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孩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与宫内节育器相关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龙驭云 沈立平 +5 位作者 杨月华 李宝霞 张敏 仝娇 左慧 孙志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二孩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与宫内节育器(IU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连云港地区孕产保健系统2017年1月-2018年12月剖宫产分娩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二胎产妇4994例,其中产后出血量≥1000 ml 120例为病例组,... 目的:探讨二孩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与宫内节育器(IU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连云港地区孕产保健系统2017年1月-2018年12月剖宫产分娩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二胎产妇4994例,其中产后出血量≥1000 ml 120例为病例组,按1:2完全随机抽取产后出血量<1000 ml的240例产妇为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OR=7.228,95%CI 3.420~15.274)、流产史(OR=2.121,95%CI 1.198~3.755)、多胎妊娠(OR=1.923,95%CI 1.067~3.465)、巨大儿(OR=6.558,95%CI 3.608~11.92)、前置胎盘(OR=4.300,95%CI 1.572~11.757)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IUD不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OR=7.608,95%CI 0.778~74.396)。结论:放置IUD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没有影响,值得拟生育二胎妇女使用。控制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可以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剖宫产 宫内节育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江苏省传染病医院补偿机制中关键问题和对策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敏 戴德 胡宝庆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3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为了解江苏省传染病医院运行现状和补偿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健全传染病医院补偿政策,促进传染病防治事业健康发展。方法:于2021年8月至9月,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江苏省12家独立核算的传染病医院进行专项调查,包括2018-2020年... 目的:为了解江苏省传染病医院运行现状和补偿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健全传染病医院补偿政策,促进传染病防治事业健康发展。方法:于2021年8月至9月,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江苏省12家独立核算的传染病医院进行专项调查,包括2018-2020年财政投入情况和机构运行效率情况。结果:12家传染病医院财政补助占总支出的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传染病医院每职工平均诊疗人次远低于全省公立医院平均水平,平均住院天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结论:传染病医院运行效率欠佳,建议构建刚性的、平疫结合的补偿机制,保障传染病医院日常的健康运转和持续发展,确保及时、高效地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医院 补偿机制 运行效率
下载PDF
谷胱甘肽转移酶M1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宫颈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3
作者 周青 刘帅妹 +6 位作者 林宁 张瑞金 李孟兰 封婕 黄丽丽 吴玉璘 石慧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720-1726,共7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宫颈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GSTM1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宫颈癌易感性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5月,对纳入的研究,运用St...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宫颈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GSTM1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宫颈癌易感性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5月,对纳入的研究,运用Stata11.0软件计算OR值和95%CI,评价其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9项研究,宫颈癌病例组2324例和对照组261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亚洲人群中GSTM1纯合缺失型与宫颈癌易感性存在明显正相关(OR=1.74,95%CI 1.41~2.14),亚组分析发现,东亚人群(OR=1.54,95%CI 1.21~1.97)、中亚人群(OR=8.32,95%CI 2.84~24.36)、南亚人群(OR=2.11,95%CI 1.48~3.02)、中国人群(OR=2.03,95%CI 1.46~2.82)、印度人群(OR=1.89,95%CI 1.39~2.57)、哈萨克斯坦人群(OR=8.32,95%CI 2.84~24.36)和巴基斯坦人群(OR=5.52,95%CI 2.34~13.07)的GSTM1纯合缺失型均与宫颈癌易感性存在显著关联。结论:GSTM1纯合缺失型可能会增加亚洲人群宫颈癌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亚洲女性 谷胱甘肽转移酶M1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在宫内节育器有效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巴磊 施雯慧 +4 位作者 王冠融 林洁 杨月华 周健 孙志明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88-693,共6页
