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控与激励并存: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脉络及地方实施 被引量:160
1
作者 谭明智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5-142,207,共18页
以土地政策变革为视角,将城镇化放在中国宏观政治经济格局中加以考量发现,近年来,土地、财政、金融"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愈演愈烈,土地成为地方发展过程中首需解决的问题。中央政府实行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土地严控管理,但随... 以土地政策变革为视角,将城镇化放在中国宏观政治经济格局中加以考量发现,近年来,土地、财政、金融"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愈演愈烈,土地成为地方发展过程中首需解决的问题。中央政府实行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土地严控管理,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既有体系困难重重,土地开源迫在眉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此背景下出台。政策的演变与地方实施凸显了中央—地方和国家—农民关系的新变化,展现出政府行为与基层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面向。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到中国下一轮城镇化变革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补平衡 增减挂钩 政策导向 中央一地方关系 国家一农民关系
原文传递
中国土地整治战略重塑与创新 被引量:149
2
作者 郧宛琪 朱道林 汤怀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共8页
中国土地整治自1997年发展至今,内容不断丰富、功能不断拓展,对于实行中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该文回顾了近20 a来土地整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认为中国土地整治经过3个阶段的发展,正在经历1次新的... 中国土地整治自1997年发展至今,内容不断丰富、功能不断拓展,对于实行中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该文回顾了近20 a来土地整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认为中国土地整治经过3个阶段的发展,正在经历1次新的调整,迈向以生态理念为导向的第4阶段。当前,中国土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土综合整治实践程度较低,资源环境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建设用地整治的实施效果区域差别大,土地生态整治实践水平不高,土地整治资金稳定性不足。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一要创新理念,引导土地整治向绿色化为主导特征的方向转变;二要顺应发展要求,重构土地整治新战略,稳定布局、消除障碍、阻止退化、修复污染,分类型、分区域、分程度规划组织土地整治工程项目;三要重点建设生态良田,使中国高标准生态良田达到6.67×107 hm^2以上;四要依托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全面节地战略;五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六要加强示范建设、完善政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利用 创新 土地整治战略
下载PDF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 被引量:108
3
作者 程锋 王洪波 郧文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82,F0003,共9页
研究目的:系统介绍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的背景、主要过程、技术方法、评定结果及成果应用。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全国耕地划分为15个等别,平均质量等别为9.80等,质量水平总体偏低。研究结... 研究目的:系统介绍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的背景、主要过程、技术方法、评定结果及成果应用。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全国耕地划分为15个等别,平均质量等别为9.80等,质量水平总体偏低。研究结论:该项工作第一次全面查清了中国耕地质量等别及其分布状况,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耕地质量等级 土地调查
下载PDF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建设时序的确定 被引量:101
4
作者 薛剑 韩娟 +2 位作者 张凤荣 郧文聚 刘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3-203,共11页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既要考虑建设的可行性,也要考虑建成后的稳定性。该文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研究区,分别从自然质量条件、工程建设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和区位条件、生态条件、建设用地扩张动力等方面构建建设可行性和空间稳定性评价...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既要考虑建设的可行性,也要考虑建成后的稳定性。该文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研究区,分别从自然质量条件、工程建设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和区位条件、生态条件、建设用地扩张动力等方面构建建设可行性和空间稳定性评价模型,运用理想解逼近法测算各评价单元的建设可行性和空间稳定性,最后用四象限法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结果表明:富锦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高度可行区域面积为13.18万hm2,中度可行区域面积22.72万hm2,低度可行区域面积22.18万hm2;高度稳定区域面积为7.58万hm2,中度稳定面积为27.73万hm2,低度稳定区域面积为22.77万hm2。基于空间稳定性优先的目标导向,分别确定国营农场辖区和地方政府辖区的建设时序。其中,国营农场辖区优先建设区域面积为6.75万hm2,主要分布在七星农场、创业农场、红卫农场、前进农场和青龙山农场;地方政府辖区优先建设区域面积为4.41万hm2,主要分布在二龙山镇、锦山镇、头林镇和宏胜镇。该研究结果可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稳定性 区划 高标准基本农田 建设可行性 建设时序 富锦市
下载PDF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84
5
作者 李少帅 郧文聚 《资源与产业》 2012年第3期189-193,共5页
总结了10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的进展,系统分析了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既面临着涉农资金投入与耕地资源禀赋不匹配,资金投入分散等机制体制方面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田块破碎度大、权属状... 总结了10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的进展,系统分析了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既面临着涉农资金投入与耕地资源禀赋不匹配,资金投入分散等机制体制方面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田块破碎度大、权属状况复杂等社会现实问题。破解问题的关键是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加大涉农资金在国家层面上的统筹力度,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结合,构建政府主导、国土部门搭台、相关部门集中投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基本农田 农村土地整治 土地流转 涉农资金
