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善RTK测量精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鲜妮 王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8-131,共4页
提出一种通过测量球面坐标,拟合球心间接求取测量点坐标的新方法。通过实例验证,RTK球心拟合测量点法的平面精度和GPS静态观测相比,误差不超过厘米级,可以避免对中杆倾斜引起的测量误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RTK平面观测精度。
关键词 RTK 对中杆 球面模型 测量误差 测量精度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国产小卫星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被引量:77
2
作者 刘毅 杜培军 +2 位作者 郑辉 夏俊士 柳思聪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4-196,共3页
近年来随着小卫星数量与传感器类型的快速增加,急需研究和发展快速可靠的小卫星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针对分类方法各具局限性、具体应用中最优分类器选取困难等问题,本文基于多分类器集成学习的思路,引入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方法用... 近年来随着小卫星数量与传感器类型的快速增加,急需研究和发展快速可靠的小卫星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针对分类方法各具局限性、具体应用中最优分类器选取困难等问题,本文基于多分类器集成学习的思路,引入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方法用于小卫星遥感影像分类。采用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北京1号小卫星(BJ-1)两种国产小卫星多光谱遥感影像进行试验,并与传统分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比最大似然分类器(MLC)、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VM)等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高的分类精度和更快的运算速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多分类器 集成学习 决策树 国产小卫星
原文传递
空间分析中几种插值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2
3
作者 刘光孟 汪云甲 +1 位作者 张海荣 王栋 《地理信息世界》 2011年第3期41-45,共5页
针对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在精度分析方面比较的不足,从地质统计学、数学函数和几何方法方面分别选取普通克里金插值法、三次样条函数法和距离权重倒数法进行插值精度的比较与分析。文章分析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和局限性,选取疏密差异较大... 针对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在精度分析方面比较的不足,从地质统计学、数学函数和几何方法方面分别选取普通克里金插值法、三次样条函数法和距离权重倒数法进行插值精度的比较与分析。文章分析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和局限性,选取疏密差异较大的均匀和不均匀离散点数据进行实验,利用三次趋势面模型和MATLAB,ArcGIS,GS+Version等相关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得到三种方法在局部插值误差方面的变化规律,同时为使用插值方法的用户提供一个最优的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析 克里金 三次样条插值 反距离权重倒数 趋势面分析
下载PDF
基于几何聚类指纹库的约束KNN室内定位模型 被引量:53
4
作者 刘春燕 王坚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87-1292,共6页
针对室内环境基于RSSI定位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以几何信息改进基于指纹库的KNN定位算法。根据室内几何布局建立了聚类指纹库,提出了表征点位几何特性的点散发性强度(geometric strength of sporadic,GSS)概念。利用最邻近样本点的GSS判别... 针对室内环境基于RSSI定位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以几何信息改进基于指纹库的KNN定位算法。根据室内几何布局建立了聚类指纹库,提出了表征点位几何特性的点散发性强度(geometric strength of sporadic,GSS)概念。利用最邻近样本点的GSS判别移动终端所在参考点RP控制网结构以动态选择KNN关键参数K,构建最佳多边形为约束准则自适应选取后K-1个邻近点,建立了基于几何聚类指纹库的约束加权KNN室内定位模型。结果表明,改进后定位模型可以更好地估计终端位置信息,其中几何聚类指纹库是改善定位准确性的关键,约束KNN能够有效地提高室内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聚类指纹库 几何特性 RP控制网结构 约束KNN
原文传递
D-InSAR监测老采空区残余变形的试验 被引量:46
5
作者 刘晓菲 邓喀中 +1 位作者 范洪冬 王江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7-472,共6页
D-InSAR技术在区域地表微小形变监测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相位梯度变化比较大的老采空区变形监测方面研究较少。在介绍差分合成孔径雷达(D-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有较高距离向分辨率的8景PALSAR数据,通过差分干涉处... D-InSAR技术在区域地表微小形变监测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相位梯度变化比较大的老采空区变形监测方面研究较少。在介绍差分合成孔径雷达(D-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有较高距离向分辨率的8景PALSAR数据,通过差分干涉处理,获得了徐州某老采空区的地表形变场。同时,提取1993年老采空区上方的6个点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稳健回归模型。监测结果显示该采空区残余沉降是缓慢、渐变的。试验研究表明,DInSAR技术可以应用于监测大面积的老采空区残余变形,同时稳健回归模型能降低预测计算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SAR 老采空区 PALSAR 回归分析 残余变形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概率积分法参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41