目的:对常见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估,为临床合理使用IUD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收集2011年至2020年江苏省内国家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点上报的使用IUD后发生意外妊娠的不良事件报告,与该地区新放置IUD的... 目的:对常见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估,为临床合理使用IUD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收集2011年至2020年江苏省内国家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点上报的使用IUD后发生意外妊娠的不良事件报告,与该地区新放置IUD的人群数据库进行记录联接,比较不同类型IUD妊娠发生粗率和累计发生粗率,评价避孕效果。结果:共收集常见10种不同类型IUD的妊娠对象4788例,新放置IUD的人群294834例。妊娠对象中,异位妊娠占比1.88%(90/4788);IUD脱落和位置形状改变分别占16.90%(809/4788)和32.31%(1547/4788)。放置IUD后第一年妊娠发生粗率为0.53%,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各种IUD(安舒环除外)妊娠粗率呈逐年下降趋势。TCu220C累计3年、5年和8年的妊娠粗率均居10种IUD的首位,并显著高于平均发生粗率,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分别为1.45(95%CI=1.37~1.55)、1.35(95%CI=1.28~1.43)和1.31(95%CI=1.24~1.38)。无论是否考虑脱器妊娠,吉妮累计3年、5年、8年和花式IUD累计3年、5年的妊娠粗率均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剔除脱落对象,吉妮RR分别为0.58(95%CI=0.49~0.70)、0.55(95%CI=0.47~0.66)和0.63(95%CI=0.53~0.75),花式IUD分别为0.36(95%CI=0.25~0.51)和0.45(95%CI=0.33~0.61)。结论:目前常见IUD均具有较好的避孕效果,吉妮和花式IUD的有效性更高。建议对IUD放置初期对象继续加强影像学随访检查,减少因脱落和位置改变导致的意外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意外妊娠 异位妊娠 不良事件 有效性 记录联接
原文传递
实现提升生育力的战略转变:生育力保护概念的演变与拓展——对生育力保护文献的研究和认识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晓燕 杨月华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3年第1期52-56,共5页
生育力保护是维持生育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生育力的重要途经。为了解我国生育力保护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深化对生育力保护概念的认识,本文对2006~2020年国内生育力保护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统计梳理,通过归纳分析,从生育力保护的视角... 生育力保护是维持生育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生育力的重要途经。为了解我国生育力保护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深化对生育力保护概念的认识,本文对2006~2020年国内生育力保护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统计梳理,通过归纳分析,从生育力保护的视角,为运用生育力保护助力国家生育力的提升,推动实现生育力和生育水平提升的战略转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力保护 文献研究 概念演变
原文传递
5896例带器妊娠妇女资料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巴磊 王冠融 +3 位作者 施雯慧 杨月华 周健 许豪勤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第4期539-542,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宫内节育器(IUD)带器妊娠的可能影响因素和特点,为临床安全使用IUD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全国116个国家级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点提交的使用IUD带器妊娠不良事件报告5896例资料。结果:对象中首次置器4... 目的:探讨使用宫内节育器(IUD)带器妊娠的可能影响因素和特点,为临床安全使用IUD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全国116个国家级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点提交的使用IUD带器妊娠不良事件报告5896例资料。结果:对象中首次置器4206例(71.3%),IUD位置改变2814例(47.7%)。IUD在使用初期发生带器妊娠占比较多,之后呈下降趋势。结论:IUD使用早期对年轻对象加强IUD位置的影像学检查可有效减少部分带器妊娠发生,对发生异位妊娠占比高的IUD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带器妊娠 异位妊娠 不良事件 有效性
下载PDF