下载PDF
亚麻响应盐、碱胁迫的生理特征 被引量:78
6
作者 郭瑞 李峰 +3 位作者 周际 李昊儒 夏旭 刘琪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9,共11页
利用中性盐NaCl、Na_2SO_4和碱性盐NaHCO_3、Na_2CO_3混合模拟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对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进行14天胁迫处理,测定其地上部分和根生长速率、光合特征、离子平衡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积累,以探讨亚麻对盐、碱两... 利用中性盐NaCl、Na_2SO_4和碱性盐NaHCO_3、Na_2CO_3混合模拟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对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进行14天胁迫处理,测定其地上部分和根生长速率、光合特征、离子平衡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积累,以探讨亚麻对盐、碱两种胁迫的生理响应特点。研究表明:亚麻生长对盐、碱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在相同盐浓度下,碱胁迫对亚麻的伤害大于盐胁迫。碱胁迫使地上部分中Na+浓度急剧增高,造成叶绿体破坏、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光合能力及碳同化能力也急剧下降。亚麻中Na^+含量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而K+含量呈下降趋势,碱胁迫下的变化明显大于盐胁迫。因此,碱胁迫导致Na^+过度积累可能是碱胁迫对植物伤害大于盐胁迫的最主要原因。碱胁迫下Ca^(2+)和Mg^(2+)在根中下降明显,可见高pH值阻碍根对Ca^(2+)和Mg^(2+)的吸收。Fe^(2+)和Zn^(2+)对渗透调节的影响不大,因为它们的离子含量较低。盐胁迫促进阴离子(Cl~–、H_2PO_4–和SO_4^(2–))的积累来平衡大量涌入的Na^+,但是碱胁迫明显减少无机阴离子含量,可能造成严重营养胁迫(如P和S不足)。亚麻在盐胁迫下积累大量可溶性糖来平衡大量的Na+,但碱胁迫下积累大量有机酸来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和pH值稳定,碱胁迫大量积累的有机酸也可能被分泌到根外调节根外的p H值,这说明亚麻对两种不同胁迫的响应方式不同。研究证明高pH值会直接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影响植物矿质元素的吸收,阻碍离子稳态重建,有机酸代谢是亚麻碱胁迫下的关键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盐胁迫 碱胁迫 生长特性 光合特性 离子平衡 渗透调节
原文传递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被引量:59
7
作者 刘文平 宇振荣 +2 位作者 郧文聚 肖禾 张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33-240,共8页
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效益是土地整治绿色基础建设中亟待探讨的命题。该文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定量计算了现有防护林带的疏透度、有效防护距离和占地面积,并基于农田防护林生态化建设标准,分析了现有林带乔灌木... 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效益是土地整治绿色基础建设中亟待探讨的命题。该文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定量计算了现有防护林带的疏透度、有效防护距离和占地面积,并基于农田防护林生态化建设标准,分析了现有林带乔灌木结构配置、林带间距以及林带宽度的合理性,且对不合理的林带结构进行了生态化设计。同时,定性分析了项目区现有防护林带的优势景观空间、景观节点、重要景观轴线和功能区的景观建设需求。最后,结合生态化和景观化两个过程进行了防护林带空间结构和植物景观配置的综合设计。结果表明,综合了生态化和景观化的土地整治农田防护林设计,提高了项目区林带生态和景观结构的合理性。该研究为实现快速化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规划 农田防护林 生态设计 景观设计
下载PDF
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监管体系研究 被引量:58
8
作者 张超 乔敏 +3 位作者 郧文聚 刘佳佳 朱德海 杨建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立国之本。为了综合、立体地监管我国耕地,结合我国国情,从系统论和公共管理的视角,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监管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结合前沿技术手段,对目前较为成熟的耕地数量、...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立国之本。为了综合、立体地监管我国耕地,结合我国国情,从系统论和公共管理的视角,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监管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结合前沿技术手段,对目前较为成熟的耕地数量、质量监管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对生态监管理论进行探索性研究,分别构建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监管指标,并以此为基础综合构建三位一体综合指标体系。通过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物联网、互联网采集数据系统实时获取耕地相关的多源数据,经过数据清理整合,构建服务于耕地监管的云数据库。研究耕地监管指标快速计算技术,搭建基于多源海量数据、分布式面向服务的耕地三位一体综合监管体系。本文构建的耕地三位一体监管体系可为我国耕地的监管、养护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数量 质量 生态 三位一体 监管
下载PDF
国外剥离表土种植利用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51
9
作者 谭永忠 韩春丽 +3 位作者 吴次芳 陈正 赵哲远 王庆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94-201,共8页
表土剥离利用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保护优质土壤资源的重要途径。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都非常重视表土剥离工作,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与表土剥离有关的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等。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和总结... 表土剥离利用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保护优质土壤资源的重要途径。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都非常重视表土剥离工作,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与表土剥离有关的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等。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和总结归纳了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表土剥离的基本情况、组织管理模式和利用模式,并阐述了这些国家表土剥离的特征。归纳起来,这些国家采取的表土剥离组织管理模式包括政府主导型模式、联合互动型模式和规划主导型模式;表土剥离利用模式包括原地利用和异地利用二种模式。这些国家表土剥离的特征主要有:一是目标综合化。各国开展表土剥离的目的从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逐步延伸到保护耕地资源和改善环境;二是主体多元化。除政府外,第三部门、企业、个人积极参与表土剥离;三是资金明确化。保证金制度、复垦基金制度、政府拨款、社会捐款等保证了表土剥离的资金来源;四是技术规范化。许多国家制定了详细的程序、可采用的技术方法、验收标准等;五是实施法治化。各国的表土剥离工作都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六是空间分异化。主要表现为表土剥离空间尺度差异和空间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该文归纳了中国表土剥离的模式,剖析了当前面临的难题,提出了发达国家表土剥离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壤 生产能力 表土剥离 模式 特征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土地整治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 被引量:48