6
作者 李培现 谭志祥 +1 位作者 闫丽丽 邓喀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47-1251,共5页
为准确确定概率积分法参数值,在综合分析影响概率积分法参数的地质采矿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概率积分法参数计算模型。以43个典型岩移观测站的实测数据作为训练和测试样本,以十折交叉验证的方法选取支持向量机参数,采用... 为准确确定概率积分法参数值,在综合分析影响概率积分法参数的地质采矿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概率积分法参数计算模型。以43个典型岩移观测站的实测数据作为训练和测试样本,以十折交叉验证的方法选取支持向量机参数,采用MSE、MAPE和WIA准则评定模型的精度和预测能力。应用该模型计算4个测试样本的概率积分法参数,所有计算结果误差均小于3倍中误差,最大相对误差为9.6%,表明所建立的概率积分法参数模型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概率积分法 开采沉陷
下载PDF
中国经济转型阶段建设用地增长极限计量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李效顺 张绍良 汪应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85-1095,共11页
论文以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建设用地增长态势为研究起点,在把握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命题;通过构建边际模型,计量建设用地增长的极限时点,进而剖析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1978—2000年间中国经... 论文以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建设用地增长态势为研究起点,在把握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命题;通过构建边际模型,计量建设用地增长的极限时点,进而剖析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1978—200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具有周期性波动特征,两者波动周期基本一致;②中国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平均时点为2047年左右,不同省(市)建设用地增长极限特征不论时间纵向还是空间横向比较,都大致沿东南—西北线依次分级;③东部地区较早达到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其中上海、江苏和广东等11个省(市)早于全国平均时点,河北、四川和青海等其余19个省(市)晚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建设用地增长压力较大,中、西部地区增长压力相对较小。最后,论文提出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控制粗放利用,鼓励技术创新等加快逼近建设用地增长极限的政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建设用地 极限计量 边际模型
原文传递
老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分析与建筑地基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37
8
作者 王正帅 邓喀中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3-137,102,共6页
为科学评价老采空区上方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了老采空区进入衰退期后概率积分参数的时变规律,根据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数据,建立了老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综合关系式,以预计时刻、最终稳定时刻的沉降变形预测... 为科学评价老采空区上方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了老采空区进入衰退期后概率积分参数的时变规律,根据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数据,建立了老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综合关系式,以预计时刻、最终稳定时刻的沉降变形预测值之差作为老采空区上方地表的残余沉降变形,并将其与建筑物临界变形值进行对比,进而评价老采空区上方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采动程度越大,最大残余下沉系数和最大残余主要影响角正切越小;基岩采厚比越大,残余沉降变形过程持续时间越长;该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顾及了老采空区充分活化时的极限沉降变形,评价结果满足建筑物对安全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采空区 概率积分法 残余沉降变形 地表移动参数 稳定性评价 建筑物
下载PDF
地表移动概率积分法计算参数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9
作者 李培现 谭志祥 邓喀中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8,5,共6页
为建立地表移动的概率积分法计算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数学关系,以我国主要矿区的大量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数据为原始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开采沉陷概率积分法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统计回归公式。采用中误差和威尔莫特... 为建立地表移动的概率积分法计算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数学关系,以我国主要矿区的大量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数据为原始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开采沉陷概率积分法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统计回归公式。采用中误差和威尔莫特一致性指数(WIA,Willmott’sIndex of Agreement)对回归公式的精度及预测能力进行评定,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回归公式误差较小,各参数回归公式均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为进一步验证所建立的回归公式的正确性,以4个测试样本数据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最后,以淮北某矿地表移动实测数据为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统计规律所计算的概率积分法参数进行开采沉陷预计计算可以得到与实测相符的地表移动变形数据。研究成果为缺少实测资料矿区进行开采沉陷预测确定概率积分法参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积分法:回归分析:统计规律:地质采矿条件
