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位变化影响下的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动态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平恒 张宇 +1 位作者 王建力 谢世友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301,共9页
为了解不同水位变化影响下的河水与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动态,以重庆市马鞍溪为研究对象,选取丰水期向枯水期过渡的10—12月为研究期,对河水、地下水及交互带的水位、水温、溶解氧(DO)、pH值、电导率(EC)进行监测,结合对水体主... 为了解不同水位变化影响下的河水与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动态,以重庆市马鞍溪为研究对象,选取丰水期向枯水期过渡的10—12月为研究期,对河水、地下水及交互带的水位、水温、溶解氧(DO)、pH值、电导率(EC)进行监测,结合对水体主要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表明,随枯水期到来,侧向交互带水位发生较大变化,交互带与河水间的水位梯度缩小,河水入渗动力逐渐减弱。水位的变化及入渗水温的降低,使交互带微生物活动减弱,pH值上升且变幅减小,DO上升。在其影响下,交互带EC下降,变幅减小,交互带对NO_3^-、SO_4^(2-)的净化能力降低,对Mn、Zn等重金属固定能力增强。通过分析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可推断出随马鞍溪枯水期的到来,侧向交互带边界由距河岸30~50 cm移动至距河岸30 c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交互带 水位变化 地球化学 马鞍溪 河水 地下水
下载PDF
川东平行岭谷典型岩溶含水介质特征的识别方法探讨——以重庆青木关地下水系统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平恒 张宇 +3 位作者 田萍 卢丙清 谢世友 况又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7,共8页
采用流量指数衰减法、示踪试验法、地球化学法等3种方法,探讨重庆青木关岩溶含水介质的组合情况.通过流量指数衰减法计算发现,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管道水和裂隙水分别占含水层水资源量的16.7%和83.3%,裂隙介质在地下水资源的调蓄中发挥着... 采用流量指数衰减法、示踪试验法、地球化学法等3种方法,探讨重庆青木关岩溶含水介质的组合情况.通过流量指数衰减法计算发现,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管道水和裂隙水分别占含水层水资源量的16.7%和83.3%,裂隙介质在地下水资源的调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示踪试验表明,研究区发育有一条规模较大的岩溶管道,管道直径为数米级;水化学和δD,δ18 O值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的含水介质为裂隙和管道介质并存.研究认为,可用流量指数衰减法查清不同含水介质的构成,辅助以示踪试验法计算管道直径及相关的水文地质参数,并圈定流域范围,地球化学法作为以上2种方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含水介质 管道 裂隙 川东平行岭谷
下载PDF
重庆綦江老瀛山地区槽模构造的发现及古流向意义
3
作者 杨平恒 詹兆君 +8 位作者 谢显明 罗顺清 张海月 陈峰 任娟 刘黛薇 张宇 胡旭峰 杜冰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5-158,共4页
在对重庆綦江老瀛山地区的野外考察中,在上白垩统夹关组地层发现3处沉积岩底面上成群分布的槽模构造,分布海拔为766~891m,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下伏岩层均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槽模长轴彼此平行,呈雁行状排列,轴长在5~20cm,槽模突起陡端指... 在对重庆綦江老瀛山地区的野外考察中,在上白垩统夹关组地层发现3处沉积岩底面上成群分布的槽模构造,分布海拔为766~891m,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下伏岩层均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槽模长轴彼此平行,呈雁行状排列,轴长在5~20cm,槽模突起陡端指向25°~37°方向,表明晚白垩世老瀛山地区的古水流自NE向SW流动.这些槽模的发现,为恢复晚白垩世綦江地区古流水的方向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关组 槽模 砂岩 綦江老瀛山
下载PDF
河南鸡冠洞CO2季节和昼夜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比较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萍 杨琰 +6 位作者 孙喆 梁沙 张娜 田宁 李建仓 凌新有 张志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9,共10页