10
作者 单薇 金晓斌 +4 位作者 孟宪素 杨晓艳 徐志刚 顾铮鸣 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4-242,共9页
土地整治生态转型是土地整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项目区尺度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直接、长期全面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选取典型土地整治项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RSEI(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 土地整治生态转型是土地整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项目区尺度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直接、长期全面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选取典型土地整治项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RSEI(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模型,反演得到湿度、绿度、热度、干度指标以及RSEI指数,实现对项目区整治过程中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监测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湿度和绿度指标对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正向作用,而热度和干度指标起负向作用,且干度指标的影响最大;2)RSEI总均值在整治前、中、后分别为0.652、0.572和0.605;RSEI等级中的优良等级在整治前、中、后所占比例分别为78.73%、39.55%和63.29%;RSEI变差、不变和变好的比例分比为42.55%、46.25%和11.20%;3)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整体下降"的态势,表现为"整治期变差-恢复期变好-全过程变差"的总体特征,土地整治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扰动具有持续性,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改善存在滞后期,在项目竣工5年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仍低于整治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 遥感 环境质量 动态监测 RSEI指数
下载PDF
四重质量维度下的县域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辛芸娜 范树印 +3 位作者 孔祥斌 张蚌蚌 温良友 张青璞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7-747,共11页
耕地利用与保护需要对耕地质量进行多维管理,多维耕地质量评价是耕地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而县级尺度耕地质量评价是中国耕地质量管理的基础。根据耕地质量内涵,构建反映不同质量维度耕地质量的方法,是客观评价耕地多重质量的必然要求。... 耕地利用与保护需要对耕地质量进行多维管理,多维耕地质量评价是耕地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而县级尺度耕地质量评价是中国耕地质量管理的基础。根据耕地质量内涵,构建反映不同质量维度耕地质量的方法,是客观评价耕地多重质量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需求-质量维度-指标-限制系数-耕地质量"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土壤、生态、环境和管理四个质量维度的县域耕地质量指标体系。利用多源多尺度数据,采用限制系数逐级修正的方法,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进行了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并将评价结果与相关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大兴区耕地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环境质量是制约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2)本研究考虑了耕地的环境质量,因此评价结果与基础地力评价和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有一定差异;(3)构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融合了现有的农用地质量分等指标、耕地地力指标、土壤环境指标等,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4)根据非加和及限制因子原理,采用限制系数逐级修正的方法,客观反映了县域耕地质量差异。该评价方法不仅可以评价耕地质量,还可定量评价分维度质量,是对已有成果评价方法的有效补充,可以为中国耕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管理需求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质量维度 限制系数 指标体系 北京大兴区
原文传递
土地整治对平原区及丘陵区田块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4
12
作者 张正峰 杨红 谷晓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土地整治中各类工程措施的实施,会对土地整治区域中田块的利用产生影响,量化评估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产生的影响,不仅可以完善土地整治的理论,而且能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该文将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的影响归纳为对... 土地整治中各类工程措施的实施,会对土地整治区域中田块的利用产生影响,量化评估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产生的影响,不仅可以完善土地整治的理论,而且能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该文将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的影响归纳为对田块规模、田块形状、田块空间特征和田块耕作效率影响4个方面,选择湖北省监利县毛市镇联盟土地整治项目与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咀办事处兰家岗村低丘岗地土地整治项目作为平原区项目和丘陵区项目的典型代表,量化评估了2个项目区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产生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原区项目和丘陵区项目中,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的影响表现出极强的相似性,综合表现为:1)田块的规模被扩大,小规模的田块并合并,田块的规模变得相对均匀;2)田块的外形被分割的更加规整,田块几何形状的相似性增强,人类对土地的干扰程度增加;3)整治区域中的田块由整治前的许多离散小田块的组合方式转变成整治后由少数大田块高度连接的组合方式,田块在分布上趋于集中;4)田块耕作的效率提高,二者平均耕作时间分别由整治前的57、62min/hm2减少到整治后的45和48min/hm2。同时,在平原区项目和丘陵区项目中,土地整治对田块规模、田块外形、田块空间分布特征和田块耕作效率影响的幅度上存差异,丘陵区项目在田块规模、田块破碎度、田块密度以及耕作时间的变化幅度上要大于平原区项目,这主要是由于地貌类型和区域本底条件的不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理 规模 形状 空间分布 耕作效率