下载PDF
基于时序SAR技术的采空区上方高速公路变形监测及预测方法 被引量:32
10
作者 范洪冬 邓喀中 +2 位作者 祝传广 陈炳乾 李培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41-1846,共6页
为掌握采空区上方所建高速公路的变形趋势,解决老采空区上方地表变形监测数据较少,不易建立时序沉降预测模型的问题,利用D-InSAR(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对某高速公路进行了变形监测和分析,同时将... 为掌握采空区上方所建高速公路的变形趋势,解决老采空区上方地表变形监测数据较少,不易建立时序沉降预测模型的问题,利用D-InSAR(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对某高速公路进行了变形监测和分析,同时将其结果同地面实测数据相融合,并以LS-SVM(Least Squares-Support Vector Machine)为基础,建立了采空区上方高速公路变形预计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具体过程:处理融合数据为等时间间隔,并将其趋势项去除,对余项进行平稳性、正态性及零均值处理;利用Cao方法计算嵌入维数,建立训练样本集,并进行LS-SVM学习训练;最后,采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未来地表沉降进行预计。以511号监测点为研究对象,建立滚动预计方法,结果显示其最大下沉绝对误差3 mm,最大相对误差2.2%,取得了较为可靠的预计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形变监测 D-INSAR LS-SVM 预计
下载PDF
洪泽湖地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 被引量:31
11
作者 徐嘉兴 李钢 +1 位作者 渠俊峰 何林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11-1216,共6页
基于多时点TM/ETM影像解译数据,运用遥感、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洪泽湖地区近18a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过程,揭示该地区内各种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得出3个时期景观类型分布特征、景观格局变化的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1... 基于多时点TM/ETM影像解译数据,运用遥感、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洪泽湖地区近18a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过程,揭示该地区内各种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得出3个时期景观类型分布特征、景观格局变化的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1)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整体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主要表现为耕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迅速增加、林地先增后减及草地和水域略有增加;(2)研究区景观结构和景观异质性发生了较大变化,斑块数目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减少,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总体上升,在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的同时,各景观类型间差异缩小,景观结构趋于多样化、均匀化和破碎化。最后,指出人类活动,尤其是经济建设是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对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洪泽湖地区 演变
原文传递
煤矿区土地覆盖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吴春花 杜培军 谭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6-1033,共8页
以徐州市西矿区2000,2005和2010年Landsat TM/ETM+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采用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对遥感影像进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土地覆盖变化分析和... 以徐州市西矿区2000,2005和2010年Landsat TM/ETM+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采用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对遥感影像进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土地覆盖变化分析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探讨了煤炭开采对矿区土地覆盖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的规律。结果表明,近10 a来耕地始终占据矿区土地覆盖的主导类型,其次为建设用地,因此两者之间以及与其他类型的转化成为矿区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部分。未利用土地的土地覆盖变化幅度和年变化率最大,成为矿区土地覆盖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先减少后增加,耕地和水体的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水体面积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采矿造成地面塌陷导致积水的形成,林地面积前期变化极小,后期增加。2000—2010年间,矿区景观类型中的建设用地、耕地以及未利用土地经历了一个由大破碎度到小破碎度、再由小破碎度到大破碎度的过程,矿区内各景观的聚集度在2005年达到最高,多样性指数呈增加趋势,矿区生态系统正朝着多样性、均匀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土地覆盖变化 景观格局 遥感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矿区土地覆盖变化检测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杜培军 柳思聪 郑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2-267,共6页
