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实验室内审的过程方法谈审核方案的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程静 陈戈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07年第5期51-52,55,共3页
本文从实验室内审的过程方法及关键点入手,简要论述了实验室内审方案的管理,信息的收集和验证,内审方案的实施;进而引入了实验室内审方案的控制,特别就内审方案管理的授权,实验室内审的目的,内审员的要求和培养及其内审方案的监视和评审... 本文从实验室内审的过程方法及关键点入手,简要论述了实验室内审方案的管理,信息的收集和验证,内审方案的实施;进而引入了实验室内审方案的控制,特别就内审方案管理的授权,实验室内审的目的,内审员的要求和培养及其内审方案的监视和评审,做了较为详细分析和论述。从而理解GB/T19011-2003/ISO 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标准对实验室质量管理内部审核的作用以及追求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内审的过程方法 审核方案的控制
下载PDF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3
2
作者 邵栋梁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0年第1期51-54,58,共5页
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迁移是引起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发表的有关食品包装材料领域的相关文献为基础,针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加工助剂、油墨和树脂自身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等迁移物产生的危害进行了分... 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迁移是引起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发表的有关食品包装材料领域的相关文献为基础,针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加工助剂、油墨和树脂自身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等迁移物产生的危害进行了分析,为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食品安全 迁移 加工助剂 油墨 树脂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三聚氰胺 被引量:39
3
作者 卢业举 舒勇 赵成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9-751,共3页
建立了使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测定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三氯乙酸超声萃取样品中的三聚氰胺,经乙酸锌溶液沉淀蛋白质后,将提取液离心、过滤、净化、衍生后采用GC-MS/MS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方法的重... 建立了使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测定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三氯乙酸超声萃取样品中的三聚氰胺,经乙酸锌溶液沉淀蛋白质后,将提取液离心、过滤、净化、衍生后采用GC-MS/MS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方法的重现性良好,6次重复测定的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最低定量检测限(S/N=10)为1μg/kg,在0.1~1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奶粉、奶糖、含乳饮料、饼干等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含量,为三聚氰胺滥用的检测和判断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三聚氰胺 奶粉 奶糖 含乳饮料 饼干
下载PDF
富硒茶叶中硒的赋存形态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高柱 蔡荟梅 +1 位作者 彭传燚 董阳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1期31-33,共3页
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分析硒在富硒茶叶中的主要赋存形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富硒茶叶中的总硒含量为533.5μg/kg,硒主要以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其含量占总硒的比例为83.66%,而有机硒中最主要的赋存形态为蛋白硒,占... 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分析硒在富硒茶叶中的主要赋存形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富硒茶叶中的总硒含量为533.5μg/kg,硒主要以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其含量占总硒的比例为83.66%,而有机硒中最主要的赋存形态为蛋白硒,占有机硒含量的76.35%,茶叶中的硒还有少部分与核酸和多糖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分布规律 赋存形态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被引量:19
5
作者 蔡荟梅 侯如燕 +2 位作者 高柱 彭传燚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9,共5页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后,用PVPP吸附和固相萃取柱净化的方法进行前处理,经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8.6%~1...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后,用PVPP吸附和固相萃取柱净化的方法进行前处理,经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8.6%~107.5%和89.3%~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7%和1.13%。离子色谱法测定硝酸根和亚硝酸根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捷、准确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茶叶 硝酸盐 亚硝酸盐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蒋俊树 程静 +1 位作者 卢业举 赵成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30-434,共5页