岩溶洞穴空气CO_2变化影响次生沉积物沉积和溶蚀,它关系到洞穴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及洞穴环境的舒适性,是岩溶作用发生的关键因素,进行洞穴空气CO_2变化的机制研究对于理解岩溶作用发生规律和现代洞穴合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我国... 岩溶洞穴空气CO_2变化影响次生沉积物沉积和溶蚀,它关系到洞穴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及洞穴环境的舒适性,是岩溶作用发生的关键因素,进行洞穴空气CO_2变化的机制研究对于理解岩溶作用发生规律和现代洞穴合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我国南北地理分界区域河南西部鸡冠洞2011年12月至2016年5月近5年连续洞穴CO_2、水文地球化学指标、洞内外温度及湿度、大气降水和游客量等数据监测,并结合2016年5月19~20日洞穴CO_2等指标的昼夜的系统监测,分析了鸡冠洞洞穴空气CO_2时空变化特征和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空间尺度上,越靠近洞口通风效应越强,洞穴空气p CO_2越低,越接近大气的p CO_2;洞穴结构及外界环境变化尤其是气候变化导致的土壤中p CO_2变化也会对鸡冠洞空气p CO_2变化产生影响.2在长时间尺度,鸡冠洞洞穴空气p CO_2夏季明显高于冬季,对比分析发现旅游活动和岩溶作用是其主要的影响因子.3在短时间尺度上(昼夜变化),鸡冠洞洞穴空气p CO_2变化主要受旅游活动的影响,建议景区在进行旅游开发的时候要考虑高峰期游客人数对CO_2的影响及岩溶景观的合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CO2 季节变化 昼夜变化 影响因子 鸡冠洞
原文传递
2014年重庆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25
5
作者 陈挚秋 王建力 杨平恒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7-153,共7页
根据重庆市2014年1月-12月大气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及大气首要污染物PM_(2.5),PM_(10),CO,SO_2,NO_2和O_3等相关数据,分析了重庆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平均气... 根据重庆市2014年1月-12月大气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及大气首要污染物PM_(2.5),PM_(10),CO,SO_2,NO_2和O_3等相关数据,分析了重庆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平均气压等气象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法,研究气象要素对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QI和PM_(2.5),PM_(10)质量浓度变化在月尺度上呈明显的"U"型变化,表现为两端高中间低的态势;季节变化尺度上,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即夏季空气质量最好,冬季空气污染最严重;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99,PM_(2.5)对PM_(10)贡献较大,两者质量浓度的比值达0.80.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与平均相对湿度正相关,主要是因为相对湿度越大越有利于颗粒物的形成;与平均气压显著正相关,这与重庆市夏季受低压控制,冬季受高压控制,进而影响大气环流有关;与降水量和平均风速弱负相关,主要是雨水的清除作用和风的稀释作用造成;与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大气污染物 质量浓度 气象条件 重庆市
下载PDF
岩溶地下河流域表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蓝家程 孙玉川 +3 位作者 师阳 徐昕 袁道先 胡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37-2943,共7页
采集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农田土壤(0~20 cm),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C)测定了土壤样品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分析其含量和组成,污染水平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流域内不同地点表层... 采集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农田土壤(0~20 cm),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C)测定了土壤样品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分析其含量和组成,污染水平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流域内不同地点表层土壤16种PAHs总量变化范围为277~3301 ng·g-1,平均值为752.6 ng·g-1±635.5 ng·g-1,所有样品均遭受污染,其中57%为轻污染,29%为污染土壤,而14%为重污染.多环芳烃的组成以2~3环为主,占总量的28.72%~72.68%,平均值为48.20%;4环和5~6环含量分别为7.77%和34.03%.土壤PAHs含量与有机质(SOM)含量显著相关,而与pH值相关性不强.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流域内土壤主要来自交通排放与煤炭、石油及生物质燃烧的混合源以及石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 污染来源 岩溶地下河