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两类问题良好的分离性能,将其应用于矿区土地覆盖变化检测,实现了基于SVM的变化检测算法.该算法计算了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差值影像,利用SVM将全部像素分类标记为变化和不变化两个类别,在不变区域中选择训练样本,对... 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两类问题良好的分离性能,将其应用于矿区土地覆盖变化检测,实现了基于SVM的变化检测算法.该算法计算了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差值影像,利用SVM将全部像素分类标记为变化和不变化两个类别,在不变区域中选择训练样本,对变化区域进行分类,获得前后时相地物类别信息,构建变化转移矩阵,描述详细变化信息.应用多时相先进对地观测卫星(ALOS)遥感数据对矿区土地覆盖变化进行试验,并与变化矢量分析、差值阈值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SVM的变化检测方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能够提供全面的变化类别和方向信息,可以有效应用于矿区土地覆盖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 支持向量机 土地覆盖变化 纹理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WebGIS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8
14
作者 刘茜茜 孙亚琴 +3 位作者 吕翔 彭明艳 雷洋 杨慧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2-326,共5页
在气象预报预测、气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的要求下,对徐州市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设计。系统整体架构采用四层B/S结构,并从功能上划分为基础概况、气象预测、气象预报、气象服务、后台管理、实时监测六大模块,给出了数据库的划分与组... 在气象预报预测、气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的要求下,对徐州市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设计。系统整体架构采用四层B/S结构,并从功能上划分为基础概况、气象预测、气象预报、气象服务、后台管理、实时监测六大模块,给出了数据库的划分与组织方式,采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结合SuperMap SDX+对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系统开发基于超图公司的SuperMap IS.Net技术,在Visual Studio 2010环境下予以编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气象服务 SUPERMAP IS Net 等值线 气象预报
下载PDF
房柱式采空区煤柱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付武斌 邓喀中 张立亚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6-139,共4页
针对厚煤层浅埋深采矿地质条件下的房柱式采空区煤柱稳定性问题,综合运用矿山岩石力学和有限元强度折减理论,对不同开采模型的煤柱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柱稳定性与煤柱最大主应力密切相关。当煤柱能保持长期稳定时,煤柱横... 针对厚煤层浅埋深采矿地质条件下的房柱式采空区煤柱稳定性问题,综合运用矿山岩石力学和有限元强度折减理论,对不同开采模型的煤柱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柱稳定性与煤柱最大主应力密切相关。当煤柱能保持长期稳定时,煤柱横断面上最大主应力曲线呈倒拱形;当煤柱不能保持长期稳定时,煤柱横断面上最大主应力曲线呈正拱形。当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安全系数fs>1.5时,煤柱能保持长期稳定;最终理论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柱式采空区 煤柱稳定性 最大主应力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安全系数
原文传递
基于再生核Hilbert空间小波核函数支持向量机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 被引量:27
16
作者 谭琨 杜培军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7,共6页
针对支持向量机用于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存在的分类精度不高、参数选择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再生核Hilbert空间的小波核。其可以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能够有效改进参数估计的效果,进而实现基于再生核Hilbert空间的小波核函数支持向量机(小... 针对支持向量机用于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存在的分类精度不高、参数选择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再生核Hilbert空间的小波核。其可以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能够有效改进参数估计的效果,进而实现基于再生核Hilbert空间的小波核函数支持向量机(小波支持向量机)。并选取北京昌平地区的国产高光谱数据operational modular imaging spec-trometer II(OMIS II)和意大利Pavia大学ROSIS高光谱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Coiflet小波核函数时能获得较高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小波支持向量机 再生核HILBERT空间