研究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量测定方法。样品中丙烯酰胺经水、醇类等极性溶剂提取,高速冷冻离心过滤和固相萃取柱净化,溴化衍生后生成2,3-二溴丙烯酰胺(2,3-DBPA),气相色谱-质谱(GC-MS)特征离子定性,主要离子碎片(m/... 研究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量测定方法。样品中丙烯酰胺经水、醇类等极性溶剂提取,高速冷冻离心过滤和固相萃取柱净化,溴化衍生后生成2,3-二溴丙烯酰胺(2,3-DBPA),气相色谱-质谱(GC-MS)特征离子定性,主要离子碎片(m/z):152、150、108、106,标准加入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5~10μg/kg,回收率在80.0%~110.0%,变异系数为3.25%~9.40%,线性范围在0~3.5mg/kg。该分析方法具有准确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干扰少等特点,十分适合食品中丙烯酰胺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食品 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彦辉 顾亮 +1 位作者 蒋俊树 丁磊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1年第2期49-51,共3页
研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ESI-MS/MS)测定水产品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的方法。通过一系列实验对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养殖水样经乙酸酸化,净化后,采用HPLC-ESI-MS/MS检测分析。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 研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ESI-MS/MS)测定水产品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的方法。通过一系列实验对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养殖水样经乙酸酸化,净化后,采用HPLC-ESI-MS/MS检测分析。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外标法定量,定量限均为0.5μg/kg。在0.5~50μg/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平均添加回收率71.5%~88.0%。该方法简便、高效、准确,适用于检测水样中痕量的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为水产养殖环境提供可行的监测手段,同时可为水体中孔雀石绿检测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水体 孔雀石绿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金属罐内层涂料三聚氰胺迁移量的测定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彦辉 陈戈 +3 位作者 顾亮 丁磊 何俊 沈宏林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1年第3期66-68,共3页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ESI-MS/MS)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迁移量。通过不同试验条件对比,结合国家标准,并通过实际样品测试发现:在食品加工、包装、消毒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使有些材料发生三聚氰胺迁移情况,带来食品质量安全...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ESI-MS/MS)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迁移量。通过不同试验条件对比,结合国家标准,并通过实际样品测试发现:在食品加工、包装、消毒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使有些材料发生三聚氰胺迁移情况,带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本试验结果为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同时为食品中三聚氰胺非人为添加来源研究提供最新试验数据,为相关国家标准改进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三聚氰胺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木糖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蔡荟梅 蒋俊树 +1 位作者 刘斌 蔡敬民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9-221,共3页
针对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木糖含量的吸收光谱及其对测定值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找到了分析木糖的最佳条件为最大吸收波长为490 nm,显色剂用量为3 mL,在沸水浴的显色时间范围为10~15 min,加标回收率为98.4%~101%,重... 针对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木糖含量的吸收光谱及其对测定值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找到了分析木糖的最佳条件为最大吸收波长为490 nm,显色剂用量为3 mL,在沸水浴的显色时间范围为10~15 min,加标回收率为98.4%~101%,重现性好,RSD为7.2×10-3%(n=6)。由于该方法具有方便、安全、成本低等优点,适合于常规实验室木糖批量和定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比色法 3 5-二硝基水杨酸
原文传递
三个品种茶树氟富集特性及其在亚细胞中的分布 被引量:10
10
作者 蔡荟梅 彭传燚 +3 位作者 李成林 高柱 侯如燕 宛晓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68-1675,共8页