原文传递
重庆典型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杨平恒 卢丙清 +1 位作者 贺秋芳 陈雪彬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90-1296,共7页
以重庆青木关岩溶地下水系统为例,分析了地下水系统入口地表水和出口地下水两年的水文过程、物理化学及部分δD、δ18O数据,目的是掌握地下河系统地球化学在时间及空间上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流量受降雨的影响存... 以重庆青木关岩溶地下水系统为例,分析了地下水系统入口地表水和出口地下水两年的水文过程、物理化学及部分δD、δ18O数据,目的是掌握地下河系统地球化学在时间及空间上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流量受降雨的影响存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中化学组分在岩溶含水层运移的过程中受水岩作用、人类活动和雨水稀释作用的共同影响,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规律性.地下河系统入口的地表水δD、δ18O值分布于重庆大气降水线的下方,地表水蒸发作用强烈,且旱季δD、δ18O值重于雨季,存在明显的季节效应;出口地下水的δ18O、δD值较入口偏负,且相对稳定,认为雨水主要是以通过落水洞直接灌入和通过岩溶非饱和带扩散流等两种形式转换为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地下水系统 水文地球化学 Δ18O δD 青木关
原文传递
河南鸡冠洞降水、滴水和现生碳酸钙的δ18O变化特征及其环流意义 被引量:21
8
作者 赵景耀 杨琰 +8 位作者 彭涛 郭延伟 任小凤 张银环 聂旭东 刘肖 李建仓 凌新有 张志钦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6-1116,共11页
通过对河南西部栾川县鸡冠洞2009年10月~2012年10月3个完整水文年的大气降水、洞穴滴水氢氧稳定同位索及洞穴现生碳酸钙δ^(18)O的连续监测,探讨研究区岩溶记录的夏季风水汽源δ^(18)O变化特征的气候意义。结果表明:1)栾川地区大气降水... 通过对河南西部栾川县鸡冠洞2009年10月~2012年10月3个完整水文年的大气降水、洞穴滴水氢氧稳定同位索及洞穴现生碳酸钙δ^(18)O的连续监测,探讨研究区岩溶记录的夏季风水汽源δ^(18)O变化特征的气候意义。结果表明:1)栾川地区大气降水δ^(18)O在研究时段内变化范围为1.2‰^-16.1‰,夏季(7~9月)大气降水δ^(18)O加权平均值-10.8‰;鸡冠洞中滴水δ^(18)O变化范围为-7.3‰^-11.9‰,平均值-9.4‰;鸡冠洞中现生碳酸钙δ^(18)O变化范围为-6.6‰^-10.1‰,平均值-8.7‰;研究区大气降水、洞穴滴水和洞穴现生碳酸钙的δ^(18)O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夏秋偏轻冬春偏重。2)栾川地区大气降水线为:δD=8.10δ^(18)O+10.51,接近全球大气降水线。3)研究区大气降水中δ^(18)O的雨量效应不显著,但对环流效应记录敏感,响应2009年10月~2010年10月El Nino和La Nina的转换过程,El Nino期间研究区大气降水、滴水和现生碳酸钙的δ^(18)O显著偏重,且大气降水过量氘(d)明显偏高,而La Nina期间的δ^(18)O和过量氘(d)变化特征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洞穴现生碳酸钙 氧同位素 ENSO循环 豫西鸡冠洞
原文传递
岩溶地下河流域水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蓝家程 孙玉川 +5 位作者 田萍 卢丙清 师阳 徐昕 梁作兵 杨平恒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722-3730,共9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老龙洞地下河流域水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研究了流域内PAHs组成、污染水平,并对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老龙洞地下河水中ΣPAHs含量变化范围为...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老龙洞地下河流域水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研究了流域内PAHs组成、污染水平,并对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老龙洞地下河水中ΣPAHs含量变化范围为81.5~8 019 ng·L-1,表层岩溶泉ΣPAHs含量为288.7~15200 ng·L-1,地表水ΣPAHs含量为128.4~2 442 ng·L-1;受黄桷垭镇污水的影响,地下河水相对于地下水补给来源的落水洞和地表水含量较高.流域内水中PAHs均以低环为主,尤其是3环占主导.受污水、季节的影响及PAHs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水中PAHs月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地表水、落水洞污水排放对地下河PAHs来源起重要作用.流域内水中PAHs以低环污染为特征,所有检测到的PAH化合物处于中等污染和重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岩溶地下河 变化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石笋记录的西南地区MIS4阶段夏季风的演化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孙喜利 杨勋林 +3 位作者 史志超 崔古月 方默勤 王宝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70-1380,共11页