下载PDF
超高水材料地裂缝充填治理技术 被引量:24
17
作者 刘辉 雷少刚 +2 位作者 邓喀中 于洋 王业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7,共6页
为了进行西部采煤沉陷区地表生态恢复治理,针对采动引起的地表永久性地裂缝的治理,在进行超高水材料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的基础上,研制了野外超高水材料地裂缝充填工艺及充填系统,提出了“深部充填一表层覆土一植被绿化”的地裂缝治理... 为了进行西部采煤沉陷区地表生态恢复治理,针对采动引起的地表永久性地裂缝的治理,在进行超高水材料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的基础上,研制了野外超高水材料地裂缝充填工艺及充填系统,提出了“深部充填一表层覆土一植被绿化”的地裂缝治理3步法,并以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12203~12205工作面老采空区生态治理示范基地为试验区,进行了超高水材料地裂缝治理试验,通过与常规沙土充填方法对比分析发现,该系统采用水体积为94%的超高水材料进行地裂缝深部充填后,地表下沉量大大减小,且地表保水性能大大提高,植被长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水材料 地裂缝 塌陷区治理 西部矿区 生态建设
下载PDF
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孙小荣 张书毕 +1 位作者 徐爱功 赵吉先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39,共3页
本文阐述了Bursa和Molodensky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对七参数转换模型中平移、旋转及尺度变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也研究了当已知点坐标发生微小变化时,对转换参数稳定性的影响。从理论上证明了在小范围内Molodensky模型参数之... 本文阐述了Bursa和Molodensky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对七参数转换模型中平移、旋转及尺度变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也研究了当已知点坐标发生微小变化时,对转换参数稳定性的影响。从理论上证明了在小范围内Molodensky模型参数之间是不相关的,已知点坐标的微小变化对Bursa模型参数的影响较大,而对Molodensky模型参数的影响较小,Molodensky模型比Bursa模型稳定;验证了两个模型结果的等价性,对于小区域,更适合使用Molodensky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SA模型 Molodensky模型 参数相关性 适用性分析
原文传递
老采空区稳定性的模糊可拓评价模型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正帅 刘冰晶 邓喀中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3-559,共7页
针对老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将模糊数学与可拓学相结合,提出了老采空区稳定性的模糊可拓评价模型。在分析老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隶属函数对定性、定量指标进行规... 针对老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将模糊数学与可拓学相结合,提出了老采空区稳定性的模糊可拓评价模型。在分析老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隶属函数对定性、定量指标进行规格化处理,并制定老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准则;根据物元理论构建模糊物元及其经典域、节域,以模糊群决策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评判老采空区稳定性等级;最后,以一个老采空区为例进行稳定性评价,得出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的结论。研究分析表明,模糊可拓评价模型用于老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是可行的,该模型较全面地反映了多种因素对老采空区稳定性的综合影响,可为老采空区上方兴建建筑物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评价 老采空区 模糊隶属度 可拓学 物元模型 模糊群决策
下载PDF
GPS/伪卫星相对定位中伪卫星优化布设模型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刘超 高井祥 +1 位作者 于子晏 王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分别阐述了GPS绝对定位精度因子(PDOP,HDOP,VDOP)与相对定位精度因子(PRDOP,HRDOP,VRDOP)的相关理论,并进行了相应的公式推导,系统比较了两种定位因子的异同点,说明了采用相对定位因子作为相对定位中伪卫星布设依据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 分别阐述了GPS绝对定位精度因子(PDOP,HDOP,VDOP)与相对定位精度因子(PRDOP,HRDOP,VRDOP)的相关理论,并进行了相应的公式推导,系统比较了两种定位因子的异同点,说明了采用相对定位因子作为相对定位中伪卫星布设依据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高度角、方位角和观测时间为自变量,双差相对精度因子为因变量的四维模型,论述了运用该模型进行伪卫星优化布设的具体步骤.并分别以PDOP和PRDOP为例,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PDOP与PRDOP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其局部不一致;建立的四维模型为PRDOP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全时空显示,为高效的伪卫星选址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实现了伪卫星的最优化布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伪卫星组合技术 绝对定位精度因子 相对定位精度因子 优化布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