【目的】研究茶树对氟吸收、富集规律及其解毒机理。【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结合差速离心方法研究平阳特早、乌牛早和凫早2号氟富集的特性及根和叶片中氟的亚细胞分布,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3个品种茶树根、茎和叶氟含量均随... 【目的】研究茶树对氟吸收、富集规律及其解毒机理。【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结合差速离心方法研究平阳特早、乌牛早和凫早2号氟富集的特性及根和叶片中氟的亚细胞分布,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3个品种茶树根、茎和叶氟含量均随着培养介质氟浓度的增加而升高,0—10 mg.L-1氟处理下,地上部分氟含量大于根部氟含量(转运系数>1),且茶树吸收的氟中56%贮存在地上部分。除对照组外,大部分氟积累在叶片和根系的细胞壁(76.84%—91.58%)和可溶性部分(53.24%—80.35%),氟的添加均增加了氟在3个品种茶树细胞壁和可溶性部分中的分配比例,减少了其在细胞器中的富集。加氟处理下,平阳特早和乌牛早叶片亚细胞组分氟含量的变化趋势为: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器;凫早2号为可溶性部分>细胞壁>细胞器。低氟(0—5 mg.L-1)氟处理下,茶树根系亚细胞氟含量变化趋势为:细胞器≥细胞壁>可溶性部分;高氟(10—50 mg.L-1)氟处理下,则为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器。【结论】转运系数、地上部分氟的贮存率和氟在亚细胞组分的分布表明,茶树具有较强的向上运输氟的能力;氟在茶树根和叶中的亚细胞分布与茶树的品种和溶液氟处理的浓度有关,叶片中总氟含量与各亚细胞组分氟含量之间及其各亚细胞组分氟含量之间的关系与品种有关,根系表现与品种无关;细胞壁和可溶性部分是茶树高氟处理下氟主要的存储部位,说明细胞壁沉淀和细胞内的区隔化作用可能是茶树能够解除氟毒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富集 亚细胞分布
下载PDF
以GC-MS法测定复合食品包装袋中2,4-二氨基甲苯残留量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居舟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0年第1期57-61,共5页
复合食品包装袋用胶黏剂常以甲苯二异氰酸酯作为固化剂,它易水解成具有致癌性的2,4-二氨基甲苯并迁移到食品中,对食用者造成危害。本文用沸水浸取复合食品包装袋样品中的2,4-二氨基甲苯,再用二氯甲烷进行液液萃取,经七氟丁酸酐酰化后将... 复合食品包装袋用胶黏剂常以甲苯二异氰酸酯作为固化剂,它易水解成具有致癌性的2,4-二氨基甲苯并迁移到食品中,对食用者造成危害。本文用沸水浸取复合食品包装袋样品中的2,4-二氨基甲苯,再用二氯甲烷进行液液萃取,经七氟丁酸酐酰化后将衍生物进行GC-MS分析,并采用在空白样品中添加不同浓度的2,4-二氨基甲苯作为标准溶液,绘制标准工作曲线(线性方程)。通过此线性方程,由GC-MS方法测定的特征碎片离子峰面积得到2,4-二氨基甲苯浓度。该方法对复合食品包装袋中的2,4-二氨基甲苯的检出限为0.2μg/L,检测浓度范围为1~100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110%,完全满足检测复合食品包装袋中2,4-二氨基甲苯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氨基甲苯 气相色谱质谱法 复合食品包装袋 七氟丁酸酐
下载PDF
西洋参产量与土壤肥力·微生物和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蔡荟梅 臧爱香 +1 位作者 夏春 蔡敬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8267-8268,共2页
[目的]为了明确西洋参产量与土壤肥力、微生物和酶活性关系,为西洋参高产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分布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西洋参产量的关系。[结果]西洋参高产田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低... [目的]为了明确西洋参产量与土壤肥力、微生物和酶活性关系,为西洋参高产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分布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西洋参产量的关系。[结果]西洋参高产田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低产田,但低产田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高于高产田;高产田土壤细菌数是低产田的7.5倍;高产田土壤蔗糖酶活性比低产田高15.6%,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比低产田高14.6%;高产田的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均高于低产田。[结论]土壤的肥力、微生物类群、酶活性和微生物活性都与西洋参的产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土壤肥力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乳制品中铅·砷·镉·铬 被引量:9
13
作者 谭炜 安虹 李丹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0期252-254,共3页
[目的]测定乳制品中铅、砷、镉、铬的含量。[方法]将乳制品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并建立检测乳制品中4种污染物元素铅、砷、镉、铬含量的方法。[结果]4种元素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系数R〉0.999,加标回收率在95%101%,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 [目的]测定乳制品中铅、砷、镉、铬的含量。[方法]将乳制品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并建立检测乳制品中4种污染物元素铅、砷、镉、铬含量的方法。[结果]4种元素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系数R〉0.999,加标回收率在95%101%,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5.0%。[结论]该方法高效、灵敏、可靠,适合大批量样品中铅、砷、镉、铬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乳制品 重金属
下载PDF
人工加速老化对茶叶籽储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跃青 张雷 +3 位作者 吴卫国 张远宾 张瑛 张正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5,共5页