基于重庆市丰都县羊子洞石笋Y-02的12个230Th年龄和503个氧同位素数据重建了中国西南地区60~73ka B.P.时段夏季风的演化历史。Y-02的δ18O记录显示中国季风区D/O18、D/O19a和D/O19共3个千年尺度夏季风增强事件与格陵兰间冰阶(GIS)18~1... 基于重庆市丰都县羊子洞石笋Y-02的12个230Th年龄和503个氧同位素数据重建了中国西南地区60~73ka B.P.时段夏季风的演化历史。Y-02的δ18O记录显示中国季风区D/O18、D/O19a和D/O19共3个千年尺度夏季风增强事件与格陵兰间冰阶(GIS)18~19相对应。此外,Y-02记录显示:紧接着D/O18事件以后,夏季风强度突然减弱,而此时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正经历着明显的降温过程。Y-02记录捕捉到的这次东亚夏季风突然且短暂的一次减弱过程,可能是H6事件或者是H6事件季风最弱的时段。Y-02的δ18O记录显示,D/O18事件是一次较强烈的千年尺度季风增强事件,持续时间近千年,而D/O19事件在持续时间和强度上不如D/O18事件,这不同于格陵兰冰芯记录。中国季风区气候变化与格陵兰地区存在着如此紧密的联系进一步支持:东亚夏季风演化受到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是对具体的气候事件响应可能存在不同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MIS 4 D/O循环 H6事件 三峡库区
原文传递
重庆老龙洞地下河流域氮、磷及微生物污染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蓝家程 杨平恒 +3 位作者 任坤 陈雪彬 徐昕 胡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97-1303,共7页
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我国地下水普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西南岩溶区地下水是当地重要的水源,一旦遭受污染将很难恢复.本研究选取NO-3、PO34、NH+4和总细菌(total coliform)、大肠杆菌(total E.coli)、粪大肠杆菌(fecal coliform... 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我国地下水普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西南岩溶区地下水是当地重要的水源,一旦遭受污染将很难恢复.本研究选取NO-3、PO34、NH+4和总细菌(total coliform)、大肠杆菌(total E.coli)、粪大肠杆菌(fecal coliform)作为指标,对重庆南山老龙洞流域进行多年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老龙洞流域地下水NO-3、NH+4、PO3-4含量均超过天然水规定值,尤其以NH+4、PO3-4污染较为严重.桂花湾泉NO-3含量为19.78~68.55 mg·L-1,有的月份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50 mg·L-1.老龙洞出口NH+4、PO3-4含量分别为2.71~12.92 mg·L-1、0.16~11.22 mg·L-1,是污染最重的地下水.老龙洞地下河NO-3含量低于岩溶表层泉,而NH+4、PO3-4含量则高于表层岩溶泉.城镇化的发展、农田减少以及洞内还原环境是导致老龙洞地下河NO-3含量从2008~2013年降低的原因,而高PO3-4含量污水不断输入地下河使得老龙洞地下河PO3-4含量呈增加趋势.微生物污染极为严重,甚至远超过中国地下水和饮用水规定的Ⅴ类标准,以粪大肠菌为例,地下水中其含量波动范围为3.4×104~3.68×104CFU·mL-1.岩溶区由于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岩溶洼地、天窗、落水洞导致岩溶地下水极易遭受到污染.农业活动、城镇、企业和居民点生产生活排污,是地下水氮、磷和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老龙洞地下河流域 氮、磷和微生物污染 污染原因 西南岩溶区
原文传递
降雨条件下岩溶地下水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雪彬 杨平恒 +2 位作者 蓝家程 莫雪 师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30,共8页
对降雨期间青木关岩溶地下河水的化学特征进行连续监测,获取了Ba、Sr、Fe、Mn、Al这5种微量元素及其他常量元素质量浓度的高分辨率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和浓度变化曲线分析微量元素来源及其迁移路径,并结合流域地质背景探讨地下河微量元... 对降雨期间青木关岩溶地下河水的化学特征进行连续监测,获取了Ba、Sr、Fe、Mn、Al这5种微量元素及其他常量元素质量浓度的高分辨率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和浓度变化曲线分析微量元素来源及其迁移路径,并结合流域地质背景探讨地下河微量元素变化特征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Ba和Sr元素为碳酸盐岩溶解的产物,储存于岩石裂隙、孔隙等介质中,经扩散作用进入地下河,质量浓度变化较小;而Fe、Mn、Al均来源于土壤,其中Fe、Al元素主要通过落水洞直接进入地下河,而Mn则通过土壤-岩石多孔介质补给地下河,三者浓度变化很大,对降雨响应强烈.结果表明,5种微量元素质量浓度均低于1 mg·L-1,Fe、Mn、Al元素最高质量浓度均超过饮用水限值.地下河Al、Fe元素质量浓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指示着水土流失和水质变化状况,因此有必要加强落水洞附近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从源头控制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降雨 岩溶地下水 土壤流失 水质