下载PDF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被引量:42
13
作者 王军 张亚男 郭义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116,共4页
随着矿产资源大量开采导致的土地资源破坏、景观破碎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重视。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探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系,总结国... 随着矿产资源大量开采导致的土地资源破坏、景观破碎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重视。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探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系,总结国内外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发展,分析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土壤重构、地貌重塑、植被重建、景观再造、生物多样性重现和生态功能维持等关键技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经验,提出强化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学科发展、打造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配套政策制定等相关措施,以期促进矿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生态重建 生态功能持续
下载PDF
“十二五”时期中国土地整治工作思考 被引量:40
14
作者 吴海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共6页
研究目的:科学分析"十二五"时期全国土地整治工作面临的基本形势,合理确定目标任务,系统解析推进思路,部署安排工作重点,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措施建议。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和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要紧紧围绕国... 研究目的:科学分析"十二五"时期全国土地整治工作面临的基本形势,合理确定目标任务,系统解析推进思路,部署安排工作重点,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措施建议。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和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要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把土地整治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进行谋划和部署,强化综合统筹、因地制宜,做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研究结论:"十二五"时期,深入推进土地整治工作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抓好抓实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和加强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规划 “十二五” 思考
下载PDF
县域耕地后备资源与规划期内数量质量并重的占补平衡分析 被引量:37
15
作者 高星 吴克宁 +3 位作者 郧文聚 唐程杰 许实 麻战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3-219,共7页
耕地后备资源是耕地的重要补充来源,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补充耕地能力上长期存在偏主观、重数量等情况。利用国土部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试点县成果,在新增耕地系数和等级折算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了耕地数量与耕地数... 耕地后备资源是耕地的重要补充来源,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补充耕地能力上长期存在偏主观、重数量等情况。利用国土部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试点县成果,在新增耕地系数和等级折算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了耕地数量与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的平衡测算方法,分析县域规划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能力。以湖南省沅江市为例,测算至2020年实现数量平衡和数量质量平衡需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结果显示,满足耕地数量平衡需开发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1 083.37 hm2;满足数量质量并重平衡,最低需开发耕地后备资源面积1 083.37 hm2,最高需开发1 351.65 hm2。通过测算,沅江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可满足县域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平衡的需要,但存在较大压力,尤以数量质量并重平衡为甚。因此,明晰县域耕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的能力有利于合理安排新增建设项目,确保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护耕地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等级 补偿 耕地后备资源 占补平衡 等级折算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沅江市
下载PDF
基于空间集聚格局和边界修正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方法 被引量:38
16
作者 姜广辉 张瑞娟 +2 位作者 张翠玉 曲衍波 汤怀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22-229,共8页
划定优质高产、连片闭合、空间连续、边界清晰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由"地块空间组合"回归其"分区"的科学本质,形成具有空间调控与引导作用的闭合区域,对促进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 划定优质高产、连片闭合、空间连续、边界清晰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由"地块空间组合"回归其"分区"的科学本质,形成具有空间调控与引导作用的闭合区域,对促进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在从自然质量、区位条件、发展稳定性和生态安全性4个方面评价基本农田综合质量的基础上,采用局部Moran’s I指数确定优质基本农田空间集聚格局,进而利用缓冲区分析提取线状地物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边界,划定具有空间调控与引导功能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研究结果表明:1)平谷区基本农田综合质量指数平均为53.66,综合质量整体较优。2)基本农田高高集聚区(H-H)和低高集聚区(L-H)形成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域11 568.93 hm2;3)经边界修正后,平谷区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44个,面积共13 395.99 hm2,涵盖基本农田比例约80%;相比原方案,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在空间连片度、边界规整度及用途均质度等方面均得到优化。未来应加强保护区内基本农田质量建设,加快区内非农地类退出,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边界建设,实施基本农田园区式管理。基于空间集聚格局与边界修正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方法可为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区 农村地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 空间集聚格局 边界修正 平谷区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重构典型模式对比研究——基于浙江省吴兴区的案例 被引量:36