不同避孕方式对女性再次受孕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沈立平 龙驭云 +7 位作者 杨月华 张敏 许阳 赵亚丽 李静 张昀 江世文 孙志明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与避孕套避孕对育龄妇女再次受孕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云港地区孕产保健系统中各级医院住院分娩且生育二孩的1503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按照孕前采取的避孕措施不...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与避孕套避孕对育龄妇女再次受孕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云港地区孕产保健系统中各级医院住院分娩且生育二孩的1503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按照孕前采取的避孕措施不同,将其分为IUD组(n=7452,孕前采取IUD者)和避孕套组(n=7579,孕前采取避孕套者)。于2019年1月30日至2020年11月30日,对2组受试者完成再生育基线调查、生育二孩后第1次随访及数据资料汇总,观察2组育龄妇女再次受孕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经过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查批号:LYG-MEP202101)。结果:①2组孕妇年龄、职业、人体质量指数(BMI)、流产次数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不同年龄、流产次数、第1胎分娩方式及避孕时间育龄妇女的再受孕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在停用避孕措施后的6、12、18、24个月内的累计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育龄妇女再次受孕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HR=1.063,95%CI:1.027~1.101,P<0.05),体重指数<18.5 kg/m^(2)(HR=0.867,95%CI:0.802~0.938,P<0.001),体重指数≥24.0 kg/m^(2)(HR=1.265,95%CI:1.054~1.519,P<0.05),流产次数为1~2次(HR=1.439,95%CI:1.349~1.534,P<0.001),流产次数为≥3次(HR=1.352,95%CI:1.268~1.441,P<0.001),均是影响育龄妇女再次受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育龄妇女应避免高龄妊娠、合理控制体重和减少人工终止妊娠术次数。正确使用IUD,对于取出IUD后育龄妇女再次受孕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避孕器 避孕套 妊娠次数 剖宫产术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孕妇
原文传递
科学避孕与女性生育力保护
8
作者 李瑛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3年第10期3-6,共4页
生育是人类繁衍的基础,潜在的生育力保护对象不仅包括患病人群,也包括有生育需求的健康人群。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在获得巨大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生育力整体呈下降趋势。生育年龄延后、不孕症患病率升高、短生育间隔、未... 生育是人类繁衍的基础,潜在的生育力保护对象不仅包括患病人群,也包括有生育需求的健康人群。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在获得巨大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生育力整体呈下降趋势。生育年龄延后、不孕症患病率升高、短生育间隔、未用避孕方法或高效避孕方法使用比例低、人工流产率高、青少年中性传播疾病升高但生殖健康教育不足,以及环境污染、行为习惯的变化、生殖健康服务不足等因素,导致人类生育力正面临严重威胁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 生育力保护 生育间隔
原文传递
ADIPOQ G276T与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帅妹 李孟兰 +1 位作者 林宁 吴玉璘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17期45-49,共5页
目的探究脂联素基因(ADIPOQ)多态性位点G276T(rs1501299)与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CBM、CNKI、WangFang和VIP等中检索,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用Stata软件进行... 目的探究脂联素基因(ADIPOQ)多态性位点G276T(rs1501299)与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CBM、CNKI、WangFang和VIP等中检索,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使用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作为效应统计量。根据Q检验和I2统计量分析异质性并根据结果选择效应模型。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ADIPOQ G276T的这5种遗传模型的OR值和95%CI分别为:T vs.G[OR=0.98,95%CI(0.80~1.20)]、TT vs.GG[OR=0.88,95%CI(0.59~1.33)]、GT vs.GG[OR=0.95,95%CI(0.77~1.16)]、(TT+GT)vs.GG[OR=0.94,95%CI(0.77~1.27)]、TT vs.(GT+GG)[OR=0.95,95%CI(0.61~1.49)],以上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基于方法的亚组分析中各模型也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IPOQ G276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基因 多态性 代谢综合征 META分析
下载PDF
DAZL基因多态性位点(A260G、A386G)与亚洲和高加索男性不育关系的meta分析
10
作者 周青 刘帅妹 +5 位作者 张瑞金 李孟兰 林宁 封婕 黄丽丽 吴玉璘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4期744-750,共7页