原文传递
豫西鸡冠洞洞穴水及现代沉积物Mg,Sr和Ba记录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13
作者 任小凤 杨琰 +7 位作者 彭涛 赵景耀 张银环 聂旭东 刘肖 李建仓 凌新有 张志钦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57-63,共7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对2009年12月-2013年8月采自河南省栾川县鸡冠洞洞穴水(滴水、池水及地下河水)和现代碳酸盐沉积物的 Ca、Mg、Sr和 Ba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进行了分析。结...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对2009年12月-2013年8月采自河南省栾川县鸡冠洞洞穴水(滴水、池水及地下河水)和现代碳酸盐沉积物的 Ca、Mg、Sr和 Ba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鸡冠洞洞穴水的 Mg/Ca对地表环境的干湿条件变化响应迅速,具体表现为池水和地下河水 Mg/Ca旱季高而雨季低,而 Sr/Ca 和Ba/Ca的变化与降水和气温的关系并不明显;(2)鸡冠洞现代沉积物的 Mg/Ca 变化与滴水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但现代沉积物的 Sr/Ca和 Ba/Ca可能受大气粉尘活动和地表土壤的影响,变化趋势与 Mg/Ca 相反;(3)鸡冠洞碳酸盐岩与岩溶水间 Sr/Ca和 Mg/Ca的分配系数KSr值在0.02-0.18之间,KMg值在0.01-0.03之间,KMg值与洞穴温度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沉积物 洞穴滴水 微量元素 鸡冠洞 河南栾川
下载PDF
“雨量效应”与“环流效应”:近1 ka亚澳季风区石笋和大气降水δ18O的气候意义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键 李廷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32-1544,共13页
亚澳季风主要由东亚季风、印度季风和澳大利亚季风三部分组成。目前,该地区石笋和大气降水δ18O气候意义的最大争议在于到底反映的是降水量变化还是水汽源的变化。针对这一争议,本文选取亚澳季风区的18个大气降水站点和5个洞穴近1 ka... 亚澳季风主要由东亚季风、印度季风和澳大利亚季风三部分组成。目前,该地区石笋和大气降水δ18O气候意义的最大争议在于到底反映的是降水量变化还是水汽源的变化。针对这一争议,本文选取亚澳季风区的18个大气降水站点和5个洞穴近1 ka石笋记录的δ18O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在月时间尺度上,亚澳季风区大气降水δ18O与月降水量均呈现明显的反相关关系,数学统计结果符合"雨量效应",而实质原因是不同季节水汽源的差异。2)在年际尺度上,在东亚季风区与澳大利亚季风区大气降水δ18O的年加权平均值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并不明显,但在印度季风区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主要受相对单一水汽源影响的印度季风区大气降水中δ18O的年际变化"雨量效应"显著;在受复合水汽源影响的东亚季风与澳大利亚季风区"雨量效应"并不显著。3)在亚澳季风影响的广大地区,各地区年际尺度的大气降水中δ18O变化趋势以及近1 ka洞穴石笋记录δ18O变化趋势均呈现相似的特征,但二者本质并不相同。印度季风区大气降水和石笋δ18O反映的是"雨量效应",但在受复合水汽源影响的东亚季风与澳大利亚季风区大气降水δ18O和石笋δ18O反映的是"环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澳季风区 Δ18O 大气降水 石笋 “雨量效应” “环流效应” ENSO
原文传递
基于在线高分辨率示踪技术的岩溶泉污染来源及含水介质特征分析——以重庆黔江区鱼泉坎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于正良 杨平恒 +3 位作者 谷海华 方明洋 李建鸿 陈金龙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98-503,共6页
在线高分辨率示踪技术以其精度高、成本低的特点在岩溶地下水文系统研究方面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重庆市黔江区鱼泉坎岩溶泉的污染问题导致蓬东乡、五里乡及其周边3 000居民饮水困难,为了确定水源地主要的污染源,选取荧光素钠、天来宝2... 在线高分辨率示踪技术以其精度高、成本低的特点在岩溶地下水文系统研究方面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重庆市黔江区鱼泉坎岩溶泉的污染问题导致蓬东乡、五里乡及其周边3 000居民饮水困难,为了确定水源地主要的污染源,选取荧光素钠、天来宝2种示踪剂,应用在线高分辨率示踪技术确定了重庆某畜禽养殖有限公司的化粪池与鱼泉坎泉之间存在水力联系。两种示踪剂的回收率均较低,分别为:荧光素钠3.51%,天来宝2.56%,且两回收曲线存在一定差别,可能与天来宝的水溶性较荧光素钠低有关。基于荧光素钠初现时间和首个峰值出现时间计算的地下水最大流速与平均流速分别为27.09m/h、22.32m/h,反映鱼泉坎岩溶孔隙、裂隙较小,化粪池污染渗漏缓慢、运移时间长。示踪剂质量浓度历时曲线表现为多峰型,推断化粪池至鱼泉坎泉段至少存在4条较大的径流通道,表明示踪段表层岩溶泉裂隙发育的相对均匀性。欲恢复鱼泉坎泉的水质,须对该养殖场进行防渗处理或勒令关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示踪技术 岩溶区 水源地 污染源 表层岩溶泉