17
作者 刘建生 郧文聚 +1 位作者 赵小敏 赖玉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53,共8页
研究目的:农村居民点的整治模式直接关乎居民点重构的成败,本研究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和埭溪两镇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提炼出当前农村居民点重构的两种典型模式之特点和路径,为目前农村居民点重构实践提供模式... 研究目的:农村居民点的整治模式直接关乎居民点重构的成败,本研究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和埭溪两镇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提炼出当前农村居民点重构的两种典型模式之特点和路径,为目前农村居民点重构实践提供模式借鉴和决策参考,为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提供完善建议。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农村居民点重构模式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农户建房的周期、重构意愿及目标等实际情况密切相关,八里店镇宜采取城镇化引领型,而埭溪镇宜选择村庄整合型。研究结论:农村居民点重构模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重构对象的主客观因素,注重政府推动、规划引导与农户意愿的有机统一,切实使农民成为重构活动的主体和受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居民点 重构模式 实地调查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超标评价与安全利用分区 被引量:34
18
作者 刘霈珈 吴克宁 +4 位作者 罗明 李晨曦 祝培甜 张倩 许伟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54-262,共9页
土地资源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独特珍品,承载万物。开展区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超标评价与安全利用分区、分类利用管控,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是新常态下耕地保护的基本要求。该文分不同p H值区间、8种不同地类,基于现行土壤环... 土地资源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独特珍品,承载万物。开展区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超标评价与安全利用分区、分类利用管控,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是新常态下耕地保护的基本要求。该文分不同p H值区间、8种不同地类,基于现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食品安全评价的众多标准集成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标准,以江苏省某市为例,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开展土壤重金属超标评价,进而提出了安全利用等级划分方案和分区、分类利用与管理的管控策略。结果表明:将研究区农用地分为安全、基本安全、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5种综合分区,分别采取优先保护、综合监控、预警防控和限制利用等措施,以精细化管理思想为出发点,从源头控制、农艺措施调控、种植作物调整、地类转换以及土壤修复、综合整治等方面提出了各综合分区的安全利用管控策略。因此,开展区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超标评价与安全利用分区研究为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保护耕地提供了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土地资源 安全利用 指数评价法 分区 分类利用
下载PDF
北京大都市边缘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大兴区为例 被引量:35
19
作者 辛芸娜 孔祥斌 郧文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87,共11页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过程的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探究耕地各功能间相关关系,并以大兴区为例加以应用。研究方法:基于"指标—过程—功能—需求"理论框架,构建基于过程的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指数和法、内梅罗综合污染...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过程的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探究耕地各功能间相关关系,并以大兴区为例加以应用。研究方法:基于"指标—过程—功能—需求"理论框架,构建基于过程的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指数和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有机碳密度方程进行定量化评价。研究结果:(1)大兴区耕地生产、缓冲过滤功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健康功能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3)碳固持功能较弱,且空间分异较其他三种功能更为明显;(4)碳固持和健康功能呈现拮抗关系,其他各对功能间均有一定的协同关系。研究结论:基于过程的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指标体系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指数和法 耕地多功能 空间变异 空间关联
下载PDF
我国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综述 被引量:34
20
作者 张蚌蚌 孔祥斌 +5 位作者 郧文聚 朱道林 郝晋珉 张凤荣 黄元仿 朱德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6-222,共7页
通过对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和梳理,提出耕地质量与监控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为我国耕地质量提升与管理提供支撑。研究采用文献综合法和总结归纳法。结果表明: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必须加强与耕地资源多功能需求、耕地生产能力... 通过对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和梳理,提出耕地质量与监控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为我国耕地质量提升与管理提供支撑。研究采用文献综合法和总结归纳法。结果表明: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必须加强与耕地资源多功能需求、耕地生产能力、耕地生态效应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融合;围绕耕地质量因素与过程、耕地质量调查与监测、耕地多功能诊断与评价、耕地质量与产能提升及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质量 监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