目的:评估DAZL基因多态性位点A260G和A386G与亚洲和高加索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搜索有关DAZL基因A260G和A386G位点多态性与亚洲和高加索男性不育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从建库时间截止至2022年1... 目的:评估DAZL基因多态性位点A260G和A386G与亚洲和高加索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搜索有关DAZL基因A260G和A386G位点多态性与亚洲和高加索男性不育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从建库时间截止至2022年10月,对纳入的文献采用State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病例对照研究,关于DAZL基因A260G位点多态性与亚洲和高加索男性不育的研究共13项,纳入病例组3031例,对照组2029例;关于DAZL基因A386G位点多态性与亚洲和高加索男性不育的研究共16项,纳入病例组4987例,对照组4201例;两个位点5个比较模型结果未发现显著意义的关联,根据人种和基因分型方法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发现,DAZL基因A386G位点在PCR-SSCP组别G比A(OR=10.42,95%CI 3.73~29.10,Ph=0.811)、GA比AA(OR=10.69,95%CI 3.80~30.08,Ph=0.885)、GA+GG比AA(OR=10.90,95%CI 3.88~30.66,Ph=0.855)存在显著意义的关联。结论:DAZL基因A260G位点多态性与亚洲和高加索男性不育不存在相关性,根据基因分型方法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PCR-SSCP组A386G位点多态性与亚洲和高加索男性不育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ZL 基因多态性 男性不育 META分析
下载PDF
CTLA-4基因多态性(+49A/G、CT60G/A)与亚洲人群宫颈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11
作者 刘帅妹 周青 +6 位作者 李孟兰 张瑞金 林宁 封婕 黄丽丽 吴玉璘 石慧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现有关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基因多态性(+49A/G、CT60G/A)与亚洲人群宫颈癌易感性的研究进行分析,以探索两者的关联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现有关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基因多态性(+49A/G、CT60G/A)与亚洲人群宫颈癌易感性的研究进行分析,以探索两者的关联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维普数据库截至2023年5月之前发表的所有关于CTLA-4基因多态性(+49A/G、CT60G/A)与亚洲人群宫颈癌易感性的研究,关联度强度用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来评估。结果最终纳入10篇相关研究。对于+49A/G,等位基因模型显示,和A等位基因相比,携带G等位基因降低了亚洲人群宫颈癌的发病风险(OR=0.92,95%CI:0.88~0.96)。亚组分析发现,同样的效应见于中国人群,包括等位基因模型(OR=0.93,95%CI:0.88~0.97)、纯合比较模型(OR=0.67,95%CI:0.53~0.85)和隐性比较模型(OR=0.75,95%CI:0.61~0.92),见于印度人群的等位基因模型(OR=0.86,95%CI:0.75~0.99)。对于CT60G/A,等位基因模型(OR=1.20,95%CI:1.13~1.27)、纯合比较模型(OR=1.42,95%CI:1.26~1.59)、显性比较模型(OR=1.33,95%CI:1.21~1.47)和隐性比较模型(OR=1.20,95%CI:1.09~1.31)显示均与亚洲人群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结论CTLA-4基因多态性(+49A/G、CT60G/A)可能与亚洲人群宫颈癌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 基因多态性 宫颈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亚洲人群CTLA-4基因(-318T/C)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青 刘帅妹 +6 位作者 林宁 张瑞金 李孟兰 封婕 黄丽丽 吴玉璘 石慧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9期1839-1842,共4页
目的 评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基因-318T/C位点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宫颈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2023年3月前发表有关CTLA-4基因-318T/C位点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宫颈癌之间关系的研究,OR值和95%CI作为评价指标,采用State11.0... 目的 评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基因-318T/C位点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宫颈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2023年3月前发表有关CTLA-4基因-318T/C位点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宫颈癌之间关系的研究,OR值和95%CI作为评价指标,采用State1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1497例和对照组18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TLA-4基因-318T/C位点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宫颈癌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T vs C OR=1.59,95%CI:1.37~1.83;TC vs CC OR=1.57,95%CI:1.33~1.86;TT vs CC OR=3.53,95%CI:1.86~6.69;TT vs TC+CC OR=3.13,95%CI:1.65~5.93;TT+TC vs CC OR=1.64,95%CI:1.39~1.93),根据研究人群来源地区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发现CTLA-4基因-318T/C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宫颈癌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与印度和伊朗妇女不存在显著关联。结论 CTLA-4基因-318T/C位点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宫颈癌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特别是中国妇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 多态性 宫颈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