下载PDF
河南鸡冠洞洞穴水对极端气候的响应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肖 杨琰 +7 位作者 彭涛 赵景耀 任小凤 张银环 聂旭东 李建仓 凌新有 张志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82-1589,共8页
为揭示洞穴水地球化学动态的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从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对黄土高原东南缘河南西部栾川县鸡冠洞洞穴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4个完整水文年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鸡冠洞洞穴水的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2+-Mg2+和HCO-3-M... 为揭示洞穴水地球化学动态的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从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对黄土高原东南缘河南西部栾川县鸡冠洞洞穴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4个完整水文年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鸡冠洞洞穴水的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2+-Mg2+和HCO-3-Mg2+-Ca2+型,阴离子中HCO-3占80%以上,阳离子中Ca2+、Mg2+是优势离子,地下河常年处于溶蚀状态,池水、滴水处于沉积状态.2鸡冠洞洞穴滴水、池水可以很好地响应外部气候环境的变化,其地球化学指标具有显著的季节效应.3Ca2+、Mg2+、SO2-4能够敏感地响应极端气候事件引起的年际降水量变化,Ca2+、Mg2+、SO2-4浓度洪涝年升高,干旱年降低.HCO-3主要受CO2浓度控制,对极端气候事件响应不明显.4鸡冠洞地下河中Ca2+、Mg2+、HCO-3、SO2-4浓度波动幅度较小,且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对2010年和2013年的极端降水事件响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指标 洞穴水 气候事件 鸡冠洞 豫西
原文传递
重庆市统景温泉水化学特征及混合作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余琴 杨平恒 +4 位作者 王长江 李国 张宇 张媚 谢正兰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6,共8页
为了探讨温泉水的热储温度、深部热水与冷水的混合作用,以期为勘探、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温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对重庆统景温泉、岩溶地下水和地表水物理化学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温泉水化学类型为SO_4-Ca·Mg型,浅... 为了探讨温泉水的热储温度、深部热水与冷水的混合作用,以期为勘探、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温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对重庆统景温泉、岩溶地下水和地表水物理化学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温泉水化学类型为SO_4-Ca·Mg型,浅层岩溶水为HCO_3-Ca·Mg型,温塘河为HCO_3-Ca型;温泉水TDS、Ca^(2+)、Mg^(2+)、SO_4^(2-)、Si、B、Sr高于岩溶地下水和地表水,主要与温泉水流经碳酸盐岩热储层并发生强烈的水岩作用有关。(2)不同地热温标法的对比应用发现,阳离子和玉髓地热温标法不适用,而无蒸汽损失石英和修正后的SiO_2地热温标法更适于计算统景温泉热储的温度,利用这两种方法算出来的热储平均温度为86℃。(3)通过Na-K-Mg三角图判断出岩溶地下水在深部含水层与地下热水发生混合。利用混合模型和硅-焓图解法估算出鸳鸯泉中冷水的混入比例分别为89%、86%;2号井中冷水的混入比例分别为80%、79%。2号井冷水混入比例比鸳鸯泉低,可能受2号井周围水泥护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地热温标 热储温度 混合作用 统景温泉
下载PDF
重庆金佛山土壤中PAHs含量的海拔梯度分布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师阳 孙玉川 +2 位作者 梁作兵 任坤 袁道先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7-1424,共8页
