病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6月,于青海省玉树市上拉秀乡与隆宝镇牧场分别随机设置1~2处50 m×50 m样方,每个样方内放置300个板式鼠夹(... 目的 了解青海省玉树市人群聚居区周边小型啮齿类动物棘球属绦虫感染率,为进一步开展棘球蚴病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6月,于青海省玉树市上拉秀乡与隆宝镇牧场分别随机设置1~2处50 m×50 m样方,每个样方内放置300个板式鼠夹(12.0 cm×6.5 cm),每日10:00—18:00捕捉小型啮齿类动物,持续4 d。对捕获的啮齿类动物进行鉴定、剖检,对疑似棘球蚴感染的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PCR法扩增棘球属绦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1(cytochrome c oxidase 1,cox1)基因,并与Gen 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以鉴定虫种,以邻接法构建棘球绦虫系统进化树。结果 在玉树市上拉秀乡与隆宝镇累计捕获小型啮齿类动物236只,其中上拉秀乡捕获青海田鼠65只(占56.0%)、高原鼠兔51只(占44.0%);隆宝镇捕获青海田鼠62只(占51.7%)、高原鼠兔58只(占48.3%),两地小型啮齿类动物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4,P> 0.05)。剖检共发现7只高原鼠兔和12只青海田鼠疑似感染棘球蚴,病理学检查可见疑似棘球蚴感染动物肝脏肝小叶结构不清、肝细胞排列紊乱。PCR扩增疑似棘球蚴感染病灶组织DNA,发现7只青海田鼠感染石渠棘球蚴,均捕获自上拉秀乡。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捕获的小型啮齿类动物所感染棘球蚴cox1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石渠棘球绦虫cox1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结论 2023年青海省玉树市人群聚居区周边小型啮齿类动物以高原鼠兔和青海田鼠为主,存在石渠棘球蚴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石渠棘球绦虫 高原鼠兔 青海田鼠 细胞色素c氧化酶1 玉树市
原文传递
棘球绦虫诱导肝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仁杰 庞华胜 +8 位作者 李景中 罗钊辉 艾琳 宋鹏 蔡玉春 卢艳 莫筱瑾 陈木新 陈家旭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6-653,共8页
棘球蚴病是一种由棘球蚴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导致以肝脏为主的多种重要器官纤维化,而肝纤维化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早期肝纤维化可逆,研究棘球绦虫诱发肝纤维化的机制对于早期肝纤维化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关... 棘球蚴病是一种由棘球蚴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导致以肝脏为主的多种重要器官纤维化,而肝纤维化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早期肝纤维化可逆,研究棘球绦虫诱发肝纤维化的机制对于早期肝纤维化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关棘球绦虫诱发肝纤维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等方面。本文就棘球绦虫感染人体或小鼠后宿主免疫细胞及相关因子参与调控肝纤维化进展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棘球绦虫 肝纤维化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2015年西藏自治区人体肠道原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边巴卓玛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2-505,510,共5页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人体肠道原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西藏自治区不同类型生态区和不同地理方位抽取调查点,采集≥3周岁常住居民粪便样本,检测肠道原虫包囊和滋养体,对检测结果...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人体肠道原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西藏自治区不同类型生态区和不同地理方位抽取调查点,采集≥3周岁常住居民粪便样本,检测肠道原虫包囊和滋养体,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5年,西藏自治区共在3个生态区抽取了23个县(区)70个调查点。共调查居民17939人,发现各类肠道原虫感染者1117例,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为6.23%。共检出9种原虫,其中以结肠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人芽囊原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3.59%、0.74%和0.72%。藏南山地生态区、藏东-川西生态区和藏北高原高寒生态区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分别为7.20%、6.39%和4.48%;不同县(区)中,以斑戈县和安多县人群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3.56%和12.77%。不同生态区和不同县(区)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909、580.511,P均<0.01)。男性和女性肠道原虫感染率分别为6.08%和6.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2,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77,P<0.01),其中以60~、50~岁组人群感染率较高,分别为8.51%和7.67%。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人群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568、14.659,P均<0.01),其中分别以农民和牧民、小学和文盲人群感染率较高,分别为7.17%和5.28%、6.62%和6.33%。结论西藏自治区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仍然较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等重点地区、农牧民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原虫 现况调查 西藏自治区
原文传递
高原牧区防治包虫病便携式洗手装置的效能检测
15
作者 庞华胜 丁珵 +3 位作者 王友斌 丁培 毛怡心 孙宗科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13期1537-1539,共3页
目的为高原牧区转场放牧的牧民提供一种便携的洗手装置,保持手部卫生,预防包虫病的发生。方法对比市售多种过滤材料和可塑性材料确定洗手装置构造,进行产水效能评价,用贾第鞭毛虫孢囊代替包虫卵,按照GB/T 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 目的为高原牧区转场放牧的牧民提供一种便携的洗手装置,保持手部卫生,预防包虫病的发生。方法对比市售多种过滤材料和可塑性材料确定洗手装置构造,进行产水效能评价,用贾第鞭毛虫孢囊代替包虫卵,按照GB/T 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中规定的检测方法对该洗手装置加标水样进水、出水的贾第鞭毛虫孢囊进行去除效率检测。结果选取食品级软塑料作为储水袋,聚酯纤维材料为滤芯,该便携式洗手装置的出水速率在200 m/min~520 m/min,贾第鞭毛虫孢囊去除率可达到100%,满足洗手用水需求。结论该便携式洗手装置适用于高原放牧时野外洗手的需求,成本低廉易于携带,可有效阻止包虫卵感染,有助于培养牧民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洗手装置 高原放牧
原文传递
高原牧区居民对包虫病认知及其洗手行为的调查
16
作者 庞华胜 丁珵 +3 位作者 王友斌 季笑遥 索朗拉姆 魏小刚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23期2921-2923,2927,共4页
目的 了解高原牧区居民对包虫病的知晓情况,并对个人日常卫生习惯进行调查,以便为防治包虫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改进的方向。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96名居住在高原牧区的居民进行调查,问卷共有22道题目,包括受访者肠道健康情况、... 目的 了解高原牧区居民对包虫病的知晓情况,并对个人日常卫生习惯进行调查,以便为防治包虫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改进的方向。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96名居住在高原牧区的居民进行调查,问卷共有22道题目,包括受访者肠道健康情况、对包虫病知晓情况的自我评估和日常洗手行为习惯三方面的内容。结果 受访者肠道健康状况基本良好,包虫病整体知晓率为72%,日常洗手行为习惯已经建立,但仍需加强包虫病传播途径的宣教工作并延长洗手时间。结论 防治包虫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但在切断包虫病传播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定期进行问卷调查的摸底方式,可对宣教工作的方向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宣教工作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认知 洗手行为 高原牧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