研究了人工加速老化对茶叶籽含水率、含油率、可溶性蛋白、脂肪酶、脂肪氧化酶活性、酸价、过氧化值的影响及脂肪酸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工加速老化促进茶叶籽老化进程,老化程度与老化强度成正比。随着人工加速老化时间的延长,茶叶... 研究了人工加速老化对茶叶籽含水率、含油率、可溶性蛋白、脂肪酶、脂肪氧化酶活性、酸价、过氧化值的影响及脂肪酸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工加速老化促进茶叶籽老化进程,老化程度与老化强度成正比。随着人工加速老化时间的延长,茶叶籽含水率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茶叶籽脂肪酶活力下降,脂肪氧化酶活力上升;茶叶籽油酸价和过氧化值增高;茶叶籽含油率逐渐升高,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上升。通过对茶叶籽老化不同阶段储藏特性的测定可以预测茶叶籽劣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籽 脂肪酶 脂肪氧化酶 人工加速老化 脂肪酸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豆类食品中微量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思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9816-9816,9827,共2页
采用SOLAAR M6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及豆制品中微量元素铁、锌、铜、钾、钠、钙、镁的含量。大豆及豆制品中铁、锌、铜、钾、钠、钙、镁含量丰富,对人体有益。大豆产地不同,其所含微量元素也不同。一般大豆中微量元素含量高者... 采用SOLAAR M6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及豆制品中微量元素铁、锌、铜、钾、钠、钙、镁的含量。大豆及豆制品中铁、锌、铜、钾、钠、钙、镁含量丰富,对人体有益。大豆产地不同,其所含微量元素也不同。一般大豆中微量元素含量高者则其豆制品中微量元素含量也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度法 大豆 豆制品 微量元素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稀土元素 被引量:6
16
作者 董思恩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2期106-107,119,共3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样品中16种稀土元素,通过加标回收实验,建立了茶叶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的ICP-MS分析方法。测定16种稀土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加标回收率为93%~106%。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但操作简便快速,...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样品中16种稀土元素,通过加标回收实验,建立了茶叶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的ICP-MS分析方法。测定16种稀土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加标回收率为93%~106%。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但操作简便快速,而且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重现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茶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白酒中氰化物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云 杨红文 +1 位作者 邵栋梁 张居舟 《酿酒》 CAS 2013年第2期60-62,共3页
主要从实验室环境温度、标准品的配制、样品的前处理、衍生产物测量的时间等方面系统的分析了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检测白酒中氰化物的影响因素,为白酒中氰化物的准确检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白酒 氰化物 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
下载PDF
西洋参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蔡荟梅 高柱 +2 位作者 蒋跃林 侯如燕 宛志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1-244,249,共5页
对西洋参果酒的酿造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确定出该产品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带果皮60℃热浸提20min,去皮渣发酵,并采用发酵温度为26℃,接种量为7%,SO2添加量为80mg/L,起始糖度为18.7%。在该工艺条... 对西洋参果酒的酿造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确定出该产品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带果皮60℃热浸提20min,去皮渣发酵,并采用发酵温度为26℃,接种量为7%,SO2添加量为80mg/L,起始糖度为18.7%。在该工艺条件下发酵,酿造出来的西洋参果酒,颜色鲜红,澄清透亮,酒味浓郁,酒体丰满,同时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果酒 发酵条件 果胶酶
下载PDF
加快食品安全关键检测技术研究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静 卢业举 蒋俊树 《中国标准化》 2007年第10期19-21,共3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保护人类生命与健康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基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食品安全问题 检测技术 安全关键 和谐发展 社会 生活质量 人类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戈 程静 +2 位作者 卢业举 顾亮 蒋俊树 《中国标准化》 2009年第12期22-26,共5页
一、前言 食品接触材料、容器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国家在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中规定只有合格的原材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和容器才能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食品,因此食品接触材料、容器的安全性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安全性 发展趋势 食品安全 市场准入制度 食品添加剂 安全要求 包装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