高海拔山区的冷凝效应使其成为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的储存库.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重庆金佛山南坡不同海拔高度10个表层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 高海拔山区的冷凝效应使其成为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的储存库.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重庆金佛山南坡不同海拔高度10个表层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含量和组成,运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解析其污染来源,采用BaP毒性当量浓度(TEQ。)评价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16种优控PAHs的含量范围是240~2 121ng·g^-1,平均值为849ng·g^-1,并以2~3环为主,7种致癌性PAHs的含量平均占到了总PAHs的17.8%.研究区土壤中不同环PAHs和PAHs的总量都随着海拔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其中低环的增加趋势最显著,而高环的波动性较大,但不同环PAHs占总PAHs的比例并未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研究区土壤中PAHs主要来自于石油源,石油产品以及煤炭和生物质的燃烧源.研究区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但毒性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 海拔高度 源解析 生态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典型岩溶槽谷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任坤 师阳 +2 位作者 李晓春 蓝家程 徐尚全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5-21,共7页
利用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水化学数据研究了重庆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地球化学敏感性。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岩溶泉和地下河水化学阳离子分别以 Ca2+、Mg2+和 Ca2+、Na+为主,阴离子以 HCO-3、SO2-4为主;表层岩溶泉雨季 Mg2+... 利用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水化学数据研究了重庆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地球化学敏感性。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岩溶泉和地下河水化学阳离子分别以 Ca2+、Mg2+和 Ca2+、Na+为主,阴离子以 HCO-3、SO2-4为主;表层岩溶泉雨季 Mg2+/Ca2+摩尔比和地下河雨季 Na+/Ca2+摩尔比旱季大于雨季,表层岩溶泉和地下河雨季 HCO-3/SO2-4摩尔比分别为3.428-6.524、3.122-5.966,旱季 HCO-3/SO2-4摩尔比分别为5.693-8.664、3.428-6.524,表现出低SO2-4、高 HCO-3的特征,主要受农业活动影响的表层岩溶泉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敏感性依次为 HCO-3> SO2-4>Ca2+>NO-3> Mg2+> Na+> K+>Cl-,而受农业活动、工业活动、城镇建设活动等多种因子共同影响下的地下河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敏感性有所变化,依次为 HCO-3>Na+> Ca2+> K+> Cl-> Mg2+>NO-3> SO2-4,随着人类影响的加剧,离子敏感指数将会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龙洞地下河流域 地下水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敏感性 岩溶槽谷区 重庆
下载PDF
伪雨量效应——一个同位素气候学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廷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45-1548,共4页
Dansgaard统计分析了世界范围内的大气降水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δD,δ18O),发现绝大多数站点的大气降水的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月季变化,并且把低纬地区的这种变化归因于“雨量效应”,而高纬度地区的这种变化归因于“温度效... Dansgaard统计分析了世界范围内的大气降水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δD,δ18O),发现绝大多数站点的大气降水的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月季变化,并且把低纬地区的这种变化归因于“雨量效应”,而高纬度地区的这种变化归因于“温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组成 雨量 气候学 大气降水 高纬度地区 世界范围 统计分析 低纬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